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化青硅藻泥对人体的危害危害有多大

欢迎您!请或
9:00-18:00(周一至周五)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当前位置:
除了“环保硅藻泥”,还有哪些经常用来撩人的化学骗局必须知道?
来源:化学加
发表时间: 17:50:27
“998!998!原价998!现在只要998!998你买不了吃亏,你买不了上当,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类似这样的促销广告语是不是非常熟悉......
  “998!998!原价998!现在只要998!998你买不了吃亏,你买不了上当,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类似这样的促销广告语是不是非常熟悉,但其中也掺杂了不少忽悠消费者的骗局,今天小编不妨来为大家讲讲几小段与化学有关的骗局。  ①净水器——忽悠你没商量  推销净水器的推销员往往会当场做一个比较试验,拿一个电解器的装置分别放入两杯水中,一杯是自来水,一杯则是净化过的水。通电几分钟后,自来水就会泛起黄沫,接着水中出现很多令人恶心的絮状物。而从净水器中接出来的水,通过电解后,水里只出现淡淡的黄色。  当消费者看得目瞪口呆时,推销人员就会趁热打铁地说,自来水会变脏是因为水含有少量重金属、细菌等杂质,经电解变成了不溶于水的絮状物。  然后,很多消费者会毫不犹豫地花两三千元购买一台净水机。  揭秘  其实这个原理在高中化学中就有,是一个很普通的电解实验,做实验时,将铁棒作为阳极,铝棒作为阴极,由于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矿物质,具有导电性,当电解器两极插入自来水中并接通电源后,就发生了电解反应:铁棒发生电解生成不溶于水的铁氧化物,这就是电解器检测时出现的黑红色絮状物。  而纯净水是不含任何离子的水,它与自来水最根本的区别是不导电,所以通电后不发生电解反应,也就无任何物质生成。自来水中有矿物质是正常的,并不能说明水质不好。而且自来水水质有专门的检测部门及方法,自来水集团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建设部有关饮用水水质规定检测,生产的自来水是安全的,居民完全可以放心。  ②硅藻泥的世纪谎言  硅藻泥到底有什么功效?  是百度百科中宣传的“包治百病”的神奇物质吗?  硅藻泥(英文:Diatom mud)是一种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的内墙环保装饰壁材,具有消除甲醛、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释放负氧离子、防火阻燃、墙面自洁、杀菌除臭等功能。由于硅藻泥健康环保,不仅有很好的装饰性,还具有功能性,是替代壁纸和乳胶漆的新一代室内装饰材料。  揭秘  硅藻泥因其环保特性被广泛用做装修材料,特别是墙体腻子和涂料。相比于壁纸和乳胶漆,在隔音和维持室内湿度方面,有一定的功效。  硅藻泥能耐1300℃的高温,具有很好的防火阻燃的效果。且由于其本身的多孔特性,可以吸附某些大分子空气悬浮物。但是这并不代表硅藻泥可以消除甲醛。  最近,上海市消保委的抽检结果显示,硅藻泥不但不除甲醛,反而有“辐射”!  硅藻土作为一种天然材料(除过部分辐射超标的),成为涂料中的一种填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和创新,但是厂家借此极力夸大宣传,说它除甲醛、净醛,产生负氧离子、净化空气等等,实在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说它忽悠有点太客气!  兰州知本化工科技、防腐涂料专家蒋德强博士:  “硅藻土是一种天然矿物,具有多孔微孔结构特性,能够吸附很多小分子物质,例如水、甲醛等等,工业上用作吸附材料或添加材料。这种吸附作用是一个物理过程,同时具有一定的限度,也就是说,当吸附达到饱和后即停止了,如果没有再生处理,它不会再有任何作用,甚至当环境中被吸附物浓度降低后,它有可能向环境中释放出已吸附的物质。  硅藻土作为一种天然材料(除过部分辐射超标的),成为涂料中的一种填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和创新,但是厂家借此极力夸大宣传,说它除甲醛、净醛,产生负氧离子、净化空气等等,实在是一种欺骗,说它忽悠有点太客气! ”  ③磁化水——这你也相信  通常自来水中的氯是以游离氯存在的,活性强,能杀死病毒和细菌,但与水并不起化学反应,经强磁场处理后氯和水都被激活,氯和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又分解为盐酸和新生态氧。  这个新生态氧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可以杀菌、消毒、灭藻,而盐酸电离后生成了氯离子和氢离子。这样原来很活泼的游离氯极易与水中有机物生成三氯甲烷,现在变成了氯离子之后,又极易与水中的钾、钠、钙、镁离子结合生成对人体无害的盐酸,这就是磁化水的神奇所在,余氯本来是有害的现在变为无害的了。  自来水在保留原来一切优点的基础上变成了千家万户能生饮的好水。使自来水“回归了自然”,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是饮用水真正意义上的一次飞跃。  揭秘  根据化学基础知识,氯和水在磁场的环境下并不会发生反应,因为磁场根本就不是氯和水反应的条件。  新生态氧就是臭氧,在磁场与水的那种环境下,是不会产生的,氯离子与钾钠钙镁离子,在水中是不易结合的,因为氯离子与这四种金属离子的化合物都是可溶性盐,水中极易溶解,不易结合,氯离子与那四种金属离子结合又怎么会出来盐酸?而且还大言不惭的说喝盐酸对人体无害,小编分分钟从实验室送你喝一瓶。  让你喝!  你喝!  喝!  ④“包治百病”的负离子水疗仪,泡脚水你敢喝吗?  首先在洗脚盆里装上水,然后再将一个离子头放入水中,另一头连接着一台控制器。再将一个带有金属片的手环戴在使用者腕部,往水中放入一些白色粉末。过了几分钟,盆里的水开始慢慢变色。  三十分钟以后,水变得异常浑浊,水中气泡也逐渐变多变大。宣称,水里的脏东西都是人体排出的毒素,根据水的颜色和气泡形状就可以判断人体对应的症状。而更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这泡完脚的水还可以喝。  揭秘  专家表示,“这种沉淀呢就是两种化学药品互相反应产生了一种有颜色的沉淀,不同的药品能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并不是咱人身体中排出来的,实际上是从外边产生的,不同的金属盐呢,能产生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用的镍呢,就是绿色的沉淀,钴呢就是粉红色的沉淀,铁就是黄褐色,如果是浓度大呢,就是土黄色的沉淀,钙、镁碰到一些阴离子就产生白色的沉淀,不同的化学药品产生的沉淀是不一样的。”  “正离子、负离子都没有治病的作用,所谓治病指的是某些比较复杂的对人体的生命过程产生作用的很复杂的化合物,相反,很多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都是中性的,这种洗脚水其实就是通过化学反应污染的水,别说洗脚水了,就是污染的水那也是不能饮用的,即使使用纱布也不能过滤干净,水里仍有很多杂质,喝了有百害而无一利。”  ⑤喝水神器55℃杯  这是一款神奇的杯子,将开水倒入杯中,只要摇晃一分钟左右,水温就能降至55℃,正适合饮用;倒入凉水摇晃一分钟左右,温度可升至55℃左右。售价298/个,并且官网上善意提示是凡是低于此价格的都是假货。  揭秘  皮囊包裹下的杯子的里子是这样的:三水醋酸钠,92%该物质作为储热剂,5%十二水磷酸一氢钠作为形核剂,3%明胶做增稠剂,相变温度大约正好55度!  这就是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其实 一大类融盐的相变温度都在五十度到六十度之间,但是就这个55度的配比最便宜。其他的就是一杯子!所以所谓的55度杯,不过是比普通的杯子成本多加了几块钱而已,若是批量生产,估计整个杯子成本不过十几块钱!  ⑥一氧化二氢带来的“世纪危机”  写到这里,小编实在憋不住了,请让我仰天长笑三声。  据报道,亚里索维耶荷市是一个位于加州橘县南部的城市,市内公民环保意识相当浓厚。因此,当一名普通市民不久前从网上看到化合物“一氧化二氢”可能对人体造成巨大损害的消息之后,立刻在第一时间向市执行长大卫·诺曼作了汇报。  诺曼随即派专人对此展开调查,并很快就从网上搜到了大量关于“一氧化二氢”的详细资料。据这些资料声称:“一氧化二氢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化学物质。它每年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许多人是由于吸入一氧化二氢而死亡……此外,一氧化二氢会打乱身体组织液中的电解质固有的平衡状态。而对它上瘾的人们,戒掉就意味死亡。”  最可怕的是,网上资料还明确指出,尽管“一氧化二氢”极端危险,但它却是制造泡沫塑料时必须用到的原料之一。也就是说,人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必须和它打交道!当消息传出后,亚里索维耶荷市居民人人自危,市政厅官员也如临大敌,火速拟定了一项法令草案。  按照该法令的规定,亚里索维耶荷市今后“将全面禁止泡沫塑料杯和容器”的使用,从而有效控制“一氧化二氢”所可能带来的“致命危机”。  揭秘  学过初中化学的都应该知道 一氧化二氢=H2O=水,你有本事别喝水!  骗子不可怕,就怕骗子有文化。利用简单的化学反应就把咱们忽悠的团团转,真心希望大家多了解这样的化学知识,遇到类似的骗局一定要避免上当。 
凡本网原创文章,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新材全球网”。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读者仅作参考;相关财经及商业方面的信息,投资者使用前请予以核实,对于直接或间接采用、转载本文提供的信息而造成的损失,风险自负。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其它媒体合作事宜,敬请联系或直接拨打客服热线400-109-1128。
国内烧碱市场价格相对整体稳定为主,总体波动不大。国内市场行情以平稳为主:西北地区32%离子膜碱主流价格700-750元/吨左右,99%片碱主流出厂价格在元/吨,贸易商多惜价销售,企业出货一般,预计后期价格维稳为主。
重庆市经信委总工程师赵刚表示,重庆市大力发展电子核心部件、智能终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了塑料零部件配套需求。
目前已经步入钛白粉下半年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最后阶段,在刚过去的10月,国内大部分金红石钛白粉厂居然连着涨了二次价格,通知单上的涨价幅度二次累计达到1000元整,如果按此累计,连涨15次的国产金红石钛白粉的销售价格目前应该达到1的价格。
据监测数据显示:日,85%甲酸净水出库参考价为2333.33元/吨,截止到10月31日,参考价为2494.44元/吨,10月价格上涨6.90%。10月甲酸市场整体呈现上扬趋势,行情步步攀升。
10月31日,第二届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峰会暨中国西部(重庆)塑料生态产业园投资峰会在重庆开幕,会议以“创新.智造.产业互联”为主题。此次峰会上,共签约37个塑料项目、2个创新平台,协议引资106.8亿元人民币。
进口环节严格把关,把不符合环保控制标准的废物原料控制在国门之外
近几年,再生塑料行业一直弥漫着环保整顿的气氛,自2013年之后,伴随监管力度的逐渐加大,其对行业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卓创资讯分析师李娇表示,2016年的环保整顿行动层出不穷。
注塑模具生产的时候,往往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产品的品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天津硅藻泥 骄尔硅藻泥 环保硅藻泥壁材
硅藻泥环保涂料
硅藻泥 生态墙
金派硅藻泥
高粘环保 硅藻泥专用胶粉
天津硅藻泥招商 墙面硅藻泥粉末涂料 硅藻泥厂家批发
坚定信念、拥抱变化、努力拼搏、永不放弃
让客户体验到我们专业而有价值的服务
关注我们Pay attention to us
Copyright (C)
重庆贵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渝ICP备您的位置:
关于煤中粘土矿物泥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于煤中粘土矿物泥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Study on influence of argillitization of Clay Minerals in Coal
发布时间:  浏览量:933  收藏数:0  评论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在煤泥水处理过程中,煤中粘土矿物的泥化对煤泥水的处理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3家典型煤矿提供的矸石样品进行大量的泥化试验研究分析,依据实验结果得出泥化率,根据泥化率的大小,可以比较哪种矸石更容易泥化。通过XRD衍射试验分析表明,煤中主要含有的粘土矿物是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绿泥石,试验发现蒙脱石含量的高低对泥化率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另外这些矿物遇水膨胀的难易程度不同也影响了该样品的泥化率。通过XRD检测的粘土矿物的相对百分含量总结出了煤中粘土矿物的泥化规律。
粘土矿物;泥化; XRD衍射
Xu Qiuyan1,*,
Liu Wenli2,,
Wang Wei2,,
Zhao Zhichao2,
1、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 Jing);&&&&&&
2、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
Abstract:
Since the argillization of clay minerals in coal exert great influences to coal slime
treatment,the study through 3 samples which were provided by typical mining areas,which can be
get the mudding grade and probe into the mudding regular pattern of clay minerals in coal.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clay minerals in coal are illite, kaolinite, smecitite and chlorite. The expansion of theses minerals are difference when they meet water, that will effect this mining areas mudding rate. We can summarize the mudding regular pattern through the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alyses the relative percent. The test also find that smecitite decide the mining areas mudding rate.
Keywords:
clay mineral;argillization;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D)
PDF全文下载:
&&&&(252)
作者简介:
通信联系人:
【收录情况】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徐秋艳,刘文礼,王威等.&关于煤中粘土矿物泥化影响因素的研究[EB/OL].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releasepaper/content/.
发表期刊:
首发论文搜索
&>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 地球科学
&> 畜牧、兽医科学
&> 基础医学
&> 临床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 测绘科学技术
&> 材料科学
&> 矿山工程技术
&> 冶金工程技术
&> 机械工程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能源科学技术
&> 核科学技术
&>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化学工程
&> 纺织科学技术
&> 食品科学技术
&> 土木建筑工程
&> 水利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
&> 安全科学技术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体育科学
尊敬的作者,欢迎您在本站投稿:
注:请投稿作者直接在本站注册并登录提交文章,
任何个人或机构宣称代理在本站投稿均为侵权行为
本学科今日推荐
本文作者合作关系
本文相关论文
加载xml失败....!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nbsp
矿山地质学
矿山地面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
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工程
矿山机械工程
矿山电气工程
采矿环境工程
矿山综合利用工程
矿山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关于煤中粘土矿物泥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收藏本文
&&推荐本文给好友
&&订阅本文所在学科
&&分享到我的圈子
多个邮箱请用逗号“,”隔开
分享到我的圈子&7月日,我支部及三支部志愿者党员和五里社区一起组织了部分困难家庭的孩子,来到惠山古镇泥人坊,开展了暑期社会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感受惠山泥人非遗文化的魅力。 “惠山泥人,无锡阿福”,根据文字记载,最早在明代就远近闻名了,是本地民间艺人取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一下的黑泥所制,代代传承。2006年,惠山泥人已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艺人东生大师向孩子们娓娓道来,讲授了惠山泥人的历史文化。 &看到孩子们聚精会神,对泥人制作充满神往,他又开始传授泥人制作的过程。东生大师边示范、边讲解,手捏、制模、脱胚,一道道工艺,一个个技巧,孩子们完全融入泥塑的氛围中,当他们手拿着完成的生肖作品,脸上洋溢着快乐、自豪、充实的笑容。 &泥人制作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对地方民间艺术的热爱,引导青少年参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交流,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参加活动的孩子高兴地说:“亲手制作后,更觉得惠山泥人可不简单,非遗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看到的传说了”。&农工梁溪区十支部(ng-liangxi)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的最新文章
金秋送爽,又逢重阳。10月12日上午,农工党无锡市委组织70余位退休老党员,赴“江苏工业旅游示范点”——玉祁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里有我轻轻的问候,祝福各位党员中秋快乐!身体康健!
7月30日上午,中共无锡市委召开专题民主协商会议,围绕“提升城市工作水平”这一主题,听取市各民主6月8日下午,农工党梁溪区基层委员会同心实践基地揭牌启用仪式,在中以合作自闭儿童行为干预中心举行。市人大副主
7月6日,我支部及三支部志愿者党员和五里社区一起组织了部分困难家庭的孩子,来到惠山古镇泥人坊,开展了暑期ng-liangxi支部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热门文章最新文章ng-liangxi支部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氢氟酸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相关新闻:&a href=&///?target=http%3A///13/HB5VKVR.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安徽一高中7名学生做化学实验中毒 有截肢危险&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2013 年 12 月 28 号夜里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女生在化学吧发贴说自己在27号上午做氢氟酸蚀刻玻璃实验时被氢氟酸腐蚀,校方延误了医治时间,且声称是学生嫌水冷不洗手所致。&br&原帖已经被女生自己删了。 &br&吧友保存的截图:&a href=&///?target=http%3A////Aps8xgyHV%3Fmod%3Dweibotim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新浪微博链接&i class=&icon-external&&&/i&&/a& 。&br&&br&&b&氢氟酸&/b&危害到底有多大?事发后应该如何处理?若延误治疗会发什么后果?&br&&br&&img src=&/19f95e8f6ac398e3f308_b.jpg& data-rawheight=&781& data-rawwidth=&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19f95e8f6ac398e3f308_r.jpg&&
相关新闻:2013 年 12 月 28 号夜里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女生在化学吧发贴说自己在27号上午做氢氟酸蚀刻玻璃实验时被氢氟酸腐蚀,校方延误了医治时间,且声称是学生嫌水冷不洗手所致。原帖已经被女生自己删了。 吧友保存的截图: 。氢氟酸危害到底有多大?事发后应该如何处理?若延误治疗会发什么后果?…
我曾经在硅基微电子实验室工作过一段时间,经常用氢氟酸:氢氟酸非常的危险,实验室教育我们说要养成标记溶液的习惯,暴露于没有标记的溶液就要用最高等级的防护处理,通常指的就是氢氟酸。暴露之后,请先用大量水冲洗,除去衣物,涂这种葡萄糖酸钙软膏。%%%%%%%%%%%%%%%以下部分症状图可能导致不适%%%%%%%%%%%%%%%%%%%%%%%%%%%%%%以下部分症状图可能导致不适%%%%%%%%%%%%%%%氢氟酸的危害简而言之是“侵筋蚀骨”,“侵筋”指氟离子与钙离子结合后影响神经功能,“蚀骨”指氟离子严重降低骨密度,引起骨并发症。对于类似剂量的暴露,氢氟酸远比浓硫酸危险,原因有三:第一是非常隐蔽。浓硫酸在暴露后不久便会有强烈的灼痛感,伤处通常先发白如水泡,后碳化。但是明显的刺激能使人及时处理,暴露于少量浓硫酸之后出去衣物,用水大量冲洗通常非常有效。而氢氟酸只有在30%浓度以上在接触时才会有明显的痛感,低浓度(低至2%)下没有刺激,外观也很难与水分辨(浓硫酸会更粘稠,折射率稍高,而氢氟酸没有明显的特征)。即使在低浓度下,氢氟酸也会以极快的速度向组织内渗透(远快于其他矿物质酸),所以一旦暴露就必定会侵入组织,必须到医院进行处理(相比之下浓硫酸用水冲完了发现没起泡,就可以放心了)。第二是作用范围大。氢氟酸进入人体之后,会进入血液循环,影响全身的组织,尤其是骨骼。氢氟酸的毒理主要是攻击钙离子,形成不溶性的氟化钙:急性反应包括迅速降低血钙,引起心律不齐甚至心脏骤停。但这样其实引起的痛苦是最少的,如果是一天之后发现手变成这个样子:来源:来源:这种情况请尽快截肢:首先有大量氟离子存在于组织之中(并未完全与钙等金属离子结合),细胞死亡后会进一步释放氟离子毒杀其他组织。如果剂量再低一些,可能连水泡都没有,但是在几天之后会感到手骨头痒,进而转变为剧痛:都听说过“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命”这句话吗?想象一下全身牙痛是什么滋味(此时骨神经正在缓慢坏死)。浓硫酸对身体的影响还是很局部的。第三是治疗手段少以及诸多后遗症。如果不截肢,氢氟酸暴露通常只能用葡萄糖酸钙治疗:外用软膏擦暴露处,有时甚至是全身用药。也能内服以结合氟离子。但是这种治疗方式会产生大量氟化钙不溶物:剂量小时可以通过肾代谢(也带来肾毒性),剂量大的时候会诱发全身各处结石,不可能以手术取出。很多“治愈者”面临的不仅是截肢带来的心理创伤,还有非常真切的肉体上的痛楚。在这方面浓硫酸还得甘拜下风。如果真的不慎暴露于氢氟酸,请迅速跑到实验室的安全冲淋区,同时取下所有衣物,紧急冲淋通常不能太长时间,在实验室被水淹没之前换龙头,继续冲淋暴露处20分钟以上。然后拿葡萄糖酸钙软膏在暴露处不停地揉。尽快联系医院就诊,带上氢氟酸的MSDS,以说明这不是一般的化学品烧伤。我在实验室见过同事在移动一个违规烧杯的时候发生的意外:首先是之前一个实验者违规用玻璃器皿进行氢氟酸实验,然后上面盖了一块玻璃板减少挥发;一夜之后玻璃板粘到了烧杯上,下一个人准备移开烧杯的时候整个器皿由于机械强度不够就炸开了。那个人穿着超净服弄得一身都是,最后用紧急冲淋几乎把实验室淹了,大家一起帮着涂葡萄糖酸钙软膏,才捡回一条命来。所有参与急救的人也给自己涂了软膏,以防万一。还有另外一种对付氟化物的特效洗剂,叫做六氟灵。目前价格较贵,据说效果比葡萄糖酸钙好,我们实验室暂时还没配备。%%%%%%%%%%%%%%%%%%近况更新%%%%%%%%%%%%%%%%%%%%%%%%%有消息称该事件部分患者平安,还准备参加期末考试。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希望今后会用到HF的人都不要心存侥幸。当然真心希望孩子们没事儿,然后每个人都能用上合手的防护手套,学会保护自己。
鉴于很多类似同学询问我在哪个医院,我就把医院写出来,方便有困难的同学就医。我是在中南大学湘雅附三医院,烧伤科,罗成群教授如果是其它城市的,最好去专业的化工烧伤医院,或者三甲医院,或者多多咨询……++++++++++++++++++++++++++++++++++++++++++++++++++++++++++++++++擦,怒答!看着楼上的都是在说理论,这都没用!【多图,爪机党慎入】本人作为被氢氟酸、高氯酸、盐酸、硝酸腐蚀过的来说一下亲身体验!2011年春天,做实验。我们这个实验比较特殊,要用氢氟酸、高氯酸、盐酸、硝酸四种酸在250度高温溶解石头!!!是的,你没看错,是把石头化成水!而且这个要求不能提前把这四种酸混合好,必须是一滴一滴的加,如下图,即为当时处理的石头,已经磨成粉了。相信各位已经看到了,上面的罐子排的太密了!!!相信各位已经看到了,上面的罐子排的太密了!!!因为是250的高温,所以这些罐子的上方都是上述四种酸的蒸汽,腐蚀性相当大!所以,滴酸的时候,都是把要滴的罐子先拿下来,滴了酸,再放进去。因为罐子排的太密,带了手套操作不方便,所以,我当时做了最错误的决定:不带手套操作!!!为什么有这种决定呢?因为我之前被硝酸、盐酸腐蚀过,盐酸基本不会有啥事(5%的)、硝酸(30左右%)腐蚀了皮肤会变黑,且感觉不到疼痛。因此,就决定不带手套了。那天大概从上午十点开始操作,到中午的时候,感觉手阵阵发痛、变红。当时以为是烫的(250度高温嘛),也没在意。下午,一瓶氢氟酸用完了,开另一瓶的时候,带了手套去开的,没想到那瓶盖塞的真紧!!!带着手套怎么扣都扣不下来!!!一下子我这脾气就上来了,摘了手套就去扣,结果,氢氟酸沾了一滴到我的手上,赶紧洗!!!大量清水冲洗!!!觉得洗的差不多了,就不洗了。没想到,沾了氢氟酸的地方越来越痛,后来一看,已经变白了。当时还没在意。到了晚上,觉得双手痛的不行,一看,双手全是红的,沾了氢氟酸的地方变成了黑色的!!!赶紧去医院,挂了烧伤科的专家!!!此专家是湖南省烧伤科学会主席(注意:在医院里,化学腐蚀在烧伤科里!!!),讲了情况之后,该专家倒是很淡定,说,氢氟酸腐蚀基本没特效药,看个人情况。我说:网上不是说打葡萄糖酸钙么!他说:那都是瞎说,当你的手已经变红,说明氢氟酸已经腐蚀了,这个时候再打就晚了!然后,这个专家只开了一个药:美宝烧伤膏!!!(大家注意,一定要这个牌子!!!美宝的!!!)然后叫护士把已经变黑的地方用剪刀挖去(这挖的时候真是刻骨铭心的疼啊,没打麻药!!!)直到挖的露出新鲜肉!!!然后交代,不要吃消炎药!!!把双手都涂了厚厚一的一层烧伤膏(一管药涂一次),包扎!!!如上图,包完了这个样。因为右手要吃饭之类的,所以包出了五个指头(O(∩_∩)O哈哈~)如上图,包完了这个样。因为右手要吃饭之类的,所以包出了五个指头(O(∩_∩)O哈哈~)然后就是每天去一次医院,给那个专家医生看看进展,要都是自己换的,因为在医院换药太贵了。以后发展的过程是这样的:双手的皮肤由红变黑、指甲里面开始变黑、————皮肤变硬————被切掉的地方又变黑了——皮肤开始脱落,长出新的皮肤——指甲脱落,长出新的指甲————被切掉的地方长出新的肉!!指甲开始变黑指甲开始变黑皮肤变黑发硬皮肤变黑发硬部分黑硬的皮肤开始脱落,长出新皮肤部分黑硬的皮肤开始脱落,长出新皮肤脱落脱落黑硬的皮肤基本脱落完毕,但指甲还没变化黑硬的皮肤基本脱落完毕,但指甲还没变化食指上被包裹的就是挖掉肉的地方!!!十指连心呀食指上被包裹的就是挖掉肉的地方!!!十指连心呀开始长出新的指甲!!!开始长出新的指甲!!!被挖掉的地方被挖掉的地方痊愈之后!!!痊愈之后!!!从开始烧伤,到痊愈,前前后后大概100天!!!并不是楼上所说的过几天就好了!!!插个曲,当时,那个医生曾说要把指甲拔掉!!!我没拔!!!(因为没钱。。。)最后,附上一张在医院拍的烧伤如何处置,不要涂酒精、醋、酱油、普通消炎药物
HF用户表示这东西非常危险,20%的浓度已经不低了。我们学校所有使用HF的实验室必须常备在保质期内的急救药膏Calgonate ,否则需要上交全部HF。所有人要用HF前还需要签署PHS(particularly hazardous substance)表格。MSDS 急救措施如果沾到的话我还是建议在必要的急救措施(喷淋、中和)后赶紧去医院(根据我以往了解的情况,普通的三甲医院一般都不会收治化学品烧伤的病人,建议直接去专业的医院。比如:),过几天就好这种话是瞎说的。
有人就这件事At了一个京都大学的化学硕士,我在微博上看到京都大学的化学硕士()是这样说的:化学品毒性分五级,这玩意的毒性已经是最高级别的”剧毒“级别了,而且是化学品毒性分五级,这玩意的毒性已经是最高级别的”剧毒“级别了,而且是A级剧毒物品,非常少的量(20mg/kg)即可致死,这算没什么毒性吗?这个和砒霜毒性比也没差多少了,难道要氰化钾才算有毒性吗?附:公安部发布的《剧毒物品品名表》(GA58-93)京都大学的化学硕士认为20%的HF算是稀的,没有毒性可谈。京都大学的化学硕士认为20%的HF算是稀的,没有毒性可谈。他还发了篇长文科普,我读书少不知道对不对,麻烦大家帮忙看一看这篇文章错误比较多:1、氢氟酸挥发性不强吗?好像和我以前学的不太一样,浓度再低的氢氟酸都要求在通风橱里操作就是这个原因。2、指甲缝痛不是因为氢氟酸会电离出氢离子呈酸性”刺激“皮肤引起的,而是氟与钙镁离子结合直接导致的神经细胞的去极化,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那种痛是多么痛的领悟。3、只要接触皮肤了,就非常危险了,无论浓度高低,如果拍片指头上有点了,那没准就得截肢了。而不是这位硕士说的皮肤接触不会有事,另外20%的浓度也绝非这位硕士这样说的”没有毒性可谈“,下面的链接6就是20%的氢氟酸致人死亡病例。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氢氟酸中毒死亡都是由皮肤接触氢氟酸引起的,反而是呼吸道吸入和直接饮用(这个没见过相关病例)基本不可见。另外这玩意也容易挥发,所以建议在通风橱里操作,真跟他一样无视实验规范,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京都大学的化学硕士认为氢氟酸只有吸入呼吸道与粘膜接触和直接饮用两种摄入方式,前者量太低,后者没人这么蠢,因此是非常安全的。手指上的黑斑并不是氢氟酸的毒性造成的,而是弱酸性造成的,过几天就会好,这件事是有人在煽动造谣……———————————FBI Warning:下面图片可能引起不适———————————首先说下氢氟酸的致死原理:氢氟酸致死原理在于氟离子能结合人体中的钙形成氟化钙,当结合完了,那你就死了,这个量不需要太多,一般认为只要1.5g的HF就足以致死。截肢的原理是当氟离子的量足够多的时候为了避免氟离子扩散(现在好像还没有有效药物能第一时间阻止氟离子扩散),就像切掉癌组织为了避免癌细胞扩散一样,把受污染的部分肢体切除。反正到了需要截肢的时候,那部分肢体应该也被氟离子侵蚀得不能用了。好了,下面的心理承受能力低的就别看了,到此为止。最后说个例子(上面和下面这些英文图片都出自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氢氟酸安全手册)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相关专题:1994年,澳洲一个倒霉哥们儿把100毫升70%氢氟酸洒在了右腿裤子上。他立刻拉出消防水龙狂冲沾染部位,还跳进了游泳池。遗憾的是,为了保命,最后他的右腿截肢了。两星期后,他还是死了。就算浓度低于20%,如果处理不及时也能造成严重后果就算浓度低于20%,如果处理不及时也能造成严重后果浓度低于20%,看文档有24小时”潜伏期“(先这么叫着好了),潜伏期过了才会出现红斑和疼痛,因为有潜伏期所以容易延误治疗,等痛了,没准就得剁手了。这次的中学生们似乎用的就是这个浓度的氢氟酸,那么27号玩氢氟酸,28号晚上才出现的红斑和疼痛,今天(29号)早晨治疗考虑到沾染量不多而且之后有马上冲水了应该还算及时。其实沾染后最好马上用六氟灵(这玩意挺贵,不过比手便宜,有些实验室贪便宜就没配,按照”毒蛇出没之处,七步之内必有解药。“的原则,应该配一份并按照保质期定时更换的)清洗,再没有也得用氯化钙。然后到医院,一般医院可能没救治过这种病人,如果有专门的医院就往专门的送吧,之后就打点滴补钙、吃钙片、看钙片慢慢养了。然后不同浓度,潜伏期不同,高于50%马上见效。这个死不死人主要看摄入量,20mg/kg就达到了致死量,按个人体重不同,一般认为摄入1.5g足以致死。另外因为这玩意儿渗透力强,渗进去后肯定不能再跑回来,所以也有个说法是:1%的人体皮肤被100%氢氟酸喷溅2%的人体皮肤被70%的氢氟酸喷溅两种情况没有立刻处理(六氟灵清洗之类的)都会造成死亡(当然,立刻处理了也不一定就肯定能活,上面那个倒霉蛋的临时处理也算及时了,还是死了)最后给点资料让大家参考:加州理工关于HF的MSDS sheet:这里认为气态HF 5ppm以上的浓度就足以造成灼伤(眼球、皮肤、呼吸道)SECTION 3 – Hazards IdentificationEMERGENCY OVERVIEW
Colourless liquid with a pungent, irritating, penetrating odour. Concentrations above 40% fume in air. Will not burn. Cylinders or tanks may rupture and explode if heated. Highly reactive. Contact with metals, such as iron or steel, slowly releases flammable and potentially explosive hydrogen gas. VERY TOXIC. May be fatal if inhaled, absorbed through the skin or swallowed. CORROSIVE to the nose, throat and respiratory tract. Causes lung injury-effects may be delayed. CORROSIVE to the eyes and skin. Causes severe burns. May cause blindness and permanent scarring. Absorbed fluoride can cause metabolic imbalances with irregular heartbeat, nausea, dizziness, vomiting and seizures. Long-term exposure may cause skeletal fluorosis (weakened bone structure). Target Organs: Lungs, teeth, eyes, skin, bone, mucous membranes.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Primary Route(s) of Entry: Inhalation and ingestion. Skin contact. Eye contact. Skin absorption. Effects of Acute Exposure: May be fatal by ingestion, inhalation or skin absorption. Corrosive. Acute effects may be delayed. LD50/LC50: CAS# : Oral, rat: LD50 = &90 mL/kg. CAS# : Inhalation, mouse: LC50 = 342 ppm/1H. Inhalation, rate:
LC50 = 1276 ppm/1H. Eyes: Contact with liquid or vapor can cause irritation or severe burns or conjunctivitis, and possible irreversible eye damage. Solutions as dilute as 2% or lower may cause burns. Skin: Both liquid and vapour can cause severe burns, which may not be immediately painful or visible. May be fatal if absorbed through the skin. Causes severe burns with delayed tissue destruction. Substance is rapidly absorbed through the skin. Penetration may continue for several days. Causes severe tissue necrosis and bone destruction. May cause hypocalcemia and death. Solutions as dilute as 2% or lower may cause burns.
LD50: skin-mouse 500 mg/kg. Ingestion: Causes severe digestive tract burns with abdominal pain, vomiting, and possible death. May cause systemic toxic effects on the heart, liver, and kidneys. Depletes calcium levels in the body which, if left untreated, can lead to hypocalcemia and death. Inhalation: May cause severe irritation of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with pain, burns, and inflammation. May cause pulmonary edema and severe respiratory disturbances. Depletes calcium levels in the body which can led to hypocalcemia and death. Effects of Chronic Exposure: Acute exposure above 5 ppm may irritate eyes and respiratory tract. Also causes severe eye and skin burns. Repeated inhalation may cause osteofluorosis and permanent respiratory damage. Prolonged or repeated exposure may cause
permanent bone structure abnormalitie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e chronic toxicity of this substance has not been fully investigated. SECTION 4 – First Aid MeasureEyes: Immediately flush eyes with large amounts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holding the lids apart to ensure flushing of the entire surface. Get competent medical aid immediately.
If a physician is not immediately available, apply one or two drops of 0.5 tetracine hydrochloride solution followed by a second irrigation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or until a physician is available. Skin: Get medical aid immediately. Rinse area with copious quantities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Remove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shoes. FIRST AID: (SKIN ONLY) IF AVAILABLE, AFTER THOROUGH WASHING (PREFERRED METHOD), A 2.5% CALCIUM GLUCONATE GEL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BURNED AREA, [OR] THE BURNED AREA SHOULD BE IMMERSED IN A SOLUTION OF 0.2% ICED AQUEOUS BENZETHONIUM CHLORIDE, OR 0.13% ICED AQUEOUS BENZALKONIUM CHLORIDE.
IF IMMERSION IS NOT PRACTICAL, TOWELS SHOULD BE SOAKED WITH ONE OF THE ABOVE SOLUTIONS AND USED AS COMPRESSES FOR THE BURNED AREA. IDEALLY, COMPRESSES SHOULD BE CHANGED EVERY TWO MINUTES. IT IS SUGGESTED THAT A CERTAIN QUANTITY OF EITHER PREPARED SOLUTION OR THE CALCIUM GLUCONATE GEL BE KEPT ON HAND AT ALL TIMES. SOLUTIONS SHOULD BE REPLACED ANNUALLY IF NOT PREVIOUSLY USED. Ingestion: Do NOT induce vomiting. If victim is conscious and alert, give 2-4 cupfuls of milk or water. Get medical aid immediately. Never give anything by mouth to an unconscious person. Inhalation: Remove patient from exposure to fresh air immediately. Administer approved oxygen supply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Administer artificial respiration or CPR if breathing has ceased. Call a physician. Keep patient lying down, quiet and warm. Notes to Physician: Due to delayed and persistent symptoms, observe patient closely for 48 hours. Prompt action is essential in all cases of contact. Antidote: Always have calcium gluconate gel on hand. The use of infilitration therapy and intraarterial therapy for hydrofluoric acid burns resulting from concentrations greater than 20% should be made by qualified medical personnel. Calcium gluconate may be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slowly to bind to the fluoride ion. This administration needs to be monitored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a physician. (3小时后感觉不适,1死4伤) (接触后马上出现灼伤症状,死亡)(另外这同一地方2011年又发生了一起氢氟酸泄露,所幸没人死亡)(5死18伤、2000余人感不适) (硫酸氢氟酸混合物泼洒,死亡) (泼了半瓢浓度不明的氢氟酸,法医鉴定因氢氟酸中毒性休克死亡) (20%浓度,接触皮肤后迅速冲洗,10小时死亡)至于没死人的只是截肢什么的就太多了这里就不罗列了延伸阅读:不过这玩意虽然是致命的,但不是一沾就死(虽然致死剂量很少),而是"could be deadly",可能会死,量少点就截肢,再少点可能就氟骨、如果非常非常少而且立刻处理,也是有可能痊愈的。不过这玩意虽然是致命的,但不是一沾就死(虽然致死剂量很少),而是"could be deadly",可能会死,量少点就截肢,再少点可能就氟骨、如果非常非常少而且立刻处理,也是有可能痊愈的。大家可以看看这老头玩氢氟酸时使用的设备,当然这是浓度比较高的氢氟酸,但就算是20%(也不低了)的氢氟酸,也不建议无防护不使用通风橱直接在室内操作。大家可以看看这老头玩氢氟酸时使用的设备,当然这是浓度比较高的氢氟酸,但就算是20%(也不低了)的氢氟酸,也不建议无防护不使用通风橱直接在室内操作。—————————校方公示结果—————————居然不戴手套,而且沾到了直接用水冲下就行?要用多少水洗?我觉得得用洗地那么多的水来洗吧。这公文看起来就像把责任推给了学生(是你们自己怕冷没洗干净不能怪我),在12月的安徽用冷水把手冲上半个小时我想没多少人能做到。就算没戴手套沾到了,没有六氟灵最起码也拿氯化钙溶液冲洗吧。最后我还是觉得很奇怪,都做了那些治疗和检查项目,怎么当天就出院了?除氟了吗?拍了片吗?查血了吗?———————————日按———————————牙膏和肥皂缓解神经细胞的去极化引起的疼痛是什么原理?还是牙膏肥皂能脱氟?
看到一个武大学长的杯具,估计这位老兄不是做无机这块的。09化学江苏省一路过,知乎上卧虎藏龙,化学大神应该一抓一把,咱这亮奖项也没啥大的意义直接上资料说话了,百度百科上的说法个人一向持保留意见,换更权威的。格林伍德《元素化学》注意,对于任何能水解形成HF的物质都要认真对待,不仅是HF本身,NaF对人体伤害也是很大的。看到“外科切除”没?大学普通化学,傅鹰拜托持无害说的各位别害人,另外请上课的时候认真一点
参考资料(引用来源):40%以上浓度的氢氟酸是会发烟的,无论什么浓度的氢氟酸是会挥发的,氢氟酸的腐蚀性如此之强,烟雾毒性不言而喻,大家看到那些有关工人操作氢氟酸的图片也有可能会发现,他们都带着防毒面具,如果你要做有关氢氟酸的实验,防毒面具必备,买不起?那你就别做了。 氟化氢对衣物,皮肤,眼睛,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均有刺激,腐蚀作用,氟离子进入血液或组织可与其钙镁离子结合,使其成为不溶或微溶的氟化钙和氟化镁,量大的话直接堵塞血管,直接或间接影响中暑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导致低血钙,低血镁综合症,氟离子还可以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氟血红素,抑制琥珀酸脱氢酶,至氧合作用下降,影响细胞呼吸功能。此外,氢氟酸可致接触部位明显灼伤,使组织蛋白脱水和溶解,可迅速穿透角质层,渗入深部组织,溶解细胞膜,引起组织液化,重者可深达骨膜和骨质,使骨骼成为氟化钙,形成愈合缓慢的溃疡。吸入高浓度蒸汽或者经皮吸收可引起化性肺炎肺水肿。以上两段很清晰地表明了:1、学校很不负责任,没有配齐防护用具(不要歪了)更糟糕的是没有及时送入化工防护院,普通的医院(哪怕再好)对于大多数化学化工实验生产造成的伤害也是束手无策。2、网上的很多讹传很无脑,不论是支持危害大还是危害小。尤其是某位表示氢氟酸可以自然好的,还说难挥发的“化学高材生”。更可笑的是,某些辟谣者甚至自己也在造谣。3、氟化氢非常危险,浓硫酸甚至不是和它一个量级的。中二别玩氟化氢,玩别的还能送个网址
知道有人说过一句“每个人都该学点编程”,现在我想“每个人都该懂点化学”。朋友圈空间一些“食物搭配禁忌”等等乱七八糟的泛滥,大家也不是没见过。似乎有种感觉:化学真是不招人待见。看到这种话题新闻时常爆出来什么感觉?好像大家围绕“1+1=3”这个事件和后续爆料展开社会、法律、道德的大讨论,然后似乎有哪里不对...HF似乎弱酸就好弱的观点简直无情,毒性跟酸性的对应因果关系是哪个不负责任的说的?毒性是化学物质对人体伤害能力的统称,作用机理是多种多样的。这东西的致毒根源在于其化学性质极其活泼,由此在体内产生一系列异常的化学反应和连锁后果。致死剂量么,小的一逼,基本能进体内就得紧急送医(具体数据上面有引用百度的了)。最麻烦的是:即便一般人不喝它就饺子,不小心碰上也得翻。一切源于它本身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很容易透过皮肤渗透到体内。就是说:你把口鼻腔呼吸道都闭上,外加眼睛和肛门,只要有裸露皮肤在含有HF的气体环境下,依然会中毒。对对对,像有名的沙林毒气这类神经性毒气也都附带糜烂和渗透效果。实际操作中,除了戴手套外,还要配以高过滤性的口罩。不知道这个实验实际中用的浓度有多低,剂量有多小,但觉得这孩子定然是出事后马上发的帖子,真是时间长了恐怕就见不着了,不知道具体浓度和实际渗透速率和体内作用时间,奉劝火速就医。
从理论一点的角度来说:氢氟酸确实对人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及毒性。氢氟酸(氟化氢,HF)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它有较弱的酸性,只比醋酸稍强,因此它和盐酸这样完全靠强的质子酸性使蛋白质等重要生物质分解的原理不同。氢氟酸的腐蚀作用和毒理主要与氟化氢分子与解离出的氟离子有关。首先氢氟酸是一种较弱的质子酸,但它是一种很强的路易斯酸(Lewis),这就使它在蛋白质的水解中具备很强的催化作用,只要有足够的用量和足够的时间,氢氟酸能够把尸体几乎完全溶解掉(参见绝命毒师第一季中Walter White的所作所为)。另一方面,氟离子在软硬酸碱理论中是极强的硬酸,与钙、铁、锰、钴等元素有非常强的配合作用。钙在人体的骨骼中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存在,氟离子能置换出其中的阴离子,使其中的氟离子含量上升(原因:由氟化钙、氢氧化钙、磷酸钙的溶度积来比较,氟离子与钙离子的亲和性是非常好的),这样一来骨骼内部的晶体结构就发生了变化,这样就导致了慢性的骨骼病变(氟骨病)。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人体中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酶及辅酶的参与,其中不少的分子中都含有氮、氧原子配位的金属原子,如血红素中的铁、维生素B中的钴等等,它们中有许多都会被“入侵”的氟离子夺取,形成没有生理活性的配离子,这样一来这些细胞正常运转所需的物质就被摧毁了,从而使人体中毒。而且氟化氢分子及氟离子的体积都非常小,可以非常迅速地在人体中渗透、扩散,因此不管是氢氟酸,或是氟化钠等可溶盐,只要与皮肤接触或是由口摄入体内,就都会产生以上的毒性,尽管作用起来不会像氰化钠那样速效、剧烈,但后果是极其严重、致命的。
作者才疏学浅,如有纰漏及谬误,烦多包涵指正。
氟、氯、溴类,都应该小心。渗透入体内的氟离子会结合钙离子,导致血钙平衡失调,大量致命。所以有打补钙剂“解毒”,但是已经结合沉积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后果是,很长一段时间该部位会疼痛。更多的很多科普也说明了。综合起来,氟相关的东西都比较危险。要特别注意。下面附带一些东西1、化学内也存在隔行如隔山的,所以不了解HF的毒性也是很有可能的,说不定他是做理论化学的呢。一般比较了解HF毒性的,实验都会有接触,比如和硅相关的化学(材料、无机、纳米),与氟化物相关的有机化学。2、警惕结合Na、K、Ca离子的毒剂,比如冠醚也是很危险的东西。3、不要在家里面或非实验室场所进行实验。害人害己。很多人以为自己的试剂不挥发,不扩散。但是那只是看不到。有兴趣的做做罗丹明相关的东西吧,测试下你的防药剂扩散水平。注:罗丹明不好洗,有致癌性,所以还是不要作死了。4、对于含氟废液也要尤其小心,特别是有机反应,一些人在处理含氟有机废液的时候还是比较大胆的,挺危险。新手一定要清楚了解,反应后的溶液构成。最后说点搞笑的。1、有个师兄做溴有关的反应,在通风橱里做,但是一不小心吸了一点,鼻毛被烧掉了。哈哈。2、个人感觉氯气浓度低一点的时候味道还挺好的,有种茉莉花的感觉。氯仿也挺好闻的。3、作为分析实验室,我们实验室里最毒的就属HF和CdCl2了。
之前实习的时候,因为要溶解工业硅,需要用到HF,用这个是我唯一一个带橡胶手套取的酸(什么盐酸、硫酸、硝酸、王水都是小问题,最多就是疼一下,过几天就好),所以目前还没有被HF腐蚀过,但是我们科长有过经历,当时给我说的是,就滴了一滴,立马拉到市里烧伤医院治疗的。哪个疼的程度,据她说,去医院之前是钻心一般的疼痛,根本没法组织的,然后开刀把肉割下去,一直到骨头,然后用药(什么药她忘了),之后是可以忍受的疼。。。题主自己想象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人流的危害有多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