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共享”的神州专车,上市滴滴专车会不会被抓是黄粱一梦

百度百家--黑壹谈
希望给你看到业界最干的货,最实惠的分享
浏览33,746
由见解独到的黑壹评论员们做评论,希望给你看到业界最干的货,最逗逼得趣事,最黑的软文,最新鲜的行业八卦。
BAT三家企业无论是在企业端还是在消费者端都占据着可观的市场份额,“企业市场不是你发几篇PR稿子就能做起来的,而是慢工出细活,需要十年八年的...
金蝶云之家,坚持在专业度、大中型企业市场等综合排名上保持先发的领先优势;阿里钉钉,在个人市场持续发力,冲击用户数量第一,而腾讯的介入让整个市...
近期越来越多关于BAT挤进移动办公市场的新闻,企业微信浮出水面、百度即将发布移动办公平台、阿里钉钉力砸五亿再战腾讯。关于企业级应用方面,BA...
神州租车"面对滴滴、Uber等强敌,上市“优先新三板”是不是太心急了?是胸有成竹,还是饥不择食?神州专车上市之梦会不会“一碰就会碎”呢?专车...
假机票时间让携程再次站在聚光灯下,受“万众瞩目”。只可惜这次站姿并不是“再迎大咖代言”的备受追捧,亦不是“说走就走”的洒脱不羁,而是被“黑出...
乐视与国安的合作不禁让人想起了2014年淘宝与恒大的战略合作,乐视除了获取一批高质量、粘性超强的粉丝外,在生态上又全面开花,乐视应该是笑呢还...
关于百度贴吧的狗血事件,今日我们不举道德大旗,不讲百度功过是非,只是复盘,百度之过错在哪?其他创业者该如何避免。
乐视在北京召开互联网生态+影视战略发布会,公布其基于互联网化和全球化的2016年影视内容战略。此外,乐视会员同时发布了2016年会员战略,推...
互联网圈鲜有空穴来风的消息,一个月前就有消息传阿里巴巴将入股饿了么,经过一个月的发酵再爆最新消息,应有几分依据,饿了么为什么会接受阿里的投资...
没有了,亲!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若神州专车成功挂盘新三板,对中国移动出行市场的竞争格局有何影响?
新闻背景:
按时间排序
成立不到一年半的神州专车,在专车市场是十足的 “后来者”。但这个“后来者”,却在激烈竞争的专车市场上演盈利居上的逆转大戏。多位专家认为,神州专车的共享经济B2C模式,规模效应明显,而精确的商务高端定位让公司从无尽的补贴大战中抽离出来,保障司机稳定的服务和收入。在网约车新规即将出台的背景下,B2C模式将成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过去两年,滴滴、Uber等打车平台补贴风靡一时,这让很多乘客享受到了“白菜价”的出行服务,却让出行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因为市场竞争群体越来越大,都想分得专车市场的这块蛋糕,最早的烧钱方式已经不适合专车市场,烧钱并不能烧掉对方,反而让参与者通通深陷烧钱泥潭不能自拔,神州能够从整个大泥潭脱离出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独有的B2C运作模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服务好、设施完善、出行安全成了争夺市场忠实客户的杀手锏,从入行最晚到后来居上,再到分得专车市场最大蛋糕。不难看出神州的未来价值可期。
神州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亏损逐步走向盈利,也是在证明专车行业不用大规模烧钱,只要把中心放在用户价值上,同样可以取得不斐的成绩。相反,那些宣传自己是共享经济代表的烧钱公司,在花掉了数十亿美金后,迄今为止也没有让互联网公司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的法则在自己身上发挥作用。而且它们也在一定时期内,没有看到盈利前景,且在烧钱竞赛中越陷越深,无论在成本端,还是在用户端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才是重点,从而不难看出B2C模式才是专车市场的曙光。
神州专车与神州租车实现了巨大的协同效应。神州租车在拥有神州专车这种大客户后,通过大批量集中采购,在汽车进入卖方市场后,能够大幅地节约神州租车的购车成本,同时省掉大量的销售成本;这样也可以给与神州优车更好的价格折扣,并保持轻资产运营,实现双赢局面。还能使具有驾驶技能没钱买车的司机群体在就业问题上拥有心仪的就业平台,在就业率上起到很大作用
神州专车由于自己拥有车辆,是重资产公司,不具备竞争优势。但是两年来的市场竞争发现,只有固定的车辆和司机的B2C模式,才会做到严格管理,才会是出行更加专业化,才能给客户最好的服务;而没有自己的车辆,完全依靠外挂,依靠补贴迅速发展的C2C模式,在补贴降低后司机的积极性也迅速降低,乘客的安全问题也难从保障,问题频出无法杜绝,安全问题无法保障,服务标准难以统一,从这点来看神州的B2C模式具有的优势也将是未来专车市场都应该走的一条道路
神州专车的车辆全部是租赁的神州租车公司的车,车子是神州租车的资产,这是两家独立的法人实体。而且神州租车是香港上市公司,神州专车不是,正如有人一直顾及的是,租车和专车是一家,其财务分工不明,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想。
有句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账,尽管两家公司有大额的交叉持股并且有共同的实际控制人,但是从刚刚公布出来神州财报里面不难看出,财报是分离的,懂的人应该能够明白。
从阿里间接选择神州专车来看,投资了神州28亿人民币并不是气血冲头,有钱乱投,都知道老马是投资界的大咖人物,每一笔投资都有些未来想象空间和利益价值。
尽管因为滴滴的原因把这些股权转让了云峰基金,但是这些基金实际控股权还是在马云手里,能做到不顾及滴滴感受放手寻求“真爱”大可看出,神州价值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神州是玩车出身,一辆汽车在神州手里玩的确实神乎其神,从购车到-租赁到-专车再到-二手车上市,神州拿捏的恰到好处。
因为用车率的大范围应用从车辆采购上很好的降低了采购价格,比个人买车便宜了太多太多,租车和专车的联合应用促使租车仅有的实用率起到了大幅提升,这就是为什么神州租车要比一嗨租车做的好最主要的原因。
几年的租车专车使用可以使不适合市场需求的车辆直接走进二手车市场,做成一个完美的循环利用,二手车市场亦能为二手车需求用户提供价格低廉性能更好的车辆需求,从整个用车“生物链”上来看,神州玩的确实得心应手。
市面上的专车都用过,不知道有没有一样的同仁,但是用完以后好坏很容易区分而来,神州专车的服务和司机素质确确实实最高,先从神州专车的应聘看一下神州司机是怎么来的“神州专车经营活动涉及的全部司机均为神州优车雇佣的全职员工,司机均经过严格筛选和专业培训并与公司签署劳动合同” 。
从这点上不难看出,专业的司机团队才是服务上乘的重点,由此可以大大提升司机的对客态度和出车效率,还从很大程度上加码了犯罪成本,因为监管的严格到位和应聘的严格筛选,确实能做到很安全。
不才,谈吐一下个人对神州专车的观点,从当初阿里投资神州专车到后来通过云峰基金和云岭基金投资神州专车看神州专车有没有价值——1、投没投钱首先我们不去考虑是谁投了神州专车,重点考虑为何要用这么多钱砸向神州专车,不管是谁的RMB,想必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投资前也肯定做了风险预判,投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回报,没有回报不谈投资,这是投资者的目的,也是投资人都有的准则,想必28亿元的大手笔力挺还是能看出来神州眼前和未来的价值的,要不然也不会有次机遇和青睐,所以神州的价值还是值得细看的。2、谁投的钱 流言蜚语中神州还是获得了如此大手笔的投资,但是最大的亮点在于投资神州的不是阿里直投,而是通过马云旗下的两个基金会进行(云峰基金、云岭基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马云有了顾及,顾及了滴滴的感受,顾及了明摆着投资神州对滴滴投资人倾向性影响。所以选择了旗下的两个基金进行了低调“秘投”,既保证了投资的手里进行,又淡化了脚踩两只船的窘境。3、为何投钱不管是从利益角度还是长远发展的角度神州独有的B2C模式会更稳定,不管是在政策风险还是管理角度都有着和C2C不同的一面,也可以不客气的说B2C模式就是C2C模式的修正液,从很多角度可以对比的很明显,首先从司机和车辆上,专人专车的更加专业,培训和监管更加统一;从服务层面上看,神州的司机可以作为一种企业形象和行业标准,而C2C都是私家车很难提升到这个层次;再就是政策风险,这个个人就不多阐述了因为神州已经上市了
——————以上为个人原创观点,很高兴和大家交流
正好今天看到一篇滴滴投资人对神州专车的评价,作为一名神州的重度用户,也来说说这个话题:1.神州专车是什么模式,和滴滴优步有何区别?用过神州的朋友都知道,神州是自己的车和自己的司机,其中车主要有三类:公务轿车(Passat、凯美瑞和君越),商务7座(GL8),和豪华轿车(宝马5系).司机都是神州的雇员,服务都还比较客气.滴滴优步是互联网+交通的典型代表,虽然他们也有类似神州这种专车业务,但更多的是提供一个出行的平台,将闲置车辆和有需求的用户连接在一起,也就是用别人的车和别人的司机.这样滴滴就形成一个大杂烩,豪到没边或者土到掉渣的车都可能出现,同时司机的类型也是百花齐放……毫无疑问,神州跟滴滴不是一个量级,论车论用户论订单量通通差好几个档次……但是即便如此,神州也还是有他美丽的一面:首先,神州服务体验更加统一和标准化,车虽然谈不上多豪华,可是因为车新胜在干净和舒适,司机也都会尽力的把你服务好,不会拒单也不会绕路,有时候跟师傅说说还会给你减一点里程替你省钱.相对来说,滴滴的多样性更强,不管是车还是司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可以给你带来天天不一样的体验,而且价格要比神州便宜很多……这些都是滴滴的优势,缺点就是司机素质参差不齐,体验无法保障.2.神州是不是互联网化的出租车公司?上面的链接里滴滴的投资人说,“神州专车实际上就是传统的出租车公司做了个APP而已,根本不是互联网企业,是伪共享经济.”这么说的根据是神州要负担车辆租金、员工工资和油费,重资产运营的模式跟传统的出租车公司没有多大区别.表面上看,这是个正确的观点.但是往深处想一想,其实两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商业模式.传统出租车公司靠什么挣钱?恕我愚钝,能想到的就是份子钱,除此之外他能从用户身上获取什么价值.神州就不一样,首先不靠司机挣钱,甚至在可见的未来由于需要大量补贴也很难挣到用户的钱.从新三板披露的数据看,神州目前还没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然而目前没有不代表就不会有,(未完待续,明天有时间再更新)
从没用过神州,体验上并不了解,但之前出的那个黑UBER广告让我对神州天然印象差,打击对手本来没啥,居然还骗罗昌平说是公益广告= =说好的大公司的诚信度呢。。。前段时间密集看到神州好多信息,孕妈专车还有被阿里投资之类的,一开始还想不通为啥神州一下子密集占头条,今儿才发现原来是要上市了。。。提前美化形象拉拉关注度…可结果看新闻阿里最后并不是投资人呐……本来投了,关键时候居然还撤了……都替神州感到心疼。。。围观了下,发现神州一共才只有3万左右的车和司机,跟UBER、滴滴比想也想的出来市场占有率。关键就3万辆的车还一年亏37亿,感觉也是real浪费。。。明明业绩并不好看,还要晒出来求关注,在现在融资难、二级市场成交量不佳的背景下颇有种穷途末路的感觉啊。。。如果神州还这么自己花钱租车掏钱雇人,迟早要混不下去~~~
阿里在最后时刻从神州撤资,分别由云锋基金和云岭基金接盘,尽管神州的老陆一直想让外界认为这两个基金实际上都是阿里操控的,但实际上这两个基金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云锋应该都比较清楚了,马云是该基金创始人之一,但云锋基金是独立的机构,虞锋多次在公开场合坦言,马云不会直接参与云锋基金投资决策,也是在得到这层保证后,多位高规格投资人参与了投资。至于云岭基金现在对多数人还是个迷,网上也找不到更多关于这个基金的信息,而实际上这个基金正是神州CEO陆正耀个人所有的基金。也就是最终阿里撤资的28亿,被云锋接盘14亿,另外14亿老陆自己吃回去了。
最近因为神州专车要在新三板上市这个事情在网上讨论的如火如荼,今天就来和大家讨论一下作为分享经济代表的互联网专车模式,不谈滴滴不谈Uber,就来说说要上市的神州。在我看来,神州专车是作为分享经济的互联网专车代表中唯一的“例外”。为何说它是伪共享经济模式?虽然美其名曰叫“专车”,但它采用的却是B2C运营模式,说白了就是车自己买司机自己雇。在此我想问问神州的盆友是否理解何为共享经济?如不理解,我来给他们解释一下:所谓共享经济,就是把社会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让买卖双方都得到一定的便捷与收益,例如滴滴和UBER大量采取的C2C模式。所以自己买车,自己雇司机的神州专车,完全就是与共享经济背道而驰!它的这种模式更像一个传统出租车公司,不但没有解决社会闲置车辆,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像神州专车这样打着共享经济的幌子,却走着传统出租车老路的神州模式随着业务的扩大,已然形成了超重资产。数据显示:神州专车在去年Q4短中途订单下降严重,车辆使用率接连下滑到只有60%,收入锐减,这迫使其放缓了买新车的步伐以装点自由现金流。而据我了解到的多个第三方数据跟踪机构的报告也显示,神州专车无论在用户活跃度、订单量、市场份额等指标,仍数倍落后于滴滴、UBER。当然,除了这种伪经济模式之外,我之前还在网上看到关于神州年花费超45亿元的数字的报道!年花费超45亿元,这让神州专车给资本市场留下巨大问号,给其未来蒙上一层阴影。因为与滴滴和优步相比,以B2C模式切入专车领域的神州专车势必过的不堪重负。除了要应对和滴滴、UBER两大高手的补贴战之外,它还承担了重资产的压力,当业务遇到瓶颈之后,这就是巨大的隐患。这45亿如何构成,之前就有对此事比价关注的朋友给神州算一笔帐,按每个司机每月2000元-4000元计算,假如6万辆车全部装备成专车,一个月的固定支出是1.2亿-2.4亿,2015年按10个月计算,大约需12亿-24亿。再加上车辆折旧、保险和税费,神州专车一年的固定投入预计不会低于15亿,再算上公告里给乘客的那25亿补贴,整体上会超过40亿。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神州专车之所以选择在国内新三板上市,而不是去美国,是不是因为考虑到其自身模式难以获得海外投资者的认可?因为国外更没有同样模式的成功案例来支持其上市故事的延伸。不难看出,一方面神州专车采用的B2C的伪共享经济模式,另一方面是年耗成本45亿的重资产压力,无论对内还是对外,神州专车在专车市场排座次的关键卡位战中,还有相当一番苦战!
昨天看到消息,说神州对外公布招股书,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个人认为这事不靠谱,主要原因是老生常谈的专车新政问题,而重资产风险又是其中关键所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交通部长杨传堂表示,网约车发展必须合法合规,专车新政即将出炉。而早在去年交通部公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要求,网约车需取得出租汽车类别的《道路运输证》,司机要考从业资格证。如果严格按照出租汽车类别的《道路运输证》要求,合法的专车必须遵循8年报废的规则。8年报废的规则,对于专车行业是极为不利的,特别是对于神州这样的以购买车辆为主的重资产公司而言,绝对是一场毁灭性灾难。第一,我们来看看详细的财报数据:2015年,神州财报显示,截至日,根据长租条款,神州租车向优车科技出租的车辆约2万辆,在工作日通过短期租赁的方式向优车科技出租的车辆超过1万辆。由此可见,神州专车的车辆约3万辆左右。“神州专车是2015年1月上线,神州租车2007年上线,神州租车租给它的则多是已有的运营车辆,3万量车多已经服役多年,如按照新规,则大多已接近报废年限。而并非其所号称的是新购车辆。这意味着,专车落地之后,神州专车将会需要大笔资金重新购置车辆,而其后八年报废的车辆折损,将会极大推高神州专车的用车成本。第二, 再看目前市场的占有率问题易观的数据表示:2015第一到第四季度,神州专车服务订单仅占到约7.8%的市场比重。其目前只有三万量车,这与动辄几十万上百万辆车的竞争对手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但如果神州意在扩张,则意味着其购车成本将成天文数字。这将推动神州进入一个尴尬的怪圈——不大量购车则被边缘化,而大量购车资金成本及占用将拖垮企业。硬币的一面是重资产带来的居高不下的成本,而另一面则是因为与巨头竞争而带来的微利甚至负利润。中国的专车行业目前还在激烈的竞争阶段,以滴滴UBER为代表的企业巨头占到了整个市场九成的市场份额,以补贴为特征的竞争已成常态,这意味着专车市场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持续的保持低利润甚至负利润,这对于对资金流要求极高的重资产企业而言,是个十足的坏消息。神州与竞品的竞争,本质上是模式之争,神州的重资产模式与滴滴UBER的轻资产合作模式之间的对决。而这一场竞争,在一开始,其实就高下立判。第三,最后看出行行业一直以来的补贴问题2015年下半年,神州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补贴,开展了充一百送一百的的活动,为此烧掉十几亿元人民币。2016年,神州补贴降到了冲一百送二十,导致订单量腰斩,从20万单跌至10万。越是重资产的公司,就越有流动性风险,越是对资金饥渴,神州此前的融资难以维系这场重资产的游戏,这也是神州急于上市充血的重要原因。长期来看,神州专车的重资产模式本身,就决定了无法获得与行业发展同步的速度,尤其是无法获得与轻资产加盟模式同样的发展速度,这是其目前市场占比仅为个位数的深层次原因,也注定了其无法在未来竞争中胜出。总体归纳,一共是两点最重要,简单的说:神州专车是典型的超级重资产模式,重资产模式的优势在于,要能快速建立行业壁垒,同时保持较小的折旧率,否则,设备成本过高,车辆快速贬值,难以获取高利润,将会让重资产模式难以为继。现在看来,神州要在专车行业建立行业壁垒本身就是个难以实现的伪命题,高利润也并不现实、而即将出现的专车新政对他而言也是一场打击。与巨头竞争,发展速度跟不上,相比竞品成本高出数倍,又面临长期行业的低利润负利润,对于神州而言,出局仅是时间问题,而专车新政,却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因此在专车新政的前提下,这不是神州自身的败局,而是出行领域重资产模式在互联网经济下的必然归宿。
不看好神州专车——直接看图吧
感觉大家最近都在谈论神州啊,上一次关注度比较高还是因为他们出的海报的事,“怪蜀黍”变”怪蜀黎“,哈哈哈哈~我帅气的秀波蜀黍肯定满脸黑线!这一次的焦点是神州专车和阿里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一个貌似正面的消息实则暗藏讽刺,果不其然,不仅神州专车傍上阿里系的梦想落空,“战略合作只是礼貌性安慰”,资金极度吃紧的神州专车,不得不通过登陆新三板融资,来做最后一搏。其实神州专车极度缺乏战略投资者,细数其大股东,神州租车、联想控股、华平资本等,除了神州租车这个亲爹能起到一些品牌和车辆资源外,其它均为财务投资者,而神州专车最缺乏是BAT级别的互联网战略投资者,而阿里腾讯百度三巨头在专车领域早已大有布局。不看好神州租车及神州专车的,不仅仅是阿里一家,除此之外,机构投资者同样对这两家公司越来越不看好。去年年底至今,分析师对神州租车的看法愈趋负面:摩根大通目标价由25元降至16.5,招商证券目标价由23.15元腰斩至11.23,摩根士丹利目标价由16元砍到10.8,瑞信目标价由22元腰斩至11.5,中金目标价由23.44元到仅剩13.1,大和证券甚至将20.5元买进调整为7.6元卖出。截然相反的态度,是资本市场对神州租车和神州专车的模式产生了质疑,对公司的资本运作手段产生了怀疑。虽然登陆新三板的时间表已近,但目前却是神州专车核心团队的大量离职,其中包括了神州专车原CFO邹钦。同时还听说神州专车COO刘承泽、CTO徐万鸿也都已在近期离职。其实,核心高管频繁离职并非偶然,因为陆正耀秉承福建传统家族式企业管理,使得业务人才难以获得发展空间。从神州租车只有陆正耀一位执行董事来看,其一手掌控的行事风格也可窥见一斑。只是可惜为神州专车打拼多年的核心团队,在冲刺新三板挂牌的关键时刻退出,相信也是这些高管的无奈之举。前段时间,神州专车在多家报纸打出整版广告 “郑重声明:据深圳相关部门近期排查发现:3086名当地网约司机,有吸毒前科或重大刑事犯罪前科,神州专车冇一例。除了安全,什么都不会发生”。广告引起大家的极度:刑满释放人员凭自己的劳动力重返社会谋职,有什么不可以?回到之前的话题,上一次神州专车明星代言的海报,指“U”字母开头的专车服务公司“开黑车”、“不安全”等。当时也是受到舆论一边倒的批评和抵制。去年神州专车日单量始终未能突破20万,且全年业绩大幅逊于预期,特别是2015年第四季度由于滴滴、易到势头迅猛,神州的短中途订单下降,车辆使用率也下滑到60%,收入急剧减速。所以,可以理解神州专车种种荒诞营销事件背后的恐慌。
好多软文,谈一下我个人了解的一些情况。利益相关:原阿里员工,接近神州产品和技术的最高层leader,曾经接到过他们的offer并且认真考虑过加入,所以做了一些研究功课。简单来说,神州这个公司,如果你把他对标到滴滴或者优步,只能说明你对这个市场了解太少、太浅薄了。当然我不是认为神州比滴滴优步更好,而是他们玩的价值链条完全不一样。神州是一家玩汽车的公司,不是一家移动出行公司。1. 神州专车的运营情况怎么样?其实非常好,我个人调研了北京杭州两地的神州专车,方式是打神州专车,和司机聊天。司机不会骗人,至少寻访10名以上司机,结论是神州专车对司机的管理能力很强,服务水平确实较高,并且司机的工作负载也非常高,车队规模在两地都比较大。所以初步判断他们目前的经营情况良好。另外他们的车费真的他吗的贵,所以宣称未来可以盈利是比较现实的。提供几个数据:一名司机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左右,两班倒。杭州的神州司机工资在左右(取决于司机的勤劳程度和能力),北京的会再高2000左右,夜班钱多一些。这对体力劳动者还是一个算体面和过得去的工作环境和收入。神州优势的一点就是,司机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所有行为都有车载OSD监控,拒载、刷单这种行为成本非常高。因为滴滴司机你要是被抓了,还能换辆车,或者去做优步。但是神州专车的司机你可能就要丢掉工作,而且有一万元押金就没有掉了,代价很大。2. 神州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人根据我个人调研,主要是企业、政府,还有很多会议,说白了就是to B的比较多。3. 神州到底玩的是什么路子?我之前以为神州就是要和滴滴优步直接竞争,抢抢高端点的市场。后来发现并不是。神州玩的是对一辆汽车生命周期中价值链的层层压榨。一辆汽车,比如说20万,对于神州来说他的生命周期是:购买-》租赁+专车-》二手车销售。这条完整的价值链,神州租车+神州专车已经完全玩透了。一辆车,20万买进来,租赁+专车(专车你可以理解为强度更高的租赁+配个司机),榨干价值以后二手车卖掉。世界上最大的租车公司Hertz可以做到20个月这个周期转一圈,神州专车可以做到36个月,当然这是因为国情(汽车维修和救援成本国内远低于国外,所以允许车况更差)。然而二手车的残值控制,神州也做得比Hertz要好,这点直接参考神州租车的年报。简单来讲,一辆车,20万买进来,3年后15万能卖掉,3年如果抛去各种运营成本赚6万,这个商业模式就是成立而且可以扩张的。但是你需要1. 有能力20万买到这车;2. 3年后15万卖掉它;3. 有能力3年从这辆车身上赚6万。说白了,神州这家公司真正的竞争力,是他经过9年的发展,把如何将一辆汽车的价值吸干榨净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至于专车,只是他用来榨取(这个词毫无贬义,我认为真正的优秀的公司,一定有善于榨取某样事物利益的能力)汽车价值的一个中间环节。其实神州2年前就想玩类似专车的代驾(说白了就是之前只租车,现在连司机带车一起租),后来政策上遇到了问题,就暂停了。国内这波专车大战以后,政策事实上口子打开了,于是就现在这样了。4. 神州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阿里要投资他神州的价值是,国内真正把实体的汽车价值的运营管理、汽车二手买卖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 他的价值就是对汽车这件事情线下线上的事情形成了足够的经验和壁垒。阿里这次实际上投资了他28亿人民币,尽管因为滴滴的原因把这些股权转让给了云峰等基金,但是这些基金实际上还是在马云的实际控制之下。所以说白了神州事实上成为了一家阿里系的公司。阿里真正看重的故事是:未来利用神州的这套线下榨取汽车价值的能力,结合自己的流量,做一些事情。具体什么事情呢?我猜包括汽车电商、汽车租赁、汽车金融。相信更多的信息,很快大家就可以看到。几个常见小白想法的Q&A1. 神州专车走的是重资产模式A: 并不是,神州专车的车辆全部是租赁的神州租车公司的车,车子是神州租车的资产,这是两家独立的法人实体。而且神州租车是香港上市公司,神州专车不是。尽管两家公司有大额的交叉持股并且实际上有共同的实际控制人。按照他们刚刚公布出来的财报,去年神州租车净利14多亿,神州专车亏损37亿。但是财报分离,懂的人自然懂。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利益输送玩法,这里不做道德判断。神州专车实际上是重运营模式,他的成本基本都是人力成本+租赁成本+耗材成本。2. 神州专车打不过滴滴优步A: 其实这句话完全没错,因为在出行领域确实没可能打过,神州的模式决定了他的公里单价是比出租车更贵的,完全没有和滴滴优步正面竞争的能力。但是注意一点15年神州租车的财报,因为有了专车业务,神州租车的盈利能力增长了221%,收入增加了53%。其实这才是做专车的目的:提高对汽车价值链的榨取能力,同时还能讲点资本市场喜欢的故事。本来神州专车就不是冲着做出行领域老大去的。3. 投资神州的不是阿里A: 显然是,因为在公开披露的股权转让协议里写的很清楚:云锋投资享有上述各项权利的前提是:云锋投资及虞锋没有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向虞锋100%拥有的关联方或阿里巴巴中国(或其指定的关联方)以外的任何主体,转让、质押或处置其持有的从阿里巴巴网络处购买的任何神州优车股份。意思就是转出去的股权是和阿里巴巴绑死的,如果云锋转让这些股份,就失去了这些权力。另外云峰基金具有优先购买权,懂得自然懂
影响甚小,也没动力揭底裤。见光死类型吧
神州专车当前亏损,并不代表其后面依然亏损,上新三板是为了对接资本市场,让自己有更好整合资源发展自己的空间,京东就是一个案例。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州专车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