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率是肾上腺瘤是怎么回事什么意思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海梁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肾上腺肿瘤有哪几种?
全网发布: 20:46
1,来源于肾上腺皮质的肿瘤:主要有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肾上腺皮质腺癌。前者为良性肿瘤,后者为恶性肿瘤。肾上腺皮质腺瘤根据是否引起临床症状,又分为有功能肿瘤和无功能肿瘤。有功能的肾上腺皮质腺瘤中有一些是以慢性糖皮质激素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多毛、倾向、性功能异常、(女性)、精子减少(男性)等,称为皮质醇增多症。还有一些则主要表现为血压逐渐升高,降压效果不佳,并有低血钾和碱中毒表现(肌肉无力、肌麻痹、心律失常、手足搐搦、痛性肌痉挛等),称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癌多为有功能性肿瘤,以分泌糖皮质类固醇及雄激素增多为多见,有皮质醇增多症(柯兴综合征)及肾上腺性征异常症(男孩的性早熟及女孩的男性化)的混合表现,一般肿瘤较大。2,来源于肾上腺髓质的肿瘤:嗜铬细胞瘤。这种肿瘤可大量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物质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心跳增快,从而引起阵发性高血压,并伴有剧烈头痛,皮肤苍白尤其是脸色苍白,心跳过快,四肢及头部有震颤,出汗,无力,有时可有胸闷气急,恶心呕吐。嗜铬细胞瘤10%发生于肾上腺以外的器官,10%发生于双侧肾上腺,10%为恶性肿瘤。显微镜下很难区分肿瘤的良恶性,如果有肿瘤周围组织浸润及远处转移,则属恶性肿瘤。3,其他部位原发恶性肿瘤转移至肾上腺形成的转移瘤:也是恶性肿瘤。肾上腺是人体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仅次于肺、肝、骨居第四位由全身各部位癌转移至肾上腺的发病率高达%~%胃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肝癌、鼻咽癌均可发生肾上腺转移转移途径多数通过血行或淋巴系统多见双侧肾上腺转移也可发生单侧肾上腺转移。 本文系张海梁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肾上腺...”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6:47
张海梁大夫的信息
张海梁大夫电话咨询
张海梁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张海梁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张海梁大夫提问
张海梁的咨询范围:
(儿童患者请咨询儿科医生)。泌尿系肿瘤方面。
张海梁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热点问题推荐
泌尿科好评科室推荐
泌尿科相关标签推荐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术后一定要巩固治疗,预防和控制其复发或转移,这是肿瘤治疗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愈后康复程度.由于手术仅仅切除的是局部病灶,改善局部环境,而对身体整体并没有从根本上改...
病情分析:
肾上腺最常见的是肾上腺皮质腺瘤,其他的还有皮质腺癌、嗜铬细胞瘤等,其中皮质腺瘤和癌是很难去别的,甚至割下来后做病理检查也很难诊断不,因为镜下组织构想...
很难治好.最好的结果是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建议中西医结合保守综合治疗
你好,需要注意清淡饮食.另外避免暴饮暴食,需要注意排气以后饮食.祝早日康复.
大家还关注症状体征/肾上腺肿瘤
皮质醇症本症以女性居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0年至1998年底,共收治48例,女30例,男18例,年龄12~74岁。患者多呈躯体肥胖,四肢不胖。即所谓的“”。头秃,面圆,即所谓的“”色深红晦暗有疮疤,颈后和两肩多脂肪,如“水牛背”,皮肤薄、多毛、腋窝、下腹两侧、股部有紫纹,患者多血压高,诉全身乏力,腰腿痛。女患者出现沉默寡言,闭经或月经失调,骨质疏松等典型症状。醛固酮症(1)&高血压&主要由于血浆容量增加和钠离子增加造成的血管阻力增强,是本病最主要或最早出现的症状。血压增高为中等或稍重水平。在儿童可出现恶性型高血压,最高压为34.5/20.5kPa。一般降压药难以奏效。也有血压正常型原醛症,其机制不明了。因高血压、高血钠常造成头晕、头痛、疲乏、视力模糊、心烦、口渴等症状。(2)&低血钾&低血钾引起的肌无力和肌麻痹,使病人感到头重脚轻,四肢无力,以下肢更明显,重者呈现周期性麻痹。低血钾导致心律失常、脑缺氧症候群,以及肾功能障碍所致的多尿、夜尿增多。影响胰腺时,空腹血糖增高。(3)&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造成碱中毒,最终使钙镁离子丧失,右出现肢端麻木、四肢疼痛必痉挛等。肾上腺性征异常症肾上腺性征异常主要表现在女性患者向男性转化。所谓性别的转化,只是生殖器外形的变化,其真正的性别未变,因决定其性别的性腺和性染色体未变。故胎儿期发生的所谓“女性假两性畸形”,表明她与真两性畸形不同,后者体内卵巢、睾丸两种性腺皆有,此种病例极少。女性假两性畸形出生时即可见到其阴蒂、大阴唇形同男婴伴有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外生殖器,作者曾见到1例未经治疗的女孩,其音容笑貌和男孩一般,且皮肤黝黑,多毛发、寡言,阴蒂如阴茎,能勃起,大阴唇如阴囊。其尿道为尿生殖窦的开口,胎儿期男婴性征异常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较大,以后则生长迅速,4~5岁儿童体格、外生殖器右如成从大小。出生时正常青春前期发病者,其病因多为肾上腺肿瘤引起。主要症状为:皮下脂肪消失、体格男性化、阴蒂肥大、声音低沉、乳房及子宫缩小、月经停止、性欲减退等。嗜铬细胞瘤本病以20~40岁青壮年患者居多,男与女之比几乎相等。其主要症状为高血压喝基础代谢的改变:高血压可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或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加剧。持续性者平时常有头晕、头痛、胸闷、胸痛、心跳心慌、视觉模糊、精神紧张、焦虑、怕热等。阵发性者突然剧烈头痛、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患者有濒死的感觉。此时若测血压可达40.OkPa(200~300㎜Hg),约半小时左右后可能自行缓解。恢复后,一如常人。以后遇到某种刺激再次发作。逐渐发作次数更频,间隔期缩短,情况也渐重。发作刺激未必很强烈,有在时或梦中发作、大汗,有濒死感者。也有肿瘤巨大、血压高而从无发作症状的,或无肿块、未发作,因治其他病手术中死亡的。所以有此种症状的病人应及早检查、诊治。
治疗方法/肾上腺肿瘤
一般治疗目前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切除肾上腺肿瘤的最常用方式。其优点显而易见,一是微创,即皮肤上仅需几个直径1cm的小孔即可完成肿瘤的切除,术后恢复很快,而传统开放手术的切口动辄十余厘米,使患者术后恢复慢,影响美观;二是清晰,由于腹腔镜的放大作用,使位置很深的肾上腺近在眼前,实现了开放手术所无法匹敌的清晰视野,再加之配套先进切割、分离器械的使用,使手术解剖相当精细,出血极少。分类治疗&肾上腺肿瘤皮质醇症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对肾上腺肿瘤患者应尽可能争取切除肿瘤,特别是对良性肿瘤,其疗效肯定。对恶性肿瘤,也以切除肿瘤缓解症状后,继以其他辅助治疗,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对一般情况太差,难以胜任治疗,或广泛转移者,才给予姑息治疗如放射、化疗和免疫治疗等。对确诊为脑垂体肿瘤者,经鼻行蝶鞍垂体瘤切除后效果良好。异位ACTH综合症病例的原发瘤切除后,ACTH可逐渐消退,无法控制者可用肾上腺酶抑制剂舅密妥坦、氨基导眠能,或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的药如塞庚定、溴隐亭等控制。醛固酮症肾上腺肿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对较小的腺瘤,一般都采用剜除术,连同肿瘤周围的0.5cm距离的正常组织一并切除,因贴近肿瘤的肾上腺组织有多倍体异常,可引起肿瘤复发。腺瘤病例手术后血钾、醛固酮值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腺癌病例文献都认为预后恶劣。药物治疗:可用螺旋内酯的微粒型安替舒通120mg每日3次和氨氯吡咪5mg每日3次,单独或联合应用,使血钾和血压恢复正常。或用如心痛定等与安替舒通联用亦可。肾上腺性征异常症肿瘤患者都须做肿瘤切除,较大者连同周围筋腊,必要时连同肾脏一并切除。增生患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补充所缺的皮质醇,抑制垂体ACTH的过度分泌从而制止肾上腺皮质的增生与肥大,减少雄激素的过度分泌,以解除或缓解男性化病。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宜行手术切除,因其多为良性肿瘤,绝大多数术后效果良好。但手术和麻醉的危险性较大,尤其是大的肿瘤,血管丰富,又紧贴周围大血管,容易出血;肿瘤内含大量儿茶酚胺,容易被挤压释放入血,引起患者血压剧升和心跳骤停。20世纪70年代酚苄明、心得安问世以后,术前属患者服用,准备2~4周阻滞了肾上腺能受体,减免了术中患者血压、心律的波动,提高了,但还是要求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术中轻柔操作,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圆满完成。
病理病因/肾上腺肿瘤
皮质醇症人体内皮质醇增多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为皮质醇症,或皮质醇增多症,昔称柯兴氏综合症。(1)&由于肾上腺肿瘤(腺瘤或癌)的存在,自主性的分泌皮质醇过多;约占病例的25%。(2)&由于脑垂体腺瘤的存在或下丘脑乃至中枢神经神经调节紊乱,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使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过多的皮质激素。(3)&由于内分泌系统以外的脏器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癌样瘤(肺、胃肠)、胸腺瘤、胰腺瘤、甲状腺髓样样癌、神经节肿瘤、黑色素瘤和前列腺癌等发病过程中自主分泌的ACTH(以异位ACTH综合症)增多。(4)&医源性皮质激素增多。由于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的类似,停药后逐渐消失。醛固酮症醛固酮症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醛固酮症系一种罕见病,由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增生等病变分泌醛固酮过多所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系肾上腺外各种疾病引起的醛固酮分泌过多,包括伴有不同程度水肿的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期、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病中急进型等几种疾病。本文所述为原发性醛固酮症。原发性醛固酮症是由于人体醛固酮分泌增加而引起肾素分泌受抑制的综合症,临床上以高血压和低血钾为特征。1954年孔氏首先报告1例切除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后获得痊愈,因而将本病命名为Conn氏综合症。引起本症的肾上腺绝大多数为小的,位于肾上腺的最外层。肾上腺癌极少见,约占低肾素醛固酮症的1%。连国际上报导的也不&足50例。目前国际上估计原发性醛固酮症在高血压病中占0.65%~2%肾上腺性征异常症因肾上的某种先天性或后天性病病引起的外生殖器及性征异常,称肾上腺性征异常症或肾上腺生殖综合症。1.分类&此症亦较少见,国内报导者约百余例。此症可因发病年龄、性别、病因、异常性征的类型不同而分别定名。2.病因&病因为增生者,主要发生在皮质网有关方面带。人体肾上腺产生和分泌的占主要,雌性激素很少。在肾上腺皮质正常发育过程中,必须有酶的正常作用,才能顺利完成,酶的供应缺乏或作用发生障碍,即影响皮质素的合成,促使肾上腺皮质增生,从而增加雄激素的作用,就等于火上加油,大量的雄性皮质素使女性患者向男性转化。病因为肿瘤者,则由于肿瘤分泌和积蓄在体内的性激素成分较多所致。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在肾上腺的中间部位,仅占肾上腺的10%左右。髓质细胞的形态不一,由于在用含铬的液体处理髓质细胞时,发现这些细胞中的颗粒可着色,故称其为嗜铬细胞。嗜铬细胞瘤多为良性,约占90%。故其形状或小于枇杷,或大如哈密瓜。一般如柑大小,呈扁圆略带扇形,切面为深黄或棕色。有分叶结构,瘤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或小或大,胞骨多核并含有多数嗜铬盐染色颗粒,尤以疑为恶性者色深而暗,可供参考。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系统都能以来自血液的铬氨酸为原料合成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此三者统称为儿茶酚胺。在交感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都由神经细胞合成儿茶酚按后,传递到神经末梢释放。肾上腺髓质内的多巴胺属于中间产物,须在多巴胺β—强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去甲肾上腺素,进一步转为肾上腺素,此两者可直接释放入血液循环。嗜铬细胞发生肿瘤时,瘤体内因此储有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平时不易被病人自己和或别人察觉,可是一旦遇到某种刺激,瘤体释放出相当量的儿茶酚胺,病人就会突然血压升高、心律紊乱,遇到爆发性的打击,甚至是致命的打击。肾上腺恶性肿瘤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carcinoma)甚少见,一般为功能性,发现时一般比腺瘤大,重量常超过100g,呈浸润性生长,正常肾上腺组织破坏或被淹没,向外侵犯周围脂肪组织甚至该侧肾。小的腺癌可有包膜。切面棕黄色,常见出血、坏死及囊性变。镜下分化差者异型性高,瘤细胞大小不等,并可见怪形核及多核,核分裂像多见。常转移到腹主动脉淋巴结或血行转移到肺、肝等处。分化高者镜下像,如果癌体小又有,很难与区别,有人认为直径超过3cm者,应多考虑为高分化腺癌。
疾病诊断/肾上腺肿瘤
皮质醇症一般并不困难,只要具有这方面的常识,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记住上面所说的一些症状和体征就可一望便知,因为她(他)的许多症状都是摆在面上的。根据这线索再抽血留尿进行内分泌方面激素,用、CT和MBI等做肿瘤定位的检查,便可明确诊断。由于这种病例很少,即使一般医务人员也很少见到,就难免误诊。皮质醇症病人除进行常规的血、尿检查项目外,须作血浆皮质醇、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24小时尿毒症17酮类固醇等的测定。如果清晨8:00时的血浆皮质醇超过138微摩尔/或高于10μg/dl,可诊为皮质醇增多症。在取血前夜11:00口服地塞米松1mg,以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功能。此外,可测血ACTH值,肾上腺肿瘤患者此值都被抑制在正常值以下。其正常值为20~100μg/dl。其他原因造成的皮质醇症患者血ACTH值增高不被抑制。此外,须经B超、CT或MRI检查肾上腺肿瘤的大小、性质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颅骨蝶鞍部位的X线正侧位摄片、断层和三维蝶鞍部位的X线正侧位摄片、断层和三维蝶鞍摄片以及CT扫描,磁共振成像诊断垂体腺瘤或微腺瘤的存在与否。醛固酮症(1)&儿童或表少年高血压患者中,应考虑到有此病的可能而作相应的检查。(2)&成年人高血压患者中服降压药效果不明显者,伴有低血钾或周期性下肢四肢麻痹者,应考虑此病做进一步检查。(3)&实验室检查①&测血浆钾、钠浓度和24小时尿钾排出量。低血钾为自发性或易促发者,或低血钾并存者,应高度怀疑本病。②&测血浆或24小时尿醛固酮浓度和血浆肾素活性。站立位于血浆肾素活性低于2.46molL/h&,站立位血浆醛固酮浓度与血浆肾素活性比值&20。③&醛固酮抑制试验阴性。的分泌为自主性的。这可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醛固酮症。④&糖皮质激素分泌和排出最正常。⑤&口服氯化钠抑制试验:血浆醛固酮水平在554pmll/L&以上,尿醛固酮值38.8nmol/24h以上,尿钠排出量超过200μmol/24,可确诊为原醛症。实验室检验结果,如高血压病人其糖皮质激素分泌正常,其醛固酮分泌增多不能被高钠饮食抑制,伴有自发性低血钾和尿钾排出增多者,可确诊为原醛症。肾上腺性征异常症(1)首先通过体检查清性征异常类型和局部情况,供畸形矫正术参考。(2)通过影像诊断必要时另地塞松抑制试验行肾上腺扫描,以鉴别其究竟为增生、腺瘤或癌。(3)如为增生和伴有柯兴氏综合症者,应详查血24小时尿内17酮、17羟、21羟化酶、11羟化酶等的含量。(4)查清患者的真正性别,注意与男性重度尿道下裂合并隐睾、男性假两性畸形、真两性畸形、混合性腺发育不良等鉴别,必要时做染色体检查,或剖腹探查。嗜铬细胞瘤据文献统计报告凡有典型发作、腹部肿块、高血压、糖尿病、基础代谢增高等五者之二者,应疑有嗜铬细胞瘤的存在,五者居三则高度怀疑,居四则可确诊无疑。其中以能发现肿块最为重要,如肿瘤很小,且位于肾上腺外,则必须从定性。定位两方面着手进行检查。定性方面,测定尿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尿3-甲氧基-4-羟基扁桃酸(VMA)值。其正常值为8~165微克/24时。血浆结合状态的儿茶酚胺测定,在静息卧位抽血测定血浆儿茶酚胺之值如明显升高,结合临床即可确诊。如多巴胺值升高,常表面肿瘤为恶性。其准确性优于测血游离状态的儿茶酚胺值。定位方面:一般采用B超、CT、MRI即可确诊肾上腺肿瘤、增生、出血、髓质脂肪瘤等,如缺乏此设备,腹膜后注气造影仍可采用对肾上腺外的小嗜铬细胞瘤定位可能仍有困难,可采用下腔静脉导致管分段抽血检测血浆儿茶酚胺值或腹主动脉造影寻找线索,如有条件,采用放射性核素碘苄胍(131I&MIBG)示踪扫描行γ照相则更有特效。
检查方法/肾上腺肿瘤
皮质醇症须经B超、CT或MRI检查肾上腺肿瘤的大小、性质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颅骨蝶鞍部位的X线正侧位摄片、断层和三维蝶鞍部位的X线正侧位摄片、断层和三维蝶鞍摄片以及CT扫描,磁共振成像诊断垂体腺瘤或微腺瘤的存在与否。醛固酮症实验室检查①&测血浆钾、钠浓度和24小时尿钾排出量。低血钾为自发性或易促发者,或低血钾并存者,应高度怀疑本病。②&测血浆或24小时尿醛固酮浓度和血浆肾素活性。站立位于血浆肾素活性低于2.46molL/h&,站立位血浆醛固酮浓度与血浆肾素活性比值&20。③&醛固酮抑制试验阴性。原醛症的醛固酮分泌为自主性的。这可排除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醛固酮症。④&分泌和排出最正常。⑤&口服氯化钠抑制试验:血浆醛固酮水平在554pmll/L&以上,尿醛固酮值38.8nmol/24h以上,尿钠排出量超过200μmol/24,可确诊为原醛症。实验室检验结果,如高血压病人其糖皮质激素分泌正常,其醛固酮分泌增多不能被高钠饮食抑制,伴有自发性低血钾和尿钾排出增多者,可确诊为原醛症。影像学诊断原醛症除肾上腺腺瘤、腺癌引起者外,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进者亦占很大比例。前者以为主,后者须采用药物治疗,两者方法不同,须通过B超、CT、MRI对三者进行鉴别诊断。由于引起原醛症的腺瘤可能很微小,CT扫描应用间距0.5cm的密层扫描可避免将肿瘤遗漏。鉴别遇到困难时,可应用肾上腺同位素碘化胆固醇闪烁扫描加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即给患者注射131I—6β碘甲基—19去甲胆固醇后进行扫描,皮质腺瘤较正常吸收较多量的放射标记物,皮质增生摄取量正常,皮质癌则不显示。其准确率可达70%~90%。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0次
参与编辑人数: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30:41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上腺腺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