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种最新耳机产品好

根据十多年发烧经验,音质好坏,还是看文笔。
根据十多年发烧经验,音质好坏,还是看文笔。
突然好多赞……声明:图片转载自贴吧,如有侵权请说明,我删除……&br&&br&-----------------------------------------------------------------------------------------&br&如图所示:&br&&br&&img src=&/39deab549e626e226def442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12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39deab549e626e226def442_r.jpg&&
突然好多赞……声明:图片转载自贴吧,如有侵权请说明,我删除…… ----------------------------------------------------------------------------------------- 如图所示:
不会对森海AKG之类的造成什么威胁。&br&&br&但Grado就惨了:&br&&br&&img src=&/98f10cf8b17dda0f908dcf_b.jpg&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98f10cf8b17dda0f908dcf_r.jpg&&&br&&img src=&/bfeb75b294ecabca359e12f190c2466c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bfeb75b294ecabca359e12f190c2466c_r.jpg&&&br&&img src=&/6acfa93a57b75aa0dd332ec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6acfa93a57b75aa0dd332ec_r.jpg&&&br&&br&以后戴上面两只耳机,绝对会有人说:“小米耳机也敢戴出来装逼??”或者“兄弟你买到山寨小米了吧?”&br&&br&&br&当然,貌似官方也只是宣称能达到2K价位的耳机的水平,我觉得客观说,这应该是小米自成立以来少有得大实话!!&br&&br&毕竟,Beats的多款耳机都在2K价位。这样的PK太没悬念了。
不会对森海AKG之类的造成什么威胁。 但Grado就惨了: 以后戴上面两只耳机,绝对会有人说:“小米耳机也敢戴出来装逼??”或者“兄弟你买到山寨小米了吧?” 当然,貌似官方也只是宣称能达到2K价位的耳机的水平,我觉得客观说,这应该是小米自成立以来少有…
首先,毫不客观的无脑黑Beats是国际网络的普遍现象。&br&&br&这是有历史的。&br&&br&=====================================================================&br&&br&说到Beats Solo黑,不得不谈著名的耳机测评网站&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以及该网站的编辑:Tyll Hertsens。此人算是当今耳机测评界最顶尖的权威人士了。&br&&img src=&/2f990e03df812db5cbfc0413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f990e03df812db5cbfc0413_r.png&&&br&Tyll Hertsens在2011年对Beats Solo进行了一个测评&br&&a href=&///?target=http%3A///content/monster-beats-dr-dre-solo%23sFWCWL5ZH050hsX1.9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onster Beats by Dr. Dre Solo&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测评中指出,Beats Solo的frequency response不堪入耳:&br&&img src=&/864d41d7de3f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64d41d7de3f_r.png&&&br&&br&-----------------------------------------------------------------------------------------&br&这里做一个简单的科普&br&所谓frequency response,显示的是耳机在不同频率下输出的响度。&br&一般音乐中的所用到频率在1000HZ上下,不会超过5000Hz。&br&不同耳机根据所表达的风格,会通过调节震膜的材质和几何形体,达到在不同频率下输出不同响度的效果。所谓的重低音耳机,就是在低频范围内提高输出的耳机,也就是说打鼓贝斯什么低音乐器会特别响。&br&-----------------------------------------------------------------------------------------&br&&br&从上图中不难看出,自称是低音耳机的Beats,和其他低音耳机相比,在低音部分表现和屎一样。&br&与此同时,也不难看出,它在中频部分同样和屎一样。&br&&br&&br&当然,想要成为国际黑点,还得得到媒体的大新闻的支持。&br&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Headphones With Swagger (and Lots of Bass)(&a href=&///?target=http%3A////business/beats-headphones-expand-dr-dres-business-world.html%3F_r%3D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的页面&i class=&icon-external&&&/i&&/a&)”中,Beats Solo又被批判了一番。&br&&br&虽然文中提到Beats Solo褒贬不一,但是文章的论调明显是Beats Solo和屎一样。&br&在这条大新闻中,Tyll Hertsens 在本文相关的采访中进一步提到:&br&&blockquote&“In terms of sound performance, they are among the worst you can buy,” says Tyll Hertsens, editor in chief of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 class=&icon-external&&&/i&&/a&, a site for audiophiles. “They are absolutely, extraordinarily bad.”&/blockquote&简单的说就是Beats的音效是你能买到的耳机中最垃圾的。&br&&br&因为出售$200的路边摊耳机,整个Beats品牌的噩梦就开始了。&br&&br&=================================================================&br&&br&值得一提的是,Beats Solo的音质不堪入耳早在一年前已经成为历史。&br&Beats Solo2取代了Beats Solo的&br&&br&Tyll Hertsens在他对新Beats Solo2的测评中,对这款Beats Solo的替代品做出了极大的好评。&br&&a href=&///?target=http%3A///content/time-rethink-beats-solo2-excellent%23TjWzzOK7HUv1ImqM.9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ime to Rethink Beats, the Solo2 is Excellent&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个人听赏细节的评价这种玄学的东西我就不参考了。&br&Tyll Hertsens在测评中总结到:&br&&blockquote&&b&It is a truly excellent headphone for the general public. It'&/b& its handsome yet understated design will not over a wide color selection allows for a little its well built and the folding features allow for compact s good efficiency and isolation make for a good general purpos &b&and last but not least it sounds very good for a sealed, on-ear headphone.&/b&&/blockquote&&br&&img src=&/e947dcba1df69fd1c3bd39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947dcba1df69fd1c3bd39_r.png&&&br&&br&而光从测试数据看,Beats Solo2的音质和之前的Beats Solo比,从各方面都有质的飞跃。&br&Tyll Hertsens在数据测评最后说到:&br&&blockquote&These measurements are &b&excellent &/b&for a sealed on-ear headphone. Beats had done a great job with these cans.&/blockquote&&br&Solo2 已经被收录到&a href=&///?target=http%3A///content/innerfidelitys-wall-fame-ear-pad-sealed%23sIysvoQD5KGsH1A0.9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nerFidelity's &Wall of Fame& Ear-Pad Sealed&i class=&icon-external&&&/i&&/a&(Wall of fame是非常棒的耳机选购的参考)&br&Tyll Hertsens在评测视屏中说,Solo2的各方面性能都比得过&a href=&///?target=http%3A///content/innerfidelitys-wall-fame-ear-pad-sealed%23sIysvoQD5KGsH1A0.9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all of Fame&i class=&icon-external&&&/i&&/a&中同价位的Sennheiser Momentum On-Ear和V-MODA XS。由于两者也都是相当不错的耳机,他还没有决定把哪个从Wall of fame 中移除。&br&&br&毫无疑问的是在200刀左右的耳机中,Solo2的性价比是极高的。&br&&br&==================================================================&br&&br&事实上,Beats旗下不如路边摊的耳机只有一款,那就是前面提到已经退出市场的Monster Beats by Dr. Dre Solo。其余Beats旗下的耳机虽说有好有坏,但是都没有Beats Solo烂的这么彻底。&br&&br&但是一直以来,从网上的评风来看,这些耳机往往都统统被归类为垃圾。&br&&br&除了Solo系列的耳机,Beats还有Studio、Mixr以及Pro等耳机型。在同类型耳机中性价比虽然算不上是佼佼者,但是例如Mixr系列,各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完全谈不上是需要被黑的存在。&br&&br&==================================================================&br&&br&作为苹果黑,我一点也不想推荐Beats耳机。&br&我在这里只是想让你知道,如果你喜欢这个耳机,请不要因为网上的评风而望而却步,它并不是一个那么糟糕的耳机。&br&&br&而针对哪些所谓懂耳机的耳机粉排队黑Beats顺带炫耀自己耳机的行为,他们不管是不是真心那么在意耳机音质,黑Beats只是为了体现出自己的高端罢了。&br&他们的核心论点就是:劳资的耳机丑,并且型号你们都没听说过,所以劳资才是真心了解音质。&br&在他们中,甚至有一种不论事实如何,为Beats说话就是异端的架势,感觉不黑Beats就不能表明自己对耳机的衷心热爱,就会被孤立然后被群体批斗然后踢出去。&br&&br&&br&所以,耳机粉这个群体,说实话是我在网上遇到的最恶心的一个群体之一。&br&比起黑苹果黑Beats,黑烧友群体,看他们成群结队的暴走,其实更能令人愉悦,不是么?&br&——至少我觉得观察成群结队的人炸毛,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br&&br&&br&当然,我并不是说每个耳机粉都令人恶心。&br&可是既然Beats Solo一款耳机就毁了一个品牌的名誉,那些个别耳机脑残粉毁了我对整个耳机发烧群体的看法,也合情合理。
首先,毫不客观的无脑黑Beats是国际网络的普遍现象。 这是有历史的。 ===================================================================== 说到Beats Solo黑,不得不谈著名的耳机测评网站 以及该网站的编辑:Tyll Hertsens。此人…
同一批次的耳机出厂之后,国行和德行要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分别运往中国和德国,期间所经之地必有不同。而不同地方的地球磁场肯定不同,必然会对耳机造成不同的影响。此外,在漂洋过海的日子里,不同的阅历也影响了耳机的心性,如果能经过印度洋,还有机会感受被少年派那深沉的故事所拓宽的复杂声场。&br&建议答主在火电,风电,水电的不同条件下细心比较,如果有条件使用核电,效果会更明显。&br&&br&德行听起来才有正宗的德国味。你看听国行的木耳们那德行,哼!&br&&br&&br&&br&&br&=========== Die Linien der Deutschen lizenziert ===========&br&&br&貌似答主抛砖引……出了大塌方 (#?Д?)&br&&br&没见过这么多赞,吓哭了。&br&不过这特么什么世道啊……&br&抖了个机灵这么多赞,其他几个认真的回答都石沉大海了……&br&&br&不过还是很开心的。药不要停!谢谢大家!(≧▽≦)&br&&br&(我知道你们想说啥:软文!)
同一批次的耳机出厂之后,国行和德行要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分别运往中国和德国,期间所经之地必有不同。而不同地方的地球磁场肯定不同,必然会对耳机造成不同的影响。此外,在漂洋过海的日子里,不同的阅历也影响了耳机的心性,如果能经过印度洋,还有机会感…
首先说一句:知乎点进问题不思考就点前两个答案赞同的是耍流氓。&br&堂主粉丝2万,他回答问题的那一天我这个答案立即就从第一位变第三位了。&br&而且其他问题中一切说舒伯乐不好的回答都回莫名其妙被踩低几位。&br&&br&然后上结论:这压根就是枪文!我不否认可能堂主每个300以下的耳机推荐都是舒伯乐有可能是真的他喜欢舒伯乐(你需要纠正听音观),也不否认yolfilm有可能真的觉得舒伯乐最高,但是就我看舒伯乐大肆写枪文的行为已经在诸位有过耳机购买经验的知友心中了。&br&&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Superlux 舒伯乐 HD381 耳机,为什么有的人很推荐,有的人认为很烂?&/a&&br&排名第一吕布的答案,呵呵,是不是枪手大家都懂。&br&&br& 可以对舒伯乐的枪手说脏话吗?不能?那算了。林Sir卖吗?Jaben有吗?耳机论坛里有人评测吗?这是一个神奇的各种论坛都没听讨论过的性价比极高的台湾著名产品呢。&br&&br&什么你说yol叔推荐的就一定是好的?那些耳机论坛的老烧们没在知乎上,所以肯定没有你的偶像堂主厉害?堂主推荐舒伯乐就是良心,yolfilm推荐一个和他的职业完全不相关的东西还把舒伯乐说成台湾著名品牌你去点赞(yolfilm:我作为一个鼓手,来交给你们一些人生的经验,我是见得多拉!西方的哪个器材我没有用过?中国有句古话叫闷声写枪文,你们啊,Naive。通通拉黑!),然后我推荐vsonic和ostry就是枪? &br&&br&你见过哪个答案只推荐一个品牌还要跟你解释为什么经销商不卖为什么线材不好为什么知名度不高最后还带上XX节目歌手使用XXX品牌XX产品的照片的吗?抢手要提高写枪文技术。&br&&br&请谷歌搜索看看,耳机吧的舒伯乐帖子是基本无人问津,大家坛里的舒伯乐评测都是各种秒AKG秒杀拜亚KO森海的文风,楼主注册时间普遍在发帖时间前一年之内。下面的回复基本都是“没听说过”“啊这个牌子好像在知乎看到过”“枪文”“坐等枪手被封号”等。IMP3各位老烧从没有任何人评测过舒伯乐。&br&&br&等等堂主好像回答这个问题了,两个小时之内之内将近30个赞,出场直接必杀技能自带30赞我们挫败感满满的啊。还有另外一个ID,只有一个答案的,是不是枪呢?我不说话。&br&&br&堂主在这里的这个答案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舒伯乐的答案的确不算多。但是枪手在一个答案下写枪文只需要写一两个,接下来只需要把自己的答案顶到最上面就行了,下面有一千个森海塞尔你也看不见。那些有关舒伯乐的问题中,反对舒伯乐的答案普遍比支持舒伯乐的同样赞同数量的答案排名低。难道说舒伯乐的支持者比反对者更喜欢点“反对和没有帮助”?甚至有的反对舒伯乐的答案比0赞的答案还要排名低。更何况一个在其他网站无人问津的品牌在这里的页面数量能同森海akg拜亚舒耳UEWestone相当。。咳咳。。你们搜索一下现在国内品牌销量最好的几个:Vsonic,僵尸,Ostry,声美,阿斯翠这些品牌在Zhihu的页面数量。。。。。。然后再搜索一下舒伯乐在各类耳机论坛有几个帖子(不是谷歌页面而是论坛的帖子)。。。答案你们自己找吧。或者按照yolfilm的说法,(台湾著名品牌)去google台湾搜索本地有多少个舒伯乐的页面。你们甚至找不到一个正儿八经有五十个以上评论的帖子。&br&&br&我还发现了一个规律,淘宝网上卖舒伯乐耳机的就只卖舒伯乐,有的还卖某“淘宝爆款80包邮YY语音穿越火线DJ声优LOL必备得胜耳机”,卖其他品牌耳机的就没卖过舒伯乐耳机。哦对了堂主说这是因为舒伯乐专注做音质不在乎销售网络,呵呵。淘宝商品界面用十年前流行的红框黄字圆体风格写的“知乎推荐,好评如潮”,你们看着不恶心?&br&&br&下面请听堂主大人对其一国产竞争对手的客观、中肯评价(精品神论):&br&&br&堂主:&br&&blockquote&谢邀。不关心这家公司。请折叠。&/blockquote&&br&所以你们想说,我的意思是舒伯乐不好咯?&br&虽然我是极其厌恶这个品牌的枪手在知乎上的所作所为,但是我没有使用过舒伯乐的任何一款耳机,也并不会因为听过就打消“舒伯乐雇佣枪手”的观点。&br&所以:音质和耳机质量我不评价,枪文绝对有写。 音质评价好同写枪文没有冲突。&br&&br& 枪手还真是会打自己嘴巴啊,下次推荐舒伯乐,学学脑白金的做法,多推荐几个很贵的产品,最后推荐舒伯乐说性价比高秒大牌明星用,最好还编几个专业人士对耳机的评价,然后登个报纸报道。一个答案单推荐舒伯乐真的枪文味道很重的,我(对不专业枪手)的建议。或者是多写几个枪文,每个枪文刷几十个赞也行啊,你一个多图中国好声音明星推荐叔伯乐的答案900个赞是几个意思啊?你以为我们的智商就这么低了?
你找出知乎任何耳机推荐哪怕是500个赞看看啊。知乎的防刷票机制是真无用。连色情网站的推荐都能在一天之内拥有1500个赞,我就不相信舒伯乐还能雇打手打我。。。等等我刚订的手办到货了,我先去收下快di sdfohidfosjoiodsfaojdofjsjoscnjanoivwihr阿萨德飞大方fwiefewjifionovsacnojfdosafj哦idj哦s大几噢ij哦股份的你说的风口浪尖理科生fd级哦打击哦fdsnklck哦d赛 啊别打了哦fi哦f我scv女女onsd&br&&br&&br&=====================================================================&br&枪文补图:&br&&img src=&/042be276b001ac4dfd3ad1d5ab640680_b.jpg& data-rawwidth=&969& data-rawheight=&2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9& data-original=&/042be276b001ac4dfd3ad1d5ab640680_r.jpg&&二楼:沙发&br&三楼:来这里推销还是。。。&br&四楼:来这推销来的,LZ打这么多字真是辛苦了。&br&五楼:在别的地方看过了。&br&六楼:直接懒得看&br&&br&头像 Superlux,标题性价比之王,该用户从未签到。&br&=====================================================================&br&&br&&img src=&/3f3dabaab34_b.jpg& data-rawwidth=&563& data-rawheight=&2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3& data-original=&/3f3dabaab34_r.jpg&&舒伯乐这么辛苦地用自己的ID在豆瓣上给自己做宣传,真的大丈夫吗?&br&=====================================================================&br&&br&&img src=&/1a2fb7af34bc207f62b77d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1a2fb7af34bc207f62b77d_r.jpg&&舒伯乐HD660耳机,怎么看起来这么熟悉呢?&br&&br&某亚动力的某耳机(图片来自 数毛多):&br&&br&&img src=&/24d0efcbed41bdaf8de45ac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24d0efcbed41bdaf8de45ac_r.jpg&&很明显,枪伯乐是在考验我们耳机玩家的眼力……哦不,考验我们的智商。&br&======================================================================&br&&blockquote&很难想像,281元的价格声音差不多达到2000元专业耳机的效果。唯一与2000多元的耳机区别就是在做工上,声音上请首长放心。同时我也非常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做工不太满意),因为毕竟价格相差了N倍。&br&&/blockquote&接着吹,接着吹!你说某索尼克炒作逗比,郁少炒作也就是说VSD1 199元平600了,你这就直接281元平2000了!&br&======================================================================&br&&img src=&/5c12b0ac9b4e05e8c5cfc60b9da4b250_b.jpg& data-rawwidth=&639& data-rawheight=&1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5c12b0ac9b4e05e8c5cfc60b9da4b250_r.jpg&&*******************************************************************************************************&img src=&/882dbdfa1f2b_b.jpg& data-rawwidth=&1475& data-rawheight=&8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75& data-original=&/882dbdfa1f2b_r.jpg&&&br&********************************************************************************************************&br&&img src=&/f7f6caa22e_b.jpg& data-rawwidth=&1155& data-rawheight=&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5& data-original=&/f7f6caa22e_r.jpg&&知乎推荐知乎推荐知乎推荐知乎推荐&br&两个字:恶心!&br&=====================================================================&br&舒伯乐为什么要一直反复强调舒伯乐是台湾的呢?&br&什么时候不要靠耳机产地而是靠音质口碑赢得大家支持就好了。&br&如果舒伯乐真的能两百平两千,耳机大厂的调音师都去当梁非凡好了。&br&=====================================================================&br&利益相关:GR07脑残粉&br&=====================================================================&br&哦,顺便,我已经被堂主拉黑了。
首先说一句:知乎点进问题不思考就点前两个答案赞同的是耍流氓。 堂主粉丝2万,他回答问题的那一天我这个答案立即就从第一位变第三位了。 而且其他问题中一切说舒伯乐不好的回答都回莫名其妙被踩低几位。 然后上结论:这压根就是枪文!我不否认可能堂主每个…
你戴beats:&br&外行说你装比 &br&内行说你傻比&br&=_=
你戴beats: 外行说你装比 内行说你傻比 =_=
作为一个玩耳机好几年的初烧,无意间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且还是最近提出的,我就在这回答一下关于beats耳机的实际情况吧。&br&首先,我先批评+bs下ls的各种黑,神马的连400块的耳机都比不过,又啥垃圾到爆,就听过那么几个耳机就瞎乱喷是不对的。&br&好了,下面切入正题。首先回答一下lz的问题,beats的音质没有那么的不堪,只是价格略高,不具有性价比,所以导致各种人来黑他。在这个按声论价的年代,我就拿录音师举栗子吧,国内卖到2000多,实际水平800左右的平均水准,强调下是&b&平均水准&/b&。对于&b&平均水准&/b&这个概念还得再多说点,在讨论耳机音质的时候还得再科普一些别的东西,这样才能体现出beats其实也没那么的不堪。&br&首先,听音乐要有&b&前端&/b&,电脑,手机,MP3等等都叫前端,每种前端的推力不同,简单的说,就是前端不同,音质不同。下面说下耳机,有些耳机通过不同的前端,发挥出来的效果不同。就比如说森海家的HD600,你用手机听和专业的台式机(理解成播放器就行了),听的效果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上述解释为了说明,有的耳机不需要很好的前端出来的音质就很好,有的耳机需要好的前端才能出来好的效果。&br&下面再说下&b&风格&/b&,有的耳机低音多,收的快,相对就比较适合摇滚,有的中频好,适合人声等等,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东西,我只是简单的举栗子,非跟我钻牛角尖你当我啥都没说好了。也就是说,不同的耳机适合的风格不一样。&br&好了,经过上面两段简单对耳机的科普之后,下面再来谈beats就方便多了。首先要说一下beats耳机的定位,beats耳机可以说是潮牌耳机,一个主打&b&外观&/b&,第二主打&b&降噪&/b&,第三,耳机风格方面由于&b&低频较多&/b&,所以适合摇滚,说唱,还有一些黑人音乐等,适合&b&直推&/b&,也就是说手机插上去效果就很好,因为里面内置了一个耳放(就是提升推力的一个东东)。&br&总结下来就是,如果你喜欢这款耳机的造型,在一定的场所需要降噪的功能,并且喜欢低频多的音乐的这种风格,平时就用手机听歌的话,选这款耳机的话性价比还是不错的。&b&但是&/b&,如果你单从音质一项考虑的话,同样的听摇滚的耳机,800块不到的歌德爱丽丝m1就比这款耳机好了不知道多少了,但是m1需要相对较好的前端才能发挥出较好的效果,如果都是插手机的话,音质&b&可能&/b&不如beats(我没实际对比过,只是做个假设)。但是加上前端的价格,m1配合着一个专业播放器,价格 还是会上去点。而且m1是开放式的耳机,不隔音的。前面有人说拜亚动力的dt770,这款耳机属于偏监听风格的耳机,相对来说还原较为真实,但这个耳机没个大几千的前端,效果不是很好的。而且和beats耳机不是同一种风格,完全没有对比性。&br&至于总是被黑也有不少的原因,第一吧,国产的假货烂大街了,各种屌丝戴出去装X;第二,纯粹考虑听音乐的人买这款耳机来欣赏人声,古典等曲目肯定不合适,不合适当然就开黑了,没提前做好功课这个怪谁;第三,国人的跟风能力还是很强的,大家都黑,你不去黑感觉你都不正常了。&br&所以,当你在乎beats的总体性能的时候,其实还是蛮好的耳机,当你只单纯在乎音质这块的话,beats绝对不在入手耳机的考虑范围内。&br&感觉好就给个赞吧。
作为一个玩耳机好几年的初烧,无意间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且还是最近提出的,我就在这回答一下关于beats耳机的实际情况吧。 首先,我先批评+bs下ls的各种黑,神马的连400块的耳机都比不过,又啥垃圾到爆,就听过那么几个耳机就瞎乱喷是不对的。 好了,下面切…
本人不懂玄学,看到一篇文章,转过来给大家分享下,有错误大家可以指出,我也学习学习,再次说明,该文章不是我写的,我贴出了地址。&br&&br&不知道什么时候知乎堕落到讨论了N久除了抖机灵就是无脑黑或者粉的地步,对于一个答案是不是正确不是基于答案本身而是基于个人好恶。没的说了还要翻翻别人原来的答案都是关于什么的,我就是小米和魅族的问题进的多,那又如何?&br&&br&&br&&a href=&///?target=http%3A///p/82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耳机史上的大决斗——“名门正派”正在围攻小米光明顶&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p&一个幽灵,小米耳机的幽灵,在耳机界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美洲与日本的一切势力,Sennheiser和AKG、拜耳动力和天龙、铁三角和Klipsch,国民老公和林sir,耳机大家坛和耳机吧,都联合起来了。&/p&&p&在新浪微博,短短几个小时就泛滥对小米耳机的一片嘘声。4月10日@木慕牧_穆世豪 发了小米宣传的三款耳机的失真测试数据对比图,转发给AKG官号,AKG官号发给森海塞尔官号,然后被国民老公王思聪转发了,然后更多耳机达人转发。&/p&&p&王思聪微博: &a href=&///?target=http%3A////CcWDgAtd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p&&br&&img src=&/0420beb3cdd3fedaa1f7fa7ea5c1d4bb_b.jpg& data-rawwidth=&744& data-rawheight=&7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4& data-original=&/0420beb3cdd3fedaa1f7fa7ea5c1d4bb_r.jpg&&&br&围攻小米2.jpg&br&&p&小米这个图说明了什么?说明小米耳机的低频失真率远远小于森海塞尔和AKG的同类耳机,虽然那些产品的价格比小米高得多。&/p&&p&AKG和森海塞尔的官博如何反应?&/p&&br&&img src=&/2fc77bd5199d25eddbbde032d2c579e2_b.jpg& data-rawwidth=&745&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5& data-original=&/2fc77bd5199d25eddbbde032d2c579e2_r.jpg&&&br&围攻小米3.jpg&br&&p&高谱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O 截图说:“全世界耳机厂商及听友,从未如此团结!!!”&/p&&img src=&/efbb6242dfe866a970baf7_b.jpg& data-rawwidth=&665&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5& data-original=&/efbb6242dfe866a970baf7_r.jpg&&&br&&br&围攻小米004.jpg&br&&p&耳机商家@鸡老师说你有病 画了一幅漫画记录今天的热闹:&/p&&img src=&/2dfa554f6e1673deafbf465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2dfa554f6e1673deafbf465_r.jpg&&&br&&br&围攻小米1.jpg&br&&p&网友怎么看?如果你看看王思聪和耳机林sir的微博转发和评论,大约95%的骂小米不要脸的。总体骂法是这样的:小米不要脸不要脸不要脸不要脸真他妈的不要脸,就凭你们也敢叫板森海和AKG。&/p&&p&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并没有几个人正儿八经就技术问题做出反驳。&/p&&p&更令人奇怪的,一向被认为很团结很不理性很狂热的米粉,竟然出奇的冷静,那些期待着被米粉围攻而享受悲壮英雄快感的人,竟然失落了。博主@木慕牧_穆世豪说:“天呐,我觉得我要被米粉杀了……”&/p&&img src=&/7efc27b0994c6bd0e472d_b.jpg& data-rawwidth=&734& data-rawheight=&2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4& data-original=&/7efc27b0994c6bd0e472d_r.jpg&&&br&&br&被米粉杀.jpg&br&&p&等到天亮也没有米粉杀过来的感觉真的很尴尬。&/p&&p&中立大众如何点评?典型的风格是这样的:&/p&&blockquote&&p&@眾樹歌唱:无论如何我不欣赏森海和akg两大V的语言风格,实在是给森海和akg减了不少分。就事论事,小米的论据有错可以据理反驳,若觉得不值得一驳就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装高冷和自说自话只能让我觉得是因为理屈词穷扮阿Q。无论是绿坛紫坛还是耳机吧,这样说话的都是没料的半瓶子醋。&/p&&/blockquote&&p&再点击国民老公的微博看看,基本上都是卖萌抖嘲笑小米的。翻了几百页的转贴和评论,终于找到了几条设计技术的内容。&/p&&blockquote&&p&@财智无商:这个频率响应曲线......&br&@aLBFcoolboy:最恨画坐标图横纵坐标都不标的,真心不能忍,一个好好的幅频响应曲线就感觉变成山寨的了//@王思聪: 逗死了…&br&@刘疲惫hhh:意思就是小米连失真率概念都搞不懂就做出这么一张神图以显示自己的耳机多么XXXX顺便还把AKG和森海踩了几脚,AKG有些看不下去想拉上森海打个副本打一顿小米,森海说还是饶了这小傻逼吧他把自己吹的那么牛我怕我打不过呢&br&@叶凌Stephon: 小米这样的频响曲线根本就是太外行啦[哈哈]不过米粉并不懂什么叫频响曲线,有没有这个图都没关系&br&@珈琲_背灯樱花越前漆:小米分不清频响和失真。。。//@Sennheiser中国: 孩子的事儿,当大人的就别跟着掺和了。现在科技发展太快,快到画个坐标图连单位都不写了。我觉得我打不过,你去吧。我先把总谐波失真和频率响应的概念复习复习。&/p&&/blockquote&&p&这是一件令人莫名其妙的事情,为什么所有评论都认为这是一张幅频曲线图?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是小米把幅频曲线图误当作是失真图而加以嘲笑?&/p&&p&@Fin_x:大家注意,官网的图已经变了,加了单位,纵向为THD,横向为HZ,本来可以说用错图的,结果现在就是用响频曲线图硬说是谐波失真,这是什么用心&/p&&br&&img src=&/6ffca8eaf38f36fc736782_b.jpg& data-rawwidth=&1240& data-rawheight=&6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6ffca8eaf38f36fc736782_r.jpg&&&br&官网.jpg&br&&p&嗯,我还是不明白,这样的曲线,即使你把所有的坐标都去掉,随便拿给任何一个做耳机的电声工程师,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跟你说这就是谐波失真曲线。至于小米宣传文案中出现的错误,多半是编辑截图截掉的——做文案的大多数是文科傻妞,对吧?我的观点与某网友评论一致:&/p&&blockquote&&p&@Christinez:理科生提供数据底稿,文科生提供文案,制图员做图,审稿的是三样白痴。&/p&&/blockquote&&p&但是,从这些评论看,这些人分明完全不懂电声技术啊,怎么可能会众口一词地说这是幅频曲线图呢?你丫见过中高频这么平坦的耳机幅频曲线图么?&/p&&p&再回头看看,明白了,这是森海塞尔的微博官号的误导:&/p&&blockquote&&p&@Sennheiser中国: 孩子的事儿,当大人的就别跟着掺和了。现在科技发展太快,快到画个坐标图连单位都不写了。我觉得我打不过,你去吧。我先把总谐波失真和频率响应的概念复习复习。&/p&&/blockquote&&p&这言下之意,就是你们小米的人把谐波失真和频率响应的曲线搞错了。【原来森海塞尔的官方微博号竟然不熟悉谐波失真曲线,这也太……让人惊讶了!!】&/p&&p&于是,我们看到更多的为森海官号洗地的评论。对于这些有趣而无知道极点的评论,我也在方括号【】里对他们点评几句。&/p&&img src=&/c5e0ec6c81_b.jpg& data-rawwidth=&898& data-rawheight=&1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8& data-original=&/c5e0ec6c81_r.jpg&&&br&&br&能量分布.jpg&br&&blockquote&&p&@可可的老豆:科普一下,这个叫响频曲线,不是表示失真,而是代表声音能量的分布,因为低频衰减得快,一般好点的耳机都会是低频到高频是由高到低的趋势,高频可能会有个小增高提高听感,而小米这样的曲线结果是,低频很少,人声薄,高频暗,简单来说就是干冷硬,完全不能听&/p&&/blockquote&&p&【亲,你以为这是频率能量密度曲线么?你不会以为图中的森海和akg耳机的曲线是粉红噪音、而小米耳机的是白噪音曲线吧?】&/p&&p&【你以为这是用白噪音来测试幅频曲线么?如果输入一个白噪音,输出的低频能上翘到地步的话,就不是森海和AKG了,只能是BEATS轰头耳机。】&/p&&p&【所以,你就别科普了,你竟然都能从这曲线看出“低频很少,人声薄,高频暗,简单来说就是干冷硬,完全不能听”来,你也可以写耳机测评当KOL了。】&/p&&blockquote&&p&@q小小k:那我来给文科生科普一下,要解释总谐波失真和频率响应几百个字不够写。但是你知道这条微博是用骗人的手段来营销就对了。小米是出过不少性价比很高的产品,但也站着骗了不少善良屌丝的钱。他们只是不忍心,站出来说了真话而已。不能因为是国产,就无脑支持。也不能永远相信一个商人说的话&/p&&/blockquote&&p&【你这是在说森海和AKG的中国官号在打抱不平么?问题是:森海塞尔的微博官号竟然不懂幅频曲线,或者是他从未看过THD失真曲线?】&/p&&blockquote&&p&@金蔷薇000:只是为被坑过的室友不平而鸣:1,耳机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频响关系,保真性能、阻抗性能、环响都很重要,而且上述性能和频响不一定正相关。2,频率响应和幅度响应应该综合看,单看的话我做的模具都能达到小米的频响曲线。3,踩着爱科技和森海欺骗信赖你们的消费者,罪莫大焉&/p&&/blockquote&&p&【我实在看不懂你说的意思,高保真性能、阻抗特性、环响(round sound?loop echo?)和频响正相关什么意思?那本统计学书说正相关是这么用的?】&/p&&p&此外还有阴谋论的观点:&/p&&blockquote&&p&@泻水平地:小米其实很精明,他用这样的图片迅速筛选出看不出来的弱智,直接成为潜在购买方。看懂的反正不会买。&/p&&/blockquote&&p&【所以森海塞尔的官号就没看懂,所以王思聪也没没看懂,所以王思聪的诸多转推粉丝都没看懂,所以连耳机林sir也真的没看懂,或者以一个著名耳机KOL的身份假装自己看不懂而放任几千人转他的推去抹黑小米?】&/p&&blockquote&&p&@double地:现在看到这个小米与别的国际品牌对比。我想到了,小米就是一贯的在使用对比策略,然而对比中露出些许漏洞,让对手抓住这个机会反击,在这样的你来我往的“交手”过程中,得到炒作,达到了广告的效果。最后推出一个具有“催化剂”效果的价格。之所以有惊人的售价,因为小米靠生态营收,友商靠产品自身。&/p&&/blockquote&&p&【这个评论基本上有点靠谱,但是小米真有这么精明么,我还是怀疑雷军有没有这么聪明,如果是简书网的CEO林立,我相信是可能的,因为他亲口对我说:“老饱,写文章一定要有漏洞,才能让别人反驳你制造话题。”】&/p&&p&以上说了这么多,我也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p&&p&首先,小米不厚道。他用的数据是真实的,还是实测的数据,仪器测出来的,你无论如何重复,结果都是差不多,绝对不会跟那些只谈听感的人那样拿不靠谱的听感说事。(典型的案例是张大大主持的一个节目,让一些路人用笔记本电脑听《我的滑板鞋》,结果万元的 AKG K3003输给了十元的地摊货)。&/p&&p&小米的不厚道在于:他用自己的强项与别人的弱项比。从各种介绍看,小米头戴耳机的设计思路是面向喜欢稍微有点轰头的热爱低频的青少年消费者,也就是小米手机的主流用户。因此它的振膜大而偏硬,用的是夹层的铍振膜(两层聚酯薄膜中间夹了一层铍(没事千万别拆开耳机、再割开振膜、然后把那层铍刮下来吃掉,这不利于身体健康,要自杀却又剂量远远不够,除非你有钱买八百个小米耳机刮铍自杀)。因此在低频失真方面做得比竞争对手好。&/p&&p&而森海的urbanite和AKG的K551,走的是中高音路线,靠的是牺牲低频的性能换取高中频的高分辨率,尤其是中频之美,是非常出众的。任何一个耳机都不是完美的,它有自己的目标人群,有自己的定位,小米的不厚道在于看准对方的软肋,用自己的硬肋去撞一下。&/p&&p&而AKG和森海官号的反应,却非常掉价。虽然现在是无节操卖萌时代,虽然段子手KOL林sir都开始以掉节操为微博帐号的背景图了,可是作为声名显赫的AKG和森海塞尔,无论如何得保留一点欧洲贵族的风格,绝不是以这种无赖段子手的手法回击。&/p&&p&他们可以大大方方地说:没错,你们低频失真比我们小,但是还有别的呢?你们小米不是说“不服跑个分”么,这一项我们分数低,咱们比别的分:敢不敢比50赫兹和500赫兹方波响应?敢不敢比阶跃响应和短脉冲(也就是狄拉克函数)响应?敢不敢贴瀑布图?敢不敢比互调失真?敢不敢用听感说话,也就是到大街上找一群人来蒙上眼睛盲听一些经典发烧古典音乐,看看谁的分数高?敢不敢再找专家来盲听,找几个专门给耳机调音的电声工程师来蒙上眼睛盲听PK?敢不敢找一些顶级发烧圈的金耳朵来盲听,比如说给锤子手机和飞朵 A71调音的林sir来盲听【最后一条还是算了吧,林sir已经亲口承认他根本听不出动圈耳机和静电耳机的区别了】。&/p&&p&记得不久前刚刚去世的李光耀先生有一句名言:你把我逼到死胡同,你要跟我决斗,我当然要跟你玩命PK。李光耀先生还有一个要求:如果他的团队的任何人被人诽谤却不敢上法庭应战,会被立即淘汰。&/p&&p&一场耳机界的大戏,竟然由于一张小小的图片引发,而由于国民老公王思聪的转发成为热门。俗话说: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我们希望这场架吵得越热闹越好。&/p&&p&现在,小米已经把决斗的白手套扔给森海塞尔和AKG,欧洲的、美洲的、日本的著名耳机品牌都已经联合起来嘲弄小米。但是,人们期待的,不是彼此嘲弄的口炮党,而是真枪实弹的PK。&/p&&p&PK只有两种:你要用数据和测试说话的,好,咱把能想到的参数都测出来,这有国际标准,没什么好争执的。&/p&&p&不承认参数么?咱比听感!也就是科学界一致认可的双盲测试!被试不知道品牌,谁也不知道带的是什么耳机,完全靠声音说话,谁也别想用一张仪器测出来的数据贬低对方!&/p&&p&那时候,如果小米不敢应战,那就是小米丢脸。我们希望森海塞尔和AKG能够用真枪实弹的PK让小米耳机声誉扫地,让大家看看国际大品牌的真正实力。&/p&&p&谁是口炮党键盘侠大忽悠,谁是实力派,一目了然。&/p&
本人不懂玄学,看到一篇文章,转过来给大家分享下,有错误大家可以指出,我也学习学习,再次说明,该文章不是我写的,我贴出了地址。 不知道什么时候知乎堕落到讨论了N久除了抖机灵就是无脑黑或者粉的地步,对于一个答案是不是正确不是基于答案本身而是基于…
谢邀。在这点上,我是非常同意耳机大家坛的意见的。魔声2000块钱的东西连别家700(还不包括性价比较高的国产品牌!而且同价位的假货音质其实更好!)块钱的东西的素质都没有。比如说大名鼎鼎录音师(原来还是魔声的,现在归到beats了,不过代理商其实没换,都还是大昌。对于我们这些卖耳机的来说这两家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无论音质还是进货渠道)素质就极差,整个解析非常糟糕,声场怪异,人声遥远。就算是主动降噪能力也要被同价位的Bose QC15甩没影。当然也不是说录音师没有优点,录音师即使在音源驱动力很一般时也具有优秀的动态表现。这在表现一些爆棚的舞曲时显得非常给力。但是细节上还是太差太粗糙。至于,在业界口碑还算过得去的涡轮,其实也就是跟它自家的其它产品比起来没那么坑爹罢了,拿去跟其它品牌比性价比依然低下。即使是跟国内向来定价坑爹的声海(森海塞尔)比,魔声的性价比也要被甩没影~&br&&br&并且,个人最讨厌魔声的一点还在于,它的产品声音风格非常重口,但是却宣传自己的音质多么多么好,这误导了很多人,让不少消费者以为魔声耳机的那种奇葩的声音风格就是好音质!以至于在听过真正好的产品以后还以为自己听的是垃圾。魔声还要节操散尽的把它的耳机拿给很多名人到录音室里面戴着,误导大众以为它的耳机就是多么专业的“监听耳机”,而实际上它的耳机无论是声音素质还是声音风格都不适合录音室使用!&br&最后总结成一句话:珍爱生命,远离魔声耳机(当然也包括beats和类似的一些潮牌耳机)
谢邀。在这点上,我是非常同意耳机大家坛的意见的。魔声2000块钱的东西连别家700(还不包括性价比较高的国产品牌!而且同价位的假货音质其实更好!)块钱的东西的素质都没有。比如说大名鼎鼎录音师(原来还是魔声的,现在归到beats了,不过代理商其实没换,…
Beats solo真正做到了“&b&假货音质更好&/b&”这种可以写进耳机史的事情。
Beats solo真正做到了“假货音质更好”这种可以写进耳机史的事情。
-&br&&br&搭配电脑,这玩意是真正的王者,无人可比。&br&&br&一、&br&&br&有人批讲 C5 不适合音乐,相信我,说这话的人「没玩过音乐」。&br&&br&我常说这世上作音响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听众」,一种是「乐手」。&br&&br&bose的音响,一直以来,它要拼命营造的「音响感受」,就是「让你在舞台中间」。&br&(听此公司产品,若你玩过音乐,干过组band一类浪费生命的混事,你一定知道我在说什么。)&br&&br&音乐一起,你闭起眼睛,会感觉你又是鼓手了,你右脚踩著bass,左脚踩著high hat,&br&手上打著军鼓,老伙伴贝斯手就在左手边上,右手是键盘。&br&吉它弹的一头汗,在你鼓跟前,主唱在更远一些的台口,抓著麦克风在吼叫。&br&&br&多年来,我买过四套bose音响,最近买了第五套(也就是 C5),&br&个头儿有大有小,但都能基本达到这种效果。&br&&br&「人在舞台中间」。&br&&br&这种「音响效果」,我认为现在在世的器材公司,没几家公司在追求。&br&(其它音响音箱,都是要你正襟危坐在一定距离外,乖乖当听众来的。)&br&&br&bose 老板是 mit 教授,我以前迷他到去找资料,想知道他有没有玩过乐器?可惜没有佐证。&br&但我上面的说法,大体会比 bose 公司自己宣传半天,所谓的「音场反射」要清楚多了。&br&&br&bose 音响的特色,就是要作出一种环绕感,让你搞不清楚音乐哪来的?&br&它的机种中,愈高级的愈如是。&br&&br&以前 bose 的台湾总代是我高中同学家(后来可惜丢了代理权),当时去他家在仁爱路的展厅,&br&很好玩,他们会故意把音箱藏起来,让你猜音乐是打哪来的……。&br&&br&我们可以这样试音效,玩半个周末。&br&&br&别家的音箱,哪有这本事?&br&&br&二、&br&&br&我很讨厌所谓的「音响评论文字」,充满了无止无尽「玄学」一般的文字。&br&&br&我说音响(音箱)好坏是很直截的。&br&&br&上面说的个性,这边要说钱。&br&&br&bose C5 超值,四千不到的价钱,它自带了 USB 声卡,可以模拟 5.1 的音场。&br&咱们先不去说看电影有多爽了,就说一点,经过那声卡处理,你的头戴式耳机也能升级。&br&&br&就这,一张声卡,一个DAC+耳放的价钱你已经省出来了。&br&扣除掉,剩下的钱,你连漫步者的mk2一类玩意儿都买不起。&br&&br&说它不值,那叫昧著良心。&br&&br&三、&br&&br&买手中这套 bose C5 之前,我有点犹豫。&br&主要是最近跟儿子听爵士多了,实在觉得不能再买这么「火气大」的玩意儿。&br&&br&给 &a data-hash=&776e7bfdec& href=&///people/776e7bfde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堂主& data-tip=&p$b$776e7bfdec& data-hovercard=&p$b$776e7bfdec&&@堂主&/a& 写了私信,堂主同学很快给了建议,但我考虑再考虑,还是打枪。&br&&br&&img src=&/59ec96eaf6_b.png& data-rawwidth=&2255&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55& data-original=&/59ec96eaf6_r.png&&&br&且不说他介绍的 JBL 三颗下来快两万,性价比太低。&br&就是换百灵达(比 bose C5 价钱没差多少),但我还是说服不了自己。&br&&br&主要是那八寸木头音箱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放桌上配电脑,叫人看了头疼。&br&&br&所以,考虑体积的情况下,还有谁能和 bose 比?&br&&br&比它小的,没它的自带声卡和音场效果。&br&比它大的,没它的自带声卡和音场效果。&br&&br&更不说钱了。&br&&br&四、&br&&br&要放毒,一放放到底吧。&br&&br&音箱这玩意儿,稍贵一些,钱花的下手。因为你电脑换了 n 台了,可音箱是很难坏的。&br&除非叫雷打了,或是你自己手贱耳聋,给爆音盆了,不然真的是很长寿的玩意儿。&br&&br&bose 有个好处,它很重视「安全」,一看就是美国人设计的玩意儿。&br&要知道,美国家庭猫狗养的多,你弄个八寸大纸盒的监听音响来,能禁得住猫狗折腾不?&br&&br&这是 bose 的另个优点:&br&&br&它就是不保值、不增值,至少不会太容易坏。&br&「啊,我的音箱起皮了。」「我的盒子叫狗给捅凹了。」&br&类似这种哀嚎,你不大容易听见。&br&&br&(我在西安家客厅的索尼落地,整组好几万,叫猫当磨爪垫,打都改不掉它的毛病。)&br&&br&五、&br&&br&最后再补一点。&br&&br&bose 的声音到底有没有缺点?……当然有,怎么可能没有。&br&(最大的问题是,假货太多。尤其是车上音响组,台湾几十年前就满街的假 bose 了。)&br&&br&bose 的缺点,你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它的声音太现代,太年轻。&br&&br&尤其,面对传统的器乐,你去跟几万元的监听比,绝对比不上,因为它有科技在里面修饰。&br&比如听马友友的大提琴,不用怀疑,听来真的跟通电的一样,好像是经过音箱出来的。&br&马友友立刻变成 2CELLOS(克罗地亚摇滚乐大提琴二人组),通上了电,用音箱发音。&br&&br&确实在处理「 Unplug 」音乐时,bose 委实差人一截。&br&「小 yol 呀,咋用你的 bose 听昆曲味道不对呢?」&br&这真是莫法度的事,产品的属性放在那里,用它听传统弦乐器一类,很有点科幻味儿。&br&&br&另外,就是大家说的「中音」问题。&br&网上常有人说「bose C5 中音不足,缺少一个坚实有力的支撑」。&br&&br&这点我不是很赞成。&br&&br&我的意见还是那点:你坐在舞台上,被器乐包裹,当然人声就要变次要了。&br&说到底,是个「听得惯,听不惯」的问题。&br&&br&听不惯 bose 的人,其实可以倒过来想:就是 bose 的工艺特殊,所以没有近似者。&br&&br&当年,台湾出一种烟是给阿兵哥抽的便宜货,叫「金马」,那玩意儿便宜到竟然没有滤嘴。&br&我老跟人说,「金马,你只抽三分之一,跟万宝路完全没有差别。」&br&&br&很多音响没有个性,蒙起眼来听,忘掉网上毒文里面那些玄里玄乎的文字,&br&你根本分不出来,什么上升下潜,什么快什么慢,什么颗粒什么细碎。&br&&br&蒙起眼来,你能分辩出来的,这个世界的音箱(尤其是桌上型)没几台。&br&&br&相信我,其中一定有 bose。&br&&br&你只要听过了,就一定忘不了那个味道。&br&&br&(对不起了, &a data-hash=&776e7bfdec& href=&///people/776e7bfde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776e7bfdec& data-hovercard=&p$b$776e7bfdec&&@堂主&/a& 兄,洒家还是待在 bose 阵营,不出去了。)&br&(这篇文字 bose 真没给我半毛钱,而且京东买来,还是退换品,妈蛋,改天再来说这事。)&br&&br&-
- 搭配电脑,这玩意是真正的王者,无人可比。 一、 有人批讲 C5 不适合音乐,相信我,说这话的人「没玩过音乐」。 我常说这世上作音响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听众」,一种是「乐手」。 bose的音响,一直以来,它要拼命营造的「音响感受」,就是「让你在舞台中…
谢周源邀。&br&抛砖引玉。&br&&br&先向 Dr. Amar Bose致敬,他对于声学技术不断的追求和对研究的极大重视是Bose公司现在成功的关键。&br&&br&以下摘自《Discover》杂志于日刊登的一份对老爷子的采访记录。&br&&blockquote&Discover: Couldn’t you have survived by going public?&br&Bose: Yes, but that would have destroyed everything.&br&&br&Discover: You would rather have let the company die than go public?&br&Bose: Yes. There was a time when I was wondering about this business of going public, so I visited about a half-dozen companies in the Boston area, all of them formed by MIT faculty and all had gone public. Every one of those CEOs said: “If only we had known the consequences, we never would have gone public. We are spending two-thirds of our time on image building to keep the stock price up.”&br&&br&Discover: So you can set any research goal you choose?&br&Bose: Yes. I formed this company solely for the excitement of doing really unique research.[1]&/blockquote&&br&&br&看完之后相信大家对他的想法会有所理解了。其实不上市是这位老爷子的意思。&br&&br&他很反对Bose公司上市,认为公司上市后,就需要对股东负责,而有些股东的目的可能是短期利益,而不是长期的,与他的想法相背驰。从而每天关注的对象也许从6年计划,变成了6个月计划。&br&&br&而他本人是极度重视技术的研究的,但是研究的成果也许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看得到效果。在Bose公司发展的初期,他甚至将公司全部的利润投入到新技术的研究之中。[2]&br&&br&再举一个例子。在那次采访中还提到了一个项目,是关于Auto-Suspension Research,他们花费了将近24年在这个项目上,而这个在一般上市公司里是不可想像的。&br&&br&就像他本人所说 &I would have been fired a hundred times at a company run by M.B.A.'s. But I never went into business to make money. I went into business so that I could do interesting things that hadn't been done before.&[3]&br&&br&而《纽约时报》也提到了&br&&.. by refusing to offer stock to the public, Dr. Bose was able to pursue risky long-term research, such as noise- cancelling headphones and an innovative suspension system for cars, without the pressures of quarterly earnings announcements,& [4]&br&&br&可以看出,Dr. Amar Bose 对于公司长期利益的追求是他保持公司私有化的重要原因。&br&&br&而且就像@philips stone 所说的,Bose公司一直都是不差钱的状态,所以对于资金的需求不是那么的强烈。而不断的技术创新是维持这种状态的关键。&br&&br&随便举几个例子:&br&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Bose公司与通用合作,推出了车内音响系统,让整个车成为音响室,从而大获成功,这也为后来与奔驰等大公司签订合同奠定了基础。&br&&br&在80年代时候,Bose推出了降噪耳机,广受好评,美国军方更是大为惊喜,签下了大笔订单,因为他们每年需要为他们的飞行员和坦克兵付出2亿美元来赔偿这些士兵的听力损失。&br&....&br&&br&以上。&br&&br&&br&[1]&a href=&///?target=http%3A///2004/oct/discover-dialogue%23.UeN1YkHUHm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iscover Dialogue: Amar G. Bose&i class=&icon-external&&&/i&&/a&&br&[2]&a href=&///?target=http%3A///company-histories/bose-corporation-histo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istory of Bose Corpora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3]&a href=&///?target=http%3A////business/amar-g-bose-acoustic-engineer-and-inventor-dies-at-83.html%3F_r%3D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i class=&icon-external&&&/i&&/a&&br&[4]&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s.//news/_bose-corporation-bose-wave-direct-reflectin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ose Corporation to remain privately held: Company&i class=&icon-external&&&/i&&/a&
谢周源邀。 抛砖引玉。 先向 Dr. Amar Bose致敬,他对于声学技术不断的追求和对研究的极大重视是Bose公司现在成功的关键。 以下摘自《Discover》杂志于日刊登的一份对老爷子的采访记录。 Discover: Couldn’t you have survived by going public…
简单粗暴点吧:&br&相同价位下,&br&Beats通常听起来像地摊货。&br&别的品牌通常看起来像地摊货。
简单粗暴点吧: 相同价位下, Beats通常听起来像地摊货。 别的品牌通常看起来像地摊货。
&i&我的世界中从来没有“装x”。&/i&&br&&i&每个人不同的选择都是有他们不同的标准。&/i&&br&&i&说别人装x的人总会不自觉地站在大众的评判角度来批判那些特立独行的人。&/i&&br&&br&&br&
在这个事例中,我先说明几点(觉得读不下去的同学可以直接看下文):&br&&ul&&li&1,耳机的种类有很多。大部分是动圈和动铁耳机(还有骨传导、静电等),动圈中又分全开放、半开放和全封闭式耳机。分布于耳塞、便携头戴和大耳机。动铁耳机多见于耳塞,尤其是定制耳塞(还有助听器)。&/li&&li&2,答主的魔音耳机并不是一个品牌。魔声耳机是本来的名字,后来分家成beats和魔声。答主想说的应该是beats而不是魔声。下文我会用beats而不是用魔音。(话说魔音耳机很容易让我们觉得是天桥卖的魔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烧友们对魔声耳机抨击相比来说较少(即使是塑料之泪),而是大面积调笑beats。看心情我再详细说明这两个品牌的区别。&/li&&li&3,beats全线都是属于便携头戴或耳塞、动圈、全封闭的耳机。&/li&&li&4,&b&&u&不要把烧耳机的想得太厉害。&/u&&/b&金耳朵测试中,测试为金耳朵的不到全部测试人数的1%。基本上,来测试的人基本都是烧友,而金耳朵要求烧友对于频段特点、空间感、混响等要素要求比较严格。所以结论为:烧友中真正知道好声音的人100个人中只有1个。当然有些人会认为,这种金耳朵挑战赛是站在西方的角度去“分析”音乐,而缺少中方感性认识音乐的过程。当然这个观点是没问题的,但是注重“感性”地去听音乐,只可以建立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不能建立清晰的客观标准去认识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声音,毕竟人的感受总是飘忽不定的。&/li&&/ul&&br&正文:&br&&br&&br&&b&一、大环境&/b&&br&我先详细地说明beats对于市场的定位。&br&
“3”说明了beats耳机的特点。因为全封闭,所以决定了它的隔音性能不错。beats又推出了主动降噪耳机(studio等),为了进一步隔音。所以可以看出:&b&beats是为了出街而设计的耳机&/b&。所以买beats的原因中,出街占大头。换句话说,beats就是要出去戴的。此外,beats还设计了一些蓝牙耳机,减少了线缆的麻烦,为出街做好进一步的准备。所以不难看出,beats为了出街做了很多。消费者买beats就是要出去用的。&br&&br&
介绍完beats的定位,我再说一下消费者的选择。选择beats的人通常都是年轻人。他们容易受到新的思想或者行为的影响,喜欢特立独行,而且充满活力。我走在路上的时候,不听耳机的话,总会感觉有些怪怪的,总会有种“时间浪费掉了”的感觉。很多人应该和我是一个心态吧。当他们戴上耳机的时候,看着别人回头注视的目光,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b&我们不仅仅只是追求物质的满足,更加注重精神的享受,感谢社会进步让我们有了思想,真正独立自由的思想,看淡了物质生活的思想。&/b&耳机,让我们对这种享受有了机会。大部分年轻消费者买耳机,不仅是为了音质,也是为了装饰,来增强自己的价值,&b&以便在这个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更加有竞争力&/b&,这是很正常也很合理的。&br&&br&&b&二、应对策略&/b&&br&
beats对这些年轻消费者的心态把握地很好。首先是外观部分:鲜明地配色、两个大大的“b”使得人们(主要是年轻人)从很远就可以知道:“哇,这是beats啊!”年轻人们或多或少地了解到,beats耳机很贵呢,而自己没有得到,看到别人有,心态当然会感到不公平。典型的嫉妒或者说仇富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就在这些和beats“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越来越了解beats,再看到颜色越来越多的beats展现在自己面前,再想到自己戴上beats后可以为自己增加的竞争力(潜意识里),beats就越来越出名。当然那些天桥卖“魔音耳机”的人也功不可没!&br&&br&&b&三、不同的关注点&/b&&br&
beats出名之后,关注它、适用它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从上文beats的定位可以看出,这些关注它的人大部分都是耳机吧所谓的三大壕人群:“初烧、小白、学生党”。&b&我们人类生来就对鼓点更加青睐或者说更加关注,因为它的每一次敲动和心脏跳动有着一些联系。&/b&这也就可以证明,有底鼓伴奏的音乐往往比其它乐器(比如交响乐团)伴奏更加受欢迎。同样地,“三大壕”们也就会更加注重耳机的低频。(严格地说是属于极低频和低频\ 20~250 Hz 频段)&br&&br&
beats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的每一款耳机在强调配色之外又有了一个特点:即注重低频。当你听到studio或者面条“砰砰砰”的底鼓声,你会轻视高频或者极高频。(当然,如果是没有经历过长时间磨合或者专业训练的人,对中频以上的频段都不会特别敏感。这也印证了,大家对于低频更有喜好。)&br&&br&
“三大壕”们听到了如此美妙的低频,就会认为这个耳机的“素质”非常好。再看到这么鲜明漂亮的颜色,再想到购买它之后可以引起的精神享受,买下它并不是什么难事。&br&&br&“三大壕”们买完了beats,又会买其它的耳机。当他们听到动铁耳机强大的解析力以及纤细的高频和通透感,再听到大耳机开阔的声场和更加均衡的声音,他们就会知道什么声音体现的“素质”更强。这时再一听到beats,感到了它的闷糊,浓重的低频干扰了其它频段的发挥。这时候,黑beats就是很正常合理的事情了。这些&三大壕“已经逐渐成为了”烧友“,他们听到了更多耳机的声音,他们会在更多的耳机中选择那个”最走自己心“的耳机。这时候,他们关注的更多是声音,而不是外貌。&br&&br&&b&四、主观唯心世界与客观经验世界的选择&/b&&br&选择耳机本身就是一件唯心的事情,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选择适合自己内心需求的耳机是最重要的。&br&&br&原来我对beats的素质很不看好,因为它除了声场大和低频量足之外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现在看,用它听说唱或者R&B真的是很适合的一件事。清晰的人声和爽快的节奏为听beats的人提供了很好的听音环境。再重复上面说的话:&b&选择耳机本来就是一件唯心的事情。&/b&它适合说唱,那么就买它;它对说唱的演绎很好,那么就买它;它适合喜欢听说唱的年轻人,那么就买它。只是贵而已,只是带出来好看而已,只是其他人仇富而已,&b&&u&你们的世界观本来就不同,你们的标准本来就不同,你们的选择必然不同。&/u&&/b&&br&&br&真正的烧友,不会刻意地诋毁一件产品,就算是一些哗众取宠的产品,最终也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掉。烧友们&b&说一说这个耳机的频响;探讨探讨它们适合的音乐;研究研究它们的用途;看看它们是不是迎合“自己”的口味:这是烧友应该做的。&/b&而衡量一个人是否是合格的烧友,需要让他可以&b&简要说出耳机的一般标准,&/b&如一个耳机的频响特点(比如哪一频段量比较少)等&b&&u&宏观标准&/u&&/b&。&b&不带有自己主观 的判断。&/b&而常人选择耳机时需要依照自己内心的喜好来选择。由此可见,“烧友”蜕变为烧友,是需要提升自己的见识和境界的。希望公众不要被“烧友”误导。&br&&br&&b&更高层面地说,是烧友们应该站在“相对标准”上考虑&u&客观经验世界&/u&里面的问题,而消费者应该站在“内心喜好”上考虑&u&主观经验世界&/u&里面的问题。你们的世界,是不一样的。&/b&&br&&br&&b&五、当一名耳机界的贵族&/b&&br&现在神论满天飞,看待一个产品潜意识中都套上了“价格”的枷锁,“价格越贵声音一定要越好”的&b&普世价值观&/b&并没有涵盖现代人需要精神方面需求的方面。你不同,你很好,因为你,那些厂家会设计出外观更加艳丽的耳机;因为你,那些厂家会探索出更加优良的声音;因为你,那些厂家在不断进步着。&b&我们的社会,也因为你们这些对现状不满足的人在不停进步着。&/b&&br&&br&&br&&ul&&li&以下是自己的见解,不是正文,仅博一笑:&br&到最后,我预测耳机将会有共通的抓眼外观,优秀的音质,降噪功能,耳机线将走数字信号或无线,解码输出一体,总之是为便携、出街与音质进步着。也许外观只是小小一环,但现在的时代,可能发展外观是提升品牌力的最好办法。耳机的未来是星辰大海,现在我们都是在旅途中。纵观耳机大厂,也都是在向多功能与高音质不断探路。到那时,我们需要做的,也许仅仅是选择一个信仰的品牌了。&/li&&/ul&
我的世界中从来没有“装x”。 每个人不同的选择都是有他们不同的标准。 说别人装x的人总会不自觉地站在大众的评判角度来批判那些特立独行的人。 在这个事例中,我先说明几点(觉得读不下去的同学可以直接看下文): 1,耳机的种类有很多。大部分是动圈和动…
声音这玩意有点像对美女的审美,当然,大多数爷们都喜欢范冰冰,就算不喜欢,但也不会那么厌恶,但是范冰冰的出台费有多贵,大家也都是知道的,能有个长得像是范冰冰,气质也接近,不那么烂俗的女子来陪陪你,你就出100大洋,嗨皮一下不是挺好的吗?就算有人说,这妞真的很接近范冰冰了,不信你试试,那你也别当真,因为你就出100大洋,再接近,也不是2000大洋的货色,否则必定不是100大洋这么低价!superlux hd381就是这么个接近范冰冰的美妞,很多人总希望100大洋能干2000大洋的事,这纯属意淫,一旦付了钱,发现没有那么高品质,自然心情跌宕,甚至不禁破口大骂,这都是个人期待值问题,也像是你期待咱们王朝能全世界免签,话说期待是期待,但你每个月几千大洋的收入,他国不让你免签,你能奈何谁?如你真是特拽,你移民到米国,全世界免签了,问题不就解决了?说的都有点偏,但是道理相同,您是有钱的款爷,您就别买100元以下的塞子,买了superlux hd381,您就别说他不如那2000的好,这事真的没有可比性,性价比再高,您也不能拿买手枪的钱去想要买一辆坦克,心态到哪里都是最重要的,不单单是指这一个耳机。&br&&br&&br&亲测六个月至今,无任何毛病,质量不错,最近研究了一下superlux hd381这个系列耳机的卷线器,发现还是可以一用的,赠送的东西,就别谈什么如果这样这样那样那样就好了这种论调了,不会用的参考我做的图吧,天朝也没有版权,转载不必说明出处了,平身。&br&&img src=&/672acf8c3ecc4e8963cc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672acf8c3ecc4e8963cc_r.jpg&&&img src=&/30a73bcf47f029f17a5bcd2c0ebe2c5e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30a73bcf47f029f17a5bcd2c0ebe2c5e_r.jpg&&&img src=&/e21c770a3f5a425bda18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e21c770a3f5a425bda18_r.jpg&&&img src=&/b1ed3c0c60ddeb7b2d0af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b1ed3c0c60ddeb7b2d0af_r.jpg&&&img src=&/ebbdb8e70b51eb7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ebbdb8e70b51eb7_r.jpg&&&img src=&/db094fa423b1c9bbfdbd499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db094fa423b1c9bbfdbd499_r.jpg&&&img src=&/45c9c4f2d53d8aaf604ae8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45c9c4f2d53d8aaf604ae8_r.jpg&&&img src=&/0ccedfd62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0ccedfd62_r.jpg&&&img src=&/c105f53a101aa18e1f58d889b1fc5bb7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c105f53a101aa18e1f58d889b1fc5bb7_r.jpg&&&img src=&/2bb7a0adf0a2afb9a7307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2bb7a0adf0a2afb9a7307_r.jpg&&&img src=&/aab5cceadc82c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aab5cceadc82c_r.jpg&&&img src=&/c5ebd48ca5abd0e7906f21aa_b.jpg& data-rawheight=&480& data-rawwidth=&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c5ebd48ca5abd0e7906f21aa_r.jpg&&
声音这玩意有点像对美女的审美,当然,大多数爷们都喜欢范冰冰,就算不喜欢,但也不会那么厌恶,但是范冰冰的出台费有多贵,大家也都是知道的,能有个长得像是范冰冰,气质也接近,不那么烂俗的女子来陪陪你,你就出100大洋,嗨皮一下不是挺好的吗?就算有…
这是HD598在知乎上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这是HD598在知乎上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p&谢谢邀请。&/p&&p&我发现已有的回答者与大多数人一样,严重地误解了B&O。&/p&&br&&br&B&W产品只是音箱,而B&O在音响领域的产品,是一整套的音响系统,包括音源、控制、放大及音箱,而且是封闭性的系统,不与其它品牌产生交集。也就是说,B&W可以、也必须搭配其它品牌的放大器、音源,但B&O的音箱已经内置自家的放大模块,也只能搭配自家的前端。虽然国内大多数人只知道B&W而不识B&O,但其实在消费类音响领域B&O是比肩哈曼集团的、营业额世界排名前五以内的大型公司,产品包括音响系统、电视、电话,由于价格很高,国内仅少数大城市可见专卖店。而B&W只是成千上万个音箱品牌中的一个,当然是比较好的、定位民用中端的销售额比较大的一家。&br&&br&&img src=&/ebf97bd6f5ed_b.jpg& data-rawwidth=&96& data-rawheight=&2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6&&&i&B&W 801音箱,监听版本广泛运用于古典音乐录音室,后民用版本销量也很大。&/i&&br&技术上,B&W对音箱界最突出的贡献一个是箱体谐振处理,一个是高科技手段协助处理喇叭单元。上世纪八十年代,B&W革命性的推出“矩阵”式音箱箱体处理技术,在箱体内用不同的横、直隔板形成矩阵体,即可灵活处理低频阻尼,又可加强音箱结构,经典的B&W 801音箱就是应用该技术的典范。九十年代,又推出“螺管”式箱体,更完美地高、中、低频段的谐振及阻尼,由于成本太高,该技术除“鹦鹉螺”外少见于其它音箱。高科技手段协助喇叭开发方面,B&W是先驱,对业界启发贡献很大,比如激光干涉研究盆体振动、防弹布三明治盆体结构。现在相当多国际大品牌都采用这两种技术了,但B&W是最早开发的,能够在大众音箱市场站稳,跟他家黄色防弹布中低音喇叭的优秀表现有莫大的关系。&img src=&/ae0b2ed8fa42d7_b.jpg& data-rawwidth=&235&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5&&&i&B&W Matrix矩阵结构&/i&&br&&br&&p&B&O整个音响系统都是自己开发的,其实是非常非常的NB,只不过好东西仅供自用,所以大家知道的不多,唯一的例外是ICEPOWER数字开关电源、数字放大器模块。这个香烟盒大的模块能提供500瓦的优质音频功率,使得非常多的专业音响领域的厂家购买使用,而在HI-FI甚至HI-END音响界,ROTEL、杰夫乐林等诸多品牌也在使用。有些人以为B&O是只注重外观而没有什么内在技术的,那么看看杰夫乐林售价超过三万元人民币的合并式功放,其实就是两个ICEPOWER模块加上机壳、遥控。&/p&&p&&img src=&/70d51cdbcd0fdfe6d3c17_b.jpg& data-rawwidth=&263& data-rawheight=&1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3&&&img src=&/1e6c0ec4c5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1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i&下图是杰夫乐林每声道输出250W的合并式功放内部,坚固的航空铝合金机箱内是两个icepower模块(左右声道各一个)。&/i&&/p&&br&声音特色上,或者说产品理念上,两个品牌其实完全不同。大致上来说,B&W求真(声音的还原),B&O求美(发出漂亮的声音)。B&W跟其它HIFI音箱没有本质的区别,最终出来的声音取决于音源、放大器、环境等等的配合,变数很多,可能便宜又好听,也可能天价又衰声;B&O是一个系统,强大的技术打造出来的声音,在80%的环境条件下,可能80%以上的人会认为很悦耳。当然,B&O一套下来基本上都是十万元人民币以上,音响发烧友会认为不值;但同样价位的HI-FI音响,大多数情况下普通用户又认为不好听,还不如B&O省事又好听,还有外观、虚荣心的附加值。&br&&img src=&/ae83beee43a394c52103aaf_b.jpg& data-rawwidth=&275& data-rawheight=&18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5&&&i&B&W 800三尖八角的外形一是为了减少箱体驻波,二是较少障板面积提供较好的音像定位。&/i&&br&&i&&img src=&/0bf4ecb1ba5aae57e7d2f3b_b.jpg& data-rawwidth=&222& data-rawheight=&2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2&&B&W“鹦鹉螺”的技术是非常先进的,即使在今天也是不落后的。上面三支中音、高音、超高音导管(谐振管)长度还可以,低音单元的谐振管不可能做出平直的了,从自然界海螺的造型获得的灵感,造就经典的“B&W鹦鹉螺”。&/i&&br&外观设计方面,二者更加毫无可比性。B&W基本上就是功能引导性的,即使是特立独行的800及鹦鹉螺,800是为了减少障板面积,鹦鹉螺是为了将长长的导管盘起,自然而然地参考了海螺的造型。B&O从创立之初就极为注重外观设计,至今经典的工业设计佳作数不胜数。&br&&img src=&/91a42d88d71daaaf1e4dbca5a6947a0e_b.jpg& data-rawwidth=&203& data-rawheight=&2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3&&&i&B&O的经典设计实在太多,音响方面我想“铅笔”与“六片滑动CD”是经典中的经典。&/i&&br&&br&&p&两个品牌的资料其实网上很容易可以查到,我写的文字希望能够让知乎网友快速的了解他们的区别。所说的内容集中于音响方面,B&O在电视、控制、智能等其它方面的没有涉及。我现在不做针对普通家庭用户的音响销售,所以与两个品牌都没有利益交集。&/p&&p&以上。&/p&
谢谢邀请。我发现已有的回答者与大多数人一样,严重地误解了B&O。 B&W产品只是音箱,而B&O在音响领域的产品,是一整套的音响系统,包括音源、控制、放大及音箱,而且是封闭性的系统,不与其它品牌产生交集。也就是说,B&W可以、也必须搭配其它品牌的放大器…
&b&HD681evo为「良心产品」和「入门级耳机」作出了新的定义。&/b&&br&&br&&img src=&/279ab09facf8c14a4d6189_b.jpg& data-rawwidth=&1504&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4& data-original=&/279ab09facf8c14a4d6189_r.jpg&&包装内有HD681EVO一副,1M及3M耳机线各一根,人造皮革耳垫罩及绒布耳垫罩(塑料袋中那个)各一副,说明书、简易袋和镀金3.5mm母头转6.35mm公头。&br&&img src=&/48e78a127bab_b.jpg& data-rawwidth=&1504&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4& data-original=&/48e78a127bab_r.jpg&&虽然外形改变较大,但是结构上应该和HD681是基本相同的金属头粱+自适应头带。官方声称耳罩压力(夹力)和HD681一样是3.5N,实际佩戴感觉耳压比HD681明显要大一些。&br&&img src=&/aad3c273a81cd5eb67d6_b.jpg& data-rawwidth=&1504&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4& data-original=&/aad3c273a81cd5eb67d6_r.jpg&&沿用了HD661的可换耳机线设计,直接用3.5mm标准接头,赞一个。&br&此前很多耳机厂商的可换线耳机,都要自己搞一个非标准的独家接头,换线变成一件麻烦事,又成了厂家赚钱的机会,无趣。&br&我立刻去找齐配件自己做一根耳机线。&br&&img src=&/53ea07d4e4eb39f183537eef363fde29_b.jpg& data-rawwidth=&1504&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4& data-original=&/53ea07d4e4eb39f183537eef363fde29_r.jpg&&(甬声 YS240L-BG 母头 + Canare F-12 公头 + Cardas 4×24awg多用途屏蔽线 + Oyaide SS-47焊锡)&br&这根线的材料成本已经贵过681evo不少了。&br&我原来那副HD681 mod,以及手头另一副Senn HD650都是换用同样的插头和线,正好可以用来对比。&br&&br&至此借来的HD681EVO已经煲了150小时。&br&最初听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粗砺和紧张感,现在好很多。&br&Superlux过去的HD660、661、662、668、669、681,中高频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侵略感,Mod过的老681这种侵略感基本被抑制。而这款新的681EVO,侵略感已经彻底没有了。&br&&br&在WXEF1的推动下,煲熟后的681evo(使用皮革耳垫)表现:&br&&b&高频非常收敛&/b&,比Senn HD650的高频还要稍微保守些;&br&中频与HD650相比,觉得密度、速度和鲜活感都还欠缺少许;但与老681mod相比,新681evo的中频显得更中性客观,描述性更强;&br&低频足够饱满,要量有量,要速度也有速度,虽然有低音洁癖的人不一定喜欢,但喜欢低音的人一定大爱;&br&有一个相当广阔而又层次分明的音场,这是比老681mod巨大的进步;&br&分析力仍然惊人,定位、泛音、弱音清楚,但不会像老681mod那么锐利;&br&动态与老681mod相比,显得轻松而宽裕。&br&&br&与原装线相比,换了Cardas手工线后低频略收紧,高频更保守,中频略饱满。&br&&br&&b&人造皮革耳垫和绒布耳垫相比&/b&:&br&皮革耳垫有几乎完美的声音平衡,中频密实准确;&br&绒布耳垫低频更饱满,中高频更少,尤其是中频会显得有些凹陷,声音平衡被破坏了——但我觉得笔记本 + FiiO E10看电影的时候,绒布耳垫带来更好的氛围;或者外出在高铁上的时候,绒布耳垫可以更好地弥补交通工具对低频的影响。&br&&br&&b&值得注意&/b&的是:&br&在WXEF1的推动下,681evo竟然比Senn HD650的声音似乎还要略小!(但在FiiO E10和汉声Studio三周年上是明显比HD650更响。)&br&在手机上尽管可以获得足够的音量,但681evo的声音彻底散乱,低频更是肥迟难听。&br&所以98dB SPL (1mW) 和 32Ω的技术指标并不意味着它是一副很好推的耳机。&br&&br&&b&总体来说&/b&,681evo比上一代681改善了很多,声音平衡和音场表现令人耳目一新,在保持监听级分析力的同时,音乐性和说服力都获得提升,的确是彻底的「进化」。它不仅远远跑赢老681,对比681mod也同样完全胜出。&br&假设681evo是一副1500块的耳机,以它的声音表现来讲,也完全找不出什么明显的缺点。&br&而它只卖不到200块!&br&看国外的评论,其中&a href=&///?target=http%3A//www.head-fi.org/products/superlux-hd-681-evo-black-professional-monitor-headphones/reviews/907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有一个说道&i class=&icon-external&&&/i&&/a&:My Gosh. I felt like I robbed someone when I bought these for this price. (这个价钱买到手,感觉简直像是打劫得来的)&br&&br&HD681evo毫无疑问是Superlux今年的拳头产品,为「良心产品」和「入门级耳机」作出了新的定义。&br&尽管它的体型稍大,佩戴的舒适度还未够完美,它的声音足已具备令市面上所有主流1000元级耳机脸红、2000元级耳机心跳的能力。&br&&br&————————————————&br&&ul&&li&&b&HD681evo一定要有大力前端才能获得好声,喂越饱,表现越好&/b&&/li&&li&最适合快速而够力的台式耳放,它的潜力之大、表现之好,令我惊奇&/li&&li&适合「国砖党」,Studio、801、901、812、960、C4、X5&br&&/li&&li&配合国砖或牛逼声卡+牛逼耳放,可以播任何种类音乐&br&&/li&&li&与捆绑党在一起算是凑合&br&&/li&&li&录音笔和IPC直推的话,声音毫无精神,低音肥迟&/li&&li&笔记本直推,力气也许是够的,但音质就不要妄想了&/li&&li&手机直推基本上是渣到吐&/li&&li&&b&非低音迷的话,绒布耳垫慎用,低音会太多&/b&&/li&&/ul&
HD681evo为「良心产品」和「入门级耳机」作出了新的定义。 包装内有HD681EVO一副,1M及3M耳机线各一根,人造皮革耳垫罩及绒布耳垫罩(塑料袋中那个)各一副,说明书、简易袋和镀金3.5mm母头转6.35mm公头。 虽然外形改变较大,但是结构上应该和HD681是基本相…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机排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