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后轻拉还可以往里送吗

女人邦,女人帮帮忙
女人邦,微信公众号【ladyband_com】
女人邦,手机版
用手机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或者直接输入 "",
即可访问女人邦,手机版
插尿管后尿不出来怎么办 插尿管应该注意的三大事项
插尿管是以管路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
插尿管后尿不出来怎么办如果没有其他的疾病,只是因为手术插尿管导致的.这种情况再插了很长时间的尿管后尿不出尿是很正常的,因为他已经适应了这种方式。我建议最好是去医院再检查下,必要的话要重新插管,插管后引尿.然后在拔管前先用止血钳夹闭,患者有尿的话,会告诉家属,家属在把止血钳拿开.这样训练排尿。什么是插尿管插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插尿管的步骤将便盆放入病人臀部,用手分开阴唇或回缩包皮。以棉枝沾湿生理食盐水或煮沸过的水,清洁靠近导尿管口端的导尿管约一吋,每次使用一枝棉枝,将脏的棉枝,随手丢入准备好的塑胶内。检查有没有任何结痂或不正常引流物或分泌物。观察记录尿颜色量性质(1)正常:ml/24h多尿&2500ml/24h少尿&400ml/24h无&50ml/24h(2)色:正常无色透明或淡黄色,异常:血尿、血红白尿、胆红素尿、乳糜尿每日夹管,每3-4h松管一次,插入过浅,部分气囊紧贴后尿道易引起尿道出血,所以上尿管见尿再进4-5cm后充气或注水然后将尿管向外轻拉至不动即可;此时使气囊正好在尿道内口,可有效预防尿道出血或渗液一般术前就要插尿管,是从尿道口插入的,尿道口在口上方,插时有点感觉,但谈不上疼痛,导尿管是有弹性的,尿道也是有弹性的,所以不用太紧张。一般在术后24小时排除,鼓励自己下小便,如果到时一直小不出,也可能会再插。插尿管后尿不出来怎么办插尿管的适应症1、各种原因引起的排尿障碍2、特定手术(腹腔、泌尿道、和妇科等手术)3、需要记录单位时间尿量的插尿管时的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误插或脱出立即更换2、控制尿潴留患者放尿速度和量:勿快,放600-800ml夹管3、观察记录尿颜色量性质(1)正常:ml/24h多尿&2500ml/24h少尿&400ml/24h无&50ml/24h(2)颜色:正常无色透明或淡黄色,异常:血尿、血红白尿、胆红素尿、乳糜尿(3)妥善固定尿管,保持管道通常,堵塞时及时检查并调整尿管位置,用呋喃西林反复冲洗必要时更换(4)预防泌尿道感染a.不必要每天行膀胱冲洗、需尿道口擦洗二次b.病情稳定早拔管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尿袋d.长期留管者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e.留管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 。插尿管后尿不出来怎么办(5)膀胱功能锻炼:每日夹管,每3-4h松管一次(用脱水药例外)(6)预防尿道出血渗尿:插入过浅,部分气囊紧贴后尿道易引起尿道出血,所以上尿管见尿再进4-5cm后充气或注水然后将尿管向外轻拉至不动即可;此时使气囊正好在尿道内口,可有效预防尿道出血或渗液(7)前列腺术后、外伤性尿道断裂:应持续冲洗2~3天术后早期注意冲洗速度,过快可使创面大出血,过慢内出血凝固易形成血块使引流不畅。引流液鲜红时应加快滴速,及时冲出血液,同时观察血压变化。如有血块或组织碎片阻塞管道时,可用手指挤压管子,如仍不通畅加用一定压力冲洗,使血块冲碎而排出。膀胱手术者每次注入量不宜超过50ml,冲洗液注入后,应全部抽出后再注入,反复冲洗。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扩展阅读:
的相关资讯:
两周内免登录
还没有女人邦账号?总共55130条微博动态微博: 2&小时前&: 昨天&23:09&: 昨天&23:08&: 昨天&10:15&: 昨天&08:40&: 前天&13:44&: 前天&08:24&: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4&天前&: 4&天前&: 5&天前&: 5&天前&: 5&天前&: 5&天前&: 6&天前&: 6&天前&: 2&小时前&: 昨天&23:09&: 昨天&10:16&: 昨天&08:41&: 前天&16:18&: 前天&10:04&: 前天&08:23&: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4&天前&: 4&天前&: 5&天前&: 5&天前&: 5&天前&: 6&天前&: 6&天前&: 6&天前&
查看: 4999|回复: 11
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对策
本文导读留置导尿管伴随性感染(CAUTI)主要是指在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h内所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在我国,泌尿系统感染在院内感染中高居第二位,留置导尿管是发生菌尿的主要条件。留置导尿管>3d,菌尿感染率几乎达100%,2%~4%的患者可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由此引发高额的医疗保健费用和生命安全问题,因此亟待解决因留置导尿管引起感染的严峻问题。除了在医院存在CAUTI,很多在家庭长期留置导尿的病人更是不容忽视CAUTI,小蜘蛛推荐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也请你转给你朋友们,希望能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和帮助!留置导尿管伴随性感染的诊断标准美国感染病学会国际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的诊断标准:①留置导尿后或拔除尿管48h内出现尿路感染相应的症状、体征,如发热、寒战、神经状态的改变、全身乏力、嗜睡、急性血尿和骨盆不适、耻骨上压痛等症状,且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②经导尿管留取标本或拔除导尿管48h内留取的清洁中段尿标本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3cfu/mL或尿中检出真菌。影响留置导尿管伴随性感染的因素1.留置时间长
留置导尿管的时间长短是发生CAUTI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早在1997年美国学者就提出,留置导尿感染率与留置时间呈正比,随留置导尿时间的延长,菌尿阳性率逐日增加。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留置导尿1d,泌尿系感染为1.0%,留置2d感染率为5.0%,大于14d感染率为100.0%。国内研究发现,留置尿管≤7d的感染率为5.26%,8~14d的感染率为26.92%,≥15d的感染率在51%以上。而长期留置导尿管(大于28d),感染风险高达100%。2.更换频繁长期留置气囊导尿患者可间隔4周更换1次导尿管。根据循证实践,硅胶导尿管使用3~4周后才可能发生硬化现象。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的实践原则是:应尽量减少更换导尿管的次数,以避免尿路感染,导尿管只是在发生堵塞时才更换。3.导尿管种类
小于7d的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中,使用银合金和抗菌性导尿管者菌尿发生率较普通导尿管显著下降。具有抗菌作用的银合金导尿管、聚四氟乙烯涂层的导尿管和呋喃西林导尿管均优于普通导尿管。4.集尿装置及其更换频次
国外一直以来应用的都是密闭式集尿装置,其优点就是一体式的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更换集尿袋时人为因素引起的感染,形成一个无菌的内环境。而国内普遍应用的则是分体式的集尿袋。对集尿袋的更换频率,研究显示,每3天更换1次集尿袋尿培养阳性率低于每天更换1次和每周更换1次。单向活瓣集尿袋的更换时间以1次/周较适宜,一次性塑料普通无菌集尿袋的更换时间,以2次/周较适宜,不同集尿袋对尿路感染有不同影响。5.消毒剂及药物
留置导尿患者尿道口的常规清洁、消毒护理为用0.1%苯扎溴铵液清洁会阴,2次/天,一般在8:00-9:00、15:00-16:00清洗会阴,可以起到抑菌的作用,但未能有效地杀菌。而根据细菌生长规律及消毒剂的药理作用将会阴护理时间改为8:00-9:00、20:00-21:00,并在护理后给予安尔碘Ⅲ型喷雾,发挥了其缓慢释放有效碘以达到持续、长时间杀菌的作用,同时形成喷射粒子进入导尿管与尿道黏膜间隙,能够破坏菌膜,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或可于每次会阴护理后使用活性银离子抗菌凝胶涂抹尿道口,能有效预防并降低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也可应用0.5%碘伏润滑尿管替代石蜡润滑,并消毒导尿管、尿道口和外阴,菌尿阳性率会降低。在用药方面,大多数指南不提倡对症状性菌尿症使用任何抗生素和任何形式的杀菌剂以及在集尿袋中用药。6.膀胱冲洗
有研究显示,每周2次膀胱冲洗有预防尿路感染的作用,而每日2次膀胱冲洗并不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因此选择合适的冲洗方式很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冲洗液会导致膀胱壁的机械性损伤,由于膀胱冲洗会使膀胱黏膜受到一定的刺激,使细菌进入膀胱的机会增加,更易出现逆行感染,而且集尿袋的反复开放,进一步增加了经冲洗液冲洗管和护士的手等外源性感染的机会。对 策1.应用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干预应用质量管理模式如6Sigma方法系统分析留置导尿感染原因准确,采取的控制感染措施能有效降低留置导尿感染风险。也可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质量管理理论,对尿管使用的质量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预期目标、采取相应质量改进方案。或采用 PDCA循环管理,干预护理的每个流程,如尿道口、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口、集尿袋放尿口的日常护理(尿道口的日常护理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洁,对大便失禁患者先清洁后用0.1%碘伏消毒,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通畅和完整,不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更换集尿袋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用0.1%碘伏消毒尿管与集尿袋接口上下125px范围,集尿袋放尿口打开时必须消毒)。2.严格把控导尿管置入
最有效的防止感染的手段就是避免留置导尿管,除非有留置的指征。可在ICU和病房启动对留置导尿管零容忍的医护合作项目,分两阶段实施,运用指南中的守则,由责任护士干预,每天对管辖床位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主治医师询问留置是否有必要,及时进行拔除。或建立一个医院的规章,通过定义、评估、实现、调整/维护、监督5个步骤的模式来降低留置导尿管植入后的感染风险,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人群还可以建立尿管记录评估单,从而实现降低CAUTI的目的。3.合理应用信息化途径,建立健全监控体制
在美国,早在2008年起美国医疗保险开始拒绝为由于在住院期间置管而引起的感染买单。因此国外对于CAUTI有较高的关注度,通过软件开发、实施评估,进而带动CAUTI的防治,软件使用前后CAUTI的相关费用减少50%。监测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也构建了相关的评估量表,从而降低了置管后的风险。借助信息化的途径加强患者的知晓情况,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4.开展循证护理,降低感染率
在中国防止导尿管伴随性泌尿系统感染的相关指南还不完善,对于国外的循证指南生搬硬套者居多,而循证的关键就是为每一个医疗、护理行为找到科学的依据,而非守旧的经验谈。应用国外的指南时本土化是要点,其次就是按人群的特点“因人施护”,最终通过实践探索出符合中国护理特点的指南。作者:沈辛酉,陈文婷,施雁(通信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来源 《中国护理管理》2015年第1期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2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赏列表共打赏了0次
还木有人打赏~
签到天数: 846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学习了,谢谢分享
签到天数: 235 天[LV.7]常住居民III
很好的东西!学习了。谢谢分享!
签到天数: 1513 天[LV.Master]伴坛终老
学习,收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很好的内容,值得收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学习了,多谢分享。
签到天数: 68 天[LV.6]常住居民II
很好的内容,谢谢啦
签到天数: 402 天[LV.9]以坛为家II
好东西,谢谢分享。
签到天数: 323 天[LV.8]以坛为家I
学习了,谢谢
签到天数: 234 天[LV.7]常住居民III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进展
下载积分:790
内容提示: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进展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5:52:1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进展
官方公共微信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留置气囊导尿管护理体会
2009年第7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中图分类号]R473.1 中国论文网 /6/view-2595533.h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07-0168-02      留置导尿管术(retentioncatheterization)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1]。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广泛应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患者的尿量观察等,促使昏迷、尿潴留、尿失禁等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气囊导尿管作为普通导尿管的替代品,它最大的优点是固定性好,不容易滑落,可避免重复插管而引起的感染。此外,它还有操作简单、管壁柔软、对黏膜刺激性小等优点,所以在临床上很受欢迎[2]。现将我院应用气囊导尿管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合理使用气囊导尿管      1.1导尿管的选择:以聚四氟乙烯、全聚硅酮、硅胶及其合成品为佳。硅胶导尿管与传统的橡胶管相比有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减轻对尿道刺激的优点。导尿前应选择大小适宜的导尿管并检查导尿管是否完好无缺、气囊是否漏气、有无抽吸不畅等现象[3]。   1.2选择合适的患者: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导尿目的、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心理状态、过敏史等;有无膀胱、尿道、前列腺疾病;了解膀胱充盈、会阴部情况。告诉患者及家属一些导尿医学常识。然后告知患者及家属关于实施导尿的原因、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和缓解的方法,如插管时深呼吸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导尿后的护理配合[4]。成年男性一般选用12~16F、成年女性选用16~18F,对于初次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选用过粗的导尿管;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女性应选择型号较大、管腔较粗的尿管。   1.3留置导管的长度:成人男性尿道长度为16~22cm,有两个生理弯曲和三个狭窄部位,导尿时应插入尿管20~22cm,见尿液后再插入2cm[5]。成年女性尿道为3~5cm,富于扩张性,导尿时导尿管自尿道外口经尿道插入内口,因导尿管前端至气囊还有约5cm,故见尿液后应再插入7~10cm,然后再充盈气囊,并向外轻拉导尿管至遇阻力为止,此时,球囊正好位于尿道内口处,确保球囊在膀胱内;这样即可有效避免尿道压迫损伤,又能减少尿道长时间插入后往外牵拉对尿道黏膜损伤的程度。另外,对于妊娠妇女,由于妊娠子宫逐渐增大,膀胱向上前方移位,尿道延长,留置导尿管孕妇导尿管留置长度应为8~10cm,才能使膀胱彻底排空,有利于手术和护理。   1.4尿道插入方法:①缓慢插入法:适合老年男性,特别是前列腺肥大患者,常规消毒戴手套,铺孔巾,先将尿管轻轻插入尿道10cm,然后将1%丁卡因10ml自尿管注入尿道,用手紧握尿道口处,5min后将导尿管插入膀胱,见尿流出后再插入7~10cm,然后注入15ml注射用水,固定气囊接上一次性尿袋。缓慢插管刺激小,再加1%丁卡因的麻醉作用是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的关键。②改良导尿法[6],具体方法如下:常规消毒、开包、戴手套、铺巾后,先量好导丝与尿管的长度,左手提起阴茎,右手持注射器沿尿道口注入液体石蜡油2~5ml,捏紧尿道口,插入尿道遇到阻力时将导丝插入深度以达到导尿管侧孔为准,切不可将导丝露出尿道前端,以免损伤尿道组织。然后让导丝与导管一起缓缓前进,在插管过程中,可继续通过尿管注入石蜡油约2~3ml,使之能充分到达狭窄处起润滑作用。见尿后,将导丝后退1~2cm,再将导管送至膀胱位置,随即退出导丝,向气囊腔内注入5~10ml生理盐水,充满气囊,轻轻回拉导尿管,遇到阻力,即可接上尿袋,固定于床侧。③处女膜伞病患者导尿方法:由于处女膜肥厚或处女膜破裂时方向改变,导致处女膜与尿道口发生粘连变形,往往直接看不到尿道口,对这种病人须戴手套,消毒后于前庭中将正常位置尿道口处女膜往下翻,或将“隆起”的前庭粘膜上下轻轻拨弄,即可找到尿道口而顺利导尿。④尿道处女膜融合症患者导尿方法:由于尿道口与阴道口距离较近或无前庭组织隔开,尿道开口于阴道内,导尿时应前庭组织往上推,阴道前壁往外拉,既能正确辨认尿道而顺利导尿。   1.5气囊充盈以蒸馏水为宜:随着医学的发展,气囊导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也是护理技术的一次革新,气囊的内固定避免了胶布外固定容易污染及固定不牢等缺点。气囊扩张充盈有注入气体和液体两种方法,充盈后气囊漂浮在尿液中而导致气囊与尿道内口贴不严密造成漏尿,注入液体可避免这种现象。注入液体,可用生理盐水、灭菌注射用水、蒸馏水、葡萄糖及呋喃西林等。但有些学者认为,生理盐水和葡萄糖属于晶体液体,在囊内易形成结晶造成拔管障碍,应注入灭菌注射用水,蒸馏水为佳。注水量应该为10~20ml为宜,囊内注水20ml时,液体抽出后,囊壁回缩不良,拔管时易引起尿道黏膜损伤,出现肉眼血尿。   1.6把握更换导尿管和集尿袋时间:《基础护理学》规定每天定时更换集尿袋,每天更换导尿管一次。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的原则是:尽量减少更换导尿管的次数,以避免尿路感染,导尿管只是在发生堵塞时才更换。频繁更换导尿管不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同时还浪费卫生资源,增加护士的工作强度[7]。参考文献许多学者认为导尿管发生堵塞的时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患者尿液的pH值是影响微生物繁殖和尿液沉淀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尿液pH值>6.8时发生堵塞的几率比尿液pH6.8)患者和非堵塞类(pH<6.7)患者,对于高危堵塞类患者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时间为2周,非堵塞类患者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时间为4周。笔者认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导尿管和集尿袋情况,并动态监测患者尿液的pH值,根据具体情况更换换导尿管和集尿袋时间。      2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气囊导管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固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使用不当,也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尿道损伤、尿路感染、膀胱黏膜出血、尿道外口溃疡、尿道口渗尿、拔管后尿潴留等。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操作中要严格无菌操作原则,导尿前先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会阴部,再用0.05%碘伏消毒尿道口两篇;操作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导尿管在尿道内反复提插而造成黏膜损伤。笔者认为,护士加强责任心,熟悉男性尿道的解剖特点,了解气囊尿管的结构,熟练插管技术,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对留置尿管患者的观察及护理,重视拔管过程,可减少或避免气囊尿管的护理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和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8]。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留置导尿管的注意事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