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例,始于足下教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
【字体: 】
文章录入:科研智慧岛&&&&责任编辑:kyzhd&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 ┋ 校长:张秀云 ┋ 电话:7
网站备案: ┋ 网站设计: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_王怀玉班主任工作室_新浪博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个人两年自我发展规划
&&&&&&&&&&&&&&&&&&&&&&&&&&&&李世勇
一、个人已有成果及班级管理特色:
&&个人成果:
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中队辅导员、通辽市优秀中队辅导员、南山区优秀教师、南山区优秀中队辅导员等称号。所带班级先后获得全国、通辽市优秀中队称号。深圳市首届名师李虎工作室成员。
&&班级管理特色:
从教二十多年,有18年班主任工作经历。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对问题孩子、问题班级管理都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在班级管理上,注重孩子的精神培养,通过主题活动、主题阅读、影视欣赏的方式,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在生命教育、亲情教育、战争主题阅读上都有过一些成功的尝试。所带班级,深受学生、家长及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认可。
二、拟研究方向:
1、班级自主管理:(1)研究目的——培养学生人人平等,全员参与,自觉遵守班级规章制度的意识。(2)实施年级阶段——四年级以上年段。(3)策略方法——班长轮值管理制度。
2、主题阅读:(1)研究目的——弥补学生在平时教学、生活中缺失而又需要的一些成长素材。(2)本学年阅读的主题——关于战争的书籍、电影等。(3)策略方法——利用思品课的时间和部分班会时间引导学生欣赏。(4)成果展示——利用班会时间进行读书交流会的形式呈现。
3、主题活动:侧重于节日文化活动。依据各个节日的特色开展活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加强节日文化特色的同时,渗透亲情教育。
4、关注特殊孩子,有效的教育与引导问题孩子。
三、未来规划与学习方向:
(一)发展目标(学期、第一年度、第二年度:
学期目标:
1、&&&&每学期进行一个主题阅读。
2、&&&&每学期研究自主管理案例。不断地加深完善管理策略。
3、&&&&每学期利用好节日特色开展活动。
第一学年度目标
1、&&&&归纳、总结、整理、完善班级自主管理的方法。
2、&&&&主题阅读成果展示。
3、&&&&特色节日活动方案整理。
4、&&&&建立特殊孩子的成长记录档案。
第二学年度
1、&&&&把主题阅读的反思、成果、收获进行总结。
2、&&&&总结班级管理的长效机制。
3、&&&&总结节日文化特色活动
(二)具体措施(学习书目及方向、写作和班级管理等):
每日措施:
1、&&&&及时总结和发现学生的成果和不足,并做好记录。
2、&&&&每天阅读一小时。
每周措施:
1、&&&&每周记录一个教育教学案例。侧重于研究内容。
2、&&&&每周必读2-3篇关于教育教学的文章。
3、&&&&每周进行自主管理亮点和不足总结。
每月措施:
1、&&&&每月对1-2名特殊孩子进行深入的研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每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活动。
3、&&&&每月读一本书(教育类、文学类、传记等)
每月对自己进行反思。
王怀玉班主任工作室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741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主题班会教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_主题班会教案
&& 主题班会教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范文
主题班会教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本文由公文易网()编辑 tk 精心整理,可为2016年写作与“主题班会,教案,中学,老师,时期”有关的文章提供参考,需要更多范文资料请进
栏目,我们为您准备了更丰富实用的最新资料,或从右侧的搜索框重新搜索,会有更多发现。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中学阶段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迈好中学的第一步的关键性。2、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迈好中学的第一步。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立志成才的信心和目标。教学重点: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方法教学难点:迈好中学的第一步的关键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投影:(一)中学阶段的重要性(时间约7分钟)老师:同学们,迈入黄桥初级中学,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在成长过程中,中学是一个非常特殊而具转折意义的时期,人们把这一时期又称为青少年时期,这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许多科学家、伟人在青少年时期就获得许多重要成果。投影:伽利略17岁发现钟摆原理、牛顿23岁创立微积分、爱因斯坦26岁完成狭义相对论、马克思23岁被称为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师边展示投影边引导学生讲出事迹)老师:对以上事迹做简介。投影:詹天佑及&人&字形铁路的彩色图片提问:詹天佑,同学们知不知道他在哪方面取得成绩?学生:铁路。老师:对了。詹天佑12岁那年,考取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毕业后,很年轻就在桥梁、铁路方面做出了贡献。这幅图是他修建京张铁路时所设计的&人&字形铁路轨道。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投影:冯如及他做制造飞机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他是谁?学生:冯如&&飞机制造者老师补充:图片上年轻人冯如,26岁那年制造了第一架飞机27岁又制造了一架具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后来他驾驶着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飞机参加了国际飞行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引起全球轰动,为中国人民争得了荣誉。投影:学生课前收集的图片、资料老师:这些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为什么他们能够那么年轻就取得如此的成就呢?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呢?是不是一两天就完成呢?不是。他们的&奠定期&主要在中学时期,如果没有中学时期的知识积累和创造力的培养,就不会有创造高峰的来临,由此可见,要成就一番事业,中学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时期。过渡:我们应怎样才能渡过有意义的中学时期呢?首先要迈好中学的第一步。投影:本堂课标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迈好中学的第一步&提问:成语的意思学生: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迈开第一步开始的,比喻成功总是由小到大积累而成的。过渡:讲得很好。中学的第一步就是初中一年级,它是小学到中学的转折点,迈好这一步尤其重要。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迈好中学的第一步呢?投影:(二)怎样迈好中学的第一步?1、树立&立志成才&的理想(时间约10分钟)老师:首先必须树立&立志成才&的理想。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对未来生活的信念和追求。投影:宋代哲学家张载&&&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提问:此话意思学生:(略)老师补充:只有胸怀大志,才能学有所成,自强不息。投影:周恩来12岁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老师:周恩来12岁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多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啊!最后他实现了理想吗?学生:实现了。投影:孙中山彩色图片提问:这是谁,同学们知不知道?他领导了什么革命?学生:孙中山,辛亥革命老师:被称为&国父&的孙中山先生,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他14岁随长兄漂洋过海到檀香山(现夏威夷一部分)时,抒发了他的理想与抱负。投影并朗读:&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编辑推荐内容
关键词搜索:
您还可以返回
栏目浏览更多相关范文。
(日 责任编辑:tk)
栏目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称呼:阳丽
OICQ:***
邮箱:***
性别:***
第二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解释名言
教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有一句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有谁能够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积累的,就像大树是由小树长成的、高台是由一锨一锨的土垒成的、一步一步才能走完千里的路程。说得多有道理。那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学生交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给自己的启发和自己的感想。
进一步引申问题。让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类似“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名言、警句、成语等,进一步深化理解。
由名言引出活动意图,对学生具有鼓励的作用。
活动一:没有赚到的钱
(1)学生阅读教科书的故事“没有赚到的钱”。
(2)结合案例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请学生分析并回答。
①埃米为什么没有赚到她本来想赚的钱?
②你是否也有埃米这样的习惯?
教师:寓言作家克雷洛夫曾比喻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没有行动的理想、目标和计划只能是空中楼阁或海市蜃楼。上面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请打开教科书第10页,这个小故事从某一个侧面很好地解释了克雷洛夫的比喻。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故事。
问:那么,当前你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自由回答。
告诫学生:实现理想仅有计划是不够的,还要从点滴做起,将计划付诸行动。
活动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学生交流自己和同学中间存在的好高骛远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平时不愿意刻苦学习,看到别人取得好成绩就心里不是滋味;有的学生总是“三天热头”,总是在制定计划,可实行不了几天,遇到问题就放弃;有的学生目标过于远大,难以采取具体的行动实现,等等。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引发思考。
2.学生交流如下问题
(1)小明小学时学习成绩不好,进入中学后,他想把学习赶上去。该怎么办?
(2)小超在小学时没有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上课时总是“走神”,进入中学后,这种总是课上不听课,课下再补课的学习方法不能适应新的学习要求了。他该怎么改进?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足下”计划。自己从现在起,做哪些事情?
附录:循序渐进学习方法就是人们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智能条件,系统而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它要求人们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为:一要打好基础,二要由易到难,三要量力而行。
标题:第二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日期: 15:12: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