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柴注射液治疗羊口蹄疫怎么治疗样

让我们重新认识口蹄疫
让我们重新认识口蹄疫
让我们重新认识口蹄疫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位列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的16 个A 类疾病之首,被称为畜牧业的“头号杀手”。
1、口蹄疫为什么引起全世界重视?
口蹄疫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对畜牧业危害最大的动物传染玻根据OIE2004版《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的动物疫病分类方法:A类传染病是指超越国界、具有非常严重而快速的传播潜力,引起严重社会经济或公共卫生后果,并对动物或动物产品国际贸易具有重大影响的传染玻口蹄疫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在我国定为一类传染病的第一位。口蹄疫不仅仅是一种动物传染病,更是一种经济病,一国一旦承认有口蹄疫的发生,其国家的相关畜牧行业、农产品、餐饮业、旅游业、零售业等均受到影响。
2、口蹄疫主要在哪些区域流行?
★自从有疫情记载以来,FMD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就从未停息;
★ 许多国家和地区常年有疫情,有些长期没有疫情的国家和地区也相继爆发了疫情;
★ 年向OIE报告疫情的国家和地区26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南美洲及欧洲部分地区,疫情包含了全部七个血清型;
★2007、2008上报疫情的有十几个,主要流行区域仍然是亚洲大部、非洲大部和南美洲,流行毒株O型最多,其次是亚I和A型;
★2009年6月:全球口蹄疫大会,巴拉圭的首都亚松森,OIE成员:174个中67个非免疫无口蹄疫,全球存在口蹄疫的7个区,各区拥有特征的流行毒株,但又存在跨区流行和传播;
★O型发生频率依然最高,新的O型泛亚2毒株正在造成区域性流行;发生范围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在全球流行范围最大,宿主感染谱广(牛、猪、羊)牛的群体带毒、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羊都给猪的发病带来潜在威胁;
★A型:主要发生在中东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埃及、老挝、叙利亚、伊拉克等;A型(伊朗/05谱系)在中东地区有向外扩张趋势;
★亚洲I型:亚洲和中东;
★ 南非1-3型:有严格的地域性,但2004年沙特发生了南非2型,提示该毒株已经突破地域向东扩散;
★国际贸易繁荣、物资交流、旅游活动等加速疫病的扩散。
3、为什么口蹄疫难以防控?
★血清型多: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口蹄病毒属,单股RNA,为最小的动物RNA病毒。病原的血清型比较多。目前FMDV有7个血清型:A、O、C、SAT-1、SAT-2、SAT-3和Asia-1。病毒极易发生变异,常有新的亚型出现。我国流行过的血清型为A、O、和亚洲1型。FMDV极易发生变异,血清型多,目前共存在O,A,C,亚洲1型,以及南非1,2,3共7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间没有交叉保护,同一血清 型又存在不同亚型,亚型之间的 交叉保护差异巨大。感染了某型病毒的康复动物或免疫接种某型病毒疫苗后的动物,仍可能感染其他型病毒。
★口蹄疫毒力强:口蹄疫病毒(FMDV)毒力非常强,一头病牛的排毒量可感染100万头牛,1克病猪蹄部水疱皮可使10万头猪感染发玻
★传播快、流行范围广:传播迅速,疾病流行面广,生产性能下降,防治费用高。发病率100%,成年畜死亡率一般1-2%,但幼畜高达50%,甚至100%。往往几个省,几大洲甚至全球同时发生。
★感染动物多:偶蹄兽的多种动物易感染,很多野生动物也易感。从流行特点来看,绵羊是FMDV的储存器,猪是感染的放大器,牛是发病的指示器,牛、猪、羊感染后,症状最明显的是牛、最不明显的是羊,而感染后排毒最强的是猪,其呼出的气体中FMDV是牛的20倍,该病传染快、流行广、发病率高,往往牛、羊、猪在同一时间内发病,近年来,猪发生有扩大的趋势,特别是O型口蹄疫。
★病毒变异快:口蹄疫病毒极易发生变异,且抗原不断发生漂移,疫苗免疫后难以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疫苗的制苗毒株必须与流行毒株尽可能的匹配,免疫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4、口蹄疫在我国及周边国家的流行形势如何?
★亚洲是口蹄疫多发区,常年都有疫情发生;
★流行毒株种类较多,以亚I、O型最多,还有A型;
国内:O型口蹄疫在国内发生已成常态,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而且波及范围较广泛;流行病毒的血清型出现新的变化,种类增多;AsiaⅠ型:亚洲I型在多个省份出现疫情,而且已经报告有猪感染病之死的病例;1950年云南边境流行过,2003年以来,新疆、江苏、河北、甘肃等地发生;A型口蹄疫:1950—1970年间,曾发生数次流行,之后平静了一段时间。2009年1月湖北武汉奶牛发生,2月上海也是在奶牛中发生。4—6月江西、广西、贵州也有发生。A型从2009年初至今,已有多个省份近20多个点发生,涉及到牛和羊。
口蹄疫病毒根据基因序列和区域进分关系分为不同的拓扑型(topotype),如O型目前共存在9个拓扑型,古典中国型(Cathay),中东南亚型(ME-SA),东南亚型(SEA),欧洲南美型(Euro-SA),印度尼西亚1型(ISA-1),印度尼西亚2型(ISA-2),东非1型(EA-1),东非2型(EA-2)和西非型(WA)。
因为缺乏天然屏障,我国周边地区感染压力大,2009年开始,O型口蹄疫的流行趋势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Cathay拓扑型(猪毒谱系)和SEA拓扑型(缅甸98谱系)毒株的大流行。
5、猪口蹄疫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哪种毒株?
根据相关研究报道,当前在我国主要流行的猪口蹄疫主要是O型病毒毒株,也有A型和亚洲I型的报道。其中O型毒株有11个亚型,8个遗传谱系。分别是:中国型、中东&南亚型、东南亚型、欧洲&南美型(Euro&SA)、印尼&1型(ISA&1)、印尼&2型(ISA&2)、东非型(EA)和西非型(WA)。其中目前已证实在中国已发生的有以下几种:
★中国型(Cathay)又叫猪毒谱系,有人将之分为新猪毒和老猪毒,是由本土衍化而来,猪发病,牛羊带毒。
★中东南亚型(ME&SA)又称泛亚谱系,由西边入境,2011年4月在贵州猪群发生。
★东南亚型(SEA)又称之为耿马系,现统称缅甸98系,2010年在广州市白云区发生,据调查,此毒株是中国目前猪群中主要流行毒株。
6、 猪口蹄疫疫苗主要有哪几种?
国内取得生产文号的猪口蹄疫疫苗品种主要有:O型灭活疫苗和合成肽疫苗(双组份、三组份疫苗)。
已注册用于生产猪口蹄疫灭活疫苗毒种主要有:
O型:OS/99,OR/80、OZK/93主要用于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生产。从2009年开始猪用口蹄疫灭活疫苗在原有种毒基础上增加OZK/93株,生产双组分疫苗。从2011年开始,增加了O型MYA98/By/2010株疫苗。据传,当前国内流行的猪口蹄疫主要是O型缅甸98毒株,故注射疫苗可以有针对性选择O型MYA98/By/2010株。
亚洲I型:AKT/03、LC/96、KZ/03、Asia-1-JSL/HeNZK/06。从2008年开始,根据亚洲I型的流行趋势及实际保护效果,农业部规定,对于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生产,亚洲I型部分统一采用Asia-1-JSL/HeNZK/06株。
7、如何用保健的方式来防控口蹄疫?
①充足均衡的营养:是养猪防病的基矗
要给猪提供营养全面而丰富的饲料,尤其是给不同阶段猪群补充特殊的营养成分,采取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通过营养和免疫对猪机体进行调控,全面改善猪的生产和繁殖性能,增加养猪效益。
②科学的免疫:是养猪防病的前提。
★种公猪:每年3次接种;
★后备母猪:配种前4周接种;
★怀孕母猪:分娩前4周接种;
★仔猪及育肥猪:对非免疫母猪所产仔猪断奶时首免,20-30天后加强免疫一次,100日龄再接种一次。免疫母猪所产仔猪50日龄首免,80日龄二免,疫病高发期过一个月三免。
★疫苗剂量:建议将疫苗剂量适当加大至原来的1.5倍。至少进行两次免疫,最好三次,免疫一次保护力40-50%;二次65-70%;三次80 %以上。
③正确的保健:是养猪防病的核心。
强化在疫病高发期的保健,在饲料中添加适度的免疫营养,提高机体感染的阈值,有效增强机体抗病力,减少发玻针对口蹄疫的防控,绿叶公司研发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奥得曼A”。奥得曼A加入饲料后,和水拌匀后PH值为5-6,能有效杀灭大部分口蹄疫病毒,切断通过饲料传播的途径;功效成份纳米氧化锌能提高机体溶菌酶2-3倍,提高机体感染阈值;同时其具有吸收紫外线特性和极强的化学活性,对粪便中的病毒起到杀灭作用,从而减少口蹄疫病毒的传播。
“奥得曼A”采用专利技术,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纳米氧化锌,日粮中添加“奥得曼A”0.2-0.3%,血液溶菌酶生成量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为对照组溶菌酶生成量的2倍以上,差异极显著。因此,“奥得曼A”能通过提高机体溶菌酶水平而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血清溶菌酶的活力是反映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指标。血清溶菌酶是由巨噬细胞合成并能迅速释放到细胞外的一种重要水解酶,能水解细菌细胞壁中的粘多糖,使其死亡或裂解,起到抗感染作用,在抗感染中是一种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反映了细胞免疫功能和机体抗感染能力。
④搞好环境控制:是养猪防病的关键。
注意保温和通风换气相结合,特别是注意保温;坚持自繁自养制度,严禁从疫区购买猪及其肉制品;猪舍内外应严格消毒,选择敏感性的弱酸性消毒药,如食醋、过氧乙酸等;保持猪舍干燥,一般建议一周1次栏内用“护舍安”。
奥得曼A使用方法
①种猪、仔猪、生长育肥猪添加0.25%奥得曼A到日粮中拌匀饲喂;
②疫病高发期、仔猪断奶至保育、母猪围产期等,建议饲料中添加0.5%,有效提高猪群抗病力,减少发病,对发病猪可有效缩短发病时间,促进康复,减少死亡。
③采用预混料自配育肥猪全价料,在日粮中添加0.5%奥得曼A,如果豆粕添加较高,可适当减少3个百分点的豆粕用量,其除氨除臭和减少呼吸道疾病的效果更佳,且可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
8、口蹄疫防控技术
①进行科学的疫苗免疫接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泛美口蹄疫中心肯定灭活疫苗是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并建议各国优先使用灭活疫苗。2011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发的口蹄疫O型缅甸98谱系2010流行毒株(O/MYA98/BY/2010株)全病毒灭活疫苗获得成功,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研究员尚佑军推荐的免疫程序为:35-45日龄的仔猪首免2ml,间隔4~5周进行2次免疫2ml。种猪每隔4个月免疫2ml。研究表明首免后3-4天开始产生免疫抗体,14-28天达到峰值,一般能保持3-6个月。
②增强猪群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提高猪感染阈值:建议使用绿叶生产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产品——“奥得曼A”,本产品加入饲料和水拌匀后PH值为5-6,能有效杀灭大部分口蹄疫病毒(口蹄疫病毒对酸非常敏感),切断通过饲料传播的途径;功效成份纳米氧化锌能提高机体溶菌酶2-3倍,提高机体感染阈值;同时其具有吸收紫外线特性和极强的化学活性,对粪便中的病毒起到杀灭作用,从而减少口蹄疫病毒的传播;发病期间,使用奥得曼A可有效减轻发病症状,缩短病程,促进病猪康复,减少损失。另外,注射疫苗时配合使用奥得曼A,可以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提高疫苗免疫效果。
③环境控制和卫生消毒:在口蹄疫高发期,要做好猪舍内的温度控制工作,保持舍内干燥,注意勤打扫卫生,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建议疫病高发期,可以在舍内地面、空气、保温箱和保温板等喷撒畜舍微生态平衡改良剂“护舍安”,抑制有害病菌在舍内生长繁殖,减少细菌继发感染;吸附地面和空气中的水分,保持舍内干燥,亦利于保温。“护舍安”可与消毒剂搭配使用,先消毒,消毒后2天左右在猪舍内喷撒护舍安,既有效杀灭了猪舍环境中的病原,同时又可以保温和保持干燥。
9、猪口蹄疫流行情况分析及防控措施
①当前猪口蹄疫流行中出现的新情况
★O型口蹄疫病毒变异加快。世界上口蹄疫病毒共有A、O、C、亚洲1 型和南非1、2、3 型等7 个主型与100多种血清亚型。各主型口蹄疫病毒之间无免疫学交叉反应,同型口蹄疫病毒的不同亚型毒株之间,抗原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相互之间免疫交叉保护力很低。由于口蹄疫病毒的核苷酸变异频率很高,具有高度变异的特性。近几年来,发现猪群中的古典O型口蹄疫病毒发生变异,新变异的毒株毒力增强,致病力增高,给防控工作增大了难度。当前世界各地猪群中流行的口蹄疫以O 型口蹄疫为主,其10个0 型口蹄疫血清亚型毒株, 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其次是A 型、亚洲1 型(Asia1)、南非1型(SAT1)和南非2 型(SAT2)。值得注意的是,SAT2 型于2012 年3 月已传播到亚洲,亚洲1 型已传播到欧洲的希腊、土耳其、格鲁吉亚等国,泛亚99 毒株传播到英国及南非, 泛亚2 系毒株也传播到英国,呈现全球化流行趋势。
★口蹄疫病毒呈现持续性感染的特点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变异、病毒感染的多宿主型(牛、羊、猪、鹿、骆驼、鼠类、犬、猫、鸟类、吸血昆虫,以及各种野生动物大熊、刺猬等30多种动物都可以感染口蹄疫病毒), 病毒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致使病毒逃脱宿主的免疫监控系统,导致病毒在动物体内长期存在,持续性感染,甚至终生带毒。众多的带毒动物的存在,传染源的广泛性,贸易全球化,动物流动加快等,大大地加大了口蹄疫发生与流行的机率,也增加了防控的难度。
★当前我国猪群中口蹄疫流行态势全世界O型口蹄疫毒株分为10个拓扑型(Topotype),又称基因型。当前我国猪群中流行的O型口蹄疫有古典中国型的猪毒谱系(Cathay 拓扑型)、东南亚拓扑型(SEA 拓扑型)、缅甸98 型(Mya-98 谱系)、中东-南亚拓扑型(ME-SA 拓扑型泛亚谱系),除外还有亚洲1 型口蹄疫(Asia1)与A 型东南亚97 毒株(sea-97strain)的存在。但猪群中发生的0 型口蹄疫主要的流行毒株是缅甸98 毒株(may-98 谱系)和泛亚毒株(PanAsia1)即新猪毒-2。1998 年泛亚毒株传入我国以来,既引起牛发病,又引起猪和羊发病,危害性增大。东南亚97 毒株A 型口蹄疫(FMD type A/AS/Asea-97)在2012 年-2013 年间就在中亚和东亚流行,现已传入我国,2013 年2 月27 日已报道广东茂名市发生猪A 型口蹄疫疫情。亚洲1 型口蹄疫常在猪群中混合感染而流行。当前我国面临口蹄疫病毒毒株繁多、血清型复杂的严峻形势,应高度关注。目前在兽医临床上多见各个口蹄疫亚型毒株在猪群中共感染,使病情复杂化,发病率与死亡率增高。其中流行的优势毒株,缅甸98 谱系毒力最强、致病力最高、流行广、传播快,哺乳仔猪100%发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保育猪发病率也很高,死亡率可达50%;育肥猪发病死亡率可达20%左右;妊娠母猪发病引起流产,少数发生死亡。
★当前猪群发生口蹄疫流行特点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的其他动物均为传染源,经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损伤的黏膜和皮肤而感染。各种野生动物、鸟类、啮齿类、犬、猫、吸血昆虫等也可传播口蹄疫,人员与污染的空气及车辆、用具、饲料、饮水等是传播口蹄疫的重要媒介。口蹄疫病毒(FMDV)可跨种间传播,不同种动物之间可相互传染,如牛、羊、猪相互传播。口蹄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季节性、无周期性、无规律性。在不同的地区,流行于不同的季节。但以冬季及早春寒冷、气温多变的季节发病多见,特别是春节前后更为严重;夏秋季节也可发玻由于口蹄疫病毒(FMDV) 感染的动物谱很广,且长期带毒排毒,病毒在动物体内可存活数个月、数年,甚至终身带毒,并能在群体中时代传递。这些大量的隐性感染动物形成广泛的疫源地;大量带毒的被保护的野生动物形成自然疫源地,使得口蹄疫疫源难以根除。
★诱发因素猪群流动大,饲养集中,密度过大,气温突变、寒冷,各种应激因素的存在,霉菌毒素及其他疾病的存在,都可降低猪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诱发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
②防控猪口蹄疫的技术措施
★平时的防控措施:坚持“管重于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控”的方针,搞好科学的饲养管理,实行隔离分群饲养与“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全面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保障猪只的健康生产。
★做好“四个控制”
控制好人员与物品的流动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经淋浴,更换已消毒的工作服、鞋帽等,不准串舍、不准带入无关的物品等。物品、器械、工具等要经消毒后才能带入猪舍,不准各个猪舍共用,使用后要及时消毒,妥善保管。运送饲料要用专车,每用完1 次要彻底清洗消毒,不能做其他使用。
控制好猪只的转群猪只转群要用专用运猪车运送猪只,每用完1 次要彻底清洗消毒,不能做其他使用。转群要避免各种应急的发生,转入猪只一定要进入“全进全出”的猪舍。并实行定向流动,按大小与公母分群饲养。
控制好门卫外来人员进猪场大门一定要严格消毒,进入非生产区,不准进入生产区。车辆在场外消毒,不准进入场区大门之内。
控制好出猪台出猪台专人负责,使用前后要严格清理与消毒。卖猪时,装猪车彻底消毒,停留30 分钟再进到装猪台装猪。赶猪人员不准上装猪车,买猪人员不准上出猪台选猪。
★猪场不准饲养其他动物猪场只能养猪,不准饲养犬、猫、牛、羊及其他动物,并驱赶鸟类,因为这些动物易带口蹄疫病毒,易造成口蹄疫在猪场传播。
★定期灭鼠与杀灭吸血昆虫
灭鼠鼠类不仅吃掉饲料,损坏物品和建筑物等,而且能传播炭疽、沙门氏菌、布鲁氏菌、结核分枝杆菌、李氏杆菌、土拉杆菌、猪丹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猪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博卡病毒、钩端螺旋体和立克次氏体病以及寄生虫等病原,造成猪群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养猪场每季度要灭鼠1 次,特别是每年的11 月份至第二年的二月份要重点灭鼠。方法可选用:敌鼠钠盐原药1.5 克,加热水100 毫升溶解彻底后,再加入适量的糖,拌入1000 克玉米面或小麦中,阴干后即可使用。
杀虫吸血昆虫如蚊、蝇、蜱、虻等可携带细菌100多种、病毒20 多种、原虫30 多种,能传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0 几种。特别是夏季与秋季猪场要注意杀灭吸血昆虫,防止其传播病原,诱发疾病的发生。猪场要填平污水池与积水沟,清理垃圾,铲除杂草与污染物,疏通排水管和阴沟等,绿化猪场周围环境,彻底清除吸血昆虫的滋养之地。用0.05%蚊蝇净喷洒猪舍和猪体,每周2 次。
★坚持消毒制度猪舍每天清扫干净、保持干燥、通风,空气流动,保持正常的温度和湿度,人行道与门口每天用碘制剂或酚类消毒药消毒1 次;猪舍内用1︰400 聚维酮碘消毒药,每周消毒1~2 次即可,猪舍外环境要经常清扫干净, 清理垃圾及污染物。
★免疫预防:
免疫预防可选用O 型口蹄疫(新猪毒谱系2+缅甸98 谱系) 双价灭活疫苗或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发的O 型口蹄疫缅甸98 毒株(O/MYA98:BY2010 株)生产的高效纯化灭活疫苗。它们具有抗原广谱性、免疫原性好,产生抗体快,抗体水平高、安全性好的特点,对当前流行于我国的4 个遗传谱系(分属于拓扑型)的5 个典型O 型口蹄疫代表毒株都具有很强的免疫保护力,应重点使用。仔猪:40 日龄首免,60 日龄2 免,100 日龄加强免疫一次,每次每头肌肉注射2 毫升。后备种猪配种前1 个月加强免疫1 次,每头肌肉注射3 毫升。种猪:每3 个月免疫接种1 次,1 年4 次,每次每头肌肉注射4 毫升。接种疫苗后7 天产生抗体,28 天达到高峰,保护期为3~6 个月。疫苗可用于紧急接种。O 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也可使用,35 日龄首免, 每头肌肉注射2 毫升;70 日龄2 免, 每头4毫升;120 日龄3 免,每头6 毫升。注射疫苗时可配合肌肉注射免疫增强剂如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4 或MHC-Ⅱ类分子等(与口蹄疫疫苗分别肌肉注射), 小猪每头0.25毫升、中猪每头0.5 毫升、大猪每头1 毫升。可有效提高抗体水平,抗体产生快,抗体均匀度好,抗体持续时间延长, 减少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从而提高免疫力与抗病力。
③发生疫情时的应急技术措施
★猪场实行封锁、隔离、消毒发生疫情时要立即封锁猪场, 隔离病猪,全场进行大消毒:猪舍每天消毒1 次,可用消毒剂1︰1000 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带猪消毒,1 天1 次。同时应对环境、通道、排污沟及用具、器械与其他物品进行消毒,每天1 次。
★严格科学管理
有治疗价值的病猪立即进行治疗,无治疗价值的病猪、死亡猪及污染物等一律无害化处理或焚烧处理。发病期间猪只不准流动,不准出售,不准引入新的猪群。工作人员在场内要注意自身消毒,定向流动;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场区,并加强饲料运送的消毒与饮水消毒等。
★紧急免疫接种对受到威胁的猪群要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可用猪口蹄疫O 型灭活疫苗(新猪毒谱系2+缅甸98 毒株生产的浓缩疫苗)肌肉注射,仔猪每头1 毫升、育肥猪每头2 毫升、种猪每头4 毫升。一个月之内间隔10 天肌肉注射2 次。注苗时可配合使用转移因子、MHC-Ⅱ类分子或白细胞介素-4 等免疫增强剂, 与口蹄疫疫苗分别肌肉注射,小猪每头0.5 毫升、中猪每头1 毫升、大猪每头1.5 毫升。
④病猪的控制方案
方案1:人用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降真香,专治心肌炎、心绞痛,每瓶5 毫升,小猪每头3毫升、中猪每头4 毫升、大猪每头5 毫升),加干扰素(每40 千克体重1 毫升,重症加量)、转移因子,混合肌肉注射,每日1 次,连用3 次;同时肌肉注射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第四代头孢类,每千克体重2 毫克),每日1 次,连用3 天。大猪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5 毫升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0~300 毫升,混合静脉注射,每日1 次,连用2 次。
在实施过程中,注意饮水,改为电解多维600克、葡萄糖粉600 克加VC 200 克,饮用7 天;下午加注复合维生素B (每千克体重0.2 毫升),每日1 次,连用2 次,以调整胃肠机能,促进开胃进食。病情严重者要实施10%葡萄糖盐水注射液加VC 与VB 静脉注射,每日1 次,连用2-3 次。
方案2:抗口蹄疫血清(注射不同血清型),每千克体重0.5 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 次,连用2次;病愈猪的全血、每千克体重2 毫升,每日肌肉注射1 次,连用2-3 次。同时肌肉注射头孢噻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5 毫克),每日1 次,连用3次。也可用本场感染口蹄疫发病后治愈20 天以上的康复大肥猪或者老母猪颈静脉采血,无菌分离血清后加入抗生素,肌肉注射,小猪每头5 毫升、保育猪每头10 毫升、育肥猪每头10~15 毫升、生产母猪每头20 毫升,每日1 次,连用2 次,疗效尚佳。
方案3:口腔溃烂部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然后涂擦碘甘油;蹄部的溃烂处先用生理盐水喷洒、冲洗,然后撒布冰硼散粉末(冰片5 克、硼砂5 克、黄连5 克、明矾5 克、儿茶5 克,混合成粉),每日处理1 次。也可涂擦碘酊或青霉素软膏等。病猪一律改饮:电解质600 克、葡萄糖粉600克、黄芪多糖粉800 克、VC 200 克,兑水1 吨,连续饮用7 天。
10、规模化猪场口蹄疫病防控措施
生猪口蹄疫是我国法定一类动物重大疫病,也是国际上甲类人畜共患传染玻但并非不治之症,因为国际上有许多国家都先后消灭了该玻该病一直是困扰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大顽症,直接导致我国猪肉几十年来不能外销,影响了国家在国际上的声誉,而且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增收。生猪口蹄疫之所以在我国蔓延和存在40 多年,人为因素占很大成分。加大防控和消灭生猪口蹄疫力度,关系到菜篮子安全,应受到社会关注。近5 年来,通过深入部分农村的实地调研,生猪口蹄疫情年复一年季节性发生和流行,几乎从未中断过,广大农民养殖户深受其害。每年10 月中下旬是猪口蹄疫疫情集中暴发期,有的乡镇出现连片村庄的区域性流行。尤其是近5 年来,该病疫情年年发生,越演越烈。
①猪口蹄疫病概述: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位列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的16 个A 类疾病之首,被称为畜牧业的“头号杀手”。由于“口蹄疫”传播迅速、难于防治、补救措施少,每次暴发后须捕杀,给畜牧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猪口蹄疫潜伏期2-8d,病初发热,厌食,体温升高到40-41℃,以口腔、蹄、鼻、母猪乳房皮肤出现水泡为主要特征,病死仔猪心包膜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坏死、柔软、煮熟样,熟称“虎斑心”,急性胃肠炎。怀孕猪流产;哺乳猪感染常整窝死亡;成年猪一般良性经过。
②预防猪口蹄疫病的措施:
猪口蹄疫的发病与其它传染病一样,需要由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猪群3 个要素构成,缺少哪个要素,猪口蹄疫都不会发生。根据这一原理和口蹄疫的病原学特点,采取综合性措施,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建立高免猪群,从而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发展。
★控制口蹄疫,应以预防为主,搞好猪舍内外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对进出人员、买卖猪只、运料及拖粪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口蹄疫流行季节2~3d 全面消毒一次,尤其空气消毒对防控口蹄疫非常重要。因口蹄疫病毒对酸、碱、阳光、紫外线敏感,但酚类、酒精、氯仿及一些去污剂作用不大,因此须正确选用消毒剂,猪舍外场地日常消毒、排水沟选用2%烧碱或30%草木灰;全面消毒时猪舍内带猪用0.2%过氧乙酸喷雾,空栏时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全面封闭猪场,杜绝传染源进入猪场需引进种猪时,必须从没有疫病流行的地区和了解具体情况的健康种猪场引进,经隔离检疫、免疫接种、严格消毒、药物净化和驱虫,并监测猪瘟、口蹄疫的免疫抗体后方可转入生产区栏舍混群饲养。除在非疫病流行季节引进少量种猪外,避免外购猪苗育肥出售,以防止外来猪群带毒和交感染。猪场大门必须设立消毒池、消毒通道,配备更衣消毒间、高压冲洗消毒设备,猪场生产区应有围墙、防疫沟或其它隔离设施,生活管理区和生产区之间的人员出入口和饲料入口以消毒池隔开,人员必须在更衣室淋寓更衣、换鞋,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并做好猪场废物、污水处理和杀虫、灭鼠等工作,全面预防外界病原侵。
③猪场发生口蹄疫病时采取的措施:
★应急措施:当猪场发生口蹄疫病或疑似口蹄疫病时,必须按“早、快、严、小”原则,采取紧急措施,尽快将口蹄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立即严格封锁疫场,发病期间禁止向外出售任何猪只。本生产线饲养员各就各位,不得到其它猪舍工作,并立即使用对病毒效果较好的消毒剂对猪舍、猪群、生产区内的主要通道进行严格消毒,可用氯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每天对疫区及疫区附近外部环境进行2 次严格消毒,并安排两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猪舍外围的消毒工作;猪场生活管理区应每天消毒1 次。发病猪栏左右2 个猪栏及发病猪栏对面3 个栏,合计6 个猪栏,要求每3~4h 消毒1 次。使用0.5%复合醛或过氧乙酸对空气进行喷雾消毒,以起到空间消毒作用,由于过氧乙酸对金属水管的腐蚀性强,每次消毒完毕后,应马上用清水冲洗喷雾机械的水管。
★扑杀:扑杀病猪是控制口蹄疫传播的关键措施。可采用电击的方式扑杀患病猪,扑杀后病猪尸体用不漏水的双层塑料薄膜包装捆绑,用高浓度的消毒液泼洗整个猪栏及尸体。病猪尸体可移至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厂,浇上柴油烧毁。同时将病猪尸体深埋处理。当猪场发生疫情或猪场附近出现口蹄疫疫情时,全场各年龄段猪群要立即紧急接种口蹄疫高效浓缩灭活苗,并按“先健康群、后可疑群,由外向里’倾序的原则,实施口蹄疫高效浓缩疫苗的紧急免疫接种工作。
★解除封锁:猪场不再出现新的病例后3 周,并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才可以解除封锁。全场进行1次全面彻底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对饲养过病猪的猪舍和周围环境、所有工具、食槽及工作服、鞋等物品,应进行3 次以上严格彻底消毒,并清理消毒好猪舍的下水沟。猪舍隔3~5d 后,再用烧碱水溶液反复刷洗消毒2~3 次以上,经一定时间空置后(3 周以上),才可以重新投入生产。
11、生猪口蹄疫免疫失败原因和防制对策浅析
生猪口蹄疫(FMD) 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一但发生和流行,对养猪生产危害很大。国家农业部将其列为强制免疫注射的首要病种。在对生猪口蹄疫病按照统一的免疫程序注射防疫疫苗后,为什么有的养猪户饲养的生猪还会零星发生发热, 蹄部、鼻镜发生水疱和烂斑等疑似口蹄疫症状的病猪呢?这就是生猪口蹄疫免疫失败的表现。分析出现这种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其生猪机体的内因和与免疫注射各环节相关的外部因素:
①猪口蹄疫免疫失败的内因
★生猪个体因素
猪的疾病因素:猪感染了某些病原微生物,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如猪瘟、蓝耳并寄生虫病等。传染性病原体主要是侵袭、损害生猪的体液或细胞免疫中枢器官,导致免疫机能障碍。
猪品种个体的差异和生理状态:生猪机体对接种抗原有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生猪品种来源不同,免疫应答也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猪,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致。有的猪甚至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猪的生理状态:注射接种前应详细询问了解生猪病史,认真观察生猪健康情况,进行临床健康检查。如果忽视这一点,随意注射,将会导致体弱猪及处于潜伏期的发病猪死亡。如果种母猪长时间未免疫注射过口蹄疫疫苗,则感染口蹄疫病毒带毒后,会使经胎盘感染的仔猪成为持续感染者。生猪机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猪群处于应激反应敏感期时接种疫苗,就会减弱猪的免疫能力,使猪的免疫应答能力减弱,从而降低猪的抗体水平。
★饲养和管理方面的因素
环境因素:高温、寒冷、阴雨、温差过大、过度潮湿、噪音、异常的响动以及各种有害气体的存在等是一种环境的应激,会造成生猪的免疫失败。
营养因素:饲料中蛋白质等的供给及机体内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的正常代谢,对机体内抗体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营养的缺乏特别是维生素E 缺乏会引起免疫抑制。
管理因素:猪密度过大、混群、通风不良、粪便不及时清理等,都可形成应激反应。消毒卫生制度不健全,圈舍及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源微生物。这些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导致免疫失败。
免疫程序不合理:猪场或农户饲养的猪没有根据当地口蹄疫病流行的规律和本场实际,以及疫苗注射后抗体的消长规律,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的时机就不当,对免疫的效果影响就大。如过早免疫接种,受母源抗体干扰,导致免疫失败;过迟接种,会出现免疫空白期,易造成猪群发玻同时进行多种疫苗免疫,有时会出现疫苗间相互抑制的现象,从而形成疫苗的免疫失败。
②口猪蹄疫免疫失败的外因
★对猪滥用药物:某些药物如氯霉素等抗菌素类、安乃近、黄胺类及抗病毒化学药物( 如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糖皮质激素( 如地塞米松) 等,对机体B 淋巴细胞的增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影响细菌性和病毒性疫苗的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败。
★疫苗因素
病毒的型号和性质:目前临床免疫注射的猪口蹄疫商品疫苗有:猪口蹄疫O 型灭活疫苗(OZK/93 株+OS/99 株) 和猪口蹄疫O 型灭活苗(OZK/93 株);猪口蹄疫O 型合成肽疫苗( 多肽)。猪口蹄疫疫苗生产的厂家有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等。由于厂家众多,各家设备水平也不一样,品种多,标准也不一,因此效价也不同。从而导致了各猪场和农户散养猪免疫效果高低不均。
疫苗储存运输不当:疫苗属于特殊商品,运输存储需要冷链不断,实行冷藏运输,但不得冻结。在运输、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高温、消毒剂和日光直接照射。可由于防疫员技术素养高低不同,部分人员麻痺大意,不注意疫苗的存储条件,疫苗长期暴露在常规环境中,很容易造成疫苗变质失效。从而造成疫苗免疫失败而引发疫病暴发。
疫苗的接种方法不当:肌肉注射免疫时出现“飞针”,疫苗根本没有注射进去,或注入的疫苗从针孔流出,造成疫苗注射不足,并污染环境;有的接种部位不正确。2.2.4器具消毒不严格有的防疫员责任心不强,不按规定对针尖进行严格消毒,不能做到一猪一针头,一针一棉球,有的一圈一针头,甚至一根针头打到底,或者根本就不消毒,极有可能诱发疾病或导致死亡,还会造成整瓶疫苗受污染或针尖带毒接种,使免疫注射变成带毒传播,注射后引起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易变性等特点
口蹄疫病毒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不同病毒类型之间无交叉保护力。传播途径又复杂,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伤口传播;加之口蹄疫病毒在一些动物体内易建立持续感染,而机体免疫系统常不能及时清除病毒,从而使病毒在动物体内存活数月乃至终身,而生猪并不表现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或亚临床状态,疫苗注射后等于毒上加毒,刺激机体而发病;当地发生和流行的疑似口蹄疫病猪的致病病毒发生了变异,病毒株并非免疫注射的口蹄疫疫苗毒株,即疫苗的血清型与当地流行的血清型不一致。因而出现了疑似猪口蹄疫病的症状。
③避免免疫失败应采取的对策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生物安全是指能以某些方式减少新病原体进入猪场,以及能够避免这些病原体在猪场中持久存在和危害猪群的所有措施,是猪场最基本、最重要的的兽医管理准则。在免疫抑制普遍发生,猪病时有流行的今天,生物安全措施更应提到养猪日常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
★优化饲养管理的生产环境:保持猪群合理的使用密度,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清新的空气质量,消除和减少各种不良应激因素,特别注意消除有害气体对猪呼吸道的直接危害。
★使用优质全价饲料:采购的原料要符合营养标准,配制出的全价饲料营养要合理均衡,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特别要注意采用正规厂家的预混料和添加剂,防止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猪的危害。
★饲料脱霉:不得饲喂霉变饲料,特别要防止霉菌毒素的危害。在饲料原料中添加高效霉菌毒素吸附剂—绿叶“纳蒙脱素”,消除霉菌毒素的影响,补充营养物质,确保猪健康,具有很好的作用。
★禁止滥用药物:是药都有三分毒,现在猪药物保健比较流行,临床应用也比较混乱,大多数的兽医只重视药物的疗效,不注重药物的毒副作用,一些药厂也任意复方药物,如果不认真辨别,一些易于产生免疫抑制的药物会长期应用于猪群,如磺胺类、地塞米松等,猪群在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免疫抑制。
★做好其他免疫抑制病的防疫:有其他免疫抑制病存在时,猪口蹄疫的免疫效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猪场和农户要做好猪瘟、蓝耳并细小病毒并圆环病毒并伪狂犬病等免疫抑制病的防疫,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奥得曼A”提高免疫力,显著提高机体溶菌酶水平。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养猪场( 户) 应在有资质的兽医人员指导下,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猪场的病史、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疫苗在体内会相互干扰等因素,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所制定的免疫程序还应根据疫情变化、疫病流行特点、猪群动态等情况,在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免疫程序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规模集约化猪场要做到每一次给生猪注射免疫之前,做好抗体检测,以抗体水平的高低为依据,确定科学免疫程序。
★正确选择和保管疫苗:优质、安全疫苗是确保防疫质量的根本保障。要选用高质量的经过省疫病控制中心招标采购的疫苗,以保证疫苗安全可靠。要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书运输保管好疫苗,做到冷链不断。开启使用疫苗瓶前,应认真检查核对疫苗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物理性状、储存条件等是否与说明书相符。对有效期已过、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瓶盖松动、物理性状异常、标签模糊不清的绝对不能使用,以免影响注射免疫效果,造成注射免疫失败。
★严格免疫注射操作的每一个环节:要切实按照免疫注射程序将口蹄疫疫苗保证足量肌肉注射到猪体内,同时为缓解疫苗应激,可在打疫苗前后10天猪只日粮中添加1%“奥得曼2号”,有效缓解疫苗应激、防止免疫失败,促进抗体提前生成。
12、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引起的过敏反应及处理方法
我们在生猪的口蹄疫疫苗注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猪口蹄疫疫苗而引起的过敏反应,为此,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①发生机理
口蹄疫疫苗引起的过敏反应是变态反应的一种,即Ⅰ型变态反应。当动物机体初次接触变应原,在变应原的作用下,动物机体内产生大量的IgE,IgE与组织的肥大细胞、血液的嗜碱性粒细胞相结合,使动物机体对该变就原处于致敏状态,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致敏机体时,则与附着在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上的]gE相结合,改变了IgE的结构,从而改变了靶细胞的稳定性。激活了细胞内的酶系统,促使细胞内的嗜碱性颗粒被释放。当受到细胞外酶的催化作用,颗粒内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释出。如乙酰胆碱、5一羟色胺、组胺等,这些生物活性物质作用于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产生不同的病理生理反应,临床表现出为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②临床症状与相应的处理
轻度的过敏反应:为正常的疫苗反应,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一圈猪中仅有少数的几头猪有轻微的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正常情况下,无需治疗,l~2d即可自然恢复。
中度的过敏反应:临床症状表现非常明显,在注射疫苗15min左右出现,往往群发,表现为呼吸困难,流涎,伴有呕吐,全身发绀,站立不稳,步态醉样。全身发软,卧地不起,有的四肢又开站立,背部下凹。治疗原则,尽快使用盐酸肾上腺素或糖皮质激素药物救治。肾上腺素的用法:按lmg/mL,注射0.2~lmL,伴有体温升高的配合使用复方氨基比林,心脏衰弱、皮肤发绀的可注射安钠咖,同时注意保持安静,供结充足的饮水。
重度的急性的过敏反应:这种情况少见,偶有发生,往往在注射疫苗后15min内发生,有的在注射后几秒钟出现症状,甚至有的针尖还未拨出就发生反应,主要症状出现为:突然倒地,全身发软,发绀,体温下降,共济失调,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难,流涎,眼结膜苍白,全身肌肉震颤,神志不清,对各种刺激反应迟钝,严重的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必要时采取一些辅助治疗。有少数过敏特别严重的来不及救治而死亡。
③预防措施
★免疫注射前做好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配备肾上腺素或糖皮质激素以便及时处置情况,肾上腺素见效快,比糖皮质激素效果好。
★为了增强猪群的免疫,可在免疫疫苗注射前后10天添加1%的“促免1号”或“奥得曼2号”拌料饲喂,提高免疫效果。
★不同批次的疫苗引起过敏反应的程度不一样,在更换不同批次的疫苗注射时,尤其要注意留心观察。
★疫苗注射完毕后,对于暂时无反应的要注意观察,如有突发情况要及时与防疫人员联系,争取处理时间,减少伤亡。
★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尽量减少应激反应,尽量避免与其他疫苗同时注射。
★严格操作规范,按说明书剂量注射,对身体瘦弱怀孕,有过敏史的暂缓免疫。
★注射完毕后,及时建立免疫档案,及免疫台账,认真填写,填全应填的项目。
★因过敏反应死亡的,及时联系相关人员到场,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填好死亡登记表上报。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猪口蹄疫怎么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