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会战40集电视剧,什么时候?

上高会战简介_上高会战的背景以及战争过程_上高会战的结果 - 趣历史
  上高战役(日本称“锦江作战”或“鄱阳扫荡战”)是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1941年3月,驻南昌的34师团大贺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中国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34师团扎进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是为“上高战役”。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日军15000余人,日军自报伤亡千余人。在政治和军事上,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上高会战&&抗战史上最精彩一战
  中方在南昌攻守战中虽然失地丧师,但74军在高安却一支独秀,尽显锋芒,其战绩得到了第九战区的表扬,获得了军委会的嘉奖,对其表侄俞济时自然就更加看好了。2个月后,也就是1939年7月,俞济时被调到蒋介石的身边,任侍从室主任。  3天之后,军委会的一纸委任书下来,走马上任,成为74军的第二任军长。这时,74军的编制也作了调整:57师正式归属74军,师长由施忠诚担任;李天霞擢升51师师长;自视甚高,与李天霞积不相能的调任58师任副师长,协助师长廖龄奇。74军开始成为按照美式编制建军的队伍,全军总兵力31000余人。  这期间,74军的面貌在王耀武的手上又有了很大的改观。王耀武带兵以“严”著称,“严”到近乎“残酷”的程度。士兵衣着不整,罚站;鞋带,皮带扣系不紧,罚站。他对军官则以“打”为主。某日集合时,他正在讲话,某营长却不时偷看旁边树上的两只嘻闹鸟儿。王耀武发现后,当即扯出该营长,狠踢了三脚。每次提拨某人时,他必找借口先打骂而后宣布任命。尽管这种作法不乏封建军阀的味道,但王耀武认为它简单、管用,能培养官兵的服从意识。当然,他也不完全使用“打”、“罚”之法,他曾把自己的3个月薪饷拿出来供给伤兵改善生活,士兵非常感动,因而74军的上下都能为他出死力,打硬仗。  转眼到了1940年,这一年,根据美国“援华法案”的协议,蒋介石开始利用美方的贷款来购买美式装备,武装其中央军的精锐,第1、第2、第5、第74军作为首选的4个军,首先实现了从头到脚的更换。其装备不仅在国军中没有部队能达到,在日军中也少有,王耀武攥紧拳头对下属说,“我们要打几场漂亮仗为校长争光,为这身橄榄色添彩。”当时大部分中央军的服装还是灰色,74军的墨绿色就显得十分特别,它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  “这些美国货真的带劲!”李天霞旗开得胜,高兴得眉飞色舞。  现在轮到日军人抓头搔腮的时候了。由于华北共产党游击活动的开展,该地区日军力量明显不敷,日本在华派遣军总部遂决定从华中派遣军中抽调第33师团去支援华北的“扫荡”。  第33师团原驻赣北一带,一旦调走该师团,南昌地区将只有一个第34师团担负这一沉重的防守任务了,第34师团长大贺茂满腹惶恐,他向第11军司令官圆部和一郎建议,乘33师团尚未北调之际,发动对南昌周围罗卓英等部的进攻,以减轻他将来守城的压力。  罗卓英的19集团军有近10万人,圆部与罗的几次交锋都吃亏不小,如今19集团军中的74军又得到美式武装,这更让圆部心里无底,况且他已接到调令,即将离任,所以他并不分愿意发动这场行动,但大贺茂却是一百二十个坚决请求,这时候,中国派遣军从上海调来池田直三少将率领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到达南昌,以弥补第33师团走后这一地区兵力空虚的窘境,这样,南昌地区约有2个半师团的力量,圆部勉强认为可以一战,遂批准了大贺茂的行动方案。  日,南昌日军兵分三路对19集团军发起了“鄱阳湖扫荡战”。北路第33师团15000人自安义武宁直扑奉新一带中国守军;南路池田旅团8000余人从义渡街出发发欲渡锦江而从后背打击上高等地中国军队;中路第34师团20000余人则兵发西山、大城,图谋向西一举攻下高安、上高的中方营垒,确保赣西的“治安”。  其实,早在日军行动之前,罗卓英接受上次南昌攻守战的教训,对日军可能采取的突袭计划已有所预备。他将驻高安的74军置于中路,将李觉的70军和刘多荃的49军置于74军的左、右两翼,突出在前,以便在退却中诱敌,运动中歼敌。罗卓英的设想是:待敌被诱至万载、上高、分宜以东,赣江以西时,集各部之力合歼之。  战役之初是按照中国人的设想而展开的,但随着池田旅团占领曲江之后,驻守上高、高安的74军遂直接处在日军的攻击之下,王耀武吃惊不小,即令李天霞率部予以坚决堵击。  时51师刚刚换上美式装备,李天霞的山炮营、马克沁姆重机枪连正想到战场上去试试威力,因而得令之后,他们的汽车大队在1个时辰之内把部队从120里外的地方拉到曲江南岸,埋伏了下来。  3月正是春水上涨之际,曲曲弯弯的江水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池田所部的2000余人乘坐4艘大船正从曲江上游向后港开来,两岸山景不时引来这些岛国士兵的惊叫。而就在他们忘情山水之时,一种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尖啸声从山间云雾处飞来,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这些啸叫便变成一声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在水中,在船上,在人群中飞溅开来。“八格牙路”,一个联队长模样的指挥官挥舞着战刀欲组织船上日军反击,但一梭子马克沁姆*扫过,这位指挥官就倒栽着掉进江里不见了踪影。岸上的火力实在太过猛烈,随着4艘大船相继被炸沉,2000多鬼子几乎没作什么反抗便大都当了水鬼,喂王八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高战役(日本称“锦江作战”或“鄱阳扫荡战”)是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1941年3月,驻南昌的34师团大贺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中国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34师团扎进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是为“上高战役”。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日军15000余人,日军自报伤亡千余人。  在政治和军事上,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大大减轻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延缓了的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因而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在八年抗战期间,正面战场所进行的各次会战中本次会战的规模不大(日军参战部队只有两个半师团;中国参战部队主要是第74、第70、第72、第49军,加上在武宁方向策应的第78军,也只有5个军),作战地域较小(从泉港至安义,南北约80公里;从南昌附近至上高以东,东西不过80公里左右,属于日军所谓的“短距离截断作战”),持续时间不长(从3月15日到4月2日,只有18天),但对中国军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始终掌握着战场主动权而致胜的会战,在当时称为“上高大捷”。  上高会战的胜利,得益于中国军官良好的战斗素质和正确的战斗指挥,来源于全体官兵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中国军民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和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这次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1939年,在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虽在南昌攻守战中失地丧师的大背景下,74军在高安一支独秀,尽显锋芒,其战绩得到了第九战区的表扬,获得了军委会的嘉奖。1939年7月,军委会委任为74军的第二任军长,并对74军的编制进行调整:57师正式归属74军,施中诚担任师长;李天霞擢升51师师长;调任58师任副师长,协助师长廖龄奇。这期间,74军全军总兵力达31000余人。军队整体面貌在王耀武的手上有了很大的改观。  1940年后,为恢复华北的治安,日本支那派遣军从华 中抽调第13军17军团、第11军33军团增援华北方面军。第33师团原驻赣北一带,一旦调走该师团,南昌地区将只有一个第34师团防守。第34师团长大贺茂向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建议,乘33师团尚未北调之际,发动对南昌周围罗卓英等部的进攻,以减轻他将来守城的压力。  恰逢日本在华派遣军从上海调来池田直三少将率领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到达南昌,以弥补第33师团走后这一地区兵力空虚的窘境,日军在南昌地区约有2个半师团的力量,圆部遂批准大贺茂的行动方案,计划北路第33师团自安义武宁直扑奉新一带中国守军70军,南路池田旅团从义渡街出发欲渡锦江而从后背打击上高等地中国军队,中路第34师团则兵发西山、大城,图谋向西一举攻下高安、上高的中方营垒,确保赣西的“治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日凌晨战役打响。北路日军第33师团由安义向当面中国第70军发起进攻,在炮兵和航空兵掩护下,沿潦河盆地向西突进,当日中午占领奉新,16日进至棺材山、车坪附近,并继续向西追击。南路日军独立混成第20旅团于15日晨发起进攻后,当日午间在河嗄附近西渡赣江,尔后沿锦江南岸西进。至17日,先后占领曲江、独城等地,继续向灰埠攻击前进。中路为日军主力第34师团,继两翼发起进攻后,于16日开始行动,由西山、万寿宫沿湘赣公路和锦江北岸向西突击,当日占领祥符观、莲花山。17日晚,中国守军主动放弃高安。18日,第34师团突过高安,占领龙团圩。以上三路日军在开始进攻后的两三天内进展顺利,更增加了骄傲情绪。  原先罗卓英命令各军以高安为前进目标,围歼日军。由于战斗情况变化,于22日午,复命各军改向上高东北地区前进。23日午,刘多荃、李觉两军分途进据石头街、官桥街、杨公圩,迫近灰埠、高要,对第34师团包围之势已成。酉时,罗再下令各军,再度缩小包围圈,向敌人作求心攻击。24日已时,李觉军张言传师收复南茶罗,复向毕家猛攻,进至介子坡、坑口冷一线。唐伯寅师亦进抵土地王庙,继攻泗溪。王陵基军傅翼、陈良基两师亦展开于荷舍、雷市一线,由北向南攻击前进。至此将第34师团压缩在南北10华里,东西30华里的椭圆形包围圈内。而毕家为大贺指挥部所在地,已置于国民党军猛攻之下,遂致日军全线动摇。  第34师团为免于的厄运,急忙向第11军司令官圆部求救,第11军对这次短距离截断作战事先也未予特别重视,接到第34师团告急电报后才发现第33、第34师团缺乏协同,事态严重,赶紧派参谋长木下偕同作战主任参谋山口中佐、大根大尉飞赴南昌,组织救援,命令第33师团和其他后方部队紧急出动,接应第34师团突围。  第33师团接令后,即派其步兵旅长荒木正二指挥步兵215联队附一个山炮大队为右纵队;以步失214联队为左纵队;自率师团主力为中央纵队,于24日分别自牛行、奉新等据点出动,再犯五桥河、村前街,然后分别向棠浦、官桥急进。25日晨,第33师团猛扑正在向北翼包围日军的张方传师阵地正面之坑口冷、介子坡、南罗茶猛扑,接应第34师团突围。张师力战不胜,陷入腹背受敌的危境,乃于黄昏撤至土地王庙附近,与唐伯寅师取得联系。接着樱井师团猛攻唐师凉山脑、桐子坑阵地。时李觉不在前线,张言传以副军长身份指挥作战,鉴于形势对本军不利,乃自动率所属两个师向凤凰圩、庄坊撤走,使第33师团进入官桥与第34师团会合。为接应第34师团突围,独立混成第20旅团24日后亦回到高安。26日,独立步兵第104大队西进,27日向龙团虚前进,占领收容阵地,掩护第34师团退却。  31日子时,陈洪时挺进第2纵队收复高安,王铁汉师收复祥符观;是日晨张言传、宋英仲两师克复奉新;未时王铁汉师又克夏西山、万春宫;3日各军分途追击至大城及干州街附近,由于日军已龟缩进原阵地凭险固守,罗遂下令停战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这次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炎黄子孙奋勇抵御外侮的这段光辉业绩必将彪炳史册,百世流芳!
相关新闻阅读
韦后之乱----韦皇后阴谋夺权...
背水一战&&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抗日战争十大战役:上高会战
上高会战中国军队缴获日军的武器
在八年抗战期间,正面战场所进行的各次会战中本次会战的规模不大(日军参战部队只有两个半师团;中国参战部队主要是第74、第70、第72、第49军,加上在武宁方向策应的第78军,也只有5个军),作战地域较小(从泉港至安义,南北约80公里;从南昌附近至上高以东,东西不过80公里左右,属于日军所谓的“短距离截断作战”),持续时间不长(从3月15日到4月2日,只有18天),但对中国军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始终掌握着战场主动权而致胜的会战,在当时称为“上高大捷”。
上高会战的胜利,得益于中国军官良好的战斗素质和正确的战斗指挥,来源于全体官兵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和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这次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
来源:&&日13:38
(责编:陈悦、单芳)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图片新闻排行榜
12345678910上高会战【上高战役】-百科知识-词汇网
关键词:&& 发表时间: 4:57:40
上高会战上高会战(上高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战争发生于日-4月9日。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日军15000余人,日军自报伤亡千余人。上高会战在政治和军事上,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大大减轻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因而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 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日寇企图拔掉驻守在上高的中国军队第十九集团军这颗钉子,于元月份开始,盘踞在南昌的日军,陆续将派往鄂西及武汉的部队调返原驻地,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给养。2月中旬至3月14日集结完毕。日军积极进行渡河及夜战演习,有侵华日空军第三飞行团主力先后飞抵南昌机场。日军拟兵分三路,总兵力约6.5万人,配有战车40辆,飞机150架,以第十一军团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为总指挥。
日-4月9日
国军伤亡2万余人宣布毙、伤日军1万5千余人
江西高安、上高
中华民国,日本
参战方兵力
国民革命军第109团体军等部100,000人(4个军11个师)25,000人(2个师团1旅团16个大队)
主要指挥官
中国军队总指挥罗卓英,日本军队总指挥大贺茂,樱井省3
目录:1.概况2.会战背景3.会战起因4.会战经过5.双方兵力6.会战总结7.意义
“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当时,日寇企图拔掉驻守在上高的中国军队第109团体军这颗钉子,于元月份开始,占据在南昌的日军,陆续将派往鄂西及武汉的部队调返原驻地,并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给养。2月中旬至3月14日集结终了。其间,日军积极进行渡河及夜战演习,并有侵华日空军第3飞行团主力前后飞抵南昌机场。日军拟兵分3路,总兵力约6.5万人,配有战车40辆,飞机150架,以第101军团司令官园部和1郎为总指挥。
1战后,日本在华扩大遭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遭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剂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产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堕入极端窘境,并致使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权势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范围“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窘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1939年,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虽在南昌攻守战中失地丧师的大背景下,74军在高安1支独秀,尽显锋,其战绩得到了第9战区的表扬,取得了军委会的嘉奖。 1939年7月,军委会委任王耀武为74军的第2任军长,并对74军的编制进行调剂:57师正式归属74军,施中诚担负师长;李天霞擢升51师师长;张灵甫调任58师任副师长,协助师长廖龄奇。这期间,74军全军总兵力达31000余人。军队整体面貌在王耀武的手上有了很大的改观。
1940年百团大战后,为恢复华北的治安,日本支那派遣军从华 中抽调上高会战第13军17军团、第11军33军团增援华北方面军。第33师团原驻赣北1带,1旦调走该师团,南昌地区将只有1个第34师团防守。第34师团长大贺茂向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1郎建议,乘33师团还没有北调之际,发动对南昌周围罗卓英等部的进攻,以减轻他将来守城的压力。 恰逢日本在华派遣军从上海调来池田直3少将带领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到达南昌,以弥补第33师团走后这1地区兵力空虚的窘境,日军在南昌地区约有2个半师团的气力,圆部遂批准大贺茂的行动方案,计划北路第33师团自安义武宁直扑奉新1带中国守军70军,南路池田旅团从义渡街动身欲渡锦江而从后背打击上高等地中国军队,中路第34师团则兵发西山、大城,图谋向西1举攻下高安、上高的中方营垒,确保赣西的“治安”。
日至4月9日,中日军队在赣北上高进行了为时25天的会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以下1.5万多人。对中国军队来讲,这是1次难得的,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会战。上高县长黄贤度是位共产党员,他对罗卓英有3保:保证食粮与弹药运输畅通;保证破坏完全,使日军的机械化优势完全丧失; 保证后方没有汉奸间谍, 上高县12万人中没有1个汉奸. 结果在全部战役里上高县的平民积极配合国军,是所有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最完善的典范. 李天霞的51师几近全歼日军第20混成旅团, 战后得到第1号武功状; 57师得到第2号武功状与虎贲师的称号.
1939年,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在南昌攻守战中虽然失地丧师,但74军在高安却1支独秀,尽显锋,其战绩得到了第9战区的表扬,取得了军委会的嘉奖。1939年7月,军委会的1纸委任书下来,王耀武走马上任,成为74军的第2任军长。这时候,74军的编制也作了调剂:57师正式归属74军,师长由施中诚担负;李天霞擢升51师师长;自视甚高,与李天霞极其不合的张灵甫调任58师任副师长,协助师长廖龄奇。74军开始成为依照美式标准编制建军的队伍,全军总兵力达31000余人。这期间,74军的面貌在王耀武的手上又有了很大的改观。王耀武带兵以“严”著称,“严”到近乎“残暴”的程度。兵士穿着不整,罚站;鞋带、皮带扣系不紧,罚站。他对军官则以“打”为主。某日集合时,他正在讲话,某营长却不时偷看旁边树上的两只嘻闹鸟儿。王耀武发现后,立即扯出该营长,狠踢了3脚。每次提拨某人时,他必找借口先打骂而后宣布任命。虽然这类作法不乏封建军阀的味道,但王耀武却认为它简单、管用,能培养官兵的服从意识。固然,他也不完全使用“打”、“罚”之法,他曾把自己的3个月薪饷拿出来供给伤兵改良生活,兵士非常感动,因此74军的上下都能为他出死力,打硬仗。 转眼到了1940年,这1年,根据美国“援华法案”的协议,蒋介石开始利用美方的贷款来购买美式设备,武装其中央军的精锐,第1、第2、第5、第74军作为首选的4个军,首先实现了从头到脚的更换。其设备不但在国军中没有部队能到达,在日军中也少有,王耀武攥紧拳头对下属说,“我们要打几场漂亮仗为校长争光,为这身橄榄色添彩。”当时大部份中央军的服装还是灰色,74军的墨绿色就显得10分特别,它成为1种荣誉的意味。 国军的精良设备更加令日军坐卧不安、抓头搔腮。当时,由于华北共产党游击活动的展开,该地区日军气力明显不足,根本无力对待游击队活动。日本在华派遣军总部遂决定从华中派遣军中抽调第33师团去支援华北的“扫荡”。 第33师团原驻赣北1带,1旦调走该师团,南昌地区将只有1个第34师团担当这1沉重的防守任务了,第34师团长大贺茂满腹惶恐,他向第11军司令官圆部和1郎建议,乘33师团还没有北调之际,发动对南昌周围罗卓英等部的进攻,以减轻他将来守城的压力。 罗卓英的19团体军有近10万人,圆部与罗的几次交锋都吃亏不小,如今19团体军中的74军又得到美式武装,这更让圆部心里无底,况且他已接到调令,行将离职,所以他其实不10分愿意发动这场行动,但大贺茂却是1百210个坚决要求,这时候候,日本在华派遣军从上海调来池田直3少将带领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到达南昌,以弥补第33师团走后这1地区兵力空虚的窘境,这样,南昌地区约有2个半师团的气力,圆部委曲认为可以1战,遂批准了大贺茂的行动方案。 日,南昌日军兵分3路对19团体军发起了“鄱阳湖扫荡战”。北路第33师团15000人自安义武宁直扑奉新1带中国守军;南路池田旅团8000余人从义渡街动身欲渡锦江而从后背打击上高等地中国军队;中路第34师团20000余人则兵发西山、大城,图谋向西1举攻下高安、上高的中方营垒,确保赣西的“治安”。 其实,早在日军行动之前,罗卓英接受上次南昌攻守战的教训,对日军可能采取的突袭计划已有所豫备。他将驻高安的74军置于中路,将李觉的70军和刘多荃的49军置于74军的左、右两翼,突出在前,以便在退却中诱敌,运动中歼敌。罗卓英的假想是:待敌被诱至万载、上高、分宜以东,赣江以西时,集各部之力合歼之。 战役之初是依照中国人的假想而展开的,但随着池田旅团占据曲江以后,驻守上高、高安的74军遂直接处在日军的攻击之下,王耀武吃惊不小,即令李天霞率部予以坚决堵击。
日清晨战役打响。北路日军第33师团由安义向当面中国第70军发起进攻,在炮兵和航空兵掩护下,沿潦河盆地向西突进,当日中午占据奉新,16日进至棺材山、车坪附近,并继续向西追击。南路日军独立混成第20旅团于15日晨发起进攻后,当日午间在河嗄附近西渡赣江,尔后沿锦江南岸西进。至17日,前后占据曲江、独城等地,继续向灰埠攻击前进。中路为日军主力第34师团,继两翼发起进攻后,于16日开始行动,由西山、万寿宫沿湘赣公路和锦江北岸向西突击,当日占据祥符观、莲花山。17日晚,中国守军主动放弃高安。18日,第34师团突太高安,占据龙团圩。以上3路日军在开始进攻后的两3天内进展顺利,更增加了自豪情绪。
北路日军撤离 3天以后战场情势逐步产生变化。日军的企图是以3路作向心突击,即3路均以上高为目标,将两翼钳形内的中国军队(第70军、第74军和第19团体军司令部)都紧缩至上高附近,合围而消灭之。依照这1企图,北路第33师团应压迫中国第70军向南退却,但第70军且战且向西北退去,日退至上富、甘坊、苦竹坳之间山地。第33师团跟踪追击,反而遭到中国第70军、第72军围攻。激战两日,第33师团遭到重大伤亡,突围而出,于19日返回奉新,认为配合第34师团作战的任务已完成,遂转入休整,准备调往华北。南路日军受挫 南路独立混成第20旅团留下1个步兵大队(102大队坂本俊马中佐,称“赣江支队”)占据曲江、泉港,掩护左翼;主力3个大队继续向西突进,日占据灰埠,然后北渡锦江,与第34师团会合,以加强上高正面的突击气力。这时候,中国第19团体军令位于南昌以南的第49军由市汊街等地西渡赣江,在泉港附近截击日军赣江支队,歼其大半(日军称其1个大队和优势的中国军队拼杀了3天两夜);然后尾追独立混成第20旅团,击其侧背。中路日军冒进 中路第34师团于日占据高安后继续向西突击,第9战区副司令主座兼第19团体军总司令罗卓英于19日下决心:利用既设阵地,逐次抗击,诱日军进入上高地区予以围歼。立即电令:“严饬各军积极对敌猛攻,务将深入之敌,消灭于高安锦河南北地区。”为了增强罗团体的攻击气力,第战区主座部抽调王陵基川军陈良基、傅翼两个师由3都导区兼程南下。各军慑于军律之森严,又知援军行将到达,士气大振,奋勇争先与敌搏斗,围歼日军第34师师团之战于上高地区展开。 日中路军第34师团本已堕入绝境,而第34师团消灭罗卓英团体主力夺取上高的野心却未死,自19日经余程万师禁止于泗水东岸泗溪附近后,20日第34师团又采取锥形突入之战术,集中大炮10余门、飞机30余架,集中轰击泗水西岸唐、港西罗地区,阵地被毁,敌军遂伺机分由档口、港西罗强渡,廖龄奇师1部奋勇梗塞缺口,激战至夜,敌军大队拥至致塘坎附近,阵地被突破。廖龄奇乃率所部于21日午夜转移于白矛山、莘树下、苛舍之线与余程万师的潘家桥、云头山、磊家山的斜交阵地,及石拱桥、下坡桥徐楼的豫备阵地相衔接,以确保上高城。是时,第34师团主力为斜交阵地所吸引,激战竟日,仍未突破。南路日军迂回 参战各军在罗卓英总司令严令督导下,无不奋勇赴战。王耀武为切断日军第34师团后路,21日命李天霞萧清锦江南岸残敌,率部挺进高安。不料当晚独立混成第20旅团亦集结所部,于22日昧爽亦发起攻势,李师前锋甫出石头街即遇独立混成第20旅团主力复由锦江北岸度过河,经卢家圩来犯,以1股绕攻腊烛山,1股由石头街西胡家南渡,抄袭李师侧背,并以飞机9架、大炮4门自北向南轰击。李师不敌,退守石头街西南高地。王耀武接报后,立即变更部署:命李天霞师主力向左转用;命控置在印塘附近的军直属野战补充团急趋华阳,堵敌西犯。野战补充团以1小时15华里的速度,冒天空9架敌机扫射和帮军阻截,于7时许抢占据华阳及其东北无名高地。9时许敌军大至,在10余架飞机轰炸配合下猛扑华阳、全团官兵浴血战役,敌军死伤累累,阵地屹然未动。独立混成第20旅团攻不下华阳,乃以主力转向况家,会合白车头南渡的千余人沿江急趋熊坊,意图迂回我上高会战军左翼,补充团当派第1营附迫击炮1连向左延伸,与敌演成丁字形的遭受战。敌再增援反扑,并以1部绕袭熊坊南端,国民党军拚死抵抗,敌又未得逞,乃施放大量烧夷弹和毒气。战至前半时熊坊失守。李天霞乃派右翼的两个团先赴援,午夜又光复熊坊。同时石头街、鸡公岭亦为李师攻克。日军独立混成第20旅团堕入背水为阵的窘境。 双方激战至24日清晨,粉碎第34师团对聂家及白茅山的攻势。上午,第34师团又将锦江南岸调来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残部3000余人投入战役,日军第3加强团亦出动飞机70余架协虞,投弹1700余枚,廖师阵地大部摧毁,敌人两度乘隙突入,均被击退。午时,敌机轮番轰炸,敌步兵曾乘隙由下坡桥突入,赖步兵指挥官李翰卿率所属军士队数度逆袭,反复搏斗,日军死伤累累,终将敌人驱逐出下坡桥。至此日军第34师团已攻击乏术,堕入绝境。合围中路日军 本来罗卓英命令各军以高安为前进目标,围歼日军。由于战役情况变化,于22日午,复命各军改向上高东北地区前进。23日午,刘多荃、李觉两军分途进据石头街、官桥街、杨公圩,迫近灰埠、高要,对第34师团包围之势已成。酉时,罗再下令各军,再度缩小包围圈,向敌人作求心攻击。24日已时,李觉军张言传师光复南茶罗,复向毕家猛攻,进至介子坡、坑口冷1线。唐伯寅师亦进抵土地王庙,继攻泗溪。王陵基军傅翼、陈良基两师亦展开于荷舍、雷市1线,由北向南攻击前进。至此将第34师团紧缩在南北10华里,东西30华里的椭圆形包围圈内。而毕家为大贺指挥部所在地,已置于国民党军猛攻之下,遂致日军全线动摇。[1]
第34师团为免于全军覆没的恶运,急忙向第11军司令官圆部求救,第11军对这次短距离截断作战事前也未予特别重视,接到第34师团告急电报后才发现第33、第34师团缺少协同,局势严重,赶快派顾问长木下偕同作战主任顾问山口中佐、大根大尉飞赴南昌,组织救济,命令第33师团和其他后方部队紧急出动,接应第34师团突围。第33师团接令后,即派其步兵旅长荒木正2指挥步兵215联队附1个山炮大队为右纵队;以步失214联队为左纵队;自率师团主力为中央纵队,于24日分别自牛行、奉新等据点出动,再犯5桥河、村前街,然后分别向棠浦、官桥急进。25日晨,第33师团猛扑正在向北翼包围日军的张方传师阵地正面之坑口冷、介子坡、南罗茶猛扑,接应第34师团突围。张师力战不胜,堕入腹背受敌的危境,乃于傍晚撤至土地王庙附近,与唐伯寅师获得联系。接着樱井师团猛攻唐师凉山脑、桐子坑阵地。时李觉不在前线,张言传以副军长身份指挥作战,鉴于情势对本军不利,乃自动率所属两个师向凤凰圩、庄坊撤走,使第33师团进入官桥与第34师团会合。为接应第34师团突围,独立混成第20旅团24往后亦回到高安。26日,独立步兵第104大队西进,27日向龙团虚前进,占据收留阵地,掩护第34师团退却。
26日晨,罗卓英对张言传独率两个师脱离战役,已接获非正式报告,但斟酌到王耀武军在上高东西正面出击有进展,锦江南岸残敌已大部清除,而来援的川军、东北军又赶到战场,中国兵力仍优于日方,遂决心实施第2次包围战,完全消灭第34师团。遂于已时,严令张言传、唐伯寅两师恪遵前令,于官桥附近尽力者截,防敌突围与增援;命令余程万师经潘家桥北攻击前进;廖龄奇和宋英仲两师以官桥为目标奋勇进击;王克俊师于官桥以东攻敌侧背;傅翼师向江家洲以南;陈良基师常常浦转向东南,索敌猛攻,迅速聚歼残敌,以竟全功。 27日,第34师团在第33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0旅团接应下,突出中国军队包围圈,按师团司令部、行李、独立山炮队、伤员运输队、野战医院、后卫部队的行军序列,向土地王庙方向东进,残兵败将极为狼狈。罗卓英为完全消灭逃敌,于午夜下达总攻击命令:各部于28日午,以官桥街、南茶罗为目标,猛烈攻击,彻度消灭残敌。 28日子时,王克俊师经杨公圩向官桥挺进,适遇第34师团东退大队,王师立即据杨公圩南北高地亘磨子岭之线阻击,鏖战竟日,将敌遏阻于暇蟆碑、虎形岭1线,自高安来接应的独混第20旅团1部亦被阻击于龙图圩附近。担负正面攻击任务的廖龄奇师因而日追至长岭亘蛮眉高地之线,咬住第34师团后卫,产生剧烈战役。午间李天霞师1部赶到,于上罗象、山源李、方头脑1线展开,袭抚敌右边背;余程万师1部亦进抵龙形山,迂回官桥街南,残敌乃退据市内顽抗,经廖师猛攻,面市内与敌格斗至酉时,全歼守敌600余人。同日,罗卓英于申时对外围各军亦下达南北夹击,迅速解决杨公圩、龙图圩附近残敌后,即行英勇追击命令。 29日午,罗卓英饬刘多荃督率王铁汉、王克俊、陈良基3师为右追击军,沿湘赣公路经高安、大城追击敌荒木支队;李觉率张言伟、唐伯寅、宋英仲3师为左追击军,沿伍桥河奉新大道迫击第33师团。是时独混第20旅团2000余人正固守龙图圩、杨公圩1带攻击我军,日军飞机前来轰炸,以掩护第34师团溃逃。王铁汉、王克俊两师攻之于东,张言传、唐伯寅两师压迫于西,敌伤亡惨痛。30日午,遂放弃该两据点分股向东北溃去,其1股600余人逃至村前街附近,正堕入张言传师主力阵地,当予迎头痛击,大部就歼。至此,外围残敌基本清除,刘、李两路追击军遂遵薛岳电令追击前进。 31日子时,陈洪时挺进第2纵队光复高安,王铁汉师光复祥符观;是日晨张言传、宋英仲两师收复奉新;未时王铁汉师又克夏西山、万春宫;3日各军分途追击至大城及干州街附近,由于日军已龟缩进原阵地凭险固守,罗遂下令停战役。
这1战役,战场实际指挥官罗卓英在日给蒋介石电报中汇报的战果为:毙伤日军少将步兵指挥官长岩永汪、大佐联队长浜田以下1.5万余人,本身伤亡2万余人,”,但他的上司第9战区司令薛岳没有认可这个战果,薛岳在4月5日给蒋介石的电报中,直接将罗卓英的战果打了个8折,称伤毙日军12520名,俘敌14人。日军宣称造成中国军死伤17,119名,失踪2,814人,至于己方损失在战报上则只字未提,日本网站援用的日本右翼战史学家儿岛襄的估计为1000余人。 姑且不论中方投入兵力和伤亡,日军方面的死亡人数是遭到严重高估。日军战后编的战史只承认此会战投入的部队的两个师级单位都有1个步兵联队未参战,以治安师团3联队制满编顶多1万3千人的范围,实际上两个师级单位投入战场的兵力顶多近两万,再加上兵力最多3千的混成20旅团(满编5000人),日军在本次会战的兵力顶多2万5千人内(罗卓英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上开始估计日军只有1万,后来才说是3万),不可能出现6成的伤亡比,国府战报明显灌水。虽然说战报灌水,但这不代表国军在此役徒劳无功。日军山炮属联队(团级)编制武装,1联队4门,缉获6门代表最少有2个步兵团遭击溃,对此次只投入6个步兵团的日军来讲最少有3分之1的单位受创严重,对日军冲击可谓不小。
上高战役兵力对照国家  司令主座  军长  师长  中国国民党军  总司令:罗卓英副总司令:刘膺古总顾问长:罗为雄第70军李觉第19师唐伯寅第107师宋英仲豫备第9师张言传第74军王耀武第51师李天霞第57师余程万第58师廖龄奇第49军刘多荃第26师王克俊第105师王铁汉豫备第5师曾戛初第72军韩全朴新编第14师陈良基新编第15师傅翼日本军队司令官:园部和1郎顾问长:木下勇第33师团长(丙)樱井省3(214和215联队) 第34师团长(乙)大贺茂(216和217联队) 独立混成第20旅团长 池田直3(所属5个大队出动4个大队) 第3飞行团 团长远藤3郎 海军航空飞行队 
在8年抗战期间,正面战场所进行的各次会战中本次会战的范围不大(日军参战部队只有两个半师团;中国参战部队主要是第74、第70、第72、第49军,加上在武宁方向策应的第78军,也只有5个军),作战地域较小(从泉港至安义,南北约80千米;从南昌附近至上高以东,东西不过80千米左右,属于日军所谓的“短距离截断作战”),延续时间不长(从3月15日到4月2日,只有18天),但对中国军队来讲,这是1次难得的、始终掌握着战场主动权而致胜的会战,在当时称为“上高大捷”。 上高会战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军官良好的战役素质和正确的战役指挥,来源于全部官兵勇往直前的战役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势,体现了中国军民团结1心、同仇敌慨的民族气节和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这次战役的成功,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猖狂气势,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上高会战这次会战之所以能够获胜,是由于针对当面敌情制定了正确的战役方针和作战计划。当面日军兵力不大,但10分骄狂,以其两个半师团还不到的兵力而欲寻歼中国第19团体军主力(特别是第74军)。当其刚刚集结时,中国方面即判明其企图,决定在第1、2线阵地节节抗击,迟滞和消耗日军,控制主力于机动位置;待日军进至第3线主阵地前已相当疲惫时,再集中兵力予以反击。战役打响后,日军本欲作向心合击,而中国第70军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作离心退却,诱使北路日军更加向北,这不但破坏了日军的合击企图,而且使中路日军的右边背暴露;随后,又以第49军击破南路日军,暴露其左边背,使日军只有分进,没有合击,反而造成中国军队包围日军的有益态势。这样,从战役第1步起,中国军队就立于主动地位。“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取胜的第1着。 中路日军主力突过第1、2线阵地后,更增加了骄狂心理,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继续向中国第3线阵地进攻,无异自入口袋。中国第74军凭仗既设阵地,以逸待劳,坚韧防御,抗击日军在数10架飞机掩护下的猛烈进攻达6天之久,争取了时间,使第70、第72、第49军能及时从两翼赶到战场,集中优势兵力对第34师团构成合围,按预定方针、在预定战场实现了预定计划。这是取胜的第2着。 战前将战区内的道路尽行破坏,给日军汽车、战车、重炮的运动造成障碍,使其优势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并增加其运输补给困难,这也是会战中取胜的重要1着。 但中国方面以绝对优势兵力将孤军深入、疲惫已极、伤亡过半的日军第34师团4面包围,紧缩于极狭窄之范围内,从3月24日至27日连攻3天,仍未能将其全歼;27日以后,在兵力其实不大的日军增援部队接应下,反任其拖着大批伤员突围而出,说明中国军队的攻击精神和攻击气力都太弱。正如中国军事当局在《上高会战之经过与检讨》中所说:“中路之敌既不顾两翼之有没有依托,而孤挺进之时,已为我合围歼敌之好机。此时我74军全军迎击于前,70军尾击于后,49军(欠1师)侧击于右,72军围攻于左,战役态势既构成于4面包围,而复以最大优势之兵力对此包围圈内后援已绝之3千残敌,期1举而尽歼之,非力所未逮。不图于包圈南北直径缩小至5千米之时,敌竟突围逃窜,卒未能到达消灭之目的,不无遗憾耳。”
在本作战途中到任的第11军顾问长木下勇军在昭和18年(1943年)12月,就本作战回想以下∶“我在3月19日到达汉口时作战刚刚开始,军的作战计划也好,指点也好都甚为低劣。固然与顾问长变更也有关,对军的根本计划而言,其实不对这些师团进行直接指点,而是仅仅唆使其攻击目标和作战期间,听凭师团随意进行其计划,这简直是胡来! 因此,在作战途中,第33师团和第34师团之间出现不成系统现象产生,构成了后者达不成预定目标的状态,军部也堕入了窘境。虽然第33师团到达了目的而进 行反转,但是却造成了第34师团堕入了窘境那样的状态。25日左右,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向军司令部要求带山口,大根田顾问乘飞机去南昌,经过4、5天对 两兵团的指点,算是整理了残局,但是,就最早军的计划不负责任这1点而言、我感到遗憾。我刚到第11军便碰到这事,我也必须对军司令部本身也非常疏松这1 点应当大大的留意才可以。 师团回来以后,我从厚对大贺中将和樱井中将等进行犒劳,不管如何这次作战还是获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绝不是甚么奇妙的作战。第34师团的樱井德太郎大佐有些异常,听说在作战中,还有想切腹的事儿。----“这个是说当初作为顾问长的樱井太郎就不同意大贺师团长的冒险计划,结果樱井负伤退出后,大贺1意孤行,1头扎进伏击圈,造成惨败,结果樱井倒是后悔的想自杀,而大贺却回来开祝捷会,还私下抱怨池田的20旅团增援不积极。 由于这次作战酿成的拖延,第33师团的调动遭到影响,结果在中条山战役开始的前1天才抵达战场,根本没有时间做战场准备。而74军也由于这1战役,被日军视为眼中钉,无时无刻不想着报复,结果很快就在第2次长沙会战遭受。
这1战役,重庆国民党军统帅部公布的战果为:毙伤日军少将步兵旅团长岩永、大佐联队长浜田以下1.5万余人,军马2800余匹,各种火炮10门,步枪千余支,粉碎日军吹嘘的“攻必克”狂言,国民党军为抗日战史中难能者。日军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1975年编著的1书字里行间流露了大贺茂此次冒险的狼狈相:“28日清晨2时,负责野战医院警卫的炮兵第8中队,终究在土地庙村西端遭到优势的重庆军攻击,导致该中队在处理了火炮后,全部壮烈阵亡。”樱井师团掩护大贺退却,并遭到中国军队的痛击:“28日度过泗溪进入东岸,翌29日虽开始向后撤,但动身不久遭到扼守尽,处于不能射击的状态。以后接到了空投弹药,经过没法用言语形容的重重苦难,于4月2日,返回了原驻地。” 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消灭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缉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质无数,军委会顾问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1战”。蒋介石对担负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与74军“飞虎旗”1面,此为国民革命军中最高嘉奖。
成功结果介绍
上高会战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军官良好的战役素质和正确的战役指挥,来源于全部官兵勇往直前的战役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势,体现了中国军民团结1心、同仇敌慨的民族气节和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这次战役的成功,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猖狂气势,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炎黄子孙奋勇抵抗外侮的这段光辉事迹势必彪炳史册,百世流芳!
上一集:没有了 下一集: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附近好友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高会战纪录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