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时间住院可以开降压药能直接开吗吗

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中药降压药有哪些?我妈妈前几天因为高血压住院了,听说西药副作用较大,想求教各位高人,有没有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的中药?
龙骨牡蛎各25克代赭石15克此三位药先煎30分钟,当归10克,白芍18克,天冬15克牛膝15克,麦芽15克,川楝子10克,杭白菊15克
一幅药即见效,三副药当血压稳定。绝无副作用。一日一剂
能降血压的中草药大公开 !
葛根: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着。
野菊花: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且伴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症状。
黄芩:清热解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的作用。
钩藤:平肝熄火清热,可用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通、目赤等症。
天麻:平肝熄火,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
石决明:平肝潜阳,使用于阳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
地龙: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
罗布麻叶: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的作用。
臭梧桐: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用。
川: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临床报道与利血平合用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所引起的筋骨萎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的治疗。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浏览: 1781
关注: 2 人服降压药时间要选对 高血压选药考虑三因素
血压在一天中会不断波动,什么时候用降压药更能平稳降压,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选对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先要关注其能发挥效果时间的长短。短效降压药:常用的有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维拉帕米等。硝苯地平维持降压约5小时,卡托普利约6小时,所以一天必须服用3次,否则不能保证全天血压平稳。这类药建议每隔6小时服用一次,最好早上6点,中午12点左右和傍晚19点各一次。中效降压药:常用的有依那普利、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等。它们在血液中维持的时间为10~12小时左右。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服用后能维持最低的有效血液中药物浓度在12小时以上,尼群地平也可以维持6~15小时,依那普利则可达11小时左右。这类药一天服两次。建议患者在早上6~7点和下午16~17点服用。长效降压药:常用的有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和沙坦类降压药等。维持降压疗效在24小时以上。这些药达到稳定的降压作用时间也较长,一般需4~7天。长效药一天只需要用1次。为有效的控制24小时的血压,一般可选在早上6~7点服用。高血压选药考虑三因素选高血压药:平稳降压+心脑肾器官保护有些高血压药物带来副作用,让患者在服药期间容易水肿、心悸、颜面潮红,轻者有碍观瞻,重者生活质量下降,有的还会损害心、脑、肾器官。因此,日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钱卫明主任医师指出,选择降压药物有三大考量因素:一、是否能有效平稳降压;二、该药物是否兼具心、脑、肾等靶器官保护作用;三、副作用是否影响生活质量,患者是否耐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曾群英教授对记者指出,选用降压药时须着重考虑是否能够强效平稳降压,同时具备靶器官保护作用。他指出,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会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高血压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与死亡的总体危险,最终延长患者的寿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药物在减少副作用方面进行改良。钱卫明称,以往的CCB(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有水肿、头痛、心悸、颜面潮红等不良反应,不少患者就是因为这些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导致疗效反复。他指出,一些新研制出来的CCB药物则减少了很多不良反应,如新型CCB药贝尼地平在水肿、头痛、心悸、颜面潮红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同类CCB。单一用药还是联合用药因人而异我国疾控中心慢病防控中心2013年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只有30%的病人仅用一种药物可使血压控制到目标水平,而70%的病人需要联合应用两种或更多药物才能使血压获得理想控制。而不久前美国发布的2014高血压指南建议,在初治高血压的治疗上首选单一用药。到底单一用药更应推崇,还是联合用药更合适中国人?“一般来说,高血压轻者单一用药,中度以上联合用药。”钱卫明称,二级或者二级以上的患者,在用药以后,如果血压还高出目标值10-20毫米/汞柱时,还是主张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有一个协同的作用,药物的疗效可以加强,副作用可以互相抵消。”“50%-60%的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用药。”曾群英指出,高血压用药应综合考虑降压、靶器官保护和调节糖脂代谢等,正确的联合用药可达到这种1+1&2的效果。他举例称,CCB+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联合方案在降压治疗及保护心、脑、肾器官损害上有着明确的优势。“对国外的指南要两看,有的指南的确有借鉴意义,但有的指南美国同意,但欧洲、我国不同意,很多研究中没有亚裔人的研究,看中国人自己的研究和指南更靠谱。”日常血压监测助选最佳服药时段“天气变化多端时,更要注意做好家庭血压的测定。”曾群英称,气侯跟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有一定关系,高血压患者可做户外运动,但要注意天气,注意保暖。他还强调,有条件的病人要做家庭血压的测定,没有条件关注自身症状。“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在冷天如果血压升高,会出现头晕、头胀等反应,这时要及时就医,请医生调整降压的药物。”他指出,调整降压的药物不只是品种的调整,还可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发现血压是白天高还是晚上高,确定哪一个时段服药更好。降压药要长期服用,随着天气渐暖,降压药剂量可以小一点,但是一定不能停药,要坚持吃药,甚至调整剂量、品种。专家建议高血压患者必须戒烟,可少量喝酒曾群英指出,烟草会恶化肾脏的功能,会对药物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国家卫生部、计生委要求,心血管医生在给高血压病人开处方前一定要问患者有没有抽烟。有人讲抽烟可预防老年人的痴呆,这是暂时的,从全世界的流行病研究结果来说,抽烟对心脑血管的坏处是主要的。喝少点的酒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喝多了不行。
降血压不能一味求快 高血压头昏不要乱服降压药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高发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数量迅速增长,高血压人群还在不断增加。根据最新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与10年前相比,35岁~74岁年龄段的高血压患病率达27.2%,也就是说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已达1.3亿人。因此关注高血压患者健康成为刻不容缓的话题。然而目前大多数人对高血压认识不足,有些人认为把血压降下来就行了,于是四处找猛药下狠药,一味求快,一降到底,殊不知这样才是最危险的。快速降血压,容易引起脑血栓老人降血压不宜过快,降血压要以有效、平稳为重要原则。有些老人发现血压突然升高便自行用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血压升高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如果血压不是太高,无需紧急降压,否则人为的一味把血压降低,会对脑血管造成一种低灌注状态,容易引起脑血栓,威胁生命健康。高血压高发期不可随便停药冬季是高血压疾病的高发期,很容易为中风留下危险因子。因此专家建议应该每天进行血压监测。有些人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难免会有错误,容易造成内脏器官的损害。此外,有些老人认为血压降下来了,就立即停药,殊不知这样很容易引起“停药综合征””或诱发严重的心、脑、肾、血管疾患。其实,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不能停药,否则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特别是冬季,气温低,血管呈收缩状态,血液流动比较缓慢,高血压患者也不宜在此时随便换药,以免发生意外。高血压头昏不要乱服降压药殷婆婆78岁,患高血压几十年,血压不稳定时,经常出现头痛、头昏。后来,她感觉头昏比以前更厉害,她赶紧去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升高了。殷婆婆以为是高血压复发,就自己加量服用降压药。谁知服药后血压有了明显下降,头昏症状却加重了,双手不停地抖动,最后几乎不能起床。为什么会这样呢?头昏是高血压的常见症状,但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不是所有的头昏都是高血压引起。5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出现头昏,是因高血压、高血脂等原因造成颈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导致脑缺血而引起。大量研究也证实,近1/3脑缺血的发生与颈动脉的阻塞性病变,尤其是各种病因所致的颈动脉狭窄有关。颈动脉位于脖子两旁,两条动脉直通颅内大脑,是供给大脑血液的主干,其供血占整个大脑需要量的70%~80%,可以说颈动脉是脑血管的大门,一旦发生血管狭窄或堵塞轻则出现单眼发黑、头晕、发作性晕厥等症状,重则造成缺血性脑卒中。殷婆婆就是因为双侧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头昏,检查发现殷婆婆颈动脉狭窄程度已经达到75%。因颈动脉狭窄造成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昏,机体通过升高血压来增加脑血流灌注,弥补颈动脉狭窄造成的脑供血不足,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此时盲目降压只会进一步加重脑缺血,出现全脑供血不足,引发中风。殷婆婆停止服用降压药使血压升高,头昏症状明显改善,生活也能够自理了。但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同样会引发中风。因此患有颈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治疗颈动脉狭窄。目前比较可靠的治疗方法为药物和支架置入术。温馨提醒:高血压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使用量。如果服用降压药物后不适症状加重,要马上停止服用降压药,并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降压药不能吃吃停停 高血压无症状也要吃药
血压高时就吃药,血压降下来药就停,这是不少高血压患者的惯性做法,不过医生表示,降压药吃吃停停,会给心脑血管造成很大负担。沈阳60岁的吴大爷患有高血压多年,降压药成为家中必备的药品。可每当血压降下来,不良的症状缓解后,他就不再坚持吃药了,平日里血压平稳时也想不起来吃降压药。近期,吴大爷出现血压升高后又服用降压药控制病情,之后又停了药。可是,血压恢复到平稳后,吴大爷因家里琐事跟家人吵了一架,随后就出现气喘,到医院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经过抢救吴大爷的病情平稳了下来。专家介绍,吴大爷突发心衰与降压药吃吃停停有很大的关系,“血压降下来就停止服药,这样容易造成血压的忽高忽低,对血管造成压力。”参与活动的几十名居民中超过一半的人都有高血压,很多居民都是降压药吃吃停停。“降压药吃吃停停,也可能在遇到情绪波动、感冒、劳累等外界刺激时,造成血压的骤然升高,引起脑出血、心衰等急症。”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最好每日都要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高血压无症状也要吃药高血压病的治疗具有长期性,且不以有无症状而决定是否用药。也就是说,一旦确诊为高血压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病,不论有无临床症状都要长期坚持降压药物治疗,不可将有无症状作为是否用药的依据。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经过的心血管病,其最大的临床特点就是症状的隐匿性。相当多的患者发病后并无明显的症状, 即使少数患者在发病后有头痛、头晕症状,也因为一方面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另一方面因症状轻微而易被忽略。虽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病情却仍在悄然进展之中,久而久之将引起一系列的器官损害,例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高血压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病变甚至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增加患者病死率, 因而高血压病通常被称为“无声杀手”。目前,在高血压病的控制中依然存在着“三率”即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低下的突出问题,由此造成心血管事件有增无减,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据调查,约有26%-33%的患者错误地认为无症状时就可不必服药,27%-40%的患者错误地认为血压降下来后即可停药。
高血压治疗用药把握九技巧 患者用药需躲避五大误区
高血压治疗用药很有讲究,高血压患者不能随意用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时要注意以下这些:1、禁忌人群警惕服药选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如充分考虑妊娠、心绞痛、肾功能不全、禁忌证等因素。2、使用长效降压药提倡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每日服用1~2次,保证24小时血压平稳,减少血压的波动。3、降压标准个体化对于仅患有高血压而无并发症者,应降压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患者血压应降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或肾病患者应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4、联合降压中等危险或低危险度患者可只用一种药物,而高危险度和极高危险度患者则应同时联合几种药物降压。5、降压不能太快对有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降压不可过快过猛。6、对症选择降压药老年人降压多以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为主,年轻患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肾病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但血肌酐≥265微摩尔/升时慎用;合并冠心病时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合并心衰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并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后要缓慢降压,应首选钙离子拮抗剂,降压幅度不超过治疗前血压的20%。脑出血后或者收缩压长期≥180毫米汞柱时,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当收缩压控制到160毫米汞柱以下再考虑使用。7、不要随意换药、停药降压药物只要有效,不必经常换药,更不要随意停用。合理治疗方案的制订,可能需要数周甚至1~2个月的摸索。长效的降压药物需要几天或1~2周才能发挥最好的降压效果,因此,在调整方案时不要着急。收缩压&100毫米汞柱时,应咨询医师是否继续用药。如需换药,最好不要突然停药,尤其是普萘洛尔、美洛托尔等β受体阻滞剂,应缓慢停药,以免血压反弹。8、多数人睡前不宜服降压药忌睡前服用降压药物,因其极易导致血栓形成,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具体用药请咨询医生。9、顽固性高血压需住院同时服用3种及以上降压药物血压仍在目标水平(140/90毫米汞柱)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者,属于顽固性高血压,建议住院详细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用药5大误区误区1、用药跟着感觉走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凭着自己的感觉来用药,感觉不舒服才会服药,一旦有好转就减量或不服降压药。殊不知,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同样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如果不监测血压而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恶化,诱发其它心脑血管疾病。误区2、用药断断续续有些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便自行停药,结果没过多久血压再度升高。这样不仅加重病情,还容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甚至引起“高血压危象”等急症。如长期服β-受体阻滞剂突然停药,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甚至猝死。误区3、没有症状停止服药有的高血压患者虽然血压很高,却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并不表示不需要用药。其实,即使是无症状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服药,也会使病情加重,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误区4、自己加大剂量大剂量用药虽然可使血压下降得多一点,但药物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所以,对于慢性血压升高者,不必急于使其血压降至正常,应逐步使其接近正常,以免意外发生。误区5、睡前服药人在睡眠后,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如果睡前服药,两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极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相关疾病百科推荐
可管白打吊年分享经验0
待续dear分享经验0
王万峰大酱分享经验0
随性789630分享经验0
JC9R5A分享经验0
感性的小蜜蜂1分享经验10
dta1161083分享经验16
金钱永不眠810分享经验0
家安装小李分享经验0徐浩大夫个人网站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徐浩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如何选用降压药
话题:如何选用降压药
用户积分:6分
咨询点:23203点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分组:
 患友们:目前治疗高血压药物,分为五大类,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副反应也不同。 不同的降压药物,适合人群不同,我应选什么药?希望患友们在此指导和交流。  1】钙离子拮抗剂,代表药物为硝苯地平【还是那些名字里面包括地平两个字的药物都是,比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另外还有一个是地尔硫卓,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轻、中、重度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血压越高,效果越明显,但不降低正常血压。因为可以扩张血管,所以尤其适用于有动脉硬化的患者。  不良反应包括,由扩张血管引起的头痛、面红和踝部水肿;还可出现乏力和胃肠反应,故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2】利尿剂,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尤其适合于血容量高的患者。  噻嗪类利尿剂使用最多,其不良反应主要有:高尿酸血症,故痛风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应用。长期大量应用,可使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并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升高。其他类利尿剂还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等。 3】 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为美托洛尔.   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因剂量过大而诱发心衰、哮喘;还可能会对血脂有影响。因为此类药物可以减慢心率,使用时应严密监测,保证心率大于60次/分。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物为卡托普利。可明显降低轻、中度高血压;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对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的降压疗效,尤其适用于血管狭窄的患者。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刺激性干咳,发生率达5%—20%,可能与肺血管里某些物质增多,刺激咳嗽反射有关。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代表药物为氯沙坦[常用的就是氯沙坦(又叫科索亚,复方制剂加上12.5mg的氢氯噻嗪,叫做海捷亚)、缬沙坦(代文)、伊贝沙滩(也叫厄贝沙摊、安博维)],适合症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同,其突出的优点是,咳嗽的不良反应较少,药物耐受性好。  
用户积分:6分
咨询点:23203点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分组:
补充前面第3条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三种,普萘洛尔(心得安),第一代β受体阻滞剂,可非选择性地同时阻断β1和β2受体,目前已不常用于单纯降血压治疗。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比索洛尔(康可)、富马酸比索洛尔(博苏)等为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是第二代药物,目前选用β受体阻滞剂降压时,最多选用的就是这些药物。美托洛尔缓释片和比索洛尔不但用于降血压,也有临床试验证据表明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第三代药物卡维地洛(非选择性的),对β、β1:和α1,受体都有阻断作用,并有抗氧化作用,它除了作为常用的有效降压药物之外,也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β受体广泛存在于身体中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所谓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是指对所有β受体均阻断,而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能够有选择性地阻断心脏的β1受体,对β2受体阻断作用较弱,但当使用大剂量时,这种选择性减弱。
用户积分:6分
咨询点:23203点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分组:
我的病情纪要:&94,8&&&&&& 发现高血压,脑供血不足。开始吃一类药:尼群地平(开始失眠)(85年11月手术尿结石后血压偏高未吃药,手术前高压190)01年9月安贞医院诊断为高血压和可疑性心脏病开始吃阿士匹灵,蒙诺,络活喜,洛伐他丁,欣康各一片。06,12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协和医院作胃镜检查08年11月25日在安贞医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在左回旋支中段安放乐普支架一枚,11月29日下午出院,住院费用27896元,出院后安大夫要求继续服用络活喜5mg gd,舒降之(40毫克),拜阿司匹林0.1 gd,波利维75mggd各一片。依姆多60mg gn.(出院后两个月停服依姆多)09,7,诊断为胃食管反流。在协和医院作钡餐检查。9月经柳主任同意,停止服用波利维。<font color="#,-9冠心病安放支架后作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及其分支血管管壁不规则,左回旋支支架内内膜增厚。右冠状动脉管壁不规则,未见狭窄。冠状动脉分布呈优势型的右骼外动脉血管壁不规则10-10-201室间壁基底段增厚,约12,3mm。。主动脉瓣三瓣增厚,回声增强, CDFI:舒张期主动脉瓣下见微量反流信号。PW:舒张期二尖瓣口流速度A大于E峰。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见:安贞医院超声动诊断报告单网页:少量反流的话不必担心,建议如果患者没有很明显的不适情况可以通过饮食,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调整心态,情绪等来改善。适当的配合些软化血脂的药物或者食物支持治疗。如果有明显的心前区不适表现,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些营养心肌,活血化瘀,软化血管支持治疗,家中并自备些硝酸甘油等应急药
用户积分:6分
咨询点:23203点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分组:
&94,8&&&01年9月&&&& 发现高血压,脑供血不足。安贞医院诊断为高血压和可疑性心脏病【偶有心悸感觉)94年8月开始吃尼群地平(开始失眠)(85年11月手术尿结石后血压偏高未吃药,手术前高压190)开始吃阿士匹灵,蒙诺,络活喜,洛伐他丁,欣康各一片。两个月后我取得医生同意取消蒙诺,仅吃吃阿士匹灵,蒙诺,络活喜,洛伐他丁,欣康各一片。半年后取消欣康。仅吃吃阿士匹灵,蒙诺,络活喜,洛伐他丁,各一片。(头一年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血脂,血糖,肝功,肾功,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
用户积分:6分
咨询点:23203点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分组:
  它的主要生理功能均是基于以上的基本细胞功能,相关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一下几点:&  1、维持正常的肌细胞功能,保证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功能正常。&  2、对于心血管系统,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进入胞内,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主要是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加快传导的作用。因而,细胞外钙离子浓度高则会升高血压,使心收缩力加强,每博输出量增大,因而血压也会相应增高。重要的抗高血压药物有一种便是钙离子拮抗剂,它使得钙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钙通道的数量减少,使得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降低,血压下降。&  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还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病因均与钙离子关系密切。&  4、钙离子对与骨骼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年轻时,这主要受激素(降钙素、甲状旁腺素等)的调节。老年人骨骼钙易流失,因此骨骼变脆,变得容易骨折)
用户积分:6分
咨询点:23203点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分组:
  根据国际上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证明利尿剂降压效果是肯定的。在联合用药中,其他降压单药治疗无效时,加用利尿剂,疗效显著。利尿剂尤其对老年人、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1.单药治疗:按一般推荐剂量,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幅度大体相似。典型的情况是与安慰剂对照比,平均收缩压为160/95mmHg,则通常单药治疗降低收缩压7—13mmHg及舒张压4—8mmHg。&  2.联合用药治疗:现有6类抗高血压药物,任何2种或几种联用,血压下降幅度大于任何一种药物单用。HOT试验证明联合用药十分有效。联合药物充分增加降压效应约比单药治疗大2倍,即血压160/95mmHg患者若联合用药可使血压下降8—15%,即收缩压下降12—22mmHg及舒张压下降8—12mmHg.&  3.与利尿剂联用有效的药物&  利尿剂+ 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ACEI或ATⅡRA  1、噻嗪类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特别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肥胖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2、根据有无伴随疾病决定是否应用氢氯噻嗪,有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一般不宜应用氢氯噻嗪;伴有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者也不宜应用氢氯噻嗪,否则病情恶化;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大于290μmol/L者也不宜应用。&  3.在高血压急症时,宜用短效利尿剂如速尿。高血压因往往终身治疗,常用长效利尿剂如吲达帕胺(indapmide),副作用较少。氢氯噻嗪与钙拮抗剂或ACEI合用,可用小量,每日6.25-12.5mg/日。螺内酯(安体舒通,spironolactone)常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病人,氨苯蝶啶(triamterene)利尿作用较弱很少单独使用。&  4.其副作用与剂量相关,因此,剂量宜小。&  5.病人不可过度限钠,也不可高钠摄入,一般中度限钠,每天5-8克即可。&  6.适量补钾,每天1-3克,或合并使用保钾利尿剂。鼓励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及水果,如芹菜,香蕉,桔汁等。综上所述,在高血压病长期治疗,利尿剂历经40余年的考验,目前仍被作为一线用药。但治疗中,应选择合适的病人,注意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用户积分:6分
咨询点:23203点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分组:
抗高血压药物的联合用药 的评论单用一种药物治疗高血压其有效率即使在轻度高血压病人也仅有50-60%,虽然加大剂量可提高疗效,但同时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临床上通常采用联合药物疗法来治疗高血压。(一)两种药物联合的一些治疗原则1、以利尿剂为基础的联合用药①利尿剂+acei或atⅡra。②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或α受体阻断剂。2、以钙拮抗剂为基础的联合用药①钙拮抗剂+acei②钙拮抗剂+α受体阻断剂③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④二氢吡啶类+β受体阻断剂3、可能不适当的联合①二氢吡啶类+利尿剂②β受体阻断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③β受体阻断剂+acei(二)三种及以上的药物联合①经典三联:肼苯达嗪(hydra....
用户积分:6分
咨询点:23203点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分组:
08年11月25,在安贞医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在左回旋支中段安放乐普支架一枚,11月29日下午出院,出院后安大夫要我继续服用络活喜5mg gd,舒降之(40毫克),拜阿司匹林0.1 gd,波利维75mggd各一片。依姆多60mg gn.(出院后两个月停服依姆多),吃这些药基本稳定在:高压130,低压70左右,但在09年9(可能是因为用阿司匹林和波利维引起食道反流,而过早停用波利维的缘故)大楷在10月初增加一片代文两片安博维,血压也降不下来,后来经安贞医院高血压专家周大夫同意在服用络活喜5mg gd,舒降之(40毫克),拜阿司匹林0.1 gd的基础上增加一片安内喜,高压可以控制到135左右,后来我又增加一片安博维,高压可以控制到120低压70左右。在此我的教训是不管什么原因,安药物支架后阿司匹林和波利维一定要坚持服用一年,我还要请教患友们两个问题,1】如果不能服用波利维+阿司匹林,能否用别的药代替比如华法林等(但要注意华法林同阿司匹林绝对不可同时服用)。二】安博维同安内喜上否可以联合使用?为什么?
用户积分:6分
咨询点:23203点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分组:
夏季气温高,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阻力相对降低,又加之以出汗多,饭量减少,血容量有所减少,所以血压就相对减小。因此优点高血压病人的降压药,就要适当调整,所以我采取了两种方案:1),络活喜1片,安内喜半片血压基本上能控制到:高压135,低压70左右;2)安内喜服用1片,络活喜半片血压基本上能控制到:高压120,低压65左右请问:哪一种方案好?为什么?我认为还是第一方案好,因为络活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起效和缓、作用持久平稳、每日一次的方便剂量、24小时稳定控制高血压和心绞痛以及极佳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络活喜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长期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操作的总和并显著减少冠心病相关的医疗费用。&该品为钙离子拮抗剂,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具有抗高血压作用,该品缓解心绞痛是通过扩张外周小动脉,使外周阻力降低,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另外扩张正常和缺血区的冠状动脉及冠状小动脉,使冠状动脉痉挛病人的心肌供氧量增加。用于治疗高血压、稳定型心绞痛和缺血性心脏病。
用户积分:6分
咨询点:23203点
所在地区:北京
所在分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时间解释了 快上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