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的意义对一座城市的意义?

浅析现代城市雕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现代城市雕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啦【环境工程】 编辑:宁静
  摘 要:文章从社会角度以及环境艺术的角度对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影响城市雕塑的社会因素是:政府领导的城市管理决策水平、规划部门的雕塑规划工作,市民的综合素质等;其次,从环境艺术的角度来研究城市雕塑的问题,提出目前城市雕塑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善于从创造整体形象的观点出发,不能把雕塑同所存在的空间环境、尺度、形状、文脉背景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主题的选择、空间的放置、色彩的运用、材料的选取、尺度的经营、意境的制造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城市;城市雕塑;环境;艺术;城市文脉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ity sculpture from the social angle and the environment art angle. First, it pointed out the social factor affected city sculpture is: The level of government instruction in city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the project of the planning department,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Second, it studied the questions of the city sculptures from the environment art angle, and proposed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Xiangtan city sculptures design at present is: it cannot design based on creating overall image, it cannot combine the sculpture with factors such as spatial environment, criterion, shape, culture background organically. In the subject choice, the spatial laying aside, the color utilization, the material selection, criterion management, idea creation many aspects, it need further enhance.
  Keywords:C C E A City culture
  城市是一个集经济、文化、人文、景观、风情等为一体的巨大综合体。随着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变革、整合城市功能尤其是重塑城市形象迫在眉睫,这就使得城市景观形象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城市景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社会文化氛围、物质形体空间及其所形成的运作机制的一种综合空间艺术的表现[1]。它的涵盖面很广,包括建筑、绿化、城市空间、城市道路、铺地、城市公共设施、城市雕塑以及城市色彩等。而城市雕塑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能美化和装饰环境景观,而且能传达其它艺术形式要素不能取代的信息。因此许多城市雕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城市重要交通路口的雕塑可以起到很好的交通导向和城市标志性作用。广场雕塑可以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作用。居民小区的雕塑可提高居民的领域感和对&家&的识别性。商业街的雕塑可以为市民增添轻松愉悦的情趣,甚至促进消费。因此,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如果说城市是一本书,那么城市雕塑就是这本书中精美的插图。好的插图可以为书添色加彩。一座优秀的城市雕塑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时代文化的标志;它既为当代服务,又为未来留下不易磨灭的形象记忆。例如法国戴高乐广场上的凯旋门,门上有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马塞曲浮雕;我国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表现了中国人民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历史画面。
  城市雕塑是城市品质的象征,是记录城市历史的画卷,是城市景观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是人们生活互动的纽带,是城市导向功能的标志,是建筑与环境的空间补充,是城市的窗口。但是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雕塑对美化城市环境、愉悦居民心情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就现代城市雕塑现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正确指导城市雕塑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具有一定的实际性意义。
  根据多方面收集资料、调研,发现现代城市雕塑现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雕塑形式与雕塑内容的冲突
  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作品的存在方式。它包含两个密切联系着的方面:一是内容的内部结构,即题材的各种因素或部分的内容联系和组织;一是形象的外观即形象呈现于感官面前的样式,或者艺术作品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的组成方式。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包含着对方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辨证关系是:&内容自身包含着形式。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完全一致的。&在成功和完美的艺术作品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完全统一,不可任意更改的。
  我们在评价艺术作品的好坏时,常以其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结合谓之佳作。雕塑作品也不例外。
  2、雕塑内容与环境主题内容冲突
  城市雕塑艺术是立体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建筑环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建筑小品环境都应与建筑环境相统一。在传统建筑的周边环境中,其雕塑作品应具有传统艺术的形式;现代建筑的周边环境中,其雕塑作品应具有现代风格。这样,才能使环境与艺术得到整体的协调效果。
  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雕塑艺术与建筑艺术在形式风格、空间、环境文化等方面互为影响,互相渗透,因此,处于同一环境空间中的建筑雕塑在风格上应该和谐统一,换个角度说,就是雕塑、建筑、周边环境三者应协调统一。
  任何一件雕塑作品在环境中的出现,都必须与该环境在艺术形式上产生整体的联系和呼应。否则,就会导致雕塑作品与环境空间形式形成冲突。
  3、雕塑体量与环境空间冲突 人是城市景观环境中的主体。如何使环境景观中占据一定空间位置的城市雕塑在尺度上给人以协调、舒适的感觉,让人们在感知雕塑的审美过程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就需要在使雕塑与环境大小的空间的正确比例关系。环境空间中体量过大或过小的雕塑都不可能给人以最愉悦的心理体验。
  那么,雕塑空间与环境空间之间应该拥有怎样的比例才能使雕塑在环境空间中给人们最佳的审美角度?根据人的视距与视域的正确比例,雕塑高度(H)与人的视点到雕塑的距离(S)应该满足以下关系:2H&S&3H(如图1所示)为协调。所谓协调就是满足人们自然观赏心理需求。
  4、功能冲突
  如果城市雕塑的设置影响了原有环境空间的功能发挥,那么该雕塑就与环境产生了功能冲突。
  环境空间的功能主要有:交通功能、导向功能、限定功能等。城市中的每一件雕塑作品无论怎样体现其艺术效果,都不能影响环境空间功能的发挥。
  例如在某城市小区里,一尊雕塑立在小区入口(图2)妨碍了该区域消防车道的畅通。小区平面(见图3)。从平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消防通道的净宽只有2.4m,且受到建筑外挑1.2m,高3m的阳台的阻碍,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5修订版)第6.0.9条规定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小区雕塑影响了该空间消防交通功能的正常发挥,致使该居住小区存在不安全隐患,应及时调整或拆除。
  每座雕塑都具有以其空间尺寸限定其固有空间的功能。这就是雕塑的限定功能。雕塑限定的空间不能与其他功能空间交叉,如交通功能。否则雕塑将影响其他空间功能的正常使用。
  5、文化冲突
  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最美妙、最高级、最复杂又最深刻的产物。由于它独特的自然(山脉水系气侯)、城市景观(街道、小区、公园、绿地等)、人文和历史背景形成其独特的城市文化。人塑造生存环境,构成不同文化特征的城市,城市以其独特的文化塑造城市居民的品质。
  作为城市环境元素之一的城市雕塑,理所当然要尊重城市文化特点。&城市雕塑景观应该反映城市特定的文化、社会和哲学的烙印。因此城市雕塑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设计现象,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人的精神需求的映射&。城市雕塑所蕴涵的文化内容应该与城市文化特点相统一。
  6、材质低劣、制作粗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建立了为数可观的城市雕塑,全国各城市的雕塑数量直线上升。这些城市雕塑大部分起到了装扮城市、美化环境的积极作用。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城市雕塑因为材质低劣和制作粗糙而给环境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如某广场的齐白石群雕要表明的主题内容是白石老人光辉而不平凡的一生,为后人提供一个了解和纪念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场所空间。该作品在中国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上获优秀作品奖。但是该作品选用了不宜用于室外、易老化、变裂的玻璃钢,表面覆盖石膏层。该组群雕落成不久就出现老化、开裂现象(图4)。鉴于此情形,齐白石组雕于两年后拆除,采用花岗岩重新制作(图5)。全国城雕成就展上获奖的齐白石组雕从落成到拆除重建,造成资源浪费的事件,足以让雕塑建设者们深深反思。
  7、创意浅薄
  近几年,城市雕塑建设的脚步日益加快,但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出现了部分创意浅薄的雕塑。城市雕塑应表达独特的艺术形态,应强调和追求其文化内涵。缺乏思想深度的雕塑创作,只能是浅薄创意。当前,另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是多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雕塑
  被市场左右,雕塑家大部分创作处在受口号式的主题、时间等条件限制,影响雕塑创作深入的发挥。因此,要避免创意浅薄的城市雕塑的出现,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雕塑家自身艺术水平的提高,二是城市雕塑的建设不能受市场左右。
  8、模仿照搬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只要坐在电脑前就可以了解到国外许多城市的优秀雕塑。这让国人看到并认识到我们的城雕建设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于是部分雕塑家们开始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作出一些具有西方风格的雕塑。西方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合理的处理继承与发展问题,创作的抽象雕塑作品在环境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是需要我们建筑师去认真的研究、探索和对待。如果完全不顾城市文化背景,不分场合盲目模仿照搬国外优秀雕塑那就不合实际了,如图6与图7。
  9、城市雕塑缺乏维护管理
  城市雕塑是装扮城市的高雅艺术,除了在内容、材料、空间尺度、与周围环境都相适宜的前提下,还应在外观上具备它的完整性和美观性。由于城市雕塑常年露天摆放在外,这就意味着城市雕塑要面临着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时间长久城市雕塑就会失去其光鲜的外观,并逐步失去美观性。另外,由于某些市民文化品位不高,公共道德意识不够强,他们的攀爬踩踏,都将给城雕造成损坏;更有甚者蓄意损坏城市雕塑,使之失去其完整性(图8)。还有人在交通要道口处的城雕边经营小生意、在显眼的城雕上贴广告、写电话号码,(图9)影响了城雕的观赏性,破坏了雕塑的艺术氛围,污染了雕塑及其周围环境。
  当前,以城市雕塑为代表的城市公共艺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实现城市雕塑的健康有序发展,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成为必须。同时,城市雕塑建设还须依赖于优秀的城市雕塑设计、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以及充足的资金来源。针对雕塑问题存在的原因可采取以下整治方案:
  1.组织城市雕塑委员会
  2.雕塑创作与城市建设统一规划
  3.拆除低质量雕塑
  4.加强城市雕塑维护管理
  5.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建设城市雕塑
  参考文献:
  [1] 过伟敏,史明编着.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2] 陈飞虎.环境艺术设计理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4月.
  [3] 第三届城市雕塑建设成就作品集.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编.2005.8.
  [4] 段有瑞.建筑雕塑与壁画.天津大学出版社.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杨建.浅析抽象雕塑与环境应用. 凉山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本文已影响 人
[浅析现代城市雕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694人看了觉得好
794人看了觉得好
677人看了觉得好
【环境工程】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城市雕塑对城市的意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城市雕塑对城市的意义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浅析城市雕塑的重要意义_微笑_天涯博客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3376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77369
(36)(86)(122)(133)(144)(112)(118)(22)(132)(90)
&&给大家讲解一下,浅析杭州城市雕塑的重要意义,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地方,有些城市,让我们产生憧憬与向往,例如尼罗河畔的开罗,两河之间的巴比伦,地中海南岸的亚历山大,平原上的巴黎城;而在我们想起这些城市的时候,又必然会想起开罗的方尖碑,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亚历山大港的灯塔,和巴黎城中的高塔与凯旋门。这就是城市雕塑。也许有人会反驳,说上述列举的不仅有雕塑,更多的是建筑。但如果抛开建筑的空间功效不谈,建筑本身就是一种造型艺术,也于雕塑无异了。更何况,我们本来就很难给城市雕塑下一个不变的定义。
&&中国美院雕塑说&城市雕塑(urban&sculpture&),立于城市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它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迫塞和呆板、单一的现象,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它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由于它的出现而使城市的景观增加,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在辞典中,翻译家给城市雕以及其作用如是一个解释。但总觉得不够。当我们站在全世界的历史文化的层面上观望,可能又会有不一样的结论。什么是城市雕塑?广场中的一座雕塑作品,一栋年代久远的建筑,甚至是柏林市中心里那段残破的旧墙,都可以被称作城市雕塑。与其从造型由来与构造上,倒不如从作用于功效上来给城市雕塑下个定义。中国美院雕塑说城市雕塑,就是那些为显示城市性格而建造,或者在建造后给城市文脉给予界定的雕塑或建筑。前者好比矗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你在马恩河畔的小山上远远就能看见它,生来就是作为城市标志而存在的。后者有如开罗的金字塔和柏林墙,本身没有那么明确的作为城市标志的意义,但随着历史的尘埃,慢慢就成为文明的代言和城市记忆的见证。
&&时间会过去,生命会消逝,城市会荒芜。但城市雕塑作为我们文明的载体却会一直存在,哪怕受到摧毁,也会在记忆中美丽一如创造之初。对城市雕塑及其问题的美学分析
> 对城市雕塑及其问题的美学分析
对城市雕塑及其问题的美学分析
编辑:文力
  城市雕塑(urban sculpture ),立于城市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它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迫塞和呆板、单一的现象,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
  摘要:城市雕塑被人们称为城市的名片,优秀的雕塑作品美化了城市环境,培养了城市艺术氛围,陶冶了人们的审美情操,很大程度上成为城市特色的标志与象征。但盲目复制、过于前卫、与环境脱节、城市特色不鲜明的作品,脱离了美的本质反倒会成为&视觉污染&。本文通过对城市雕塑的美学分析,探讨了城市美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城市雕塑;美;美学;环境
  在人类越来越注重环境美、艺术美的今天,城市雕塑被人们称为城市的名片。著名雕塑家潘鹤说过:&一个城市一定要有文化,这是软件,看那个城市有没有文化,就看它的建筑以及雕塑的陈列情况。&在中国走向世界的今天,打造城市文化要在这张&名片&上下大功夫。自20世纪80年代起,城市雕塑艺术事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雕塑随处可见,其中有不少是精品,如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厦门市的《郑成功》纪念像,北京市的《和平少女》,兰州市的《黄河母亲》,深圳市的《孺子牛》等,它们美化了城市环境,形成了特有的城市艺术氛围,陶冶了人们的审美情操,很大程度上成为城市特色的标志、象征。但在狂热和泛滥的时期,难免出现问题,一些城市雕塑不但不能起到正面效果,反倒成为&城市垃圾&。同为雕塑,美丑的相差何以如此大?这个问题的解答对于我国的城市雕塑艺术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对城市雕塑进行美学分析是必要的。
  一、城市雕塑美的本质
  艺术的本质是美,在艺术活动中,最集中地投射着美、美感和美学原则。雕塑既是艺术的基础形态,又是艺术家自由创造的体现。无疑,它的本质也是美。
  &我们认为美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悦,就是由于里面包含了人类的一种最珍贵的特性DD实践中的自由创造。&[1]58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2]雕塑是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对现实的认识,或者是幻想的浓缩。无论是选取现实人物还是虚构情景作为题材,无论是采用写实还是抽象风格,无论是表现积极向上还是苦恼忧郁的情感,这些都有无一例外地来源于生活。人们之所以觉得雕塑美,正是因为其中包含了生活内容,能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因此雕塑的本质是美。城市雕塑是雕塑的一个&子集&,其特殊性在于它们被放在城市这一纷繁复杂的环境之中,且审美客体众多,它们每天都接受着评价,它们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更紧密,甚至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使它们不同于放在博物馆、私人藏室中的雕塑,它们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水平,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但也要起到提升人们审美能力的特殊作用。总之,城市雕塑的本质是美。而审美客体能够较充分地为众多的审美主体所认识,是城市雕塑的独特要求。
  二、城市雕塑的作用
  城市雕塑之所以存在并生机勃勃地发展起来,是因为它有价值,有作用。在美学的角度看,它们作为环境艺术、公开艺术、城市文化,对于美化环境、愉悦公众及体现城市个性等方面功不可没。
  首先,城市雕塑装饰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丰富环境的层次、色彩,它是一种环境艺术。在喧嚣繁华、到处充满钢筋的都市建筑中,人们总可以发现一两座线条优美、色彩分明的雕塑;在绿草如茵、树木成荫的公园、自然景区中,人们也总可以发现若干座具有现代文明气息的雕塑。城市雕塑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发挥着令人惊喜的作用,在两者之间发挥着沟通、融合的作用。一座好的雕塑,如果放在合适的地方,就可以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并使环境更富动感、层次更丰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分外的和谐。
  其次,城市雕塑被置于审美主体众多的公开场合,愉悦公众,它是一种公开艺术。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说:&美的外形很有灵效地引起某种程度的爱,就像冰或火很有灵效地产生冷或热的感觉一样。&[3]城市雕塑是一种美,所以能引发人们内心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可以是舒坦平静,也可以是激动兴奋;可以是景仰崇敬,也可以是真实亲切;可以是震撼心灵,也可以是抚平心湖。只要从它们的旁边走过,稍微一瞥,就会有所感受;如果立于其脚下,默默地注视它们,欣赏它们,则更能唤起内心的情感共鸣,情感的暗流不自觉地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梦幻的世界&&一座好的城市雕塑放在节奏飞快、步伐机械的都市中,竟然能起到如此奇妙的效果。
  最后,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特色和文化。马德里西班牙广场的《堂吉诃德》,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魏玛的《歌德与席勒》,正是反映了它们所在城市闻名于世的文学文化;中国珠海的《珠海渔女》,兰州的《黄河母亲》,也正是表现了两个城市自然环境的特色;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象征自由与民主,这也是纽约的追求,深圳的《孺子牛》象征开拓精神,这也是深圳人的精神。它们与城市结下不解之缘,它们是这些城市的雕塑,同时也雕塑着这些城市。它们承载和显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特色、文化,因而让人一见难忘、再三回味。它们的意义和价值已经超越了一件艺术品,而成为城市的象征,看到它们,脑中就浮现出对这座城市的回忆与想象,心中就倾泻出向往之情。
  要注意的是,城市雕塑要起到以上种种奇妙的作用,其前提必须是优秀的雕塑,精品的雕塑,然而现在中国的不少城市中出现了一大批不堪入目的雕塑,不但起不到应有效果,反而给环境、公众及城市形象带来不良影响。
  三、城市雕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宁缺毋滥&的道理并没有被理解透彻,以致城市雕塑变成&城市垃圾&。米开朗琪罗说过:&雕塑与绘画来源于同一智慧,因此二者并无高下之分。它们的待遇是平等的。&拙劣的绘画作品可以自我欣赏,但城市雕塑是一种强迫性的艺术,拙劣的雕塑作品放在公共空间,活动在公共空间的人都躲不开这种&视觉污染&。
  1、盲目复制,缺乏新意
  中国历史上的美学家们反对一味模仿古人,认为艺术家只有具备真情实感,有了真正的创作冲动,获得新的创作意图,才能创造出美[1]47。在艺术要求更高的今天,更应如此,这不但是对艺术家的要求,还是对城市建设规划者的要求。然而,走在城市的大街上,粗糙的维纳斯、大卫不时进入人们的眼球。《维纳斯》《大卫像》都是古希腊雕塑中的不朽之作,它们的美令人惊叹,令人景仰,它们只应该放在肃穆的博物馆中,以供带着崇敬之心的人们观瞻、欣赏。那些粗糙的维纳斯、大卫不但污染人们的眼睛,更亵渎了原作的高贵。
  还有的&劣作&是模仿其他比较&火&的作品的风格。《珠海渔女》出现后,这一类风格的作品就在其他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却没有一座可以与之媲美,因为这风格是它的特色。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上放置了几座大小仿真的反映西关特色风情的铜像,好评如潮,人们都认为它们凸显了西关的特色,为广州打好了宣传牌;之后不久,各大城市的步行街都争相效仿,与前面的遭遇一样,由于缺乏新意,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2、过于前卫,无人欣赏
  清初美学家叶燮认为,美虽然是客观的,但是只有人才能欣赏美。&凡物之美者,盈天地间皆是。然必待人之神明之慧而见。&肯定了美对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有意义,才发生作用[4]。城市作为公开艺术,它面对的欣赏者是审美水平各异的广大人民群众,城市雕塑的艺术高度应稍高于大众平均的艺术水平才能起到提高大众艺术鉴赏力的作用。但是,如果一座城市雕塑过于前卫就会无人欣赏,如同一本水平很高的专门领域的名著,如果给一般的人看,他们也是无法欣赏其中的精神的,因为连意思都不懂,又谈何欣赏呢?
  3、与环境脱节,格格不入
  城市雕塑与周围环境脱节是当下城市雕塑的主要问题。城市建设规划没有把城市雕塑纳入考虑问题的范围,致使它们与不断发展的市政、园林、交通、建筑等不相称。一件城市雕塑安放在城市的某个特定的空间中,应与安放的环境空间协调和谐,互相衬托,从而达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环境美的作用[5]。这是城市雕塑的创作规律之一。有的人认为一件艺术雕塑能否美化城市,给市民带来视觉享受,并不在乎它放在哪里。这是错误的,试想,一件宏伟巨大的优秀雕塑如果被放到一个小小的街心花园中,人们会觉得它美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它与花园毫不般配,不但不能美化环境,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优秀的雕塑应当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与环境自然地混为一体,相得益彰。
  4、城市特色不鲜明,千篇一律
  每一座城市都各有个性,所以其象征性城市雕塑就必须能够体现这座城市的特色。城市雕塑有特殊性,要求其不仅能起装饰或艺术欣赏的作用,更应担起承载城市文化与精神的重担。时下的中国城市,雕塑不少,但能起象征作用的又有多少呢?城市雕塑不在多,而在其精,这个&精&就是能体现城市精神、文化、特色,现在中国城市雕塑出现诸多问题,往往就是由于这个观念没有树立起来,因而出不了精品,反而冒出太多的劣作。在抓城市雕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历史潮流和文化方面的专家积极参与研究,这个城市特色才能从城市雕塑中鲜明地体现出来。作为城市的名片,城市雕塑关系到整座城市的形象问题,作为特殊的艺术品,应多从美学上去研究,以解决和避免出现此种问题。
  [1]杨辛.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
  [4]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M].北京:中华书局,.
  [5]钱海源.城市雕塑发展中存在的七个问题[J].美术观察,2002(10).
下页更精彩:1
对城市雕塑及其问题的美学分析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雕塑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