从apple pay nfc看NFC和RFID技术的区别和应用

股票/基金&
从Apple Pay看NFC和RFID技术的区别和应用!
  随着苹果发布了基于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支付应用 Pay,人们开始对NFC技术感兴趣了,那么NFC究竟是什么?  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目前这项技术在日韩被广泛应用,手机用户凭着配置了支付功能的手机就可以行遍全国:他们的手机可以用作机场登机验证、大厦的门禁钥匙、交通一卡通、、支付卡等等。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采用RFID技术的加密产品采用的是晶片密码,是唯一无法复制的保密方式,以安全性高和寿命长著称。  那么,NFC与RFID的区别有哪些呢?  第一、NFC将非接触读卡器、非接触卡和点对点功能整合进一块单芯片,而RFID必须有阅读器和标签组成。RFID只能实现信息的读取以及判定,而NFC技术则强调的是信息交互。通俗的说NFC就是RFID的演进版本,双方可以近距离交换信息。NFC手机内置NFC芯片,组成RFID模块的一部分,可以当作RFID无源标签使用进行支付费用;也可以当作RFID读写器,用作数据交换与采集,还可以进行NFC手机之间的数据。  第二、NFC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  第三、应用方向不同。NFC看更多的是针对于消费类电子设备相互通讯,有源RFID则更擅长在长距离识别。  NFC和RFID的实际应用又有哪些呢?  一、内置NFC功能的设备主要以手机为主,也有不少平板电脑和蓝牙音频设备内置了NFC功能。如最新的苹果手机iphone 6就支持NFC近场通信功能。  NFC技术在手机上应用主要有以下五类:  1、接触通过(Touch and Go),如门禁管理、车票和门票等,用户将储存车票证或门控密码的设备靠近读卡器即可,也可用于物流管理。  2、接触支付(Touch and Pay),如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用户将设备靠近嵌有NFC模块的POS机可进行支付,并确认交易。  3、接触连接(Touch and Connect),如把两个NFC设备相连接,进行点对点(Peer-to-Peer)数据传输,例如下载音乐、图片互传和交换通讯录等。  4、接触浏览(Touch and Explore),用户可将NFC手机接靠近街头有NFC功能的智能公用电话或海报,来浏览交通信息等。  5、下载接触(Load and Touch),用户可通过GPRS网络接收或下载信息,用于支付或门禁等功能,如前述,用户可发送特定格式的短信至家政服务员的手机来控制家政服务员进出住宅的权限。  二、RFID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三大类:无源RFID产品、有源RFID产品、半有源RFID产品。  1、无源RFID产品发展最早,也是发展最成熟,市场应用最广的产品。比如,公交卡、食堂餐卡、银行卡、宾馆门禁卡、二代身份证等,这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属于近距离接触式识别类。  2、有源RFID产品,是最近几年慢慢发展起来的,其远距离自动识别的特性,决定了其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潜质。在远距离自动识别领域,如智能监狱,智能医院,智能停车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及物联网等领域有重大应用。有源RFID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属于远距离自动识别类。  3、半有源RFID产品,结合有源RFID产品及无源RFID产品的优势,在低频125KHZ频率的触发下,让微波2.45G发挥优势。半有源RFID技术,也可以叫做低频激活触发技术,利用低频近距离精确定位,微波远距离识别和上传数据,来解决单纯的有源RFID和无源RFID没有办法实现的功能。简单的说,就是近距离激活定位,远距离识别及上传数据。该产品集有源RFID和无源RFID的优势于一体,在门禁进出管理,人员精确定位,区域定位管理,周界管理,电子围栏及安防报警等领域有着很大的优势。  总的来说,NFC技术在手机支付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由于苹果 Pay的推出,将推动整个NFC技术的发展。而RFID技术作为NFC技术的起源,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特别是在门禁系统、公交刷卡和硬件加密方面,RFID目前的应用已经到了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阶段。
(责任编辑:HN666)
科技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从日本NFC看Apple Pay的中国困局--百度百家
从日本NFC看Apple Pay的中国困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Apple Pay让不少乐观人士认为这是NFC支付的春天到了,但笔者从日本NFC支付产业成功的视角来看,恰恰可以推导出Apple Pay在中国落地的困局。
日前有关苹果和银联的合作推进NFC支付的传闻引发了业界诸多猜想,不少人对苹果手机支付在国内的推进持有乐观的看法。但我们同时看到,至少在美国,就有多家主流零售品牌拒绝使用Apple Pay。包括潮流时装品牌H&M、电子零售巨头百思买、高端消费品牌Coach、西尔斯百货和折扣零售商Kmart、咖啡连锁星巴克等等。尽管不少乐观人士认为这是NFC支付的春天到了,但笔者从日本NFC支付产业成功的视角来看,却恰恰可推导出Apple Pay在中国落地的困局。&
我们知道,NFC近场支付涉及的产业链环节包括手机运营商、手机生产商、芯片厂商、银行、银行卡组织、银行卡受理终端,任何一个参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都没法做到上下游通吃。而苹果如果参与到国际市场,唯一有的手机终端设备,并没有刷卡设备。在各类零售商家中逐一铺设这些设备,成本非常高。
事实上,这个难点在国内同样存在,不少业界人士也指出NFC支付要改造大量的POS机,牵涉到巨大的铺设费用,因此苹果想要Apple Pay进中国,避不开与银联或运营商合作,而在中国,NFC支付的主导权必然需要放在银联与运营商这一边。
也正因为如此,苹果不同于在其他领域合作的强势,在Apple Pay的合作方面采取了相对低调的姿态。苹果只是负责终端用户体验和支付安全保障,而苹果做移动支付的目的也很明确,即提升广大使用Phone6/6Plus以及未来的用户粘性。
&Apple Pay在中国没有足够的产业链主导权
Apple Pay在国内普及之所以需要由产业链主导一方来牵头推动。因为绝对的产业链主导权可以确保强势一方的号召力推动整个链条利益均沾,其他各方也不得不参与。而移动支付主导的一方,巨大的用户规模是核心。我们这里来看日本NFC手机支付普及的案例。
日本的移动支付由用户手持终端、支付服务、刷卡终端构成,而移动支付业务主要由日本最大的运营商NTT DOCOMO主导推动,当然,NTT DOCOMO进军移动支付的目的在于增强其用户粘性与其移动业务的吸引力。这与苹果如今推动移动支付的手段、目的不谋而合,比如我们看到,NTT DOCOMO也仅仅是扮演着通道的角色,目的是提升NTT DOCOMO运营商的用户的粘性,盈利来自发卡方支付的服务费,而NTT DOCOMO也不参与具体卡的任何客户界面工作。
而苹果推进移动支付的手段也极其类似NTT DOCOMO,Apple Pay相当于绑卡,也不会沉淀资金池,交易放权给商户,苹果充当的也仅仅是通道角色,是让银行卡直接与商家的支付系统对接,但苹果相对于NTT DOCOMO而言,所欠缺就是NTT DOCOMO在单一区域市场所占有的海量的用户。要知道是NTT DOCOMO作为日本最大的运营商,市场占有率达到日本国内的45%左右。而且NTT DOCOMO掌握着手机定制的权利,可以顺利的将索尼的felica支付芯片植入手机之中,手机定制权+海量用户可以确保NTT DOCOMO产业链的话语权与各方的盈利基础,加之NTT DOCOMO推进NFC支付并不是上下游通吃的战略,而是充分放权产业链各端,比如NTT DOCOMO仅仅控制手机终端业务,支付服务交给全家、东日本铁路公司,商家刷卡交给金融机构。产业链各方各守核心业务,从而做到可以迅速推进NFC支付的普及。
虽然说苹果的品牌影响力极大,但苹果相对于NTT DOCOMO的劣势在于其用户基数并没有在中国市场占据极大规模。虽然苹果iPhone6/plus在全球大卖,按照此前分析师的预测,即苹果在今年年底前将售出超过6000万部,但目前这两款手机依然占据少量的智能机市场份额,而在国内的iPhone6/plus用户,相对于整个国内智能机手机市场大盘,更是占极小的一部分。在用户转化率方面,形成的规模效应也相对欠缺,未来增长到海量用户需要时间。在笔者看来,目前苹果在手机硬件工艺方面创新乏力也正在透支乔布斯品牌光环效应,苹果也并不能确保iPhone手机硬件未来必然会保持持续的高增长态势。加之中国的国情与经济水平,决定中低端智能机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会主导智能机市场,未来苹果iPhone6以及以上机型占据中国智能机市场的主流不现实,苹果的高端战略定位决定其手机终端只能占据着小众的市场,而移动支付的普及依然需要建立在海量手机硬件用户的基础上。
移动支付是兵家必争之大蛋糕,产业链合作可能性不大
再看产业链的合作,日本最大运营商NTT DOCOMO能够牵头推动NFC的条件在于运营商具备绝对的主导实力,当时日本银行业面临重组以及陷入巨额不良资产的困局,根本无暇也无实力与运营商争夺移动支付的主导权。而当时的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资金实力远凌驾于陷入困局的日本商业银行之上,加之NTT DOCOMO掌握着手机定制权利与占据市场主流的手机用户,市面上销售的手机几乎都是运营商定制,可以最快的面向最广大的用户手机加上NFC支付模块,而且具备资金实力的NTT DOCOMO包揽了线下累活,比如面向有需求的超市、便利店、百货公司、机场、影院等提供Felica读卡器的安装服务,加之NTT DOCOMO并没有想产业链通吃,而是确保了产业链各方各守其核心业务,合作共赢,这使得日本NFC支付几乎可以短时间内迅速普及。
而苹果的Apple pay要在国内落地,苹果也想充当类似NTT DOCOMO的角色,但苹果却不可能产生主导作用,我们知道,银联和运营商一直在争夺国内的NFC手机支付主导权。而拉锯战产生原因在于双方实力的比拼没有一个可以占据绝对上风。而国内运营商实力并没有类似NTT DOCOMO这种运营商面对银行业的话语权与绝对实力,中移动在与银联的争夺中,在资金实力与用户掌控力方面势均力敌,必然导致两大阵营的对抗,比如中移动与银联都有自己的移动支付生态,银联有手机外接设备与POS刷卡终端,又成立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移动有定制手机掌控着用户支付终端,也有第三方支付平台和自己的POS刷卡终端,都希望产业链上下游通吃。运营商与银联的移动支付标准之争旷日持久,不过总算在今年统一了NFC技术标准。移动支付是涉及到运营商、银行、互联网巨头都在争相抢夺的蛋糕,有什么理由苹果推出Apple Pay进入中国就拱手放权与让利给苹果?
中国连锁业态不及日本发达,NFC普及线下条件不足
另外,日本移动支付的普及有赖于711、罗森、全家等零售便利店构建而成的发达的连锁业态,大多数小额支付场景就发生在这些遍布在全日本的便利店里,而日本的Edy、Suica等小额支付卡早已非常普及,加之日本政府对小额支付的管制比较放松,因此日本移动支付普及的客观条件即NFC支付场景与客观条件、政策因素都已经具备。前面提到,具备资金实力与开放心态的NTT DOCOMO包揽了线下累活,比如面向有需求的海量超市、便利店、百货公司等提供了Felica读卡器的安装服务,这是NFC普及的线下基础条件。
再看中国,在中国市场,目前1000万POS,只有300万“闪付”POS可以支持NFC。未来有增量空间,但线下推广工作量巨大。如果Apple Pay进入中国,iPhone6以及以上硬件产品占据的是小众市场,线下商户要推进的则是一个需要在大量手机用户普及基础上的移动支付业务,苹果欠缺这个用户基础。前面笔者已经提到,日本在NTT DOCOMO推动下,可以最快的面向国内几乎所有的用户迅速加上NFC支付模块,巨大的手机用户量意味绝对着对于产业链各方的巨大利益回报,因此推动连锁零售业安装Felica读卡器几乎没有障碍。而在美国,星巴克等连锁品牌就表示,是暂时无法在所有的网点安装高成本的支持NFC付款的设备。很显然,苹果不可能会自己来承担这一笔巨大费用。而国内银联如果推动NFC支付则需要改造大量的POS机,牵涉到巨大的成本,必然对利益回报有所期待,但苹果的高端属性决定其用户基础只能占据一个优质但却是小众的市场,用户基础欠缺导致利益回报没有落地基础,也决定其推动移动支付成为主流只能是空中楼阁。
前面提到,苹果的Apple Pay只想做通道,不依赖手机支付赚钱,而苹果的Apple Pay是将安全模块全部放置在手机上,试图甩开运营商,苹果想要起到的角色,也是类似在NTT DOCOMO在日本移动支付的角色,这必然导致国内运营商渠道的强势反弹。另一方面,苹果进军移动支付的步骤远不是外界猜想的那么简单,它并非仅仅是功能模块集成,而是插足移动支付向互联网金融领域进军的信号。从国内来讲,金融层面又涉及到国家安全,放开给外企的可能性不大。而从用户习惯与使用场景来看,在国内,NFC形成大规模的用户习惯现阶段并未形成,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将所有信用卡信息都集成到一部手机上,尽管苹果有着TouchID指纹识别+Token令牌这种移动支付上的安全性的新技术,并可通过ARM芯片级加密与Token令牌网络验证来确保支付安全。
落地很美,时候未到
综上所述,虽然说Apple Pay落地中国,技术对接没有问题,有双赢的空间,但发展NFC支付,苹果用户量远没有达到NTT DOCOMO可以一夜之间全面普及最广大手机用的优势,因此银联若与苹果推进移动支付合作也只能覆盖一个小众的用户群,而运营商也没有掌握银联那么多POS机商家,另一方面,中国远没有达成类似日本的连锁零售业的发达业态。虽然说零售连锁在国内的大规模普及未来会是方向,但不是现在。
而国内产业链各方寄希望于上下游通吃,欠缺开放合作各守核心业务的生态与土壤环境,主导者也没有类似NTT DOCOMO占绝对优势的一方推动可导致各方应声而起的影响力与绝对实力。总体而言,日本NFC支付的发展,有用户需求、商业形态、政策、产业成熟的客观因素,又有NTT DOCOMO占绝对主导顺势而为以及产业链各方应势而起统一接入的市场因素,但在国内,产业链环节、产业成熟度、用户习惯、政策、商业形态等各环节都存在利益阻力或者不成熟的客观因素,综上所述,NFC在日本的快速发展,恰好映射了Apple Pay在中国落地的困局。
虽然Apple Pay在推动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方面具有想象空间,NFC在安全性、读取速度、支付方式等各方面更为便捷,而苹果与银联的合作也可以为NFC支付带来示范效应,但在中国独特的国情与土壤环境下,技术上能够实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利益之争才是驱动或者阻碍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作者:王新喜 &该文首发百度百家,未经许可谢绝转载。作者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
阅读:2821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2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送他们见上帝
九点半财经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NFC遇上安卓手机,竟有这么多玩法
来源:作者:Astria责编:汐元
上个月Apple Pay入华的消息让许多人为之沸腾。许多人第一次接触Apple Pay与云闪付概念的人们大多都有如下反应:无法绑卡;好方便啊;为什么歧视!事实上,早在几年前银联推行闪付与云闪付等非接触式支付方案的时候,云闪付就针对支持NFC技术的Android手机(那时候的iPhone还没有NFC这一说呢)。所以实际上,在Android上可以「装×」的时间要远早于Apple Pay推出的时间,Apple Pay在技术上也兼容云闪付系统。而这篇文章要讨论的,便是让各位Android党免受iPhone用户的歧视,用上与Apple Pay同等方便的云闪付功能,以及解锁NFC功能的更多高级玩法。我的Android手机有没有NFC?由于银联云闪付是基于NFC的支付方案,所以要求设备必须要拥有NFC功能。市面上常见的高端机型如小米3(小米4不支持)、三星Galaxy系列、华为Mate、Google Nexus系列等手机都已搭载NFC功能。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手机是否拥有NFC功能,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法查找。进入系统设置,找到「网络与无线连接」选项并进入,如果支持NFC,该选项里应该有NFC(近场通讯)开关。Google或百度搜索自己的手机型号+NFC作为关键字进行查找。怎么玩云闪付?由于Android上暂时没有类似Apple Pay或Android Pay这样的支持大陆使用的统一银行卡管理服务,如果需要玩云闪付,就需要下载各家银行不同的客户端。此处以招商银行信用卡为例。-下载并安装「掌上生活」app。-在app内使用信用卡账户或招行一卡通账户。-点击「卡·生活」菜单,选择「一闪通」。-按照提示开通「一闪通·云闪付」功能。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机型的Android系统在安装有多个支持「Tap and Pay」服务的app的情况下,会要求设定默认的支付app,以便在支付app未被激活的前提下完成付款。具体的默认支付app设定方法是:进入系统设置,找到「触碰付款」选项,然后选择默认的支付app。如果你是三星手机用户,还可以使用最近推出的Samsung Pay功能。Samsung Pay不仅支持NFC支付,还支持看上去很黑科技的「磁条模拟刷卡」功能。找到手机内的Samsung Pay app,根据提示就能很轻松地完成卡片添加操作。卡添加好之后,就可以出门「装×」啦。只要看见贴有「银联云闪付」Logo的商家,都能够支持Android设备的云闪付功能,只需要解锁手机并将手机的背面贴近POS机,支付就能完成。只是根据这几天Apple Pay用户以及我的经历来讲,最大的缺陷并不是设备不支持,而是店员根本不了解什么是云闪付。Android的NFC还有更多高级玩法…不同于用户的NFC模块只能用于支付,由于Android上NFC相关API是开放的,Android上也有许多NFC新的玩法,这也为Android的NFC带来许多不同的可能性。解锁手机:是的你没有看错,Android 5.0+、带有Google Play服务以及NFC模块的设备都能够使用NFC解锁手机。在系统设置中选择安全,并进入SmartLock,选择「信任的设备」并添加一个NFC解锁设备。此处的「NFC解锁设备」并不仅局限于NFC标贴,你的门禁卡、公交卡、饭卡等等都可以作为解锁手机的「钥匙」。查询/充值公交卡:微信与支付宝在一年多以前就可以通过NFC服务为公交卡进行余额查询和充值。将公交卡贴在手机背面,手机会自动跳转至微信或支付宝,然后执行查询或充值操作。目前支付宝的余额查询功能可以查询全国各大城市通用标准公交卡中。充值功能根据不同的app有不同的政策与支持地区。传输文件:这应该是Android NFC最为令人津津乐道的功能了。通过基于NFC的Android Beam功能,两台兼容的Android设备可以互相进行数据传输。只需要将欲分享的内容打开,并将两台手机背对背靠好,点击屏幕就能完成分享。甚至……还可以自动完成任务。对于高玩来说,Android NFC可以做到离线版IFTTT,自动化进行某些操作。通过Tasker app以及其他支持NFC的自动化app,用户可以使用NFC标贴来作为task trigger(任务触发器),做到Wi-Fi网络切换、快速静音、快速设定闹钟等等操作。总之,好好利用Android NFC功能,能够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这也是许多玩家喜欢使用Android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也是Android最为有趣的地方之一。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pple pay nfc公交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