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对患者满病情亲兄妹是直系亲属吗患者隐满癌症9年 患者病逝

癌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分析及心理疏导--《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S1期
癌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分析及心理疏导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3.73【正文快照】:
目前 ,癌症的死亡率极高 ,人们谈癌色变 ,认为一旦患了癌症 ,即被判“死缓”,给患者及亲属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 ,心理状态极不稳定 ,亲属的心理状态及对病人的态度 ,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 癌症患者亲属的心理表现1.1 悲痛欲绝 当知道亲人患癌 ,家属会惊恐万分 ,惶惶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近仁;;[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0年06期
文启治;肖伟平;赵述源;方佩芳;;[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年01期
河南省洛阳地区克汀病调查协作组;[J];遗传;1983年02期
赵存必;[J];遗传;1983年03期
马渝强;;[J];国际骨科学杂志;1983年01期
昝亚平;;[J];心血管病学进展;1983年04期
胡诞宁;[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84年00期
赵会全;[J];国际遗传学杂志;1984年02期
;[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1984年04期
商恩荣,陈慧侬,韦明芳,徐丽娜,陈海燕;[J];癌症;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淑娉;;[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谭乐山;;[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A];纪念李人林文集[C];1999年
李秉乾;;[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阎琦;;[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一年集)——中国首届李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阎琦;;[A];中国李白研究(年集)[C];1992年
徐泓;;[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林伟功;;[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张绍友;;[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罗世广;刘玉珍;;[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北京日报;2000年
诚英;[N];重庆商报;2000年
杨君;[N];中国质量报;2000年
王查;[N];中国质量报;2000年
;[N];大众卫生报;2000年
石宝辉;[N];法制日报;2000年
曾慧兰;[N];广东科技报;2000年
吴中人;[N];光明日报;2000年
曼莹;[N];光明日报;2000年
许朝阳;[N];检察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眉;[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贺寨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姜海行;[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张社卿;[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张乐;[D];中南大学;2003年
高雪屏;[D];中南大学;2003年
孙岿;[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张华志;[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鲍明;[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隋桂芹;[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战梅;[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沈淑花;[D];新疆大学;2003年
马启华;[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范俐娟;[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武志文;[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冯申;[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李竹;[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姜淑红;[D];青岛大学;2006年
魏昕烨;[D];郑州大学;2006年
张万军;[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凌志军:疾病初起,癌症患者和他们的亲属最容易犯的一些错误
凌志军:在疾病袭来的最初一段时间,
癌症患者和他们的亲属最容易犯的一些错误
在疾病袭来的最初一段时间,癌症患者和他们的亲属很容易犯下一些错误。我由于设身处地的体验,能够明白这些错误是很难避免的,都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其中有很多看上去也不是什么严重问题。然而我们仍须时时提醒自己,小错误集合起来,常会导致可怕的结果。摆脱这些错误,是我们康复之路的真正起点。
――恐惧,以至惊慌失措。
“我不行了!”“我要死了!”“我这辈子就这样完了!”“为什么是我?”“我怎么这么倒霉?”“我不想死。”等等等等。
癌症患者难免产生诸如此类的念头。我们看到了死亡的阴影,感觉到死神的召唤。应该承认,恐惧以及惊慌失措都是很难避免的。有些研究者指出,死于癌症的人中,其实有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我不敢相信这个数字准确无误,但我相信,制造死亡的决不仅仅是癌细胞的泛滥,还有我们自己的恐惧。
复活之路上的真正力量来自希望和信心,而非来自恐惧。
恐惧是伤害的力量。勇气是康复的力量。
――向病人隐瞒实情。
美国有位挺有名的心理学家,名叫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他在一番研究之后认定,“在美国630万死于癌症的病人当中,80%是被吓死的。”此人原本是位医生,由于目睹太多的癌症患者被恐惧压倒,又用心理学的立场来理解这一现象,所以他竭力反对把实情告诉癌症患者。(引自美国休斯敦《美南新闻》。)
我自己也经历过这种恐惧,所以能够理解马丁·加德纳的建议。
同时,我也知道,有无数病例证明,对病人隐瞒实情有着巨大的弊端。
如果你的家庭充塞着神秘、诡异、压抑、躲躲闪闪的气氛。你就没有办法与患者开诚布公地讨论疾病和治疗,更不可能齐心协力对抗疾病。
――让家里充满悲伤和绝望的气氛。
癌症患者的家里是很难有笑声的,在疾病爆发的最初几周尤其如此。我们的周围充满了悲伤和绝望,还不免怨天尤人。可是,我们必须明白,快乐和充满温情的生活环境是癌症患者走上康复之途的最重要的保障。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不是用金钱救命,而是依靠希望和快乐的心情来救命。
――医生说什么信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在和医生面对面的时候,我们总是谨小慎微,就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似的。我们告诉自己,只能听医生的、医生比我们高明、不能对医生的任何一个建议提出疑问。
而医生总是神气活现。他们会信誓旦旦地宣布,你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而且癌细胞正在疯狂地扩展,每拖延一分钟都会让治疗更加困难。
他们会说“发现得太晚了!”“为什么不早点来看?”……
他们也会提出治疗措施:“必须手术!”“手术?当然有危险。”“不手术?拖过不一年了!”“手术已经不行,太晚了!”“必须放疗!”“必须化疗!”“全身化疗!”“疗效?这要因人而异。”……
当然他们还会告诉你种种后果:“有的人效果不错啊,有的人对化疗不敏感。”“副作用?任何药都有副作用!”……
在有意无意地营造出一派恐怖气氛之后,医生会让你自己决定该做什么。他们会拿出一大堆文件来,让你签名,同意他们这样做或者那样做。同意接受一切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不幸后果,而且不会追究医生的责任。
你的家人哆哆嗦嗦地签了名,然后把钱交给医院。好了,从法律上来说,这是你自己的决定。可是,想象一下实际的情形,当一个医学权威甚至一群医学权威异口同声地宣布,如果不采取什么措施就会怎样怎样的时候,已经惊慌失措的病人和他们的家人,除了亦步亦趋地走上医生为他们指引的道路,又能怎样?
然而我们站在医生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却又不能责怪医生在制造恐怖气氛。医生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不管他们说什么,决定是由你自己做出的。
所以,无论医生勾画出一幅多么可怕的图画,都不要失去自己的理智。否则,你在同癌症抗争的起点上,就已经注定了失败。
――过度反应: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治。
几乎所有癌症患者和他们的亲属都会这样想:“不惜一切代价”、“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治病”、“请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
其实,过度治疗正是目前癌症治疗领域里最严重的弊端之一。有无数证据证明,过度治疗会破坏人的基本的生理平衡,颠覆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患者更快更痛苦地死亡(这一点我在后面还要详细说明)。
过度治疗是建立在患者过度反应的基础之上的。它不仅让你倾家荡产,而且还让你减少了康复的机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过度治疗正随着所谓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商业逻辑的拓展而日愈严重。
很多病人会对医生说,“我有钱。请给我最好的治疗、最好的药。”可惜的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不是有钱就能救命。
我相信很多癌症患者的治疗最后归于失败,不是具体的治疗措施失当,不是药效不灵,不是医生不尽心尽力,甚至也不是“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不正确的药物。
我们必须明白,“不惜一切代价”的冲动常常诱使我们犯错误,而冷静和理智是我们不犯错误的前提。
同时我们还必须记住,最激进、最先进、最昂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我母亲患胃癌后,医生曾悲观地预期活不过一年。她在手术后又服用一种化疗药物,竟奇迹般地痊愈了,到现在已经11年,还好好地活着。母亲长时间服用这种药,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每天照吃照睡。曾有一度,我对此药大为叹服,每遇有人患了胃癌,便极力推荐,直到一位朋友的父亲也患了胃癌,我才看到这种药的可怕的另一面。他父亲服药后,立刻出现激烈反应,呕吐不止,滴水难进,只好停用。
这件事给了我一个教训:有些药,用在这个人身上是良药,换一个人也许就是毒药。
(待续。摘自《重生手记》)
相关文章:
广品山人的博客:住院治疗的风险,并不比呆在家里更小作为癌病病人,防止病死是必须的,其实,更要防止被治死。在现在的医疗环境下,有时,被治死的概率,远远大于被病死的概率。对于这一点,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或者不大相信。自从03年2月被宣布癌了...
广品山人《癌变》:这就是化疗伍金明最后几个疗程的化疗,是非常难受的。应该是随着化疗越做越多,身体的免疫力抵抗力,在化疗药物的反复冲击下,越降越低,对化疗药物的承受力,也越降越最低。多少次,伍金明都在担心,自己能不能把六个疗程扛完,多少...
我的更多文章:
( 14:51:36)( 08:24:30)( 09:53:05)( 14:47:06)( 12:05:40)( 08:18:50)( 08:43:55)( 19:06:02)( 18:47:21)( 11:33:0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影响癌症患者主要照顾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及分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影响癌症患者主要照顾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及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癌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恶性疾病,其难治愈,易复发,令患者及家属倍受折磨和痛苦。如果家里有一人罹患癌症,病人身体,精神以及家庭经济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所感受不到的。
  首先谈谈就医,目前肿瘤医院治疗水平及设备一二线城市的却比较好,特别是一线城市。所以大凡稍有条件者一般都选择去一线的肿瘤医院,这就必然造成了人多为患,就医难,住院难上加难。大的肿瘤医院人头攒动,就连上电梯都要排很长的队。挂号难,天天都可以看见凌晨就在排队的病人或者家属,风雨无阻,寒暑照旧。一个黄牛号几百上千,这无疑给病人及家属雪上加霜。病痛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你在就医时遇到一个冷漠不负责任的医生,耗尽心血挂到的专家号,在就诊时聊聊几个字,短短几分钟,要不就是开了一大堆化验单,轻敲键盘就是几千元的各种名目的抗癌药,然后就草草收场。癌症,在早期是很不容易发现的,一旦发现,大多数已经是中晚期,要知道,这时有的病人精神受到严重打击后,病情的发展是很不好的,住院渺茫,一个检查就要耗费大半天时间,各种化验没有几天时间是完成不了的,特别是外地的就医者,住宿,吃饭都面临着重大问题。在肿瘤医院,你会看到儿女带着憔悴的白发苍苍的父母,你会看到神情恍惚的父母领着子女,你会看到丈夫挽着柔弱的妻子,你也会看到妻子搀扶着病重的丈夫.....
  送红包是现在看病住院的热门话题,现在各个医院的宣传栏里都醒目地广而告之:禁止收红包!病人特别是癌症病人,病人的求生和家属的救命心理和其他疾病是有区别的。在住院及手术时大都思虑过送红包,这样可以及时住院以及在动手术时可以寻求心理上的安慰。000.....,这使得本来就面临重大痛苦的病人及其家属承受的压力更大,看到有的讲医生拒收红包(这个上帝最清楚),这可能是因为你送红包的金额,时机,地点选择的不好。(当然,不排除当下还有个别良心没有完全泯灭的好医生)
  谈谈治疗,目前,医院不同,你会发现有时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同样的病,就化疗而言你就会发现方案有些差异,不太严谨,缺少规范。癌症病人哪些东西可以吃,哪些东西不可以吃?各种癌症病人出院后定期一定要复查哪些项目?平时要注意些什么?.....病人及家属除了道听途说,病友的口口相传外,上网百度,估计都是带着疑惑离开医院的。癌症经过手术,化疗,放疗治疗后,并不意味着结束,还将面临着重大挑战,防止复发,转移是面临的重大问题。就目前信息来看,出院后中医中药调理铺天盖地,究竟起不起作用,可能还是一个疑问。再者生物治疗也风起云涌,有啥真正效果也不见权威论证。既然中医中药可以用于癌症后期的治疗,为什么同一癌症,同一分期,情况一样的病人各地药方却大不相同?真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对各种癌症制定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包括中医中药,生物治疗等。猴头燕窝,冬虫夏草,海参,破壁灵芝孢子粉,名目繁多的各类抗癌药.....究竟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有没有作用?谁又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呢?要知道,只要有用,为了父母,为了子女,为了妻子,为了丈夫......一句话,为了救命!患者家属是舍得的,哪怕是摔锅卖铁,倾家荡产。
  当下国家是真该注意肿瘤医院的建设了,多培养一些高水平的肿瘤医生,去挽救哪些脆弱的生命。再者,真希望肿瘤医院的专家教授医生们用自己的真心和热情去对待哪些期望重生的癌症患者,让他们在有生之年不要再经历冷漠和无助。真希望一般肿瘤医院的医生尽快提高你们的业务水平,让家乡的癌症患者少些奔波.....说实话,在天涯看到好多癌症患者家属,我认为水平都比有些医生的水平高。
  经常看到别人劝癌症病人:“心情要开朗,要想得开,要天天开心.....”其实是好意,但可能吗?癌症病人及其家属整天要面临着像定时炸弹一样,不知何时要爆发,何时将会与自己的亲人分别,生死难卜,前路迷茫.....但是,家庭如有癌症病人,心情不开朗但不要灰心,想不开但还要看到希望,不开心但要学会适应现在的生活方式,平静地生活,多孝敬孝敬父母,多体贴体贴子女,多安抚安抚丈夫,多疼爱疼爱妻子.....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前段时间中央10台播的《肿瘤医院》系列节目,我看了很有感触,就是对癌症患者及家属的真实写照!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梅艳芳患癌症病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