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倒角,单边30度,大圆半径等于小圆直径63.5小圆45' 走多长?怎么算

小圆绕大圆转圈的问题_智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7,986贴子:
小圆绕大圆转圈的问题
两个圆环,半径分别是1和2。。。。1、大圆固定不动,小圆紧贴在大圆内壁上绕圈。问:小圆绕了一大圈回到出发位置后,小圆上某点A的运行轨迹是?(只需描述最后的轨迹图形,不要过程)2、大圆固定不动,小圆紧贴在大圆外壁上绕圈。问:小圆绕了一大圈回到出发位置后,小圆上某点A的运行轨迹是?(只需描述最后的轨迹图形,不要过程)
不过这路好像有点窄,...
只能转五圈╮( ̄▽ ̄)╭
非安利,白无色有着诸多...
3D双端东方魔幻网游「大青云」勾魂公测,穿越逆转,封神故事,全新演绎!
画得不好,看懂就行。如果有什么好题,欢迎到我的贴子来。
内凹的正多边形,包括内凹的正三角形,内圆够大只两条内凹弧线
2楼错的非常离谱 至于为什么 呵呵。。。小圆走一整圈也就大圆的1/4 所以你确定外点变内点么。。。
红圈为大圆 蓝圈、绿圈为内外小圆,蓝点为小圆切点至小圆圆心射线与圆另侧交点,绿点为切点蓝线绿线(画的凌乱的那个)为轨迹
请无视456楼 脑子抽了
我刚在门萨吧看到了,这是今天新出的吧,绕一圈,绕四圈
直降200!魅族 MX6售1599元起
这题第一问,年初我在别的吧出过
第一题A点是不是直线??如内细线第二题应该是椭圆吧,如外粗线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Mastercam X第五章.ppt
第2章 二维图形绘制? ? ?5.1 三维实体建模的过程 5.2 实体造型 5.3 实例 5.1 三维实体建模的过程??Mastercam 中的三维实体除了可以描述三维模型的轮廓和 表面特征之外还可以描述模型体积的特征,它是由多个特征 组成的一个整体。三维实体比二维图形更具体、更直接地表 现物体的结构特征,它包含丰富的模型信息,为产品的后续 处理提供了条件。 三维实体的构建过程就是多个实体特征的堆积过程,通常先 构建出一个挤出特征,然后在其基础上利用增加凸缘的方法 产生一个实心的三维实体,再在此实体上挖一个孔,切割一 部分材料,倒一个圆角等,最后构建出所要的三维实体。下一页 返回 5.1 三维实体建模的过程? ? ?? ?Mastercam 中三维实体建模的过程和步骤如下。 (1)构建三维实体外形。 三维实体外形如同曲面造型中所需的三维线架模型,在构建 三维实体之前需要事先构建出所需的二维图形。如需挤出如 图5?1 所示的实体,则要事先构建出如图5?2 所示的外形。 (2)构建、编辑实体特征。 在Mastercam 中可以通过挤出、旋转、扫描、举升、基本 实体命令来构建三维实体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倒 圆角、倒角、薄壳、布尔运算、牵引、修整等操作,最终构 建出实体模型。“实体”工具栏如图5?3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1 三维实体建模的过程? ??(3)实体管理操作。 在Mastercam 中通过实体管理的方法(如图5?4 所示) 可以很方便地对实体特征进行管理,可观察三维实体的构建 记录,可以改变特征的次序,修改特征的参数和图形。 三维实体的构建过程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流程,在三维实体 的构建过程中次序往往被打乱,如构建好某一特征后需要实 体管理进行修改,然后再进行其他实体特征的构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5.2.1 基本实体基本实体是系统内部定义好的由参数进行驱动的实体。用户 不需要定义实体的外形曲线链,只需要定义基本的实体参数, 就可以确定实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等。 操作步骤如下: 在菜单栏中选择“构图”→“基本曲面”命令,选择“S 实 体”单选按钮,在图5?5 所示的“基本实体”子菜单中单 击所需要的基本实体命令,设置好参数,即可产生基本实体。 如表5?1所示为基本实体某一选项的轴的定位参数说明。? ?下一页返回 5.2 实体造型??5.2.2 挤出挤出是指把事先构建好的二维封闭曲线链通过指定的方向进 行拉伸的造型,既可进行实体材料的增加,也可进行实体材 料的切除。 例5?1 挤出操作步骤及实例。 准备好二维封闭曲线链,如图5?6 所示,单击“实体”工 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 ,打开 “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 “串连(chain)” 按钮 ,选择图中的任一线段,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注:如果串连外形时,串连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拉伸 的方向朝上;如果串连外形时,串连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则拉伸的方向朝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在弹出的“实体挤出的设置(Extrude Chain)”对话框 设置如图5?7 所示的数据,最后效果如图5?8 所示。如表 5?2 所示为打开“挤出”选项卡时实体挤出的设置参数说 明,表5?3为打开“薄壁”选项卡时挤出实体的参数设置说 明。??5.2.3 旋转旋转实体是将二维平面曲线链绕旋转轴旋转一定角度后,由 截面移动轨迹所形成的实体模型。既可通过旋转构建主体, 也可通过旋转增加凸缘或切割主体。 例5?2 旋转操作步骤及实例。?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准备好旋转轴和二维曲线链,如图5?14 所示,单击“实体” 工具栏中的“旋转实体(Solid Revolve)”按钮 ,打 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 “串连(chain)” 按钮 ,选择图中的圆作为串连1,单击“确定”按钮, 然后选择直线作为旋转轴,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旋 转实体的设置(Revolve Chain)”对话框中按图5?16 所示设置好参数,单击“确定”按钮,产生如图5?15 所示 的旋转实体。 注:通常实体的旋转要求旋转曲线链必须是封闭的,旋转薄壁 件除外(如图5?17 所示为开放曲线链)。??5.2.4 扫描扫描实体是将二维封闭曲线链(截面曲线链)沿一定的轨迹线 (路径曲线链)运动后,由截形运动轨迹所形成的实体特征。 扫描既可构建主体,也可增加凸缘或切割主体。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 ?例5?3 扫描操作步骤及实例。 准备好二维封闭曲线链和轨迹线,如图5?18 所示,单击 “实体”工具栏中的“扫描实体(Solid Sweep)”按 钮 ,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串连 (chain)”按钮 ,选择图中的矩形作为串连1,圆作 为串连2,单击“确定”按钮,然后选择曲线作为轨迹线, 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扫描实体的设置(Sweep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建立主体,单击“确定”按钮,产 生如图5?19 所示的扫描实体。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5.2.5 举升举升是将多个封闭的平面曲线链通过直线或曲线过渡的方式 构建出实体特征。举升既可构建主体,也可增加凸缘或切割 主体。 例5?4 举升操作步骤及实例。 准备好如图5?20 所示的外形图素(在图中位置要把线段打 断成两段),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举升实体(Solid Loft)”按钮 ,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 单击“串连(chain)”按钮 ,选择图中最下方的圆作 为外形1,依次向上选择大圆为外形2,小圆为外形3,矩形 为外形4(注意确保4 个外形的箭头和起始点的方向一致如 图5?21 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举升实体 的设置(Loft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建立主体,单击 “确定”按钮,产生如图5?22 所示的举升实体。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注:在“举升实体的设置(Loft Chain)”对话框中,如 果选择以直纹方式产生实体,则生成如图5?23 所示的以直 线连接的举升实体,否则生成如图5?22 所示的以圆弧连接 的举升实体。??5.2.6 薄壳薄壳是指将实体内部掏空,使实体成为具有一定壁厚的空心 实体。 例5?5 薄壳操作步骤及实例。 打开举升中画好的实体,如图5?24 所示,单击“实体”工 具栏中的“薄壳”按钮 ,选择花瓶的上表面作为开口面, 在“实体薄壳的设置”对话框中选择薄壳方向为“朝内”, 厚度为2,单击“确定”按钮,产生如图5?25 所示的薄壳 实体。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5.2 实体造型??注:(1)在薄壳时若选择实体面作为开口面,则实体从选择的 面位置挖入实体,其他面保留所设定的厚度,若选实体主体, 则实体将内部挖空如图5?26 所示。 (2)在“实体薄壳设置”对话框中参数朝内、朝外、双向 分别用于控制所保留的面的厚度是从实体边缘向内、朝外及 双向测量,并且可以在对话框中设置向内、朝外的不同厚度。???5.2.7 倒圆角实体倒圆角是指在实体的指定边界线上产生圆角过渡,一般 用于实体造型的最后构建。 例5?6 倒圆角操作过程及实例。?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 ??打开如图5?28 所示的花瓶,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倒 圆角(Solid Fillet)”按钮 ,选择花瓶的上表面作为 倒圆角面。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如图5?27 所示的 “实体倒圆角参数(Fillet Parameters)”对话框中选 择“固定半径”单选项,输入半径值,单击“√”按钮,产 生如图5?28 所示的圆角。 注: (1)实体倒圆角可以选择实体边界、实体面、实体主体等 实体图素如图5?29 所示。 (2)图5?29 所示的“实体图素选择”工具栏中的菜单说 明见表5?4。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 ???(3)“实体倒圆角参数(Fillet Parameters)”对话框 中的参数说明见表5?5。 (4)变化半径倒圆角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在关键点处的不同 半径值,如何增加、删除关键点。 例5?7 变化半径实体倒圆角的操作过程及实例。 绘制一个100×60×50 的长方体,如图5?31 所示,单 击“实体”工具栏中的“倒圆角(Solid Fillet)”按钮 , 选择长方体上的L1、L2、L3,3 条边,单击“确定”按钮, 在弹出的“实体倒圆角参数(Fillet Parameters)”对 话框中选择“变化半径”单选项,输入半径值为10。单击边 界1,右击鼠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中点插入”命令,然 后选择L1,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即可在L1 的中点位置插入关键点,输入半径为5。单击边界 2,右击鼠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中点插入”命令,然后 选择L2,输入半径为12,右击鼠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修改半径”命令,选择如图5?32 所示的点1,修改其半 径为8。单击边界3,右击鼠标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中点插 入”命令,然后选择L3,输入半径为8,右击鼠标,在弹出 的菜单中选择“修改半径”命令,选择点2,修改其半径为5, “实体倒圆角参数(Fillet Parameters)”对话框如图 5?34 所示,单击“确定”按钮,产生如图5?33 所示的 圆角。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5.2.8 倒角圆角虽然好看,但不易加工,因此,实际加工中还经常对实 体进行倒角。实体倒角有3种形式:单一距离(Solid One?distanceChamfer) 、不同距离(Solid two?distanceChamfer) 、距离/角度(Solid Distance andAngle Chamfer) (表5?6)。??5.2.9 牵引面牵引实体面就是将实体的某个表面,绕指定的边界线或该表 面与其他表面的交线旋转一定的角度。“牵引面参数”对话 框说明如表5?7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5.2.10 布尔运算布尔运算是通过交集、并集、差集的方式将多个实体合并为 一个实体的过程。在Mastercam 中对应的命令为交集、结 合和切割。在布尔运算中所选择的第一个实体为目标实体, 其余的为工具实体,运算后的结果为一个实体。 1. 结合 例5?8 结合操作步骤与实例。 准备好如图5?45 所示的实体,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 “布尔运算结合(Boolean Add)”按钮 ,选择实体1 作为目标实体,实体2 作为工具实体,单击“确定”按钮, 产生如图5?46所示的一个实体。?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 ? ?2. 交集 例5?9 交集操作步骤与实例。 在俯视图中绘制如图5?47所示的二维图形,在右视图中绘 制如图5?47所示的二维图形,注意绘图的高平齐原则。单 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 钮 ,利用建立主体的方法挤出两个二维图形至如图5?48 所示的两个实体(确保两个实体都完全相交到)。单击“实 体”工具栏中的“布尔运算交集(Boolean Common)” 按钮 ,依次选择两个实体,单击“确定”按钮 ,产生 如图5?49 所示的一个实体。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 ? ? ?3. 切割 例5?10 切割操作步骤与实例。 操作步骤: (1)在俯视图中绘制如图5?50 所示的矩形,单击“实体” 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 ,在 对话框中单击“串连(chain)”按钮 ,选择图中的 任一线段,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注意拉伸方向朝下)。 在弹出的“实体挤出的设置(Extrude Chain)”对话框 中输入距离为2,单击“确定”按钮,生成高为2 的长方体。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2)在“构图深度Z”文本框中输入深度为?1,在俯视图中 绘制如图5?51 所示的图形,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 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 ,向上挤出厚度为2 的实体(为了方便在布尔运算时选择工具主体),如图 5?52 所示。 (3)选择构图平面至右视图平面,单击“构图深度Z”按钮, 选择点1作为当前构图深度,绘制如图5?53所示的三角形。 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 按钮 ,选择“切割主体(Extend through all)”命 令,“全部贯穿(Extend through all)”命令,单击 “确定”按钮,然后选择第2步产生的实体作为切割主体, 生成如图5?54所示的实体。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2 实体造型?(4)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布尔运算切割(Boolean Remove)”按钮 ,依次选择实体1 作为目标主体,实 体2 作为工具主体,单击“确定”按钮,产生如图5?55 所 示的实体。上一页返回 5.3 实例? ? ??? ?例5?11 综合建模实例1。 操作步骤: (1)选择“文件(File)”→“新建(New)”命令,新 建一个文档。 (2)单击“屏幕视角”工具栏中的“俯视图(Top View)”按钮 ,将视图模式设置为俯视图模式。 (3)绘制如图5?56 所示的二维图形。 (4)单击“屏幕视角”工具栏中的“等角视图”按钮 , 将视图模式设置为等角视图。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5)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 ,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 框中单击“串连(chain)”按钮 ,选择“3 个串联” 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6)在“实体挤出的设置(Extrude Chain)”对话框 中,设置延伸距离(Distance)为22,单击“确定”按钮, 完成挤出实体的操作,结果如图5?57 所示。 (7)单击“构图平面”工具栏中的“前视图(Front View)”按钮 ,将构图面设置为前视图平面。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8)单击“构图深度Z”按钮,选取如图5?58 所示的点, 将构图深度设置为该点位置。 (9)单击“屏幕视角”工具栏中的“前视图(Front View)”按钮 ,将视图模式设置为前视图模式。 (10)绘制如图5?59 所示的二维图形。 (11)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 ,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 框中单击“串连(chain)”按钮 ,选择刚才所画的图 形,然后单击“确定”按钮。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12)在“实体挤出的设置”对话框中,设置挤出操作为 “增加凸缘(Add Boss)”,“延伸距离(Distance)” 为18,挤出方向如图5?60 所示(否则单击“更改方向” 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挤出实体的操作,结果如 图5?61 所示。 (13)在前视图构图面中,将构图深度Z 设置到如图5?62 所示的位置,并绘制如图5?62所示的半径为15、30 的两 个圆。 (14)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 ,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 框中单击“串连(chain)”按钮 ,选择半径为30 的 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15)在“实体挤出的设置”对话框中,设置挤出操作为 “增加凸缘(Add Boss)”、“延伸距离(Distance)” 为7,挤出方向如图5?63 所示(否则单击“更改方向”按 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挤出实体的操作。 (16)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 单击 “串连(chain)”按钮,选择半径为15 的圆,然后单 击“确定”按钮。 (17)在“实体挤出的设置”对话框中,设置挤出操作为 “切割主体(Extend through all)”,挤出距离设置为 “全部贯穿(Extend through all)”,单击“两边同时 延伸”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挤出实体的操作如图 5?64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18)牵引实体表面。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牵引实体 面(Draft Solid Faces)”按钮 ,选择图中底座的上 表面,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实体牵引面的参数 (Draft Faces Parameters)”对话框。 在“实体牵引面的参数(Draft Faces Parameters)” 对话框中,选择“牵引到实体面”选项,牵引角度设置为10, 单击“确定”按钮。选择如图5?65 所示的侧板的左表面作 为牵引线,并确定牵引方向,结果如图5?66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19)变化半径倒圆角。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倒圆角 (Solid Fillet)”按钮 ,选择图5?67 所示中的边界 线L,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实体倒圆角参数 (Fillet Parameters)”对话框。 选择“变化半径”单选项,进行变化半径的圆角操作。单击 “边界1”右侧的“+”图标,选择第一项“顶点”,在“半 径”文本框中输入4,按Enter 键;选择第二项“顶点”, 在“半径”文本框输入“4”,按Enter 键。然后单击“编辑” 按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中点插入”命令,然后选择边界 线L,在弹出的“输入半径”对话框中,输入半径值为9 并 按Enter 键。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回到“实体倒圆角参数(Fillet Parameters)”对话框, 选中“沿切线边界延伸”复选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结果如图5?68 所示。 (20)单击“构图平面”工具栏中的“前视图(Front View)”按钮 ,将构图面设置为前视图平面。 (21)绘制螺旋线。单击“矩形”工具栏中的“绘制螺旋线” 按钮 ,打开“螺旋线选项”对话框。设置螺旋半径为12、 螺距为3、锥角为0、螺旋圈数为10。设置基准点为底座的 下底面上的一个圆心,结果如图5?69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22)单击“屏幕视角”工具栏中的“前视图(Front View)”按钮 ,将视图模式设置为前视图模式。 (23)将螺旋线向下平移3 个单位。单击“转换”工具栏中 的“平移”按钮 ,选择螺旋线,按Enter 键,打开“平 移选项”对话框。在“△Y”文本框中输入“?5”,单击 “确定”按钮 ,结果如图5?70 所示。 (24)局部放大显示螺旋线,并在上端点处绘制边长为3 的 正三角形。其中左侧边的中点为螺旋线的端点,左侧边为竖 直线,结果如图5?71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25)扫描螺纹实体。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扫描实体 (Solid Sweep)”按钮 ,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单击“串连(chain)”按钮,选择正三角形作 为“串连1”,单击“确定”按钮;系统重新打开“串连选项 (chaining)”对话框,此时选择螺旋线作为“串连2”,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打开“扫描实体的设置(Sweep Chain)”对话框,选择“建立实体”单选项,单击“确定” 按钮,即可产生螺纹,结果如图5?72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26)复制螺纹实体到底座另一个圆孔处,单击“转换”工 具栏中的“平移”按钮 ,选择螺纹实体,按Enter 键, 打开“平移选项”对话框。在“△X”文本框中输入“100”, 其他设置为0,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5?73 所示。 (27)利用布尔运算的切割命令,用大实体挖去两个螺纹实 体。 (28)单击“屏幕视角”工具栏中的“等角视图”按钮 , 将视图模式设置为等角视图,并显示图形的着色效果。 (29)选择“布尔运算”工具栏中的“布尔运算切割 (Boolean Remove)”按钮 ,首先单击大的实体, 进行如图5?73 所示的设置,单击“确定”按钮。然后按 Enter 键,最后结果如图5?74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 ? ???(30)单击“保存”按钮 ,保存文件,名为“例5?11”。 例5?12 综合建模实例2。 操作步骤: (1)选择“文件(File)”“新建(New)”命令,新建 一个文档。 (2)单击“屏幕视角”工具栏中的“俯视图(Top View)”按钮 ,将视图模式设置为俯视图模式。 (3)绘制如图5?75 所示的二维图形,图5?76 为其立体 效果图。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4)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 ,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 框中单击“串连(chain)”按钮 ,选择图中的二维 曲线链,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实体挤出的设 置(Extrude Chain)”对话框中,设置“延伸距离 (Distance)”为34,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挤出实体 的操作,结果如图5?76 所示。 (5)在实体的上表面绘制如图5?77 所示,半径为30,角 度为80°的圆弧。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6)选择“构图平面至右视图平面”选项,单击“构图深 度Z”按钮,选择圆弧的端点1 作为当前构图深度,绘制如图 5?78 所示的图形,尺寸如图5?79 所示。(注:在点1 和点2处将直线断成两段。) (7)单击“转换”工具栏中的“旋转”按钮 ,将步骤 (6)中所画的半个截面形状旋转至圆弧的另一个端点,如 图5?80 所示。 (8)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扫描实体(Solid Sweep)”按钮 ,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 中单击“串连(chain)”按钮,选择步骤6 所画的截面轮 廓(中心线不选)作为串连1,单击“确定”按钮,然后选 择80°圆弧作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轨迹线,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扫描实体的设置 (Sweep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切割主体(Cut Body)”选项,单击“确定”按钮,生成如图5?81 所示 的扫描实体。 (9)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旋转实体(Solid Revolve)”按钮 ,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 框中单击“串连(chain)”按钮,选择步骤(6)中半个 截面图形作为串连1,单击“确定”按钮,然后选择中心线 作为旋转轴,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旋转实体的设 置(Revolve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切割主体(Cut Body)”选项,单击“确定”按钮,生成如图5?82 所示 的旋转实体。利用相同的方法处理步骤7 中的截面图形,结 果如图5?83 所示。(注:图中实体设置为不显示隐藏线。)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 ? ??(10)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名为“例5?12”。 例5?13 综合建模实例3。 操作步骤: (1)选择“文件(File)”→“新建(New)”命令,新 建一个文档。 (2)单击“屏幕视角”工具栏中的“前视图(Front View)”按钮 ,将视图模式设置为前视图模式。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3)绘制一直径为20 的圆。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 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打开“串联选项”对话 框。在对话框中单击 “串连(chain)”按钮,选择该圆, 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实体挤出的设置 (Extrude Chain)”对话框中,设置“延伸距离 (Distance)”为20,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挤出实体 的操作,结果如图5?84 所示。 (4)在圆柱的端面上绘制边长为20 的正方形,位置如图 5?85 所示,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 单击 “串连(chain)”按钮,选择正方形,然后单击“确 定”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按钮(注意拉伸方向)。在弹出的“实体挤出的设置 (Extrude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增加凸缘(Add Boss)”选项,设置“延伸距离(Distance)”为20,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挤出实体的操作,结果如图5?86 所示。 (5)单击“构图平面”工具栏中的“俯视图(Top View)”按钮 ,将构图面设置为俯视图平面。?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6)在实体的上表面绘制直径为20 的圆,位置如图5?87 所示,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 单击“串连(chain)”按钮,选择该圆,然后单击“确定” 按钮(注意拉伸方向)。在弹出的“实体挤出的设置 (Extrude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增加凸缘(Add Boss)”选项,设置延伸距离(Distance)为20,单击 “确定”按钮,完成挤出实体的操作,结果如图5?88 所示。 (7)单击“屏幕视角”工具栏中的“前视图(Front View)”按钮 ,将视图模式设置为前视图模式。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8)在实体的下底面绘制如图5?89所示的图形。单击 “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 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串连 (chain)”按钮,选择该二维曲线链,然后单击“确定” 按钮(注意拉伸方向)。在弹出的“实体挤出的设置 (Extrude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增加凸缘(Add Boss)”选项,拔模角(Angle)选择“向内”选项设置 为10,设置延伸距离(Distance)为5,单击“确定”按 钮,完成挤出实体的操作,结果如图5?90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9)在如图5?91 所示的位置绘制圆,单击“实体”工具 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打开“串联 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 “串连(chain)”按钮, 选择该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注意拉伸方向)。在弹 出的“实体挤出的设置(Extrude Chain)”对话框中, 选择“增加凸缘(Add Boss)”选项,拔模角(angle) “向内”为10,设置“延伸距离(Distance)”为5,单 击“确定”按钮,完成挤出实体的操作,结果如图5?92 所 示。 (10)单击“屏幕视角”工具栏中的“前视图(Front View)”按钮,将视图模式设置为前视图模式。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11)在实体对称截面上绘制如图5?93 所示的三角形。 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 按钮,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串连 (chain)”按钮,选择该三角形,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在弹出的“实体挤出的设置(Extrude Chain)”对话框 中,选择“增加凸缘(Add Boss)”选项,设置“延伸距 离(Distance)”为2,两边同时延伸,单击“确定”按钮, 完成挤出实体的操作,结果如图5?94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12)在凸台的上表面绘制直径为15 的圆,单击“实体” 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打开 “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串连(chain)” 按钮,选择该圆,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注意挤出方向)。 在弹出的“实体挤出的设置(Extrude Chain)”对话框 中,选择“切割主体(Extend through all)”选项, “全部贯穿(Extend throughall)”选项,单击“确定” 按钮,完成挤出实体的操作,结果如图5?95 所示。 (13)在如图5?96 所示的位置绘制直径为10 和16 的圆。 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 按钮,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串连 (chain)”按钮,选择直径为16 的圆,然后单击“确定”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按钮(注意挤出方向)。在弹出的“实体挤出的设置 (Extrude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切割主体 (Extend through all)”选项,设置“延伸距离 (Distance)”为2,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挤出实体的 操作。继续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选择直径为10 的圆,然后单击“确定” 按钮(注意挤出方向)。在弹出的“实体挤出的设置 (Extrude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切割主体 (Extend through all)”选项,“全部贯穿(Extend through all)”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挤出实体 的操作,如图5?97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14)利用与步骤(13)相同的方法,切割实体得到如图 5?98 所示的图形。 (15)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倒圆角(Solid Fillet)” 按钮 ,选择图5?99 中的边界线,然后单击“确定”按 钮,打开“实体倒圆角参数(Fillet Parameters)”对 话框,输入固定半径值为1,单击“确定”按钮,生成如图 5?100 所示的圆角。 (16)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单一距离倒角(Solid One?distance Chamfer)”按钮 ,选择如图 5?100 所示的边界,单击“确定”按钮,输入倒角距离为 1,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5?101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 ? ???(17)单击“保存”按钮 ,保存文件,名为“例5?13”。 例5?14 综合建模实例4。 操作步骤: (1)选择“文件(File)”→“新建(New)”命令,新 建一个文档。 (2)单击“屏幕视角”工具栏中的“右视图(RightSide View)”按钮 ,将视图模式设置为右视图模式。 (3)绘制如图5?102 所示的矩形,矩形中心位于坐标原 点,在“构图深度Z”处的文本框中输入数据36,再绘制如 图5?103 所示的矩形。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4)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举升实体(Solid Loft)” 按钮,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串连 (chain)”按钮,选择图中大矩形作为外形1,小矩形作 为外形2,(注意确保两个外形的箭头和起始点的方向一 致),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举升实体的设置 (Loft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建立主体”选项,单击 “确定”按钮,生成如图5?104 所示的举升实体。 (5)单击“屏幕视角”工具栏中的“前视图(Front View)”按钮 ,将视图模式设置为前视图模式。 (6)在如图5?104 所示的中点处,绘制如图5?105 所 示的直线和圆弧。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7)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扫描实体(Solid Sweep)”按钮 ,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 中单击“串连(chain)”按钮,选择图中的小矩形作为串 连1,单击“确定”按钮,然后选择直线和圆弧为轨迹线, 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扫描实体的设置(Sweep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增加凸缘(Add Boss)”选项, 单击“确定”按钮,产生如图5?106 所示的扫描实体。 (8)单击“屏幕视角”工具栏中的“前视图(Front View)”按钮 ,将视图模式设置为前视图模式。设置 “构图深度Z”为0。绘制如图5?107 所示的半径为36 的 半圆和半径为28 的圆。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9)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 单击“串连(chain)”按钮,选择半径为36 的半圆,然 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实体挤出的设置 (Extrude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增加凸缘(Add Boss)”选项,“两边延伸”选项,设置“延伸距离 (Distance)”为27,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挤出实体 的操作,如图5?108 所示。 (10)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倒圆角(Solid Fillet)” 按钮 选择,如图5?109 所示的边界。单击“确定”按 钮,在弹出的“实体倒圆角参数(Fillet Parameters)” 对话框中选择“固定半径”选项,输入半径值为3,单击 “确定”按钮,产生如图5?110 所示的圆角。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11)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薄壳”按钮 ,选择如图 5?111 所示的两个开口面。单击“确定”按钮,在“实体 薄壳的设置”对话框中选择薄壳方向为“朝内”,厚度为1, 单击“确定”按钮。产生如图5?112 所示的薄壳实体。 (12)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 单击“串连(chain)”按钮,选择半径为28 的圆,然后 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实体挤出的设置(Extrude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切割主体(Extend through all)”选项,“两边延伸,全部贯穿(Extend through all)”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挤出实体 的操作,如图5?113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13)在实体的下底面绘制如图5?114 所示的二维图形。 (14)单击“实体”工具栏中的“挤出实体(Solid Extrude)”按钮,打开“串联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中 单击“串连(chain)”按钮,选择矩形和4 个小圆(注意 箭头方向一致),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实体 挤出的设置(Extrude Chain)”对话框中,选择“增加 凸缘(Add Boss)”选项,设置距离为2,单击“确定” 按钮,完成挤出实体的操作,如图5?115 所示。 (15)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文件名为“例5?14”。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例5?15 综合建模实例5。 如图5?116 所示为某电话听筒凹模的零件图,图5?117 所示为该零件的3D 造型图,拔模斜度为3°。 1. 零件的形状分析 由图5?116 可知,电话听筒凹模的主要结构是由多个曲面 组成的凹模型腔。型腔四周是由斜面及半径为R20、R30 的圆弧面构成的,且拔模斜度为3°,型腔四周曲面与底面 曲面之间采用半径为R2 的圆弧过渡。模具的左半部分存在 一个凹球面即电话听筒的话筒部分。该球面的半径为20,与 底面曲面之间也是采用R2 的圆弧面过渡。模具的右半部分 有一个回转曲面即电话听筒的耳机部分。该回转曲面的锥度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为8°,大端的直径为55,回转轴的倾斜角为14°,加工工 艺中对此特征应特别注意。回转曲面与中间曲面采用R2的圆 弧面过渡,回转曲面与圆锥底面曲面采用R5 的圆弧曲面过 渡。模具的外部结构比较简单,四周为长方形,上表面由一 个扫描曲面构成。 2. 构建基本实体 1)设置工作环境 设置“视角(Gview)”为Top,“构图面(Cplane)” 为Top,“工作深度Z”为0,“层别”为1。 2)绘制电话听筒外形曲线?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1)绘制R20 与R30 的圆弧:选择“构图(C)”→“圆 弧(A)”→“ 圆心+点(C)..”命令, 在工作条的 栏输入圆弧半径为20 , 在 处输入圆心坐标为(?100,0),之后单击“确 认”按钮结束。继续选择“ 圆心+点(C)..”命令,输入圆 弧半径为30,圆心坐标为(100,0),结果如图5?118 所示。 (2)绘制直线:选择“构图(C)”→“曲线 (S)”→“ 手动...”命令,依次输入坐标(?100, 20)、(100,30),之后单击“确认”按钮结束,结果 如图5?119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3)镜像样条线:选择“转换(X)”→“ 镜像 (M)...”命令,选取所绘制的样条线,之后选择 选项定义X 轴为镜像轴,并在“镜像”对话框中选择选 项,单击“确认”按钮结束,绘制结果如图5?120 所示。 (4)修剪曲线:选择“编辑(E)”→“修剪/打断 (T)”→“ 修剪/打断(T)”命令,在工作条中单击 按钮,依次选择需要修剪的两样条线和圆弧,结果如图 5?121 所示。 3)创建拉伸实体 (1)单击“层别”按钮,设置当前层为2。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 ???? ?(2)选择“实体(S)”→“ 挤出(X)...”命令。 (3)以串连方式选取所创建的曲线,结束选择后单击“确 定”按钮。 (4)显示“实体挤出的设置”对话框,按如图5?122 所 示进行参数设定,之后单击“确定”按钮,创建出如图 5?123 所示的实体。 (5)隐藏所有图素:选择“屏幕(R)”→“ 隐藏图素 (B)”命令,窗选所有图素,按Enter 键,把所有图素隐 藏。 3. 创建曲面 1)绘制曲面的线架曲线 (1)设定工作环境:设定“视角及构图面”为前视图;设 定“工作深度Z”为0;设置当前层为1。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2)绘制样条线:选择“构图(C)”→“曲线 (S)”→“ 手动...”命令,依次输入坐标(?200,0)、 (0,50)和(200,0),之后单击“确认”按钮,绘制 出如图5?124所示的样条线。 (3)设定工作环境:设定“视角及构图面”为侧视图;设 定“工作深度Z”为200。 (4)绘制样条线:选择“构图(C)”→“曲线 (S)”→“ 手动...”命令,依次输入坐标(?100, ?30)、(0,0)和(100,?30),之后单击“确认” 按钮,绘制出如图5?125 所示的样条线。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 ???2)创建扫描曲面 (1)设置当前层为3。 (2)选择“构图(C)”→“绘制曲面(v)”→“ 扫 描曲面(S)...”命令,选取如图5?125 所示的样条曲线为 截断面外形,之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束选择。 (3)选取如图5?124 所示的样条线作为切削方向外形, 之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束选择。创建如图5?126 所示的 曲面。 3)平移复制扫描曲面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1)设定“视角及构图面”为前视图,设定工作深度Z为0。 (2)选择“转换(X)”→“ 平移(T)...”命令,选取 扫描曲面,按回车键,弹出“平移选项”对话框,如图 5?127所示,定义平移方向为(0,?20)。 (3)操作同上,定义平移向量为(0,?34),平移复制 扫描曲面,结果如图5?128 所示。 (4)隐藏平移复制曲面2:选择“屏幕(R)”→“ 隐 藏图素(B)”命令,选取平移复制曲面2 进行隐藏。 4. 修剪拉伸实体 (1)设置当前层为2。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2)显示拉伸实体:选择“屏幕(R)”→“ 恢复隐藏 的图素”命令,选取拉伸实体,单击“确定”按钮。 (3)用曲面修剪实体:选择“实体(S)”→“ 修剪 (T)...”命令,弹出“修剪实体”对话框,如图5?129所 示。选取扫描曲面并单击“F 修剪另一侧”选项使箭头指向 保留侧,如图5?130 所示。之后单击“确定”按钮执行修 剪,结果如图5?131 所示。 (4)继续选择“ 修剪(T)...”命令,选取平移复制曲面 1 并使箭头指向保留侧,之后单击“确定”按钮执行修剪。 隐藏曲面后,结果如图5?132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 ??5. 创建电话听筒的耳机部分 1)绘制构图面辅助线 (1)在工具栏中设定“视角及构图面”为前视图,设定“工 作深度Z”为0,设置当前层为1。(2)选择“构图 (C)”→“直线(L)”→“ 绘制任意线(E)...”命令, 在工作条中单击 选项,依次给定起点和终点绘制出水平 线,然后在工作条中的 栏内输入50,单击“确 定”按钮。 (3)设定“视角及构图面”为前视图,设定“工作深度Z”为 0。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4)选择“ 绘制任意线(E)...”命令,在工作条中单击 和 选项,依次输入起点为(0,50)、角度为 ?14、直线长度为105,绘制出如图5?133 所示的图形。 2)设定绘图构图面 (1)单击“构图面”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图素定 面(E)”选项,选取图5?133中创建的两条直线,单击 “确定”按钮,弹出“新建视角”对话框,单击“确定”按 钮,弹出“选择查看”对话框,选择视角,单击“确定”按 钮,确定当前的绘图构图面,如图5?134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2)单击“屏幕视角”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图素 定面(E)”选项,选取图5?133中创建的两条直线,单击 “确定”按钮,弹出“新建视角”对话框,单击“确定”按 钮,确定视图方向,结果如图5?135 所示。 3)绘制电话筒耳机部分的圆 (1)选择“转换(X)”→“ 单体补正(O)...”命令, 按如图5?136 所示设定补正参数,之后选取水平线并向上 侧执行平移复制操作。 (2)选择“构图(C)”→“直线(L)”→“ 绘制任意 线(E)..”命令,在工作条中单击选项,绘制一条垂线并在 栏内输入“0”。结果如图5?137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 ?(3)选择“构图(C)”→“ 圆弧(A)”→“ 圆心+ 点(C)..”命令,在工作条的 栏内输入圆弧 直径为55,之后选择方式捕捉上步创建的两条直线的交点作 为圆心画圆,结果如图5?138 所示。 4)创建拉伸实体 (1)设置当前层为2。 (2)选择“实体(S)”→“ 挤出(X)...”命令。 (3)选取上步创建的圆弧并设定拉伸方向如图5?139 所 示,之后单击“确定”按钮执行,弹出“实体挤出的设置” 对话框,如图5?140 所示,设置参数后单击“确定”按钮, 结果如图5?141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 ? ?? ? ? ?5)修剪实体 (1)设置当前层为2。 (2)显示平移复制曲面2,操作同前,如图5?142 所示。 (3)用平移复制曲面修剪实体,操作同前,隐藏平移复制 曲面2,结果如图5?143 所示。 6. 创建电话筒部位的球体 1)绘制旋转体曲线 (1)设置当前层为1。 (2)设置构图面及视角为前视图,工作深度Z 为0,并显示 扫描曲面的轨迹曲线。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3)偏移复制扫描曲面轨迹曲线:选择“转换(X)” →“ 单体补正(O)...”命令,在“补正选项”对话框中 设定为 方式,次数为1,在补正距离文本框中 输入“20”,之后选取扫描曲面轨迹曲线向下侧偏移, 如图5?144 所示。 (4)绘制垂线:选择“构图(C)”→“直线 (L)”→“ 绘制任意线(E)...”命令,在工作条中单击 选项,绘制一条垂线并在 栏输入?100,结果如图 5?145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5)过交点作偏移复制曲线的切线:选择“构图 (C)”→“直线(L)”→“ 绘制任意线(E)...”命令, 选取 方式捕捉垂线与偏移曲线的交点,在工作条的 栏内输入直线长度为30,选择点捕捉方式为 ,在“选取 圆弧”的提示下,单击偏移复制曲线,绘制出偏移复制曲线 的切线,单击“确定”按钮。 (6)绘制旋转轴:选择“转换(X)”→“ 旋转 (R)...”命令,选取切线并捕捉其与偏移曲线的交点为旋转 中心,之后设定“旋转选项”对话框中的参数如图5?146 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得到结果如图5?147 所示。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7)延长旋转轴:选择“编辑(E)”→“修剪/打断 (T)”→“ 修剪/打断(T)”命令,在工作条中文本框中, 输入长度为30,单击旋转轴下端部分,旋转轴延长结果如图 5?148 所示。 (8)绘制水平线:选择“构图(C)”→“直线 (L)”→“ 绘制任意线(E)...”命令,在工作条中单击按 钮,单击确定直线的起点和终点,在 栏内输入 “25”,就绘制出水平线。水平线与旋转轴的交点即为旋转 体圆心,如图5?149 所示。 (9)绘制旋转体曲线:选择“构图(C)”→“圆弧 (A)”→“ 圆心+点(C)...”命令,在工作条的 栏中输入圆弧半径为20,之后选取方式捕捉上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步确定的旋转体圆心,得到一个圆,结果如图5?150 所示。 然后,修剪圆弧并隐藏扫描轨迹曲线 ? 与偏移曲线,结果如图5?151 所示。 ? 2)创建旋转实体 ? (1)设置当前层为2。 ? (2)选择“实体(S)”→“ 旋转(R)”命令,弹出 “串连选项”对话框,根据提示选取所需的旋转体曲线和旋 转轴,弹出“方向”对话框,如图5?152 所示,单击“确 定”按钮,弹出“旋转实体的设置”对话框,设定如图 5?153 所示的参数,单击“确定”按钮得到如图5?154 所示的结果。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7. 实体倒圆角 (1)选择“实体(S)”→“倒圆角(F)”命令,选取如 图5?155 所示的半径为2 的倒圆角边,并在“实体倒圆角 参数”对话框中设置参数如图5?156所示,之后单击“确 定”按钮执行。 (2)操作步骤同上,选取半径为5 的倒圆角边,在“实体 倒圆角参数”对话框中设置圆角半径值为5,之后单击“确 定”按钮,可得到所需的倒圆角。 8. 创建零件实体 (1)设置当前层为1。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 ??(2)设置工作环境:设置“构图面及视角”为俯视图, “工作深度Z”为0。 (3)创建实体外形:选择“构图(C)”→“ 矩形 (R)...”命令,在工作条的 栏中设定宽度 为308,高度为100,之后单击 按钮,选择选项定义坐 标原点作为矩形的中心。 (4)创建拉伸实体:设置当前层为2,选择“实体 (S)”→“ 挤出(X)...”命令,选取上步创建的矩形,之 后单击“确定”按钮,弹出“实体挤出的设置”对话框,如 图5?157所示,设置参数后单击“确定”按钮。图5?158 为创建的拉伸实体与电话听筒的线框图。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实例??(5)用曲面修剪拉伸实体:选取扫描曲面并使修剪方向指 向保留侧,之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修剪,如图5?159 所示,图5?160 为修剪后的线框图。 (6)实体布尔运算操作:选择“ 布尔运算-切割(V)” 命令,选取修剪过的拉伸实体为目标实体,选取电话听筒实 体为工具实体,之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5?117 所示。上一页返回 图5?1 挤出实体返回 图5?2 二维图形返回 图5?3 “实体”工具栏返回 图5?4 实体管理返回 图5?5 “基本实体”子菜单返回 图5?6 挤出串连方向和拉伸方向返回 图5?7 “实体挤出的设置”对话框返回 图5?8 挤出实体返回 图5?9 3种挤出操作产生的实体返回 图5?10 挤出的方向返回 图5?11 不同拔摸厚度设置(a)不采用拔模角; (b)拔模角朝外20°; (c)拔模角朝内20°; (d)双向拔模20°返回 图5?12 不同薄壁设置(a)厚度向内;(b)厚度朝外;(c)内外同时产生薄壁返回 图5?13 开放式轮廓(a)开放轮廓产生薄壁;(b)在开放轮廓的两端同时产生拔模角返回 图5?14 轮廓线返回 图5?15 旋转实体返回 图5?16 “旋转实体的设置”对话框返回 图5?17 开放曲线旋转返回 图5?18 截面图形返回 图5?19 实体效果返回 图5?20 空间线框返回 图5?21 箭头起始点和方向返回 图5?22 举升实体返回 图5?23 以直纹方式产生的实体返回 图5?24 花瓶实体返回 图5?25 花瓶薄壳返回 图5?26 实体主体薄壳返回 图5?27 “实体倒圆角参数”对话框返回 图5?28 瓶口倒圆角返回 图5?29 “实体图素选择”工具栏返回 图5?30 角落斜接对比(a)角落斜接;(b)角落未斜接返回 图5?31 长方体返回 图5?32 关键点的位置返回 图5?33 倒圆角后的结果返回 图5?34 “实体倒圆角参数”对话框返回 图5?35 单一距离倒角设置返回 图5?36 单一距离倒角返回 图5?37 不同距离倒角设置返回 图5?38 不同距离倒角返回 图5?39 角度距离倒角设置返回 图5?40 角度距离倒角返回 图5?41 牵引到实体面返回 图5?42 牵引到指定平面返回 图5?43 牵引到指定边界返回 图5?44 牵引挤出返回 图5?45 结合操作前返回 图5?46 结合操作后返回 图5?47 交集操作准备图返回 图5?48 挤出两个实体返回 图5?49 交集操作后的结果返回 图5C50 矩形返回 图5?51 绘制图形返回 图5?52 挤出后结果返回 图5?53 画出三角形返回 图5?54 挤出切割返回 图5?55 布尔运算切割后的结果返回 图5?56 二维平面图形返回 图5?57 挤出后图形返回 图5?58 设置构图深度返回 图5?59 绘制平面图形返回 图5?60 拉伸方向返回 图5?61 挤出后图形返回 图5?62 绘制圆返回 图5?63 挤出方向返回 图5?64 挤出后的效果返回 图5?65 注意牵引面返回 图5?66 牵引后效果返回 图5?67 选择边界返回 图5?68 倒圆角后效果返回 图5?69 绘制螺旋线返回 图5?70 平移后效果返回 图5?71 绘制三角形返回 图5?72 创建扫描实体返回 图5?73 复制螺纹返回 图5?74 效果图返回 图5?75 绘制二维平面图返回 图5?76 立体效果图返回 图5?77 二维图形返回 图5?78 绘制截面返回 图5?79 截面图形尺寸返回 图5?80 旋转截面返回 图5?81 扫描切割返回 图5?82 旋转切割返回 图5?83 旋转切割返回 图5?84 产生圆柱返回 图5?85 绘制矩形返回 图5?86 挤出实体返回 图5?87 绘制圆返回 图5?88 挤出实体返回 图5?89 绘制截面图形返回 图5?90 挤出后效果返回 图5?91 挤出拔模返回 图5?92 增加凸台返回 图5?93 绘制截面图形返回 图5?94 挤出实体返回 图5?95 挤出切割返回 图5?96 绘制圆返回 图5?97 挤出切割实体返回 图5?98 进一步切割返回 图5?99 选择边界返回 图5?100 倒圆角实体返回 图5?101 倒圆角实体返回 图5?102 绘制矩形返回 图5?103 绘制二维截面图形返回 图5?104 举升实体返回 图5?105 绘制轨迹线返回 图5?106 扫描实体返回 图5?107 绘制截面返回 图5?108 挤出实体返回 图5?109 选择边界返回 图5?110 实体倒圆角返回 图5?111 选择开口面返回 图5?112 薄壳实体返回 图5?113 挤出切割返回 图5?114 绘制截面返回 图5?115 实体效果返回 图5?116 电话听筒凹模零件图返回 图5?117 电话听筒3D实体造型图返回 图5?118 绘制圆弧返回 图5?119 绘制样条线返回 图5?120 镜像样条线返回 图5?121 修剪曲线后的结果返回 图5?122 “实体挤出的设置”对话 框返回 图5?123 创建的实体返回 图5?124 样条线返回 图5?125 样条线返回 图5?126 创建扫描曲面返回 图5?127 “平移选项”对话框返回 图5?128 平移复制扫描曲面返回 图5?129 “修剪实体”对话框返回 图5?130 选择扫描曲面返回 图5?131 修剪结果返回 图5?132 隐藏曲面后的效果返回 图5?133 绘制构图面辅助线返回 图5?134 确定绘图构图面返回 图5?135 确定视图方向返回 图5?136 设定补正参数返回 图5?137 单体补正水平线返回 图5?138 绘制圆返回 图5?139 设定拉伸方向返回 图5?140 设定拉伸参数返回 图5?141 拉伸实体效果图返回 图5?142 显示平移复制曲面2返回 图5?143 修剪实体后的效果图返回 图5?144 偏移复制曲线返回 图5?145 绘制垂线返回 图5?146 设定旋转参数返回 图5?147 绘制旋转轴返回 图5?148 延长旋转轴返回 图5?149 确定旋转体圆心返回 图5?150 绘制圆弧返回 图5?151 绘制的旋转体曲线返回 图5?152 “方向”对话框返回 图5?153 “旋转实体的设置”对话 框返回 图5?154 绘制听筒部分球体效果返回 图5?155 选取倒圆角边返回 图5?156 “实体倒圆角参数”对话 框返回 图5?157 “实体挤出的设置”对话 框返回 图5?158 拉伸实体与电话听筒的线 框图返回 图5?159 曲面修剪拉伸实体返回 图5?160 修剪后的线框图返回 表5?1 轴的定位参数说明返回 表5?2 打开“挤出”选项卡时实体挤 出的设置参数说明注:图5-9下一页 返回 表5?2 打开“挤出”选项卡时实体挤 出的设置参数说明注:图5-10 图5-11上一页 返回 表5?3 打开“薄壁”选项卡时挤出 实体的设置参数说明注:图5-12 图5-13返回 表5?4 “实体图素选择”工具栏中的 菜单说明返回 表5?5 “实体倒圆角参数”对话框中 的参数说明注:图5-30返回 表5?6 “实体倒角参数”对话框说明注:图5-35、5-36、 5-37、 5-38、 5-39、 5-40返回 表5?7 “牵引面参数(Draft Faces Parameters)”对话框说明注:图5-41、 5-42、 5-43、 5-44返回 图5?22 举升实体返回 图5?76 立体效果图返回 图5?124 样条线返回 图5?125 样条线返回 图5?117 电话听筒3D实体造型图返回
更多相关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圆沿着大圆滚动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