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棘突炎的方向最水平的部位在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
发表者:楼尉 (访问人次:1181)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 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 ,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 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3) 胸椎棘突: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 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 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
(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
(3)腰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
L3横突:最易触抹。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 L3横突尖。
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
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3,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抹清。
4,椎体:第L3腰椎体平脐。
触抹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的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较差。
(二)比移法:即从个体的X线片上,测量出各结构间的具体数据,再按比例(即将此数据除以X线片的放大或缩小率),将数据移到人体上,以定出各结构的体表位置。
具体方法如下:
1,颈椎棘突定位:从颈椎侧位片上,可以清楚地测量出该片之C2尖至C7顶尖的距离。而且还可测量出C2棘突尖至C3棘突尖、C3至C4棘突的距离;依次类推,颈椎每个颈椎棘突的位置在一张线侧位片上都能精确地测量出。
而任何人的C2、C7棘突是能准确触抹清楚的。故在人体上其C2、C7间的距离也能测量出。根据下列计算就可精确地标出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如X线上其C2-C7,为15cm.而人体的C2-C7为10cm. 其放大率:15cm/10cm=1.5。
若需知人体C4棘突的位置。则测量 X线上C2-C4为6cm。那么人体上C4棘突,则 应位于人体C2棘突下:
若要确定人体C5的位置。则就测量X线片上C2-C5=7.5cm.那么人体上C2-C5的距离,应为7.5cm/1.5=5cm处。
2,腰椎的棘突定位亦可如此。仅胸椎稍困难点。
再者,利用侧位片,还可粗略估计表皮至黄韧带的深度。以策针刀安全
3,上下关节、横突、椎板间隙、椎板间距的位置,均可在颈、胸、腰段正位X线片上显示出。因而也可测量出其间的数值关系。故亦可用比移法在人体表面标出。
二,脊柱各结构体表定位的应用
1, 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棘突间位置:
2,既知棘突间位置,就可定其椎间孔、脊神经根出口处的位置。
3,已知棘突位置,就能定椎体、脊髓节段的位置。
正常成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一脊神经根的分布、病损区,在体表的节段性分布。
C5脊N根受激压,出现肩、腕以上的上肢外侧痛或麻痛,三角受累最明显,C4、C5棘突及C4-5棘旁压痛明显。影象学异常所见,也应在颈椎相同节段。
C6脊N根受激压,感觉异常部位也为肩及上肢桡侧,但可放射1、2指。肱二头受累重;二头肌反射异常;C5、C6棘突及C5-6棘旁压痛重。影象学异常所见节段同。
C7脊N根、C8脊N根受累时,其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亦应能相互印证,其诊断才会可靠。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压不同腰脊神经根,其临床症状、体征、影象学异常所见,三者均应是相互印证的。
但应注意:在胸腰段,由于脊柱与脊髓节段的长度差,较颈段更大。故同是节段性皮肤感觉异常,由脊柱或由脊髓病变所致者,则棘突的压痛部位,与颈段就不同。
如下腹部皮节区,是由 T11-12脊N根支配。此区的感觉异常,若是脊髓病变,则是脊髓T11-12节段。此处相当于T8-9棘突处。应为T8、T9棘突压痛。若脊柱病变致,应为T11、T12棘突压痛。
若小腿前外侧节段性感觉异常:为L5脊N根受激压之表现。若为腰椎间盘突出致,应为L4-5椎间盘突出。则为L4、L5棘突压痛。若为脊髓病变致,则为脊髓L5节段;其对应于T12棘突、L1椎体节。则为T12、L1棘突压痛。
脊柱的哪些结构可产生疼痛?
全网发布: 22:19 发表者:孙宇庆 (访问人次:585)
脊柱软组织(肌肉、韧带、肌腱)、椎间盘、关节突关节以及神经结构(脊髓和神经根)的病变可引起脊柱的轴性和根性疼痛。
软组织(肌肉、韧带、肌腱)扭伤或劳损是下腰痛和颈痛最常见的原因。软组织扭伤或劳损的诊断通常是在排除其他严重病变之后作出的。经过数周的非手术治疗之后软组织损伤的症状通常可以消退。
1934年Mixter和 Barr发现腰椎间盘压迫神经可以导致放射性疼痛。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可以引起上肢或下肢的放射性疼痛。也有证据表明在没有压迫神经的情况下,椎间盘本身也可以造成疼痛,这种疼痛称为椎间盘源性疼痛。组织学研究发现在纤维环的外周1/3存在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是窦椎神经、灰交通支以及腰神经腹支的分支。损伤或退变可以造成纤维环撕裂。纤维环外缘的裂隙对神经末梢造成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从而引起疼痛症状。 关节突关节是脊柱后侧成对的关节。脊柱后伸和长时间站立可以加重起源于关节突关节的疼痛。关节突关节造成下肢的牵涉疼,类似于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腰椎关节突病变引起的疼痛通常在超过大腿后侧以远。颈椎病或挥鞭伤可造成颈椎关节突关节疼痛,表现为颈痛、头痛、肩胛骨区的牵涉痛。
脊柱相关疼痛或痛症的诊断和治疗
发表者:齐飞 (访问人次:826)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暨南大学第四医院疼痛科 王家双
脊柱相关痛临床上涉及多个医学专业学科,从解剖学上涉及从头到脚的广泛区域和范围,如果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治疗,多数情况下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今天我们从临床麻醉学的角度提出常用的治疗方法一起讨论。
一、疼痛诊疗学中常见的脊柱相关疼痛
2、 肩、臂痛
3、 颈椎病
4、 慢性胸痛、腹痛、肋间神经痛
5、 椎间盘源性疼痛
6、 小关节痛
7、 腰椎管狭窄症
8、 强直性脊柱炎
9、肿瘤转移性疼痛
二、脊柱相关疼痛的临床检查
脊椎临床相关临床检查
1、胸腹垫枕试验
2、脊柱侧弯试验
3、颈椎压迫试验
4、引颈试验
5、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6、托马斯征
7、直腿抬高试验
8、股神经牵拉试验
9、&4&字试验
(一) 浅感觉
包括皮肤、粘膜的触压、痛觉及温度觉。
(二)深感觉
关节觉:轻轻掰动病人的手指或足趾,作被动伸、屈动作,询问是否觉察及其移动方向;或让病人闭目,然后将其肢体放在某位置上,询问能否明确说明肢体所处的位置。
(三)复合感觉
包括皮肤定位觉、两点分辨觉、实体辨别觉及体表图形觉,是大脑综合、分析、判断的结果,故也称皮质感觉。
指刺激体表感受器(如皮肤、粘膜等)引起的反射。
指刺激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而引起的反射。脊柱全息手感诊法
一.手感变化原理概述&&&&&&在全息整脊过程中,脊椎师用手对脊柱和脊柱两侧软组织及其相关领区内组织进行检查或整治时,会触及到不同的感觉。根据脊椎与整体及其他各级全息元的全息相关特性,不同的疾病和疾病的不同阶段、治疗效果的不同阶段、不同领区内的感觉也不一样,通过这些不同的手下感觉的全息相关性诊断疾病的方法叫脊柱全息手感诊断。&&&&医生治病,首要确诊。中医的望、闻、问、切;西医的望、触、叩、听都是诊断疾病、确定诊断的具体方法。其中的“切”和“触”都是医生通过“手的感觉”测知疾病的重要方法。&&&&在我国,通过手的触摸的感觉来了解疾病的现状、属性及发生发展的变化的历史悠久。“切脉”就是中医最具特色的手感诊断方法之一。也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千年实践创造的灿烂文明。“切”,不单是指切脉,还包括切肌肤,切手足等等。西医的“触诊”就更直接了,通过触诊可知道气管是否居中,肝脾是否肿大,组织器官的软硬程度,有无异常包块等等。&&&&总之,医生通过“切”和“触”可以了解脏腑的盛衰,有病、无病等健康状况。脊柱的全息触诊,就是医生通过对脊柱及其全息领区内组织器的推按触摸,根据“坚、硬、板、结、软、嫩、酥、松”等手下感觉测知疾病和疾病的阶段属性的一种诊断方法。&&&&中医将切脉所获得的感觉形象叫“脉象”,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不妨也将触诊或手法治疗中所获得的感觉形象叫做手感形象,简称感象。&&&&在所著《椎体错位发病概论》、《全息整脊概论》等文中,运用信号转导系统理论、全息医学理论、整脊医学理论,中医经络学说等,比较详尽地论述了椎体错位可以引发疾病、脊椎与内脏疾病的相关性“论述了脊神经节段全息特性,提出了脊椎全息节段领区说等,论述了通过这种全息特性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原理。认为,当脊椎错位、失稳(吻)脊神经受压破坏了脊椎的全息性,在该神经节段全息领区内就会血流缓慢、供养(氧)不足,代谢产物堆积,免疫能力下降,组织器官就会板结硬化,功能紊乱而发病;椎体错位失稳,脊椎的生物力学平衡失调,人体的组织和器官的张力同样要发生改变,当医生检查或进行手法治疗时,就会感知道不同的抵抗力和不同的紧张度。据此便可以通过不同的脊椎阶段推断出是哪一个领区内所属的器官或组织发生了病变;通过病变的组织器官或部位推断出病变的脊椎节段,找出病之根源。&&&&诚然,临床医生应该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熟知神经节段全息领区之所属;更应该熟知每一种手下感觉形象所反映的疾病和疾病的不同阶段,才能做出正确诊断。&&&&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具有不用健康状态的机体的软硬程度、肌肉的张力、抵抗的强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客观存在的,根据这种存在,识别判断人体的健康水平,这也是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史观。二.手感分类及歌诀诠释&&&(一)歌诀内容提要&&&&&&&&&(1)手感性状描绘。&&&&&&&&&(2)所反映的主要病症。&&&&&&&&&(3)临床整脊治疗提示。&&&&&&&&&(4)相似手感比较。&&&&&(二)&抗力性手感&&&&&&&&抗力手感是指那些张力大,阻力大,抵抗力强、有不同硬度的手下感觉。包括坚、硬、板、结、满、实、紧、胀、韧、厚、浮、挺、艮等。临床多见于陈旧性或慢性损伤,病程较长久者,较少见于急性期病情较重者。常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一般是由于椎体错位、连接失稳、活动性(或潜在性)肌筋膜板机点,脊柱平衡失调、脊神经节段全息领区信号转导异常所致。多表现为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硬化、板结,椎体固化等,急性期可见软组织痉挛等。歌诀及注释如下:&&&&&&&&&&&&&&&&&&&&&&&&&&&&&&&&&&&&&&&&&&&&&&&&&&&&&&&&&&&1坚[歌诀]&坚者触之如石子,韧带钙化或骨刺,领区硬化信息少,问诊知有久病史
&[注释]&坚多指小范围的硬化程度较重者,用手触之坚如石子。常见于韧带钙化或突出的骨刺;或领区内信号传导不畅,软组织硬化程度较甚者,相当于潜在性扳机点。此类&&&&&&&&&&&&&&&&&&&患者病史多较长。&&&&&&&&&&&&&&&&&&&&&&&&&&&&&&&&&&&&&&&&&&&&&&&&&&&&&&&&&&2硬[歌诀]&硬与周围对比言,久病扳机或痉挛,检治手下不见底,推筋至骨更困难。[注释]&硬是与周围组织对比而言,感到手下紧张有抵抗。硬的程度也不一样,有的是软中硬,有的是硬中硬。常为久病韧带硬化或急性期痉挛所至。检查或治疗时手指好象按不着底,接触不到骨质。&&&&&&&&&&&&&&&&&&&&&&&&&&&&&&&&&&&&&&&&&&&&&&&&&&&&&&&&&&3结[歌诀]&结为凝聚小包块,仅次于坚质变前,范围小时当早治,板结相合另有言。[注释]&结为触之较硬的小结节,和坚比较稍有弹性。如为个别孤立的小结节,就应该尽早治疗;如果结节较多,形成大片的板结硬化带,就可造成更大的危害,比如板和结同时出现就是由于局部信号转导不畅,血流缓慢,供氧(养)不足、代谢产物堆积,免疫能力下降所致。&&&&&&&&&&&&&&&&&&&&&&&&&&&&&&&&&&&&&&&&&&&&&&&&&&&&&&&&&&4板[歌诀]&板硬多是范围大,或为脊错或固化,手指难插病区内,矫正当先技堪夸。[注释]&板硬多是由硬化的小结节没有得到治疗发展而来,或由于脊神经节段长期受压,领区内信息长期受阻所致。板和结的手感表现和临床主病大致一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都是由于脊椎错位,信号不畅,局部运化失常所致。由于“板”的范围较大,检查和治疗的手指难以插入病变区域。板结相合多主病较重。此时首选的方法就是对脊椎的矫正,当整脊有效,板结便会像冰雪一样渐渐消融,此时才证明整脊师的技艺高超,才稍可夸赞。如果不能顺利地矫正错位失稳的椎体,不论你费多大的力气,终将是徒劳,更不能盲目夸口,枉自称功。&&&&&&&&&&&&&&&&&&&&&&&&&&&&&&&&&&&&&&&&&&&&&&&&&&&&&&&&&&5满[歌诀]&满指脊旁缝隙满,手指难以插其间,韧带损伤骨错位,坚满损伤定多年。[注释]&满指脊柱一侧或两侧缝隙中满,抗力增强,质硬而有障碍,检治之手指不易插入其间,不能明晰地触摸到骨质。一般多为较重的韧带损伤与椎体错位同时存在。如果坚满程度较重,一定是损伤病史较长者。&&&&&&&&&&&&&&&&&&&&&&&&&&&&&&&&&&&&&&&&&&&&&&&&&&&&&&&&&&6实[歌诀]&实为饱满又厚实,满实均为不空虚,泛实多为人有力,局实小恙愈有期。[注释]&实,为饱满又丰厚坚实者,检治之手下满指均有抵抗力而不空虚,如果人体全身的肌肉均为丰满厚实,且能自行放松,无其他异常体征者,说明人健康有力气、而无疾病。如果单纯的局部厚实,而非板结,也比较好治。“实”不能理解为“石”。&&&&&&&&&&&&&&&&&&&&&&&&&&&&&&&&&&&&&&&&&&&&&&&&&&&&&&&&&&7紧[歌诀]&紧为诸痛张力强,按之如弦更紧张,体位不正紧痛重,顺势放松还平常。[注释]&紧,是局部张力增强所致,按之就象琴弦一样紧张,弹性较大。紧多主疼痛之症,或脊柱生物力学平衡失调,说明有明显错位的椎体。如果姿势不协调,体位不顺畅,局部会更加紧张,疼痛会更加严重。若能根据紧张的情况,按照生理性姿势要求,顺势放松,便可暂时缓解恢复如常。&&&&&&&&&&&&&&&&&&&&&&&&&&&&&&&&&&&&&&&&&&&&&&&&&&&&&&&&&&8胀[歌诀]&胀状膨隆表皮光,按之不硬不坚强,是为充血尚未散,板结欲开心莫慌。[注释]&胀,表现为局部膨隆,皮肤放光,按之不坚硬,没有太大的抵抗力,一般是由于充血没有消散所致,或原有板结硬化,经过手法治疗局部出现整脊反映,此为整脊有疗效,不日即可消散,不必担心。&&&&&&&&&&&&&&&&&&&&&&&&&&&&&&&&&&&&&&&&&&&&&&&&&&&&&&&&&&9韧[歌诀]&韧者坚韧可滑动,病灶坚强有弹性,新疾矫正见效快,久病疏解要费功。[注释]&韧,是推按疏解时,手下有坚硬而弹性较强,且可滑动的感觉。新病,多为局部韧带挛缩,错位的脊椎得到矫正后见效能快;久病,多为韧带硬化,要进行长时间的耐心细致的疏解,解除韧带病理性拉扯,才能顺利完成矫正,比较费功。
&&&&&&&&&&&&&&&&&&&&&&&&&&&&&&&&&&&&&&&&&&&&&&&&&&&&&&&&&&&10厚[歌诀]&厚者深厚无弹性,病灶殷实无虚缝,整脊有效疼属轻,厚韧无痛病情重。[注释]&厚,表现为满指圆厚坚实,弹性反而很差,病处致密好象没有缝隙。这样的病人多有严重的劳伤史或外伤史。说明脊椎错位、韧带钙化比较严重,且时间较久。在整脊过程中如果矫正有效,产生一定的疼痛者,尚属易治;若厚韧而无痛,属病情严重为难治。&&&&&&&&&&&&&&&&&&&&&&&&&&&&&&&&&&&&&&&&&&&&&&&&&&&&&&&&&&11浮[歌诀]&浮者轻浮病位浅,或为病重难深按,病重矫正平衡脊,病浅疏解瘀滞散。[注释]&浮,指推按或检查时手指轻浅漂浮在上。一种情况是病位较浅,用手一触即得,或一触即痛,轻浮在上;另一种情况是因脊椎错位较重,软组织板结硬化或紧张难以深按,触之不甚痛,而浮于上。后者,病重,通过矫正错位失稳的椎体,恢复其力学平衡,便可治愈;病位浅者,经过疏解,瘀滞消散了,病可痊愈。&&&&&&&&&&&&&&&&&&&&&&&&&&&&&&&&&&&&&&&&&&&&&&&&&&&&&&&&&&12挺[歌诀]&挺为坚挺按之硬,脊椎固化不移动,退行性变间隙小,相关内脏全失控。[注释]&挺,指当患者俯卧位时下按脊椎,表现为坚挺强直而手感发硬,椎体间平移运动消失,脊椎固化不能运动,这都是脊椎退行性变,或椎间盘破坏脱水所致。由于椎间盘退化变薄,椎间孔也因之缩小,而压迫神经,影响信息传递,使相关的内脏系统失去正常的调控,而发为脊椎相关性疾病。如果这种挺直的现象发生在某几个节段,可能是由于这些节段错位或间盘突出的病变所致;若整个脊椎都是坚挺没有弹性,多是风湿性脊柱炎所致。&&&&&&&&&&&&&&&&&&&&&&&&&&&&&&&&&&&&&&&&&&&&&&&&&&&&&&&&&&13艮[歌诀]&艮如老筋不松脆,厚韧紧实不易推,反复损伤原发灶,分筋理肌功莫亏。[注释]&艮的手感形象是指脊柱相关的韧带或肌肉,就如同老筋头子一样发艮而不松脆,检查或治疗时,皮下组织厚、韧、紧、实不易推开;更使你难以明快的触及到横突、棘突或其他骨骼。这是由于某些脊椎相关的软组织反复损伤所致。整脊一段时间后若发现椎旁有一种艮的病灶,有可能是脊椎损伤的原始部位。一位好的整脊师应该有能力找到这个部位,在手法矫正的同时采用分筋理肌的手法,努力予以矫正和治疗,以除去病根。&&&&&&(三)&非抗力手感&&&&非抗力手感,是指全息整脊时,在检查或疏解过程中医生手下那些阻力较小,抵抗力低下,肌张力不足的一类感觉。包括嫩、软、酥、散、空、虚、松、消、懈、囊、沉、颤、脆等。其原因多为椎体错位失稳,脊神经节段全息领区内信息转导不畅,局部信号过弱等。常见于病情较久,经气耗散,无力体型的人,或见于整脊有效,肌张力尚未建立之时。此类病人多有内脏功能低下,如心气不足,脾胃虚弱,肾气不足等。严重者可发生肢体麻痹、偏瘫或截瘫等。&&&&在临床上医生可根据不同手感发生的不同的脊椎节段和不同的全身领区来判断是何系统、何器官、何组织部位发生了病变。歌诀及注释如下:&&&&&&&&&&&&&&&&&&&&&&&&&&&&&&&&&&&&&&&&&&&&&&&&&&&&&&&&&&1嫩[歌诀]&嫩者细嫩弹性差,小泡如同雪融化,久病无力虚至极,整脊有效返荣华。[注释]&嫩,指推按或检查时,脊旁软组织细嫩而无弹性;小泡,指病灶部位细嫩的组织,形成的一个个小泡,就象融化中的雪,遇热即化,没有抵抗力。这种手感形象表示或是病人久病无力虚弱至极;或表示整脊有效抗力性较强的硬化组织向抗力性较弱的方面转化,正气即将恢复。&&&&&&&&&&&&&&&&&&&&&&&&&&&&&&&&&&&&&&&&&&&&&&&&&&&&&&&&&&2软[歌诀]&软为无力弹性小,推按至骨缝易找,全身松软人无力,领区松软疾能好。[注释]&软指全身或脊旁组织松软无力,弹性虽差还有,张力虽低存在,治疗或检查时很容易推按到骨头,就连关节间隙也很容易触及到。如果全身松软无力,说明病人肌体无力;病变部位有硬结转为松软的,说明该病已有治愈的希望。
&&&&&&&&&&&&&&&&&
&&&&&&&&&&&&&&&&&&&&&&&&&&&&&&&&&&&&&&&&&&&脊柱定位
&&&&&&& 摸不到的是颈一;能摸到的是颈二;
&&&&&&& 能转动的是颈七;中间一节是颈四;
&&&&&&&&不能转动的是胸一;
&&&&&&& 肩胛内侧最突点水平连线是胸四;
&&&&&&& 肩胛最下端水平连线是胸七;
&&&&&&& 第十二肋骨起点是胸十二;
&&&&&&& 第十二肋骨端水平连线是腰二;
&&&&&&& 髂骨上端水平连线是腰四;
&&&&&&& 骶椎上端第一棘突是腰五;
&&&&&&& 腰椎下方是骶椎;骶椎下方是尾椎;
脊柱穴位定位
一椎大抒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
心五督六七隔俞;八椎胰俞紧相跟;
九肝十胆仔细寻;十一脾俞十二胃;
&&& 腰一三焦腰二肾;腰三气海腰四大(肠)
腰五椎下关元镇;
小肠膀胱骶骨找;
中膂白环椎尾沉;
&&&&& 一侧疼为腰突;二侧疼为椎管狭窄;
&&&&&&& 三点疼为膨隆疝;中间疼为腰肌劳损;
&&&&&&&&&&& 三年以上为钙化增生;五毫米以上为巨突;
&&& 向后鼓为后突;脊柱塌陷为前突;
&&&&&&&&&&&&&&&&&&&&& 再疼一点为滑脱;两点一侧疼为捻转;交叉疼为旋转;
&&&&&&&&&&&&&&&&&&&&&&&&&&&&&&& 三节以上一侧疼为风湿;四五两侧疼为肾虚五一两侧疼痛为受风;
&&&&&&&&&&&&&&&&& 按那那疼为水肿;肌肉硬为僵硬;脊柱硬为强直;
皮神经分布
&&&&& 颈1头顶颈2三;颈3就在颈项间;
&&&&& 颈4双肩5臂外;颈6大二指相连;
&& 颈7中指立;颈8小和五指限;
&&&&&&& 胸1、2臂内分上下;3至12胸肋环;
&&&&&& 腰1盆带2腿前;腰三主管膝周炎;
&&&&&&&&& 腰4、5小腿内和外;腰5拇指紧相连;
&&&&&& 骶1跟腱通小趾;骶2腿主管后边;
&&&&&&&&& 骶3、4、5二阴转;尾骨神经门里圈;
&&&&&&&&&& 掌握皮神经分布歌,诊断治疗赛神仙;
骨神经分布歌
&&&&&&&&&&&&&&&& 颈4肩上扛;颈5肱骨上;颈5、6、7分三份,同属上下冈;
&&&&&&&&&&&&&&&&&& 颈6挠颈8尺;颈6、7、8臂骨相;颈7中指骨里藏腰2髂骨上;
& 腰3股头藏;腰4大转子;骶1骶4膝外相;
腰三腿前腰5后;腰4腰5膝内装;
腰4胫腰5腓;腰5足拇指上;
骶1、2腓跟小趾藏;
苟氏椎侧疼痛触诊说明---
(一)八大痛源:1,关节障碍;2,痉孪;3,僵硬;4,损伤;5,劳损;6,肿胀;7,紧张;8,触痛;(二)在低颈椎或胸椎的两侧肌肉内发现上述的任一痛源,就会使颈、肩、肘、腕和手有反射疼;(三)在低胸椎、腰椎或荐髂关节附近的肌肉,发现上述任一痛源,就会使腰、臀、膝、髁和足有反射疼;(四)在痛源附近的椎体,就是患椎,矫正此患椎,疼痛即消除;
【二十四节气】脊椎穴位调理法
&&& 现代医学认为,脊柱是人体最大的能量传输中心,通过神经系统的传递,可与人体五脏六腑相通。人体的脊柱由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共24节椎体组成,恰与一年24个节气相吻合。据《黄帝内经》所载,人体每一个器官的能量,都是由特定的脊椎位置所控制,与大自然24个节气所对应。当节令交替时,能量会大量流失,使身体免疫功能降低,久而久之,导致慢性病和机体老化。所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在节令交替时段调理相对应的椎体(穴位),可以获得良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哲学观点之一,也是传统中医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体与宇宙天体的运行互相感应,信息相通,与大自然的万千变化紧密联系。节令交替的一瞬间虽然时间很短,但足可以对人体的生命活动造成深远的影响,所以,巧妙地利用这一时段养生保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具体操作方法是:
&&& 1、在每个节气来前15分钟开始静坐,意念集中于脊柱上所对应的椎体(穴位),时间共半小时左右;
&&& 2、每个节气交替之时,在对应脊椎(穴位)上香熏10~20分钟;
&&& 3、从每个节气的前三天开始,每天在脊柱上所对应部位用太极指调理10~20分钟,或在手部脊柱反射区所对应的部位上点按,每天1~2次,连做6天。
&&& 4、体弱或患病者在节令交替之时,可香熏肚脐半小时左右,对增强体质,恢复健康很有益处。
&&& 上述方法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十一月二十一
1月5日&& 周二 19时08分
十二月初六
1月20日& 周三 12时27分
十二月二十一
2月4日&& 周四& 6时47分
2月19日& 周五& 2时35分
3月6日&& 周五& 0时46分
胸椎第12节
3月21日& 周日& 1时32分
胸椎第11节
二月二十一
4月5日&& 周一& 5时30分
胸椎第10节
4月20日& 周二 12时29分
三月二十一
5月5日&& 周三 22时44分
5月21日& 周五 11时33分
四月二十四
6月6日&& 周日& 2时49分
6月21日& 周一 13时46分
五月二十六
7月7日&& 周三 13时02分
7月23日& 周五& 6时21分
六月二十七
8月7日&& 周六 22时49分
8月23日& 周一 13时26分
9月8日&& 周三& 1时44分
9月23日& 周四 11时09分
10月8日& 周五 17时26分
10月23日 周六 20时35分
11月7日& 周日 20时42分
11月22日 周一 18时14分
十一月初二
12月7日& 周二 13时38分
十一月十七
12月22日 周三 7时38分
尾闾(十七椎)
2010年24节气时间表:
&&&&&&&&&&&&&&
发表评论:
馆藏&2611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图文】10脊柱各部位诊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脊柱各部位诊疗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10.51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判断脊柱侧弯方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