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甘肃哪个发达到甘肃要几天

行走大西北 24天12800公里 青海 西藏 新疆 甘肃
7440浏览,0回复
榆林到兰州公路公里数:
913&&&&&&&&&&&&&&&&&&&&&&&&&&&&
兰州到西宁公路公里数:&&&&
西宁到格尔木公路公里数:
格尔木到拉萨公路公里数:(纳木错往返?)
拉萨到阿里狮泉河公路公里数:
珠峰、定日+古格王朝(公路往复距离国道)
&&&&&&&&&&&&&&&&&&&&&&&& 450+282
阿里狮泉河到叶城公路公里数:
叶城到喀什公路公里数:
喀什到乌鲁木齐铁路公里数:
吐鲁番(275)和天池(130)(公路往复)&&&&&&&&&&&&&&& &&&
乌鲁木齐到柳园铁路公里数:
柳园到敦煌公路公里数:
敦煌到嘉峪关铁路公里数:
金塔胡杨林、城楼、悬臂、墩台
嘉峪关到兰州铁路公里数:
兰州到榆林公路公里数:
行走大西北:(里程合计:
913+254=4+47=1+8=89+660=34+128=632++282==12800公里。)详表如下:
榆林到兰州公路公里数:
913&&&&&&&&&&&&&&&&&&&&&&&&&&&&
兰州到西宁公路公里数:&&&&
西宁到格尔木公路公里数:
格尔木到拉萨公路公里数:(纳木错往返?)
拉萨到阿里狮泉河公路公里数:
珠峰、定日+古格王朝(公路往复距离国道)
&&&&&&&&&&&&&&&&&&&&&&&& 450+282
阿里狮泉河到叶城公路公里数:
叶城到喀什公路公里数:
喀什到乌鲁木齐铁路公里数:
吐鲁番(275)和天池(130)(公路往复)&&&&&&&&&&&&&&& &&&
乌鲁木齐到柳园铁路公里数:
柳园到敦煌公路公里数:
敦煌到嘉峪关铁路公里数:
金塔胡杨林、城楼、悬臂、墩台
嘉峪关到兰州铁路公里数:
兰州到榆林公
全程总公里数:12800
沿途参观景点:
(一)青海:西宁塔尔寺、青海湖、日月山、倒淌河。
(二)西藏:纳木错湖、布达拉宫100、大昭寺85、小昭寺20、西藏博物馆、卢布林卡行宫60、八角街(八廓路)、珠峰大本营、神山圣湖冈仁波齐、古格王朝200、扎打土林公园、班公湖。
(三)新疆:喀什土城、艾提尕尔清真寺20、香妃墓30、国际大巴扎(二道桥市场)、十里盐湖、达坂城古镇30,苏公塔50、坎儿井50、维吾尔古村、哈萨克民族风情园45、火焰山50、交城古城遗址、吐鲁番葡萄沟100、天池100(博格达峰)
(四)甘肃:敦煌莫高窟160、鸣沙山月牙泉120、嘉峪关城楼120、悬臂长城、天下第一墩、金塔胡杨林。
沿途住宿:
9.30兰州一晚,
10.1西宁一晚,
10.2青海都兰一晚,
10.3&&10.8西藏拉萨六晚,
10.9西藏珠峰大本营一晚,
10.10西藏萨嘎一晚,
10.11西藏巴嘎神山一晚,
10.12西藏阿里狮泉河一晚,
10.13新疆红柳滩一晚,
10.14&&10.15新疆喀什两晚
10.16新疆喀什到乌鲁木齐火车卧铺一晚
10.17&&10.18乌鲁木齐两晚
10.19乌鲁木齐到敦煌火车卧铺一晚
10.20甘肃敦煌一晚
10.21甘肃嘉峪关刘军家一晚
10.22兰州一晚
(23个夜晚24个白天)
我的西游记
(一)心结
2010年的秋天,似乎没有安排,又似乎安排好了,我在不经意间完成了我的中国西北大游历。
出发前的一天,才知道自己要走了,才知道这些天的彷徨和犹豫是预示着什么。
虽然现代科技告诉我,游历大西北不需要磨难,但我的思想在无时不刻的经受着情感的历练。
我生长在大西北的最东面,隔着一条黄河就是山西的军渡,小学时代的我早上晨跑间就能踏上华北五省之一山西的吕梁山脉山头,回头远眺大西北的山山水水。这一块占据中国最大面积,却是中国最荒凉贫穷的地域,原来是我家乡的后花园,我何时才能将自家乡的后花园走上一遭,成为我儿时的心愿。
(二)将行
因为鼻炎,在西安呆了半个月,便没做啥旅行的功课,八月十五和国庆节的大假将到,驴友们纷纷组织了川藏线自驾游和额济纳旗胡杨林游以及各类的游览活动,看着羡慕的不行,但却一点办法没有,不是人家名额已满,就是自己太仓促不能成行。
八月十五的三天假窝在家里没事干,郁闷的不行,想着自己单独出去旅行,却是拿不出那么多的勇气开始。
干啥事都有捡漏的,我就是个漏,能不能有好线路缺人,把我捡了去呢?我当时没有这样想。但是,情况正向着这方面发展着。
29日的中午,在云贵游历的小老鼠回家后出现在网上了,我问他玩的如何?他却问我十一计划去哪里玩,我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他后,他说,一分钟后就可以接到捡漏的电话。
确实,这边话音刚落,那边电话响起,有个驴友邀我去额济纳旗看胡杨林,但是要我想办法弄个汽车。我的汽车没户口,不能跑长途。我问她,你的呢?她说,我的汽车爸爸过节要用。
借车吧,我顺手拨通了朋友的电话,还没等我说话和他借部车,他就叫我和他一块去游历大西北,青海、西藏、新疆,太诱人了,我一口答应。
(三)旅程
30日,榆林的天气已经是秋高气爽,我第二次踏上了西行的漫漫征途。
记得那是2006年的五一,我就曾经和20多辆汽车70多人组成的车队远征过一次青藏高原。那一次是青海湖自驾游,算是一次小西北的旅程,够不着西藏和新疆的边际,远未了却我的心愿。
这一次不同了,青海、西藏、新疆,回来把甘肃一览,全乎则了。
也许是走了一次的缘故呗,兰州、西宁、塔尔寺、青海湖,一路走来,竟然没有半分的激动,直到过了青海湖,异样的风光从眼际掠过,高原的海拔渐次提升,巨大的高山、平展的草甸,以及远远望去的连绵雪山呈现在我的面前时,我才从落尘的日常思维中惊醒过来,感叹于大自然的广阔,感叹于人类自身的渺小,感叹于百公里时速的汽车像蜗牛一样的在爬行。那些蓝天呈现着纯的蔚蓝,恣肆的白云放浪形骸;那些戈壁绵延千里骄横跋扈,到处在喧嚣着大西北荒凉的浮躁;那些河流水甘清冽,欢歌流畅,由雪而化却绝尘而去;那些阳光阴晴不定,一眼望过去,十里是晴,十里又阴,二十里外有雪冰。能将自然界的种种变化尽收眼底的,我看只有这海拔5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了。
(四)青藏线
快到格尔木了,我的脑际始终在想慕生忠将军,慕生忠,这个1910年生于陕西吴堡县、1930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追随彭德怀转战南北,身上留下了27个枪眼伤疤,他的有生之年还修建了青藏公路。前行在延伸向天际的青藏公路,我们不得不多次怀念被称为&青藏公路之父&、西藏军区原后勤部政委慕生忠老将军,当然,他是我的老乡,也是我的骄傲。
那个年代的人们没有一点享乐,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却没有一点苦吃。
在感叹的同时,由衷的感谢革命老前辈。
唐古拉山口的风雪很大,要下车来拍照,在这里留影,这不仅是说明自己到此一游,做个证据,更是在接受一种革命教育。
我开着车,小心翼翼,一路上经历了十几次的阴晴雨雪,或者干脆就是冰雹夹杂在风里,吹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吓唬人,吓唬现代人。
路两边已经结冰,与对面汽车会车或者超车时,就要有一边的轮胎跑在冰面上,如果不把速度降下来,心里确实是有点悬的。
同车的人们开始有不同程度的高反出现,我的脑袋也有点疼,但是在最困难的时候要显示出自己较强的耐力,并且是挺身而出,承担司机职责,这也是我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
在风雪交加的下午,我们游览了纳木错湖。如果不来,也不后悔,来了碰到一个阴天,就觉得有点亏了。看不到那湖水的颜色在太阳光线照射下的美丽,看不到湖光山色在离天很近的地方摇曳出的景光,唉,啥都看不到,跑了很远的路,照了些灰暗的照片,湖水朦朦胧胧,说是烟波浩渺,但也看不很远。
(五)拉萨
&不许不快乐&这句话是我在西藏拉萨的北京西路上胡转达时,在一家驴友酒吧门口看到的。
出门转悠就是图的一个心情,玩的一个自在。
在拉萨的街头悠悠的转了五天,在我来说已经足够了,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西藏博物馆、卢布林卡行宫、八角街(八廓路)全部看了一遍。
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带着对祖祖辈辈生活在高于我们三到四公里海拔的藏民的热爱,我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圈子里。那些街头的藏民手摇转经筒,缓缓的走着,嘴里念着祝福的经文。我也手摇转经筒,缓缓的走在街头,小昭寺的一个藏民看到我一乐,主动教给我一句藏语,并翻译给我说是吉祥的意思,我反复的诵读着,嘴里也是念念有词,但是从小昭寺转出来后,就因为参观而忘记咋样念了。当然,一些人看到我一个着旅游服装的人这个样子,还是有点好奇,但我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我坚持摇着转经筒。
或许,我对藏民的崇拜或者说是欣赏,是因为羡慕他们是一个有信仰的民族,而且还是一个对自己的信仰非常顶礼膜拜的民族。许许多多的教徒一辈子有好多时间都是在朝圣的路上度过。大昭寺的木柱子上镶了许多牙齿,都是那些死在朝圣路上的信徒的牙齿被同伴带去镶上的,表示他们的灵魂已经到达了朝圣目的地。
在转遍了那里的许多景点后,有一个当地的汉族出租车司机甚至动员我去一百公里外的天葬台,还有声有色的描绘天葬的情景。
他讲道,一辈子都是良善的藏族教徒才有资格进行天葬,第一刀在背上划个弧线,然后抓住皮肉从上往下连皮带肉撕下去,骨头自然就裸露出来。脑袋割下后用石头杵子在石头坑子里砸成碎泥,是秃鹫最爱吃的。藏民中现在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死后还是按照天葬的方式被带往天国的。
我不知道这些描述和信息是不是真的,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奢侈到有幸看到这些情景。但是我估计到我是不可能看见的,所以没有在这方面做任何努力。
我在八角街转悠的时候,误入到了一个纯藏民的集市,除了全副武装的武警在站岗外,我几乎没有见到一个汉人,当时已经是黄昏,藏民在自己的天下自得其乐,已完全呈现了自我的生存状态,我看到他们幸福的表情,和最原始的微笑。当然也看到了令我有些许胆寒的野蛮斗殴,不过没有啥,那些黑黑的脸,脏脏的衣服,凌乱的服饰所给我带来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我要看到的不正是这些吗,难道一定是花了100元门票钱看到的旅游景点吗?
布达拉宫给我的震撼不仅仅是纯金的顶,和3吨多重的金像,以及那红山顶上雄伟的建筑和到处是宝石镶嵌的宫殿。
我在这里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坚强,生存在一个有高度海拔的民族,生存在一个有高度信仰的民族,生存在一个有高度奇特风俗的民族。今天,她终于撩起了神秘的面纱,呈现在我的面前。
后藏,这种叫法我是来这里后才听说的,就是拉萨以西的日喀则地区和阿里地区的统称。
没有时间去拉萨以东波密、然乌、林芝那些美丽的地方,而是按计划走上了新藏线。
第一天的目的地就是珠峰大本营,一直担心上去没住的地方,没想到上去后有六七个藏族妇女拽住我,快要把我扯成几瓣了,要我去住他们的帐篷。
商业化的今天,我来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竟然领略到了竞争。
珠峰静静的躺在她久年也没动过的老地方,祥和而恬静,阳光或来或去,云彩绕来绕去,世人也是一群一群的有来有去,藏民往复朝拜更不必说。只有她不为所动,甚至不为登顶死去的那许多人的尸体有过些许的动容,她只为自己的高远骄傲着,只为自己离天最近而感到骄傲。
我在这里为她激动,为自己激动,为她是地球上的最高而激动,为我站在了她的肩膀而激动。
一路向西急急而行,天黑了,过了圣湖而浑然不觉,过了神山也没发觉,只好后退30公里,找个没有电的镇子住了
&&& (资料:神山转山线路:从大金寺转山大本营出发,开始转山。神山朝圣路上南、西、北、东四个方向各有一座寺庙,要在两天内转完&神山&,第一天必须翻过北方寺庙以东的第二处关隘后方可宿营。本日徒步路程路况较好,风景优美,犹如世外桃源,行走时间约六&七小时即可到达神山主峰脚下,此处离神山顶最近,梦寐以求的冈仁波齐就在面前。冈仁波齐,高6656m,冈底斯山脉主峰,亚洲最著名的神山,四教神山之首,神山之王。呈圆冠金字塔状,四壁鲜明,其中一面有&万&字符型招牌标记;峰顶终年积雪,高据于万峰之上,气势雄伟,庄严而肃穆,极具强烈震撼力。但冈仁波齐常为云雾缭绕,难以一睹其真容,凡目睹过其全景者,无不为其而倾倒,永世难忘。转山全程54KM,一般行走时间18小时,分成2-3天走完。
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岗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加上特殊的山形,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据西藏传说,围绕神山转山一圈,可以洗净一生罪孽,转山百圈,可以成佛升天。据传说,神山四角有当年佛祖释迦牟尼的足印,此山被称为&冈底斯山不动地钉&,不让外道邪魔将冈底斯山背走。)
我没有机会转山,去洗脱一生的罪孽,当然,也不敢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进行这么长时间的徒步,听一个朋友讲,她亲眼看到一个印度人在转完山后突然死亡。我在山前默默的祈祷,但愿这座给人类带来心理宁静的山峰能够始终宁静辉煌。
土林公园地貌奇特,看到后,同行的人们非常激动。如果说黄土高原是雨水冲刷而成的话,这里的黄土是由冰锲形成的地貌。
倒是神秘消失的古格王朝遗址吸引了我的眼球,神秘的古格王朝300年前是在一夜之间在历史上消失的,至今还没弄清是甚么原因呢。留给我们的只有那记录了古格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的遗址。
&狮泉河又名阿里和噶尔,在荒芜的阿里地区算得上一座大城市,是一个和新疆交界的城镇。噶尔藏语意为帐篷、兵营。曾为克什米尔进攻过的地方。过去,这一带是一个大湖,风化雨蚀,把这一带的水成土岩地形雕琢得格外奇特又壮观,加上峡谷中发现了400多个藏民族先民曾经后活过的洞窟,更增添了这一地域神秘莫测的色彩。
古代日土王朝的历史似乎已遥不可溯,但透过一片颓垣断壁,位于日土镇的古代日土城堡遗址仍让人依稀可见其辉煌的昨天。屹立在朗钦山上的日土城堡,依山叠砌、凌空耸峙,其外观极像布达拉宫。城堡周围白塔环绕,上有红宫下为白宫,红宫顶端是阿里著名藏传佛教寺庙&伦珠确登。白宫底下是炊烟袅袅的日土雪村,可惜这些我们只能是车揽了。
班公错是个位于日土县城以北10公里的中国与印控克什米尔交界处的国际湖,&班公&是印度语,意为一块小草地,藏语称此湖为&错木昂拉仁波湖&,远看班公错像一条蓝色的锦缎飘于层峦叠嶂的群山之中,湖畔的山巅云雾缭绕,冰雪皑皑,自有一番婉约动人的美丽。班公错是个狭长的湖泊,东边80多公里是属于中国,西边40公里属于印度。有意思的是这湖中国这边是淡水,湖中有各种渔类;而印度那边是咸水,没有渔类。
沿途路多在高海拔地区,车行走在荒芜的戈壁滩上,许多的路修建在峡谷河滩中,路面铺满拳头大的石头,两旁全是连绵的高山和无尽的戈壁荒滩。见不到人烟。达坂、峡谷河滩国道的枯燥、中印之战时的赛图拉哨所遗址随处可见。一路上,也有在山地上奔跑的藏羚羊及白臀黄羊和麻扎兵站的营房、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乔戈里峰及团结峰、新疆西藏分界界山达坂、麻札达坂的99个弯、叶尔羌河及几座油画般的五彩山,风光无限,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思。
在西藏和新疆分界的界山达坂之前的200里风光是我沿线看到的最美丽的风光,无论是班公湖还是五彩山,都是大自然赋予西藏的最大恩赐,我还会来的,但我不知道下次来会不会遇到这么好的风光,这里几乎是无人区,下次来真想在这些如画的美景中小住几日,品上一壶上好的普洱茶。
(资料:全程1070km,800公里砂石路。狮泉河噶尔--日土乡--斑公错(错木昴拉波仁湖)--多玛--松西乡--界山大坂--松西--死人沟--甜水海--天岔口--甜水井〔海〕兵站--509道斑--奇台达坂--大红柳滩&康西瓦达坂--三十里营房--赛图拉哨所--黑卡达坂--麻扎兵站--麻扎大坂--206道斑--库地边防站--库地达坂--阿卡子达坂--阿克亚乡--叶城,)
(七)喀什
朋友到罗布泊参加汽车拉力赛去了,和我分手了,我改为独旅。
在阿里到叶城的汽车上,遇到一位绥德老乡,他年轻时候在新疆当汽车兵,在这条线路上跑了六百次,现在在叶城有了自己的企业,接来了父母和一大家子亲戚在这里发展,他一路上成了我的向导。我惊讶于他的顽强,在此等中国的西北边陲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他问我一路行来的感受是啥,一下把我问的愣住了,我的感受太多了,一时竟然不知以何作答。
从5000米以上的海拔一下降低到1700多米,我有些醉氧,昏昏的睡了几个小时,醒来后,顿时感觉空气中氧气是那样的丰富。一路上,西藏的美丽景色再也没有了,只有灰色的天空和路上许多的行人,我感觉一下子从青藏高原的天堂跌落到了新疆灰蒙蒙的人间。
不过,虽然没有了美景,到处是农田,到处是集镇,但是我还是感觉像到了外国一样,因为到处是维吾尔族农村的农民,他们的男人长的英俊潇洒,女人长的端庄美丽,虽然都是农村人打扮,但是都身着他们的民族服装,颇具印度,巴基斯坦人的风格。
这里的农村还很落后,许多的维族人基本上是在公路上步走,还有一些人赶着在内地农村已经消失了多时的毛驴车。我看着非常的新鲜,因为那些非常美丽的维族女人身着一笼长裙,披着披肩,包着头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确实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沿路我看到维吾尔族人居住的全是土木结构的房子,我想这里可能是太干旱了,否则,雨水早就把房子冲烂了。
在喀什土城,我找了几处维族人的居住地,心里打着鼓,七上八下的漫步其中,观察他们的生活习俗,在香妃墓园,我蹭着听一拨拨的导游讲解,了解他们的丧葬习俗,在艾提尕尔清真寺,礼拜五的下午,我站在那里,看他们大批的人赶来做礼拜,直到结束。刚开始的时候,我吃着他们饭店里的缸子肉和馕挺好吃的,过了几天,走到处都可以闻到的牛羊肉味吧我的味觉破坏了,再也无法接受他们的清真食品。
这里到巴基斯坦很近,我问了几处旅行社,他们就是没有组团到那里的旅游,只有到红旗拉普口岸的团。几个导游甚至对我说,那边很乱,没有人去,要去也简单,买张车票,过去就可以了,拿护照办个落地签就行。
在喀什到乌鲁木齐的火车上,一位125公斤体重的维族大爷在我上车后被一个汉族小伙子送上了车,他的一个袖管空的。我心里在想,这个民族同志(当地汉人叫少数民族人的称呼)样子很凶,一定是年轻时候让仇人把手臂给砍掉了。过了一会我和他拉起了话,原来他是个维族老师,送他上车的小伙子是他收养的汉族孩子,对他非常好,他本来就有六个儿女,他的手臂是帮农民种地的时候,马受惊了,把他的胳膊搅断了,他的汉语讲得不是很好,我和他交流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还是啦了很多的话,我感觉出来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维族老人,同车的许多汉人和维族人都说他是我们民族和睦相处的典型。1588公里的铁路,32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和火车上的许多汉人和维族同胞进行了交流,感觉新疆的许多地方虽然还是很落后,但是人与人之间还是非常的真诚与淳朴,虽然汉人和维族人在一块交流的不是很多,也不通婚,也不同信仰,但是普通老百姓毕竟都是好人。
新疆的风景太差劲了,火车过处,全是茫茫的戈壁和荒漠,我再也不能相信歌里唱的所谓的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歌词了。
和这里的汉人啦起话来,感觉他们每人都在心里向往他们自己的老家。说起他们的老家,他们就会两眼放光。我想,只要他们一有机会他们就会离开这里,回到他们的老家去发展。一个已经离退的老教师家是河北的,家里已经啥人都没有了,但是她却把希望寄托在女儿女婿的老家陕西蓝田,问了我一路陕西的和内地的情况,甚至想死后总要埋在内地的黄土里。
(八)乌鲁木齐
下午四点到达乌市。连日的旅途感觉有点疲劳,下了火车后,坐上了停靠在火车站的2路汽车,感受着刀郎的那些美丽歌曲里东西。
走了几站后,觉得不能离火车站太远,就下了车。我不喜欢在火车站附近找住和吃饭的地方,但也不能离的太远,啥都不方便。
碰到一个南京记协的同行,告诉我说,他昨天自驾到吐鲁番玩,结果啥都找不上,只好回到乌市报了一个旅游团,我计划玩天池和吐鲁番,干脆就报旅游团,签了两天的合同,瞎子拾粪,跟上驴蹦吧。
安排妥当后,怕天黑大巴扎关门,忍着饥饿,步行前往二道桥市场,国际大巴扎。
巴扎是新疆最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各种土产手工制品和外来商品大量集中,在巴扎上,每个行业的各种手工艺行品都有他们各自的场所。一般说来编织品和地毯巴扎安静悠闲,因为地毯往往不会一下子就成交,会经过反复的挑选和价格的商量;铜匠巴扎则喧闹得热火朝天。在食品巴扎上,烤肉、抓饭、各种面食应有尽有,热气腾腾的气氛和满街的香味使这里成为巴扎上最诱人的地方。各种棉花巴扎、印花布巴扎、铁匠和银匠巴扎、土陶器巴扎、烟草巴扎、土特产巴扎、衣帽巴扎、刀子和手工艺品巴扎,会包含各种各样你梦寐以求的带有古代西域和波斯气息的物件。
一路上,看到好多抑制不住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是我始终保持着清醒,不敢买太多带不了的东西,有些是很喜欢,但是可能带回来后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废品。我甚至想着去收养一个维族的孤儿,但是仅是过一下想像的瘾而已,咋么可能成为现实呢。
在导游的带领下,仅一天的时间,快乐而高效的完成了十里盐湖、达坂城古镇,苏公塔、坎儿井、维吾尔古村、哈萨克民族风情园、火焰山、交城古城遗址、吐鲁番葡萄沟的全天游揽,葡萄呀瓜的季节有点过了,吃的时候没有一点的感觉,确实没看到啥好的景致,听了一路讲解,了解了许多的新疆民俗。甚至在维族家里学跳了当地求婚的舞蹈,向人家求了一次婚。
第二天的天池风光倒还是可以,但对我一个刚从西藏下来的人来讲,这里的风景也将就了。站在天池边上,远眺那云雾缭绕的博格达主峰,倒是有一番的景象,熠熠白雪覆盖,我仿佛看到了雪莲花盛开在那雪山的最顶端,能亲手摘一朵雪莲花的想法不由而生,回去发动那个网名叫一路风尘的驴队长,看能不能组织到新疆的雪山上采一次雪莲花,那何尝不是人生一大美事啊。感叹完后,倒是在哈萨克斯坦民族风情园里,又玩玩闹闹的欢乐了半天,听了一个哈萨克斯坦青年的冬不拉演唱,临时拉导游小姐做新娘在哈萨克斯坦的婚礼洞房里照了一张像,感受到了另一个民族的不同风格。
(九)敦煌
敦煌在我的心里一直是一个梦。
这一次从她的身边经过一定要去看她。
一路在网上查乌市到敦煌的火车竟然几乎没有,后来才知道大部分去的人都是在柳园下车,从乌市晚上10点上火车,美美实实的睡了一大觉,醒来还没有来得及泡碗面吃,就到了下车时间。还好,一下车,就有兰州的牛肉拉面,四元钱一碗,竟然零零星星掉了点牛肉,热热呼呼的吃上一碗,还就是舒坦。
初到敦煌,由远及近,感觉荒漠与戈壁的这里能发现这么辉煌的艺术宝库简直是不可思议,惊叹于古人生命力的顽强,让我充分想象远古丝绸之路上的商业繁华。
到了近前,我已经被她强大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身材高挑、模样俊美的女讲解员身着一笼黑袍,手拿一串钥匙,打开一扇扇石窟的的大门,用跳动的音符讲解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宝库的情况,我把给我发的耳机的声音调到最大,全力倾听着所有的讲解,尽力感受这里所有的一切。
在古代艺术面前,现代人显得如此的苍白。
大家默默的听着那个似乎带着远古与现代因素杂揉起来的声音的讲解,走过了一窟又一窟,看着一个个的奇迹,带着一脸的惊奇。
没有能看到这里的所有,但是几乎看到了这里所有的重点。壁画内容飞天自不必说,佛像,殿堂,保护等等内容不一而足。以前了解了很多东西,没有直观感受,这回终于有了,不知道用咋样的心情描述。
我在敦煌的石窟与艺术宝库面前似乎永远是一个小孩,永远是一个未知者,我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时间来认识和了解她,她在我的心里永远是一个谜团。这一次我虽然通过她对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豹瞰了一眼,但是我看到的东西足以震撼我的终生。我感到了作为个体的人的渺小。
鸣沙山和月牙泉原来没有多的概念,这次到了跟前,顺便有时间参观,就看了一下,确实不错,风景太美了,这是我看到的沙山里最美的,感叹老天能将这么好的美景同时赐予敦煌市。
敦煌市是一个饶有风味的地方,下午回去找了住的地方,就到小吃一条街吃饭,羊肉刀削面,不太有感觉,倒是那些羊肉串烤的不亚于新疆的。吃完饭照例要溜达溜达,感叹于一条街上的艺术品市场,木雕艺人现场雕刻飞天挂盘,制造精美,我带不了东西,没有敢买,但是在市场里转了两个来回,细细的看完后,确实有好差之分。
喜欢敦煌艺术,这里可以做一番领略,壁画图集、卡片,艺术再现的各种形式都有,但是没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她,只能是拿起来把玩后再放回原处。
(十)嘉峪关
嘉峪关城楼的雄姿在电视上和别人的照片里看了很多次,没有想到这个取景处以外别的地方的样子,到那里后才发现,好玩的地方其实还很多。
朋友的妻子告诉我说,朋友等了我好几天,一直在念叨着发小的伙伴。
但是我到的那天中午,正好作为律师的朋友要开庭,于是他找了他的同事来陪我在嘉峪关城楼、悬臂长城、天下第一墩等旅游景点游玩。
还是老办法,自由的走,自由的玩,需要听导游讲解的时候,蹭到游客群里听一听。
内地有许多的游客,他们一般是坐飞机到乌鲁木齐,然后沿着吐鲁番、天池、敦煌、嘉峪关、兰州的旅游路线一路玩回去,和我走的正好是同一线路,在前面的景点游玩的时候,我和他们有的人是一个团的团友彼此已经认识,在后来的旅游地偶然遇到,感觉很是亲切,这样我就在每个景点都有认识的团友,他们有东北的母女两个,三个景点遇到,遇到次数最多,连火车上都是上下铺,云南的、福建的都有。他们三五成群,一路上走来,给我帮忙拍照,请我吃他们的瓜,大有天涯何处无朋友,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意味。
古城楼悠悠的伫立在嘉峪关的咽喉要地,和它的所有防御体系浑然一体,守候着一个民族的安宁。游击将军的府邸门前站立的现代武士和巡城的现代卫士身着看上去如古代铠甲一样的塑料片片,在秋日的太阳下已经是晒的满头大汗,还是不敢擅离职守。偶尔有游客想和他们合影,但是他们却不肯,我不知道他们在守卫啥?是古代的城防?还是现代的旅游业?如果是古代的城防,还需要他们吗。如果是现代的旅游产业,他们又何尝不愿和现代人合影留念呢。
看完远古的城楼,本来计划坐晚上的火车去兰州,第二天就可以回家了,连日来的旅途虽然已经养成了在外漂泊的习惯,但是快到家的时候,还是想早早回家。朋友以没有陪我游玩为由,一定要我留下来,在他41万元买的170多平米的豪宅里留宿,第二天陪我看金塔胡杨林。
进入林子了,却看不到啥好点的景,寻不到老的胡杨林。唯独在笔直的公路上看到黄的胡杨林树叶和斑驳的树影落在柏油路上形成的如画长廊,汽车穿越在秋意浓浓的金黄色长廊里,顺着指路牌来到一处有水的境地。
这里已经聚集了来看秋的簇簇人群。这里的水太漂亮了,由好几个相连接的浅水湖组成,湖岸线弯弯曲曲,延伸到胡杨林黄叶最浓郁的树下,形成美丽的倒影,唯一遗憾的是树龄太小,没有老的胡杨林,那种枯黄、沧桑的感觉寻找不到。我估计,当地的人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想把这里建成一个旅游景点,包括哪些湖水,都是人工修建。
路过酒泉,朋友带我去吃当地有名的地方小吃拨疙瘩,对于好面食的我来说,太香不过了,吃了这一顿还想下一顿。
当天下午取道兰州,第二日赶回榆林,结束了24天四省12800公里的旅程。
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甘肃商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