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房地基基础加固建筑时危楼,加固后多久报废

全市老楼危楼“大体检” 对存在安全隐患建筑说“NO”
关键词:老楼危楼
  东营网讯 6月25日,记者获知,日前我市发出《关于开展老楼危楼安全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对城市老楼危楼以及危及住户安全的毗邻建筑展开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纳入政府挂牌督办,优先列入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计划。
  日前,我市就老楼危楼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下发通知。此次排查的重点包括建成年代久远、标准较低、失修失养的老楼旧楼,邻近挡土墙危险性较大的房屋,特别是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直管公房、保障性住房等居住使用人员密集场所。
  此次排查标准,按照住建部《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等相应要求来执行,&老楼和危楼概念不一样,使用20年、30年以上的楼房我们可以认定为是老楼,危楼则要从房屋结构、抗震能力、防火能力等多个方面来做鉴定,一般分A、B、C、D四个危险性等级。&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
  此次老楼危楼安全隐患大排查,落实情况及统计表格于7月底前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排查出的老楼危楼如何处置?《通知》要求,对于加固后可以继续使用的,立即采取加固技术措施。对于无法加固确需拆除的,立即停止使用,限期进行拆除;暂时无法拆除的,要撤出人员,妥善落实防护措施,避免房屋倒塌危及周边安全。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纳入政府挂牌督办,优先列入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计划。对从安置危房中撤离的特殊困难群体,符合条件的要积极通过安排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租房补贴等方式进行临时安置。 (记者 张希菲)
(责任编辑:
东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营网联系。三处老楼岌岌可危
第23版:日夜聆听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三处老楼岌岌可危
北京正在进行危楼排查整治 将执行更严标准
&&&&白更摄
&&&&本期策划:王琼&&&&北京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开展全市老楼危楼排查整治。与此同时,不少市民也拨打了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12345热线反映自己居住的是危楼,已经岌岌可危,急需采取措施。&&&&地点1:和平里七区17号楼&&&&楼体下陷&严重漏雨&&&&“整栋楼都下陷得很厉害,还裂缝漏雨,已经被鉴定为危楼了!”家住和平里七区17号楼的王女士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住的楼发生倒塌。&&&&这栋楼建于1958年,是一栋混合产权的老楼。昨天下午,记者在该楼6单元一层看到,墙体裂了一条缝,足有两米长,裸露出里面的砖,用手轻轻一碰,变酥的墙皮就会不停地往下掉。楼道天花板也因为漏雨,留下大面积雨渍,并且起皮。&&&&王女士说,这栋楼有4个单元楼顶一直漏雨,至今没有人修理。今夏几场雨,楼顶又漏了,厉害时房间里要一字排开摆放着七八个盆接水。另一名住在5单元的居民丁女士说,当初这栋楼是紧邻河岸建的,所以楼体下陷得厉害,家里地板都发生了倾斜,家具都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此外,下陷还造成了楼板开裂漏雨,即使接连做过三次防水装修,仍然会漏雨。今年年初,物业派人实地勘查想进行老楼抗震加固,结果勘查后坦言,这栋楼已经成为危楼,都没有改造的必要了。&&&&这个鉴定结果,让全楼居民都人心惶惶的,却又无可奈何:“今年外地已经发生好几起危楼倒塌事故了,我们住的也是危楼,到底谁来解决呢?”&&&&地点2:&光明楼41号楼&&&&曾被震裂&到处裂缝&&&&家住东城区龙潭街道光明楼41号楼的陈先生反映他居住的家属楼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出现了很多裂缝,住户们都很担心楼会坍塌。&&&&昨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栋楼东西两侧的墙体上都有长约一米的裂痕,触目惊心。陈先生住在这栋楼三单元二层,在他家房屋内客厅的东南角,有一条倾斜的裂缝,而在客厅的顶层也有许多明显的裂纹。&&&&陈先生告诉记者,这栋家属楼建成至少65年了,自己在这里住了35年。1976年发生地震时,这栋家属楼曾经被震裂了,当时只是用水泥简单处理了一下,如今墙体也开始出现裂痕,这让大家心里都没底了。&&&&楼内另一位住户告诉记者,虽然41号楼里只住着18户人家,但大多数是老年人,万一出现意外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地点3:&天桥大保吉巷34号楼&&&&电线老化&设施破旧&&&&包女士来电称,天桥大保吉巷34号楼是一栋上世纪70年代的简易楼,多次做过房屋安全鉴定,不符合抗震要求,属于危楼。&&&&昨天中午,记者来到这栋三层的简易楼后发现,一层楼道偏东侧的墙体上有一条约一米长的裂缝。楼内整体设施十分破旧,尤其是电线基本都裸露在外,有一些电线已经有了老化脱落的迹象。&&&&包女士告诉记者,这栋简易楼是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楼里既没有厨房,也没有厕所。3年前,由于实在是担心房屋会坍塌,他们一家不得不搬出这栋楼。&&&&一层一位居民家中客厅和厨房墙上都有明显裂缝。这位居民说,这些裂缝已经出现很长时间,每次下雨,雨水都会渗到墙里。“房管局的工作人员来过好几次,也鉴定过房屋,希望能尽快帮我们改造一下居住环境。”这位居民说。&&&&据了解,昨天上午,天桥房管所的工作人员已经来到大保吉巷34号进行了评估和统计,近期将做出相应的整治措施。&&&&背景&&&&在北京,严重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都是危楼。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北京曾经建设了130多万平方米的简易楼,多为二至三层砖混结构,大多数墙体采用空斗墙(立砖空心砌法)或者大型炉渣砌块。这些老楼的楼板承载和抗震能力相对较低,存在消防隐患。&&&&2012年3月初,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新闻发言人称,调查鉴定显示,北京有800余栋简易楼全部达到了危楼标准。&&&&目前,由于每年危楼数据都会不断变化,北京并没有确切数字到底有多少栋危楼,但是这个数字肯定远远低于所有房屋建筑的1%。&&&&措施&&&&不久前,北京市住建委已经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在全市开展老楼危楼排查整治,危楼鉴定的标准也会比全国更加严格。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覆盖全部、不留死角”的全面排查,确保不漏一栋,也不漏一户。排查的主要对象是建筑年代较长、建设标准较低、失修失养严重、涉嫌擅自拆改结构以及2014年度房屋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严重破损房和疑似危险房屋。&&&&排查中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市住建委将督促所有权人逐一整改到位,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对于经过督促仍未及时修缮的危险房屋,住建部门会报请区县政府采取停止使用、撤出人员等果断措施,杜绝垮塌事故发生。此外,住建委还建议各区县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危旧房屋改造工程,对需要进行拆除、改建或扩建、翻建的危险房屋,优先纳入当地棚户区改造计划。&&&&白更&王琼&J010&&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危房加固实例--《住宅科技》1987年07期
危房加固实例
【摘要】:正 内江市公园街邮政楼建于1971年9月,总建3732平方米。该楼破损严重,濒临于拆除重建的边缘。1983年作加固设计,由内江市城南建筑工程队承建,使危房起死回生,焕发出新的光彩能满足邮电功能要求而受到赞誉。
【关键词】:
【正文快照】:
内江市公园街邮政楼建于1971年9月,总建3732平方米。该楼破损严重,濒临于拆除重建的边缘。1983年作加固设计,由内江市城南建筑工程队承建,使危房起死回生,焕发出新的光彩能满足邮电功能要求而受到赞誉。 一、破损概况 该楼面临公园街,背倚人民公园河道,总长75.9米,总高巧米。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任之;[J];水力发电;1981年06期
卢庐;;[J];广西水利水电;1981年02期
陈德洪;[J];起重运输机械;1982年02期
张应聪;;[J];大自然探索;1982年01期
夏承志;;[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1982年01期
李顺安;;[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82年S2期
;[J];内蒙古水利;1982年02期
柯礼丹;[J];水利水电技术;1983年12期
贾平岑;[J];水利水电技术;1983年05期
柏傲冬;;[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雪峰;;[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余烈;;[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黄侨;张树仁;;[A];全国索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余敏菊;;[A];四川省营养学会1997年学术会议暨妇幼营养保健学习班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王荣华;;[A];四川省营养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暨1998年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1998年
王玮瑶;;[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罗保恒;陈祖勋;;[A];全国第五届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蒋自强;;[A];全国城市桥梁青年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谢尚英;;[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8年
马广德;;[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郑少忠;[N];人民日报;2000年
彭玲;[N];四川日报;2000年
马小宁;[N];人民日报;2001年
郑德刚;[N];人民日报;2001年
戴文渠;[N];四川科技报;2001年
石朝格 本报记者 姜业庆;[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袁海;[N];北京日报;2003年
;[N];中国改革报;2003年
姚锋;[N];中国交通报;2003年
徐风;[N];中国质量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浩;[D];湖南大学;2001年
郭良;[D];重庆大学;2001年
高戈;[D];浙江大学;2003年
朱剑俊;[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尉高洋;[D];浙江大学;2003年
陈瑶艳;[D];浙江大学;2004年
李旭;[D];重庆大学;2003年
李长娜;[D];天津大学;2004年
张丽萍;[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李瑞;[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纤维加固楼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