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药含木香顺气丸治肠胃胀气成分的都有哪些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全站分类导航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别名:南木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蜜香、云木香、广木香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
煎法:后下
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可行气,止痛,温中,和胃,健脾,暖胃;用于胸腹胀痛,呕吐,腹泻,痢疾里急等症。
现代研究,木香有抗菌,抗胃溃疡作用;对胃肠道有兴奋或抑制的双向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能加快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有利胆和松弛气管平滑肌作用;有利尿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作用。
木香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木香含挥发油,油中成分为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烯内酯、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紫杉烯等、还含棕榈酸、亚油酸等有机酸成分。
阴虚津液不足、胃气虚弱者慎服。
木香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1~5g,水煎服或入丸。
木香、葛根、黄连、黄茶各8克,甘草4克。 水煎去渣,取汁,代茶饮用。经常饮用。可治腹泻。
木香、郁金、黄茶各15克,大黄、茵陈20克,金钱草40克。水煎去渣,取汁,每日1次,分3次服。
生大黄10~20g,木香10g,加开水300ml,浸泡10分钟后,频频饮服。石坚共治疗45例患者(其中胆管炎10例,胆囊炎14例,胆管结石12例)。以服药后1小时以内胆绞痛完全缓解或明显减轻视为显效。石坚共治疗45例患者,显效21例,有效20例,无效4例;疼痛缓解最快20分钟,平均43分钟。
&2.急性腰扭伤
木香、川芎各等量,共研细末,和匀,早晚各用黄酒冲服6g;如无黄酒,可用白开水冲服。共治疗122例患者,均获治愈;其中服药2次痊愈者9例,3~4次21例,5~6次80例,6~10次12例。
&3.胆汁反流性胃炎
木香、黄连、陈皮、白术、川朴、柴胡、砂仁各10g,代赭石20g,莱菔子、丹参各15g,香附12g,蒲公英30g。每日1剂,水煎服。曹学乾以自拟木香大安丸共治疗87例患者,治愈44例,好转31例,无效12例。
&4.功能性消化不良
木香、香附、陈皮、青皮、枳实、三棱、莪术各15g,苍术、厚朴、山楂、神曲、麦芽各20g,乌药、桔梗各15g,党参、白术各15~25g。每日1剂,水煎服。段春朝以木香顺气汤共治疗40例患者,显效32例,有效6例,无效2例。
&5.恶性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
木香、巴夏嘎、余甘子、豆蔻、石横子、荜菱各20g,黄连、干姜各6g,法半夏、厚朴各12g,茯茶15g,生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李海峰以藏药六味木香丸共治疗72例患者,显效44例,有效20例,无效8例。
&6.冠心病心绞痛
木香15g,丁香6g,白蔻仁12g,砂仁6g,藿香12g,檀香6g, 丹参3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胡敬宝等以木香丹参饮共治疗气滞血瘀型患者42例,显效15例,有效23例,无效4例。
&7.顽固性呃逆
木香、青皮、橘皮、积壳、厚朴、香附、砂仁、川芎各10g,苍术15g,桂心、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荣兆宇以木香顺气散共治疗23例患者,痊愈14例,好转7例,无效2例。
8.治脘腹胀痛、赤白痢疾、里急后重
木香、槟榔、青皮、陈皮、广茂、枳壳、黄连各30克,黄柏、大黄各90克,香附、牵牛子各120克。将上述11味中药研成细末,水泛为丸。每服3~6丸,饭后温水送服,每日两次。
9.治腹胁胀满,大便不利
木香、诃子皮各150克,枳壳100克,大黄、牵牛子各200克。将上述5味中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饭前生姜汤送服。
木香药用部位
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
关注微信:乡间郎中随时随地咨询老中医
同功效中草药
:可化痰,止痛,理气,温中,暖肾纳气;用于气逆喘息,呕吐呃逆,...
:阴亏火旺,气虚下陷者慎服。
:可疏肝、驱虫、杀虫、清热除湿、行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胀痛、...
:脾胃虚寒者忌服。川楝子有毒,过量服用或久服可致头昏、呕吐、腹...
:可理气,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用于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
相关中药方剂
:益气解表,宣肺化痰。
:本方中人参、甘草、茯苓补气以祛邪;苏叶、生姜、葛根疏风解表;...
:温化寒湿,暖中止泻。
:本方中以官桂、丁香温中散寒;白术、茯苓健脾止泻。茅术、陈皮、...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本方中川楝子苦寒,入肝理气,并导热外泄,为君药;木香、小茴香...
Copyright (C)2016版权所有             
您所在的位置:
食品安全手册
哪些中药含有毒成分
发布:|来源:新浪健康综合
||编辑:实习编辑邱伦
&& 毒副作用与一般的副作用不同,是指用药后能导致器官损害、机体功能障碍,产生新的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马兜铃酸为肾毒素,能造成肾小管大量丧失,导致肾衰竭,是典型的“中草药肾病”,病情严重者需要终身做血液透析或肾移植。马兜铃酸也是潜在的致癌物质,动物实验表明,食用马兜铃酸会导致淋巴瘤、肾癌、肝癌、胃癌和肺癌。
  已知或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防己、细辛、追风藤、寻骨风、淮通、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等。
  可能与上述药材混用而搀杂马兜铃酸的药材:木通、苦木通、紫木通、白木通、川木通、预知子、木防己、铁线莲、威灵仙、香防己、白英、白毛藤、大青木香等。
  【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导致汞中毒,损害中枢神经、肾脏、消化道。
  【雄黄】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导致砷中毒,损伤神经、血管,并可引起肝、肾、脾及心肌等实质器官的脂肪变性和坏死和致癌。
  【千里光】含有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并且是强致癌物质。也有肾毒性。
  【柴胡】主要成分柴胡皂苷能导致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肾毒性,能损害肾脏。
  【板蓝根】长期服用能损害肾脏,并能导致内出血和对造血功能造成损伤。
  【款冬】含致癌成分,能导致肝癌。
  【蜈蚣】主要含有组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两种类似蜂毒酸的有毒成分。超量中毒有溶血作用,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少量能兴奋心肌,大量能使心肌麻痹,并能抑制呼吸中枢等。
  【水蛭】含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的作用,引起内脏广泛出血。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黄连、黄柏】含小檗碱(黄连素),孕妇服用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症,儿童服用可引起急性溶血、严重黄疸。
  【麻黄】能导致高血压、心悸、神经损伤、肌病、中风、精神错乱、记忆力丧失,可致死。有肝毒性。
  【何首乌】能导致中毒性肝炎。
  【大黄】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能引起肝细胞退行性变化、前列腺上皮肥大或增生。
  【泽泻】能对实验动物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益母草】长期使用对肾脏有毒。动物实验表明会刺激与怀孕有关的乳腺癌的增长。
  【延胡索】长期服用可损害心脏、肾脏。
  【槟榔】含致癌物质水解槟榔碱。有肾毒性。
  【厚朴】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胖大海】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天花粉】有肾毒性和肝毒性,可导致肾脏、肝脏损害。
  【牵牛子】牵牛子素损害肾小球基底膜,并可损及神经系统。
  【穿山甲】有肝毒性,可引起肝脏的损害。
  【石菖蒲、八角茴香、桂皮、花椒、蜂头茶、七荆介】均含有毒性成分黄樟醚,可诱发肝癌。
  【川楝子】能使心、肝、肾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能导致中毒性肝炎。
  【黄药子】含有毒成分薯蓣皂苷及黄药子萜等,对中枢神经、心脏、肝、肾有毒害作用,可致中毒性肝炎。
  【山慈菇】含秋水仙碱,作用与亚砷酸相似,出现类似砷中毒的症状。严重可致死。
  【硝石】主要成分为硝酸盐,可转化成硝基化合物诱发肝癌。
  【甘遂】对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引起炎症、充血及蠕动增加,并有凝集、溶解红细胞及麻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作用。含致癌物质。对肾脏有毒。
  【艾叶】能损害肝脏、中枢神经、血管,导致中毒性肝炎。
  【补骨脂】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对肾脏有毒。大剂量对实验动物的胎儿有不良影响。
  【侧柏叶】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致眩晕,恶心,或呕吐。对肾脏有毒。
  【苍耳子】对肾脏有毒。大剂量可因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丁香】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肉桂】过量使用可能会对肾脏有毒,并能引起血尿。
  【巴豆】含巴豆油和巴豆毒素,巴豆油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和致癌成分,巴豆毒素能溶解红细胞,并使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坏死,从而产生便血、尿血、以致死亡。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独活】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北豆根、番泻叶、虎杖、大戟、金樱根、千斤拔、苦参、昆明山海棠、芦荟、
  【千年健、使君子】以上植物药材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海马、红娘子、生蜂蜜、鱼胆、猪胆】以上动物药材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洋金花(曼陀罗)】含莨菪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具有毒蕈碱样作用,可致死。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马钱子】含番木鳖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两者均有大毒,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
  【川乌、草乌】全株有大毒,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次乌头碱,作用于心脏和神经系统。
  【商陆】含商陆毒素,能损伤胃肠、中枢神经和心脏,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可致死。有肾毒性。
  【斑蝥】主要成分为斑蝥素,可从皮肤、胃肠道粘膜吸收,可引起消化道炎症及粘膜坏死,能导致急性肾衰竭,损伤心肌、肝脏、神经。
  【全蝎】可引起过敏反应、血尿、糖尿、蛋白尿。
  【金不换、天芥菜】有肝毒性,可引起肝脏的损害。
  【七叶一枝花】含蚤体苷、蚤休士宁苷及生物碱等,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脏均有毒害作用。
  【飞龙掌血】主要毒性成分为白屈菜碱、二氢白屈菜红碱等。为神经肌肉毒,对心脏也有抑制作用,对胃肠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无名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能导致锰中毒。
  【茵芋】含有茵芋碱、茵芋苷等毒素,引起心肌抑制、痉挛等,舒张血管等,可致死。
  【火麻仁】含毒蕈素胆碱及酚性成分,作用于中枢神经,引起毒性反应。
  【附子】会对心脏产生损害。
  【蟾酥】主要成分为强心苷配糖体(蟾蜍毒素),作用于迷走神经及心肌。
  【冬虫夏草】可引起变态反应、皮疹、皮肤瘙痒、月经紊乱或闭经、房室传导阻滞。有肾毒性,长期服用可能对肾脏有毒。
阅读下一篇食品安全手册:
沙发空缺中,还不快抢~
(非会员不填密码)
 验证码: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热文排行榜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86)3  传真:5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友情链接☆
中国广播网健康
寻医问药网
两性健康网
寻医问药专家网
央视网养生频道
安徽健康网
四川在线健康
山西新闻网健康
金黔在线健康频道
内蒙古新闻网健康
彩蝶整形美容
中国糖尿病网
四川新闻网健康
阿亮医生网
延边健康网
中国医院网
窈窕减肥瘦身
华声健康网
无痛人流网
医学整形美容
百姓肛肠网
长城网健康
 |  | >> >>木香顺气丸的主要成分
木香顺气丸的主要成分
病情描述:
你好。我想请问一下,木香顺气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能治疗什么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14761条
医生建议:您好!
主要成份木香、槟榔、香附(醋制)、厚朴(制)、枳壳(炒)、苍术(炒)、砂仁、陈皮、青皮(炒)、甘草。 ? 功效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痛,,嗳气。 建议平时少吃辛辣生冷食物!多喝温水,注意休息哦!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到您!!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专业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相关用药指导
用药常识热门问答
用药常识专业医生在线
已帮助 5672896 位患者
相关疾病问题
【木香槟榔丸】
酒石酸伐尼克兰片(畅...
健客价:¥1,880.00
迈之灵片:
1.各种原...
健客价:¥980.00
迈之灵片:
1.各种原...
健客价:¥800.00
成人戒烟。详见说明书...
健客价:¥1,240.00
1.唐草片:清热解毒...
健客价:¥7,900.00
益肺清化膏:益气养...
健客价:¥2,794.00
适用于成人戒烟。
健客价:¥1,940.00
1、贝前列素钠片:改...
健客价:¥700.00
本品系肝昏迷和某些精...
健客价:¥11.00
阿昔洛韦片:用于带状...
健客价:¥514.00用到中药木香的方剂_中药木香的配伍-方剂篇
用到中药木香的方剂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木香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载:“木香,草类也。本名蜜香,因其香气如蜜也。”根供药用。原产印度。中国过去因多经广州进口,故有“广木香”之称。现主产于云南,故又称“云木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详见百科词条: [ 最后修订于 17:02:06 共2251字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用到中药木香的方剂如下:拼音:mùxiāngguīchánsǎn《医林纂要》卷九:组成:木香散加白芷、当归、蝉蜕。主治:痘当靥不靥,泄泻不渴,寒颤咬牙,疮反作痒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或5钱,水煎,空心服。制备方法:上锉散。各家论述:木香散以治内之虚寒,白芷、当归、蝉蜕以除外之虚热。附注:组成中之木香散,即《圣惠》卷八十四&木香散。...拼音:sìwùhónghuātāng《眼科菁华录》卷下:组成:四物汤加红花、苏木、木香、没药、(庶虫)虫。主治:苗叶刺伤眼目。...拼音:xiǎomùxiāngsǎn《博济》卷三:方名:小木香散别名:定胃散、木香汤组成:胡椒21粒,木香1小块,糯米1撮,功效:开胃和气。主治:翻胃,全不下食。用法用量:分作两服,每服水1盏,煎至6分,温服。制备方法:上药同炒至米熟为度,杵为末。附注:定胃散(《博济》卷三注文引《胡氏经效方》)、木香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七)。...拼音:shùlíngsǎn《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组成:木香、厚朴、甘草、川连、苍术、陈皮。主治:胎前产后泄泻。...拼音:mùxiāngwǔjīwán《鸡峰》卷九:组成:三棱2两,蓬莪术2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陈皮半两,神曲半两,芫花1两(并三棱、木香3味,并以醋2升,火煎煨1宿。三棱并蓬莪术、木香切作片子,焙干,将余醋投芫花,并黄焦色)。功效:消化陈积,和脾胃,进饮食。主治:积聚。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拼音:shùnqìdǎotántāng《医学入门》卷七:方名:顺气导痰汤组成:导痰汤加香附、乌药、沉香、木香、磨刺。主治:中风,胸膈留饮,痞塞不通。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水煎服。《李氏医鉴》卷二:方名:顺气导痰汤组成:橘红、茯苓1钱,半夏(姜制)2钱,甘草5分,胆星、木香、香附、枳实。主治:痰结胸满,喘咳上气。附注:方中橘红、胆星、木香、香附、枳实用量原缺。...拼音:tuōlǐpáinóngsǎn《圣惠》卷六十一:别名:木香散组成:木香1分,黄耆3分(锉),白蔹1分,占斯1分,芎?1分,当归1分(锉,微炒),细辛1分,桔梗1分(去芦头),赤芍药1分,槟榔1分,败酱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1分,羌活1分,白芷1分。主治:痈疽,一切疮肿。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甘草酒调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散。附注:木香散(《圣济总录》卷一三○)。...拼音:pòkuàiyànwán《脉因证治》卷下:方名:破块验丸组成:吴茱萸、黄连、木香、槟榔、桃仁、郁李仁。主治:积聚。...拼音:mùxiānggànjiāngzhǐshùwán《脾胃论》卷下:别名:木香枳术干姜丸组成:木香3钱,干姜(炮)5钱,枳实(炒)1两,白术1两半。功效:破滞气,消寒饮食。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白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荷叶烧饭为丸。附注:木香枳术干姜丸(《中国医学大辞典》)。...拼音:mùxiāngbànxiàdān《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医方妙选》:别名:木香半夏丸组成:木香1两,半夏1两(汤洗7次,焙干),肉豆蔻1两,藿香叶半两,丁香半两,白术(炮)半两。主治:小儿胃寒咳嗽。用法用量:每服10粒,煎人参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取生姜自然汁和,如黍米大。附注:木香半夏丸(《卫生总微》卷十四)。...拼音:rénshēnlǐfèitāng《李氏医鉴》卷五:组成:人参、杏仁、当归、罂粟壳、木香。主治:久喘不除。...拼音:guìzhīhuòxiāngtāng处方:桂枝、藿香、槟榔、木香、缩砂、茱萸、莪术、甘草。功能主治:伤食。摘录:《中国内科医鉴》...拼音:xiānglángsǎn《仙拈集》卷一:方名:香榔散组成:木香、槟榔各等分。主治:胃气移痛,兼治虫积。用法用量:酒磨服。...拼音:mùxiānghuángliánwán英文:概述:木香黄连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奇效良方》卷十三方之木香黄连丸:木香黄连丸即木香黄连汤《奇效良方》卷十三方记载的木香黄连汤作水丸。组成:木香、黄连、木通、黄柏、枳壳(麸炒)、陈皮各四钱半,大黄三钱。制法:上药为粗末用法用量:分作二帖,水煎,食前服。功能主治:主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卫生总微》卷十一方之木香黄连丸:组成:木香1分,黄...拼音:mùxiāngshùnqìsǎn英文:MuxiangShunqiSan概述:木香顺气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六首。《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方之木香顺气散:组成:木香、香附、槟榔、青皮(醋炒)、陈皮、厚朴(姜汁炒)、苍术(米泔浸炒)、枳壳(麸炒)、砂仁各一钱,炙甘草五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证治准绳·类方》卷四引《医学统旨》方之木香顺气散功能行气散结。主治气滞腹痛。用法用...拼音:mùxiāngtiáoqìsǎn英文:概述:木香调气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五首。《万病回春》卷二方之木香调气散:处方:木香、乌药、香附、枳壳、青皮、陈皮、厚朴、川芎、苍术各一钱,砂仁五分,桂枝、甘草各三分,生姜三片。木香(另研)1.5克乌药香附枳壳(麸炒)青皮(去瓤)各3克砂仁1.5克厚朴(姜炒)陈皮各3克官桂0.6克抚芎苍术(米泔浸)各3克甘草0.9克木香(另研)5分,乌药1钱,香附1...拼音:zǐcǎomùxiāngtāng《直指小儿》卷五:方名:紫草木香汤别名:紫草汤、紫草木香散组成:紫草、木香、茯苓、白术各等分,甘草(炒)少许。主治:疮出不快,大便泄利。制备方法:上锉,加糯米煎。各家论述:紫草能利大便,木香、白术所以佐之也。附注:紫草汤(《医学正传》卷八)、紫草木香散(《治痘全书》卷十四)。《明医杂著》卷六:方名:紫草木香汤别名:紫草木香散组成:紫草、木香、茯苓、白术、人参、...拼音:mùxiāngfènqìtāng英文:概述:木香分气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奇效良方》卷四十方之木香分气汤:处方:木香、猪苓、泽泻、赤茯苓、半夏、枳壳、槟榔、灯心草、苏子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奇效良方》卷四十方之木香分气汤主治气滞湿停,胸满腹急,胁肋膨胀,四肢肿胀,小便臭浊。用法用量:每服一两,水煎,入麝香少许服。每服30克,用水300毫升煎,入麝香少许服。摘录:《...拼音:mùxiānghēlílèwán英文:概述:木香诃黎勒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奇效良方》卷十四方之木香诃黎勒丸:组成:木香(半生,半炒)、官桂(去粗皮)、炒芜荑各一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焦)各二两,炙甘草各半两,炮姜一分。制法:上药为末,陈曲末煮糊为丸,梧桐子大。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食前煨生姜煎汤送下。功能主治:《奇效良方》卷十四方之木香诃黎勒丸主治...拼音:mùxiāngyúnqìsǎn英文:概述:木香匀气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世医得效方》卷三方之木香匀气散:组成:丁香、檀香、白蔻仁、藿香、木香各一两,甘草四两,砂仁二两,白豆蔻仁、沉香各一两。制法:上药为末。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加生姜三片、苏叶五片、食盐少许,水煎,不拘时热服,或炒茴香煎汤入盐酒调下。功能主治:主治寒疝作痛。《医学入门》卷七方之木香匀气散:木香匀气散为方剂名,出自《...拼音:mùxiāngpòqìsǎn英文:概述:木香破气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之木香破气散:组成:香附四两,乌药、姜黄各二两,炙甘草、木香各五钱。制法:上药为末。药理作用:每服二钱,盐汤送下。功能主治:《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之木香破气散主治中焦气滞,脘腹刺痛。《袖珍》卷二方之木香破气散:别名:不老汤组成:木香半两,甘草半两,香附子4两,乌药2两,片姜黄...拼音:mùxiānghuàzhìsǎn英文:概述:木香化滞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奇效良方》卷四十一方之木香化滞散:处方:木香、姜黄、青皮(去白)、砂仁(去壳)、人参、槟榔、白术各二钱,茯苓(去皮)、檀香、白蔻仁、藿香叶、橘皮、大腹子、桔梗各五分,炙甘草四分。木香姜黄青皮(去白)砂仁(去壳)人参槟榔白术各6克白茯苓(去皮)白檀香各6克白豆蔻藿香橘皮大腹子桔梗各1.5克炙甘草1.2克制法:...拼音:mùxiāngzhǐshùwán英文:概述:木香枳术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内外伤辨惑论》卷下方之木香枳术丸:处方:木香、枳实各一两,白术二两。木香枳实(麸炒,去瓤)各30克白术60克制法:上药为末,荷叶裹饭捣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功在理气化滞,开胃进食。治食积气滞,胸闷腹胀,饮食乏味。用法用量:每服五十丸,白开水送下。摘录:《内外伤辨惑论》卷下《东垣试效方》卷一方之木香枳术丸...拼音:mùxiāngbáizhúsǎn英文:概述:木香白术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六首。《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木香白术散:处方:炮诃子(去核)、龙骨、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炒当归各半两,木香、炮姜、白术各一分。炮制:上药为末。上捣罗为散。功能主治:《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方之木香白术散主治小儿冷痢腹痛。饮食减少,渐至羸瘦。治小儿冷痢腹痛,四肢不和,饭食减少,渐至羸瘦。用法用量:三...净香附4两(醇醋浸7日,慢火煮干再焙),槟榔1两(薄锉),生牵牛末1两(另研),青木香(去芦)半两,谷芽(净洗,焙干)半两,青皮(去白)半两,荜澄茄4钱,丁香4钱,南木香4钱。制法:上除槟榔、丁香、木香不过火及牵牛末,余7味锉、焙,仍同槟榔、木香为末,临入牵牛末和匀,水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和脾益胃,消进饮食,宽膈快气,悦色清神。主小儿宿食。用法用量:木香莪术丸(《中国医学大辞典》。摘录...拼音:mùxiāngzhǐkéwán英文:概述:木香枳壳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六首。《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之木香枳壳丸:组成:黑牵牛(头末,微炒)、大黄各二两,茯苓、白术、厚朴、半夏曲、人参、木香、青皮、陈皮、三棱、莪术、槟榔、神曲、麦芽各一两,干姜、枳实各五钱。制法:为末,姜汁打糊为丸,梧桐子大。用法用量:每服七十丸,生姜煎汤送下。功能主治:《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之木香枳...拼音:guānyīnjiùmìngsǎn处方:木香1钱,川连1两。制法:以水3碗,煮干,去川连,只以木香干焙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热泻。用法用量:分3服,或2服,量儿大小与之,加灯草数茎,各长4寸,枣子1枚,乳食前煎汤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拼音:lǐqìpínggānsǎn处方:乌药1钱半,香附1钱半,青皮1钱,枳壳1钱,芍药1钱,川芎1钱,柴胡1钱,木香1钱,甘草4分。功能主治:七情所伤发痉。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木香磨水2匙加入。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四...拼音:shénjiànyǐnzǐ《女科百问》卷上:方名:神健饮子组成:赤芍2两,白术2两,赤茯1两,当归1两,肉桂1两,鳖甲1两,川芎1两,枳壳1两,柴胡1两,黄耆1两,秦艽1两,桔梗1两,橘红1两,甘草1两,木香。主治:妇人荣卫失调之寒热。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2盏,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附注:方中木香用量原缺。...拼音:zhūjǐgēng处方:猪脊骨1具红枣150克莲子(去心)100克木香3克甘草10克制法:猪脊骨洗净剁碎,木香、甘草两味以纱布包扎,然后与红枣、莲子同放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炖煮4小时。功能主治:补阴益髓,清热生津。适用于糖尿病。用法用量:分顿食用,以喝汤为主,并可吃肉、枣和莲子。摘录:《三因极一方》...拼音:xiāodùwán《普济方》卷三九三:方名:消肚丸组成:干姜1两,木香1两,巴豆7粒(米醋同2味煮干,去豆),肉豆蔻半两。主治:小儿疳气,腹胀喘粗,或肠鸣泄泻。用法用量:3岁30丸,食前米汤送下。加减:消肚急,木香只用1分,去肉豆蔻。制备方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小豆大。...拼音:shùnqìtiáojīngtāng《医学探骊集》卷六:方名:顺气调经汤组成:木香3钱,延胡索3钱,香附米3钱,柴胡3钱,郁金4钱,棕榈炭3钱,黄芩4钱,万年灰3钱,枳壳3钱。主治:气郁漏下。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各家论述:此方专以破气为主。用木香、元胡、香附、枳壳、柴胡、郁金为之通行开导,以黄芩清其血之积热,以古灰、棕榈涩其血之妄行,其漏下自止矣。...拼音:mìfāngwūjīnsǎn《普济方》卷三三五:方名:秘方乌金散组成:锦纹大黄4两半,广木香4两半。功效:去脏腑积疾。主治:男子妇人脐腹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临卧调服,两服后食白粥补之。制备方法:上去粗皮,炭火烧红,黄土内理,取出和木香一处为细末。用药禁忌:忌生冷、油腻、难化硬物。...拼音:shārényìhuángsǎn《医方考》卷六:方名:砂仁益黄散组成:陈皮2钱,青皮2钱,诃子1钱,丁香5分,木香5分,砂仁5分。主治:食伤胃寒,呕吐而泻者。痘疮。各家论述:仲景云,邪在中焦,则既吐而泻。故用陈皮、青皮理其脾,丁香、木香温其胃,诃子所以止泻,砂仁所以消食。...拼音:qínliántāng《种痘新书》卷九:组成:芩、连(俱酒制)、当归、川芎、甘草、木香、赤芍。主治:痘后积热,肠鸣腹痛,里急后重。用法用量:先服调胃承气汤,次服本方。加减:多下,加升麻。《不知医必要》卷三:组成:当归2钱,黄连6分,黄芩1钱5分,生白芍3钱,槟榔1钱,木香1钱,炙草5分。主治:实热人痢疾。加减:腹中胀满而痛,手按更痛者,加生大黄2钱,厚朴1钱。...拼音:mùxiāngjīnlíngsǎn英文:概述:木香金铃散为方剂名,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方。组成:大黄半两,金铃子、木香各三钱,朴硝二钱,轻粉少许。制法:上药为细末用法用量:每服三至四钱,食后柳白皮煎汤调下,微利为度。功能主治:主治暴热,心肺上喘不已。...拼音:xījiǎohuángliántāng《医林绳墨大全》卷一:方名:犀角黄连汤组成:犀角3钱(磨),黄连2钱,乌梅4个,木香3分。主治:狐惑;痘后牙疳。用法用量:水煎,入犀角、木香汁匀服。...拼音:jiédān处方:青皮半两,陈皮半两,吴茱萸半两(米醋2升熬,用滓),木香半两(为末),黄丹3分。制法:将上药前三件滓,添木香,别研入黄丹和匀,以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摘录:《三因》卷六...拼音:mùxiāngbǐng英文:概述:木香饼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四首。《外科正宗》卷三方方之木香饼:组成:生地黄一两,木香五钱。制法:生地黄捣膏,木香为末,二药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肿处,以热熨斗熨之。功能主治:《外科正宗》卷三方方之木香饼主治乳中结核,及一切气滞结肿成核疼痛。《外科证治全书》卷五方之木香饼:木香饼为灸用药饼之一。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卷五:“以木香五钱为末,生地黄一两...拼音:liǎngshùnzhǔsǎn处方:高良姜、木香各等分。制法:上各为末。功能主治:脾胃俱虚,胀满哕逆。用法用量:每服高良姜末1钱,木香末半钱,水1盏,同煎至7分,放温,和滓徐呷服,不拘时候。注意:勿用铁器煎。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拼音:fùxiāngwán处方:附子(炮,去皮)、木香(炮)各等分(1方用白茯苓,不用木香)。制法:上为末,白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吐泻不定,肠鸣腹疼,肚急气粗。用法用量:3岁20丸,食前米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拼音:huídúsǎn处方:大黄3钱,白芷6钱,木香5分,没药5分,穿山甲(拌蛤粉,炒)5分,木香5分(另研),人参2钱(煎汤,调煎药末下)。功能主治:乳痈未溃。注意:虚入不宜用。切不可轻用外科,攻击太过。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下...拼音:guòjiēxiào《万病回春》卷五:过街笑:处方:木香3克麝香0.09克功能主治:治闪挫腰痛。用法用量:研细末,吹鼻。左痛吹右鼻,右痛吹左鼻,同时活动腰部。摘录:《万病回春》卷五《回春》卷五:组成:木香1钱,麝香3厘。主治:闪腰痛。用法用量:吹鼻,右边吹左鼻,左边吹右鼻。令病人手上下和之。制备方法:上为末。...拼音:mùxiānglìqìwán《活人心统》卷下:组成:槟榔1两,青皮1两,陈皮1两,黑丑1两,大黄1两,川连1两,枳壳1两,香附1两,莪术1两,砂仁5钱。主治:腹痛积滞,满闷久痛,郁热。用法用量:每服70丸,白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附注:本方名木香利气丸,但方中无木香,疑脱。...拼音:mùxiāngrénshēnshēngjiāngzhǐshùwán《脾胃论》卷下:别名:木香人参干姜枳术丸组成:干生姜2钱5分,木香3钱,人参3钱5分,陈皮4钱,枳实1两(炒黄),白术1两5钱。功效:开胃进食。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温水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荷叶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饱食。...拼音:báizhúdāngguījiānwán处方:白术、当归、木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胎寒腹痛,遇夜啼叫,身体偃张,有如痫状,吐(口见)不止,大便酸臭,乳食虽多,不生肌肤。用法用量:每服1丸,煎木香汤化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七引《王氏手集》...拼音:jiājiǎnxiāngshāliùjun1zǐtāng处方:焦白术3钱,人参3钱,葛根4钱,淡豆豉3钱,广缩砂2钱,陈皮3钱,姜厚朴2钱,木香2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伤寒食复。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各家论述:此方以焦术、人参、甘草健脾胃;以广砂、木香、陈皮开脾胃;以厚朴温中宫;以豆豉、葛根解肌表。使食积去,脾胃复,肌表解,寒热退。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拼音:jiāwèichōnghétāng处方:紫苏叶1钱半,干葛1钱,前胡1钱,桔梗1钱,枳壳1钱,橘红1钱,半夏1钱,茯苓1钱,黄连1钱,人参5分,木香5分,甘草5分,蓬术7分。功能主治:多饮结成酒癖,腹中有块,随气上下。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食远服。如热盛,去木香,加黄芩、柴胡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一...拼音:nuòmǐtāng《卫生总微》卷十:方名:糯米汤组成:糯米100粒,木香、黄连(去须)。主治:吐泻不止。用法用量:白汤调服半钱,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3味锉碎如米,同炒至米焦黄,去木香、黄连不用,只以米为末。后用枇杷叶去毛净,焙干,等分为末,和匀。...拼音:wēnzhōnghuàdútāng《万氏家抄方》卷六:方名:温中化毒汤组成:人参、木香、白术(炒)、甘草(炙)、砂仁、白芍(炒)、枳实(炒)、陈皮、干姜(煨)。主治:伤生冷或饮水而腹痛。用法用量:水煎服。《痘疹全书》卷下:方名:温中化毒汤组成:丁香、木香、人参、白术、桂心、砂仁、甘草、白芍、枳实、陈皮、干姜。主治:痘症初起,因误食生冷而腹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本页仅显示前50条,更多结果请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香顺气丸的成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