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宁补肺丸还有卖的那里有卖

关注我们:
加微信查订单& 清金宁肺丸
清金宁肺丸
摘 要:清金宁肺丸, 拼音名:Qingjin Ningfei Wan 英文名: 书页号:Z8-171 标准编号:WS3-B-1635-93 【处方】 陈皮
96g 法半夏 384g 化橘红 240g 甘草 240g 麻
【通用名称】清金宁肺丸
拼音名:Qingjin Ningfei Wan 英文名: 书页号:Z8-171 标准编号:WS3-B-1635-93
【处方】 陈皮
96g 法半夏 384g 化橘红 240g 甘草 240g 麻黄 384g 苦杏仁(炒) 240g 曼陀罗叶144g 茯苓
24g 五味子(醋炙) 240g 桂枝 240g 白芥子(炒) 144g 瓜萎子(蜜炙) 384g 川贝母 384g 浙贝母
48g 桔梗 240g 厚朴(姜炙)
96g 款冬花
96g 百部 240g 白及 384g 地骨皮
【制法】 以上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每 1000g丸药用滑石粉250g包衣,打光,即得。
【性状】 本品为白色光亮的水丸,除去包衣后显黄褐色;味微苦。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6 μm 。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状。石细胞分枝状,壁厚,层纹明显。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成观类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花粉粒球形,直径约至32μm ,外壁有刺,较尖。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功能与主治】 祛痰、止漱、定喘。用于肺失清肃白痰,胸满气喘,睡眠不安,精神疲倦。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3~6g,一日 2次。
【注意】 孕妇及感冒咳喘者慎服。
【规格】 每 100粒重6g
【贮藏】 密封。
上一篇:暂无  马铃薯汁治便秘  [方 剂] 马铃薯。  [制用法] 将马铃薯洗净,在搅肉机中挤压,将液汁用纱布滤过。每早空腹及午饭前各服半玻璃杯。  [功 效] 和中养胃,利湿解毒。用治便秘。  [验 证] 据《中级医刊》 1954年第1期介绍,用上法曾治疗料例长期便秘,其中74例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5例为慢性肠炎,4例为慢性胆囊炎,l例痔疮,全部获愈。大部分在服用2-4天内见效,个别服用20天才有效。   [备 注] 发芽的马铃薯禁忌食用,因为芽眼附近含龙葵精,这是一种有毒物质,吃后轻者泻痢,重者发生恶心呕吐,甚至麻痹痉厥,应特别注意。
  治妇女经血不止 妇科 月经病   生芪9克、山药9克、苡米21克、酒芍6克、当归炭12克、阿胶珠15克、荆芥炭6克、连有炭9克(双名荷花子)老棕炭6克。水煎服。&经血&
  益气润肠汤治习惯性便秘  [方 剂] 炙黄芪15克,潞党参15克,炒白术30克,当归15克,熟地30克,升麻6克,炒枳壳6克,柏子仁10克,郁李仁6克,肉苁蓉10克,桔梗10克,火麻仁10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松子仁10克,橘红6克,沉香3克,天花粉10克。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亦可制丸服。  [功 效] 益气助运,生津润肠。  [验 证] 邱某某,男,78岁,市民。反复发作便秘、腹胀5年余,用中西药物时,吃药后仅缓解一时,过后症状如故。食后腹胀甚,微咳气喘,无烟酒嗜好,有时便次间隔5-7天,粪质硬结,艰涩不爽,常因此不敢多进食。形瘦面悴,脉细涩,苔薄白,舌淡红而质瘦,X 线胸片示肺纹理增粗,两肺稍有透亮度,肛检一期子痔,余未见明显异常。诊为习惯性便秘伴“慢支”及轻度肺气肿。证属肺脾气虚,津亏肠燥。方用益气润肠汤:灸黄芪、潞党参、当归各15克,炒白术、熟地各30克,升麻、炒枳壳、郁李仁、橘红各6克,柏子仁、肉苁蓉、桔梗、火麻仁、桃仁、杏仁、松子仁、天花粉各10克,沉香3克。上方连服30剂,腹胀已除,大便每隔3-4 天一次,质软,再以前方制丸续服3个月以巩固疗效。2 年后追访,便秘基本未复发。
  妇女痛经中药方剂 妇科   月经病 中药处方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活血。  【方名】二香饮。  【组成】广木香3克,当归3克,香附3克,川芎3克,青皮3.6克,牡丹皮3.6克,枳壳3.6克,生地3.6克,蓬莪术3.6克。  【用法】加生姜8片,水煎,空腹服。  【出处】《丹台玉案》卷五。
  中药处方  【辨证】冲任虚寒,营血不足。  【治法】温经脉,调冲任,止疼痛。  【方名】石英汤。  【组成】紫石英9克,全当归9克,桑寄生9克,炒杜仲9克,丝瓜络9克,麦冬9克,肉桂1.5克,吴茱萸2.  4克,川椒2.4克,乌药3克,橘叶4.5克,橘核12克,白芍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程门雪方。
  中药处方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破瘀活血,调经止痛。  【方名】红花当归汤。  【组成】红花3克,当归3克,怀牛膝3克,苏木3克,川芎1.5克,麸炒枳壳1.8克,莪术2.4克,赤芍2.4克,三棱2.4克,芫花2.4克。  【用法】水煎,临卧服。  【出处】《叶氏女科证治》卷一。
  中药处方  【辨证】寒湿凝滞。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止痛。  【方名】吴茱萸汤。  【组成】当归6克,肉桂6克,丹皮6克,吴茱萸6克,麦冬6克,防风3克,细辛3克,制半夏6克,藁本3克,干姜3克,茯苓3克,木香3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大黄膏治便秘  [方 剂] 大黄适量。  [制用法] 研为细末,备用。用时取药粉10克,以酒调成软膏状,敷于脐部,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再用热水袋在膏上热敷10分钟。每日换药1次。  [功 效] 泻下通便。  [验 证] 据报道:治疗小儿便秘30例,病程l周以上,用药1-3天,治愈28例,另2例症状也有所改善。  [备 注] 民间方。临床验证,用治热秘,效果亦佳。
  月经过多中药方剂 妇科 月经病 中药处方  【辨证】肝郁血热。  【治法】平肝解郁,调冲止血。  【方名】平肝开郁止血汤。  【组成】醋炒白芍30克,土炒白术30克,酒洗当归30克,丹皮9克,三七根末9克,酒炒生地9克,甘草6克,黑芥穗6克,柴胡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傅青主女科》卷上。
  中药处方  【辨证】阴虚血热,瘀滞胞络。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化瘀。  【方名】上海甲方。  【组成】生地12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大蓟15克,小蓟15克,炒槐花9克,茜草9克,炒蒲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西医结合资料选编》&月经过多&
  排卵期子宫出血方二补肾清热方 妇科 月经病 方名:补肾清热方  【功能主治】  功能补益肾阴,清热利湿。主治排卵期子宫1出血病。  【处方组成】  生地12克、杞子12克、山药12克、白芍12克、甘草6克、墨旱莲12克、黄柏12克、苦参12克、石莲子12克、乌贼骨12克、黄草12克、当归炭9克、鸡冠花9克、甘草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2例,药后排卵期子宫出血未现,疗效甚佳。  【处方来源】  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刘桂珍。
  排卵期子宫出血系肾之阴阳失调,阴虚阳盛,虚火入侵带脉,灼伤津液,或湿热下注,血络受伤所致。治疗以补肾养阴为主,兼清肾中虚火,益阴制阳。湿热久羁下焦,或伤肾阴,故治疗以益养肾阴与清理湿热并用,刘氏用生地、杞子、山药、白芍益肾补阴为主,同时配合清热和湿而无苦燥伤阴之弊的黄柏为辅,再加入其他诸药,全方配合,滋而不腻,苦而不燥,收而不涩。&子宫&
  月经病方
妇科 月经病   鸡蛋10个,党参、黄芪、红枣各20克,炙草6克,当归、白术各9克,升麻、柴胡各5克,陈皮9克,生姜15克,白糖600克,苏打2克。将党参、黄芪、当归、升麻、陈皮、生姜、炙草、白术、柴胡、红枣去灰渣加工烘干,研细成末。鸡蛋打入盆内,用掸蛋机掸成泡,加入白糖继续掸泡使蛋浆与白糖溶为一体,加入面粉,中药粉末,苏打继续掸泡,合为一体。在蒸笼内垫一层细草纸,将蛋浆倒入擀平,蒸约10分钟,取出翻于案板上,用刀切成20个条形方块即成。本方除适用于月经先期外,亦对妇女子宫1脱垂疲倦无力,久泻脱肛有效。&月经病&
  排卵期子宫出血方一杨氏调冲汤 妇科 月经病 方名:杨氏调冲汤  【功能主治】  功能补肾调冲,疏肝凉血。主治排卵期子宫1出血病。  【处方组成】  (1)熟地12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菟丝子12克、仙灵脾12克、续断12克、生地炭12克、炙黄芪12克,水煎服。  (2)炒丹皮6克、生地炭12克、柴胡9克、郁金9克、白芍12克、山茅根12克,水煎服。【辨证加减】  肾虚加山萸肉、墨旱莲;脾虚加黄芪、茯苓、陈皮。  【临床疗效】  治疗12例,痊愈11例,1例好转。  【处方来源】  武汉部队总医院杨永珍。  【按语】  排卵期子宫出血致病原因常与脏腑功能和冲任失调有关,而脏腑功能与冲任功能的和谐常与肾气充足有密切关系,肾与肝是母子关系,乙癸同源,所以治疗时以补肾入手,佐以疏肝健脾,凉血止血可获一定的疗效。&子宫&
  猪油治肝脏肿大  [方 剂] 猪板油90克。  [制用法] 将猪板油溶化晾凉。l次饮服。  [功 效] 用于黄疸型肝炎之肝脏肿大。  [验 证] 据《江苏中医》介绍,某女患此症,令服猪油后,大便泻数次,肝肿即消,肋下亦不痛,隔数日黄亦退,后未再发
  益肾清解汤治慢性乙型肝炎  [方 剂] 巴戟、肉苁蓉、制首乌各20克,仙灵脾、菟丝子、丹参、黄芪、白芍、黄柏各15克,虎杖、旱莲草各30克,晚蚕砂,郁金各10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1剂。  [疗 效] 据医学杂志介绍用此法治疗6例乙肝病人,疗效很好。  [验 证] 彭xx ,男,60岁,农民。不思食,恶闻油气,口渴,喜浓茶,心烦,腹胀,小便黄,精神不振,面色萎黄、暗滞,形瘦,经多方治疗,未能控制症状。后来采用“益肾清解汤”, 服药30剂,上述症状消失,面色转华,形休转胖,精神佳,食量大增,小便清,能参加正常体力劳动,经多方化验为阴性,一切如平人
  中药处方  【辨证】肝郁血热。  【治法】养血和营,疏肝健脾,兼清郁热。  【方名】加味逍遥散。  【组成】当归3克,芍药3克,茯苓3克,炒白术3克,柴胡3克,牡丹皮1.5克,炒山栀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内科摘要》卷下。
  中药处方  【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养阴清热,和血调经。  【方名】安经汤。  【组成】当归身4.5克,川芎1.  5克,艾叶1.5克,阿胶珠1.5克,甘草1.5克,黄柏1.5克,知母1.5克,白芍2.4克,姜汁炒黄连2.4克,生地黄3克,黄芩3克,香附3克。  【用法】水煎,空腹时服。  【出处】《医学正传》卷七。
  中药处方)  【辨证】肾气不固。  【治法】平补脾肾,调经固冲。  【方名】安冲调经汤。  【组成】山药15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石莲肉9克,川断9克,熟地12克,椿根白皮9克,生牡蛎30克,乌贼骨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奉五妇科经验》。
  中药处方  【辨证】阳盛血热。  【治法】凉血清热。  【方名】生四物汤。  【组成】生白芍9克,生地9克,知母9克,生黄芩9克,川芎6克,生当归身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门八法》卷四&月经&
  月经后期中药方剂 妇科 月经病   中药处方  【辨证】脾虚血少。  【治法】健脾养血。  【方名】加味归芎饮。  【组成】焦白术30克,生地30克,川芎15克,升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学集成》卷三。
  中药处方  【辨证】血虚不足。  【治法】生气补血。  【方名】八物汤。  【组成】熟地6克,川芎6克,白芍6克,当归6克,人参4.5克,白术9克,陈皮3克,半夏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女科切要》卷一。
  中药处方  【辨证】寒凝血脉。  【治法】温经养血,通络调经。  【方名】姜苓阿胶汤。  【组成】丹皮9克,丹参9克,桂枝9克,茯苓9克,干姜9克,首乌9克,阿胶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四圣心源》。
  华佗治肝痈神方加味治肝脓疡  [方 剂] 当归、生甘草、柴胡、龙胆草各10克,金银花60-100克,连翘、蒲公英、白芍、茵陈各30克,栀子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肝脓疡神效。  [验 证] 张x 、,男,2岁,反复寒战高热,右胁疼痛10余天,伴口苦口臭,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体温39.8℃ ,肝区叩击痛(+ + + ) ,肝肋下4厘米,压痛明显。超声波检查见右腋前线第8肋间至腋中线第9肋间,可见一液平段。粪检3次;未发现阿米巴原虫。诊断为肝脓疡。经用青、链霉素及红、氯霉素等治疗,未见好转,而求治于中医。来诊时舌质红赤、苔,黄厚腻,脉弦数。此为肝胆湿热,结毒成痈,乃用上方治之,3剂后热退,右胁痛减轻;再进3剂,超声波检查液平段已消失。再以上方去栀子、龙胆草、加沙参、麦冬调治l周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中药处方  【辨证】脾胃不足,痰湿内阻。  【治法】补气健脾,化痰利水。  【方名】归芍六君子汤。  【组成】当归身6克,白芍6克,人参4.5克,茯苓4.5克,白术4.5克,陈皮3克,半夏3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剂。  【出处】《笔花医镜》卷二&月经&
  猪胆绿豆丸治肝硬化腹水  [方 剂] 猪胆4个,绿豆面500克。  [制用法] 将猪胆阴干或烘干,研末,同绿豆面加水捏成豆丸。每服6-9克,每日3次,服完为止。  [功 效] 疏肝健脾、利二便。用治肝硬化腹水。  [验 证] 据《常见药用食物》介绍,某男,患肝硬化腹水3年,服上方。后症状基本消失
  楼主辛苦啦,各种跃跃欲试  
  鲫鱼赤小豆治肝硬化腹水  [方 剂] 卿鱼(或鲤鱼)1条(约500克),赤小豆500克。  [制用法] 将鱼去鳞及内脏,同赤小豆加水共煮至烂熟,不加任何调料。每晨服用,只趁热饮汤,不吃鱼、豆,连续服饮。  [功 效] 利水消肿。用治肝硬化腹水,久服排尿量明显增加。  [验 证] 据《新中医》介绍,本方治疗腹水疗效极佳。
  西瓜疗法治多种腹水  [方 剂] 西瓜1个,砂仁120个,大蒜瓣250克(去皮)。  [制用法] 将西瓜顶端开一小盖,去瓜瓤不用,留瓜皮,纳人砂仁和大蒜,再把小盖盖好封严。然后用和好的黄泥涂裹西瓜,成为大泥球,置日光下晒干再置木柴火堆上架起烘烤(禁用煤火)o 去泥,将瓜干研成细面,备用。每日早晚各服1.5 克,白开水送下。腹水消退后禁忌食盐及西瓜。  [功 效] 清热利尿。用治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肾炎腹水等。  [验 证] 据(家庭保健)介绍疗效理想。
  中药处方  【辨证】脾肾虚寒,命火不足。  【治法】温肾暖脾,固涩止泻。  【方名】四神丸。  【组成】肉豆蔻(生用)60克,炒补骨脂120克,五味子60克,吴茱萸120克。  【用法】上为末,加红枣50枚,生姜120克,水煮至枣熟,去姜,以枣肉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时开水送下。  【出处】《内科摘要》卷下&经行泄泻&
  月经病方
妇科 月经病   人参6克,黄芪30克,大枣15枚,去心白莲米去心60、粳米克60克。先将人参、黄芪用清水1000毫升,文火煮取200毫升去渣,大枣去核,与莲米、粳米共煮为粥。1日1剂,可连续1周。本方对月经先期因气虚所致者疗效较好。&月经病&
  经行身痛中药方剂 妇科 月经病 中药处方  【辨证】气血虚有滞。  【治法】温经活血,消滞止痛。  【方名】起痛汤。  【组成】当归6克,甘草1克,白术2.4克,牛膝2.4克,独活2.4克,肉桂2.4克,韭白8根,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嵩崖尊生全书》卷十四&经行身痛&
  经行发热中药方剂 妇科 月经病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胆火郁。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调经。  【方名】达气养营汤。  【组成】人参3克,黄连3克,当归身9克,白芍9克,川芎4.5克,木香3克,白豆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陆氏三世医验》卷五。
  宣肺利水饮治肾炎  [方 剂] 桔梗4.5克,杏仁、苡仁、猪苓、泽泻、大腹皮各6 克,陈皮、木通、五加皮各3克,茯苓9克,葱白1小撮。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1剂。  [功 效] 宣肺行气,利水渗湿理脾。后以此方治几例小孩肾炎,均治愈。  [验 证] 杨xx ,男孩。1966年7月间突然面颊肿大,迅速及全身,经医院诊为肾炎。给服中西药等,肿仍时轻时重,虽经先后住院治疗4个多月,病情终未见好转而出院。多方寻找草药单方治疗均未见效。笔者诊时患儿仍全身浮肿,有时喘气口渴,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小便量极少而色黄。治以宣利行水,理脾利湿。予上方,服6剂后小便较清长,浮肿减轻,饮食增加,精神较好。服至20剂,肿消如常人。在此期间并服用饮食单方:鲫鱼煮大蒜。3个月后。患儿因偷吃了盐腌辣椒,全身肿又复作,按原方又服10剂,水肿又消退。此后,患儿戒盐3年,肿未复发。经尿复查无异常始食盐,至今已长大成人。
  中药处方  【辨证】阴虚内热。  【治法】行气活血,清热凉血。  【方名】清金养血汤。  【组成】川芎1.8克,当归3克,白芍3克,香附(童便浸)3克,麦冬3克,白术3克,丹皮2.4克,地骨皮2.4克,生地2.4克,五味子9粒,炒甘草0.6克。  【用法】水煎服,不拘时候服。  【出处】《李氏医鉴》卷八&经行发热&
  消风散剂治疗急性肾炎   [方 剂]防风、荆芥各8克,生石膏、茺蔚子、苦参、大力子各10克,知母、生白术、当归各6克,蝉蜕5克,木通4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功 效] 疏风清热,除湿利水止痒。共治30例,疗效满意。  [验 证] 读《浙江中医杂志》 1986年第9期金明星氏所撰“消风散治疗急性肾炎30 例”一文,颇受启发。试用于临床,确获良效。如陈x ,男,14 岁。7 天前感冒发热、咽痛,近日发现眼睑及周身浮肿,时咳,身倦乏力,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血压16 / 9 . 5 千帕斯卡。尿检:尿蛋白(+ + + ) ,红细胞( + + ) ,白细胞(+ ) ,颗粒管型少许。证属风热伤肺,肺失宣疏,水溢肌肤之风水证。治宜疏风泄热,利湿消肿。予消风散加减。处方:荆芥、防风、大力子、芜蔚子、苦参各9克,生石膏、生地各10克,知母、苍术、当归各8克,蝉蜕、木通各5克,茯苓皮12克,甘草4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6 剂,尿量增多,浮肿消退。尿检:尿蛋白(土),红细胞少量。继服原方7剂而愈。随访半年,尿检正常。
  加味黄芪粥治肾炎  [方 剂] 黄芪、生薏仁、糯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研末)9克,金橘饼2枚,或酌情加人白茅根40克,六月雪12克,紫丹参10克。  [制用法] 先以水600毫升煮黄芪20分钟,去渣,次入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人鸡内金,糯米,煮熟成粥。如加人白茅根等药,可与黄芪同煮。此为l天量,分2次服,食后含服金橘饼。  [疗 效] 治肾炎效果甚好。  [验 证] 所治8 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35-75岁;初发6例,复发2例;病程最长1.5年,最短6个月。伴贫血3 例,心律失常1 例。蛋白尿在+-++ +之间,红细胞在+-++ + +之间,血红蛋白在6 -11克%之间。服药l月后复查,若蛋白尿消减,则持续服用1-2个月;尿蛋白完全消失后,仍继续服用3个月以巩固疗效。经治疗后,8例患者均获临床治愈,症状消失,所有化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能参加轻体力劳动。从药物及临床分析,此方对肾阳虚、肾气不足者,疗效较好。
  中药处方  【辨证】瘀血凝滞。  【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名】宫外孕Ⅱ号方。  【组成】丹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9克,三棱3-6克,莪术3-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宫外孕&
  经期水肿中药方剂 妇科 月经病 中药处方  【辨证】肝郁脾虚。  【治法】活血通经,利水消肿。  【方名】木香调胃散。  【组成】木香4.5克,陈皮4.5克,甘草4.5克,三棱3克,莪术3克,车前子3克,大腹皮3克,红豆3克,砂仁3克,苍术3克,木通3克,山楂3克,川萆解4.5克,生姜皮1.5克。  【用法】上为粗末,水煎服。  【出处】《胎产新书》&经期水肿&
  妇科闭经中药方剂 妇科 月经病 中药处方  【辨证】肝郁气滞,胃失和降,经脉闭阻。  【治法】舒肝和胃,活血通经。  【方名】舒肝活血通经汤。  【组成】炙香附10克,吴萸连6克,姜川朴6克,紫丹参15克,川楝肉10克,炙元胡6克,桃仁6克,枳实6克,当归12克,丹皮10克,半夏10克,赤白芍各6克,焦三仙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瞿文楼方。  中药处方(二)
  中药处方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调补气血,健脾益肾。  【方名】加减八珍汤。  【组成】党参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当归9克,桂枝9克,川芎9克,熟地15克,鸡血藤15克,制附块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朱南荪方。
  银翘合剂治风热感冒  [方 剂] 板兰根、银花、连翘各30克,荆芥10克(后下)。  [制用法] 煎成50%浓液,每服30-60ml , 1日3次,儿童酌减。服药后多饮水。  [加 减] 咳嗽加生甘草、桔梗、杏仁各10克。,咽喉肿痛加锦灯笼、山豆根各10克  [功 效] 主治风热感冒,咽红喉痛,目赤发热或咳嗽痰黄等。  [验 证] 靳xx ,男,20岁。就诊日期;1970年3月。患者发热头痛,喉红痛,咳嗽痰粘黄,咯不爽。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予上方加味,每服60ml,1日3次。第2天退热,第4天咳嗽咽喉红痛均解而愈。  [备 注] 风寒外感忌用。
  冰糖鸡蛋治感冒  [方 剂] 鸡蛋1个,冰糖30克。  [制用法] 将鸡蛋打破,同捣碎的冰糖混合调匀。临睡前用开水冲服,取微汗。  [功 效] 养阴润燥,清肺止咳。治感冒,症见流清涕、咳嗽、发冷等。对小儿流鼻血亦有效。  [验 证] 赵xx ,女,17岁,感冒后经治疗较差,遂取本方服用,一次即愈。
  大白萝卜汁治感冒头痛  [方 剂] 大白萝卜。  [制用法] 将大白萝卜洗净,捣烂取汁。滴人鼻内,治各种头痛;饮用治中风。  [功 效] 治感冒头痛、火热头痛、中暑头痛及中风头痛等。  [验 证] 据《新中医》介绍,本方曾治愈感冒患者23例,收效良好。
  我去,楼主一人盖楼成神的节奏啊!
  萝卜甘蔗汤治发热咽痛  [方 剂] 萝卜、甘蔗各500克,金银花10克,竹叶5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 萝卜与甘蔗切块,加水于砂锅内,下金银花、竹叶共煎,饮服时加白糖。可当茶饮,每日数次。  [功 效] 消积化热,润燥止痛。治感冒,症见发热、咽喉疼痛及鼻干等。  [验 证] 经临床治疗9例,9例全部痊愈。
  Mark  
  中药处方  【辨证】血虚肾亏。  【治法】养血益阴,补肾填精。  【方名】四二五合方。  【组成】当归9克,川芎3克,白芍9克,熟地12克,覆盆子9克,菟丝子9克,五味子9克,车前子9克,牛膝12克,枸杞子15克,仙茅9克,仙灵脾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奉五妇科经验》。
  中药处方  【辨证】肝肾精枯,气血亏甚。  【治法】气血双补,兼滋肝肾。  【方名】益气补冲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神12克,当归9克,熟地12克,黄芪9克,枸杞子9克,菟丝子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药处方  【辨证】气血虚弱,心脾郁结。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兼清肝热。  【方名】加味归脾汤。  【组成】当归3克,茯苓3克,白术3克,炙黄芪3克,龙眼肉3克,远志3克,炒酸枣仁3克,木香1.5克,炙甘草0.9克,人参3克,柴胡2克,山栀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正体类要》卷下&闭经&
  月经病方
妇科 月经病   青蒿、丹皮各6克,茶叶3克,冰糖15克。前药洗净,置茶杯中用鲜开水泡浸15-20分钟,入冰糖溶化,当茶饮,不拘时拘量。本方清肝凉血,适用于肝郁血热所致月经提前。&月经病&
  倒经的偏验方 妇科 月经病   验方组成:韭菜头适量用法用量:捣烂取汁,童便冲服附注:此病多因肝郁化火犯肺,或阴虚肺热,络脉损伤,血随火动上逆所致。肝火犯肺者,兼见急躁易怒,头痛胁疼,口苦咽干,心烦等症。阴虚者,兼见午后潮热,咳嗽颧,手足心热等症  验方组成:龙船花根克鲜旱莲草克功能主治:倒经。症见头昏微热、机红目赤、腰背酸痛或腹痛用法用量:以旱莲草克捣取汁浸泡龙船花根天,取出蒸后阴干。如此  验方组成:韭菜头适量。用法用量:捣烂取汁,童便冲服。附注:此病多因肝郁化火犯肺,或阴虚肺热,络脉损伤,血随火动上逆所致肝火犯肺者,兼见急躁易怒,头痛胁疼,口苦咽干,心烦等症。阴虚者,兼见午后潮热,咳嗽颧红,手足心热等症。&倒经&
  加味葱豉汤治风寒感冒  [方 剂] 豆豉、紫苏叶、生姜各10克,葱白5枚。  [制用法] 每天1剂,煎2遍,l日3次分服。服后多饮热开水。如无汗者,争取出汗为佳。  [加 减] 头痛肢楚较重者加白芷10克;鼻塞嚏多较甚者加辛夷10克、麻黄6克。咳嗽加杏仁10克、桔梗10克。  [功 效] 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嚏多、流清涕,肢楚无汗,咳嗽痰白等。  [验 证] 叶x ,男,25岁。就诊日期:日。严冬多雪,患者2 天前外出着凉后鼻塞,嚏多,流清涕,恶寒肢楚,咳嗽痰稀白。苔薄白,脉浮紧。予上方加味,服1 剂后微觉温热感,微微出汗,鼻塞已通,恶寒亦解。续原方2 剂,诸证均解。  [备 注] 风热外感忌用。
  板蓝根等治感冒  [方 剂] 板蓝根20-30克,金银花、黄芪各10克,连翘、桔梗、黄芩各12克,蒲公英30克,芦根40克,虎杖、玄参各15克,甘草6克。  [制用法] 将上药用温水浸泡20分钟,煎2次共约40分钟,滤得药液200ml ,分3次l日内服完。  [验 证] 用本方治疗流行性感冒患者324例,其中24小时内服药1剂,体温降至正常者45例,服药2剂体温降至正常105例,服药3剂体温降至正常174例。总有效率为100%。1 个疗程为l-3天。
  大青叶等治感冒  [方 剂] 大青叶、板蓝根、紫草各50克。  [制用法] 将上药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后,用文火煎,煮沸后3-5分钟即可,忌煎时间过长,每日1剂,分2次服。小儿以少最昼夜服。  [验 证] 用本方治疗流行性感冒患者156例,均获痊愈。一般服药2剂而愈,少数服3-4剂痊愈。愈后观察,未发现反复和副作用。
  月经病方 n
妇科 月经病   河蚌肉250克,冬瓜500克,调料适量。将蚌肉加少许姜汁浸泡,冬瓜去皮、瓤后切片。取出冬瓜仁(籽)水煮20分钟,去仁留汁,下入冬瓜片,煮5—10分钟,人蚌肉烹黄酒,再沸3分钟,调人精、盐、味精葱花,淋上麻油佐餐服。本方适用于血热之月经提前。&月经病&
  月经病方
妇科 月经病   人参6克,大枣15枚,米30克。枣去核,与另二味同煮为粥,日1剂,连用数日。本方适用于由于气虚所致的月经先期者、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乏力等症。&月经病&
  月经病方 妇科 月经病   猪蹄1对,茜草30克,大枣10枚。猪蹄去毛洗净,茜草装人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三味下锅同煮,熟后去药袋服。本方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之各种出血证。&月经病&
  月经后期病的治疗方法 妇科 月经病 月经后期指月经周期延后七天以上,甚或四五十日一至的。如仅延后三五天,且无其它不适者,不作月经后期病论。
  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方 剂]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  [制用法] 共加水煎,日服2次。  [功 效] 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验 证] 屡用效佳。
  芝麻冰糖水治夜嗽  [方 剂] 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  [制用法] 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开水冲饮。  [功 效] 润肺、生津。治夜嗽不止、咳嗽无痰。  [验 证] 本方在广大农村被广泛应用。
  大血藤30克,河蟹2只(约250克),米酒50克。大血藤、河蟹洗净,放人陶瓷罐中,加水一碗半,用文火炖熟后,加米酒再炖片刻。日1剂,趁热吃河蟹饮汤。  本方适用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所致的经期错后。
  花生枣蜜汤止咳化痰  [方 剂] 花生米、大枣、蜂蜜各30克。  [制用法] 用水共煎极烂。饮汤,日服2次。  [功 效] 止嗽化痰。用治咳嗽、痰饮(形体消瘦、肠鸣、胸胁胀满、目眩气短)。  [验 证] 屡用效佳。
  鲜橘叶20克,苏梗10克,红糖15克。将上三味放入保温杯中,加盖开水泡15分钟,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月经后期,兼见少腹胀痛者。
  剑花汤化痰止痛  [方 剂] 剑花2个。  [制用法] 煮汤或当茶饮。  [功 效] 行气止痛,止咳化痰。用治咳嗽、痰多等。  [验 证] 王x ,男,32岁,咳嗽多年,经服上方后痊愈。
  大蒜泥镇咳止嗽  [方 剂] 紫皮大蒜1头。  [制用法] 蒜去皮,捣成烂泥。每晚睡前洗足后,敷于两足底涌穴处(足底必须先涂上凡士林),上面盖一层纱布,足心有较强刺激感时可揭去。如足底无不适感,可连敷3-5次。  [功 效] 解毒,镇咳。用治风寒咳嗽、燥咳以及小儿百日咳。  [验 证] 据《新中医》介绍,本方疗效甚佳,值得推广应用。
  生姜10克,白胡椒籽7粒,红糖3匙。生姜洗净,切成薄片,白胡椒籽打碎,将红糖、生姜、胡椒倒入小钢精锅内,加冷水半碗、小火烧开3分钟后离火,滤出糖汤,弃渣。  本方适用于血寒月经后期。
  阿胶6克,黄酒50毫升。将阿胶用蛤粉炒研细末,以黄酒兑温开水送服。  本方适用于血虚经行后期,量少,色淡,小腹空痛。
  宁肺丸治疗支气管哮喘  1号宁肺丸  [方 剂] 海藻、昆布、蛤粉各150克,北沙参、百合、生地、玄参、茯苓、黄芩、钩藤、紫河车各90克,党参、黄芪、枇杷叶、半夏、陈皮、百部、杏仁、桔便、篓皮、马兜铃各60克,旋覆花、麻黄各45克,瓜萎仁450克,白果100 粒,小青蛙(干 品)300克。  [制用法] 炼蜜为丸,每天服两次。  [功 效] 平喘止咳。  2号宁肺丸  [方 剂] 生地、礞石、桃仁、钩藤各150克,大黄、大海子、陈皮、黄芩、党参、南沙参、白芍、紫河车各90克,昆布、蛤粉、海藻,各120克,瓜萎仁500 克,柴胡45克,当归、麻黄各60克,石膏180克,青黛9克,小青蛙(干品)300克。  [制用法] 炼蜜为丸,每天服两次。   [验证一] 陈xx ,男,45岁,干部。患支气管哮喘5年,于1970年9月给工号宁肺丸1500克分服。服后1年内未发作。翌年起每年秋季起给药1500克分服,连续3年,至1977年11月追访,7年未见复发。  [验证二] 王xx ,男,16岁。自4岁起患支气管哮喘,每月反复发作,夜间更甚,气候转变症状加重,常年服药,未见显效。l996年先后按上法分服2号宁肺丸500克,服药期间未再发作。于同年按上法续服500克,以后未服他药,至今10年未见复发。  自1966 年起10年间,共制宁肺丸50万余克,供门诊治疗支气管哮喘之用,接受治疗数百例(随访2-5 年40余例),病情多获得改善,不少病例多年未见复发。
  定喘烟  [方 剂] 曼陀罗花(或叶)又名洋金花)。  [制用法] 上药切成细丝,用薄纸卷烟每支约重1克。哮喘发作时点燃吸烟,喘平即止。每次最大用量0.1-0.2克,不可过量,谨防中毒。  [功 效] 止咳平喘,具有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和加强排痰的作用。  [验 证] 杨xx ,男,50岁。就诊日期:日。哮喘反复发作已12年,每逢冬季,受凉或感冒后诱发。3天前受凉,先是鼻痒嚏多继则哮喘痰鸣,痰多稀白,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脉象弦滑。已服宣肺平喘之剂,疗效不佳,予定喘烟吸人,每天3次,每次1/5支,第1次吸后约5分钟缓解,半天后发作再吸约5分钟又止,连续吸烟2天后发作停止。  [备 注] 痰热盛者忌用。毒副反应有:口干,头晕眼花,心跳加快,有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忌用。
  敷麝香蒜泥止咳平喘  [方 剂] 麝香1-1.5克,紫皮蒜10-15头(所用头数随患者年龄及蒜;头大小而定。)  [制用法] 麝香研成细末。蒜皮捣为烂泥、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中午近12 时,患者俯卧,用肥皂水、盐水清洁局部皮肤。中午12时整,将麝香末均匀撒在第7颈椎棘突到第12胸椎棘突的总区域内,继将蒜泥复于麝香上,60-70分钟后将麝香及蒜泥取下,清洗局部,以消毒硼酸软膏涂上,再敷一塑料薄膜,并以胶布固定。大部分患者做1次哮喘即减轻,有的不再发作。为巩固疗效,可连续贴治3年。  [功 效] 补益散结,止咳平喘。治陈久性哮喘。  [验 证] 经用本方医治的184例中,观察不满2年者共72例,治疗结果:半年以上无哮喘发作者35例,偶有发作,但症状减轻者23例,发作次数减少或症状减轻者10例,无效4例。近期总有效率为99.4%。典型病例:王某,男55岁,于1954年春季始发哮喘。虽经中西医治疗,病情仍日渐加重,四季发作,秋季尤重。患者曾患过敏性鼻炎,对花粉及灰尘过敏。其外祖母及母亲均患哮喘。患者常因气候变化、受寒、潮湿及气压低诱发哮喘,发作前预感胸闷异常,发作时呼吸急促,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发维,张口抬肩,喉中痰鸣,喘息不能平卧,有时彻夜不寐。每年均需住院治疗。1959年6月至1960年4月曾在广州治疗,胸片检查为中度肺气肿。1961年端午节患者开始用此方治疗,用后顿感呼吸通畅,不憋气,胸部轻松,喘息消失,脊背再不感发凉,全身舒适,哮喘发作日渐减轻,次数减少,自l961年治疗后未再住院。1966年以来,每日坚持上班,至日随访时间已达20年。患者自述10年来哮喘已不再发作,体质亦比过去增强。  [备 注] 方见《 陕西中医》1983年第4卷第3期。又据《中药贴教疗法》按语介绍:有麝香和蒜泥敷贴区内,分布有大椎、风门、肺俞、膏盲俞、心俞、隔俞诸穴,大都交于交感神经链的附近,正是治疗肺部疾患的有效穴位。膀耽经又主一身之表,为人身之藩篱;督脉统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麝香蒜泥教贴后可通太阳经及督脉,有振阳而养外之作用。教贴选在端午节中午12 时,是根据祖国医学的“春季养阳”的治则而定的。
  南瓜姜麦芽汁治哮喘  [方 剂] 南瓜5个,鲜姜汁60克,麦芽1500克。  [制用法] 将南瓜去子,切块,人锅内加水煮极烂为粥,用纱布绞取汁,再将汁煮剩一半,放入姜汁、麦芽,以文火熬成膏。每晚服150克,严重患者早、晚服用。  [功 效] 平喘。用于多年哮喘,入冬哮喘加垂者、  [验 证] 据《中医效方精选》介绍,某患者哮喘10年,曾用多种方法治疗无明显效果,后服此方3天见效,服81天痊愈。
  柚子皮百合汤治哮喘  [方 剂] 柚子1个(约1000克重,去肉留皮),百合125克,白糖125克。  [制用法] 将上述三味加水60毫升,煎2-3小时。分3次服完,每日1次,每服3个柚子为一疗程。儿童减半。  [功 效] 补脾虚、清肺热、消痰涎。用治陈久咳嗽、痰多,哮喘,肺气勿肿等。  [验 证] 经临床实践治疗34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  [备 注] 服药期禁忌食油菜、萝卜、鱼虾。
  当归60—80克(原支当归不切片),生姜15克,羊肉1公斤,植物油、细盐、黄酒、干橘皮适量。将当归原支洗净、滤干,生姜洗净,切成厚片,羊肉洗净,滤干,切中块。起油锅,放植物油3匙,用旺火烧熟油后,先人生姜片,随即倒人羊肉,翻炒5分钟,加黄酒3匙,再焖烧5分钟后,盛入砂锅内,将当归也放人砂锅内,加冷水将羊肉、当归浸泡约半小时,再用旺火烧开,加细盐1匙,黄酒1匙,干橘皮1只,然后改用小火慢炖2小时,直至羊肉酥烂,离火,食时弃当归。  本方适用于血虚身寒,月经后期者。
  芍药花(色白阴干者)6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以米煮粥,待1—2沸,入芍药花再煮、粥熟,调人白糖食之。  本方适用于血虚之月经后期。
  黑豆60克,鸡蛋2枚,米酒120克。将黑豆、鸡蛋用文火共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加入米酒饮服。  本方适用于虚寒月经后期。
  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人红糖热饮。  本方适用于月经错后。
  &月经后期病& 妇女赤白带中药方剂 妇科 带下病 中药处方(一)  【辨证】阴虚内热。  【治法】清热利水,和营止带。  【方名】清气养荣汤。  【组成】当归4.5克,生地4.5克,香附4.5克,地榆4.5克,茯苓2.4克,泽泻2.4克,黄连2.4克,山萸肉2.4克,灯心30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丹台玉案》卷五。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肝肾不足,气血两虚。  【治法】补气养血,益肾健脾。  【方名】加减八物汤。  【组成】当归6克,川芎6克,白术6克,酒炒白芍6克,生地黄6克,人参(去芦)6克,茯苓6克,山药6克,酒炒杜仲6克,炒香附6克,甘草3克,乌梅1个。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出处】《万病回春》卷六。
  中药处方  【辨证】气不摄血,脾虚兼湿痰。  【治法】健脾燥湿。  【方名】八君子汤。  【组成】当归4.5克,生地4.5克,香附4.5克,地榆4.5克,茯苓2.4克,泽泻2.4克,黄连2.4克,山萸肉2.4克,灯心30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素阉妇科补解》卷一&白带&
  妇女黄带中药方剂 妇科 带下病 【方名】黄带方剂一。  【组成】黄柏10克焦苍术10克椿根皮15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5克蒲公英15克柴胡8克生龙骨30克牡蛎30克。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主治】带下。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相兼,或夹有赤色,或色白质稠,多有腥臭,或伴有腰酸腹痛,眩晕头痛,肢倦乏力,身热口渴,外阴瘙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腻,脉濡滑。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  【方名】黄带方剂二。  【组成】生地9克玄参12克当归6克银花12克连翘9克黄芩9克赤芍6克丹皮9克茯苓皮9克甘草3克。【用法】用上药100倍量,浓煎3次,过滤去渣。将3次滤液混匀后浓缩即成合剂。每次服30毫升,每天2~3次。亦可以上方水煎服,每天1剂,煎2次,分2次温服。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主治】妇女带证,痔漏出血,风疹痒块,龈衄等。症见黄、白带下,质稠粘有臭气,或痔漏肿痛,肠风下血,或热盛风生,肌肤干燥作痒,或湿热毒邪,淫伤血络,发为疹块、衄血等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黄带&
  带下病小验方 妇科 带下病 海螵蛸、龟板各500克。熬浓汁,调和成丸,如绿豆大,每服5克,每日2次,开水送下。  此方适于白带兼见面色苍白、手脚发冷、腰酸脚软、精神萎靡等症。妇女崩露中药方剂 妇科 带下病 中药处方(一)  【组成】黄芪30克,当归身15-30克,参三七粉3克。  【用法】水二碗,先煎黄芪成一碗,加当归身同煎沸取汁,冲入参三七粉,待冷一次服。  【备注】无。  【出处】养生治病秘方集。
  百合蜜治结核病  [方 剂] 鲜百合、蜂蜜各适量。  [制用法] 百合与蜂蜜共放碗内蒸食。每日2次,可常服食。  [功 效] 清热,润肺,生津。能抑制结核菌扩散,促使结核病灶钙化。  [验 证] 崔、、,女,28岁,经服上方后病情得到好转,并逐渐稳定。
  中药处方  【组成】人参15克,远志9克,阿胶30克(化冲),陈棕炭9克,熟地炭30克,酸枣仁30克,炙甘草3克,祁艾炭15克,当归炭15克,茯神30克,制川芎6克,藕节炭15克。  【用法】每日一剂,煎服。  【备注】无。  【出处】沈金珠方。
  中药处方  【组成】干姜炭。  【用法】研细末,每次3-6克,冲黄酒服。  【备注】家庭常用便方。  【出处】养生治病秘方集&崩露&
  猪肝白芨粉治肺结核  [方 剂] 猪肝、白芨。  [制用法] 将猪肝切片,晒干,研成细粉,与白芨粉相等量调匀。每服15克,每日3次,开水送下。  [功 效] 敛肺止血,消肿生肌。  [验 证] 据《卫生报》报道,久用其方,可获奇效。
  蛋壳蛋黄治浸润型肺结核  [方 剂] 鸡蛋壳(皮)6个,鸡蛋黄6个。  [制用法] 将蛋壳研细,放人蛋黄搅匀,然后置于搪瓷或陶器内,于炭火上炒拌呈焦黑色,即有褐色之油渗出,将油盛在盖碗内备用。每次饭前1小时服5滴,每日3次。  [功 效] 滋阴养血,润燥利肺。  [验 证] 屡用效佳。
  玉米须冰糖治肺结核之咯血  [方 剂] 玉米须60克,冰糖60克。  [制用法] 加水共煎。饮数次见效。  [功 效] 利水,止血。  [验 证] 屡用效佳。
  中药处方(四)  【辨证】肾气虚弱,固摄无权。  【治法】补肾固气养血。  【方名】白果汤。  【组成】砂仁5克,五味子5克,五倍子5克,益智仁5克,杜仲10克,熟地10克,续断10克,覆盆子10克,远志10克,党参10克,桑螵蛸10克,阿胶10克,山萸肉12克,白果12枚,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施今墨方。
  吸蒜气疗肺结核  [方 剂] 紫皮大蒜2或3头。  [制用法] 蒜去皮,捣烂。置瓶中插两管接人鼻内,呼气用口,吸气用鼻。每日2 次,每次30-60分钟,连用3个月。  [功 效] 止咳祛痰,宣窍通闭。  [验 证] 据《广东中医》1963年第5期介绍,用此法治疗20例重症肺结核,痰菌、血沉、呼吸系统及全身症状都有所改善。
  中药处方(五)  【辨证】痰湿下注。  【治法】疏风祛湿。  【方名】升阳胜湿汤。  【组成】柴胡3克,羌活6克,苍术6克,黄芪6克,防风4.5克,升麻4.5克,独活4.5克,当归9克,藁本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胎产要决》卷上。
  壁虎散治骨质增生  [方 剂] 壁虎6个,辰砂(朱砂)4克。  [制用法] 用镊子把活壁虎口张开,每个喂一些辰砂,放人瓶内,不久将食用辰砂死去的壁虎焙干,研末即成。用时取适量药粉,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增生疼痛处,外用麝香膏固定,隔日换药。,敷后疼痛立即减轻。2 日为一疗程,隔3 -5 日可继续下一疗程,直至疼痛消失为止。  [功 效] 祛风定惊、消痕散结。用治常发于颈、背、腰及足跟等处缠绵难愈的骨质增生症,症见局部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  [验 证] 据《老年报》介绍:“采用壁虎散治疗骨质增生,可获满意效果。
  醋熏法治疗关节炎  [方 剂] 陈醋300毫升,新砖数块。  [制用法] 砖放在炉内烧红,取出放在醋内浸透,趁热放在关节下烟熏,(熏前把纱布一块放于醋内浸湿,然后包在关节处,为了防止烟熏散热过快和醋味走失,可用被子遮盖,并根据砖的热度逐渐向砖贴近,以稍热些为好,砖凉即停止,隔日l次。)  [功 效] 散癖消肿。用治关节炎。  [验 证] 据(江苏中医》 《 食物疗法精萃》 介绍:用此方曾治愈多年关节炎。有的关节肿胀不能行走,仅用烟熏疗法3 次,自觉症状消失。某木工两肩关节酸痛,二头肌收缩无力,用上法烟熏1次而愈。
  自我治疗“落枕”方  [方 剂] 整砖l块。  [制用法] 患者平躺在床上,两腿自然合拢,全身放松,由一人扶住其双腿,另一人将一本薄书垫在其落枕一侧的脚底处,用一块整砖隔书猛击脚底三四下即可。  [功 效] 用治落枕牵动脖颈疼痛难忍。  [验 证] 据《老年报介绍,此法为一老中医所传授,治疗1 次疼痛减轻,次日自愈,已治愈落枕患者数十例。
  谷子秆烧灰治腰腿痛  [方 剂] 谷子秆(茎)。  [制用法] 用谷秆烧灰熏烤,并以热灰敷于患处,每晚1次,8次见效。  [功 效] 祛寒湿,舒筋骨。治寒湿性腰腿痛、肩背痛、关节痛。  [验 证] 据《卫生报》介绍: “江西一农民,患腰腿痛多年,久治不灵,后经用上方后,疼疼痛减轻,再治疗后,腰腿痛基本消失。2年未见复发。
  木瓜粥有去湿舒筋之功  [方 剂] 木瓜15克,粳米10克,姜汁、蜂蜜各少许。  [制用法] 木瓜研末与粳米煮作粥,临熟调入姜汁、蜂蜜。可任意服食。  [功 效] 治霍乱转筋、足膝无力以及湿痹脚气等。  [验 证] 屡用效佳。  [备 注] 此方据《 济众新编》 化裁而成,原名“木果粥”。经查考,木果可能即木瓜,其药性相似。
  茯苓车前子粥治带下 妇科 带下病 【原料】茯苓粉、车前子各3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车前子(纱布包)加水300克,煎半小时取出。加粳米和茯苓粉共煮粥,粥成时加白糖适量。  【用法】每日空腹服2次。  【功效】利水渗湿,清热健脾。  【主治】适用于湿热带下。  【宜忌】孕妇不宜用。&带下&
  山萸肉粥治带下 妇科 带下病 【原料】山茱萸肉15~2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山茱萸洗净,去核,再与粳米同入砂锅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1~2次,3~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益肝肾,涩精敛汗。  【主治】适用于肝肾不足、带下、遗尿、小便频数等。  【宜忌】发热期间或小便淋涩者,均不宜食用。&带下&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肺化痰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