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代低压i7和标压i55和i7差别多大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英特尔酷睿五代处理器全解析:低压版够用吗?
来源:作者:阿华责编:阿华
讯&经过漫长的等待,本月14日,英特尔终于在CES2015上正式推出第五代酷睿处理器,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Broadwell架构下的U系列。其实Broadwell本应在2014年上半年问世,但是直到9月份,英特尔才拿出了该架构下的第一代酷睿M处理器,它可以被看作是Broadwell-Y系列。2015年初,应该是Skylake新架构上线了。本次CES2015上,英特尔发布的全新第五代酷睿i3、i5、i7处理器,全部是低电压版,也就是Broadwell-U,也可以将其将做第五代酷睿U系列。旗下共有14款新品,它们的详细信息如下方的表格所示。除了上面这14款五代酷睿U系列处理器外,标准电压版的酷睿5代将会带有M的后缀,此外还有更加强悍的“H/HQ/MQ”等版本。据来自宏Acer的相关人员透露,搭载五代标压酷睿处理器的产品将在年中问世。届时,我们或许将在市场上同时见到Broadwell和Skylake两代产品同时上市。全新14纳米工艺制程Broadwell在英特尔执行的“Tick Tock”战略中,属于其中的Tick部分。根据“Tick Tock”战略,Intel每隔两年推出新的工艺,也就是“Tick”部分,再隔两年再对架构“Tock”进行更新。第三代酷睿(Ivy)处理器采用22纳米工艺制造,第四代Haswell则是在同样的22nm工艺下,采用了全新的架构,所以五代酷睿处理器属于工艺更新,其全部是基于14nm新工艺打造。下一代Skylake架构酷睿处理器,则会是架构方面的升级。制造工艺更新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芯片可以变得更小更薄,同样尺寸的芯片面积中可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更多的晶体管就意味着更加强悍的性能。但制程更新一般是在保证上一代性能的基础之上,减少能耗和发热问题,所以本次Broadwell采用14纳米工艺制造的最大意义在于,可以令计算机在保证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发热量更小,续航时间更长。至于性能的提升,则是在保证前两个目标完成足够出色前提下的附属产物。根据Intel官方公布的数据,Broadwell-U的封装大小为40*24*1.3mm,与上一代Haswell-U系列处理器相比薄了0.2mm,在此基础上,OEM厂商们或许会打造出更加轻薄的产品。核芯显卡性能提升早在酷睿M发布之时,Intel就强调Broadwell架构的核芯显卡将会有一次非常大的进步,但这种升级并没有在酷睿M上得到体现。本次的14款全新的Broadwell-U系列处理器,分别采用了HD 5500/HD 6000/Iris 6100三款核芯显卡,其中HD 5500/HD 6000是我们将会在Intel五代酷睿处理器上看到的型号,而Iris则会作为Intel的高端核芯显卡出现在部分高端型号中。目前已经公开的三款核芯显卡的基本频率都是300MHz起步,比HD 4X00系列的200MHz起步频率更高一些,最大动态频率则与HD 4X00系列持平,为900MHz到1GHz,其中Iris 6100的已知最大动态频率为1.1GHz。根据Intel的官方说法,HD 5500相比上一代HD 4000,3D图形性能提升22%,视频转换性能提升50%,办公性能提升4%,电池续航时间提升1.5小时。虽为低压版,但主频大幅提升本次英特尔发布的14款酷睿芯片,虽然都是低压版,但是其处理器的频率有了大幅的提升,以其中的低压版i7处理器为例,第五代酷睿i7低压处理器的起步频率为2.0GHz(i7-5550U),上一代i7低压版(i7-4550U)的频率只有1.5GHz。睿频方面,第五代酷睿i7处理器的最高睿频当属i7-5557U,频率达到了3.4GHz,与2014年第三季度发行的酷睿i7-GHz的睿频仅有0.1GHz的差距。标准TDP不变,新增TDP-Down属性除了主频以及核芯显卡方面的提升外,Intel通过14nm工艺,成功将标准版本低压处理器的TDP值控制在15W,与Haswell-U完全一致。即使是搭载了最强Iris核芯显卡的处理器,其最大TDP也仅有28W,与同级别的Haswell产品一致。但是Broadwell本次在标准TDP之外,还新加入了一个可配置的TDP-Down功能,其实就是通过限制处理器的频率来达到控制TDP的目的,以i7-5500U为例,它的基础频率为2.4GHz,TDP值为15W,可配置的TDP-Down频率为600MHz,此状态下,其TDP仅有7.5W。不过,Intel表示5代酷睿处理器延长的1.5小时续航时间,是在保证运算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的,如果再加入这个TDP-Down属性,是否会更加给力呢?另外,目前尚不清楚,这个TDP-Down属性,究竟是如何调整的,是自动还是用户手动调整仍有待进一步的消息。实际性能至于大家关心的性能方面,单纯的单线程、多线程运算,i7-5500U性能介乎于上代的标准电源处理器i5-4200M以及i5-4200H之间;而i5-5200U则轻松秒杀掉了所有的四代i7低压版处理器。核芯显卡方面,搭载了HD5500核显的i5-5200U性能基本位于AMD R5 M230和R5 M240之间,主频高了100MHz的HD 5500,其性能已经介乎在Nvidia 820M和830M之间,已经足以应对大部分主流的网络游戏。HD6000以及Iris 6100的性能更加值得期待。总结虽然延迟了这么久,但是这份等待仍然是值得的,我们等来的全新的Broadwell架构,无疑能耗更低、发热量更小。先前的酷睿M系列处理器,其TDP功耗更是仅有4.5W,完全可以满足很多超极本的无风扇设计要求。作为第一代Broadwell架构产品,其对手只是上代的Haswell-Y而已(理论上,Intel将不会再推出以字母Y结尾的处理器,Broadwell-Y就以单独的酷睿M新形象被发布)。现在的Broadwell-U无疑性能将更加强大,更不用说之后的标准电压的Broadwell-M以及H/HQ/MQ了。在CES2015上,。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主流的15W“全家桶”,性能差异知多少 Skylake Core i3/i5/i7 U系列处理器对比与解析_网易荐新闻低压cpu性能到底怎么样?为什么越来越多...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低压cpu性能到底怎么样?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厂商喜欢用低压CPU,难道成本更低,性能足够?
+ 加入我的果篮
数码产品培训经理
大家答的偏向于技术层面,那我从需求层面才回答一下;首先大家可以关注下现在市面上最新的处理器,Intel第4代代号为“Haswell”处理器。英特尔宣称“Sandy Bridge将会使得Ultrabook第一次进入主流市场,Ivy Bridge进一步带来“超级轻薄、超级灵敏、超级安全”,Haswell则会“重新发明笔记本””。从这里大家应该很容易看出来,酷睿2之后,更强的性能就不再是Intel努力的方向,新的方向是什么?是功耗,准确说,是功耗性能比,在尽可能小的功耗基础上实现足够的性能。从市场反馈结果上来看,现在人们更换新电脑的动力也越来越弱,PC市场全球疲软,年增长率逐年下滑,惠普、戴尔等PC巨头曾经风光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而原因呢,除了平板的蚕食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就笔记本的性能完全够用了,不必升级换代。我们再分别来看下,笔记本、台式机这些类型的电脑到底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是人们需要的。先说笔记本,笔记本出现的核心目标,是满足需要携带计算机使用的人,所以笔记本的核心功能应该是:长续航、无线网络、主流性能、重量轻、体积小,要满足如上的需求,低功耗CPU应运而生,并且发展壮大起来。当年酷睿时代的低电压CPU性能还比较孱弱(但我自己就有一台Intel 酷睿2双核 U7700的DELL D430,升级了Windows7,用到今年也觉得能满足上网和看视频的需求),但随着技术成熟,现在的低电压版CPU性能已经足够强大,完全能满足从日常上网、1080P高清播放、到主流办公的需求(一定要玩游戏?其实爱玩大型3D游戏只是一部分人的部分需求而已)。APPLE的MacBook Air系列,就是非常经典的这类电脑,今年的新款续航能达到13小时,在SSD的加持下,运行主流应用非常流畅,实在是居家旅行,不二利器啊。台式机的话,我觉得都不用多说了,台式机现在的趋势已经是面向专业顾客了,比如DIYer,硬件发烧友,大型3D游戏爱好者。这类人群之前就混在PC的目标顾客群里, 现在因为笔记本已不在向着性能极限冲刺(Alienware这样的非地球生物不在讨论内,这货是可折叠的台式机),所以对于需要极限性能的人,还是选台式机。但是更多的人,需要的是主流性能的笔记本。总结一下,现在的电脑的发展方向,硬件层是向低功耗高性能发展。软件是向轻量化,舒适体验性发展。追求极致性能和大而全功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智能科学专业
低压CPU主要是为了低功耗和低发热、低体积而设计的,比如在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上,不可能还要专门安一个散热风扇。而在大型的数据中心,功耗也是一个成本中很大的一份,使用低压的CPU,可以在不降低太多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散热和功耗。至于性能,这个得看CPU型号,在同等主频同等核心数同等架构的情况下,CPU性能是一致的,而低压CPU会远远比标压省电、散热少,所以甚至很多超级本也喜欢用低压CPU,一台电脑少了风扇之后,噪音和体积大大的减少啊~有人反应低压CPU跑孤岛危机3也没啥压力,没有风扇都不很明显发热。。。CPU 型号中的I5-4500U的U字就代表低电压,CPU功耗可以低至14W,大约是常压的二分之一。。
软件工程师,应用数学专业
低压CPU一点都不便宜,而且相当贵。例如2013款Macbook Air可以升级的 Core i7 4650U:2核4线程,4M缓存,1.7GHz ~ 3.3GHz,15W,400美元左右。台式机用的 Core i7 4770k:4核8线程,8M缓存,3.5GHz ~ 3.9GHz,87W,可以超频,300美元左右。我这里两款都有,多线程测试结果是:多了一倍核心且频率更高的4770k的性能只比4650U多了一倍加一点而已,低压版的性能功耗比几乎是桌面CPU的3倍,非常适合给超级本使用,估计贵就贵在要使用最好的材料和工艺来生产吧。
Intel的CPU的核心电压一般都是虚高的。你可以找一个CPU将电压降到不会出错时,来减少发热。CPU的功耗与频率成正比,与核心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例如:P7350,正常在2GHz时的电压是1.135V,但调到0.925V仍然正常,功耗就剩下66%了。低电压的CPU一般是在硅片中间部分隔出来的,缺陷比较少。因此可以卖得贵。超低压的CPU的性能不是主要的要求指标,功耗才是。
半导体数据工程师
作为一个生产CPU和GPU的企业的员工,有义务宣传下。CPU的趋势是功耗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快。在相同大小,相同工艺的条件下,电压越低,功耗越低,但是速度也越低。现在市场对于功耗要求越低越好,最好能够24小时不充电(比如超级本),而对于速度其实没有那么高的要求。而且随着工艺线宽的越来越小,芯片的标准工作电压也越来越小。所以你就会看到芯片的电压越来越小了。最后,希望大家多多购买笔记本和台式机!
好奇大叔,好吧,已经大叔了T.T
这东西终究是性能和便携/续航的妥协,低压版的I7U全是双核4线程,这东西看性能的话跟台式机I3差不了多少,标压的I5M也是双核四线程,差别就是缓存貌似不一样。所以不要想着I7U系能跟I7MQ比,当然耗电续航会强很多就是,但是这也是牺牲性能来的,可能低压以后性能/功耗比会提升很多,但终究性能还是降了的
感觉就是配置上写个I7xxxxU,人们一看,哇,I7的,这么便宜,就是这样
化学工程专业硕士
如果考虑便携干嘛不用think x系列?
社会学、哲学、政治
好吧,看见楼上回答都不是正面回答,我来补充一下: 如果是i5-3337或者是i3-3217硬盘是全固态硬盘,运行win7,日常软件使用office2013、QQ、浏览器等,并且不装360的话,基本不会出现卡顿。 如果是i5-3337或者是i3-3217硬盘是5400转的机械硬盘,其他条件同上的话,在刚刚开机的时候和开浏览器的时候会出现明显卡顿,如果不是用开关机而是用休眠的话,卡顿很少。 恩,我现在电脑上的是3337,原配机械硬盘,已换固态硬盘,用过朋友一台3217的比较长时间,对于高负荷的软件,在内存足够的情况下虚拟机可以流畅运行,3DMAX和Pr则体验很差。
电压越高能驱动的晶振频率越高,对应的也就是主频越高了,超频CPU需要加电压就是这个原因。随着蚀刻精度越来越高,相同频率下驱动电压的也会升降低高,对应的就是在性能不下降的前提下越来越省电。不过价格要比同规格的普通CPU贵很多,因为需要用更高一级的自造工艺实现相同的性能。
我的台式机用的就是I5-3337U的15W平板cpu,淘宝上买的,名字是无风扇迷你机,相当爽。装个星际2玩起来不卡(低画质),firefox开100多个页面,包括多个视频页,不卡玩游戏会发热,不用风扇会到70度。所以我USB上插了个小风扇100mA耗电的用来散热,玩起游戏也就50多度。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7低压和i5标压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