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原位腺癌的治愈率腺癌4s属于初期吗

宫颈腺癌二期a是早期还是中期,治愈的机率高吗
来自于:广东|
提问时间: 17:33:57|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宫颈腺癌二期a是早期还是中期,治愈的机率高吗?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7917收到了:
这种情况属于中期,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手术是子宫癌治疗的首要手段,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切除肿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手术。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8734收到了:
病情分析:
属于中期偏早的,治愈率相对要高些,5年存活率要相对高很多。
指导意见:
宫颈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和放化疗,及时到妇科就诊,排除远处转移,增加营养,限期手术,术后还需要综合治理来提高生存率,提高生存的质量。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3123收到了:
病情分析:
你说的情况属于中期,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手术是子宫癌治疗的首要手段,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切除肿瘤,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手术,
指导意见:
建议积极去正规医院治疗,术后采取放化疗,预后较其他生殖器官恶性肿瘤要好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6251收到了:
宫颈腺癌二期a是中期癌症,需要及时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放化疗,治愈的几率是很高的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7479收到了:
你好,能手术的建议手术,肺癌根据不同的时期,治疗方法亦有不同,一般早期手术治疗的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对于中晚期肺癌,多采用手术、化疗和中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建议可以采用API特异生物免疫疗法进行治疗在肿瘤治疗的对抗期、修复期、康复期均可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该疗法可单独应用于早、中、晚期肿瘤的治疗,也可与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应用,均可通过大幅度提高患者免疫机能,改善手术、放疗、化疗等对患者造成的医源性伤害,提高肿瘤治疗的临床效果。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5536收到了:
A不算早了,是不能治愈的,只能是放化疗来抑制着。生物治疗与放、化疗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放、化疗疗效。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肿瘤科医生
肿瘤科医生
妇产科医生:宫颈癌Ib2期算早期吗
来自于:浙江|
提问时间: 23:42:39|
基本信息:
疾病 / 症状:
病情描述:
老师你好:宫颈癌Ib2期算早期吗?能治好吗?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2928收到了:
病情分析:
这个属于早期,通过积极地手术应该是可以治愈的
指导意见:
一般要术后定期复查建议1-2年每三个月复查一次,3-4年每半年复查一次,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8668收到了:
病情分析: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根据肿瘤侵犯的深度等有不同的分期。
指导意见:
目前的分期算是早期,该分期的宫颈癌采取广泛全子宫切除,并清扫盆腔淋巴结,有治愈的可能。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3975收到了:
病情分析:
宫颈癌主要症状为伴有下腹部坠胀不适,根据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是否有进行分期。
指导意见:
目前根据描述,分期较早,主要治疗为子宫双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可以适当的化疗预防预防,由于是早期,术后复发可能性较小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7479收到了:
宫颈癌Ib2期属于早期。早期手术要求彻底、安全、严格掌握适应征、防止并发症。单纯的手术是不够的,一般为了防止复发的出现,药物治疗也是必须同时进行,主要采取的还是中药,这种方法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5536收到了:
宫颈癌Ib2属于早中期,不知道她目前做子宫切除手术了,建议切除,防止癌细胞扩散。除了做化疗之外,建议联合生物治疗,能有效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放、化疗疗效。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肿瘤科医生
肿瘤科医生
妇产科医生*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 宫颈腺癌的潜伏期时间是多久...
"网友求助"宫颈腺癌的潜伏期时间是多久...已回复
宫颈腺癌的潜伏期时间是多久是像感冒一样突然所致还是病毒潜伏体内多年得的谢谢我是问宫颈腺癌的潜伏期时间是多久是像感冒一样突然所致还是病毒潜伏体内多年得的谢谢
共7位网友提供帮助
会员9227299 07:59:01
所有的恶性肿瘤都没有明确的潜伏期他们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足以研究出肿瘤的潜伏期只能指出一些高危因素以提醒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定期检查做到早期发现、尽早治疗以提高预后文献报道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多性伴侣初次性交年龄早早年分娩、多产等有上述因素的妇女应该定期做妇科检查有宫颈炎的妇女最好做细胞及细菌涂片检查有病毒感染或是有细胞异型需要及早治疗避免发展为恶性
会员9227627 07:59:05
建议中西结合癌症治愈是根本不可能的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见效快但病人痛苦且容易复发而中药可以弥补西医的缺点和不足现在最前沿的就是祁ao牌红豆杉中草药红豆杉中草药被誉为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媒体有关于红豆杉的很多报道这个比别的药可信度高
会员9227700 07:59:09
癌症发病没有固定规律往往发现时已经属于晚期
会员9228210 07:59:13
可以采用中医疗法软坚散结扶正祛邪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继续生长一般一个疗程就能缓解病情.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央视网对此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会员9228221 07:59:17
您好需要一段时间宫颈癌的病因有哪些?产生宫颈癌的原因是很多且早龄化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患上宫颈癌还是要积极的治疗早期可以通过手术、放疗同时可以配合化疗和中药的治疗不少宫颈癌病人在放化疗同时服用人参稀有皂苷人参皂苷Rh2(护命素)的辅助治疗能有效抵制病人对放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并且能使放化疗副作用达到最小提高病人免疫力阻止肿瘤细胞的进一步扩散与恶化提取自人参的稀有皂苷Rh2含量在16.2%的最为符合人体吸收对抑制宫颈癌恶性肿瘤效果也较好
会员9228231 07:59:21
宫颈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肿瘤的发病不会像感冒那样突然发生也不像病原体感染那样有一定的潜伏期宫颈癌在我们国家发病率还是比较高但是相对于其他肿瘤来讲肿瘤相对局限预后相对较好作为女性我们要洁身自爱加强卫生保健注意按时妇科普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早期治疗还是可以达到治愈的
会员9227677 07:59:25
这位朋友您好宫颈腺癌没有所谓的潜伏期癌症发病既不是突然发生也不是潜伏多年这位朋友您好癌症发病没有固定规律往往发现时已经属于晚期
问宫颈腺癌的潜伏期时间是多久
专长:外阴白斑、斑秃
&&已帮助用户:220797
所有的恶性肿瘤都没有明确的潜伏期他们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足以研究出肿瘤的潜伏期只能指出一些高危因素以提醒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定期检查做到早期发现、尽早治疗以提高预后文献报道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多性伴侣初次性交年龄早早年分娩、多产等有上述因素的妇女应该定期做妇科检查有宫颈炎的妇女最好做细胞及细菌涂片检查有病毒感染或是有细胞异型需要及早治疗避免发展为恶性
问禽流感有潜伏期吗
职称:医师
专长: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子宫肌瘤、宫颈糜烂、各种白带异常、月经失调、流产
&&已帮助用户:61930
病情分析:禽流感有潜伏期意见建议:世界卫生组织前日公布最新禽流感研究报告,H5N1型病毒感染病例显示,它的潜伏期从2至8天不等,甚至可能到17天之久。 报告称,禽流感病毒生命力顽强,在低温条件(4摄氏度)下,H5N1型病毒能在鸟类粪便中存活至少35天;在37摄氏度高温下,H5N1型病毒也能在鸟粪中存活6天。禽流感病毒潜伏期也比一般流感病毒要长。普通流感潜伏期大约2至3天,H5N1型病毒感染病例显示,它的潜伏期从2至8天不等,甚至可能到17天之久。据了解,目前世卫推荐的人禽流感潜伏期为7天。
问禽流感,潜伏期是多久啊,禽流感有...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艾滋病,乙肝,浸润型肺结核
&&已帮助用户:12240
指导意见:禽流感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最长可达21天,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可伴有 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也可以出现流涕、鼻塞、咽痛等。是不是禽流感,首先要看有没有接触病禽史。
问h7n9禽流感有潜伏期吗
职称:医师
专长:小儿内科
&&已帮助用户:373101
病情分析:h7n9禽流感有潜伏期意见建议: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初症状出现之间的这段时期。禽类禽流感的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需要密切观察个人的症状,根据情况来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看下临床医生为好的。
问禽流感的潜伏期有多长?
职称:医师
专长:夜啼,感冒,鹅口疮
&&已帮助用户:162892
指导意见: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禽流感和普通的感冒症状相似,如果再禽流感高发期或者是再接触过禽类的情况下一定要到医院及时的诊治。
问禽流感的潜伏期症状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医
&&已帮助用户:16139
病情分析: 、临床症状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意见建议: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病症名称:
咨询标题:
病情介绍: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社会的进展,这种良性的作息
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很多
免费向百万名专家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目录1 拼音gōng jǐng xiàn ái2 英文参考adenocarcinoma of cervix3 概述宫颈腺癌来自宫颈管并宫颈管壁,宫颈腺癌较鳞癌少见,以往报道宫颈腺癌占宫颈鳞癌的15%~20%。宫颈腺癌可于18~84 岁妇女,其平均发病年龄在49岁左右,多发生于更年期妇女。值得的是年轻妇女中比例相当高,其中35岁以下年轻妇女的发病率上升较显着。宫颈腺癌的预后较差。只要病人能耐受手术、估计病灶能切除者应尽量争取手术治疗。晚期病例手术困难或估计难以切除者,辅以放疗。直径>4cm、桶状Ⅰb期、病灶延及下段者,推荐术前放疗,继之手术。
3.1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鳞癌的癌病变,但对宫颈腺癌来说,有无癌前病期病变尚有争论。因未发现有公认的宫颈内异常情况,虽然家注意到腺癌与不典型腺体共存的病例,但未证实这种不典型腺体将发展为腺癌。虽也有自宫颈腺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逐渐加重到中度以至重度不典型增生,最后发展为宫颈内膜腺体,称为宫颈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glandular neoplasia,CIGN),但在实践中很少应用。3.2 宫颈微浸润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宫颈微浸润腺癌是指宫颈腺癌的早期浸润期,作为存在于宫颈原位腺癌和真性浸润癌之间的一种疾病,其定义及标准迄今尚未统一。因宫颈管的正常腺体可以延伸至间质,这种疾病的深度存在一定困难,故有学者主张采用早期宫颈腺癌(early cervical adenocarcinoma)术语。3.3 宫颈浸润性腺癌当肿瘤浸润间质超出微浸润腺癌标准时,即为宫颈浸润癌。临床上由于宫颈腺癌多数向颈管内,不易早期发现,而对其、微浸润腺癌的诊断又有一定困难,故常将癌前病变、微浸润腺癌都视为宫颈浸润性腺癌。
近20多年,广大病理学家对宫颈腺癌的诊断及病理类型的引起了极大,有关宫颈腺体病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①浸润腺癌的认识和分类;②浸润癌和浸润前癌的特征;③微浸润腺癌的定义及重要性;④腺癌的和病理学;⑤浸润腺癌的常见亚型及;⑥对酷似腺癌的良变的认识。4 疾病名称宫颈腺癌5 英文名称adenocarcinoma of cervix uteri
6 宫颈腺癌的别名adeno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7 分类妇科 & 子宫瘤 & 子宫颈
肿瘤科 & 腹部肿瘤 & 女性系肿瘤 & 子宫颈肿瘤8 ICD号C539 流行病学Hepler、Docxerty等报道宫颈腺癌的发生率占的4%~5%,近年来报道宫颈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从5%上升为15.1%~18.5%,甚至有高达20%~30%的报道。宫颈腺癌可发生于18~84岁妇女,其平均发病年龄在49岁左右,多发生于更年期妇女。值得注意的是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中腺癌比例相当高,其中35岁以下年轻妇女的发病率上升较显著。Pallack等报道31例20岁以下的宫颈癌患者中78%为腺癌。
1.宫颈原位腺癌的发生率在上升,发生率约0.21/10万,占宫颈腺癌的2%~8%。原位腺癌的发病年龄较轻,平均为35.9~38.4岁。
2.微浸润腺癌较少见,因诊断标准不一,真正发生率不详。平均发病年龄在40岁年龄段的。
3.宫颈浸润性腺癌& 由于临床上对其癌前期病变及微浸润腺癌的诊断有一定困难,且宫颈腺癌多数向颈管内生长,不易早期发现,故临床颈浸润性腺癌多见。10 宫颈腺癌的病因宫颈腺癌的尚不清楚,有关发病因素有人认为有与宫颈鳞癌的特点,如早年性交、性生活紊乱、多,也有与相似的特点,、少孕者、、及比率明显高于宫颈鳞癌。也有学者认为宫颈腺癌的发病因素与宫颈鳞癌不同,认为腺癌的发生与性生活及无多大关系,而可能与紊乱及服用外源有关。宫颈腺癌多发生在更年期,与此期体内常发生紊乱有关。在应用类及妇女的宫可见到微腺型腺体增生(microg-landular hyperplasis),这是由于孕激素宫颈内膜柱形细胞下储备细胞增生并向腺体方向分化,说明腺体增生与孕激素有关。Qizilbash、Gallup等认为若服高制剂10年或10年以上,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增高。Gallup报道35例宫颈腺癌中28例曾接受过性激素制剂,其中3例曾用雌、孕激素联合治疗。有学者还注意到宫颈腺癌与长期服用间的相互关系。Ireland报道73例宫颈腺癌患者中有8例曾服用避孕药,Gallup报道35例宫颈腺癌患者中有5例曾服用避孕药1~8年。因多数材料中病例数较少,故避孕药与宫颈腺癌的因果关系尚难定论,但值得引起关注。
生物学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密切。在宫颈鳞癌与腺癌中均可到HPV ,与宫颈癌有关的HPV以16,18和31型为主,但在宫颈鳞癌与腺癌中HPV型别比例却不相同。宫颈鳞癌中以HPV16型为主,HPV18仅占HPV阳性肿瘤的5%~17%,而在宫颈腺癌中以HPV18为主,所占比例高达34%~50%,提示HPV 16,18尤其是HPV18在宫颈腺癌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
11 发病机制宫颈腺癌多数起源于宫颈管内膜,最常见的为颈管内膜型,它可向方向分化,形成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亦可向上皮方向分化,形成浆液状腺癌。另一部分则为中肾残迹起源的中肾腺癌。腺鳞癌则起源于宫颈柱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同时向腺癌和鳞癌两个方向分化,但两者比例不一,分化程度也可不同,故腺鳞癌在上有多种类型。11.1 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鳞癌的癌前期病变,但对宫颈腺癌来说有无癌前期病变尚有争论。11.1.1 (1)宫颈内膜腺体不典型增生常见于较年轻的妇女,多发生于宫颈移行带区,呈单病灶存在或为多灶性。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形态除核异型外,核的位置异常,还可见到腺体轮廓异常。腺上皮不典型增生与癌变的划分较困难,考虑其生物学行为甚为重要。此外,宫颈内膜腺体不典型增生可与宫颈原位腺癌及浸润癌并存,故其诊断以较好。11.1.2 (2)宫颈原位腺癌宫颈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situ,AIS)是指局限于颈管黏膜表面及其以下腺体内的上皮肿瘤,于1953年被确定为一个独特的病种,目前此概念已被广泛接受。
宫颈原位腺癌多从转化带开始,可同时累及宫颈内膜表面腺上皮及深部腺体,可呈多灶性,其病理特点为不典型程度加重,核浆比例大,核异性大,核参差不齐,极性紊乱,但基底膜完整。腺体轮廓正常或异常,如内折、外突和呈角状,也可向腔内呈乳头状突起,但无繁杂分支或实质增生团,癌变腺体深度不超过周围正常腺体的深度,从表面腺上皮层开始不超过4mm为限,间质无浸润也无。11.2 微浸润腺癌(1)大体形态:宫颈表面可光滑,或呈糜烂、、乳头状。多数病例其病变累及宫颈1/2以上。
(2)组织形态:腺体形态异常,表现为:
①细胞向外形成子腺体,浸润间质,周围有浸润和(或)细胞增生。
②腺体成堆增生形成背靠背现象,其中间质极少,癌变腺体中常混杂有正常腺体,有时互相融合成筛状结构。浸润腺体周围常见到原位腺癌形态。11.3 宫颈浸润性腺癌多数腺癌为中、高分化。腺体成分排列复杂,可见乳头从表面突入管腔,有些细胞含有中量至大量黏蛋白。其他类型腺癌包括:肠型、印戒细胞型腺癌、恶性腺瘤、绒毛腺管状乳头状腺癌。宫内膜样腺癌和乳头浆液性腺癌。宫颈腺鳞癌包括腺癌和鳞癌的成分(图1)。
11.3.1 (1)大体形态宫颈腺癌来自宫颈管,并浸润颈管壁,当病灶长大至一定程度时,即从宫颈外口向外突出,此时常侵犯及宫旁组织。
宫颈腺癌的大体形态可多种多样。可向内生长,颈管扩大使整个宫颈增大呈“桶状宫颈”,质硬而宫颈表面光滑或轻度糜烂。向外生长者可呈息肉状、状、乳头状或蕈样团块。近15%的患者无肉眼可见病灶。11.3.2 (2)组织学类型迄今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宫颈腺癌常常不是一种纯的组织学类型,而是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混合,已报道达11种。1975年WHO制定宫颈腺癌的组织学亚型为:宫颈管内腺癌、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中肾)腺癌、腺样囊腺癌、鳞腺癌和未分化癌。在此基础上又有不少学者提出宫颈腺癌的组织学分类。国内陈、杜心谷等(1966)提出分为下列类型:
①宫颈黏液性腺癌:
A.中化的黏液腺癌。
B.低分化的黏液腺癌。
C.微偏腺癌。
②子宫内膜样腺癌。
③透明细胞癌。
④宫颈浆液乳头状腺癌。
⑤未分化腺癌。
⑥宫颈腺鳞癌。11.3.3 (3)各型宫颈腺癌的组织学特征①宫颈黏液性腺癌(mucin secreting adenocarcinoma):这是一种产生黏液的宫颈内膜腺癌,为最常见的类型。按其分化程度形态不一,中等分化者仍了腺体的形态结构,但腺体轮廓不整齐,腺体为单层细胞、假复层或乳头状,腺体的上皮细胞内含黏液。胞核增大、深染。腺癌腺体散在。分化差者无腺结构,常呈一片黏液,细胞出现在黏液湖中,有许多深染增大的核。
②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d carcinoma):是一种向子宫内膜腺体方向分化的腺癌,腺体形态似子宫内膜腺体,腺体呈背靠背图像,腺体间几无间质存在。腺体细胞呈柱形、单层或复层排列。胞核深染而无极性。无黏液产生。
③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也是一种向子宫内膜方向分化的腺癌。细胞大,多角形,有丰富的透明至嗜伊红染色的,排列成腺体或片状结构。腺圈结构中细胞呈单层立方形,核圆、突起如图钉状,核分裂象多。
④宫颈浆液乳头状腺癌(serous papil lary adenocarcinoma):是一种向输卵管上皮方向分化的腺癌,自宫颈内膜表面长出,呈乳头状。乳头有狭窄的间质中心柱,乳头周围有腺圈结构,细胞为复层低柱状上皮,无黏液分泌,核深染而小。
⑤未分化腺癌:细胞小,形态一致,密集成片,无腺体或鳞状细胞组织的结构形态。细胞为立方形或柱形,有的具有围成腺腔的倾向。
⑥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是一种少见的宫颈腺癌,占1%~3%。腺体形态似良性,而生物学行为具恶性肿瘤的特点,是一种分化很好的黏液腺癌,又称恶性腺瘤(adenoma maligium)。其病理特征为腺体增生,密集而紊乱,腺体大小不一,极不规则,多数为奇异有角外翻状,呈卷曲状、爪形,常含点状突起,但腺体无背靠背现象。肿瘤腺上皮细胞近似正常宫颈腺上皮,为黏液性单层高柱状上皮,细胞异形性不显著,腺体浸润深度超过5mm。
⑦腺鳞癌(Squamo-adenocarcinnoma):肿瘤由恶变腺体和恶性鳞形细胞2种成内膜样细胞组成,来源于宫颈柱状上皮下储备细胞,腺体细胞可表现为黏液性细胞或子宫内膜样细胞,一些细胞可有印戒表现,可有腺泡结构或存在少数的分化不良细胞,呈片状或巢状。鳞癌成分常无角化,分化程度不一。12 宫颈腺癌的临床表现12.1 癌前病变的宫颈原位腺癌癌前病变的宫颈原位腺癌常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无或呈表现,靠病理组织学确诊。12.2 微浸润腺癌的临床表现有15%~20%的宫颈微浸润腺癌患者无症状,有症状主要表现为增多,有时呈水样或黏液状,其次为异常阴道流血,常为性交。宫颈可呈不同程度糜烂,或呈息肉状、乳头状,约1/3的患者宫颈外观正常。12.3 宫颈浸润性腺癌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与宫颈鳞癌相似,早期可无症状,通过异常涂片发现。文献报道15%~20%的宫颈腺癌无症状。上海医科大学妇产报道109例宫颈腺癌中13例无症状,占11.9%。Gallu报道35例中3例无症状,占8.6%。在有症状的患者中,主要为异常阴道流血及增多。晚期患者根据病灶广泛程度及侵犯的脏器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坠胀、、症状等。Rutledge报道219例宫颈腺癌,常见症状如下:异常阴道流血159例,占72.6%;阴道排液28例,占12.8%;疼痛11例,占6.9%;其他6例,占2.7%;无症状15例,占6.9%。
异常阴道流血包括性交出血、白带内含血、不规则阴道流血或道流血。白带增多常具特征性,呈水样或黏液样,特别是宫颈黏液性腺癌,患者常诉有大量黏液状白带,少数略带脓性呈状,因量多常需用垫。
宫颈局部可光滑或、息肉状生长,甚至呈状。晚期病例宫颈赘生物表面可有或空洞形成,并由坏死组织覆盖,有阴道或宫旁浸润。约有1/3的患者宫颈外观正常,肿瘤往往位于颈管内,而表面却光滑。绝经后患者阴道穹隆,宫颈萎缩,可使病变不明显。13 宫颈腺癌的并发症宫颈腺癌可与、外阴原位癌、外阴佩吉特病、等并存,发生率约1.8%;宫颈腺癌患者常合并CIN,这两种情况的形成因素不清楚,有人认为两种病变来源于同一先驱——储备细胞。Mair曾报道230例宫颈腺癌中99例合并CIN,占43%,其中轻度23例,中度21例,重度22例,宫颈原位癌33例。另有6例合并浸润性鳞癌。Shingleton报道1/3的患者有恶性鳞形细胞成分并存。Teshima报道30例早期宫颈腺癌中有10例与宫颈原位鳞癌并存。上海医科大学妇产医院的材料报道,109例宫颈腺癌中有10例合并宫颈原位鳞癌,占9%,另4例合并浸润性鳞癌。14 实验室检查14.1 脱落细胞学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标本中见到多个圆形、片状或单个多形时,可考虑腺癌,大多数腺癌细胞中有明显,但有一半左右的患者细胞学涂片可无异常发现。
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用于发现子宫颈腺癌,但其阳性率较子宫颈鳞癌明显低,仅30%,假阴性率高,故易发生及漏诊,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宫颈腺癌多位于颈管被覆柱状上皮及间质腺体内,病灶隐匿,常致取材不足。
(2)宫颈腺癌尤其是早期腺癌的脱落异质改变不如鳞癌显著,特别是高分化黏液腺癌多致阅片疏忽。
对涂片中发现的不典型腺细胞应引起重视。Kafer1e认为在巴氏涂片中不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GUS)虽不常见,但它却是一重要的细胞学诊断,且为Bethesda性质未定的不典型细胞。在总宫颈涂片中的发生率为0.18%~0.74%,伴有临床病变的可能性较大,故对AGus妇女反复多次作宫胞学检查可能是不够的,推荐做。
如临床症状高度怀疑子宫颈腺癌而细胞学检查阴性时,需进一步检查。14.2 碘试验碘试验对癌无,利用正常宫颈上皮富含,会被碘染成棕黑色,而癌上皮缺乏糖原,碘染不着色。在不着色区域取活组织,提高诊断准确率。15 辅助检查15.1 阴道镜检查子宫颈腺癌下所见包括出现高度分化的腺体,正常纤毛结构周围有散在或密集而突起的柱状型绒毛及蜂窝状图像。腺癌的阴道镜图像有别于鳞癌,由于肿瘤组织的特殊生长,发源于宫颈柱形上皮的中管高度扩大,末端终止于类似正常柱形上皮的绒毛突状癌组织中,形成大而分散的点状,有时亦可呈发夹形异形血管,血管且分布异常。宫颈表面腺口异常增多和(或)不规则分布,腺口白色,大小不规则,使宫颈表面似蜂窝状图,尤以黏液性腺癌为著。因此须在阴道镜下行可疑部位多点送病理组织学检查。15.2 颈管搔刮术如病灶位于颈管内,在阴道镜检查的同时应行颈管搔,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正确率。15.3 宫颈锥切子宫颈活检虽能明确诊断,但由于活检所取组织有限有时不能肯定浸润深度,故要诊断是否属于Ⅰa期至少应作宫颈维切术。15.4 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是确诊病变最可靠和不可缺少的。16 宫颈腺癌的诊断宫颈腺癌的诊断除了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外,主要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及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因宫颈表面光滑或仅轻度糜烂,是造成宫颈腺癌漏诊的主要原因。
Maier和Norris提出宫颈腺癌的诊断标准:①存在单一恶性移行区;②在诊刮或子宫切除标本中,子宫内膜无恶性特征;③发生于残端宫颈的腺癌在宫体切除5年以上;④肿瘤大体上位于宫颈,子宫大小正常,宫腔内无明显可见病灶。16.1 微浸润腺癌微浸润腺癌诊断标准尚不统一,有些学者提出诊断标准为:
(1)不典型细胞增生,有正常颈管腺体结构及腺体增生,呈细小芽状或网状或网状浸润增生,但其深度约小于1mm。
(2)较正常宫颈管柱状上皮细胞大的不典型细胞。
(3)细胞核深染,核浆比例增加,见核分裂象。16.2 宫颈早期浸润腺癌Ostor等主张将宫颈早期浸润腺癌定为浸润间质不超过5mm,其他一些学者则建议将浸润间质深度不超过2mm、水平不超过7mm作为微浸润腺癌的界限。国内陈忠年、杜心谷等也主张以浸润深度小于2mm作为诊断标准。还有学者提出以瘤体体积小于500mm3为界,认为它比肿瘤侵入间质的深度更能预测预后,小于500mm3者复发率很少。17 鉴别诊断宫颈腺癌与子宫内膜癌鉴别:宫颈腺癌可以是原发的或性,特别需排除延伸到宫颈管的子宫内膜癌。18 宫颈腺癌的治疗关于宫颈腺癌的治疗方式意见尚不统一,特别是放射治疗。Andras、Fletcher等认为宫颈腺癌对放射的性与鳞癌相似。Nakano(1995)报道58例单纯放射治疗的宫颈腺癌,5年生存率Ⅰ期85.7%,Ⅱ期66.7%,Ⅲ期32.3%,Ⅳ期9.1%。Gallup等则认为宫颈腺癌对放疗不敏感,特别是分化好的腺癌。章文华等报道Ⅰ、Ⅱ期宫颈腺癌放疗后21%的病例有肿瘤残存,121例宫颈腺癌有98例单放射治疗,放疗后肿瘤未控率及复发率达38.8%,而鳞癌组织仅21.5%。
一般认为:①腺癌较鳞癌的放射敏感性差,特别是分化好、有分泌的腺癌。②宫颈腺癌起源于宫颈管内,常呈桶状病灶,且常延伸至子宫下段和深入肌层,用治疗鳞癌的技术治疗宫颈腺癌是不够的。③宫颈腺癌放疗后40%~50%的病例有残余灶,甚至高达2/3,故主张放疗后手术。
因宫颈腺癌对放疗的敏感性较差,故其治疗原则是只要病人能耐受手术、估计病灶能切除者应尽量争取手术治疗。晚期病例手术困难或估计难以切除者,辅以放疗。肿瘤直径>4cm、桶状Ⅰb期、病灶延及子宫下段者,推荐术前放疗,继之手术。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的广泛应用,对一些估计难以切除的宫颈腺癌近年亦有行术前介入治疗,待病灶缩小后再行手术的报道。
1.Ⅰ期& 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双侧。宫颈腺癌的转移率高,Nojales报道Ⅰ期为16.6%,Ⅱ期32.4%;Berek报道Ⅰ期为14.16%,Ⅱ期40.4%;曹斌融等报道Ⅰ期为10.3%,Ⅱ期为34.4%,故Ⅰ期宫颈腺癌也应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浸润性宫颈腺癌的转移率较高,Tabata(1993)对674例宫颈癌尸检研究表明,鳞癌的卵巢转移率为17.4%,而腺癌则高达28.6%。有关宫颈腺癌保留卵巢的尚未见报道,故主张手术时一般不保留卵巢。至于术后是否需常规加用放射治疗及是否提高生存率,争议较多。Kinney等认为辅助放疗对生存率并无明显改善,但可降低盆腔复发率和延长无癌生存期。多数学者认为,当有不良预后因素存在时,如病灶紧靠手术切缘、肿瘤浸润间质深部、大块病灶、宫旁累及、转移等,术后应加放疗。
2.Ⅱ期& 采用手术及放射联合治疗,即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前或术后加用放疗。病灶≥4cm的宫颈腺癌主张术前放疗或介入治疗,待病灶缩小后再手术。也有学者主张先行全盆腔放射加腔内照射,放疗结束后2周或6周行外全子宫切除。
3.晚期患者& 采用以放射为主的,即体外照射加腔内照射,辅以化疗,常用药物有(VP-16)、(MMC)、ADM、()、(DDP)、epirubicin等。对病灶局限在盆腔而腹主旁淋巴结无转移者,最近有脉后行手术治疗的报道。Narimatsu等(1996)报道以DDP10mg/d及5-FU 250mg/d动脉灌注治疗Ⅱb~Ⅲb期宫颈腺癌,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周,肿瘤率达83.5%,使之能通过根治性全子宫切除而完全切除肿瘤。尚有对中心性复发的宫颈腺癌者行盆腔摘除术的少数报道,获得与鳞癌相似的生存率。但此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需慎用。
微浸润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如同鉴别原位癌及微浸润腺癌一样困难。迄今尚缺乏大统计资料,仅有的材料多为少量病例报道,难以据此作出可靠的。目于本病的处理意见尚不统一,从简单全子宫切除到根治性子宫切除,也可采用放射治疗。Burshardt建议微浸润腺癌的手术治疗应与宫颈鳞癌推荐的方案一样,根据病变大小行简单全子宫切除或根治性子宫切除,在他们治疗的那些病例中无1例复发。Teshima等报道30例患者中,有1例浸润间质3mm深的宫颈腺癌行后阴道顶肿瘤复发。杜心谷等也报道了1例类似病例。Buscema、Woodruff曾报道浸润间质3mm的腺鳞生广泛转移。
一般认为,手术治疗与放射治疗对宫颈微浸润腺癌同样有效,但手术优于放射治疗。由于微浸润腺癌宫颈锥切缘受累率高达32%,故不主张保守治疗。若无手术,推荐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若病人要求,则正常卵巢可予以保留,因早期宫颈腺癌镜下扩散至卵巢的机会在2%以下。19 预后宫颈腺癌的预后较差。
宫颈浸润腺癌预后较浸润鳞癌差,多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可能与肿瘤向内生长不易早期发现以致诊断时肿瘤较大,及肿瘤颈管内生长使之较早扩散到宫旁等有关。Eifel报道宫颈腺癌的远处转移率为46%,而鳞癌为12.5%。Kjorstad报道宫颈腺癌的5年生存率为51%,鳞癌为68%(P<0.005)。章文华等报道腺癌的总生存率为45%,鳞癌为60.7%。在一项大样本报道中,宫颈腺癌的实际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60%,Ⅱ期47%,Ⅲ期8%。
(1)临床期别:随临床期别增加其5年生存率递减。Berek报道Ⅰ期82.9%、Ⅱ期42.9%,曹斌融等报道Ⅰ期85.1%、Ⅱ期60.6%,章文华等报道Ⅰb期77.8%、Ⅱ期52.5%、Ⅲ期27.5%。
(2)组织学类型:组织学类型与预后有关,一般来说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较好,腺鳞癌、透明细胞癌及微偏腺癌预后差,有腺腔或乳头结构及不含黏液的腺癌较实质和黏液型预后好,纯腺癌较混合型预后好。
(3)程度:分化程度影响预后。Fu报道分化好的和分化差的宫颈腺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61%、30%。Hurt(1997)报道Ⅰ、Ⅱ、Ⅲ级颈管内膜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25%和11.1%。
(4)病灶大小:随肿瘤大小增加其5年生存率递减。Gragsbe、Rutledge、Hurt等均指出,大块肿瘤治疗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较高。Kilgore认为病灶直径<3cm和≥3cm者,5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异。Berek等报道,病灶<2cm者5年生存率为96.7%,2~4cm者为80%,4~5cm者为50%,而直径>5cm者无1例存活,且病灶>3cm者,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高达50%。
(5)淋巴转移:宫颈腺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较高,随临床期别、病灶大小、细胞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深度增加,淋巴转移率增加。Fu报道Ⅰ、Ⅱ期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转移率分别为15%和40%。Fu、Reagan报道病灶直径<2cm的15例宫颈腺癌,无1例发生淋巴转移,2~4cm组5/30例(16.7%)淋巴转移,>4cm组5/6例(83.3%)发生淋巴转移。Berek报道分化为Ⅰ级、Ⅱ级及Ⅲ级的腺癌,淋巴转移率分别为5.3%、11.1%和50.0%。他还报道浸润<2mm者无1例发生淋巴转移,2~4mm组2/18例(11.1%)、6~10mm组2/7例(28.6%)、>10mm组4/7例(57.1%)发生淋巴转移。有淋巴转移者预后极差。
(6)内浸润:Saigo等报道脉管内浸润与预后有关。
(7)肿瘤浸润深度:随肿瘤浸润深度增加其生存率降低。Hopkins指出,即使Ⅰ期患者,若肿瘤穿透到宫颈50%者预后明显差。
(8)治疗方式:治疗方式也影响预后。Fu报道单手术组无癌生存率为63%,手术加放疗组为83%,而单放疗组仅25%。
上述因素均影响宫颈腺癌的预后,而这些因素间又相互关系密切,互相影响。20 宫颈腺癌的预防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做好随访工作。21 相关药品依托泊苷、丝裂霉素、长春新碱、顺铂相关文献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宫颈腺癌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三 22:29:53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宫颈腺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