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从建乔任梁被发现时的照片这个问题怎么办,照片中可以看到

|||||||||||||||||
&>>&&&&&正文
鲁甸地震灾区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开工建设(图)
作者:张炎良
  抗震希望小学施工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 摄
  中国青年网鲁甸8月9日电 (记者 张炎良)“8?3”鲁甸地震发生后的第七天,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青基会)和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援建的灾区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在龙头山镇中心小学原址操场上开工建设。
  在抗震希望小学建设现场,青基会希望小学部部长岩石告诉记者,开工的抗震希望小学共有20间活动板房,包括教室,多功能室,宿舍,餐厅等,正以没两个小时一间的速度推进,预计2天左右全部建成。
  青基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晓禹介绍,这批板房校舍比起一般的板房有着开间大,房屋高,通风采光强等优点。
  “每间教室有58平米,挑高有3.5米,据校长说这个板房比中心小学原来的教室都要宽敞。”杨晓禹说。
  青基会从2008年汶川地震起,并在随后的几次地震中都第一时间深入灾区,援建抗震希望小学,救助受灾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赈灾经验。
施工人员在建筑框架上安装活动墙板。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 摄
  “鲁甸这个地方比较潮湿闷热,挑高增大以后房屋里的通风就会加强,这样孩子们在里面就会舒服一点。另外我们增加了教室的窗户树立,这样可以增加采光和通风,这个地方冬天最低温度在0度左右,不是太冷。窗户多一点也不会影响保温。”杨晓禹说。
  与以往在灾区建设的板房学校相比,这座新建的抗震希望小学教室独立成栋,与其他教室互不影响。“别人建板房教室是一排一排建,中间用隔板分开。”杨晓禹说:“从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是用隔板隔开的话,一个教室讲课另外的教室就听到了,互相影响很严重。”
  “我们跟应急板房的生产厂家的合作源自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几次大的地震中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板房教室适合灾区,逐渐形成的现在板房教室的格局。”杨晓禹说。
  杨晓禹认为,基金会这样的机构在灾区服务,它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它可以将自己所积累的好的做法和经验加以推广,起到一个倡导的作用。
  “我们不单单应该做出来,还应该让大家知道学校应该怎么做。当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学校应该这么做的时候,在下一次灾难来临的时候各方面才会做得更好。”杨晓禹说。
施工人员和志愿者搬运建设抗震希望小学所用的活动板房材料。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 摄
志愿者们从货车卸载活动板房。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 摄
鲁甸地震灾区首所抗震希望小学建设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 摄
龙头山中心小学操场内的抗震希望小学建设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 摄
责任编辑:海竹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李克强看芦山地震灾区重建照片:我以为是规划图呢 很美!(图)_即时新闻_新闻中心_北京晨报网
李克强看芦山地震灾区重建照片:我以为是规划图呢 很美!(图)
核心提示:
3月8日,雅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德明代表用照片向李克强总理展示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最新进展。“这是实景照片?我以为是规划图呢,很美!”看到灾后重建新貌,总理很高兴。
3月8日,雅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德明代表用照片向李克强总理展示芦山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最新进展。&这是实景照片?我以为是规划图呢,很美!&看到灾后重建新貌,总理很高兴。
3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的审议。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毛漫丁何海洋摄
原标题:四川代表团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
李克强到团听取审议意见并作重要讲话 刘奇葆参加审议杨晶一同到团
四川日报北京3月8日电(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张宏平)3月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气氛热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在这里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四川代表团,看望各位代表,听取审议意见并作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参加审议。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肖捷、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水利部部长陈雷、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宁吉喆等同志,到团听取审议意见。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代表团团长王东明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代表团副团长魏宏和刘永好、唐良智、汪其德、谢和平、赵萍等代表先后发言。大家一致表示赞成政府工作报告,并围绕给予西部地区发展差别化政策支持、支持四川在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有针对性地给予国内对外投资企业更多进出口通关便利、支持在成都布局建设自由贸易区、加大革命老区扶贫攻坚力度、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支持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发展、加快建设四川清洁能源示范基地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李克强与代表们深入讨论。他说,四川去年在克服多重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我国发展最大的回旋余地在中西部,四川加快发展意义重大。一要在西部大开发中起&领头羊&作用,抓住国家推进中西部铁路、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机遇,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不仅要继续做大经济规模,更要让质量效益上新台阶。二要走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最前沿。把各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清理了、打破了,会释放出巨大潜力。搭建对外开放大平台,推动从产品输出到产业输出,在深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促进产业升级。三要全力保民生、促脱贫,始终把群众的安危顶在头上、冷暖放在心上。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国家会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造血功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王东明在主持讲话时说,李克强总理对四川工作一直十分关心,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对四川改革发展、灾后恢复重建、重大项目建设等给予了巨大支持。今天又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对各位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作出积极回应,给予了我们更多支持,让我们倍感振奋。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四川工作,对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提出重要要求,对四川发挥优势、为全局多作贡献寄予殷切希望,进一步明确了四川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的定位,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四川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更是对我们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极大鼓舞和有力鞭策。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努力把四川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依法治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中央的重托和总理的殷切希望。
责任编辑:李晗专家解读如何用好1万亿重建地震灾区(图)
来源:中国广播网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高国力(左)解读如何用好1万亿恢复重建地震灾区&  中广网北京12月12日消息 冬天已经来了,现在我们更加关心灾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按照国家制定的规划,灾后恢复重建是三年之内重灾区投资1万亿,四川无疑是受灾重最后重,不知道这1万亿是不是够用,怎么花更核算,怎么花才能够带动足够多的社会投资,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中国之声现场直播间请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高国力来给我们一一解读。
  专访实录  主持人:对于四川的灾区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我们也不知道这1万亿是不是够用,你认为首先应该考虑投在哪些领域呢?  高国力:中央确定的1万亿的投资规模经过了一定的匡算,我想重点投向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是围绕灾区的恢复重建的硬件设施包括道路、学校、医院等等这些硬件的设施是需要投资,第二方面是围绕灾区在软件方面的一些恢复和重建,比方说学校的师资的力量,医院的医师的培养,比方说技术人员的培养,这块需要前期的投入和培训,第三大块列与包括灾区的恢复产业方面的企业方面的恢复基本运营和简单生产,整个是三大领域。  主持人:有近的也有远的,现在冬天来了,怎样帮助老百姓过好一个冬天,过好一个春节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明年的角度考虑,对重灾区明年的建设,你觉得我们最优先考虑的是什么?  高国力:我想还是要围绕灾区的当务之急,我们常说的衣食住行,衣食住行里面,衣食相对可能说是更容易满足和解决一些,但是住行可能是现在灾区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住房的建设和正常的搬入,然后皆是基本道路的恢复,能够保证灾区的城镇之间的这种基本的通行状况。  主持人:事实上我们现在老百姓也好,政府官员也好,各个地区也好,对于灾区重建是非常关心的,最典型的比方说现在很多地方和四川和其他重灾区进行对口支援,在重建当中,您觉得哪些问题可能我们需要格外地考虑到,有哪些阻碍需要我们去解决呢?  高国力:灾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投入这么大的资金额,所以一些大的问题要注重,避免在重建中走弯路,可能有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个大的方面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和落实国务院已经出台的各类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尤其是在适宜重建区、适度重建区和不适宜重建区这些不同的地方要把握好重建的进度,把握好重建的规模和力度,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大的方面是正确处理好重建的速度和质量的问题,既是要保证一定快的速度的同时,还要保证质量,要建设一批质量非常好的,非常过硬的住房,学校和医院。  第三要妥善处理好近期的恢复重建和远期的自我发展能力,也皆是发展后劲的问题。既要注重当前的住房医院学校的建设,还要注重将来这些农民也好,当地居民也好他的就业,要把扶持一批有特色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要放在一定的位置。  主持人:事实上我们说,对于灾后恢复重建,国家规划是三年时间,三年要长也不长,要短也不短的时期,应该说很恰当的。规划里提出三年之后基本上都要恢复到在前的水平,有些方面甚至还要超越在前的水平,比如说公共服务建设方面,您觉得在目前这样的宏观经济形式下在整个国际环境也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三年之内我们到底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  高国力:我个人觉得是有信心的,或者说按照中央整个推一的部署应该说没有大的问题的,今天已经提前下拨了才后重建200亿的资金,明年按国务院的部署应该会顺利的进行,从硬件方面的恢复和重建里看,我想经过三年的建设,应该恢复甚至是要超过原有的这些硬件的设施,但是有些方面像我们的教育的质量,医疗卫生的体系的重建,甚至市场机制的旅顺等等这些恐怕需要一个更长时期的努力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恢复重建时候的一些状况。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四川的成都和重庆直辖市是国家在前两年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实当时四川成都也好重庆也好他如果城乡综合配套搞不好的话,他可以辐射带动整个四川农村周边经济发展,现在遭遇了地震灾后情况下,是不是在城乡配套综合改革这方面进程会放慢呢?对于整个国家城乡一体化进程是不是也会受影响呢?  高国力:灾区这次地震的到来,应该说给全国尤其是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会带来一些的影响,但是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情况看,本身试点是中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想灾区不会对这个城域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有一个大的影响,可能会对某一些局部的领域和环节有一些影响,但是大的环节不会有。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判断。  主持人:总的来说,今天高所长给我们的回答是非常的凝练,简捷思路很清晰,确实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在这个寒冬灾区老百姓的生活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最近召开的灾后重建第一次协调小组会议上也是提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岁末年初要把切实做好灾区群众安全过冬作为重中之重的事来抓,那么同时也要加快恢复重建整体进度。我们在这里祝福我们的灾区朋友,祝福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马涛)
08-12-12 14:38·
08-12-12 11:12·
08-12-12 06:30·
08-12-11 21:00·
08-12-11 18:35·
08-12-11 12:14·
08-12-11 08:44·
08-12-11 00:31·
08-12-09 08:38·
08-12-08 13:49·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图 说 抗 灾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调查报告
四川省统计局
&&&&作者:
聚源中学图书阅览室
  受汶川大地震影响,都江堰市大面积受灾,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海市对口援助下,都江堰的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都江堰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以产业重建、城镇重建、农房重建、生态重建等为重点,积极探索都江堰重建新模式。
  一、城镇重建――“壹街区”模式
  大地震导致都江堰城镇受灾严重,大量房屋损毁,灾后重建的第一重任就是要着力解决都江堰受灾市民的安置问题。在城镇住房重建中,融入援建市的建筑风貌和当地特色,是都江堰灾后城镇住房重建的一大亮点。为了城镇灾后的可持续发展,都江堰积极探索“新市镇”城市发展机制,使灾后重建从单一城市功能的应急恢复向系统提升转变。此外,在重建过程中,都江堰注重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促进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带给灾民切实的利益。以“壹街区”为例:
  (一)建筑特色――“川西风貌+上海风情”
  “壹街区”是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第一个功能完整的成街区建设项目,社区内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功能完善,是一个集川西风貌、上海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区。按照“一街区、一家人”的理念,“壹街区”的设计规划融入上海元素,条条小巷纵横交错,住房建设相对集中,建筑风貌体现上海特有的“弄堂”风情。
  (二)命名特色
  “壹街区”的命名很有特色,它不仅包含着都江堰人民对援建者的感恩之心,更是传递着新的文化理念和突出其综合功能,让人耳目一新。据悉,当初在为该项目命名时,都江堰为了感恩上海援建、铭记援建者的恩情,提出叫“上海花园”、“上海城”或“上海村”。但被上海援建者拒绝:“援建不是恩惠,这个项目应该传递出更新的理念,拥有更响亮的名字。”而且该项目拥有开放式的特点,无线网络将覆盖于整个区域内,所以“壹街区”也是“E街区”。
  (三)功能提升――综合性城区
  为了提升都江堰城区的可持续发展力,“壹街区”建设项目通过对口援建、联建等共同参与重建的新模式,形成功能提升的“新市镇”城市发展机制。“壹街区”是集居住、学校、医疗、购物、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区,公共设施配套完善,对居民的安居乐业和城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打造出都江堰城区重建的特色街区。
  (四)产业提升――“借水还水”生态城区
  水,是都江堰城市的灵魂,在“壹街区”中充分利用现有优质生态环境,做足水文章,打造河、岸、林、园的生态体系。将蒲阳河的河水引流到区域中心,打造人工湖,规划成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态城区,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农房重建――“十大模式”
  都江堰的农房在地震中大量倒塌,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民住房问题,让灾民震后生活和生产有保障,都江堰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运用于乡镇灾后重建,探索出农房重建的“十大模式”:①“指标换住房”的向峨模式;②运用“联建”政策的大观茶坪模式;③“依山靠水原址自建”的蒲阳花溪模式;④“院落统规自建”的翠月湖清江村模式;⑤“大院落原址自建”的安龙徐家院子模式;⑥建设“新型社区”的青城山石桥模式;⑦产权“抵押贷款”的青城山泰安A模式;⑧置换平移“大地变小地”的青城山泰安B模式;⑨“指标换资金”的天马向荣模式;⑩“产权融资”的紫坪铺镇沙湾村模式。按照土地和房屋确权与流转制度,以及灾后重建资金筹措的不同,上述十种模式又可分为统建统建、统规自建、原址重建、异地重建和联建共五种住房重建模式。
  (一)联建――都江堰农房重建特色
  都江堰区别于其他灾区农房重建的一大特色就是联建。联建不仅引入了社会资金,解决了农村受灾群众重建资金瓶颈问题,而且提高了重建水平,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大观茶坪模式是利用依山傍水的优美旅游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优势,积极引入社会资金采取“联建”方式进行灾后重建,包括企业参与多家农户联建、自然人参与多家农户联建、自然人与农户联建三种形式。并在联建过程中突出后续产业发展,布局未来乡村连锁酒店业,构筑村民可持续增收平台,有效推进了灾后重建与产业发展的统筹布局。而紫坪铺镇沙湾村模式则是通过产权换住房,成功实现了住房重建。
  (二)统规统建
  向峨模式的“指标换住房”和青城山石桥模式的“新型社区建设”探索出统规统建新路子。“指标换住房”是指农民通过宅基地产权置换新居住房、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发展等多项权利,对农业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使农民的居住方式和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新型社区建设”是指农民通过比选形式选择社会投资方进行“新型社区”建设,不仅保证农民先入住新房再拆除旧房,还能收取租金,并从受灾群众转变为产业工人。此外,为了增强灾后重建和发展的动力,青城山镇泰安村通过两种方式解决资金缺口:一是建房前向金融部门申请担保贷款用于重建;二是建成后申请抵押贷款用于装修,通过产权“抵押贷款”,解决商铺、住房重建的启动资金,促进当地商业的快速恢复。
  (三)统规自建
  在统规自建上,翠月湖清江村模式的“院落统规自建”使受灾农民就近居住,方便生产生活的需要,实现了基础设施的集中共享。结合“川西林盘”保护,“指标换资金”的天马向荣模式的具体做法是:通过拆小院并大院的方式,将拆除的小院落还耕,由县级政府或成都市级政府回购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使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从而有效解决重建资金难题。并且结合区域实际,依托产业带动优势,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原址自建
  在原址自建上,蒲阳花溪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依山靠水原址自建”,通过灾后恢复重建永久性住房补贴、自筹资金、贷款资金三种方式筹集重建资金来源,并改善了水电气等基础配套建设,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而安龙徐家院子模式则采取“大院落原址自建”,一是全面利用林盘院落幽静的环境,对基础设施进行配套;二是在完成居住环境改善的同时,利用紧邻成青路的区位优势,统筹考虑未来产业支撑。
  (五)异地重建
  青城山泰安在破解资金瓶颈上,则通过置换平移集体建设用地指标,获得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出让收益,集中迁址异地重建,有效解决了灾后住房重建问题,促进灾后产业发展。
  三、乡镇重建――向峨模式
  结合成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都江堰制定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带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步转变。并且,通过对区域的整体规划和产业组合,将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实现一三产业联动,为灾后产业重建与提升提供了又一典范。以向峨乡为例:
  (一)农房重建――“指标换住房”
  向峨乡按照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综合整理,集中修建住房安置灾民,将城乡用地指标增减挂钩,腾出多余集体建设用地3000亩,在经济较发达的双流县有偿使用这部分挂钩指标,为灾后住房重建筹集建设资金6亿元,有效保证了灾后农房重建的顺利进行。而且集约利用土地,实施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得到根本转变。
  (二)社区管理特色――“居民自治”
  农民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后,向峨乡为了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不花一分钱管理好自己生活的安置小区,提出“群众参与,自治自管”口号,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区主体、市场运作、居民自治”的新型村级管理模式。以向峨乡鹿池社区为例,为共同创建、共同分享和谐小区,鹿池社区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家园自己守”作为小区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小区管理,不仅增强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识,而且改善生活习惯,提高了文明素质。
  (三)产业提升――带动当地可持续发展
  一三产业互动。震前向峨乡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以挖煤为主,产业单一。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2003年向峨乡放弃了资源挖掘型经济,转而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发展。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向峨乡大力实施“四个万亩”工程(猕猴桃、茶叶、“三木”药材、笋用竹),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向峨乡农业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截至2009年已发展猕猴桃基地17683亩、茶叶基地3993亩、“三木”药材基地15974亩、笋用竹基地8679亩,直接带动产业农户1500余户。
  高端旅游,实行差异化营销。在灾后重建中,向峨乡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进行旅游开发,与一般的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区别开来,实行差异划化营销,着重发展高端旅游产业。例如开发莲花湖原生态旅游资源,发展集水上运动、小球运动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中心,吸引高端客户前来消费,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机制创新――“田间股份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过程中,都江堰积极探索实践“田间股份制”模式,利用市场化,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的有效联结机制,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使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田间股份制”模式的具体做法是:计划用三年时间采取“政府扶持、公司出资,农民出地,茶园品质验收合格后,青城贡品堂茶业有限公司逐年将股份退回农民”的形式,在向峨乡开展万亩优质绿茶基地建设。其中,政府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余部分由公司和农户以“田间股份制”投入。茶叶投产后,公司将在前4年分别按照4%、2%、2%、4%的比例将所持股份赠送给农户、村、社、合作社。“田间股份制”不仅使农民土地承包权得到保护,而且充分保证农民在公司的参与权、管理权和收益权。对于公司而言,也获得了稳定的优质茶叶基地,一举两得。都江堰探索“田间股份制”模式是灾后重建中新农村建设的又一典范。
  四、产业重建
  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都江堰在工业上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实行集约化发展;在农业上从传统走向现代,提出“一镇一特色”的建设目标;在旅游业上,加大恢复和发展,利用都江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
  (一)工业――合作共赢
  工业基地建设融入上海特色。在建的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就业创业基地融入了上海特色,分为单层、二层和多层建筑,单层主要是安置重工业企业,二层和多层则是安置轻工业企业、服装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等。基地着力形成以政府引导为关键、各类企业为主体、优势互补为基础、市场运作为导向、产业项目为载体、合作共赢为依托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经济合作机制,推动都江堰的工业集约化发展。
  灾后就业培训积极开展。基地的建成将有效解决都江堰面临的就业问题。为了保证人员的顺利就业,都江堰将和上海大力合作,开展就业培训为当地培养人才,特别是技术研发人才、生产管理人才等,保证都江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一镇一特色”
  对于整个都江堰发展而言,农业对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灾后,上海援建的10万亩现代农业聚集区将形成都江堰惠及面最广的支农惠民框架体系。据悉,该聚集区覆盖都江堰12个乡镇、60%的耕地、44%的农民,将做到一镇一特色,建成后可带动核心区农民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民持续增收基地和两地合作交流基地。10万亩集聚区将同时成为都江堰市未来6个4A级景区之一,有望成为一个“一、二、三产”互动、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平台。
  (三)旅游业――“加快恢复提升”
  震前,都江堰就拥有很好的旅游业基础,这次地震虽然导致一些旅游景点受损,但也给都江堰增添了新的旅游元素。震后,都江堰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及新形成的地震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规划一批批特色城镇,大力开发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路线,努力打造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五、对口援建――“援建+合作”
  在上海的对口援建下,都江堰的灾后重建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据统计,上海援建资金达80亿元,共112个援建项目。其中,“交钥匙”项目70项,“联建共建”项目39项,“交支票”项目3项。
  工业方面,在建的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就业创业基地就是旨在增强都江堰“造血”功能的上海援建项目之一。而且都江堰和上海将在项目上进行优势互补、互惠合作,形成长效支援合作机制,为灾后都江堰的工业重建提供动力。
  农业方面,上海援建了10万亩现代农业聚集区,而且开辟“绿色通道”,帮助都江堰10多家特色产品企业与上海大型超市成功对接,扩大销售市场。此外,上海企业还成功举办了“浦江爱.岷江情”慈善义卖、“都江堰猕猴桃产业振兴计划”等活动,促进了都江堰农业产业的重建和提升。
  旅游业方面,上海市旅游局向都江堰授发“世博会旅游推广工作站”牌,推出包括世博之旅、爱心之旅等在内的8条上海与都江堰之间特色旅游线路,对外宣传推广都江堰的旅游资源。为了加强客源互动,上海多家旅行社还与都江堰开展合作,推动都江堰旅游产业的恢复与提升。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部署,都江堰抓住新机遇,谋求新突破,坚持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都江堰模式。都江堰的恢复重建不是简单复制过去,而是更高起点的建设、更高水平的发展,一二三产业得到全面的恢复和提升,灾区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都江堰模式为灾后重建、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样板,我们相信都江堰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网站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违章能看到照片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