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办公室养什么花运气好好 恰好赶上 是男人 要教文化 是那种字花动物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 桃园结义
我的图书馆
《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 桃园结义
一、不打不相识
二、内乱招外患
三、恶人怕得势
四、诳言害自己
五、团结是力量&
六、弱女挑重担
七、全凭动脑筋&
八、推不掉才要
九、无用换有用&
十、解斗不好斗
一、不打不相识
作者:&&&&&& 出版社:
&&&&一、不打不相识&&&&一纸募兵榜文,把原来不认识的刘备、关羽和张飞,聚集在一起。果真有缘千里来相会,若是缺乏进一步的互动,岂不是有缘无分,空欢喜一场?关羽因为看不惯张飞卖肉的架子太大,挺身为大家抱不平。引起张飞的好奇,想要试试关羽的本事。刘备热心劝架,终于不打不相识,三人“义”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有机会要好好把握,有时间应该谈一些正经事。好机缘出现时,才不致错失良机。&&&&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汉和帝继位后,利用宦官势力一举击垮了窦太后与大将军窦建,拉开了东汉末年宦官干政的序幕。其后数十年间,宦官弄权,争斗愈烈,皇位更替频繁,朝政日益衰败。地方豪强横征暴敛,加上连年天灾,致使平民百姓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当时巨鹿郡有一人名叫张角,引导众多贫苦百姓高举义旗,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起了其势甚猛的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响应号召平叛,在城门外贴出了募兵的告示,引来许多人纷纷驻足观看。其中,有三人气宇不凡,一唤刘备,一唤关羽,一唤张飞。关羽见榜文不动声色,刘备却慨然长叹,张飞见状,厉责其不为国出力,何故长叹,刘备不答,长叹一声便走开了。&&&&集市中,有人在肉摊前要买肉,卖肉的乃张飞的家仆,不肯出售。关羽上前好言相劝,谁知那家仆反刁难说他家主人交待了,肉在旁边的井里,井上有一大石磨,谁能挪开便能尽取井中肉。关羽不屑一顾,衣袖一卷,一声大呵便将石磨举过了头。他将肉分与众人,又将之前买肉人的钱洒在地上,分给了百姓。要点解析&&&&1、为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呢?&&&&这句话如果只是被当做口头禅一样传来传去,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同时,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统天下的概念,也很难体会为什么要这样讲。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成为泱泱大国,其实跟《三国演义》开头的这句话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统一的观念,我是从一个英国人口中听到的。他说你们中国幸好有位秦始皇,让你们很早就有统一的概念,所以你们的国家才会这么大。欧美人的观念是分大于合的,认为分比合重要,所以他们的国家都比较小。有时碰到来中国的西方人,问他是哪个国家的,他说是希腊,并且边说边比划:一个很小很小的国家。而我们中国人刚好相反,我们一直抱持合大于分的观念,就连家庭都要比西方大很多,所以我们的国家也必然是一个大国。&&&&2、宦官干预朝政,是谁的责任?&&&&皇帝一定要有太监,老爷也一定需要跟班,只有乞丐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宦官就是不好,因为我们不是皇帝,不知道宦官的重要性。&&&&既然宦官取消不了,那他们干预朝政又是谁的责任呢?通常大家都认为小人很嚣张,做了很多坏事情,是他们的不对。然而一件事情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如果君子没有宠坏小人,小人不可能得志,如果不是朝廷的君臣有问题,宦官也不可能这样为所欲为,因此单纯地说就是宦官该死是不对的。&&&&历代宦官干政的事情也不少,谁都知道这是很可怕的。自汉朝以来,宦官干政造成很多的问题,继位的皇帝也不是不知道,可他们为什么还是不断陷入这个泥坑呢?说到底,就是自己没有警觉性。因此一直到清朝,就连专横跋扈的慈禧太后也还是受到宦官的包围。我们看事情要抓住根本,不要老在枝节上纠缠。&&&&3、小孩子当皇帝合适吗?&&&&历史上小孩子当皇帝的案例不少,当得好的也不在少数。只要有好的辅政者,小小年纪当皇帝照样可以开创出很好的局面。因此,不见得年纪大当皇帝就好,年纪小当皇帝就不成气候。很多事情跟年龄没有直接关系,主要得看这个人行不行,周围的环境是不是有利。&&&&4、“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什么意思?&&&&我们古人把皇帝称作天子,可见“天”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的代名词。“苍天已死”的意思是说当时的朝廷已经衰败,不能替百姓谋求安定的生活了。“黄天当立”则是说既然“苍天已死”,当朝不行,那就应该重新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黄巾军所倡导的“黄天”。每六十年为一个甲子,这是我们中国人计算时间的单位。传说每逢甲子年都不利于当权者,所以黄巾军选在甲子年起义,希望借助这个时机能一举推翻当朝,建立一个使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从而实现“天下大吉”。
&&&&中国人做事情喜欢讲究名正言顺,黄巾军要起义,必须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和号召天下人的说法,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而有那么多人响应黄巾起义,说明这几句口号的确引起了百姓的共鸣。&&&&5、同样是看募兵告示,为什么三人反应那么不同?&&&&同样是看募兵告示,刘、关、张三人的反应却各不相同。其中觉得自己最了不起的就是张飞,他并不了解刘备,也不知道关羽,甚至连自己都看不懂,却还洋洋得意地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看到刘备叹气他就责备道:你叹气又有何用?大丈夫当投军报国才是。虽然他并没有恶意,但是讲出这样鲁莽的话,说难听一点,就是因为他没见过什么世面,还比较单纯幼稚,所以大家后来都叫他莽张飞。&&&&关羽就不一样了,当时他一个人流浪在外,家也回不去,前途一片渺茫,即使是想去投军,也不知道人家会不会要,所以看完告示也没有什么表情。可见每个人的处境不同,对同一件事情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而刘备就更不一样了,他胸怀大志,可是都二十八岁了,还一点着落都没有。看到朝廷在募兵,他会想自己去还是不去呢?去会怎么样,不去又如何?世道如此混乱,可为什么不见有人出来重整乾坤呢?刘备有这样的愿望,可自己又无能为力,所以只好在那里感慨叹息。&&&&三个人站在募兵告示前,心思各不相同。刘备从大局着眼,关羽只想到自己,而张飞却老要干预别人。大家从他们现在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他们三个人个性不同,未来的发展也会不一样。由表入里,看问题才会更深入一些。
&&& 6、屠夫不卖肉是什么道理?关羽把肉分给大家,钱也不要,又是什么道理?&&&&天底下哪有屠夫不卖肉的,可张飞却偏不卖,足见他并不是一般的屠夫。靠卖肉维持生计的人当然会规规矩矩地卖肉,但张飞家里有钱,根本就不靠这肉铺养家糊口。他把肉藏于井内,等待英雄豪杰的到来,若是碰到意气相投的有缘人,大家就比试比试武功,谈论谈论未来,然后再开怀畅饮一番,这才是他看重的事情,也是变相的“挂羊头卖狗肉”。因此当我们看到“理应如此,但居然不是这样”的事情时,应该想到其中必有缘故才对。
&&&&而关羽虽然以卖绿豆为生,但他并没有把赢来的肉据为己有,这才是他的难得之处。要是他在众人的叫好声中举起石磨,然后拿起猪肉就说自己要回家了,所有人都会很失望,那他还不如不去替人出头的好。所以一个人既然准备要表现给大家看,那就要一切为公,既然为公,就不能自己把猪肉拿回去。关羽做得很漂亮,他连一块肉都不要,全都分给了穷人,有钱人买肉的钱,他也一把撒出去,分文不留。换作一般人,可能会说肉我先切一块,大家分其余的,别人买肉的钱也放进自己的口袋,这样就显得太小气了,原先的动机也就被丑化了。&&&&关羽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我们可以通过他这些细小的举动看得一清二楚。他光明磊落,所以大家称他为关公。&&&&一个人既然准备要表现给大家看,那就要一切为公。&&&&家仆将事情报与张飞,张飞闻讯,怒气冲冲地来到关羽的摊位前,抓起一把绿豆便捏了个粉碎。关羽问张飞是否存心来找架打的,张飞却说打的就是他,说完便大打出手。关羽也毫不相让,一时间,两人打得不可开交。众人争相围观,一旁的刘备也偷眼观瞧,见这两人武艺非凡,刘备觉得此二人将来或许可以帮助自己成就大业,于是便上前劝架。他将二人的手按住,并表示自己对他们身怀绝技非常钦佩。张飞这才说自己此番是想领教领教搬起石磨的人,并非真的找茬,三人相视而笑。&&&&张飞请刘备和关羽去自己庄上饮酒叙谈,正逢天要下大雨,刘备和关羽便痛快地答应了。席间,三人边饮酒,边纵谈天下大势。关羽和张飞打算从军报国,刘备却说乱世出英雄,黄巾平定之际,正是群雄崛起之时,二位英雄应当大展身手,何必屈居人下。关羽和张飞对刘备的言谈与见识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刘备此时却话锋一转,委婉地讲起了自己的身世。要点解析&&&&1、张飞捏碎关羽的绿豆,难道是想报仇?&&&&从表面上看,张飞的所作所为的确是一副报仇的架势。可是他如果真为报仇,又何必要设这个局,不将猪肉放在桌子上卖,而是投到石井里,去引出英雄豪杰呢?现在关羽果真被引了出来,张飞应该高兴才对,怎么可能要去报仇呢?&&&&可是张飞如果不这样,而是直接上去跟关羽说自己很佩服他,想跟他比试比试武功,看他是不是真英雄,那关羽根本就不会理他。关羽会想,是不是真英雄关你什么事呢,我干吗要跟你比?况且他当时正逃亡在外,并不想惹是生非。这样一来,张飞的目的就达不到了。所以张飞干脆装成找麻烦的样子,抓起一把绿豆,当着关羽和众人的面就捏了个粉碎,从而激怒关羽,达到让关羽跟自己比武的目的。因为一个人只有被激怒了,才会激发出潜能,使出真功夫,否则怎么试得出来是不是真英雄呢?可见莽张飞有时候也挺有计谋的。我们中国人随时都会心生一计,信手拈来便是一些招数,张飞也不例外。
&&&&2、用比武的方式来交朋友,合适吗?&&&&合适不合适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如果每个人都这样交朋友,那文人怎么办?不会功夫的人又怎么办?就张飞而言,他的目标是要广交天下英雄,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一个能把那么大石磨举起来的人,他当然会觉得机会难得。经过一番思虑后,他觉得还是这种方式最适合自己,于是赶来后就激怒关羽和自己动手,结果两人后来真的成了好兄弟。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这种方式合适不合适,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对你不合适的,或许对别人正合适。&&&&3、刘备劝架,好不好?&&&&在中国社会,劝架是高度困难的事情。刘备一过去,关羽和张飞都会对他怀有敌意。关羽心想:你是不是跟张飞一伙的?张飞更会怀疑:你们两个想合起来打我吗?说不定两人会不约而同地去打刘备。中国人常常讲,劝架之前一定要先衡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够不够这个身份,能不能来做劝架的人。要是没有本事而又自不量力地盲目介入,只会把局势搞得更乱。&&&&好在刘备是见过世面的人,自己也有些功底。他走上前去先将两个人的手按住,意思是告诉关羽和张飞:你们不要小看我,我也是有一套的。但是单单这样还不够,所以他又紧接着开口讲话,而且第一句话讲得非常好。他说:二位都是了不起的英雄!关羽和张飞听到这样的话当然会很高兴,自然就松懈下来,对他没有敌意了。如果刘备过去只是用手轻轻一拨,说你们两个打什么?或者用教训的口吻指责他们,说你们也配在这里打架?那关羽和张飞就非打他不可。&&&&一个人到一个新地方,通常第一句话就决定了自己的成败,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也不重视这一点。在中国社会,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能见出高下。从这个角度看,刘备的确是个不简单的人。大家之所以那么喜欢看《三国演义》,就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埋下了许多伏笔,能够让看得懂的人好好去体会。&&&&在中国社会,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能见出高下。
&&&&4、张飞为什么邀约刘、关二人回府聚谈?&&&&张飞其实早有这个打算:要是有英雄豪杰在此出现的话,我绝不会错过,一定要把他请到家里喝喝酒,聊聊天,倘若志同道合便结交成兄弟。但是,如果只是张飞有这样的准备,其余两人都只想各玩各的,就算张飞请他们去庄上喝酒,他们也未必会答应。而此时,正如中国人常常讲的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突然乌云密布,马上就要下大雨了。刘备的草席经不起雨淋,关羽的绿豆也怕被雨水泡坏,所以两人一听张飞的邀请,心想既然生意没法做了,那就不妨随张飞去喝喝酒吧。要是此时还是大太阳,即使张飞邀约,关公很可能说:算了吧,我绿豆没卖完,带回去很麻烦;刘备也可能说:我还有事要忙,还是下次再说吧。那样就完全破局了。幸好老天作美,及时下起了大雨,多个有利的因素凑在一起,便成全了这桩美事。&&&&5、三人谈些什么,为什么这样?&&&&三个人好不容易凑到一起,要是大家只是在张飞家中喝酒猜拳唱唱歌,然后云山雾罩地神侃一番,相聚一场没有任何结果,那这种人还有什么出息?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浪费宝贵的生命。刘备他们当然不会这样,三个一见面,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关心的都是时局演变,都有心为天下百姓尽一份力。虽然三个人的口才和表达方法不一样,但是每个人的心思却是一样的,这一点很了不起。&&&&刘备早有意要结识这样的英雄豪杰,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通过这番谈话,他觉得眼前的这两个人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英雄,于是就盘算着该如何与二人结交。但交浅不言深,这是自古以来大家都懂的道理。中国人如果交情不够,见面总是先打哈哈,而不会谈深入的问题。要是跟没什么交情的陌生人一上来就谈很深入的事,对方会很慌张不说,而且还会觉得莫名其妙,对所听到的话也根本不会往心里去。所以刘备虽然知道机不可失,但也没有开门见山地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一边听关羽和张飞怎么讲,一边在心里盘算如何让这两个人对自己产生较深的印象。&&&&这三个人都是有心有意,而且现在又有了好时机,所以慢慢就产生了一股聚合的力量。否则三个人只是聊一聊,笑一笑,大不了喝喝酒也就散了。
&&&&6、刘备为什么拐弯抹角,不直接自我介绍?&&&&如果刘备开口就说:二位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中山靖王之后,血统高贵,身份特殊……关羽和张飞会相信吗?他们肯定会说:你不过是个卖草席的,怎么这么能吹牛?所以,一个人自我介绍的时候,不单要想好自己该怎么说,还要想到对方听了以后会怎么想,摸清楚对方会怎样反应,然后再出手,这才叫做有备而来,谋定而后动。&&&&刘备这方面的素养很好,他知道一个人穷困落魄到这个地步,怎么讲大家都是将信将疑的。所以他不直接介绍自己,而是说有一个汉室宗亲,一心想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现已二十有八,却还是一事无成,空怀壮志,心中滴泪。这样的叙述过程深深地打动了关羽和张飞的心,他们都觉得这个人好可惜,同时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心理期待,都很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然后就问刘备此人现在何处。这就叫做“千呼万唤始出来”。然而即使这样,刘备也没有直接说这个人就是自己,而是先跪下来,然后才说就是在下。刘备等于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总结,不由得关羽和张飞不相信。如果一个人说话,使对方产生一种“你怎么不早讲”的感觉,那整个过程就可圈可点了。如果自己讲完了,别人还有疑虑,说“真有这回事?你拿证据给我看看”,那就太失败了。&&&&关、张二人得知刘备竟是皇室宗亲,又如此地忧国忧民,十分感动,表示愿意追随刘备。刘备想招兵却财力不足,张飞当场表示自己家资颇丰,愿与他共图大事。刘备感激之余,表示自己愿与关、张二人结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次日,三人便于桃园结拜盟誓,此后,三人开始招兵买马,同心协力共图大业。&&&&不久,朝廷派董卓、曹操、孙坚等率兵剿杀黄巾军,刘、关、张也领兵前往。董卓作战失利,中箭逃跑,幸好刘、关、张兄弟及时赶到,才免于一死。董卓感激三人,询问他们官居何职,当得知他们只是白身并无官衔后,不但不言谢,反而对他们冷眼相待。要点解析&&&&1、关羽和张飞为什么这样感动呢?&&&&关羽和张飞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内心光明,动机纯洁。换句话说,他们都是很单纯的人。这样的人听到一个凄惨的真实故事,一定会用心地去感受,所以他们才会被刘备所感动。换作那些心怀鬼胎、思想复杂的人,对别人的事情漠不关心,当然很难被感动。况且关羽和张飞当时也很想有个人能出来带领他们,在这种心理期待下,他们听完刘备的这番话后,更是觉得刘备就是这样的人。&&&&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刘备很会掌控局面,他的那番说辞再加上当时的表情,的确很容易使听的人产生良好的反应。
&&&&2、刘备为什么要求结义?&&&&有人说是刘备私心很重,因为他这么多年来,知道光靠自己单打独斗成不了大事,所以一直想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共同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他又没有钱,号召不来人,现在看到有两位这样了不起的英雄,而且都深深地被自己所感动,当然要抓住机会和他们联合在一起。&&&&可是,如果刘备真是出于私心才跟关羽和张飞结义的话,关羽和张飞也不会长时间跟他相处。从刘备往后的一些表现我们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没有私心的人,一心一意为天下的苍生着想,时时刻刻为汉室的中兴而忧虑。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公私兼顾,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刘备好不容易碰到这样的机会,于是就想跟关羽和张飞结义。所谓结义,就是几个不同姓的人,因为志同道合而结为异姓兄弟。这样的异姓兄弟有时比亲兄弟还要团结。后来中国之所以流行结拜异姓兄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桃园三结义的影响。&&&&3、关羽和张飞为什么要和刘备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和关羽、张飞结为兄弟,说我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这是事实,三个人年龄不一样,不可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是他后面那句“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是不应该说的。大家同心协力就好了,何必要说同时死呢?就算他动机纯正,没有私心,可反观后面的结局,这样的话是会产生很大后遗症的。如果没有这样的誓约,刘备会有更宽广的路走,整个三国的演变可能会完全不同。可他现在只看到当前,觉得这样的誓言能够增强彼此的凝聚力,却没有想到往后将成为他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得他动弹不得。所以我们奉劝大家尽量少结义,就算真的要结义,也不要有这样的誓约。就拿关羽来说好了,他说我如果有贰心,就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我要是对不起大家,出去就被汽车轧死。其实这就足够了,何必非要说“同年同月同日死”呢?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教训。&&&&4、选在桃花树下结义,好不好?&&&&显然不好。中国人对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评价,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而桃花就略显轻薄了。当然,他们三人也不是故意选在桃花树下结拜的,只是张飞家的后院就种着桃花,又恰好赶上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我们只能说这是天意。这种征兆注定了他们三人会像桃花随着流水逝去一样,结局不会很完美。&&&&老天爷会照顾每一个人,随时随地给人一些征兆,提醒大家提前去规避不好的结果,这就叫做趋吉避凶,可惜他们三个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5、现代社会还需要结义吗?&&&&刘备那个年代除了政府军外,就只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民间组织。只要他们不跟政府对抗,不揭竿造反,政府也不会取缔,所以这样的非正规组织非常多。但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到各行各业的协会,小到同学之间的联谊会,各种各样的组织已经够多了,实在没有必要再去动结义的脑筋。就算真的要结义,也得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大家得是真正的志同道合;第二,大家要完全地出乎诚意;第三,要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否则就是多此一举。&&&&中国社会,除非实在需要,否则尽量避免结义。&&&&6、三人营救董卓,反而受到冷眼相待,是什么道理?&&&&正在董卓被人追赶,性命攸关之际,刘、关、张三人及时赶到,救了董卓一命。当时他们刚刚出来打仗,勇气十足,可以说是逢人便救,即使并不清楚被追杀的是何人,也先救下来再说,并非为了巴结董卓才这样做。可是董卓获救以后,开口就问他们现在官居何职。关羽、张飞同刘备结拜以后都非常守分,并没有回答董卓的问题,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大哥才有发言权。刘备直言相告,说他们都是白身,意思就是没有身份地位的人。董卓却想:我被你们这些白身所救岂不是很丢脸?要是传出去了那还得了。所以他觉得自己很倒霉,更不会想如何报答刘备等人的救命之恩。&&&&我们也大可不必觉得董卓没有修养,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每个人都这样想,不能单怪董卓一个人。董卓认为自己如果是被一名大将所救,那还情有可原,要是被皇帝派的人救了,那反而是个荣耀。但现在自己是被这些无名小卒所救的,这要是传出去自己还要不要做人呢?这是他当时很自然的第一反应,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当时的状况。&&&&其实我们也不妨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不是董卓这样瞧不起他们,他们三个人后来怎么会那么愤发图强,拼命要有个身份呢?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往好处想,它就是催人奋进的助力,可是只要你往坏处想,那就是打击自己的压力,甚至还有可能成为一种邪恶的力量。&&&&因征剿黄巾军有功,刘备被封为了县尉,张飞却为大哥不平。&&&&一日,督邮巡查至此,得知刘备乃汉室宗亲,立即以礼相待,并含蓄地让刘备交钱去贿赂上面的人。刘备装聋作哑,督邮立改态度要查刘备,却苦于没有证据。侍从建议督邮发布告示,让民众举报刘备。因刘备平日光明磊落,与民秋毫无犯,所以不但无人告发,还有不少人为他愤愤不平。张飞见督邮存心找茬,怒气冲冲地想要去教训他一番,却被关羽一把拉住。
&&&&督邮一无所获,让人鞭打刘备的县吏出气,正好被张飞碰到。张飞大怒,将督邮绑在树上,边抽打他,边细数其劣迹。待刘、关赶到之时,督邮已被打得皮开肉绽。见刘备来到,督邮连声求饶。关羽骂督邮索要贿款,逼害忠良,建议刘备杀了他。刘备教训督邮不该胡作非为,之后便交出官印,辞官而去。此后刘、关、张三人为躲避追捕,投到刘虞帐下,后公孙瓒表刘备前功,刘备这才被荐为别部司马,授平原县令,重整旧日气象。要点解析&&&&1、刘备担任县令,张飞为什么不满?&&&&其实张飞也不是计较官职的大小,只是他比来比去,很为刘备不值。同样是为国家效命,凭什么孙坚一下爬那么高,而自己的大哥只得到一个小小的县令之职?&&&&中国人常常讲:人比人,气死人。如果张飞不跟别人比,而是想他们总算有块根据地了,可以趁机好好发展,将来再慢慢扩大,也不会那么不高兴。可是话分两头,那样想的人其实也是安于现状,将来不可能有大的发展。从某个角度来看,我们会觉得张飞太计较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这种情绪其实也是鼓励大家前进的一种驱动力。就像有人对你发脾气一样,究竟是好是坏,就看你怎么去因应。如果你一见他发脾气就害怕,就逃跑,那是没有出息;可是如果你换种心态,自己暗下决心:你越看不上我,我就越要好好做给你看,那就将它化成自己向上的一种动力了。&&&&2、督邮对刘备的态度,为什么前后不一?&&&&我们应该从当时的大环境来看督邮的表现,不能简单地责怪他怎么能这样,或着干脆说他该死,那样看《三国演义》就没有意思了。督邮上面也有人跟他伸手要钱,如果他出来巡视一趟,结果两手空空地回去,那他也没法向上交差。所以他不得不想尽办法搜刮下面的财物,这样才有东西孝敬他的上司,这就是中国人常讲的上行下仿、上梁不正下梁歪。督邮夹在当中,也有他为难的地方。当他听说刘备是皇室后裔,马上就表现得很尊敬,可是后来一想:既然有这么高贵的血统,怎么只混了个小小的县尉呢?于是便问刘备。刘备答得很好,说官职不在大小,都是为朝廷效力。可这种话讲起来好听,督邮却不会往心里去。因此他第二次召见刘备时,就说刘备根本是在说谎,并给刘备扣上了一个假冒皇亲的罪名。他这样出尔反尔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刘备给钱而已。&&&&3、督邮为什么要百姓告刘备?&&&&督邮之所以要发动百姓告发刘备,就是因为他自己抓不到刘备的把柄,否则早就直接要挟刘备给钱了。&&&&督邮让刘备交钱贿赂,但刘备坚决不同意,因为他从没有搜刮老百姓的东西,所以不会拿钱去孝敬督邮。面对督邮的威胁,刘备内心坦然,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在这种情况下,督邮也是一筹莫展,因为他也抓不到刘备的把柄,于是只好听从旁边爪牙的主意,动员百姓来告发刘备,因为只要刘备平常稍有对不起百姓的地方,百姓这时候就会站出来揭发。虽然这个主意是爪牙出的,但是最后的后果却要督邮自己来承担。有时候领导是不好,但旁边那些乱出馊主意的爪牙其实更可恶。
&&&&4、张飞要找督邮理论,关羽为什么阻止?&&&&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来,他们三兄弟中,刘备是最稳重的,因为他阅历丰富,而且看得长远;张飞对事情看得不深,凡事都急得要命,想马上就有一个答案;关公则介于他们两个人之间,有时急,有时缓。如果三个人都像刘备一样保守,那大家就会进步很慢;如果三个人统统像张飞一样,那很快不是坐牢就是被砍头了。幸好三个人搭配得很好,他们互相协调,互相拉扯,从而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平衡点。&&&&现在张飞见督邮威胁刘备,便心想:你这种狗官,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大哥?我大哥哪一点对不起老百姓了?所以他理直气壮地要去找督邮理论。关羽这时没有站在张飞这边,而是拉住张飞不让他去,因为他觉得他们是来帮助刘备成大事的,既然三个人走到了一起,那就应该一切以完成大哥的志向为目标,不能由着性子意气用事。后人之所以把关羽推得很高,就是因为关羽的脑海里时时刻刻有两个字——忠义。对谁忠义?对大哥刘备忠义。关羽觉得既然刘备这个大哥是自己选择的,那他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统统都听他的,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是他的。关羽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忠义,为《三国演义》添加了最亮丽的一笔。&&&&5、张飞毒打督邮,关羽为什么跟着痛骂?&&&&张飞要去找督邮理论的时候,关羽劝他不能乱来,可是事情一旦发生了,关羽便站到了三弟这边,要打便打,没有什么好怕的。其实关羽这样做是对的,因为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他还骂张飞,那张飞会觉得这个二哥也太不够意思了。可见关公一会儿站在这个立场,一会儿站在那个立场,在其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协调作用。就像我们中国人常常告诉弟弟,让他不要出去闹事,可是一旦弟弟跟人家打起来,做哥哥的也会挺身而出。就算要骂也是回来再骂,但当时是一定会出手相助的。一个人之所以变来变去,就是因为时间、环境和对象都不一样了,所以非变不可。&&&&一个人之所以变来变去,就是因为时间、环境和对象都不一样了,所以非变不可。&&&&6、刘备为什么不杀督邮,只挂官离去?&&&&如果刘备跟张飞一样说打就打,想杀便杀,那还能成什么大事呢?既然有远大的目标,又想把事情办好,那就不能莽撞行事,恣意而为。督邮再怎么坏,可他毕竟是朝廷的命官,杀了他必然会被通缉,到时候他们三兄弟除了当土匪,恐怕也没有别的出路了,那样的话桃园结义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刘备此时虽然心里也很气愤,而且程度也不亚于张飞,但他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只是告诫督邮以后不可以这样,然后光明磊落地挂印而去。从他这一系列的举动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处事稳重,善于忍耐,大有前途。
二、内乱招外患
&&&&朝廷由来已久的外戚与宦官争权,形成日愈恶化的内乱。何进位居大将军,又是何皇后的兄长,原本近水楼台先得月,占尽地利。却由于学识、经验都不足,居然听信袁绍的建议,把董卓召入京城。董卓如豺狼,朝廷内乱,招来更为可怕的外患!&&&&有机会不能把握,有时反而产生恶果。何进为十常侍所杀,便是最为显著的案例。不听好意见,反而接纳不良的建议,才是真正的乱源。一群有地位却没有学识的大臣,误了汉室。&&&&十常侍见皇上时日不多而继位者又未定,商量着决定拥刘协而杀何进,却被司马潘隐的眼线偷听到。&&&&董太后与何皇后明争暗斗,见面也是冷眼相对。皇上在作法声中驾崩,董太后一面让十常侍严守皇帝驾崩的消息,一面假发圣旨召何进入宫。&&&&匆忙进宫的何进被司马潘隐拦下,得之皇帝驾崩,十常侍欲杀他的消息,大惊而回。见计划落空,为保全性命,张让支开蹇硕,与其他几人商议把责任推到蹇硕身上,然后向何皇后求饶以保命。&&&&何进急回私宅后,召集手下各大臣,欲除十常侍。曹操说宦官势力极大,若计划不周,恐招灭族之祸,何进对此嗤之以鼻。正踌躇间,宫廷传令何进速速进宫。袁绍提醒他宫中禁军都归蹇硕统领,要小心埋伏。曹操也谏言应先正君位,然后讨贼。何进表示赞同,让袁绍披挂开路,自己领诸大臣相继入宫,于灵帝柩前,扶立太子刘辩即位。&&&&何进向何太后进言想杀十常侍,何太后却说所有罪行是蹇硕一人所为,与张让等人无关,随后让张让等人托蹇硕人头而出。要点解析&&&&1、十常侍为什么要杀何进?&&&&如果何进对十常侍没有构成很大的威胁,十常侍也不会动脑筋要杀他。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何皇后正是因为有这位当大将军的哥哥,所以才敢跟婆婆董太后对着干。其实这些都涉及利害关系——皇帝快要走了,留下的问题就是由谁来继位。董太后看中了刘协,而何皇后偏爱自己亲生的皇子刘辩,两个人因拥立的对象不同而开始内斗。&&&&在这场宫廷斗争中,十常侍将他们的命运押在了刘协这边,所以他们必然要想办法除掉刘辩这个障碍。可见一个人一旦有权有势就要格外小心了,因为很可能会成为别人想要除掉的目标。&&&&一个人有权有势就要格外小心,因为很可能会成为别人想要除掉的目标。
&&&&2、董太后和何皇后有什么矛盾,闹得如此对立?&&&&董太后和何皇后其实有两点相同之处。第一,她们都是女人。在以前的社会,女人要么靠丈夫,要么靠儿子,要想靠自己,那是高度困难的事情。现在她们两个人,一个是儿子快走了,一个是丈夫快走了,所以都要通过拥立新君来巩固自己的势力。第二,她们各有私心。照理说,董太后年纪那么大了,本来没有必要再去干预朝政,可她就是看不惯何皇后的所作所为,想要跟她斗一斗。&&&&董、何二人立场相同,处境相同,但又尖锐对立,很难协调,这样一来就麻烦了。她们婆媳之间的明争暗斗,使得宫廷里面的两股对立势力也随之恶斗起来。而十常侍夹在当中,无论最后选择倒向哪一边,都只是为了求生存而已。&&&&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很难去论断谁对谁错,因为这跟当时的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纵然皇帝在临终前立了太子,也无法避免这种局面的发生。&&&&3、曹操劝何进谨慎,何进为什么不接受,后来又说正合我意?&&&&何进是个草包,有权势而没有实力。他的危机不在他的权势,而在四个字——得意忘形。&&&&曹操告诉何进,现在的变动是不可料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但是何进完全不理会,还说哪有那么紧张。别人好意相劝,就算不接受,也应该表面上应付一番,怎么可以当面让人家难堪呢?但是曹操后来说话,何进又说正合我意,可见他这个人讲话太随便,一会儿骂人,一会儿捧人,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便是得意忘形。一个人到了这种地步,恐怕是没得救了。&&&&其实历史上同样处于何进这样的位置,却表现良好的不乏其人。但何进却因为得意忘形,不听劝阻,树敌过多,很快就遭遇凄惨的结局。人一旦得意忘形,就会高度的危险。但我们放眼看去,现在得意忘形的人很多,应该以何进为戒。
&&&&4、宦党为什么出卖蹇硕,把所有责任都推在他身上?&&&&十常侍之间的关系跟刘、关、张结义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刘、关、张结盟,是意气相投,而非利害关系,他们讲的是道义。可十常侍完全是基于利害的结合,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只求生存,只计得失,相互勾结着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蹇硕是十常侍里面最得董太后信任的人。他平时很神气,别人有什么事不敢跟董太后讲,都唆使他去讲,而且他显然也是十常侍里面的老大。一个人得到别人的信任,既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在于,这种信任可以使大家更信服他,更听他的话,他可以借此操纵大家的行为;弊的一面在于,到了需要人顶罪的时候,大家也必然会锁定他,因为他平常最有权势,最受信任,所以对方也最能接受。如果换作别人,何进是不会相信也不会接受的。蹇硕就倒霉在这点上,因而成为了牺牲的对象。&&&&老实讲,十常侍也是很悲哀的。他们自己不检点,所以才会像一群可怜的小丑一样——看他们爬在地上的样子,还像人吗?他们过的那种日子,简直暗无天日。而董太后和何皇后对或不对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她们总要为自己找一些支撑的力量。十常侍在这其中,一会儿归附这边,一会儿归附那边,完全是一副可怜相。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也难怪他们会出让蹇硕一人去顶罪的馊主意。&&&&5、何进为什么拥立刘辩?&&&&这是任何人都能想通的事。刘辩是他妹妹所生,母以子贵的道理,何进当然非常清楚。他心里想,现在自己的妹妹是皇后,如果再让外甥当上皇帝,那妹妹马上升为太后,自己也更加荣耀了,以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正是因为何进有这样的想法,他才会得意忘形。&&&&当人处于逆境的时候,还会谨慎一点,但处于顺境的时候,就往往沉不住气了。一旦沉不住气,再叫他谨慎小心,几乎是不可能的。何进这个时候想到的,都是光明的前景,得势的喜悦,好像谁都挡不住他们兄妹今后的为所欲为。但是,老天不一定事事都遂人愿,人有人的打算,老天也有老天的盘算,这点却是何进没能想到的。&&&&6、何太后主张杀蹇硕而留其他,是什么道理?
&&&&何皇后因为儿子刘辩当上了皇帝,自己马上升格为太后。此时何进想趁机把十常侍全都杀掉,然而何太后却不赞成这么做。我们应该注意到,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做事难免主观,怀有成见,而这个主观、成见正是足以害死自己的诱因。&&&&何太后不赞成哥哥的做法,是因为她自有立场。她要想在内宫有好日子过,也需要这帮人左拥右呼地帮助她。所以她几乎是以反对的态度,甚至用教训的方式告诉何进:处理内宫的事情你不如我,不可以这样做。而且,她也料到何进会拿蹇硕问罪,所以马上叫众宦官献上蹇硕的首级,使得何进也一筹莫展。&&&&张让等人跪地求饶,把责任都推到蹇硕身上,并表示以后愿意听从何进的指使。何太后也在一旁为他们说话,何进只好既往不咎。&&&&何进领蹇硕人头,告诉大臣谋害他的人已被杀死,袁绍提醒说这是明显的嫁祸于人,宦官势力不除,后患无穷,但何进却主意已定。&&&&董太皇太后因刘协未被立为皇上,拿十常侍出气。张让献计让董太皇太后来个各行其是,加封刘协和她的哥哥,再来个垂帘听政,董太皇太后闻言大喜。&&&&何进听到这个消息后,进宫与何太后商谈,让她找机会劝董太皇太后少管朝廷大事。何太后点头同意,设宴请董太皇太后赴席。席间,何太后说我们都是妇人,不太适合参与朝政,并举当年吕后因握重权,惨遭灭门之祸的事例。然而董太皇太后不但不听,还把何太后当年毒死王美人的事情抖了出来。何太后不甘示弱,也揭露了董太皇太后当年是藩妃的事情。董太皇太后说藩妃也是妃,也比她强,何太后却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董太皇太后说就算是又怎么样,难道你敢杀了我不成?两人不欢而散。要点解析&&&&1、何进为什么饶恕宦官不加以清除?&&&&何进并非靠真才实学,而是靠他的妹妹才得以占据高位。他不但优柔寡断,而且常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何太后告诉他,内廷的事情自己要比他在行,这些宦官都是先皇留下来的,不能先皇刚刚一驾崩就把他们统统除掉。这些话听起来也有道理。同时,何太后说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称何进为哥哥,而是打官腔,称其为大将军。何进一听只得见好就收,马上表示只需除掉蹇硕就可以了。&&&&老实说,何太后称何进为大将军,而不是叫哥哥,何进内心的确有些害怕,因为人在涉及利害关系的时候,往往会六亲不认。何太后跟何进虽然是亲兄妹,可一旦有了利害关系,照样会翻脸无情,甚至可以假传圣旨把何进的官职免掉。
&&&&2、袁绍屡次建议何进清除宦党,是不是表示他立场十分坚定呢?&&&&不错,一路看来,袁绍为人有原则,有立场,态度也很坚定。但再往后看就会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一个人,在这个地方表现得可圈可点,把他换个地点和环境,说不定就会乱七八糟。所以我们常常讲,一个人换了座位就换了脑袋,换了立场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袁绍此时不是领导,所以他表现笃定,而以后当了领导,各位可以看到,他比何进还要糟糕,完全是绣花枕头。&&&&当然,这是后话。现在这么说只是希望大家明白,看人不要看一时,要看长远。不要看他一时的表现,就认为他方方面面都会始终如一。等到他自己当了领导,独当一面的时候,再以那时候的真正表现来论断才比较保险。&&&&看人不能看一时,要看长远。&&&&3、董太皇太后为什么要垂帘听政?&&&&董太皇太后这么做,我们也不能怪她,因为她事先没有想到,何进会冷不防地当众立刘辩为新皇。那她支持的刘协怎么办?虽然她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孤掌难鸣,所以不敢造次。正当她垂头丧气无计可施的时候,十常侍告诉她,何太后有何进做外援,你难道没有娘家人可以依靠吗?何太后有刘辩,你不是也有刘协吗?刘协难道比刘辩差?听了这些话,董太皇太后很动心,就问十常侍该怎么办。十常侍说,你也可以冷不胜防地宣布立刘协为陈留王,然后垂帘听政,看她何太后能奈你何。人在这个时候,什么主意都听得进去,尤其是董太皇太后平常对整体情况掌握得不是很好,所以更容易让人家说动。&&&&我们应该记住,人最好没有私心,最好不要完全只想到个人小小的利害关系,否则就会利令智昏——人在利益面前会丧失原有的智慧,变得昏头昏脑,任由人家摆布,最后成为斗争的工具。那是非常划不来的。&&&&4、何太后劝董太皇太后不要多理朝政,董太皇太后为什么不听?&&&&董太皇太后不是不听,而是根本听不进去。其实,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听不进去的。她心想,你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你还不是在为自己的儿子争权夺利?尤其她们对彼此的底细都很清楚,从心底看不起对方,再加上都很激动,当然是话无好话,把以前的老底丑闻统统都挖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她们不可能心平气和地谈问题。&&&&如果她们心平气和,仔细思虑一番,就会明白只有合作才能互利,一旦斗争,最后必将两败俱伤。但她们不够理性,不够冷静,即使何太后讲的话有道理,董太皇太后也是听不进去的,更不可能达成那样的协调。
&&&&5、何太后为什么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我们常常讲,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句话似乎很寻常,但在此时,却含有警告的味道,分量是非常重的。何太后说,以前先皇尚在的时候,你是先皇的妈妈、我的婆婆,你可以借皇帝儿子的势来威胁我,现在不一样了,我儿子做了皇帝,你要搞清楚这点。&&&&但董太皇太后没想到这些,她以为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仍是平常的一句话,心想,这句话谁不知道,还用你说吗?结果害死了自己。&&&&6、董太皇太后为什么说何太后难道也敢杀她?&&&&董太皇太后这句话对何太后而言是一种暗示,分明是告诉何太后——你可以动脑筋杀我。她不这样说,何太后或许不会这样想,她这样一提,反而点醒了何太后。&&&&中国人常讲一句话,叫做心想事成。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就更可怕了。因为董太皇太后暗示何太后可以杀她,老天一听,既然这样,那就让何太后杀死你好了。这不是很悲惨的心想事成吗?所以,饭可以多吃,话却千万不能乱讲。多吃几碗饭,了不起拉肚子,一阵子就过去了。而乱讲话,谁都避免不了要承担恶果。董太皇太后只说我不听你的就好了,何必偏偏说难道你敢杀我呢?她这样说对自己非常不利。所以读《三国演义》,应该从里面精彩的对话当中吸取有价值的经验。我们一路看过来,很多人都在乱讲话。何进乱讲,最后死得很惨;何太后乱讲,董太皇太后也乱讲,最后都承担了相应的恶果。&&&&如果董太皇太后改变观念,承认何太后讲得有道理,但也劝她不要逼得自己无路可走,因为她们其实是同病相怜的——董太皇太后在儿子死后无依无靠,何太后不是也有这天吗?两人如果就事论事,好好协调一下,其实对整个朝廷的安定、百姓的幸福,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偏偏她们从来不想这些,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眼界和格局都太小了。可是她们整天呆在深宫,不是跟太监打交道,就是吆喝宫女做东做西,能有什么见识?可见,是整个体制有问题,不只是她们两个人不对而已。&&&&翌日,何太后以董太皇太后原系藩妃为由,令其迁往河间。被遣送到河间后,董太皇太后一夜之间头发全白,神情呆滞,继而又收到何进送来的毒酒,无奈之下只好饮而毙命。十常侍听说董太皇太后被何进毒死,分析厉害关系后,决定先除何进。&&&&袁绍又向何进提议清除宦党,何进说何太后不许。袁绍又建议请江湖之士扫除宦党,何进大喜。但曹操反对请外兵进京,说清除宦党一狱吏足矣,只须剪除元凶,不必尽数除之。何进讥笑曹操乃宦官之后,故而怀有私情,曹操大怒而去。&&&&董卓上表除宦,众人皆知其恶行,且与十常侍关系密切,所以都反对董卓进京。但何进主意已定,不听劝告。无奈之下,很多人辞官而去。要点解析
&&&&1、董太皇太后为什么突然变得那样苍老?&&&&中国人常讲,人活一口气。气如果泄掉了,整个人就会垮掉。当初,伍子胥一夜之间头发变白,也是如此。现在董太皇太后夸下海口,对何太后说你敢杀我吗?没想到何太后真的来杀她了。明眼人看到何太后命董太皇太后离开宫廷,搬到原封地去,就知道她是要准备动手了。董太皇太后心里也明白,一旦离开宫廷,自己的性命也将不保。&&&&我们千万要记住,一个人的声势有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旁边支撑你的力量有多大。坐轿子的人要靠抬轿子的人,才能够轻松愉快地行动。做任何事情,也都需要周围的人把你捧起来,他们多出一点力,多拉你一把,你才可能成事。董太皇太后就没有想到这点。她只是觉得量何太后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万没有想到何太后竟来真的了,所以一下子泄了气,突然间苍老起来。&&&&2、何太后为什么要毒死董太皇太后?&&&&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斩草除根。如果只是把草烧掉,明年春天它还会发芽,又会生长。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如果父亲被杀,那他几乎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从小勤练武功,然后一生只为一个目标而奋斗——替父报仇。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才会那么残忍,要么不杀,要么斩草除根,连小孩都不放过。惨痛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非如此不可。照理说,皇帝被废黜不就行了吗?不行,废黜还不算,一定要杀死才行。哪怕是亲兄弟,一个当了皇帝以后,害怕另一个不服,也要除掉才肯罢休。因为不服的话就会拉帮结派,背后搞鬼,那不是很麻烦吗?&&&&所以,我们也不能怪何太后,她也是为儿子着想。好不容易当上皇帝,只要董太皇太后一天不死,就有可能结成势力卷土重来。因此何太后一不做二不休,决心斩草除根。但在宫廷里面把董太皇太后杀掉,传出去无法对天下人交代,而董太皇太后一旦离开皇宫,回到原封地,在那个地方下手,大家根本不会知道。可见,董太皇太后的这种命运,几乎是逃不掉的。&&&&3、宦官为什么还是要杀何进,何进不是对他们很宽恕吗?&&&&何进此时的势力很大,虽然对这些宦官很宽恕,但他们生活在这股大的势力阴影下,觉得非常地卑微,非常地可怜。他们最要紧的就是能够做一些事情,藉此找到新的可依靠的力量,并且这个力量同样需要借助他们。&&&&于是,他们想来想去,认为只有把何进除掉,才能够为所欲为。因为何进一天不除,就会跟何太后两股势力结合在一起,他们将无能为力。所以,宦官纯粹为了自己的利害关系,经过再三地密商,决定要把何进除掉。
&&&&4、袁绍再度表明清除宦官,何进为什么不依?&&&&人在处理跟自己没有太大利害关系事情的时候,都很理智,很客观,这就是旁观者清,所以袁绍此时能够比较客观地分析利弊。而何进就是当局者迷了,因为这事跟他密切相关,又顾忌何太后的主张,所以对袁绍的话根本听不进去。而且在他看来,这些宦官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袁绍一而再、再而三地劝他,也无济于事。&&&&由此可见,人还是要靠自己。别人虽然可以建议提醒,但最后怎么做,以及产生的后果,都要自己承担责任。不管在什么环境,不管居于什么位置,一定要记住,自己要负起最后完全的责任,旁人只能从中协助,给你一臂之力而已。&&&&5、何进说曹操是宦官之后,妥不妥当?&&&&何进这样说非常不妥当!相信何进平常也不是这样,他跟曹操关系一直不错,曹操又是一番好意,何进不听就算了,何必这样挖苦人家,刺痛人家呢?人最怕被戳到痛处,所谓痛者愈痛,就是这个道理。何进这种做法,是对自己非常不利的一种表现。他得意忘形,认为我就挖苦你了,你爱怎样就怎样,能奈我何?其实,这样做最后倒霉的一定是何进自己。&&&&曹操的祖上跟宦官确有关系,虽然这段历史现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可当时正是清除宦官势力的时候,因此显得尤为敏感。何进可以怀疑,曹操会不会因为祖上跟宦官有密切关系而站在宦官那边?但这种疑问只能在心里想,绝对不能讲出来,因为任何人都受不了这样的诘问。一个人过分伤害别人,最后一定是伤害自己,这句话我们再讲一遍,每一句难听的话,迟早都是回头的箭,最后一定会射伤自己。&&&&每一句难听的话,迟早都是回头的箭,最后一定会射伤自己。&&&&6、董卓奉召进军除宦,大家为什么弃官而去?&&&&如果董卓是突然冒出来的,大家不知道他的底细,可能还不会有这种立即性的反应,因为大家搞不清楚他这个人如何,可以等他来了再说。可现在不是这种情况,董卓臭名昭著,大家听得耳朵都出老茧了。谁都知道他脸上带着笑,心里藏着刀,把这样的人召进来,不是比十常侍更糟糕吗?况且董卓跟十常侍的关系非比寻常,什么人都可以召,怎么可以召他呢?但是,何进糊里糊涂,偏要把他召来。按理说,就算有十个十常侍,何进作为大将军,凭自己的力量也足以清除,可他顾虑何太后的想法,不肯这么做,然后又出这种招数,召来董卓,使事态变得越来越糟糕。
&&&&群臣心里想,董卓一来,我们根本无法做事,甚至连性命都难保,因此连官都不做了。这些人是有先见之明的,懂得未雨绸缪的道理。此时辞官而退的人,以后都没有受到什么连累,而那些执迷不悟,持有观望态度,想等董卓来了再说的人,将来必将受到很大的牵连。&&&&十常侍跪求何太后保命,说何进欲引董卓入京杀他们,让何太后宣何进入宫,他们好当面向何进赔罪。何太后中计,依言而行。&&&&何进手下众人都认为此乃十常侍所设之计,因此劝他不要入宫。但何进却认为不必多虑,连袁绍、曹操之言也听不进去。袁绍等人本欲带兵随何进进宫,但除何进外,其他人都被十常侍拦在宫外。何进一进宫就被十常侍杀害了,袁绍等人见此,立刻杀进宫去。混乱之中,刘辩和刘协被十常侍带走,何太后也被他们所挟持。曹操听闻皇上和陈留王不见了,立即派人去寻找,发现他们二人躲在草堆里。众人还未来得及回宫,就碰到董卓领着部队浩荡进京,相伴左右的乃李儒和李肃二人。见到皇帝在此,董卓下车行礼,言语交谈之间,董卓见刘协说得头头是道,便隐约有了更换新君的想法。要点解析&&&&1、何太后为什么召何进进宫,难道不重视兄弟的安危?&&&&何太后当然不会不重视何进的安危,第一,他们是兄妹;第二,他们现在互相利用,互相倚重;第三,她知道自己在外廷事务的影响有限,而皇帝那么小,需要哥哥代为主持局面。因此何太后不可能站在十常侍一边,想要害死自己的哥哥,她只是没意识到十常侍会对何进构成威胁。&&&&何太后完全没有警觉性,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可这能怪她吗?她长期生活在很小的范围内,根本不知道外面到底是什么状况。可见,中国人以前主张男主外女主内,是有道理的。一个人如果常在外面走动,知道外界的情况,就算以前称为女流之辈,现在叫做女士、小姐、妇女,要主外当然也可以。如果信息很闭塞,只知道家里面的事情,很少跟外界打交道,那最好还是不要参与外面的事情。这只是一个分工而已,并没有轻视女性的意思。&&&&在何太后看来,董卓进宫就进宫,有什么了不起?却不想她要十常侍去找何进,十常侍为什么找出很多理由,反要何进进宫来。当然,何太后没有这么高的警觉性也属正常,因为一个有高度警觉性的人,不可能只有这么低的利害关系。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知道,一个人见识浅薄,斤斤计较于小事情,警觉性自然很低。&&&&2、何进为什么坚持要进宫,曹操力劝也不接受?&&&&这就是何进没有警觉性的又一表现。这种错误,比何太后犯的还要严重,还值得我们注意。何太后让他不要杀十常侍,何进尊重妹妹,自然可以不杀,可是不能完全就没有顾虑了。他应该想到妹妹为什么无缘无故,这个时候召他进宫?他可以推说身体不适,先派人前往打探一下情况再说。可他完全没有警觉性,根本没有防人之心,这种人还有资格辅佐朝政吗?还能办成大事吗?所以,何进丢了性命,却不值得同情。
&&&&何进是典型的草包,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应的实力,最好不要占那个位置。即使得到了高位,也应该多加谨慎,多加小心,而不是胆大妄为。我们有时候笑张飞鲁莽,可他鲁莽有鲁莽的本钱,因为他说打就打,很少碰到对手。而何进没这个本钱,却又鲁莽行事,因此不能跟张飞相提并论,只是幼稚、可笑而已。&&&&3、何进为宦官所杀,有什么启示?&&&&何进为宦官所杀,证明了一句话——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情。&&&&何进自始至终都不相信这些宦官敢杀自己,因为有妹妹做担保,何太后曾当面告诫十常侍,他们也都服服帖帖,况且蹇硕也被杀掉了,说明那些宦官是真的想归顺了。既然十常侍已经依附到何进这边,最起码依附到他妹妹这边,他又对他们很宽恕,那他们还想杀他吗?何进当时认为那绝不可能。&&&&可他没有想到,皇宫的大门一旦关闭,里面的局势就很难掌控了。十常侍中哪怕蹇硕死了,还有九个人,一起拿武器对付他一个人,他又能怎么样?如果换成张飞,管你九个十个,全不在乎,但是何进根本没有这个本事。其实当何进随从的护卫被挡在门外时,何进就该提高警觉,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有这个必要吗?但他没有这些想法,所以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4、宦官挟持何太后,皇帝跑到哪里去了?遇见董卓大军是幸或不幸?&&&&宦官杀了何进,一定会把目标转向何太后,因为只有挟持她,才能够保命。何太后现在成了人质,害怕得要命,可又没有办法。刘协和刘辩两个小孩更是不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只好躲到草堆里去。皇帝做到这个份儿上,也实在是够可怜的。曹操有心搭救何太后,可当时男女授受不亲,他也束手无策。群臣看到小皇帝,顾虑到君臣之礼,也不敢过去碰他,只好跪在那里。&&&&偏偏这个时候,董卓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赶到。他看到汉少帝马上下跪,做出一副很有礼貌的样子给大家看。汉少帝此刻根本不会想到,他碰到董卓其实是很倒霉的,因为董卓对他第一印象就不好,就有了把他换掉的想法。因此,眼看着悲剧要发生,可谁也救不了他。这就叫形势比人强,一旦形势造成了,谁都没办法挽救。因此董卓造成这个势以后,皇帝也不能把他怎样。
&&&&5、董卓为什么要让陈留王代替汉少帝?&&&&道理很简单。不单是董卓,换成任何人都会想到,要造就对自己最有利的形势,只有一个办法——废旧立新。因为如果立一个新皇帝,他一定会听自己的,但原来的皇帝却不一定。何况现在又有一个绝好的理由:陈留王年龄虽小,可讲话头头是道;而汉少帝呆若木鸡,连一句像样的话都不会讲。这给董卓废旧立新提供了很好的理由。当然,理由都是人找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要董卓想换掉少帝,他一定可以找到许多理由。只是正当与否,那就另当别论了。&&&&有人认为汉少帝很倒霉,可是如果从长远来看,其实陈留王更倒霉。因为汉少帝痛苦一阵就解脱了,用不着长期受罪。而陈留王后来即位成为汉献帝,忍受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痛苦折磨,比少帝更加悲惨。所以,幸与不幸要从不同的角度与时段来看才能论定,不是一句话就能讲完的。&&&&幸与不幸,要从不同的角度和时段来看。&&&&6、李儒的态度怎么样?&&&&陪同董卓从凉州而来的部将当中有两个人,一个是李儒,一个是李肃,这二人一文一武,是董卓的左膀右臂。老实讲,如果没有自己的一班人,董卓敢在京师那样为非作歹吗?因此,董卓常常将二人带在身旁,而李儒就是专门给董卓出馊主意的人,这种人就叫做爪牙。李儒歪脑筋动得比谁都快,也非常了解主人的心理,而且很会讲话,可以充分地控制董卓。&&&&董卓问李儒,我欲废旧立新,你觉得怎么样?李儒马上分析了利弊两个方面。他的做法很高明,因为如果表示赞成,将来就要负全部责任,如果不赞成,董卓当时就可能翻脸。所以,他先说了几个好处,董卓听了很高兴。接着,他又补充了不好的地方,说凡是历代把皇帝拥立起来的,最后都不得好死。可是中国人很奇怪,听到这个十有八九都会说是那些人太笨,我比他们聪明,不会发生这种事。但董卓最终也没能逃脱这种下场。
三、恶人怕得势
&&&&恶人不得势,还不至于做出大坏事。恶人又得势,那就危害人群,扰乱社会。董卓废掉汉少帝,拥立汉献帝。从此入朝不拜,带剑上殿。又独揽朝政,欺压百姓。李肃引诱吕布杀丁原投靠董卓,更使得董卓没有顾虑,为所欲为。终于引起满朝共愤,天下同仇。恶人怕得势的另一面解说,其实是恶人得势之后,自己成为众人的最大目标,大概离死期也不远了。董卓所等待的,好像是恶贯满盈的日子一旦到来,就要上断头台,而他自己却茫然不知。&&&&董卓欲废少帝而立陈留王,问李儒如何。李儒说此举有二利:一可名垂青史;二可挟天子以令诸侯,进而以谋天下。董卓大喜。李儒又提醒董卓也要慎思其中的一害:凡拥立皇帝者,通常都没有好下场。但董卓认为自己的才智非一般人能比,仍决定废旧立新。&&&&屯兵城外的董卓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军士横行街市,滥杀无辜,百姓惶惶不安,董卓见了却大笑不已。后军校尉鲍信去见袁绍与王允,说董卓有异心,应尽快除掉。袁绍和王允觉得此事不可轻举妄动,还待再议。&&&&董卓大摆宴席,宴请百官。待众人入座后,他肆无忌惮地打量各位,说自己初到京都,还请各位照顾一二。百官相互对望,不知董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不敢举杯饮酒。董卓大笑,然后厉声说出自己欲废少帝而立陈留王的想法,问众人意见如何。见大家都沉默不语,丁原掀桌而起,说董卓此举简直形同篡逆。董卓大怒,拔剑欲杀丁原,但丁原一旁的义子吕布持戟对其怒目而视。李儒见吕布威武,深怕他伤了董卓,于是赶紧出来打圆场,丁原这才领着吕布甩手而去。要点解析&&&&1、董卓名声这么坏,为什么还能当大官?&&&&提出这样的问题还算是客气的,否则就会直接问:为什么像董卓这样的坏人都能当大官?难道老天没眼吗?我们看董卓这样神气,觉得好像是老天不长眼,然而老天是很公正的,它不会偏袒任何人。老天给好人机会,也给坏人机会,等他恶贯满盈的时候再来收拾他,这才是天理。否则稍微做错一点事情,老天就把人收拾掉,那还有谁敢做事呢?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董卓现在得到好机会,是老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放纵他,现在的董卓坏是坏,但还没有到恶贯满盈的程度,等到了恶贯满盈的那一天,我们会看到,老天还是有眼的。
&&&&2、到底是李儒坏还是董卓坏?&&&&大家最好用自己的真实反应来检验一下自己的人格特性,这也是我们看《三国演义》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认为李儒坏的人多半都跟上司处得很好,觉得领导永远是对的,该死的是部属,但这种人却跟同事搞不好关系;认为董卓坏的人天生就是叛逆分子,满脑子都是领导的坏,就好像大家认为商人一定要奸一样,这种人大概一辈子都跟上司处不好关系。所以不管是认为李儒坏还是董卓坏,都是对自己很不利的想法。最好的回答应该是两个人都坏,只是看谁该负更大的责任。李儒坏,董卓可以不用他,他出馊主意,董卓不听也就没事了,可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李儒讲的实在话董卓一句都不听,他出的馊主意,董卓却一一照办,可见决定权还是在董卓,因此他要负绝大部分责任。&&&&3、董卓得到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能改邪归正?&&&&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在中国社会,一个人要成功非常不容易,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走正道,一种是走邪道。走正道可以成功,走邪道也同样可以。走正道成功的叫做顺取,走邪道成功的叫做逆取,两种方式都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否则如果天底下只有一条路走,那就看不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了。&&&&董卓走的显然是逆取的路,虽然这条路并不正当,可老天也给了他机会。一个人不管是正取还是逆取,千万记住,最后一定要顺守。只有顺守的人才能守得住,逆守的人不可能守得住,可惜包括董卓在内的很多人都不懂这个道理,否则怎么这么快就恶贯满盈了呢?如果董卓逆取之后能够改邪归正,那他后半辈子会很好过不说,百姓也能够因此而受益,可他偏偏逆取之后还要逆守,所以最后只能是咎由自取。&&&&一个人一直走正路,要他顺守还比较容易;但是一个逆取的人,要他在关键的时候变成顺守却是高度困难的。正是因为如此,老天才会觉得有这样的毅力十分难得,所以才会再给他机会。&&&&一个人不管是正取还是逆取,千万记住,最后一定要顺守。&&&&4、董卓看见军士横行街市,为什么反而大笑不已?&&&&通常人在得意的时候很容易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当初董卓率大军前来勤王,远远看到皇帝,也是礼节周到,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如果说那时的董卓还需要做些表面文章,现在的董卓就完全是本性流露了,跟当初的表现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董卓就是其中之一。照理说他看到军士横行街市应该制止才对,可是他觉得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势力,所以百姓越倒霉,他就越高兴。看起来横行霸道的是部下,实际上这是董卓的心意。要不是他纵容部下,部下也绝不敢如此放肆,可是他以此为乐,部下当然就横行霸道了。&&&&5、董卓为什么要宴请百官,大家有什么反应?&&&&董卓这次宴请百官,正好印证了“宴无好宴”那句话。在中国,有的饭很好吃,有的饭不容易吃,像董卓宴请的这顿饭,相信很多大臣都是食之不知其味,甚至连吃都吃不下去。中国人需要别人帮忙通常都会先给对方面子,要是对方同意那就什么都好说,否则就翻脸无情了。在座的百官都知道董卓这么做是在警告他们:我给各位面子,你们现在好好吃,吃完就要全力支持我,否则就等着好看。中国人的事情通常都不用多讲什么话,因为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我们看多了历史,自然就知道下一出是什么戏,很少有例外的。所以董卓宴请百官,大家都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6、董卓宣布要废少帝,丁原为什么敢挺身而出,极力反对?&&&&像王允那样的文官,他们手下没有勇将,也没有随从的士兵,光凭自己一张嘴,怎么敢站出来反对呢?在这种情况下,武将通常会比文官表现得更积极,更有力道,因为他们有那种实力。可是在场那么多武将,为什么别人不敢讲,只有丁原敢挺身而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有一个义子——吕布。这就是他的实力,否则估计他也不敢这么做。可见一个人讲话声音的大小,行动是否积极,并非靠他自己一个人,而是靠他所掌握的实力——实力决定一个人的反应力度。果然不错,董卓见丁原旁边站有一员英勇的武将,马上就有了一些顾忌,这才让丁原全身而退。要是换作别人,可能当场就被他一刀砍死了。&&&&丁原离去后,董卓又气急败坏地问其余百官立新帝的建议如何。卢植直言他这是篡位,董卓大怒,拔剑欲杀卢植。李儒上前拦住董卓,众人也纷纷劝说。董卓见此立即把剑收回去,并笑说刚才只是开玩笑而已。&&&&不久,丁原起兵讨伐董卓。吕布一上阵就砍伤董卓将领数人,董卓虽败,但对吕布很是欣赏。李肃看出董卓对吕布有收降之意,于是告诉董卓,说自己与吕布是同乡,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劝吕布来降。董卓问李肃打算如何劝降,李肃说需要董卓的赤兔马和一些珠宝。董卓虽不舍赤兔马,但见李肃分析得头头是道,于是决定舍马而得吕布。&&&&李肃送赤兔马给吕布,问他有擎天驾海之才,何故屈居丁原手下。又说遍观群臣,唯有董卓才是真正为国家社稷所想,才是英雄。吕布惊讶之余,觉得李肃说的颇有道理。要点解析
&&&&1、董卓拔剑要杀卢植,为什么又马上笑得出来?&&&&李儒见董卓拔剑要杀卢植,马上就想到对这样一个有名望的人下手,肯定会对董卓的名声产生很负面的影响,可是他又不便直接制止,所以就用另外一种方式提醒董卓,说今天大家只是聚一聚,不谈这些事情。董卓不像有些人那样情绪来了便控制不了自己,他一听李儒这话,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立刻把剑插回去,并嬉皮笑脸地说刚才只是开玩笑而已,让众人不要当真。这种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反复无常的特性,说难听点就是一种豺狼的性格,完全是以利害关系为标准。&&&&2、董卓为什么急于要得吕布?&&&&董卓好不好是一回事,但他的聪明却是不可否认的,否则也不会坏到这个地步。他不用细想就意识到,所有的关键就在吕布一人而已。如果吕布站在自己这边,十个丁原也不敢出来讲话。想杀卢植就杀,谁又敢怎么样?可是吕布站在丁原那一边,他要杀了卢植,丁原就会有充分的正当理由来反抗自己,到时候吕布一出来,他又没辙了。因此董卓现在才会这么急于得到吕布。&&&&3、李肃为什么要说吕布来降?&&&&李肃与李儒一同随董卓从边区来到洛阳,彼此之间有一种无形的竞争。但是我们看到,到现在为止一直都是李儒在表现,李肃没有什么机会。这次他想到自己与吕布有过一面之缘,还算有点交情,因此想利用这个机会立一次功给董卓看看,这也是人之常情。于是他就自告奋勇地告诉董卓,说要得吕布并不难,自己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他。董卓当然求之不得。&&&&万事都是时机成熟的时候才会水到渠成。如果董卓现在不需要吕布,那李肃再怎么去讲董卓也会反应很冷淡,就算让他去试试,到时候吕布能不能来也无所谓。可董卓心里正想得到吕布,而李肃又说自己有办法,董卓听了当然很高兴,于是让李肃赶快去把吕布拉拢过来。
&&&&4、董卓为什么舍得把赤兔马送给吕布?&&&&董卓好不容易有一匹好马,当然不舍得轻易送人。刚开始李肃让他把赤兔马送给吕布的时候,他也是一百个不愿意。可是李肃说一个武艺高强的人,最需要三样好东西:一是好兵器,现在吕布有件很好的武器——方天画戟;二是好盔甲,这个比较容易弄到;三是好战马,而这正是吕布目前最缺的。因此把赤兔马送给吕布,最容易打动他的心。董卓虽然觉得有道理,可也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对李肃的话将信将疑,于是便问李儒意见如何,可见在董卓的心目中,李肃的地位远不如李儒。李儒很了不起,他装模作样想了半天才说应该给。如果他不加思索就说应该送给吕布,那董卓就会想:我的马,你当然不会珍惜了。现在董卓见李儒考虑了半天才说该给,那他还犹豫什么呢?于是同意了将赤兔马送给吕布。&&&&5、吕布为什么那么容易被李肃说动?&&&&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吕布被说动是因为李肃口才好,很有说服力。如果不是吕布自己动心,李肃再怎么高明也说不动他。换作是去劝关公来降,关公一定会把李肃杀掉,因为他与吕布的个性完全不同。&&&&吕布被李肃说动,并不是李肃能干,而是吕布内心不坚定。吕布最关心的是能不能当更大的官、得到更多的报酬,完全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现在李肃将赤兔马和一些珠宝送给他,又许诺会给他更大的官职,他一听就动心了,说自己只是没机会跟随董卓而已。李肃马上顺水推舟,说我替你引见。两人一拍即合。&&&&6、李肃说当今只有董卓才是英雄,吕布为什么大吃一惊?&&&&吕布这人既没有头脑,也没有眼光。他跟丁原在一起,什么都听丁原的,丁原说董卓是坏人,他就以为董卓是坏人,非常幼稚无知,完全有勇无谋。这种人历史上也有很多,下场多半都很可怜。&&&&吕布自以为是个英雄,但单凭武艺高超是不足以成为英雄的。所以当李肃说当今只有董卓才是英雄时,吕布大吃一惊,以为李肃是在胡说八道,也一百个不相信。后来见李肃送他这么多东西,还许以高官,又立马信以为真。可见浅薄的人很容易从极端地不相信变成极端地相信,吕布就是这样。
&&&&浅薄的人很容易从极端地不相信变成极端地相信。&&&&李肃见吕布仍有些顾虑,便强词为董卓立陈留王的行径找理由,还说若投董卓,官位定在他之上。吕布被李肃说动,决定去投董卓,却苦于没有门路。李肃赶紧拿出一袋珠宝,说此珠宝和先前的赤兔马都是董卓所送,而且赤兔马原先还是董卓的坐骑。吕布觉得董卓待他不薄,大为感动,却羞于自己寸功未建,没有可觐见之礼。李肃趁机说其实功在翻手之间,董卓最想除掉的就是丁原,就看他吕布愿意与否了。吕布明白了李肃的意思,当夜就斩下丁原的首级献给董卓,又跪拜董卓为义父。董卓大喜,封官赐金甲锦袍给吕布。&&&&次日,董卓又召集百官讨论废少帝而立陈留王之事,并让吕布领兵护卫,有不从者斩。然而即使如此,袁绍仍明指董卓是在谋反,让董卓大为光火。要点解析&&&&1、吕布为什么改变对董卓的观感,李肃为什么许以官职?&&&&吕布是个没主见的人,很容易相信别人说的话,因此经常摇摆不定。当初他对董卓的印象很不好,现在却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改变,这不是因为李肃口才好,说动了他,而是他自己心动了。他想自己跟着丁原,什么好处都没得到,而李肃的武艺虽不如他,但跟了董卓后,官职却比他还高,因此就心动了。&&&&我国古代的很多官职都是皇帝一高兴就可以封的,一直到清朝还是这样,有需要就封官,没有什么制度可言,而汉少帝在位时并不是他说了算,而是董卓说了算,所以李肃这才胆敢对吕布许以官职。&&&&2、李肃叫吕布杀丁原,吕布为什么不提高警觉?&&&&吕布非常现实,他见董卓连自己的坐骑都送给他了,还送给他那么多珠宝,自己要是空手而去,那怎么好意思呢?这时李肃就趁热打铁地说想建功很容易,现在董卓最不喜欢的人就是丁原,只要杀了丁原,董卓定会喜笑颜开。李肃居然让吕布去杀自己的义父,可见心有多黑。可惜吕布没有丝毫警觉,他理应觉得杀谁都可以,就是不能杀丁原才对,因为丁原是他的义父。干儿子去杀自己的义父,传出去那还得了?但吕布偏偏就那么做了,可见他糊涂幼稚到了极点,难怪后来大家都看不起他。照理说,在《三国演义》的人物里,吕布的武艺是相当高强的,可我们很少有人会说去学吕布的武艺,就是因为他的人品不行。在中国,人品不行,武艺再高强也没用。&&&&在中国,人品不行,武艺再高强也没用。
&&&&3、吕布杀丁原的后果如何?&&&&我们可以从张飞一见到吕布就骂他三姓家奴知道:后果很严重。吕布本姓吕,拜丁原为义父后又姓丁,现在又拜董卓为义父,又姓董,一个人三个姓,所以张飞才会骂他三姓家奴。父亲岂是可以随便换的,姓岂是可以随便改的?可吕布就是这样的人。他现在完全没有警觉心,将来也一定会自作自受。&&&&4、吕布拜董卓为义父,董卓为什么也没有警觉心?&&&&妙就妙在这里,董卓和吕布一样,都没有警觉心。&&&&李肃让吕布去杀丁原,吕布也不想想自己怎么可以做这样的事,李肃又凭什么让他做这样的事,居然当夜就把丁原杀掉了,没有丝毫的警觉心。&&&&董卓见吕布杀了丁原又拜自己为义父,原本也应该提高警觉:你安的什么心?是不是也准备把我杀掉?可他不但不警觉,反而喜笑颜开。只想到事情好的一面,却完全没有想到糟糕的一面。事实证明,将来一报还一报,董卓也被吕布杀掉了。&&&&5、董卓再度邀集群臣,拥立新君,袁绍为什么坚决反对?&&&&董卓收了吕布后威势大增,于是再度把群臣请来,商议拥立新君的事,心想:这次还有人敢反对吗?谁敢反对,丁原就是前车之鉴。果然不出所料,大家都默不作声。正当他得意之时,万没有想到袁绍又起来反对了。&&&&为什么袁绍上次不反对,这次却要反对呢?原因很简单。拿动物来说,一个笼子里关着五六只鸡,总有一只鸡老去戳别的鸡,如果把这只“坏”鸡拿走,笼子会得到暂时的平静,但用不了多久又会出现这样一只鸡。为什么这只鸡刚才还乖乖的,现在却变得这么坏呢?就是因为它们老大在的时候它就乖乖的,现在老大被抓走了,它就变成老大了,道理就这么简单。&&&&人也是这样,一个群体里总要有一个人来当老大,做老大应该做的事情。老大在的时候,老二没必要强出头。可是老大走了,大家都看老二的态度。现在丁原死了又冒出一个袁绍,就算把袁绍杀了,也同样会冒出另外一个人,这是必然的事情。否则老二再不鼓起勇气站出来,谁还会站出来呢?因此即使不是硬汉的袁绍,此时也鼓起勇气站了出来。
&&&&6、吕布产生了什么作用?&&&&如果大家认为吕布能够帮董卓完成心愿,那就全错了,吕布是来把董卓送到坟墓里去的。要是没有吕布,董卓很多事情都不敢做,最后也不至于死得那么惨、那么快。可是有了吕布后,董卓为所欲为,什么都不怕了,很快就恶贯满盈,到达了人生的终点。这是他不够警觉,没有预想到的后果。&&&&有个帮手很正常,但要看清他帮的是哪一方面。有的人帮你越来越有尊严,而有的人却是送你上西天的,一切在于自己的选择。&&&&九月初一,董卓准备举行换帝仪式。他请汉少帝到嘉德殿,并大会文武。大臣们刚入殿,伍孚就因不满董卓逆反,持短刀向他刺去,却反被吕布擒住。董卓大怒,一刀刺死了伍孚。&&&&换帝仪式照计划进行,董卓让李儒宣读策文后便逼汉少帝退位,扶陈留王登帝位。何太后承受不住打击,拔刀自杀。董卓被封为相国,从此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夜宿皇宫,秽乱内廷,引起了满朝共愤,天下同仇,一场针对董卓的斗争开始了。要点解析&&&&1、吕布助纣为虐,有什么启示?&&&&吕布有勇无谋,容易受人摆布,被人利用,这是他自己要承担的后果。但是谁用这样的人,后果会更可怕。丁原用他,后来死在了他手上,现在董卓用他,最后也死在了他手上。照理说,就算董卓很希望得到吕布,可在听到吕布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义父杀死后,应该大吃一惊才对,觉得这种人摆在自己身边是很可怕的事,可是前车之鉴似乎没起任何作用,董卓完全没有这种想法,这就注定他的结局会很悲惨。&&&&一个人再有本事,也应该看看他的品性怎样。现在很多人奉行能力本位,谁能够赚钱就用谁,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从董卓的结局可以看出,用人唯才的下场通常都很惨。正确的用人原则应该是先看他品德高不高,然后再看他才干好不好。品德高的人,才干越好越有用;品德低的人,才干越好越可怕。吕布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他武艺很高,可是品德不行,最后害死的都是重用他的人。用人唯才,给品德低劣的人机会,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用人唯才,给品德低劣的人机会,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2、汉少帝被废,是祸是福?&&&&汉少帝,顾名思义,就是他还太年轻了,或是当皇帝的日子太少了。董卓想换掉少帝,并不是因为少帝有什么不好——他根本没有时间表现,怎么知道是好是坏?而是董卓自己想要当皇帝。&&&&我们可以说少帝被换是祸,因为这个皇位本来就不是他想要的,当初大家没征得他的同意就硬把他扶上了位,现在自己又没做什么错事,说废就废了,心里一定很委屈,觉得自己完全是在受大人们的摆弄。可是与后来接位的献帝相比,与其那样长时间地活受罪,还不如早早地退位。从这个角度看,少帝被换又是福了。可见究竟是福是祸就看你自己怎么看,你觉得是祸,它真的是祸,你觉得是福,它反而是福。
&&&&3、汉少帝被废,最痛苦的人是谁?&&&&当然是他的亲人。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亲者痛,仇者快”,同一件事情,立场不同,感受也会不一样。对董卓来讲,废汉少帝而立陈留王是件高兴的事,但是对汉少帝的家人,尤其是处心积虑将他扶上帝位的何太后来讲,无疑是五雷轰顶般的打击。&&&&4、汉献帝被拥立又是祸是福?&&&&汉献帝是由当时的董太后带大的,董太后一直灌输给他以后一定要当个好皇帝的思想,而且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可以当个好皇帝。当他看到董卓时,显然一副皇上的架式,可见他内心隐隐约约已形成了皇帝意识,所以言行举止看起来都像个皇帝。不过这也是他自找麻烦,自寻倒霉,因为凡是被坏人一眼看上的都是倒霉鬼。汉献帝被董卓看上,拥立为新君,表面上看似乎是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帝,实际上却是被董卓所利用,长久凄惨的日子才刚刚开始。&&&&5、李儒有什么权力宣读策文?&&&&照理说,官职各有分工,策文不应该由李儒宣读才对。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一换,所有的官职也都要随着换了。有人批评这个制度不好,但古今中外一直都保留着这个制度。美国的民主党当选了,就会立刻把共和党的人换掉,要是共和党当选了,也同样会把民主党的人换掉,这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普天之下都是如此。&&&&董卓掌权后,首选李儒替他宣读策文,因为李儒百分之百地忠于他。李儒上去大方地宣布策文时,也没有人敢出来反对,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反对也没用。要是董卓让一个不可靠的人去宣读策文,一旦他脱稿演讲,不照文字念,或者上去就说汉少帝自登基以来,并没有什么过错,大家应该继续拥护他,那不是坏了董卓的大事吗?所以董卓让李儒去宣读策文是必然的。&&&&6、董卓废旧立新,祸福如何?&&&&现在正是老天考验董卓的时候。董卓废旧立新,老天也没有反对,而且还给他一个好机会,让他好自为之,辅助新君,治理国家,千古留名。因为老天认为老百姓觉得好才是真的好,这才是中国式的民主,跟西方式的民主不一样。老天本身没有意见,完全看老百姓的意愿是什么。老百姓愿意过太平日子,想有一个能够做主的君王和一个能够辅佐君王的贤相,要是董卓能全心辅助,献帝也全力配合,君臣一心为老百姓谋福利,那也未尝不可。老天对这些没有意见并不是表示它没有是非,而是它认为只要老百姓觉得好,怎么样都可以。可董卓怀有私心,不为百姓着想,更不为汉室着想,巴不得赶快把汉献帝也废掉,自己来做皇帝。最后的结果大家很快就会看到,跟他的想法完全相反,可见老天还是公道的。
&&&&四、诳言害自己&&&&曹操一生,最后悔的事情,恐怕是杀害吕伯奢一家人之后,竟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算他并非真的这么想,而是骗人的诳语,也着实害了他自己。因为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人生观,无论做出多么伟大的事业,都将令人想起来就寒心,谁也不敢相信这样的人。他慷慨激昂,决心刺杀董卓,何等英勇。陈宫为了表示钦敬,舍弃县令的官位,冒着被通缉的危险,陪曹操出走。就是为了这一句话,离曹操而去。言为心声,一个人所说的话,代表他的形象和声誉,千万不能大意。&&&&袁绍在渤海闻知董卓弄权,写密信给王允,谋划诛杀董卓。&&&&不多日,王允以做寿为名,宴请旧臣。酒过数巡,王允忽掩面大哭。众官惊问他何故发悲,王允说今日并非自己诞辰,只恐董卓见疑,故托言庆寿。而后又感叹汉室传至今日,却将毁于董卓之手,说完便嚎啕大哭,众人也跟着痛哭。此时,座中一人却抚掌大笑。王允视之,乃曹操也。王允责其不思报国不说,反讥笑在座的各位。曹操说他是笑各位竟无一计杀董卓,而他愿意即杀董卓,悬之都门。王允请曹操去密室细谈。&&&&密室中,曹操说自己除董卓不用一兵一卒,但需借王允的七宝刀一用。王允见曹操想效法伍孚行刺董卓,觉得此计不可行。但曹操认为董卓只会防敌人,不会防亲信之人,因为亲信之人,防不胜防。而自己屈身事董卓,已深得董卓信任,完全可以伺机将其杀掉。要点解析&&&&1、王允做寿,为什么痛哭呢?&&&&正常情况下,做寿应该是很高兴的事情,而王允却痛哭流涕,这就意味着此次寿宴是不正常的,其中一定有很多纷杂的事情,要么是将宣布什么大事,要么是将采取什么行动,这样大家才会集中注意力,否则,寿宴上朋友之间只顾谈笑,很少会注意主人讲什么。所以王允刚一坐定,就大声痛哭。大家果然很惊讶:这是唱的哪出戏?&&&&原来王允根本不是做寿,而是借做寿之名把大家请来。当时迫于董卓的权势,王允不敢公然发布通知,明目张胆地邀请群僚到家中商谈国事。就算他敢发布这样的通知,群僚也不敢来,因为一旦消息走漏,董卓很可能会采取行动,把王允的家包围起来,将他们一网打尽。那样的话,王允就成了历史罪人。
&&&&所以,王允这样做是不得已的,这是唯一行得通的途径。他邀请大家参加寿宴,大家不会多想,就算传到董卓耳中,董卓也会觉得做寿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王允不邀请我,是因为我刚来,跟他没有什么特殊交情,不方便请我而已。而李儒这些人也不会小题大做,因为如果把做寿都当成大事,那恐怕就忙不过来了。&&&&2、王允假做寿之名,宴请同僚,是不是欺骗?&&&&如果小孩子认为这是欺骗,那还情有可原。可如果成年人也这样认为的话,那就说明你每天都在骗人。王允这样做,跟欺骗有什么关系?很多人总是把事情解释得太方正,好像不实在做事就是欺骗,其实有时候并非如此。此次王允就是为了保全大家,方便大家,尊重大家,才这样做的。&&&&我们做事情之前,一定要考虑到结果。你讲实在话,讲到最后大家都很生气,认为你在欺骗,那不是欺骗都成了欺骗;你讲不实在的话,讲到最后大家都认为很好,幸亏你这样讲,要不然就糟糕了。&&&&所以中国人碰到非常为难的事情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通常不会讲实在话,但这绝对不是欺骗,这点大家一定要彻底搞清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是不得已的做法。如果王允当时讲实话,同僚反而不敢来,正是这种不实在的话,既能方便别人,又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在得知事情的原委后,相信所有参加宴会的人都会说,难怪王允去年下半年过了生日,今年上半年又过,原来这其中是有隐情的,从而自然会接受王允的做法。&&&&面对董卓逆行,如果大家都不做事情,那就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现在王允想方设法把同僚找来,大家觉得眼前正是个好机会,于是纷纷讨论应对措施。&&&&3、曹操大笑,王允为什么要痛骂他?&&&&人往往认为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对的,别人做的都是错的。王允凭什么骂曹操?难道许你生日大哭,就不许曹操大笑吗?当然可以。王允哭是假的,为的是引起大家的共鸣。但大家谈论半天,说出的都是些书生之谈,没有真正可行的办法。曹操此时纵然有好的建议也没用,因为人家根本不会重视,因此他干脆采取跟王允如出一辙的方式,你大哭我就大笑,目的都一样,就是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但王允一定要骂曹操,说我们正在这里费尽苦心想办法,你为什么大笑不已?王允骂曹操,不是说曹操不可以笑,言外之意是难道你跟我们不是同道吗?所以很多事情我们不能光看表面,而要深层次地了解其背后真正的用意。
&&&&4、王允把宝刀给曹操,难道不怕曹操骗他吗?&&&&曹操说,你们在这里想半天也没用,我一个人就能完成这件事,无需劳师动众。王允寻问其详,而曹操此时根本不会回答。因为那么多人在场,再好的计策,一旦走漏风声就破局了。王允马上警觉到这点,说今天到此为止,请大家先回去,然后单独把曹操留下,领到密室中,让曹操感觉很安全,再请他道出详情。&&&&曹操说,很好办,借你宝刀一用,我把董卓暗杀掉就好了。王允摇头说,不可能,董卓防卫那么紧,旁边又有个吕布,极难接近。王允讲的很在理。但曹操却说,如果我跟大家一样,跟董卓有很远的距离,当然杀不了他。要想靠近董卓,只有先在表面上配合他,取得他的信任,这样做并不是背叛大家,我也是吃汉室的俸禄长大的,不可能做这种事。我早就处心积虑地奉承董卓,现在好不容易取得了他的信任,可以接近他了,当然可以伺机下手。曹操也讲得非常理直气壮。&&&&王允会不会怀疑曹操把宝刀骗走后不去行刺,自己又不能向他讨要?他敢公开说,把宝刀还给我吗?当然不敢,因为这是为了刺杀董卓才借给曹操的,即使没有下文,王允也不敢问。那不是吃闷亏吗?王允可能会这样想,但对比之下,他宁可选择相信曹操,就算被骗也心甘情愿。人在这个时候就应该这样,中国人把这种做法叫做顾全大局。大局当前,很多细小的事情根本无需考虑。所以,我们绝不能说王允被曹操骗了,曹操说得冠冕堂皇,最后把宝刀拿去什么事都没做成。&&&&大局当前,很多细小的事情根本无需考虑。&&&&5、王允刚开始不以为然,后来又极力赞成曹操的意见是什么道理?&&&&王允的反应跟吕布不一样。吕布或偏这边或偏那边,完全是基于私心,基于自己的利害关系。但王允不是,他只有一个目标——除掉董卓。刚开始他怀疑曹操做不到,并非怀疑曹操的能力,也非怀疑曹操的诚意,而是怀疑曹操没有机会完成这件事情。后来一听曹操这番话,联想到曹操最近的行踪确实有点可疑,好像完全偏到董卓那边去了,才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于是就相信了曹操。这是很正常很理性的一种改变,并非像吕布那样的颠三倒四。
&&&&6、“亲信之人,防不胜防”,有什么启示?&&&&从曹操的说法可以知道,只有接近董卓,获得董卓信任的人,才有下手的机会。再看社会上的事情,凡是害你的多半是旁边的人,其他人哪里有机会?这就叫防不胜防。从很多案例可以看出,陌生人很难偷到你真正宝贵的东西,所以警察办案的时候,多半以受害者亲信的人作为嫌疑对象。可以说,造成这种情况是我们给人家机会,而不是人家起坏心眼,这样想才对。&&&&现在是董卓给曹操机会,而不是曹操绞尽脑汁找机会去刺杀董卓。因为如果董卓不信任曹操,不给他接近的机会,刺杀董卓的事曹操连想都不敢想。&&&&王允觉得曹操言之有理,于是取出宝刀交给曹操。曹操接过宝刀后对天发誓,此番刺杀董卓万死不辞。&&&&曹操入相府路遇李儒,便镇定地跟李儒打招呼,李儒虽有礼地回应,却仍面露猜疑之色。往里走时,一小童告诉曹操董卓正在小阁里歇息,下人都干自己的事去了。曹操大喜,往小阁方向走去,却忽然听到有人喊“哪里去”。曹操吓了一大跳,却仍强装着不动声色,只见一妇人追赶着一只猫出来,曹操这才知道是虚惊一场。&&&&进入小阁,曹操拜见正在看书的董卓。董卓问他今日为何来迟,曹操说只因坐骑瘦弱不堪驱使。董卓速让吕布去挑一匹好马给曹操。曹操殷勤地给董卓倒茶水,不敢轻动。董卓不耐久坐,倒身而卧,转面向内,不久便鼾声阵阵。&&&&曹操持宝刀在手,犹豫多时,恰待要刺时,不想董卓在衣镜中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他在干吗。此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曹操惶恐之余,速持刀跪说自己得宝刀一口,正要送与董卓。董卓见刀果然不错,于是让吕布收下,又让曹操去看吕布为他选的马。&&&&曹操牵马离去,吕布怀疑曹操有行刺之心,董卓经吕布这么一说,疑心顿起。李儒向董卓献计让人招曹操前来,若他敢来则是献刀,如不来则是行刺无疑。要点解析&&&&1、曹操持刀发誓有什么用意?&&&&曹操够聪明,警觉性也非常高。他当然会将心比心,站在王允的立场去想:这么好的宝刀,王允舍得给我吗?难道王允心里不会怀疑我吗?所以,他对天发誓,意思就是告诉王允,你放心好了,我不会骗你这把宝刀的。但是如果只是想到这里,还是很粗浅。&&&&曹操心里明白,虽然自己有这个意愿,也有这个机会,但能不能成功,谁也没有把握,万一不能成功,我岂不是要蒙受不白之冤?到那时,我能够到处去讲自己刺杀董卓不成,反而把宝刀送给董卓了吗?那是死无对证的事情。
&&&&曹操把整个过程都考虑得很周到。最后他只好对天发誓,说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气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