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最近总是感觉心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心慌,疲劳是病又加重了吗

【爱问经验】心慌气短怎么办
一个驴友,因感冒后引起心慌气短的症状,要感冒治疗好后这种心慌气短的情况仍没减轻。检查心脏等又没病灶。该怎么办,下面说说治疗办法。
【爱问经验】心慌气短怎么办
一个驴友,因感冒后引起心慌气短的症状,要感冒治疗好后这种心慌气短的情况仍没减轻。检查心脏等又没病灶。该怎么办,下面说说治疗办法。
【爱问经验】心慌气短怎么办
一个驴友,因感冒后引起心慌气短的症状,要感冒治疗好后这种心慌气短的情况仍没减轻。检查心脏等又没病灶。该怎么办,下面说说治疗办法。
【爱问经验】心慌气短怎么办
一个驴友,因感冒后引起心慌气短的症状,要感冒治疗好后这种心慌气短的情况仍没减轻。检查心脏等又没病灶。该怎么办,下面说说治疗办法。
【爱问经验】心慌气短怎么办
一个驴友,因感冒后引起心慌气短的症状,要感冒治疗好后这种心慌气短的情况仍没减轻。检查心脏等又没病灶。该怎么办,下面说说治疗办法。
心慌-百科介绍
心慌可以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后者系因人们对自己心脏活动特别敏感而致。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
大家还关注冠心病最近总是感觉心慌气短、疲劳是病又加重了吗?最..._百姓问医生
扫描二维码
冠心病最近总是感觉心慌气短、疲劳是病又加重了吗?最...
来自:河南省 济源 浏览 401 次
提问时间: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 54933 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 饮食注意疾病忌口禁绝烟酒饮食调养,控制膳食总热量低脂低胆固醇膳食并限制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摄入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尽量以植物油为食用油。
TA帮助了164人
回答列表(3)
TA帮助了3306人
病情分析:
患了冠心病应该注意饮食低脂肪高纤维.情绪应该稳定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常用药物有冠心丹参胶囊、消心痛等另外试试中药瓜蒌薤白汤.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3275人
病情分析: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日常生活中如有心慌气短、疲劳、胸闷憋气都可能是冠心病的前兆要及时就医也要注意预防冠心病急性发作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危险因素里的主要几种简称“三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吸烟尤其吸烟主要损伤血管壁破坏内皮功能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坚持服用含有维生素B6成分的五福心脑清以起到抗动脉血管壁坏死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1094人
病情分析:
冠心病疾病症状临床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博、猝死型五个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和猝死两种类型心绞痛是一组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起的症候群:(1)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偶有长达15分钟可自行缓解;(2)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3)疼痛在心脏负担加重(例如体力活动增加、过度的精神刺激和受寒)时出现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后即可消失;(4)疼痛发作时可伴有(也可不伴有)虚脱、出汗、呼吸短促、忧虑、心悸、恶心或头晕症状
回答时间:
热门关键词
百姓导医台 冠心病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发病部位: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您可能还关注
疾病大全自助查询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
按疾病查找
按症状查找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心脏不舒服
49岁 18:13:41
病情描述:
心脏不舒服心悸心慌气短是否有冠心病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你好,一般心肌缺血是,可以用活血化瘀中药等调理,平时多休息,调节心情,少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保证睡眠充足,减轻工作压力,祝您健康。
有关的更多问题,
心脏不舒服
心...热词TOP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
最近血糖上来了 饭菜不能吃
想买一点能治疗他牙齿的药
白癜风用什么药能好?
心脏不舒服最近特别烦躁,浑身乏力,心慌气短,怎么办
来自于:北京|
提问时间: 17:27:28|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近段时间特别的,这一烦躁浑身都不舒服,浑身乏力,,这可该怎么办?
相关疾病: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559收到了:
病情分析:
浑身乏力,气短多是贫血,心律失常,心脏供血不足等引起的。
指导意见:
建议你做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查出病因,再做治疗。平时注意多休息。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6160收到了:
病情分析:
有可能是贫血,气血不足导致的,一般和平时饮食不合理,营养不良的可能性较大的1
指导意见:
你可以检查一下血常规看看的,有贫血的话,可以服用补铁口服液,和平时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如阿胶,大枣,动物肝脏来改善的,平时也要多吃其他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就可以了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49收到了:
病情分析:
性情烦躁,心慌气短,伴见浑身乏力不能排除甲亢,甲亢患者情绪易激动,烦躁多虑,伴高代谢症候群时可出现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
指导意见:
建议你做甲功三项以明确病因,若为甲亢,可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有这症状要小心 常气喘易疲劳或为心衰征兆
有这症状要小心 常气喘易疲劳或为心衰征兆
阅读提要:平时看起来生龙活虎,却因为一个激动就导致严重心脏问题……
近年来,慢性心衰逐渐好袭青壮年,前期疾病信号很容易被忽视,等到发现往往已出现致命问 题。珠江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闫玉生提醒,如果青年白领无故出现经常性气喘、心悸,做事吃力,且呈现持续加重的情况,最好进行心电图和心脏B超检查,尽快剔除 危险因素。
看球激动血栓脱落致昏迷
闫玉生介绍,在这几年的接诊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30来岁的患者,年纪轻轻却已出现严重心衰,他们都忽略了之前出现的疾病信号。
“我前阵子做了个手术,患者是名30多岁的男子,刚感觉到心脏不适,一查就是慢性心衰代偿期”,闫玉生介绍,这名患者此前已感觉到疲惫和气 促,但没重视这些症状。检查显示,该患者心脏瓣膜高度狭窄,“血液在心房里涡流,留不过去慢慢就形成血栓”,而在今年世界杯期间,患者一个激动突然从凳子 上摔下,血栓可能就在那时候脱落,并随血液冲到了脑血管中,现场导致昏迷。
“这就是我一直想要呼吁的,年轻人要注意疾病的前兆。”闫玉生指出,人的代偿能力很强,一般需做了强烈的体力劳动才会有明显反应。年轻人出现劳累,会觉得是不是缺乏运动,最后拖着拖着就习惯了,甚至出现心慌气促等早期明显疾病症状都很少在意。
心电图+B超即可筛查疾病
如何确诊是否患有心衰?专家介绍,患者如果出现经常性气喘、心悸,做事吃力,稍活动就特别疲劳的情况,且这些症状持续加重,伴有脚肿,就可能已发展为心脏瓣膜病心功能衰竭了。“检查其实很简单,一个心电图再加一个心脏B超基本即可确诊。”
那么该如何预防慢性心衰呢?闫玉生表示,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准则只有一个,就是控制好原发病。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危险因素。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甲亢等都是慢性心衰发生的高危因素。控制好这些疾病,即可预防慢性心衰的发生。
闫玉生介绍,市民一旦感觉自己很累了,就需马上进行休息,“如果拿了东西或者爬楼梯感觉累,却还是坚持一口气上去,往往就很容易诱发疾病发生”。他特别提醒,年轻人一定要量力而为。
阅读提要:心血管健康研究(CHS)显示,大约60%的老年心衰患者合并有至少3种主要并存疾病或并发症,包括功能损伤和认知损伤,这些障碍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心血管健康研究(CHS)显示,大约60%的老年心衰患者合并有至少3种主要并存疾病或并发症,包括功能损伤和认知损伤,这些障碍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Mathew Maurer(纽约老年人临床心血管研究实验室)和Jonathan A Shaffer(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在随刊评论中指出,如果我们只是解决心衰这个临床综合征的话,那么将错过干预其他并存疾病或并发症的时机。
心血管健康研究(CHS)是一项针对年龄65岁以上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纵向研究。所有参与者为年期间新诊断的心力衰竭患者。
年期间,1193例患者新诊断为心衰,研究人员发现其中558例有并存疾病或并发症。患者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79.2岁,大约一半是男性;22%的患者至少有一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损害,44%的患者至少有一项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损害。在所分析的并存疾病中,高血压最常见(82%),其次是冠心病(60%);只有2.5%的患者没有并存疾病。此外,17%的患者有认知障碍。
在随访期间,504例患者死亡。1年、5年、10年死亡率分别为19%、56%和83%。糖尿病、中重度慢性肾脏病(CKD)、脑血管疾病、功能损害和认知损害以及一种或多种IADL障碍均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另一方面,一旦心衰诊断已经成立,引起心衰的高血压和冠心病并不影响患者死亡率。
袁阔成出身评书世家,伯父袁杰亭、袁杰英和父亲袁杰武号称“袁氏三杰”。袁阔成与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被大家合称“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因其家学渊源,功底深厚,家喻户晓。袁阔成倡导说新书,将小舞台的传统评书术带到大舞台上,使评书真正成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袁阔成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内容新、风格新、语言新。袁阔成表演的《三国演义》家喻户晓,代表了中国评书的最高水平。
当众人都在惋惜又一位曲艺奇才的离去时,又不得不感叹心衰竟然如此可怕!尤其是忽冷忽热的天气,加上老年人本身体质不如年轻人好,很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心脏疾病击倒。对此,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脏科主任夏云峰介绍说,每年到季节变换的时候,特别是初春季节,老年人中心血管病复发的比较多。每年冬春季节收治的老年患者中,60%以上是心血管病患者,今年春节后不到一周,病房就收治了7例。
夏主任说,心血管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复发,但春季是多事之秋,特别是3至4月份,是心血管病复发的一个高峰期。一是这个时期虽然已经入春,但气温还很低,且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容易引起血管痉挛,特别是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多数伴有血管硬化和血管狭窄,气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刺激血管痉挛而引起心肌供血减少,严重的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二是冬天人们一般室内活动多,室外活动少,随着气候的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有的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心脏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加上有的对活动量掌握的不好,活动量过大,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梗;三是人到老年,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多,遭受风寒侵袭,细菌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容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的疾病,这些病又都会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因此,这也提示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尤其是在冷暖温差变化大的春季更要关注心脏健康,做好心衰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小症状 就可以提示心衰风险
许多人错误的认为,只有患了很严重的心脏病才会诱发心衰,其实不然,生活中的许多小症状已经在提示你,你的心脏早已不是那么健康了。
美国德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的心脏病专家新定义了一种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新症状——俯身呼吸困难,文章在线发表于2014年2月《JACC: Heart Faiilure》。俯身呼吸困难,也就是患者在俯身时发生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以往人们认为,晚期心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端坐呼吸,是指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的状态,由于肺脏内的体液过多即充血性肺水肿,垫高枕头或头部抬起才可以减轻症状。
但这个研究提醒我们,如果患者在俯身穿鞋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也要马上提高警惕。出现俯身呼吸困难,是因为心衰患者体内液体过多,导致循环压力增高,俯身弯腰时压力会进一步增加。所以出现这种症状说明或是当前的心衰治疗可能出现问题,或是病情出现了进一步的发展。
而患者之所以发生心衰,导致俯身呼吸困难,可能有以下几种诱因:
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春季也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呼吸道感染的同时会伴有发热、心率增快等症状,这些都加重了心脏的负担,频繁咳嗽则可引起暂时性肺动脉高压,加重右心室负荷。
过度的体力活动也会诱发心衰,不过这是要根据每人的心脏情况及体质基础而定,患者只需要记住,凡是活动后出现心慌气短及较显著的劳累感时则称过度,所以心脏病患者平时的活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运动过量。
当然心衰也跟精神过度紧张有关系,情绪过于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
此外心律失常会使病人可感到心悸不适,脉搏间歇不齐或忽快、忽慢等,从而诱发心衰。
多注意 生活细节也可引爆心衰
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生率很高,而便秘又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心力衰竭病人便秘最好别超过2天,因为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内压力,增加氧的消耗,则使心率加快,心血量增加和每分钟心搏出血量增多,给心脏增加负担,所以应每天排便一次。
若病人无法顺利排便,家人要尽快采取措施。不能坐起排便的病人,可垫高其上身,再使臀部坐在便器上,如能坐起排便,可使用坐便椅子,最好是两上肢有支托或两手有撑扶处。家人还可顺时针方向给病人进行腹部按摩,以刺激肠蠕动,也可用开塞露、甘油拴等简易通便法。饮食上要选择粗粮、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和能刺激肠蠕动的多渣食物。
好习惯 可降低心衰发生风险
1、不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男性烟民心衰危险高出86%,女性烟民心衰危险高出109%
2、保持健康体重:肥胖男性和肥胖女性心衰危险分别增加75%和106%。体重超标会使男女心衰危险分别增加15%和21%。
3、经常锻炼:经常进行散步等适度锻炼的男女,其心衰危险分别降低21%和13%。运动强度较高的男女,其心衰危险分别降低33%和36%。
4、多吃蔬菜:每周吃蔬菜3—6次的男女,其心衰危险分别降低26%和27%。
5、注意保暖:预防心衰的发生,朋友们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冬天,不能只要风度,不要温度,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出现发烧、贫血、甲亢等疾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要呆在家里讳疾忌医。
6、注意心情:预防心衰还要注意心情调理,要愉快而不过分激动,动不动就要与他人争执、争强好胜、容易生气等都会导致心脏病的高发。
好心态 做好康复也可活百岁
目前随着诊断、救治水平的提高,很多患者能从首次心梗的打击中存活下来。但由于心肌梗塞使部分心肌细胞存在不可逆的坏死,这部分病人虽然保存了生命,但心脏的功能受到了大大的影响。而心脏康复可大大减少再梗和猝死的危险。因此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脏瓣膜置换及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和各种心脏病所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均应重视心脏康复治疗。
心脏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药物治疗的目标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长期的药物优化治疗能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命。不过,相比于药物治疗,非药物的心脏康复治疗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非药物治疗包括运动治疗、正确生活方式的指导及心理治疗三部分。运动治疗的主要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方式、强度、频率、安排以及注意事项。最好的运动方式是步行,一次最好3000米,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5次,中等量运动即可。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的最后要进行身体调整,使心率逐步恢复到安静状态。运动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屏、突然用力的运动;在运动中要特别注意预防意外的跌伤碰伤;运动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心理治疗则是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评估与咨询,采取各种手段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这个具体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时可以进行药物干预。对于心衰患者来说,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控制体重。
住院的心衰加重患者,在入院数天内我们主要应用静脉利尿剂将患者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体外,患者体重明显减轻,而心衰症状也迅速好转。
因此,要提醒出院的心衰患者,每天要坚持监测自己的体重,限制每天的喝水量,渴了只能喝一口水,不能喝个畅快。
同时要注意低盐饮食,当体重较前明显增加时,请不要高兴,这不是你长胖了,而是体内多余的水排不出来,要立即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大口服利尿剂用量,如若不然,心脏负荷加重,就要犯心衰症状了。
发表评论:
馆藏&12189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慌气短吃什么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