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动作电位时,为什么电流表的两端可以接在同一侧?不是测内外的用电位差计校准毫安表吗?

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Na+顺浓度梯度大量流入膜内,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与此同时,K+通道开放,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又向膜外扩散.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B.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C.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D.从静息状态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小妖丶TM12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表现为外正内负,电表会测出电位差,A错误;B、由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所以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负内正,B错误;C、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错误;D、从静息状态受刺激到形成动作电位,电表指针会通过0电位偏转一次,由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电表指针又会通过0电位偏转一次,共2次,D正确.故选:D.
为您推荐:
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其电位为静息电位,即,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电位为动作电位,即外负内正.
本题考点:
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扫描下载二维码supplierchannel为什么用伏特计测量电位差时,所得的值必须小于未接伏特计时的初始值
以下是才霞小同学的回答用伏特计测电位差时,会从电路中吸取能量.That's all ,thank you!钱婷小同学拜见班长小同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有关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试题聚焦
下载积分:290
内容提示:有关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试题聚焦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2:35:3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有关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试题聚焦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 >
摘要 : 神经干动作电位,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目的原理 了解单相、双相动作电位的形成和波形,理解其产生的原因,熟悉电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动作电位是神经兴奋的客观标志,表现为正处于兴奋的部位相对于静息部位来说呈负电性质,因此兴奋区和静息区之间存在电位差。若将两个记录电极置于完整的神经干表面,当动作电位先后流过二电极时,可记录到双相的曲线,叫做双相动作
神经干动作电位,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目的原理 了解单相、双相动作电位的形成和波形,理解其产生的原因,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动作电位是神经兴奋的客观标志,表现为正处于兴奋的部位相对于静息部位来说呈负电性质,因此兴奋区和静息区之间存在电位差。若将两个记录电极置于完整的神经干表面,当动作电位先后流过二电极时,可记录到双相的曲线,叫做双相动作电位;若将两个记录电极置于神经干损伤部位的两侧,因神经纤维的完整性被破坏,动作电位传导受阻后,只能记录到单相的曲线,叫做单相动作电位。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神经干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由于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同,故神经干的动作电位与神经纤维的不同。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全或无的。了解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神经纤维的生理特性之一是具有高度的传导性。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不同,其传导速度主要受神经纤维的粗细、内阻及有无髓鞘的影响。如测得神经冲动在神经干上传导的距离与时间,可根据距离(s)、时间(t)、速度(v)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求出神经冲动传导速度,即v=s/t。实验对象与用品 蟾蜍或蛙。示波器、多用仪、神经标本屏蔽盒、蛙板、小烧杯、滴管、蛙手术器械(套)、滤纸、竹夹,任氏液。方法步骤(一)坐骨神经干标本制备参照实验二。并在坐骨神经游离至膝关节处后再继续向下剥离,在腓肠肌两侧肌沟中找到胫神经和腓神经,任剪断一支而保留另一支,直到足趾,用线结扎后剪断。(二)连接(见图21-1,图21-2)(1)将示波器、生理实验多用仪、神经屏蔽盒等连接好。用刺激器激发示波器,使扫描同步。(2)将神经屏蔽盒内所有电极用浸有任氏液的棉球擦净,保持盒内一定湿度,以免神经标本干燥。(3)用竹夹夹住已制备好的标本一端,将其平放于记录电极r1、r2上,用滤纸片吸去标本上过多的任氏液。(4)示波器的调节:灵敏度为100mV/cm,扫描速度为10ms/cm,整机灵敏度调至0.5mV/s。生理多用仪刺激输出强度1.0V左右,刺激波宽0.1-1.0ms。(三)神经干动作电位观察(图21-1)(1)双向动作电位 当神经未受刺激时,两电极A、B之间无电位差,示波器扫描光点为一水平基线。当神经C处受到一次适宜强度的刺激即产生一个动作电位(即负电变化),当动作电位传到电极A下方时,A、B间出现电位差,示波器上扫描光点向上偏转(电生理实验中,习惯规定负波向上),当动作电位移到A、B间,A、B两点又无电位差,动作电位继续右移到B下时,A、B间又有电位差出现,且倒置,引起示波器光点向下偏转。所以示波器上显示了一个双相动作电位。(2)单相动作电位 用药物阻断或机械损伤神经干的D处。此时冲动则本能由A点传至B点,静息时A、B间电位相等。当刺激神经时,产生的动作电位只能传到损伤处,所以只能引起光点向上偏转一次,示波器上仅显示出一个单相动作电位。(3)增强刺激强度时可见动作电位在一定范围内随强度变化而变化。(四)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图21-2)(1)将神经标本平直地置于用任氏液拭擦过的屏蔽盒内的刺激电极sl、s2,记录电极r1、r2及接地电极r3上,使之接触良好,注意勿使电极间短路。(2)调节整机灵敏度达0.5-1mV/cm。(3)先将r1、r3电极插入放大器输入端,调节刺激器强度和频率,以适宜强度刺激神经,使之在屏上显示出一个合适的动作电位。调节扫描频率,使出现的动作电位波形清晰并稳定在荧光屏上,呈同步状态。根据屏上的时间标记测量、记录刺激伪迹与动作电位起始点之间的时间。(4)取下r1电极,换上r2电极,用相同的刺激强度和频率刺激,测出r2的刺激伪迹与动作电位起始点之间的时间。(5)计算:由r1、r2引导到的动作电位的时间间隔为t(s)。神经干上r1、r2之间的距离为s(m)。动作电位传导速度v=s/t.要求与思考题1.神经干复合电位是否遵循“全成无”定律?为什么?2.记录神经干动作电位和传导速度时,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注意事项1.标本应平直地放在电极上与电极密切接触。经常湿润,但要用滤纸吸去过多的任氏液,以防短路。2.动作电位如果先下后上时,可将示波器输入导线端口对调。3.一定要将神经干粗端放于刺激电极一侧。
作者:网友 点击:次
热门文章TO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电位差计校准毫安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