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量用完充不上电用完充好不好

新买的手机第一次充电前,要把电全部用光吗? - 手机知识 - 电脑百事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新买的手机第一次充电前,要把电全部用光吗?
编辑:admin
目前流行一种这样的传闻,就是新买的手机第一次充电要把电用光才行,而且第一次充电一定要满12个小时,不然就会影响手机的电池容量。百事网小编要告诉大家真相是---其实这是一种谣言。都是一种非科学的态度和看法。手机电池的容量是出厂的时候就固定了的,不是说充电满12个小时就可以给手机电池扩容的。而且,手机相关的专家建议,尽量不要把手机的电池用光了再去充电,那样反而更容易损坏电池。接下来小编提供几种正确的关于手机充电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
1、不要让手机充12个小时的电,充满了就扯掉。
2、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关机充电。
3、尽量不要等到手机一点电都没有了再去充电。
4、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手机电池,应该尽量将电池放到干燥低温处。
结束语:听了小编得介绍,关于新买的手机第一次充电前,要把电全部用光吗?首次充电要满12个小时吗?答案相信小伙伴们已经心知肚明额吧,呵呵!2016第三届物联网大会
智能后视镜产品方案对接会
中国LED智能照明高峰论坛
第三届·无线通信技术研讨会
第二届·中国IoT大会
ETFo智能安防技术论坛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揭开手机快充的面纱:对电池有没有危害 - 全文
来源:雷科技 作者:佚名日 14:08
[导读] 自从智能手机的屏幕越做越大以后,手机的续航就成为了不少人抱怨的对象。而快速充电技术自然成为了救世主,帮助手机厂商缓解续航的问题。毕竟,让手机更快地充满电还是能给不少人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自从智能手机的屏幕越做越大以后,手机的续航就成为了不少人抱怨的对象。而快速充电技术自然成为了救世主,帮助手机厂商缓解续航的问题。毕竟,让手机更快地充满电还是能给不少人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很多人其实都不太了解快充,以至于很容易对这种技术产生误解。比如说快充到底安不安全?会不会损害手机电池等等。那么我们就从这些问题开始来了解一下,这项将会在智能手机中普及的技术。
  什么是快充?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应该先从电池的充电原理来看。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阴极与阳极释放和吸收离子的过程。而这些正极产生的氧气可以通过隔膜和气室被负极吸收,整个化学反应形成一个循环的反应形式,便是一个简单的充电过程。
  而目前市面上包括高通 Quick Charge 2.0、联发科 Pump Express 以及 OPPO VOOC 闪充等在内的几家主流快充技术,基本都是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实现的:
  电压不变,提高电流;
  电流不变,提升电压;
  电压、电流均提高。
  这就好比往一个水池中注水,提高电压、电流就好比提升水流的速度以及单位时间的出水量。当其中的参数提高时,注满水(充满电)的速度也会有显著的提升。
  但要真正在手机上实现快充,不单单只是在电压和电流上做提升就足够了。快充技术需要一整套定制的电路、电芯、接口、数据线以及配套的快充适配器,同时你还需要做一套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以便让手机能够根据不同的充电情况,提供安全智能的充电保护。
  由于快充技术对于电路设计以及芯片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不少以采购芯片的方式来制造手机的厂商往往很难自主研发出属于自家的快充技术。当然,OPPO 是一个例外,早在快充这个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时,它就已经抓住机会做出令人惊叹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快充技术。
  那什么手机支持快充?
  目前支持快充的手机基本有这些派系:高通、OPPO、联发科等等。
  先说说高通派系,作为一家芯片公司,它只需要将支持快充的电源管理模块加入到 Soc (处理器)中便可以将整套快充解决方案提供其他手机公司,减少手机厂商的一些研发费用。不过大家都用一套快充方案,很难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或者说少了一个噱头。因此很多厂商将前者的方案稍微修改一番,推出了马甲方案。比如三星的 Fast Charge 其实就是高通 Quick Charge 2.0 的马甲。
  目前高通 Quick Charge 2.0 它主要是通过对充电电压和电流的同时提升的方式来实现快充的。事实上只要你辨认出你的手机 CPU 的型号是来自高通哪个系列?便能知道你的手机是否支持快充。不过不少手机厂商也将高通的快充功能给阉割了,具体你还是需要查一下型号,目前采用高通芯片的手机仍是占快充手机市场份额较大的一部分。当然!还有高通 Quick Charge 3.0 已经在路上了。
  OPPO 派系的 VOOC 闪充技术不是空穴来风,早在 14 年发布 OPPO Find 7 时,这款手机便搭载了 OPPO 第一代的闪充技术。OPPO 在手机的电池和接口上做文章,它的电池比普通电池多增加了 4 个触点,再接口上也增加到 7 个 pin 接口。OPPO 一代 VOOC 闪充的方式是就好比在水池中多放了几条水管一起注水,充电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
  到了第二代,从 OPPO N3 开始,OPPO 闪充技术不仅解决了适配体积过大的问题,还将充电的输出提升到 5V/5A。而到了 R7 Plus 和 R7s 上,OPPO 又将快充技术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 2014 年 OPPO 的中高端机型基本都支持这一快充技术。
  联发科 MTK 派系是随着竞争对手高通火起来以后,才奋起直追研发出来的一项快充技术。跟高通一样,作为一家芯片公司,联发科做起快充技术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不过,跟高通比,联发科的 Pump Express 快充技术要略逊一筹。在MT6595、MT6732 等平台开放 Pump Express Plus 充电技术,最高输出达到9V 2A(18W),仅比普通充电速度快 50% 左右,但和高通高达 36W 的输出相比,差距还是蛮大的。
  联发科的快充技术到了魅族手里一样被改了点东西换个名字,魅族的 mCharge 正是 Pump Express Plus 的马甲。目前大多数采用 MTK 芯片的千元机以及中端机包括乐视、魅族等都支持 MTK 的快充技术。
  支持快充的手机充电就快吗?
  需要搭配快充的电源适配器
  不是,在充电这件事情上,只有手机可是一巴掌拍不响的。支持快充的手机需要搭配支持同样技术的电源适配器才能实现快速充电。充电器插头一端插在 220V 交流电的插座上,另一端用数据线接到支持快充的手机上。整个过程通过变压器把高压交流电转换为低压(比如 5V)直流电。倘若电源适配器不支持快充,那么输出的电压也就达不到快充的标准。
  支持快充的移动电源才能快充
  这一点在移动电源上也尤为如此,所以即便是你拥有一部支持快充的手机,那么倘若你的移动电源不支持快充,那么也充电速度也不会快。
  不同标准的快充无法共用
  假如我用支持高通快充的移动电源或者电源适配器充来一部支持快充的 OPPO 手机手机,能实现快充吗?不行,因为每家的快充标准都不一样,由于电源管理芯片的不同,所以混着共用是没法实现快充的。
  快充危险吗?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吗?
  说了这么多,回到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来。
  快充究竟危险吗?
  目前来说,各家的快充还是具备一定的技术保障。因为在一整套快充方案里电源管理模块早就预设了手机电池所能承受最高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安全防护机制,其中包括了温度保护、短路保护、过放电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多项防护技术,确切的来说,这种快充技术还算比较安全。当然,由于快充的电流与电压都比普通充电状态下要高,不排除有一定几率在电源管理模块出问题时会导致一些危险事故,不过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吗?
  前面我们了解到电池的充电原理,相信小伙伴们基本也了解了一些。从原理上来看,电池的损害基本上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电池充放电的时候,电池的阴极与阳极会随着离子的释放和吸收而缩小和膨胀,长时间快充会破坏电池上的化学物质,导致电池寿命缩短。另一方面在快充时,由于电流的比较高,电流的热效应会加剧,导致电池会产生高温,高温也会让容量骤减和电芯永久性损坏的现象。
  事实上,普通充电状态下其实也会对电池造成一点的损害,只不过这种损害微乎其微,需要长达一年甚至以上的时间才会在手机上表现出来。所以无论是快充还是普通充电其实都会对电池产生不可逆的伤害,只不过快充的损害稍微会比普通充电状态要强一点。但从目前快充技术的各种保障下,这种电池损害还是处于安全且合理的状态下。
  总的来说,鉴于现在大多数手机都不可更换电池,对于那些手机想要用几年的人来说,最好还是别选择快充的手机。而对于目前大多数一年一换的人来说,这点影响也就微乎其微。
如今,物联网浪潮已然席卷至汽车电子产业,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已模型初显,安全...
ADAS市场或破千亿
国产汽车雷达将爆发
抢占智能汽车制高点
为自动驾驶保驾护航
电动汽车面临的挑战
闪充相关文章
闪充相关下载
QC2.0相关文章
QC2.0相关下载
快速充电相关文章
快速充电相关下载
高通相关文章
高通相关下载
经过8年潜心研究,新再灵已经成功弥补国内PLC技术的短板,研发出的PLC技术拥有三大技术优势,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而云梯是基于云计算及PLC技术的智...
机智云在2014年8月获得了经纬中国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在日,机智云宣布完成2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九仁资本和经纬中国共同投资。据悉,...
创新实用技术专题
版权所有 &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手机电量没用完就充电好吗 充电到一半拔了好吗_未来软件园文章
您的位置: >
手机电量没用完就充电好吗 充电到一半拔了好吗
最近有不少同学都问过小编这样两个问题,手机充电未完成的时候拔掉电源会不会损伤电池,手机电量没用完之前就立即充电是否会对电池的寿命造成影响。大家都知道手机电池是多数爪机党都关心的事情,所以小编在这里就针对这两个问题给大家回答一下。
  手机电池没充完就拔下来使用,不会影响电池寿命。但如果条件允许且不嫌麻烦,连着充电线使用会更有利于电池寿命。   电池没用完就充电,对电池寿命是有利的。相反的,如果每次电池电量都用到很低,甚至用光,对电池寿命的危害很大。   锂离子电池的衰退机理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滥用衰退与正常衰退两种。   滥用衰退是可以避免的,包括过充、过放、低温、大功率充放电、等等。对于手机的使用场景来说:   过充:电子设备有电路保护,一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此用户也不必去担心。   过放: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大体上而言,尽量不要在电量20%以下使用手机,特别不要在5%电量以下使用手机,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损伤。   低温:主要是指低温充电危害很大。电子设备一般也都有保护了(ipad在低温下是充不进去电的),因此,用户也不必去担心。   大功率充放电:电子设备的放电,一般是比较温和的。就是一直玩游戏,手机也能撑个三四个小时,这最多就是0.2C放电,非常温和,用户也不必担心。充电呢,也是由充电器和电子设备的电路保护的,用户也不必担心。   正常衰退是不能避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放电深度的积分与静置时的电量状态。   放电深度积分:也可以称为放电循环次数,比如从100%放到50%,这就算是0.5个循环。意思就是说,平时用得越多,那么衰退越快。但手机买来就是用的嘛,能用就用。   静置时的电量状态:这一点在学术上有争议。主流观点是,电量越高则衰退越快。意思就是,100%的电池放一个月,与50%的电池放一个月,前者的容量衰退更大一些。   因此,推荐的使用习惯是什么呢? 如下:   首先,避免滥用情况。除去电路保护的部分,用户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把手机电量用到很低――随身带充电宝吧。   其次,降低正常使用下的衰退。当然,该用的时候还是用,不能为了保护电池就不玩手机了吧? 这里的建议是:没事儿就把充电线插到手机上充电。这样的话,手机会从外部取电,相当于减少了放电循环次数。   最后,“最优”的使用习惯是:将手机电量维持在30%-50%的低电量状态,直到出门前2个小时,再充满到100%。这样就降低了“高电量状态下的静置时间”。――当然,这个策略对于手机等消费级电子设备是不适用的,付出与成本不成比例。但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电池很大很贵,就值得开发出这样的智能充电器。事实上,很多机构正在做。   根据评论总结出了各位朋友的3个质疑:   1. 苹果店or书上or专家说电池要每隔一段时间放光再充满,才能够保持寿命的啊!?   答: 苹果店or书上or专家应该说的是上一代充电电池,镍氢电池,有记忆效应。而锂离子电池,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至今从未观测到有任何记忆效应。因此,苹果店or书上or专家的这种说明,是没有依据的。   2. 插着充电线玩手机,那不是一边充电、一边放电,对电池的损耗更大吗?   答: 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是把电池想像成了“水库”模型。水库有进口、有出口,有可能进口在进水,而出口在出水。这种模型下,就有可能水面高度不变(电量不变),而实际上流量很大的情况。而电池寿命衰减是有关的,流量大不就是衰减快吗? 这种想法的问题在于,电池不是水库,它没有两个口,只有一个口:这个口中,要么在充电,要么在放电,不会出现充放电同时发生的情况。   3. 插着充电线玩手机,会爆炸吗?   答: 应该是存在插电玩手机爆炸的案例,但我不能辨别哪些是真新闻、哪些是假新闻。譬如网易手机频道,如果苹果不续费就会出现苹果手机爆炸,三星不续费就会出现三星手机爆炸的新闻。   试着分析了一下,边充电边玩手机,会使充电发热(源自于电池内阻,电能来自于充电线) 与用电发热(源自于CPU与屏幕,电能来自于充电线)的两种发热效应同时发生,温度会更高,从而有可能引发爆炸的风险(如果电池质量不合格)。   说到底,爆炸是电池安全问题,不是电池寿命问题,有些跑题了。   质疑:“没用完的情况,如用到50%再充电和用到10%再充电,结果差异很大,第一种不利于电池寿命,第二种有利。   从质疑的角度来看,我理解并同意他想表达的意思,但实际上他的看法与本回答的结论并不矛盾。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质疑,主要是我觉得知乎与学术期刊是不一样的平台,受众的需求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推导结论时跳过了一些繁琐的分析步骤。我觉得知乎上读者最需要的是类比的机理解释与直观的结论,如果长篇大论反而达不到传播知识的效果。   不过既然质疑了。那么关于这个问题,我就彻底答一下,以做一了结。   电池寿命衰减机理主要分为两种:   第一种为循环衰减。把电池想像成一个管状物,充电就是往上撸,放电就是往下撸。上下完整撸一次就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撸到一半就是半个循环,撸久了电池就坏掉了,这就是所谓的循环衰减。而循环衰减主要是充电衰减,就是发生在往上撸的时候。   第二种为静置衰减。也就是说,把电池静静地放在那里不撸,自己也是会坏掉的。坏掉的速度取决于手的位置,手的位置越高(电量越高),坏掉的就越快。   两种衰减速度的数量级是不同的。就手机电池来说,基本上每天都在撸,循环衰减对寿命的损害比静置衰减至少要大一个数量级。那么我们的策略是什么?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抓主要矛盾的哲学常理,应该第一优先级做到尽量减少循环衰减,减少撸的深度与次数;其次才是减少静置衰减,即降低手的高度。   讲述完以上原理之后,咱们在回过头来看看“没用完的情况,如用到50%再充电和用到10%再充电”的情况,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指“10%下的静置衰减速度要慢于50%”。   对于大多数人使用手机的情景来说,当他面临 “我是让手机电池处于50%电量状态,还是10%的电量状态”的抉择时,通常是处于以下几种情况:   Case 1: “我现在手机电量50%,虽然充电线就在旁边,我还是决定用到10%再去充电”。――这相当于增加了循环衰减,而去减少静置衰减,是得不偿失的。虽然说,从50%往10%的往下撸放电是不衰减的,但放了的电肯定是要再充电撸回来的啊,是跑不掉的。   Case 2: &我现在手机电量10%,但暂时不充电,准备等出门前2小时再充电到50%或100%& ―― 这种策略,在不增加循环衰减的速度下,的确是减少了静置衰减,会优化电池寿命。这种情况我在原回答的“最优”策略中也提到了。这种“最优”策略的实施依赖于“智能充电器”,而为了保护成本只有几十元的手机电池,去增加一个智能充电器,在成本上是不划算的,在市场上也是消费者不喜欢的。因此这种策略一般是不可行的。   Case 3: “我现在手机电量是100%,今天计划用电10%。我准备一口气用到10%,而不是先用到55%充电,再用到55%” ――诚然,“一口气用到10%”的策略,是比“先用到55%充电,再用到55%”要有优势的。但这种优势的代价就是放弃了中途充电的机会,而增加了把电用光的风险。这种策略的先决条件是“我100%确定今天我只用90%的电,而不会更多”。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类比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Range anxiety),这是阻碍电动汽车普及的一大因素。对于普通手机消费者来说,这种策略一般是不可行的。  小编点评:  综合上述的一些实际。所以小编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手机充电未完成的时候拔掉电源不会损伤电池,手机电量没用完之前就立即充电不会对电池的寿命造成影响。电量耗尽才能充电?这6个科技谎言不要再相信
[摘要]手机电量消耗后才充电其实减少了电池的使用周期。
腾讯数码讯(编译:郑双艳)连续充一晚充电对手机有损害?用iPad的充电器给iPhone充电也不行?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但是依然还有许多问题并不了解,也不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因此想要正确对待我们手中的各种电子产品,似乎就变得非常困难。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在消费科技领域一些常见的误解,希望能够让你正确的面对这些问题。Mac计算机不会感染没错,的电脑同样也会受到恶意软件的攻击,虽然苹果一直标榜自己的电脑和系统不容易感染病毒,但是仅在2012年就有数万台Mac电脑感染了恶意程序,随后苹果也没有继续用相同的方法来为自己宣传。私人/隐身模式浏览网页会完全匿名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认为“隐身”、“私人”这样的此就等同于“匿名”。不过如果你在使用GoogleChrome或Safari浏览器的隐身模式浏览网页时,只是意味着浏览器不会记录你的浏览历史、收藏夹、或不会自动登录到你的账户,但是并不会让你匿名访问某个站点。因此你要时刻牢记这一点,不要访问不应该查看的网页。长时间充电会损害电池健康大多数人都认为当你在睡觉之前开始为手机充电,而在第二天早上才将电源拔掉,这种在充满电之后还继续连接电源的方式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当实际上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方式会对电池有负面影响。现在的智能手机使用的都是锂离子电池,当电量在充满后就会自动断电,不会继续过量充电。像素越高拍照效果越好1200万像素和800万像素的摄像头拍出的照片有什么区别吗?实时证明区别其实并不大。一张照片的好坏取决于传感器能够接收多少光线,而通常传感器越大,就会接收越多的光线。因此像素感光部件的大小要比质量更加重要。来自TechCrunch的专业摄影师Matthew Panzarino就做出了这样形象的比喻:“这个问题就像是用雨伞来收集雨水,你的伞越大,就越容易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越多的雨水。”虽然我们不会用雨伞去收集雨水,但是换成水桶也是同样的比喻。电池电量在用尽之前绝不充电这也是关于手机锂电池的一个经典误解,许多人都认为在电量耗尽之前就充电也会对锂电池造成损害,其实这样做反而对电池还有好处。每块电池在“寿终正寝”之前都有一定的充电周期数量,而一个充电周期就意味着电量从充满电到完全消耗殆尽。因此如果你总是当手机电量消耗后才充电,那么无疑就又减少了电池的使用周期,因此我们建议在电量低于50%的时候就开始充电。屏幕分辨率高显示效果更好一些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智能手机屏幕的分辨率总是越大越好。其实Gizmodo的报道引自专家的解释,人眼所能分辨的最大像素密度不超过300 ppi(每英寸的像素数量),超过这个数值对于人类的眼睛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今年年初LG推出了首款QuadHD分辨率的智能手机LG G3,分辨率达到了像素,这个水平要比之前所有分辨率的智能手机高出了不少。但是我们的眼睛真的是否能够看出LG G3与Galaxy S5之间的区别,因为前者的像素密度早已大大超出了300 ppi。不过从实际体验来看,G3与Galaxy S5之间在清晰度上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像苹果这样的公司与分辨率相比,更在意显示屏的亮度。【美国Business Insider作品(简称“作品”)的中文翻译权及中文版版权均归腾讯公司独家所有。未经腾讯公司授权许可,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不得对作品进行中文翻译或对作品中文版本实施转载、摘编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使用行为,违者腾讯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oiswang]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电池要用完再充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