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跟数码相机哪个好相机和普通相机的区别

& 教你了解数码相机的种类与区别
教你了解数码相机的种类与区别
  随着高画质时代的来临,我想越来越多人不能满足于手机附带的照相机素质与家里小数码相机的功能,而有了进一步升级手中数码相机的念头。但是随着数码科技的进步,相机在电子设备方面的制程有着迅速且惊人的成长,加上各种品牌也在近几年中逐渐发展出自己独树一格的特色策略与市场,消费者的选择性显得更加的多元,也更加的困惑。
但由于相机其实也有分很多款,不单单只是「数码相机」而已,所以在进行意见的讨论时,常有名词解释的困扰。到底什么样的相机该叫做单反?什么又是类单反?近年相当热销的微单、轻单反又是什么?以下就是自己整理几年来观察市场上相机类型的心得,希望透过浅显的解释,使大家能在接下来讨论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相机时,能够先对现代数码相机的基础认识与释疑。如果有任何错误,也欢迎指正。
一、不可换镜式(消费级)数码相机(Unchangeable Lens Camera)
  通常我们口中常提到的「数码相机」,指的就是与单反相机有所分别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不可换镜式数码相机在相机结构上与单反相机相差甚远,最大的特征便是他在设计时,便绑定了机身与镜头的组合。而他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便是机身内部的数码感光元件片幅相当的小,随着感光元件的缩小,便能相应的缩小镜头的体积,从而达到整体机身轻量化的需求。
由于设计上不可换镜头的特性,相机的能够拍摄的视角范围先天上受限于厂商设定,而不适合于职业工作上的需求。这种相机的市场定位多半是导向一般消费大众,锁定家庭客群,家家户户有台数码相机的概念就跟家家户户有电视洗衣机的道理一样。此类相机在设计上会降低使用者门槛,取消许多复杂的自订功能,而以计算机自动化程序设定取而代之。这个模式的设计发展出来的结果就是的全自动数码相机,或者被戏称为傻瓜相机。一般来说自动相机的目标客群锁定在不想花心思研究机器上的人,而这些人在对机身性能与光学素质上的判断也较不敏感。所以各家厂商设计的自动相机通常价格低廉,设计上是全自动、方便导向,而非质量导向。然而,由于单反相机与自动相机之间仍然存在着价格的上的门槛,导致产生了一批在价格上无从入手单反相机,在使用需求上又不能安于自动相机的使用者。所以在不可换镜式数码相机里头,还有着所谓的类单反相机存在着,满足这种业余的使用者需求。以下就轻便型自动相机、类单反相机与全天候数码相机做介绍。
(1)全自动数码相机、轻便型相机、傻瓜相机(Compact Camera/Point and Shoot Camera)
轻便型相机有着机身小巧,便于携带,丰富的预设场景与自动化功能,随着应用在数码相机上电子引擎效能的发展,现在市面上的相机也普遍追加许多花俏的特效功能,内建许多诸如lomo风格仿制、移轴效果仿制等后制功能于其中。由于机身与镜头被绑定,并且取消许多自订功能,全自动相机在应变能力上相当逊色于高阶相机。另外,由于镜头质素与数码感光元件片幅太小的原因,自动相机拍摄出来的画质难以与高阶相机媲美。
一般来说现代的自动相机除了更加多变的场景模式供使用者选用以外,通常都会配备内建闪光灯、曝光补偿、闪光灯控制、防红眼、防手震……等多项功能。自动相机的使用诉求在于直觉式的操作,一按快门全部搞定的程序功能,提高拍摄成功率的防手震,还有多倍变焦的镜头以应付不同的场合,最后便是高画素。
(2)类单反相机、桥式相机、高阶轻便型自动相机(DSLR-Like/Bridge Camera/Advanced Compact Camera)
市面上除了常泛称自动相机为数码相机与傻瓜相机以外,时常被提及的便是类单反相机的存在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名称上有着单反两个字,类单反相机因为受限于本身不可换镜头的特性,他并不是单反相机。但从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厂商在推出类单反相机时,便是主打着有着全自动相机的轻便性与单反相机的操控性而来。
因为会考虑到类单反相机的客群已经不同于傻瓜相机的用户,厂商们便针对镜头的质素做了提升,配合镜头的机身电子性能也做了强化。在相机的操作性能上面,会以模仿单反相机的操控性为设计考量。有许多类单反相机根本打造的与单反相机一模一样,就是为了给使用者如同使用真正的单反相机的操控感受。
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说类单反相机只是单反相机的低级拷贝产品而已。类单反相机在产品定位上,更象是傻瓜相机与专业相机之间的过渡桥梁。负担不起单反相机高昂费用的使用者,可以透过选择一定质量的类单反相机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3)防水数码相机(Weather Proof Camera)
防水数码相机基本上是傻瓜相机的旁枝,但其在机身的坚固性与防水性上做了强化,使其有着一定的耐摔防水特性。而在现代在设计全天候数码时,也会因应其防水、潜水的特性而新增譬如海底摄影的场景功能,并且配备LED补光灯供水底录像使用。
耐碰撞的坚固机身则相当适合登山客,在一些比较险峻的场合时不必因为心疼手边的3C产品而伤透脑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在许多全天候数码相机多有内建GPS定位与WIFI传输的功能。
而近年来大肆席卷相机产品市场的「微单」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在各大展场、旅游景点除了常见的黑色大块头单反相机与小巧玲珑的自动数码相机之外,多了更多缤纷的身影。这种新式相机有着小巧轻便的相机机身,虽然不如名片型随身相机可以收纳在口袋之中,但其较之于单反相机仍然显得非常小台,与类单反相机的体积大小相差无几。
而这种新时代相机由于投入市场的时间相对新颖,在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固定的称呼。较常见的称呼有「微单」、「轻单反」、「邪恶相机」、「无反单反相机」等。而且仍然有许多消费者会将类单反与微单搞混。以下将专门介绍我们传统认知上的单反相机以及这种新兴的小型单反相机。
二、可换镜式数码相机(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
  我仍然相信有许多消费者对所谓的「单反相机」的印象是:黑色的,大块头,有很大的镜头,拍照时要把眼睛贴上相机……但这些多半是当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时,从观察一个使用单反相机进行拍照工作的摄影师得来的刻板印象,这样的描述只说对了一半。
我们在判断一台数码相机是否属于我们口中所说的单反相机时,第一个要件便在于这台相机是不是属于可交换镜头范畴内的相机。然后我们会判断,当我们在使用这台相机进行构图时,是透过机身内部的反光镜反射镜头接收的影像,经过五稜(面)镜折射后出现在相机的光学观景窗里头。使用者透过相机机身的光学观景窗进行完毕构图、对焦、按下快门的作业后,相机机身内部的反光镜会升起,打开快门,露出后方的数码感光元件接收通过镜头而来的影像资料,快门关闭,反光镜再度落下,恢复待机状态。
以上的话听不懂没有关系,当你发现一台相机拍照时只能透过机身背后那小小的观景窗构图时,这台相机八九不离十就是一台单反相机了。「所见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是使用单反相机一项重要的特色,也就是透过观景窗看见的景象正是镜头接收的画面,而这个画面也会是你所拍摄下来的照片。(当然这句话也不尽然精确,一来观景窗有视野率的问题,并且透过不同的快门/光圈组合,观景窗看见的影像与实际得出的照片将不必然相同。)
然而当同样微单推出之后,我们在判断单反的标准时便有了模糊的区域。以下将就这两种同属于可交换镜头系统的相机,简述两者之间的异同。
(1)数码单反相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DSLR)
数码单反相机是目前摄影领域里头常见的主流相机工具,但近年来因为售价降低,综合一些文化因素,单反相机也已经逐渐扩散到一般消费大众等非职业领域了。在这里我们先观察他的英文原文字面上的意思,直译为「单镜头反射式数码相机」,在日本简称为一眼相机,在大陆则为单反相机,至于台湾受日本影响较深,简称为单反相机。单反相机在结构上与相机运作上的特色为:光线透过镜头进入相机,经由反光镜反射至五稜镜或五面镜,再经过折射呈现在观景窗里头。使用者透过光学观景窗进行构图、对焦的动作。在确定焦距、构图后,使用者按下快门、拍摄影像时反光镜则会升起,让光线直接进入后方的感光媒介(底片或者数码感光元件)。当反光镜升起时,由于光路受阻,光学观景窗将会呈现暂时无画面的黑色景像。
我们完成一次拍摄的动作后,数码相机便会将照片储存到插在机身内的记忆卡中。我们可以透过机身背面的荧幕实时察看我们刚刚拍摄的照片,检查实际出炉的成果,并且可以基于喜好直接删除或者在机身上立刻进行后制的动作。2008年后,数码录像不再限于全自动相机与数码摄影机了。在此年之后的发表的数码单反相机陆续都支援了动态录像的功能,至今几乎都支援全高清摄影了。此一波技术革新,使得喜爱拍摄短片的玩家不必负担高额的数码摄影机费用,只要购买单反相机就能够享受高质量的录像经验。
(2)微单──无反光镜可交换镜头式相机(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MILC)、电子式观景窗可交换镜头相机(Electronic Viewfinder with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EVIL Camera)
我想从标题的两种命名方式,就可以知道这种年轻相机在市场内仍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称。但我想称其为无反光镜可交换镜头相机──无反相机是个比较合适的说法。微单在外观与结构上与单反相机相差不远,最大的差别便在于取消了机身内反光镜的设置。连带也删除了五稜镜、光学观景窗的设置。而这些空出来的空间大大的缩减了镜头与感光元件间的距离,也大幅缩小了相机机身的体积。因此微单之所以称之为微、轻,便是相较于单反相机在外观上的变化而来。由于其英文缩写为EVIL Camera,所以偶尔也被戏称为邪恶相机,同时隐喻了这种相机在结构设计上带来的轻便优势将冲击相机市场,威力非常邪恶。
在取消了反光镜结构后,光线通过镜头后可以直接抵达机身内的感光元件,而机身计算机会将感光元件接收到的影像讯息呈现在机背的荧幕或者电子观景窗里头。这种操控方式与轻便相机一样,因此相较于单反相机,微单在使用者门槛上显得更低,更容易为大众消费者接受。因此在市场区隔上,我们也会将微单视作消费级数码相机,在可预见的未来家家户户都有一台微单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然而微单之所以蓬勃发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便是在于他的体积优势。微单相较于类单反相机,在镜头与机身质量上的用心成就水平之上的相片画质,也有可换镜系统多题材表现的优势,在加上他相对于单反的轻巧体积,使得他也广受业余摄影爱好者甚至专业摄影领域喜爱。
(左起为无电子观景窗式微单、有电子观景窗、单反、单反)
微单在结构设计上符合当代设计的简约美学,取消了反光镜结构后,可以得到更快的连拍速度,改善移焦问题,以及不必再受到反光镜升降产生的微幅震动困扰。在可以想见的未来,我相信摄影领域里头的主流将不再出现反光镜系统,无反光镜式的单反相机才是新时代的摄影器材设计方法。
然而基于现阶段电子科技的侷限性,微单相机一时还无法取代单反相机的地位。我本身在选购摄影器材时,也不会将微单视作首选。除了一般消费大众以外,微单基于在体积轻便性与画质之间取得合宜的平衡点,许多摄影师与业余摄影爱好者会选择微单作为一台随身相机或者备用相机。
(右上为一般轻便相机,右下为微单相机)
当然可交换镜头式的相机并不只有数码单反与微单而已。还有所谓的连动测距相机、数码机背相机等,但由于一般消费者并不常接触,在此便不多作介绍囉。&&什么叫长焦相机和单反相机?它们有什么不同?
什么叫长焦相机和单反相机?它们有什么不同?
本人菜鸟想买一台相机,想在单反和长焦两者之间选择,不想后期升级,价钱在3500左右,觉得单反后期投入太大,长焦呢以后就不用投入,可是怕长焦照出来的相片又没有单反的好
其实买相机也没有什么用途就是去玩的时候想照照相,想拍一些远的相片,先说明本人不是摄影爱好者,请问长焦相机可以像卡片机一样照近照吗?
还有长焦照远照好么
照200米左右的相片清楚吗?有懂的大侠介绍一下
顺便介绍一下那款长焦合适
俺喜欢的牌子是索尼和佳能的
介绍要详细易懂哦
在下先谢谢各位了
长焦相机的优势就是可以一镜走天下,不需要换镜头。和单反相机的大CCD比质量上只能是凑合用。只是单反相机的镜头实在太贵,能耗光你的所有积蓄。因此,业余爱好者还是喜欢长焦相机。 佳能SX10 IS拥有出色的性能配置,20倍光学变焦镜头可以让喜欢外出旅游的朋友做到一镜走天下。而超声波马达以及音圈马达的应用,则让镜头拥有更快的变焦和对焦速度,使得20倍光变的大变焦比镜头更具实用性。除此之外,这款长焦相机还继承了S系列长焦相机的有点。如一键录像功能、可翻转液晶屏幕等。总体来看,SX10 IS的性能在同等级长焦相机中是非常出色的,不过3300元的较高价格也将会限制它的销量。建议等其跌入三千元后再作打算。佳能 SX10 IS[参考价格]
3300元 18倍光学变焦镜头,兼顾广角、长焦双重性能。CCD移动防抖和高感光度ISO 6400相结合,保证手持相机时画面的清晰。像素裁切连拍模式,对于运动物体的抓拍非常有用。总体来看,虽然在定位上不是一款旗舰机型,但在性能上却非常强大,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拍摄需要。现在的价格已经跌破了2000元大关,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富士 S8000fd[参考价格]
1990元 FZ18这款长焦相机,性能配置非常强大。镜头焦段兼顾广角、长焦,O.I.S光学防抖功能,让手持拍摄的成功率更高。短片拍摄能力较之前的机型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总体来看,FZ18是为对性能有一定要求的消费者而生产的。目前价格已经降至2650元,还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不过现在货源情况较少,想要购买的朋友可要抓紧时间了。松下 FZ18GK[参考价格]
提问者的感言:谢谢您的解答!
其他回答6条
长焦相机顾名思义就是镜头焦距比较长的相机。单反相机是单镜头反光相机。3500左右只能考虑长焦相机长焦相机也有带微距功能的比如富士9500等……
简单说,长焦机就是具有长距离焦距功能拍摄的相机,在卡片机中光学变焦7倍以上为长焦,单反就是单镜头反光相机。从成像质量上来讲,现在1000万像素以上的小镜头照相机,一般用用也可以了。优点是: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有的光变已经很高了,比如三星WB550(2200元)光学变焦达到10倍、尼康S630(2200元)光变7倍、尼康S60
光变5倍。数码产品更新换代很快,身价一年掉价一半!选购相机的三要素:像素(越大越好)、光学焦距倍数(越大越好)、镜头(卡尔蔡司、施奈德)。佳能 SX200 IS(2550元)有效像素:1210万 感光元件尺寸:1/2.3英寸 光学变焦:12倍供你参考!
长焦机:一般指焦距较长(至少200mm以上)的普通数码相机,就市场而言,富士的产品在长焦机型上占了半壁江山。单反相机:一般指可更换镜头的单镜头反光相机。画质相对于普通数码机完全上了一个档次。这个市场为佳能、尼康占了大部分市场。长焦机可以像卡片机一样近拍。长焦照远只要拉长焦距就可以了,但是长焦状态下,最好以三角架固定,不然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容易虚掉。200米距离,用过富士长焦拍过,感觉还不错。推荐:佳能PowerShot SX20 IS 3100元左右有效像素:1210万像素 光学变焦倍数:20倍光学变焦 焦距(相当于35mm):28-560mm 晶屏尺寸:2.5英寸 储介质:SD卡,SDHC卡,MMC卡,MMCplus卡,HC MMCplus卡 电池:4枚AA碱性电池 索尼:H20 2100元左右有效像素:1010万像素 光学变焦倍数:10倍光学变焦 焦距(相当于35mm):38-380mm 液晶屏尺寸:3.0英寸 存储介质:MS Duo记忆棒,MS Pro Duo记忆棒,MS Pro-HG Duo记忆棒 电池:专用可充电锂电池
长焦和单反最大区别就是感光元件~~~
单从参数上讲就是镜头的区别,感光元件必然是单反好很多。单反可以自由升级,自由换镜头,长焦不不行。其实现在卖的长焦相机,不过是焦段长一点的普通相机,它的长焦端没有实际意义,成像面积小就决定它最终效果很差。普遍长焦不超过135MM,所以没用。既然你3500的预算,去买SONY的A200或者A350都可以,A350可以当傻瓜机用,用套头就行了,有18-70,70(?)-200,有点记不得了,反正效果比一般相机好很多,当然不要去和5D之类的比,那差距不是一点半点。200米的话,用160焦差不多能看清车牌了,前提是用脚架或者固定机位。
问答为您推荐
市场价:暂无
网友正在问
||||||||||
Copyright (C)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极网络全画幅与半画幅单反相机的主要区别【赣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58,111贴子:
全画幅与半画幅单反相机的主要区别收藏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数码单反相机价格范围从三千出头到四万左右,价格相差非常之大;所以如果决定要购买一款数码单反,你必然首先要确定合适自己的产品定位。事先列出一张购买预算固然是个不错的办法,但前提是你最好先了解自己的需求。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单反相机的综合性能指标是由机身和镜头两大部分组成的;涉及具体产品选购时最好将两者结合起来看,技术分析时则可以将它们分开讨论。现在不妨抛开镜头的因素,先来谈谈机身;毕竟在市场定位上,厂家也是按照机身性能来划分价格档次并决定为其搭配哪种套装镜头的。而谈到机身,首先不得不说的自然是画幅。大体来看,如今的数码单反市场呈现四级分化的态势——最高端有三万元以上的顶级全幅机;接着是价格在三万元以下、一万五千元以上的发烧级全幅机或APS-H画幅机(部分濒临淘汰的全幅型号已经降到万元左右,如佳能的EOS 5D);下面是价格在六千元到一万元不等的APS-C画幅或4:3画幅中档机;最底层则有三千到五千元价位的低档入门机,它们同样采用APS-C或4:3画幅。这种划分或许并不精确,具体到每个档次,产品性能也同样可能存在各种差异。但显而易见的一点,全画幅在档次上高于APS-C或4:3画幅的产品,因为前者的出片幅面大于后者;也就是说,画幅大小成为如今数码单反的高档机型与中低档机型的分水标志。胶片时代,画幅的区别体现在单张胶片的尺寸大小上;到了数码时代,画幅差异则体现在相机内部的图像感应器(也被称为图像传感器)尺寸上。以佳能为例,全幅机的图像感应器尺寸为36mm×24mm(大致等同于一张标准35mm胶片的大小),而APS-C画幅机型采用的感应器长22.2mm、宽14.8mm左右。如今各个厂家所定义的APS-C规格虽有数值上的差异,但差距微小,尼康、宾得以及索尼的APS-C画幅尺寸标准大致相同,都在23.Xmm×15.Xmm左右。其中,尼康还专门给自己的APS-C标准起了名字,称为“DX格式”;与之对应,该品牌的全画幅则叫做FX格式。另外,从便携式DC借鉴而来应用于部分单反系统的4:3画幅不应该被忽视。由奥林巴斯在DLSR领域首推的这一标准,虽然脱胎于小型数码相机系统,但被应用到单反系统和可换镜头电子取景式数码相机领域之后,感光元件的规格还是明显大于便携式DC,其尺寸在17-18mm×13-13.5mm之间。目前除了奥林巴斯之外,松下、适马等品牌也开始热衷于这一规格的开发与推广。本质上,它与APS-C相类似,只不过两者的成像长宽比略有不同(APS-C画幅长宽比为3:2),因此我们不妨将4:3画幅视为民用单反领域比较特殊的一种半幅标准;它是奥林巴斯为了在DSLR领域获得突破,而采用的一种独辟蹊径的规格。需要说明的是,在奥林巴斯如今的产品线上,所有数码单反新品都是基于4:3画幅的——从高端E-3到中端的E-30,乃至入门级的E-4X0、5X0系列,都是如此。数码相机使用的图像感应器规格存在大小差异这一点,大家已经很清楚了。本系列的一开始我就曾强调,DSLR所采用的感光元件较之小型便携DC面积更大,且不同型号的便携式DC及数码长焦机采用的传感器尺寸也不尽相同。这是否意味着感应器面积越小画幅同样也越小呢?其实对于镜身一体的非单反类数码相机而言,并不存在画幅区别这个概念。原因在于,镜身一体式DC的感应器尺寸虽有大小差异,但各自的内部设计以及所搭载镜头的参数也会与感应器规格相对应。也就是说,使用小型传感器的产品A与使用稍大面积传感器的产品B完全可以获得相同的成像范围,甚至可能A比B的拍摄视野更广;关键在于它们搭载镜头的实际焦距与传感器尺寸之间的比率,而传感器的物理面积更多对画质产生影响。而在单反系统上,由于镜身分离,感光元件尺寸上的差异对应同一支镜头会导致最终成像范围的改变,故而基于不同规格的传感器产生了全画幅与半画幅的区分。那么我们来看看具体到拍摄结果,全画幅与半画幅之间的主要区别。
赣榆人才网上智联,实时更新发布招聘信息,投简历获高薪,名企职位火热招聘中!
简而言之,站在同一个位置,使用完全相同的角度拍摄眼前的景或物,为相机配备完全相同的镜头并将其调整在同等焦距下,全画幅机身能比APS-C或4:3画幅机身收入更大视野的景象,在成像范围上两者存在显著差异。说得通俗一点,半画幅其实就是在全画幅中间裁减一部分图像下来,所以它是被阉割过的画幅标准。这并非是数码时代的新生事物,APS标准早在胶片时代就已诞生,只是被众多厂家重新借鉴来用到DSLR的设计上。归根结底,在画幅上做出妥协是因为数码单反产品起步之初感光元件造价高昂,为了降低成本推出大众化产品,所以不得不使用较小的尺寸标准,APS由此获得了新生。这一标准原本分为不同的规格,最终其中尺寸最小的APS-C成为应用主流;因为其与全画幅拥有相等的图像尺寸长宽比,又能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后来随着图像感应器研发成本的逐渐下降,DSLR才开始向全画幅回归。不过为了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厂家在开发过程中,纷纷将全幅机的设计与价格定位与APS-C机型拉开明显档次,使之成为高低两条产品线。需要补充的是,并非所有市售的数码单反都采用全画幅、APS-C画幅或者4:3标准,少数例外如佳能的EOS 1D Mark III,使用的是APS-H画幅,图像感应器尺寸为28.1×18.7mm;不难发现,APS-H是介于全幅与APS-C画幅之间的一个折中标准。在感应器大小上,全幅与APS-C画幅在对角线长度上存在1.5-1.6倍左右的尺寸差,由此需要引入所谓等效焦距的概念,因为专业领域习惯用等效于标准135(全画幅)相机的数值来换算半幅产品使用镜头时的焦距。譬如,一款佳能单反镜头的标称焦距是50mm,那么在全幅机身上使用时不存在任何变化,若将它放到APS-C画幅的机型上使用,通常要将标称焦距×1.6这个折算系数(有时也叫做裁减系数,尼康、宾得、索尼的标准是×1.5),结果等效于80mm。这么演算的目的在于表达这样一层含义——佳能50mm镜头在佳能APS-C机身上等效于该品牌全画幅机上80mm镜头的成像范围。我们还要明白,镜头分别用在两种画幅的机身上时,其内部的物理特性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等效焦距”这个概念,是一种人为设定的衡量方法,以便在焦距计算方面对不同画幅能有一个易于比较的标准。至于4:3系统,它的图像感应器对角线尺寸正好是全画幅规格的一半左右,所以折算系数是2。焦距决定着被摄主体的远近,也关系到画面的视野,显然半画幅在广角方面是比较吃亏的,因为焦距值越小视角越大。譬如一支广角端达到17mm的超广角镜头用在佳能的APS-C机身上,经过折算后广角端只能到27.2mm,也就无法体现出这支镜头本应拥有的广阔视野,换到全幅机上则完全不存在类似的问题。相反,半幅在长焦领域看上去却更有优势一些,因为在折算系数的作用下,长焦端似乎变得更“长”。但实际上,远端的被摄物体并不会因为折算系数而离你更近,只是因为画幅小的关系,拍摄主体在成像结果上占据了比全幅照片相对更大的比例而已。看到这里您应该明白,画幅是决定拍摄视野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理论上全幅机的优势不言而喻。不过我们不要忘记,对拍摄范围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仍是镜头的实际焦距;随着越来越多半幅专用镜头的问世,在APS-C和4:3系统上实现16-18mm左右的超广角已经成为现实,半幅机在这方面的劣势已经不那么明显。但仍不可忽视的一点在于,画幅的不同还是会引发景深效果方面的差别,具体地说——在拍摄同一个对象时,假如要获得基本一致的构图比例,那么全幅能够比半幅更易于获得较浅的景深(主体突出、背景虚化);相反,小画幅在拍摄中出现大景深需求时(前景背景都清晰),反倒具有一定优势。说了这么多,或许有些朋友会被一些术语和概念弄得有点糊涂,那么姑且不再深入而先总结一下。全画幅可以让你拥有更宽广视野、更易获得浅景深效果;在数码领域就目前情况而言,厂家仍将之定位于高端;不过相比一两年前,如今的全幅单反产品已经稍稍放低了姿态。眼下市面上的三大准专业全幅机型——索尼a900、尼康D700、佳能EOS 5D Mark II的机身价格分别在一万六至一万七左右(参考09年3月的市场报价),而濒临淘汰边缘的EOS 5D虽然年迈,但一万出头的价格着实很有诱惑力。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这样的价格依然显得有点昂贵,更何况配备普通镜头又难以发挥全幅机的性能优势,所以整体两万以上的花销看来是少不了的。假若手头确实比较宽松,或者的确打算在摄影方面好好地下点功夫、投入地玩一把,那么一步到位上全幅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或许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投资。
价格也不一样。。
应用吧活动,
我目前是入门机加24-70镜头,闭关苦练摄影技术,能练成高手了再上全画幅
穿越宇宙,到胜利曙光之巅! 生死狙击,带你来战!
摄影毁三代,单反毁一生!那都是土豪玩的!
穿越宇宙,到胜利曙光之巅! 生死狙击,带你来战![图片]
买了单反不知道拍什么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码相机和单反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