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水COD和选择池变频器电位器选择有什么关系

接触氧化池进水COD如果超过1000,有的时候甚至达到6000,会对接触氧化池产生什么影响?
那要看你的好氧池的冲击负荷有多少承受能力有多少.
池子设计的容积负荷为3公斤COD,我现在池子一进水池子内污泥就变黑,溶解氧没问题,我觉得是负荷太高,但是现在进水量并不大,负荷算起来也就0.5公斤左右,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求指教
水量多少。好氧池有效容积容积多大?
50m/d,池容为240m
污泥变黑可能是曝气量不够,按这个负荷算应该没什么问题,你看看是否进水中有有毒物质或有抑制污泥生长的物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9.仔细分析污水中COD的组成,并说明它们在污水;污水中COD其中可生物降解的大多数被微生物降解;;10.二沉池的功能和构造与一般沉淀池有什么不同?;二沉池的功能要考虑固液分离和污泥浓缩的要求;;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在功能上要同时满足澄清和污泥;在二沉池中沉淀形式主要是成层沉淀而非自由沉淀,在;二沉池的构造可与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池类似,可以采用;(1)二沉池的
9.仔细分析污水中COD的组成,并说明它们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去除途径。
污水中COD其中可生物降解的大多数被微生物降解;不可生物降解的溶解态COD随出水流走,颗粒态COD进入剩余污泥。
10.二沉池的功能和构造与一般沉淀池有什么不同?在二沉池中设置斜板为什么不能取得理想效果?
二沉池的功能要考虑固液分离和污泥浓缩的要求;
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在功能上要同时满足澄清和污泥浓缩两个方面的要求,他的工作效果将直接影响系统的 和回流污泥浓度,二沉池中发生的沉淀为絮凝沉淀和压缩沉淀,和一般沉淀池中发生的沉淀不同,故结构也不同。
在二沉池中沉淀形式主要是成层沉淀而非自由沉淀,在二沉池中设置斜板后,实践上可以适当提高池子的澄清能力,这是由于斜板的设置可以改善布水的有效性和提高斜板间的弗劳德数,而不属于浅池理论原理。而且假设斜板既增加了二沉池基建投资,且会由于斜板上积存污泥,造成运行上的麻烦。
二沉池的构造可与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池类似,可以采用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但在构造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二沉池的进水部分要仔细考虑,应使布水均匀并造成有利于絮凝的条件,使污泥絮凝结大。
(2)二沉池中污泥絮凝体较轻,容易被水挟走,因此要限制出流堰处的流速,可在池面设置更多的出水堰槽,使单位堰长的出水量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二沉池出水堰最大负荷不大于1.17L/(s?m)。
(3)污泥斗的容积,要考虑污泥浓缩的要求。
(4)二沉池应设置浮渣的收集、撇除、输送和处置装置。
斜板可以提高沉淀效能的原理主要适用于自由沉淀,但在二沉池中,沉淀形式主要属于成层沉淀而非自由沉淀。
第十三章、生物膜法
1.什么是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有哪些特点?
答: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种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这种处理法的实质是细菌一类的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育,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衍增殖。
微生物相方面的特点:参与净化反应的微生物多样化;生物的食物链长;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分段运行和优占种属;
处理工艺方面的特点: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沉降性能好,宜于固液分离;能够处理低浓度的污水;易于维护运行、节能;
生物膜法处理废水就是使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进行固、液相的物质交换,利用膜内微生物将有机物氧化,使废水获得净化,同时,生物膜内的微生物不断生长与繁殖。
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
(1)固着于固体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稳定性好。
(2)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转管理较方便。
(3)由于微生物固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
(4)因高营养级的微生物存在,有机物代谢时较多的转化为能量,合成新细胞即剩余污泥量较少。
(5)多采用自然通风供氧。
(6)活性生物量难以人为控制,因而在运行方面灵活性较差。
(7)由于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故设备容积负荷有限,空间效率较低。
2.试述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
生物膜法是使细菌和菌类一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衍增殖。
3.比较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
答:普通活性污泥法工作流程
优点:BOD和SS去除率高,可达90%-95%,适于处理要求高,水质稳的废水.
缺点:对水质变化适应差;实际需氧前大后小,使前段氧少,后段氧余;曝气池容积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基建费高.
阶段曝气:克服前段氧少,后段氧余缺点,曝气池容积减少30%.完全混合:承受冲击负荷强,适应工业废水特点,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泥负荷高,需氧均匀,动力省;但连续出水时,水质不理想,污泥膨胀.延时曝气:低负荷运行,池容积大,耗时长,积污水和污泥处理于一体,污泥氧化彻底,脱水迅速,无臭,水质稳定,受低温影响小.但池容积大,曝气量大,部分污泥老
化.适于处理要求高,不便于污泥处理的小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
废水→ 初沉池 → 二沉池 → 生物滤池
生物膜法工作流程
2.生物膜法
★生物膜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稳定性好;★无污泥膨胀,运转管理方便;★生物膜中生物相丰富,生物种群呈一定分布; ★有高营养级别微生物存在,产能多,剩余污泥少;★自然通风供氧,省能耗.
★运行灵活性差,难以人为控制;★载体比表面积小,设备容积负荷小,空间效率低;★处理效率差,BOD去除率约80%左右,出水BOD 28mg/l(活性污泥法BOD &90%,出水14mg/l).
4.生物膜的形成一般有哪几个过程?与活性污泥相比有什么区别?
答:1潜伏期或适应期
微生物在经历不可逆附着过程后,开始逐渐适应生存环境,并在载体表面逐渐形成小的,分散的微生物。这些初始菌落首先在载体表面不规则处形成。这一阶段的持续时间取决于进水第五浓度以及载体表面特性。在实际生物膜反应器启动时,要控制这一阶段是很困难的。 2对数期或动力学增长期
在适应期形成的分散菌落开始迅速增长,逐渐覆盖载体表面。生物膜厚度可以达到几十μm。多聚糖及蛋白质产率增加,大量消耗溶解氧,后期氧成为限制因素,此阶段结束时,生物膜反应器的出水底物浓度基本达到稳定值,这个阶段决定了生物膜反应器内底物的去除效率及生物膜自身增长代谢的功能。
3线性增长期
生物膜在载体表面以恒速率增长,出水底物浓度不随生物量的积累而显著变化;其好氧速率保持不变;此阶段生物膜总量的积累主要源于非活性物质。此时生物膜活性生物量所占比例很小,且随生物膜总量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原因是:可剩余有效载体表面饱和;禁锢作用明显,有毒或抑制性物质的积累。这个阶段对底物的去除没有明显的贡献,但在流化床反应器内,这个阶段可以改变生物颗粒的体积特性。 4减数增长期
由于生存环境质量的改变以及谁理学的作用,出现了生物膜增长速率变慢,这一阶段是生物膜在某一质量和膜厚上达到的稳定的过渡期。此时生物膜对水力学剪切作用极为敏感。生物膜结构疏松,出水中悬浮物的浓度明显增高,末期,生物膜质量及厚度都趋于稳定,运行系统也接近稳定。
5生物膜稳定期
生物膜新生细胞与由于各种物理力所造成的生物膜损失达到平衡。次阶段,生物膜相及液相均已达到稳定状态。在生物膜反应器运行中,生物膜稳定期的维持一直认为是过程稳定性的必要保证,而在三相流化床等生物反应器中,在高底物浓度、高剪切力作用下,这一阶段时间很短,甚至不出现。
随着生物膜的成熟,部分生物膜发生脱落。生物膜内微生物自身氧化、内部厌氧层过厚以及生物膜与载体表面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可加速生物膜脱落。另外,某些物理作用也可以导致生物膜脱落。此阶段中,出水悬浮物浓度增高,直接影响出水水质;底物降解过程受到影响,其结果是底物去除率降低,而我们在运行生物膜反应器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生物膜同时大量脱落。
5.生物膜法有哪几种形式?试比较它们的特点。
生物滤池: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 BOD5可下降到25mg/L以下,硝酸盐含量在10mg/L左右,出水水质稳定。 优点:(1)处理效果好(2)运行稳定、易于管理、节省能源
缺点:(1)占地面积大、不适于处理量大的污水;(2)滤料易于堵塞;(3)产生滤池蝇,恶化环境卫生(4)喷嘴喷洒污水,散发臭味。 生物转盘:(1)不需曝气和回流,运行时动力消耗和费用低;(2)运行管理简单,技术要求不高;(3)工作稳定,适应能力强;(4)适应不同浓度、不同水质的污水;(5)剩余污泥量少,易于沉淀脱水;(6)没有滤池蝇、恶臭、堵塞、泡沫、噪音等问题;(7)可多层立体布置;(8)一般需加开孔防护罩保护、保温。
优点:(1)不需曝气和回流,运行时动力消耗和费用低;(2)运行管理简单,技术要求不高;(3)工作稳定,适应能力强;(4)适应不同浓度、不同水质的污水;(5)剩余污泥量少,易于沉淀脱水;(6)没有滤池蝇、恶臭、堵塞、泡沫、噪音等问题;(7)可多层立体布置;
缺点:(1)占地面积大(2)散发臭气(3)寒冷地区需加保温装置。
生物接触氧化法:一种浸没曝气式生物滤池,是曝气池和生物滤池综合在一起的处理构筑物,兼有两者优点:(1)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浓度,一般可达10~20g/L;(2)生物膜具有丰富的生物相,含有大量丝状菌,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污泥产量低;(3)具有较高的氧利用率;(4)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5)生物膜活性高;(6)没有污泥膨胀的问题。
优点:(1)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浓度,一般可达10~20g/L;(2)生物膜具有丰富的生物相,含有大量丝状菌,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污泥产量低;(3)具有较高的氧利用率;(4)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5)生物膜活性高;(6)没有污泥膨胀的问题。
缺点:滤床易堵塞和更换,运行费用较高。
生物流化床:滤床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生物流化床每单位体积表面积比其他生物膜大,单位床体的生物量很高(10~14g/L),传质速度快,废水一进入床内,很快被混合稀释。
微生物活性强,对同类废水,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其生物膜的呼吸速率约为活性污泥的两倍,可见其反应速率快,微生物的活性较强。
传质效果好,由于载体颗粒在床体内处于剧烈运动状态,气-固-液界面不断更新,因此传质效果好,这有利于微生物随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加快了生化反应速率。
优点:(1)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2)微生物活性高(3)传质效果好
缺点:设备磨损较固定床严重,生产运行过程中设备堵塞,曝气方法、进水配水系统选用及生物颗粒流失等问题。
6.试述各种生物膜法处理构筑物的基本构造及其功能。
普通生物滤池
普通生物滤池由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等四个部分所组成
普通生物滤池在平面上多呈方形或矩形。四周筑墙称之为池壁,池壁具有维护滤料的作用,应当能够承受滤料的压力,一般多用砖石构造。池壁可构成带孔洞的和不带孔洞的两种形式,有孔洞的赤壁有利于滤料内部的通风,但在低温季节,易受低温的影响,使净化功能降低。为了防止风力对池表面均匀布水的影响,池壁一般应高出滤料表面0.5~0.9m。
池体底部为池底,它的作用是支撑滤料和排除处理后的污水。
滤料是生物滤池的主体,它对生物滤池的净化功能有直接影响。
生物滤池布水装置的首要任务是向滤池表面均匀的散布污水。此外,还应具有:适应水量的变化;不易堵塞和易于清通以及不受风、雪的 影响等特征。
生物滤池的排水系统设于池的底部,它的作用有二:一是排除处理后的污水;二是保证滤池的良好通风。
高负荷生物滤池:
在构造上,高负荷生物滤池与普通生物滤池基本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其中主要有以下各项。
高负荷生物滤池在表面上多为圆形。
高负荷生物滤池多使用旋转式的布水装置,即旋转布水器。
塔式生物滤池:
在构造上由塔身、滤料、布水系统以及通风及排水装置所组成。
塔身主要起围挡滤料的作用。
宜采用轻质滤料。
一般采用自然通风
曝气生物滤池:
设备与给水处理的快滤池相类似。池类底部设承托层,其上部则是作为滤料的填料。在承托层设置曝启用的空气管及空气扩散装置,处理水集水管兼作反冲洗水管也设置在承托层内。
生物转盘:
生物转盘设备是由盘片、转轴和驱动装置以及接触反应槽3部分组成。
是生物转盘的主要部件,应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老化、抑郁挂膜、不变形,比表面积大,易于取材、便于加工安装等性质。 接触反应槽
驱动装置,提供动力
7.生物滤池有几种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具体条件?
答:低负荷生物滤池(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常用):仅在污水量小、地区比较偏僻、石料不贵的场合尚有可能使用。
高负荷生物滤池(大多采用):适用于大部分污水处理过程,水力负荷及有机负荷都比较高。
8.影响生物滤池处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处理效果的?
答:影响生物滤池处理效率的因素有:
(1)滤池高度:滤床上层,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繁殖速率高,种属较低级,以细菌为主,生物膜量较多,有机物去除速率较高。随着滤床深度增加,微生物从低级趋向高级,种类逐渐增多,生物膜两从多到少。研究表明,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在一定条件下是随着滤床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在滤床高度超过某一数值后,处理效率的提高微不足道,是不经济的。
(2)负荷:负荷是影响生物滤池性能的主要参数,通常分为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
(3)处理水回流:回流对生物滤池性能有下述影响:①回流可提高生物滤池的滤速,它是使生物滤池由低负荷变为高负荷的方法之一②提高滤率有利于防止灰蝇和减少恶臭;③当进水缺氧、腐化、缺少营养元素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时,回流可改善进水的腐化状况,提供营养元素和降低毒物浓度;④进水的水质水量有波动说,回流有调节和稳定进水的作用。
(4)供氧:向生物滤池供给充足的氧是保证生物膜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有利于排除代谢产物。
9.影响生物转盘处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处理效果的?
答:影响生物转盘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水力负荷、转盘的转速、级数、水温和溶解氧等。水力负荷对出水水质和BOD5去除率有明显的影响;生物转盘的转速也是影响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包括影响溶解氧的供给,微生物与污水的接触,污水的混合程度和传质,过剩生物膜的脱落,从而影响有机物的去除率。
10.某工业废水水量为600 m3/d,BOD5为430 mg/L,经初沉池后进入高负荷生物率池处理,要求出水BOD5≤30 mg/L,试计算高负荷生物率池尺寸和回流比。
解:设回流稀释后进水BOD5为250mg/L
430Q1+30Q2=250(Q1+Q2)
回流比=Q2/Q1=0.82
设有机负荷Lv=1.2kgBOD5/(m3*d)
V=QS/(Lv*1000000) =215m3
设池深为2.5m,A=V/H=86m2
采用5直径D=4A1/3.14=4.68
11.某印染厂废水量为1000 m3/d,废水平均BOD5为170 mg/L,COD为600 mg/L,试计算生物转盘尺寸。
解:转盘总面积:
A=(QS)/L=(=
转盘盘片数:
m=0.64A/D2=0.64*.5=18片
处理池有效长度:
L=m(a+b)K=)1.2=130.6m
处理池有效容积: V=0.32(D+2&)(D+2&)L=0.32(1.5+2*0.25) (1.5+2*0.25)130.6=167.2m2
转盘的转速:
设为3.0r/min.
12.某印染厂废水量为1500 m3/d,废水平均BOD5为170 mg/L,COD为600 mg/L,采用生物接触池处理,要求出水BOD5≤20 mg/L,COD≤250 mg/L,试计算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尺寸。
解:有效容积:V=Q(S0-Se)/L=)/5*
总面积:A=V/h=945/3=315m2
池数:N=A/A1=315/30 取11个
池深:h=h0+h1+h2+h3=3.0+0.5+0.5++0.5=1.8m
有效停留时间:t=V/Q=945/d
供气量:D=D0Q=15*m3
第十四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稳定塘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好氧塘:好氧塘的深度较浅,阳光能透至塘底,全部塘水内都含有溶解氧,塘内菌藻共生,溶解氧主要是由藻类供给,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适用于低有机物浓度污水。
兼性塘:兼性塘的深度较大,上层是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中层的溶解氧逐渐减少,称兼性区(过渡区),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塘水无溶解氧,称厌氧区,沉淀污泥在塘底进行厌氧分解。适用于富含N,P等营养物质及一些难去除的有机污染物的污水。(占地面积大)
厌氧塘:厌氧塘的塘深在2m以上,有机负荷高,全部塘水均无溶解氧,呈厌氧状态,由厌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净化速度慢,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适用于高温高有机物浓度的污水。
曝气塘:曝气塘采用人工曝气供氧,塘深在2m以上,全部塘水有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污水停留时间较短。
深度处理塘:深度处理塘又称三级处理塘或熟化塘,属于好氧塘。其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很低,一般BOD5≤30mg/L。常用于处理传统二级处理厂的出水,提高出水水质,以满足受纳水体或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2、试述好氧塘、兼性塘和厌氧塘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答:在各种类型的氧化塘中,兼性塘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兼性塘一般深1.0~2.0m,在塘的上层,阳光能够照射透入的部位,为好氧层,其所产生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和各项反应与好氧塘相同,由好氧异养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藻类的光合作用旺盛,释放大浪的氧。在塘底部,由沉淀的污泥和衰死的藻类和菌类形成的污泥层,在这层里由于缺氧,而进行由厌氧微生物起主导作用的厌氧发酵,为厌氧层。
好氧层与厌氧层之间,存在一个兼性层,在这里溶解氧量低,而且是时有时无,一般在白昼有溶解氧存在,而在夜间又处于厌氧状态,在这里存活的是兼性微生物,这一类微生物既能够利用水中游离的分子氧,也能够在厌氧条件下,从NO3-和CO32-中摄取氧。
在兼性塘内进行的净化反应是比较复杂的,生物相也比较复杂。
在厌氧区与一般的厌氧发酵反应相同,是产酸、产氢产乙酸和产甲烷3种细菌的连续作用下,相继经过产酸、产氢产乙酸和产甲烷三个阶段的反应。液态代谢产物与塘水混合,气态产物则逸出水面,或在通过好氧区时为细菌分解,为藻类利用。
厌氧区也有降解BOD的功能,约有20%的BOD是在厌氧娶去除的。此外,厌氧区,通过厌氧反应发酵反应可以使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减少塘底污泥量。
在好氧区进行的各项反应与存活的生物基本同好氧塘。由于污水的停留时间长,有可能生长繁育多种种属的微生物,其中包括世代时间较长的种属。除有机物降解外,这里还可以进行更为复杂的反应,如硝化反应等。
3、好氧塘中溶解氧和PH值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在好氧塘内高效地进行着光合成反应和有机物的降解反应,溶解氧是充足的,但在一日内是变化的,在白昼,藻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远远超过藻类和细菌所需要的,塘水中氧的含量很
凌晨时最低,阳光开始照射,光合作用又开始,水中溶解氧又上升;好氧塘内pH值也是变化的,在白昼pH值上升,夜晚又下降。
4、在稳定塘的设计计算时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般采用经验法。
要注意:塘的位置:稳定塘应设在居民区下风向200m以外,以防止塘散发的臭气影响居民区。此外,塘不应设在距机场2km以内的地方,以防止鸟类(如水鸥)到塘内觅食、聚集,对飞机航行构成危险。
防止塘体损害:为防止浪的冲刷,塘的衬砌应在设计水位上下各0.5m以上。若需防止雨水冲刷时,塘的衬砌应做到堤顶。衬砌方法有干砌块石、浆砌块石和混凝土板等。
在有冰冻的地区,背阴面的衬砌应注意防冻:若筑堤土为黏土时,冬季会因毛细作用吸水而冻胀,因此,在结冰水位以上位置换为非黏性土。
塘体防渗:稳定塘的渗漏可能污染地下水源;若塘体出水再考虑回用,则塘体渗漏会造成水资源损失,因此,塘体防渗是十分重要的。但某些防渗措施的工程费用较高,选择防渗措施时应十分谨慎。防渗方法有素土夯实、沥青防渗衬面、膨胀土防渗衬面和塑料薄膜防渗衬面等。
塘的进出口:进出口的形式对稳定塘的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设计时应注意配水、集水均匀,避免短流、沟流及混合死区。主要措施为采用多点进水和出水;进口、出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尽可能大;进口、出口的方向避开当地主导风向。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工艺类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慢速渗滤系统:慢速渗滤系统的污水投配负荷一般较低,渗流速度慢,故污水净化效率高,出水水质优良。
快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高效、低耗、经济的污水处理与再生方法。适用于渗透性能良好的土壤,如砂土、砾石性砂土、砂质垆坶等。污水灌至快速滤渗田表面后很快下渗进入地下,并最终进入地下水层。灌水与休灌反复循环进行,使滤田表面土壤处于厌氧-好氧交替运行状态,依靠土壤微生物将被土壤截留的溶解性和悬浮有机物进行分解,使污水得以净化。
地表漫流系统:地表漫流系统适用于渗透性的黏土或亚黏土,地面的最佳坡度为 2%~ 8%。废水以喷灌法或漫灌法有控制地在地面上均匀地漫流,流向设在坡脚的集水渠,在流动过程中少量废水被植物摄取、蒸发和渗入地下。地面上种牧草或其他作物供微生物栖息并防止土壤流失,尾水收集后可回用或排放水体。
湿地处理系统:湿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利用低洼湿地和沼泽地处理污水的方法。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种有芦苇、香蒲等耐水性、沼泽性植物的湿地上,废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过程中,在耐水性植物和土壤共同作用下得以净化。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地下污水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投配到距地面约0.5m深、有良好渗透性的底层中,藉毛管浸润和土壤渗透作用,使污水向四周扩散,通过过滤、沉淀、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
6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机理是什么?
湿地的除磷过程
(1)植物吸收磷(2)生物除磷(3)磷在介质中的物化贮存。
7、人工湿地系统设计的主要工参数是什么?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土地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参数为负荷率。常用的负荷率有水量负荷和有机负荷,有时还辅以氮负荷和磷负荷。
要考虑的问题是:土壤性质、透水性、地形、作物种类、气候条件和废水处理程度的要求。
第十五章、污水的厌氧处理
1.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 (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
2、厌氧发酵分为哪个阶段?为什么厌氧生物处理有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之分?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有什么优势,又有哪些不足之处? 答:通常厌氧发酵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水解发酵阶段:复杂的有机物在厌氧菌胞外酶的作用下,首先被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继而简单的有机物在产酸菌的作用下经过厌氧发酵和氧化转化成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类等。
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菌把第一阶段中产生的中间产物转化为乙酸和氢,并有二氧化碳生成。
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阶段产生的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等转化为甲烷。
厌氧生物处理可以在中温(35℃一38℃)进行(称中温消化),也可在高温(52℃一55℃)进行(称高温消化)。因为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需考虑到各项因素对产甲烷菌的影响,因为产甲烷菌在两个温度段(即35℃一38℃和52℃一55℃)时,活性最高,处理的效果最好。 厌氧生物处理优势在于:应用范围广,能耗低,负荷高,剩余污泥量少,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处理及处置简单。另外,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污泥可以长期贮存,厌氧反应器可间歇性或季节性运转。其不足之处:厌氧设备启动和处理所需时间比好氧设备长;出水达不到要求,需进一步进行处理;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复杂;过程中产生的异味与气体对空气有一定影响。
3、 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高厌氧处理的效能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答:影响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有如下:pH、温度、生物固体停留时间、搅拌和混合、营养与C/N比、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负荷、厌氧活性污泥、有毒物质等。
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的效能可考虑:1 .pH维持在6.8~7.2之间, 2.温度可以维持在中温(35℃一38℃),也可以是高温(52℃一55℃) 3.保持较长的生物固体停留时间 4.系统内避免进行连续的剧烈搅拌 5.碳:氮:磷控制为200-300:5:1为宜。 6.需控制有毒物质的浓度,以防止有毒物质影响微生物的生存而使效果降低。
4、 试比较现有几种厌氧处理方法和构筑物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答:构造1) 进水配水系统:其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① 将废水均匀地分配到整个反应器的底部;② 水力搅拌;一个有效的进水配水系统是保证UASB反应器高效运行的关键之一。
2) 反应区:反应区是UASB反应器中生化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又分为污泥床区和污泥悬浮区,其中的污泥床区主要集中了大部分高活性的颗粒污泥,是有机物的主要降解场所;而污泥悬浮区则是絮状污泥集中的区域。
3) 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由沉淀区、回流缝和气封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有:① 将气体(沼气)、固体(污泥)、和液体(出水)分开;② 保证出水水质;③ 保证反应器内污泥量;④ 有利于污泥颗粒化。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高等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96习题答案等内容。 
 选修2-1数学课后习题答案(全)_数学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选修2-1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 2―1 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  2页 免费 部分习题答案 4页 免费 强化班习题答案 暂无评价 7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_文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不错~现代汉语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习题答案 “绪论”思考和练习一 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  第9章 习题答案 暂无评价 3页 免费 第6章 习题答案 暂无评价 2页 免费 第5章 习题答案 暂无评价 1页 免费 习题二答案 暂无评价 6页 免费 第9章习题答案 ...  免费 第4章习题答案 暂无评价 6页 免费 第十二章习题及答案 暂无评价 8页 10财富值 课后习题答案 3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  习题答案 暂无评价 5页 免费 习题及答案 暂无评价 14页 4下载券 习题及答案 暂无评价 3页 1下载券 第6章 习题答案 暂无评价 2页 1下载券 第4章 部分习题...  习题答案 1、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用辽宁”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 C A. 政府推动,社会参与 B.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C. 市场运作,促进交易 D. 重点突破,强化应用 ...  濮良贵机械设计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大部分习题都有哦 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 习题答案 3-1 某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 ζ ?1 ? ...  课后答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2.1 1.MSC-51 单片机内部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答:以 80C51 单片机为例,其内部功能部件有: 控制器:是对取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渗透进水cod要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