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心率身高坐高体重上臂肌肉部皮褶下臂部皮褶怎样测试

皮褶厚度测量
相关工具书解释
皮褶厚度是反映身体营养状况的标志。测量部位包括: (1)上臂部;(2)背部;(3)腹部等。测量结果可以了解皮下脂肪厚度,判断个体胖瘦、推算全身脂肪含量。其公式如下: 一. 从皮褶厚度推算身体密度公式)其中X为背部皮褶厚度与上臂部皮褶厚度之和):1.15~18岁男性的身体密度=1.46X2.19岁以上的男性身体密度 =1.16X;3.15~18岁女性的身体密度=1.60X ;4.19岁以上的女性身体密度=1.33X;二、计算...
(本文共466字)
权威出处:
身体质量指数(BMI)和皮褶厚度法是判断人体是否肥胖最常用的两种方法。由于BMI具有测量简便易行的提点,作为评价个体胖瘦程度的指标而广泛应用。皮褶厚度法通过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并通过公式计算人体的脂肪体重,从而得到脂肪体重占人体中总重量的比例,从理论上来说判断更加准确,但由于皮褶厚度测量相对BMI更加复杂,以及在日常使用中皮褶厚度计用的相对较少,因此,本调查通过判断体质指数法和皮褶厚度法对非体育专业普通人群大学生的胖瘦情况判断结果与体成分测试仪测量结果分别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体质指数与皮褶厚度判断普通人群肥胖程度的准确程度,为指导实际应用提供参考。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采用河南大学医学院三年级临床医学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312名,学生基本情况分布见表1。1.2研究方法1.2.1皮褶厚度测量方法采用南通贝斯特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皮质厚度测试仪对被测试学生进行测量。测量部位包括:上臂部、背部、腹部。1.2.2体成分仪...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大学生的皮褶厚度和臂围的测量周毅,刘少华,郑重,李永义成都中医学院成都610072关于我国大学生的皮褶厚度和臂围的数值,未见报导。本文对大学生(汉族)597人(男366人、女231人)的肩胛下皮褶厚度、三头肌皮褶厚度、脐旁皮褶...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皮褶厚度和上臂围等是判断儿童营养状况比较可靠的指标之一〔l〕,已被营养学家和儿科医生在临床上所采用。我们选择衡阳市12所有代表性的幼儿园正常健康儿童1940名,测量了皮摺厚度和上臂围等,为儿童健康和营养状况评价提供参考。 对象和方法月于衡阳市共检测工厂、机关、部队和学院等12所幼几园1940名2~了岁正常健康儿童,凡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低于北方9省市城区儿童标准10%,体重高于15%以上者被剔除。采用海军医学研究所提供的BFKI皮摺仪(钳头面积4址二x4皿m,测量范围在。~60班m,最少读数为Zmm)测量皮褶厚度。软尺测定臂围和肌围。分别取立位和卧位测量。立位侧量时肢体自然下垂,在左肩峰至尺骨鹰嘴中点背侧上方约lom处,测脸三头肌皮褶厚度,同时在此联线中点侧上臂围。卧位侧盈时,于锁骨中线平脐处,取与躯干长轴平行方向皮褶,测量腹部皮摺。沿腋中线在铭峰与最低肋骨之间与腋中线成45。角测铭前上棘皮褶。常规以左手食指...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标准身体各项指标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标准身体各项指标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前提:标准人体-人体向上弹跳最高为多少厘米?腕力最大多少?
健身已成为人们身边重要的话题,而青少年是最活泼的人群,通过他们参加健美操锻炼,并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进行评定,浅谈健美操运动对青少年的影响。关键词:健美操运动、健身、青少年、体质及形体美、影响前言在这崭新的世纪,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的普及和深入,人们对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风靡世界的健美操博取众家之长,能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下以有氧供能的中等强度完成各种跑跳、转体、扭摆、波浪等动作,使人在整个锻炼过程中始终保持心情愉快,情绪高涨,因而能够对人体健身、健美产生良好影响。为定量研究健美操锻炼对青少年体质及形体美的影响,我们对兴福二中部分学生进行了为期20周的试验,同时测定其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成分和运动素质等项指标,综合青少年参与健美操锻炼取得的效果进行论述,分析健美操锻炼对体质及形体美的影响,旨在为健美操锻炼的理论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兴福二中初中四年级部分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选择健美操运动的68人(其中包括8名肥胖),平均年龄为16.3岁。试验前后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全面体检。 2 测试内容如下:(1)身体素质测验:1 分钟仰卧起坐、立定跳远、铅球、50m跑、800m跑。(2)一般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心率。(3)测量皮褶厚度:以国产皮褶厚度计测量臂、腹、背三处皮褶厚度。臂部:肩峰至尺骨鹰嘴连线的中点与上肢长轴平行的皮褶;腹部:锁骨中点脐水平线相交处水平方向的皮褶;背部:肩胛骨下角与躯干呈45度角方向的皮褶。 按公式计算身体密度:D=1.60×(肩胛骨下角皮褶厚度+臂部皮褶厚度)。体脂含量=体重×体脂百分比(F%) 体脂百分比(F%)=4.57/身体密度D-4.142 去脂体重(LBW)=体重-体脂含量去脂体重指数=去脂体重(kg)/身高(cm)×100 3 教学步骤准备部分:由教师带领做20min有氧健身操练习;基本部分:做30min《青年健身操》,然后做30min《形体练习》;结束部分:做 20min柔韧、速度、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练习,并作放松练习。所有健身操均在教师带领下,在音乐中完成。在身体素质练习中,根据青少年年龄、心理、生理特点,采用了游戏、比赛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对于8名肥胖学生除了进行同样的锻炼方法,鼓励他们每周多进行3次,每次1h左右的课余锻炼。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表1 健美操锻炼对青少年身体形态、技能和身体素质等指标的影响表2 健美操教学课后肥胖学生身体成分变化时 类别 身高 体重 肺活量 50m 立定跳远 仰卧起坐 800m间 (cm) (kg) (ml) (s) (m) (个/min) (s) 课 平均值 151.3 51.9
1.85 36.4 248前 标准值 12 8 800 0.6 0.34 12 30 课 平均值 153.9 48.9
2.05 46.5 213 标准值 0.7 7.2 750 0.5 0.30 8 28 后 增长值 2.6 -3 900 -0.4 0.2 10.1 -35 P &0.05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体脂率(F%) 总脂肪量(kg)去脂体重(kg) 去脂体重指数 课前 课后 课前 课后 课前 课后 课前 课后平均值 34.5 32.13 26.3 20.97 40.98 46.43 28.18 32.48标准值 11.59 3.78 8 6.7 4.10 4.10 2.29 2.30增长值 -2.37 -5.33 5.45 4.30 P &0.01 &0.01 &0.01 &0.01 〈1〉身体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通过肌肉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活动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但与后天的锻炼亦有重要关系。由表1 可见,实验组的青少年经过20周的健美操锻炼之后,身体素质、身体形态、身体成分和生理机能等多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青少年的身高增长2.6cm,但青少年正处于第二发育期,不能说明一学期的健美操锻炼对青少年身高的增长有明显效果。体重略有下降3kg,差异显著(P&0.01水平),最多者减轻5kg,而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却显著增长,说明青少年的体形更加健美,身体素质显著提高。由肺活量平均增长900ml可以看出,健美操对呼吸系统及有氧耐力有显著性促进作用(P&0.01水平)。〈2〉从50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800m前后统计数据分析,青少年经过一学期健美操课锻炼,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提高(P&0.01水平),50m提高了0.4s ,仰卧起坐提高了10.1个/min,立定跳远提高了0.2m,800m提高了35s。根据〈〈青少年锻炼标准〉〉查分计算后表明仰卧起坐提高的幅度最大,其次依次为800m、立定跳远、50m。表明健美操锻炼对青少年的腰腹肌力量及柔韧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下肢力量、耐力、上肢力量和速度,提高均非常显著(P&0.01水平)。〈3〉从8名肥胖学生的身高、体重、上臂部皮褶和肩胛骨下的皮褶厚度测试统计数据分析,锻炼前后体脂率、总脂肪量、去脂体重、去脂体重指数,均有明显变化,体脂率减少2.37%,总脂肪减少5.33kg,去脂体重增加5.45kg,去脂体重指数增长值为4.3,提高均非常显著(P&0.01水平),由此说明,有效的体育锻炼,尤其是采用健美操形式,对于提高身体素质,改变身体成分,塑造健美体形,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5 讨论 5.1 健美操对身体素质的影响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可以使各项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试验组经过20周的健美操锻炼,所测素质均有显著提高,特别是仰卧起坐、800m跑、立定跳远和50m跑四项指标试验之后明显提高。说明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增强各肌群之间的协调关系,提高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抑制的转换能力,因而是各项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应该注意的是,试验组下肢力量提高比较显著,上肢力量提高效果不是很显著,说明健美操运动对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存在不足之处,所以在编排健美操动作时应加大上肢力量训练的强度。 5.2 健美操对身体形态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期间身高增长迅速,体重增长也比较快,身体逐渐由纵向增长转向横向增长,体现出健美的体形,展现曲线美。健美操全套动作练习方式多样,练习部位广泛,对人体头、颈、肩、臂、胸、腹、腰、臀、大小腿等各部位均有相应的锻炼方法。其中的柔韧性练习和身体基本姿势的训练,有利于挺胸立腰的端正体态,各种波浪转体等动作有助于发展腰腹肌肉,促进腰腹灵活刚健有力,从而衬托人体美的曲线。而各种方向踢腿动作和髋部运动可使臀部肌肉结实有力,略显上提,给人以重心提高、双腿健美的感觉。胸部是体现形体美的重要部位,各种扩胸展体练习可以使胸部肌肉发达,胸腔容积增大,因而能够更好的体现青少年胸部丰满而有弹性的健美体态。并且试验组经过20周的健美操锻炼,胸围数值明显增大,说明健美操有利于青少年体形的改善。 5.3 健美操对身体成分的影响实验组经过20周的健美操锻炼,各部位皮褶厚度显著降低,体脂百分比和体脂含量明显减少,去脂体重(LBW)则出现相反变化,试验前后数值差异显著(P&0.01水平)。说明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可以明显改善青少年学生的身体成分,减少体内多余脂肪,促进肌肉发达有力,使身体向健、力、美方向转化,特别是试验组中的8名肥胖学生,锻炼效果特别明显。青少年身高正在迅猛增长,而体重增长也较快,同时可见胸、腰、腹、臀和大腿等部位皮下脂肪增厚,健美操对这些部位活动较多,可以明显增强该部位肌肉力量,减少脂肪沉积,保持健美的体形。健美操锻炼心率多在150次/min上下,这种活动相当于每小时8—9km的速度进行长跑。从能量供应的角度上讲,这种强度的功能属于有氧供能的范围,锻炼中消耗的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脂肪的氧化分解。按照邓树勒教授推荐的公式计算,进行半小时的健美操锻炼可以消耗能量0.21千卡左右,相当于2.3g脂肪完全氧化放出的热量。一个月可以减去1.5kg左右的脂肪,因而有助于青少年健身减肥保持健美的体形。 5.4 健美操对生理机能的影响参加健美操锻炼后,试验组心肺机能明显提高,具体表现为安静心率下降,肺活量明显增大(P&0.01水平),心血管机能和呼吸机能亦有明显改善。日本外园一仁教授认为,运动是心率达到60%~80%时,健身效果最佳。根据我们测定,练习健美操后即刻心率可达150次/min左右,在这一强度下进行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提高最大吸氧量,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因而人体吸氧、运氧、贮氧和用氧得到明显改善,有氧耐力随之得到明显提高。健美操锻炼对心脏功能的改善亦有显著作用,心肌组织同其他组织一样,长期中等强度的锻炼可以使其收缩力增强,冠状动脉循环状况的改善和毛细血管的增生,并可以使之营养供应充分。肌肉发达有力,心脏容积扩大,心室壁大大增厚,心搏慢而有力。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还可以使毛细血管数量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口径增大,血流阻力减小,因而能使心血管的功能增强。本例试验前后,坚持健美操锻炼心血管机能显著提高,部分受试者出现窦性心动徐缓,说明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对增强青少年学生生理机能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5.5 健美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大脑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量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相互联系,分别组成许多不同的反射中枢。由此,大脑皮质的全部高级神经活动是各个反射中枢间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化,互相制约,互相平衡。在长时间学习后,大脑的某一反射中枢有兴奋过程转化为抑制过程,就出现了疲劳。健美操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在促进学习方面亦是7+1&8,但健美操锻炼是在教师的亲自参与,由教师带领,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心率约为150次/min,运动强度易于控制;另外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的一项运动,能促进大脑的充分休息;并且健美操的动作复杂多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促进协调性的提高,符合青少年心理运动特点活泼好动。因此,健美操运动在促进学习方面效果更佳。 6 结论通过68名青少年进行健美操锻炼的研究试验,发现健美操锻炼运动强度比较适宜,可以使心率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氧工作范围之内。长期坚持健美操锻炼,能够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增强,各项身体素质显著提高,特别是下肢力量和有氧耐力提高幅度明显。健美操锻炼能够在美妙的音乐伴奏和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较大的运动负荷,消耗体内多余脂肪,改善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有助于青少年保持健美的体形和健康的体质。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国民体质监测测试方法
一形态指标
测试仪器:电子身高计。
测试方法:测试人员站在身高计左侧,打开电源开关,将水平压板移至挡板处,按“按键”,显示屏显示96.5,表明身高计进入工作状态,然后,将水平压板移至立住的上端。
受试者赤脚、背向立柱站立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位);上肢自然下垂,两腿伸直;两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成60°;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成“三点一线”站立姿势。此时,测试人员单手将水平压板沿立柱向下滑动至受试者头顶,等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稳定后,测试人员记录显示的数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① 身高计应选择平坦地面,靠墙放置。
② 测试人员移动水平压板时,必须手握“手柄”。
③ 在测量过程中,不能随意按“按键”;如果已经按“按键”,则必须将水平压板重新回至挡板处,再按“按键”,使其重新进入工作状态。
④ 严格执行“三点靠立柱”、“两点成水平”的测量要求。
⑤ 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妨碍测量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⑥ 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至安全高度,以防碰撞。
(2)坐高(幼儿)
测试仪器:机械式身高坐高计。
测试方法:受试者坐于身高坐高计的座板上,使骶骨部、两肩胛间靠立柱,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的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上肢自然下垂,双手不得撑压座板;两腿并拢,两脚平踏在地面上,大腿与地面平行并与小腿呈直角(根据受试者小腿长度,适当调节踏板高度以保持正确测量姿势)。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试者头顶,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进行读数。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① 测量时,受试者应先弯腰使骶骨部紧靠立柱而后再坐下,以保证测试姿势正确。
② 较矮的幼儿应选择高度适宜的踏板,避免测量时身体向前滑动。
③ 其他注意事项同身高。
测试仪器:电子体重计。
测试方法:测试人员打开电源开关,按“按键”,显示屏上出现闪烁信号;定格在“0.0” 时,表明体重计进入工作状态。
受试者着短衣裤,赤脚,自然站立在体重计量盘中央,保持身体平稳。待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稳定后,测试人员记录显示的数值。记录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①测量时,体重计应放置在平坦地面上。
②受试者应尽量减少着装。
③上、下体重计时动作要轻缓。
测试仪器:尼龙带尺。
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双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平静呼吸。
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将带尺上缘经背部肩胛下角下缘至胸前围绕一周。男性和未发育的女性,带尺下缘在胸前沿乳头上缘;已发育的女性,带尺在乳头上方与第四肋骨平齐。带尺围绕胸部的松紧度应适宜(使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带尺上与0点相交的数值即为测量值。测试人员在受试者呼气末时读取数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① 测量时,注意受试者姿势是否正确,如有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状况,要及时纠正。
② 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③ 如触摸不到肩胛下角,可让受试者扩胸,待触摸清楚后,受试者应恢复正确测量姿势。
④ 如两侧肩胛下角高度不一致,以低侧为准。
测试仪器:尼龙带尺。
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肩放松。双臂交叉抱于胸前。测试人员面对受试者,将带尺经脐上0.5~1厘米处(肥胖者可选择腰部最粗处)水平绕一周。带尺围绕腰部的松紧度应适宜(使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带尺上与“0”点相交的数值即为测量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①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②测量时,受试者的被测部位应充分裸露。
③测量时,受试者不能有意识地挺腹或收腹。
测试仪器:尼龙带尺。
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肩放松。双臂交叉抱于胸前。测试人员立于受试者侧前方,将带尺沿臀大肌最突起处水平围绕一周。带尺围绕臀部的松紧度应适宜(使皮肤不产生明显凹陷)。带尺上与0点相交的数值即为测量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①测试人员应严格控制带尺的松紧度。
②测量时,男性受试者只能穿短裤,女性受试者穿短裤、背心或短袖衫。
③测量时,受试者不能有意识地挺腹或收腹。
(7)皮褶厚度
测试仪器:皮褶厚度计。
测试部位:上臂部、肩胛部和腹部。
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充分裸露被测部位。测试人员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捏提起来,测量皮褶捏提点下方1厘米处的厚度。共测量3次,取中间值或两次相同的值。记录以毫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上臂部测量点:右上臂肩峰后面与鹰嘴连线中点处,沿上肢长轴方向纵向捏提皮褶。
肩胛部测量点: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厘米处,与脊柱成45°方向捏提皮褶。
腹部测量点:脐水平线与右锁骨中线交界处,沿躯干长轴方向纵向捏提皮褶。
注意事项:
① 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放松,体重平均落在两腿上。
② 测试时,要把皮肤与皮下组织一起捏提起来,但不能把肌肉捏提起来。
④测试时,皮褶厚度计的钳口连线应与皮褶走向垂直。
二、机能指标
(1)安静脉搏(心率)
测试仪器:秒表和医用听诊器。
测试方法:受试者取坐位,右前臂平放在桌面,掌心向上。测试人员坐在右侧,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触压受试者手腕部的桡动脉测量脉搏。测量幼儿心率时,取平卧位,将听诊器的听诊头放置在心前区(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隙交界处)。
测量脉搏前应先确定受试者为安静状态(即以10秒钟为单位,连续测量三个10秒钟的脉搏,若其中两次测量值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一次时,即可认为受试者处于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直至符合要求),然后测量30秒钟的脉搏,所得数值乘以2即为测量值。记录以次为单位。
心率测量的要求与记录方法同脉搏。
注意事项:
① 测试前1~2小时内,受试者不要进行剧烈的身体活动。
② 幼儿测试可于午睡后进行。
③ 成年和老年人测试前,要静坐10分钟以上才能进行测试,或用听诊法测量心率。
测试仪器:立柱式水银血压计,医用听诊器。
测试方法:受试者静坐,右臂自然前伸,平放在桌面,掌心向上。血压计“0”位与受试者心脏和右臂袖带应处于同一水平。测试人员捆扎袖带时,应平整、松紧适度,肘窝部要充分暴露。摸准肱动脉的位置,将听诊器的听诊头放置其上,使听诊头与皮肤密切接触,但不能用力紧压或塞在袖带下。然后打气入带,使水银柱急速上升,直到听不到肱动脉搏动声时,再升高20~30毫米汞柱。随后缓缓放气,当听到第一个脉跳声时,水银柱高度值即为收缩压;继续放气,脉跳声经过一系列变化,脉跳声消逝瞬间的水银柱高度值为舒张压。血压测试力求一次听准,否则重新测量。分别记录收缩压、舒张压,以mmHg为单位。
注意事项:
① 测试前1~2小时内,受试者不要进行剧烈的身体活动。
② 测试前受试者静坐10~15分钟,稳定情绪,接受测试。
③ 测试前应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0”位,若不在“0”位应予校正。应观察水银柱有无气泡,如有气泡应予排除。测试时,上衣袖口不应紧压上臂。
④ 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5厘米处。
⑤ 需重测时,应等待血压计水银柱下降至“0”位后再进行。
⑥ 血压重测者,必须再休息10~15分钟后,方能进行。对血压持续超出正常范围者,要及时请现场医务人员观察其情况。
(3)肺活量
测试仪器:电子肺活量计。
测试方法:测试人员打开电源开关,按“按键”,显示屏上出现闪烁信号“8888”,当定格在“0” 时,表明肺活量计进入工作状态。
测试人员首先将口嘴装在文式管的进气口上,交给受试者。受试者手握文式管手柄(导压软管在文式管上方),头部略向后仰,尽力深吸气直到不能再吸气为止,然后,将嘴对准口嘴缓慢地呼气,直到不能呼气为止。此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即为肺活量值。测试2次,测试人员记录最大值,以毫升为单位,不计小数。
注意事项:
①测试应使用一次性口嘴。如果需重复使用时,必须严格消毒。
②测试前,测试人员应向受试者讲解测试要领,做示范演示,受试者可试吹一次。
③测试时,受试者呼气不可过猛,防止漏气;且必须保持导压软管在文式管上方。
④受试者在呼气开始后至测试结束前不能吸气。
⑤测试人员要及时纠正受试者用鼻呼气的错误动作。如果无法纠正,可让受试者带上鼻夹或用手捏住鼻子,防止鼻呼气。
⑥ 下一次测试开始前,须按“按键”,回到“0”位。
(4)台阶试验
测试仪器:台阶若干(男台高:30厘米;女台高:25厘米),电子台阶试验仪、秒表(备用)。
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在台阶前方,做好准备。测试人员打开台阶试验仪的电源开关,显示屏上出现闪烁信号,按“启动” 键,使台阶试验仪进入工作状态;在台阶试验仪的蜂鸣器发出三声预备音后,受试者按照蜂鸣器发出的提示音开始进行上下台阶运动。
当蜂鸣器发出第一次声响时,一只脚踏上台阶;第二次声响时,另一只脚踏上台阶,双腿伸直,呈站立姿势;第三次声响时,先踏上台阶的脚下台阶;第四次声响时,另一只脚下台阶。持续运动3分钟。当蜂鸣器发出一声长鸣后,受试者结束上下台阶运动,立刻静坐,前臂前伸,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分开,呈弯曲状。测试人员随后将指脉夹夹在受试者的中指或食指的远节指骨,传感器贴紧指腹。
台阶试验仪开始测量运动后3次脉搏。当仪器发出结束提示音后,表明测试结束。测试人员按“功能”键,依次记录运动时间、运动后第1分钟末、第2分钟末、第3分钟末30秒脉搏。&&
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受试者不能坚持运动或连续3次不能按规定频率上下台阶,测试人员应立即让受试者停止运动,同时按下相应的“功能”键,并为受试者夹上指脉夹,使试验仪进入脉搏测量程序。
注意事项:
① 心脏功能不良或患有心脏疾病者,不能进行此项测试。
② 受试者在测试前不得从事任何剧烈活动。
③ 受试者在每次登上台阶时,腿必须伸直,膝关节不得弯曲。
④ 受试者必须严格按照提示音的节奏完成上下台阶运动。
⑤ 测试人员在仪器测量脉搏时应经常用手指触压桡动脉搏动,号脉,与试验仪进行对比,如果10次脉搏相差超过2次,可视为仪器不准,及时改用人工的方法测量脉搏。
⑥人工测试脉搏的方法:测量运动停止后1~1.5分钟、2~2.5分钟、3~3.5分钟的3次脉搏数。
三、素质指标
(1)坐位体前屈
测试仪器:电子坐位体前屈计。
测试方法:测试人员打开电源开关。将游标推到导轨近端,当显示屏显示出“-20.0厘米”或以下数值时,表明坐位体前屈计进入工作状态。
受试者面向仪器,坐在垫子上,双腿向前伸直;脚跟并拢,蹬在测试仪的挡板上,脚尖自然分开。测试人员调整导轨高度使受试者脚尖平齐游标下缘。测试时,受试者双手并拢,掌心向下平伸,膝关节伸直,上体前屈,用双手中指指尖推动游标平滑前进,直到不能推动为止。此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即为测试值。测试2次,测试人员记录最大值,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① 测试前,受试者应做好准备活动。
② 测试时,受试者双臂不能突然前振,不能用单手前推游标,膝关节不能弯曲。
③ 每次测试前,测试人员要将游标推到导轨近端位置。
④ 测试人员要正确填写受试者测试值的“+”、“-”号。
⑤如果受试者测试值小于“-20.0厘米”,按“-20.0厘米”记录。
(2)10米折返跑(幼儿)
&&& 场地器材:在平坦的地面(地质不限)上画长10米、宽1.22米的直线跑道若干条。一端为起、终点线,另一端为折返线。在起、终点线外3米处画一条目标线,在折返线处设一手触物体(木箱或墙壁)。秒表若干块。
测试方法:受试幼儿至少2人一组,两脚前后分开,站立在起跑线后;当听到起跑信号后,立即起跑,直奔折返线,用手触摸到物体后转身跑向目标线。发令员站在起跑线的斜前方发令,在受试者起跑的同时,开表计时。当受试者胸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测试1次。记录往返后通过终点的时间,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0” 进“1”的原则进位。
注意事项:
①测试前,测试人员要明确告诉受试者要全速直线跑,途中不能串道。
②起跑前,受试者不得踩、跨起跑线。
③起跑时,如受试者未听到起跑信号,测试人员可轻推受试者的后背,促其起跑。
④受试者通过起、终点线后方可减速。
⑤在目标线处,要安排人员对受试者进行保护,防止摔倒发生意外。
(3)立定跳远(幼儿)
场地器材:在平坦的地面(地质不限)上画或设立起跳线(可用线绳或胶带),在起跳线前方要备有沙坑或软地面。以起跳线内缘为零点垂直拉一条长1.5~2米的带尺,直角尺一把。
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在起跳线后,然后摆动双臂,双脚蹬地尽力向前跳。测试人员观察受试者双脚的着地点,用直角尺的一条直边抵着距起跳线内缘最近的着地点,另一条直边与带尺重合。带尺上的数值即为测试结果。测试2次,测试人员记录最好成绩,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注意事项:
① 受试者起跳前,双脚均不能踩线、过线。
② 犯规时成绩无效,继续测试直至取得成绩为止。
③ 起跳时,不能有垫跑、助跑、连跳等动作。
(4)网球掷远(幼儿)
场地器材:在平坦的场地画一长20米,宽6米的长方形,设一端为投掷线,在投掷线后每间隔0.5米处画一条横线。卷尺一把,标准网球若干个。
测试方法:受试者站在投掷线后,两脚前后分开,单手持球,将球从肩上方投出,球出手时后脚可以向前迈出一步,但不能踩线和过线。一位测试人员站在投掷线侧前方位置发令,另一位测试人员观察球的落点,并记录成绩。测试2次,取最好成绩。以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记录方法:如果球的落点在横线上,则记录该线标示的数值;如果球的落点在两条横线之间,则记录靠近投掷线的横线所标示的数值;如果球的落点已超出20米长的测试场地,可用卷尺丈量实际距离;如果球的落点超出6米宽的场地,受试者要重新投掷。
注意事项:
① 测试时,测试人员应注意观察球的落点。
② 受试者投掷时,脚不能踩线、过线;不能助跑投球。
(5)走平衡木(幼儿)
场地器材:高30厘米,宽10厘米,长3米的平衡木一副,设一端边线为起点线,则另一端边线为终点线。两端外各加一块与平衡木等高的宽20厘米、长20厘米的平台。
测试方法:受试者站在“起点线”后的平台上,面向平衡木,双臂侧平举,当听到“开始”的口令后,两脚交替向“终点线”前进。测试人员在受试者的侧前方发令,在受试者起动的同时开表计时,并跟随受试者向“终点线”前进,同时注意观察受试者的动作,防止发生意外。当受试者任意一个脚尖超过“终点线”时,立即停表。测试2次,取最好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0” 进“1”的原则进位。
完成形式:双脚交替前进完成者记录“1”; 挪步横走者记录“2”;不能完成者记录“3”。
注意事项:
① 测试前,受试者脚尖不得超过“起点线”。
② 中途落地者须重新测试。
③ 测试人员要注意保护受试者。
(6)双脚连续跳跃(幼儿)
场地器材:卷尺,秒表,软方包(长10厘米,宽5厘米,高5厘米)10个。在平地上按直线每间隔50厘米放置一个软方包,距离第一块软方包前20厘米处画一条“起跳线”。
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并拢站在“起跳线”后,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双脚起跳,连续跳过10个软方包后停止。在受试者起跳的同时,测试人员开表计时,当受试者跳过第10个软方包双脚落地时停表。测试2次,记录最好成绩,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0” 进“1”的原则进位。
注意事项:
① 如果受试者出现跨过软方包、脚踩在软方包上、将软方包踢乱或两次单脚起跳等情况,要立即停止测试,重新开始。
② 如果一次跳不过1个软方包,可以两次跳过。
测试仪器:电子握力计。
测试方法:测试前,受试者用有力手握住握力计内外握柄,另一只手转动握距调整轮,调到适宜的用力握距,准备测试。测试人员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上出现闪烁信号,最后定格在“0”数值上,表明握力计进入工作状态。测试时,受试者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臂斜下垂,掌心向内,用最大力紧握内外握柄。测试2次,测试人员记录最大值,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① 测试时,禁止摆臂、下蹲或将握力计接触身体。
② 如果受试者不能确定有力手,左右手各测试2次,记录最大值。
③ 每次测试前,须按“按键”清空回零。
&&& (8)背力
&&& 测试仪器:电子背力计。
测试方法:打开电源开关,按“按键”,显示屏上出现闪烁信号,最后定格在“0”数值上,表明背力计进入工作状态。
受试者两脚尖分开约15厘米,直立在背力计的底盘上,两臂和两手伸直下垂于同侧大腿的前面。测试人员将背力计握柄与受试者两手指尖接触,背力计握柄至底盘传感器挂钩的距离即为背力计拉链的长度。测试时,受试者两臂伸直,掌心向内紧握握柄,两腿伸直,上体绷直抬头,尽全力做背伸动作。测试2次,测试人员记录最大值,以千克为单位,不计小数。
注意事项:
①测试前,受试者应做好准备活动。
②测试时,受试者不能屈肘、屈膝。
③ 每次测试前,须按“按键”清空回零。
测试仪器:电子纵跳计。
测试方法:测试人员打开电源开关,按“按键”后,显示屏上出现闪烁信号,蜂鸣器发出声响,表明纵跳计进入工作状态。受试者踏上纵跳板,双足自然分开,呈直立姿势,准备测试。当看到显示屏上显示出“0.0”时,开始测试。受试者屈膝半蹲,双臂尽力后摆,然后向前上方快速摆臂,双腿同时发力,尽力垂直向上跳起。当受试者落回纵跳板后,显示屏上显示出测试值。测试2次,测试人员记录最大值,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① 起跳时,受试者双腿不能移动或有垫步动作。每次测试前要等显示屏显示“0.0”。
② 起跳后至落地前,受试者不能出现屈髋、屈膝等动作。
③ 如果受试者没有落回到纵跳板上,测试失败,须重新测试。
④ 每次测试前,须待仪器自动清空回零或按“按键”清空回零。
(10)闭眼单脚站立
&&& 测试仪器:电子闭眼单脚站立测试仪。
&&& 测试方法:测试人员打开电源开关,按“按键”后,显示屏上出现闪烁信号,蜂鸣器发出声响,表明测试仪进入工作状态。受试者双脚依次踏上测试板,其中习惯支撑脚站在中间踏板上,另一只脚站在周边踏板上,显示屏上显示“0”, 同时蜂鸣器发出声响,受试者闭眼,抬起周边踏板上脚的同时,蜂鸣器停止发声,测试仪开始计时。当受试者的支撑脚移动或抬起脚着地时,蜂鸣器发出声响,表明测试结束,显示屏上显示测试值。测试2次,测试人员记录最好成绩,记录以秒为单位,不计小数。
&&& 注意事项:
①测试前,双脚要依次踏上测试台,站稳后,方可进行测试。
②在测试过程中,受试者不能睁眼。
③ 测试人员要注意保护受试者。
④ 每次测试前,须待仪器自动清空回零或按“按键”清空回零。
(11)选择反应时
&&& 测试仪器:电子反应时测试仪。
&&& 测试方法:测试人员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上显示出“FYS”字样,表明测试仪进入工作状态。开始测试时,受试者五指并拢伸直,用中指远节按住 “启动” 键,当任意一个“信号”键发出信号时(声、光同时发出),用同一只手以最快速度按向该“信号”键;然后,再次按住“启动” 键,等待下一个信号的发出,每次测试须完成5个信号的应答。当所有“信号”键都同时发出声、光信号时,表示测试结束,显示屏上显示测试值。测试2次,测试人员记录最小值,记录以秒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注意事项:
①测试时,受试者不要用力拍击“信号”键。
②受试者按住“启动” 键一直要等到“信号”键发出信号后,才能松手,否则,测试无法正常进行。
③ 按 “启动” 键开始下一次测试。
&&& (12)俯卧撑(男)
场地器材:平坦地面,软垫若干块。
测试方法:测试前,受试者双臂伸直,分开与肩同宽,手指向前,双手撑地,躯干伸直,两腿向后伸直。当听到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后,受试者屈臂使身体平直下降至肩与肘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身体平直撑起,恢复到开始姿势。此时,为完成一次俯卧撑动作。受试者须连续不断地重复此动作。当受试者动作不能持续保持时,测试人员记录完成次数,以“次”为单位。
注意事项:
测试时,受试者身体如果未保持平直或身体未下降至肩与肘处在同一水平面的情况时,该次俯卧撑动作不计数。
&&& (13)一分钟仰卧起坐(女)
场地器材:软垫若干块(或代用品),秒表。
测试方法:测试前,受试者两手手指交叉抱于脑后,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仰卧于铺放平坦的软垫上。另一同伴压住受试者两侧踝关节处,固定下肢。当受试者听到 “开始”口令后,双手抱头,收腹使躯干完成坐起动作,双肘关节触及或超过双膝后,还原至开始姿势。这时,为完成一次仰卧起坐动作。受试者必须连续不断地重复此动作,持续运动1分钟。测试人员在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并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完成仰卧起坐的次数。以“次”为单位。
注意事项:
① 测试时,受试者如果借用肘部撑起或臀部上挺后下压的力量完成起坐,或双肘未触及或未超过双膝,该次仰卧起坐动作不计数。
② 测试中,测试人员要随时向受试者报告已完成次数。
③ 受试者双脚必须放在垫子上,并由同伴固定。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编辑:
?&& 09-04-29 12:20
?&& 09-04-28 23:05
?&& 09-04-29 12:20
?&& 09-04-28 23:59
?&& 09-04-29 10:30
?&& 09-04-29 12:20
?&& 09-04-29 12:20
?&& 09-04-28 22:17
?&& 09-04-28 22:17
?&& 09-04-29 08:54
版权所有2005,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青B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臂部皮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