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景颇语景颇56个民族大团结图片怎么写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
景颇族的风俗习惯
时间: 22:55:13  作者:中华气功大全网  来源:-  查看:  评论:
  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民族之一,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景颇族的历史  景颇族的先民与古代的氐、羌有关,以前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东部景颇在澜沧江以东,金沙江地区;西部景颇在澜沧江以西至缅甸境内。15-16世纪,由于战争大量的东部族人大规模西迁;16世纪后大量移居德宏地区,多与德昂、阿昌、僳僳、汉等民族杂居。景颇族中景颇支、浪峨支、瓦支、喇期支原先是同一民族的不同部落。  景颇族主要有五个支系,即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浪速)、波拉。多数地区不同支系的人杂住在一起。景颇支系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等四个支系的语言比较接近,同属藏缅语族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系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前者创制于19世纪末,后者创制于1957年。  景颇族的饮食  景颇族以米为主食,吃法有烂米饭、糯米饭、糯米粑粑或竹筒饭。蔬菜除部分来源于菜园,多靠采集野菜来制作,吃法除煮、焖、炒或凉拌外,最有特色的要算是舂菜了。他们将野菜洗净后精心炮制,加上豆豉。豆豉:一种豆子煮熟发酵后制成的食品。生姜、辣椒、盐,在竹筒或杵臼内舂碎。其味道鲜美独特,常用来待客。景颇族还喜饮水酒,喜嚼&沙枝&(用草烟、芦子、熟石灰配成的嚼料)。见面互赠&沙枝&是传统礼节之一。  景颇族闲时一日三餐,忙时一日两餐。主食大米,喜食干饭和竹筒饭。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菜、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  肉食以猪肉和鸡肉居多,农闲时进行渔猎,比如捕猎野猪、麂子、山羊、野牛、野鸡、鸟雀,捕捞鱼蟹、田螺。景颇族饮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称水酒,成年男女更喜烧酒。  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的,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然后再喝。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酒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先让老人喝。  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鱼、撒撇、舂鳝鱼、砂锅炖竹鼠。  景颇族的宗教习俗  崇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的鬼灵都能对人起作用,给人以祸福。供奉的鬼分三类,即:天鬼、地鬼、家鬼。天上以太阳鬼为最大;地上以地鬼为最大;家鬼以&木代&鬼为最大。凡遇插种、收割、婚丧、械斗等均请巫师宰牲祭鬼,主持祭祀的巫师被称为&目陶&(音译),最大的祭典&目脑&,就是为祭&木代&鬼而举行的。现在主要信仰基督教。  景颇族的婚姻  景颇族的婚姻形式为一夫一妻制。但山官和富裕户也有一夫多妻的。在家中,父亲是家长。有女无子时可招赘,但赘婿不改其姓;无子嗣时可收养子,权利义务与亲生子一样;对财产实行不严格的幼子继承制,幼子地位高于长子。妇女社会地位较低。在现行的一夫一妻制婚烟中,基本上仍必须遵循传统的单向姑舅表婚的原则,即姑家男子必须娶舅家女子,但舅家里男子不能娶姑家女子,形成&姑爷种&和&丈人种&的婚姻关系。流行转房制和妻死丈夫续娶妻姊妹的习俗。还实行等级婚姻,即官家与官家通婚,百姓与百姓通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但结婚由父母包办,聘礼很重,常发生抢婚的现象。  景颇族青年男女进行干脱总(即&串姑娘&)时,男子会暗取意中人的几丝头发或布丝等物,请董萨(巫师)卜卦确定是否能结婚。若可以,再由父母请&勒脚&(男方寨里的媒人)与&强通&(女方寨里的媒人)联系,并去女方家提亲。提亲时一般会送去一些丝织品种、鸡蛋、酒等礼物,若女方收下,即表示同意婚事。过后,再送去议定的聘金,决定婚期。  景颇族的民族节日  撤种节和尝新节  撒种节和尝新节,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梁河、陇等县阿昌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日和八月十五日举行。  传在远古时代,阿昌族人民中有个年逾古稀的老婆婆,每逢八月中旬收获季节,她总是不厌某烦小心翼翼地将各种谷物良种选留下来。转送给各村寨的人民.由于帮助大家提高了耕种技术,她受到人们深沉的爱戴和尊重.一年的八月,老婆婆突然在收获前逝去。为了弥补老人未能穿新、尝新而逝的最大遗憾,人们在她灵前敬献香喷喷的饭菜和新衣。以后,每年八月十五日,阿昌族家家户户都用新收获的粮、菜、瓜果做饭,这样就形成了尝新节。来年春天人们又将她留下的种子撒到地里,形成了每年三月十五日的撤种节。  新米节  新米节景颇族有趣的庆丰收节日。每年农历八九月间,当田里稻谷成熟时,家家户户都要欢渡&新米节&。  新米节的前一天,主人家就开始准备。他们背着插满鲜花的篮子,然后拣起一捆成熟的糯谷,背回家中,摆在鬼门旁边。然后,便向各家发出热情的邀约,请他们在第二天作客。第二天,男女老少和魔头欢欢喜喜地来到主人家,主人取出水酒迎接来客。主宾互致问候完毕,就要准备新米节的饭食了。妇女和小姑娘炒谷子、舂扁米、做粑粑、煮新米饭,上山采野菜。小伙们欢歌结伴,下河捉鱼。按景颇族的传统规矩,新米节这天不能杀鸡宰猪。宴饮开始之前,主人要行祈祷仪式。他把粑粑、扁米、水酒、干鱼、干老鼠排好祈祝,向鬼表白心愿,盼望人畜平安,风调雨顺,祛灾除祸。如能如愿,将来一定杀牛供祭。  在新米节的仪式上,由年高德重的长者讲述谷子的来源。据说在很久以前,景颇族种植谷子,但谷魂却上了天,地上的谷子长得不好,家狗见状日夜吠叫,终于把谷魂叫到了地上,从此,景颇族种植的谷子茁壮丰茂。  因此,景颇族对狗另眼相看。新米节这天,要先给狗吃饭,其次才是牛,然后才给老人吃。新米节这天,人们一边饮酒谈笑,一面和主要总结农事,讨论下种的适当时机。泡田水的使用。栽秧的技艺,旱地播种的方法和时限,开荒的设计。轮种的学问等。新米节是一个庆贺丰收的节日,也是一个促进农业技术交流的节日。  采花节  景颇语称&思鲜鲜&或&吉达&、&宁打&等,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届时,同寨或邻寨的青年男女相约在一起,带着粑粑丝、米饭、鸡蛋等食物,一同上山找一适合玩耍的地方,大家唱歌跳舞,说笑嬉闹,举行打&炀碟&等各种游戏。情侣们则谈情说爱、互赠礼物,其余男女老少,则每人出些酒肉等食物,共同煮食。老者唱歌给年轻人听,歌词多为吉利之语。饭后,大家唱歌跳舞,一同玩乐。晚上青年男女彼此相约,在公房和其它地方唱歌吟调,尽情娱乐,直到深夜。  能仙节  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这个季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辛劳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这一农闲的好时节,依照传统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举行能仙节。节日里,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的盛装,佩带各种的装饰品,聚集在一起,进行民歌、射击、打弹弓、刀舞等比赛。中国翻译协会
当前位置:
2014年受表彰资深翻译家
来源:中国译协网
&&发布时间:
共159人(按汉语拼音排序)
阿布都马纳夫&艾比夫,男,哈萨克族,1937.12出生,哈萨克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事室,副主任、译审
阿布都瓦力&亚库甫,男,维吾尔族,1949.6出生,维吾尔语,新疆电视台,副译审
阿布里孜&哈斯木,男,维吾尔族,1924.5出生,维吾尔语,新疆石油报社,原副总编、副译审
阿布列孜&尼亚孜,男,维吾尔族,1946.10&出生,维吾尔语,哈密日报社,社长、副总编、副译审
阿合别尔迪&伊扎提别克,男,哈萨克族,1944.9出生,哈萨克语,新疆伊犁日报社,社长、译审
阿合买提&达吾地,男,哈萨克族,1936.4出生,哈萨克语,新疆教育出版社,副译审
阿拉坦其其格,女,蒙古族,1944.12出生,蒙古语,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编审
巴&乌力促,男,蒙古族,1949.12出生,蒙古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译审
巴德木加甫,男,蒙古族,1937.11出生,哈萨克,中央电台民族中心哈语部,译审
巴图尔&阿布都,男,维吾尔族,1948.5出生,维吾尔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编译室,译审
拜依都拉&司迪克,男,哈萨克族,1936.10&出生,哈萨克语,新疆教育出版社,副译审
包宝祥,男,蒙古族,1947.9出生,蒙古文、汉文,前郭县民族法律法规研究会,秘书长、副教授
包发荣,男,回族,1935.12出生,藏语,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处长(主任)
包思可,男,蒙古族,1937.9出生,蒙古语,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语言文化学会,主任、副会长
毕力工,男,蒙古族,1942.3出生,蒙古语,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
毕加玛丽&比西,女,哈萨克族,1944.5出生,哈萨克语,新疆电视台,副译审
才旺多杰,男,藏族,1943.6出生,藏语,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副调研员
查干夫,男,蒙古族,1949.2出生,蒙古语,民族团结杂志社,编审
察&&克,男,蒙古族,1939.12出生,蒙古语,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编审
陈宝春,男,汉族,1946.2出生,英语,上海砂轮厂,厂长助理、副译审
陈德彰,男,汉族,1942.7出生,英语,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陈杰盛,男,汉族,1939.1出生,藏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部,译审
陈&&凯,男,汉族,1945.6出生,英语,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陈启泉,男,汉族,1945.4出生,英语,广州市旭弘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董事长、副译审
陈士龙,男,汉族,1940.10出生,英语,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
陈维振,男,汉族,1949.2出生,英语,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陈文高,男,汉族,1936.12出生,日语、俄语、英语,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陈学明,男,佤族,1928.2出生,佤语,云南民族出版社,副编审
次仁旺久,男,藏族,1946.4出生,藏语,西藏日报社,副译审
丹巴嘎尔萨,男,藏族,1949.12出生,藏语,西藏那曲地区编译局,正县、译审
丁有希,男,回族,1949.4出生,藏语,西藏自治区教编中心,副译审
段贶乐,女,汉族,1940.4出生,哈尼语,云南民族出版社,编审
多杰加,男,藏族,1940.10&出生,藏语,青海藏文报,副译审
额尔敦巴根,男,蒙古族,1940.10&出生,蒙古语,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编审
冯冠茂,男,汉族,1941.8出生,英语、俄语、世界语,空军467医院,副主任医师
冯伟年,男,汉族,1944.10出生,英语,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
傅文宝,男,汉族,1945.1出生,俄语,天津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教授
傅玉兰,女,汉族,1930.11出生,俄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正科长、副译审
郭雨桥(永明),男,汉&族,1942.11出生,蒙古语,内蒙古自治区文联,译审
格桑,男,藏族,1948.5出生,藏语,西藏日咯则地区行署,副译审
格桑益西,男,藏族,1948.10&出生,藏语,西藏社科院,研究员
耿蕴玲,女,汉族,1947.9出生,英语,华北电网公司外事局,经科处长、副译审
贡松诺尔布,男,蒙古族,1938.3出生,蒙古语,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编审
谷&&羽,男,汉族,1940.8出生,俄语,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西语系,教授
郭天民,男,汉族,1941.9出生,法语,国务院外办翻译室、外交部非洲司,退休大使
哈达奇&刚(那顺),男,蒙古族,1949.12出生,蒙古语,内蒙文联,原副主席、译审、一级作家、研究员
何刚强,男,汉族,1949.12出生,英语,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何肖朗,男,汉族,1949.7出生,英语,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华达明,女,汉族,1943.11出生,阿尔巴尼亚语,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国宾处处长
季晓峰,男,汉族,1945.3出生,法文,新华社对外部法文室,法文室主任、译审
蒋家雄,男,汉族,1937.7出生,英语,昆明医科大学,原外事办主任、基础医学院院长、药理学教授
蒋坚松,男,汉族,1942.12出生,英语,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金婉如,女,汉族,1929.6出生,英语,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部,副研究员
金秀永,男,朝鲜族,1937.8出生,朝鲜语,长白山杂志社,编审
卡马力哈孜&司马吾力,男,哈萨克族,1945.8出生,哈萨克语,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副译审
康花娥,女,汉族,1946.5出生,西班牙语,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国际部,副译审
库尔开木&苏来曼,男,哈萨克族,1948.4出生,哈萨克语,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协,办公厅副主任
拉加才让,男,藏族,1933.3出生,藏语,青海省海南州民语办,翻译室主任
拉西东日布,男,蒙古族,1922.7出生,蒙古语,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编审
李&&杰,男,藏族,1949.8出生,藏语,果洛州政协,原政协副主席
李福松,女,朝鲜族,1939.10出生,朝鲜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译审
李家春,男,汉族,1940.7出生,英语,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院士)
李逵六,男,汉族,1936.7出生,德语,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李&&让,男,汉族,1949.5出生,俄语,武警工程大学理学院,教授
李&&英,男,汉族,1939.9出生,泰语、老挝语,中联部二局老柬处、综合处、驻老使馆,副局级参赞
李英男,女,汉族,1943.8出生,俄语,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教授
李育民,男,汉族,1943.3出生,英语,长安大学,副教授
梁家林,男,汉族,1946.9出生,英语,西安外国语大学,副译审
林本椿,男,汉族,1947.6出生,英语,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林克难,男,汉族,1949.2出生,英语/汉语,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
林叔猛,男,汉族,1949.6出生,日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音指导
刘立仁,男,汉族,1945.3出生,法语,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处长
刘&&谦,男,汉族,1944.11出生,英语,西安、长安大学外语学院,译审
刘亚猛,男,汉族,1948.10&出生,英语,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洛桑强巴,男,藏族,1946.5出生,藏语,西藏日报社藏编部翻译室,副译审
马哈苏木&依拉洪,男,维吾尔族,1934.11出生,维吾尔语,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译审
马进武,男,藏&族,1931.1出生,藏语,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马&&珂,男,汉族,1949.8出生,英语,陕西旅游出版社,副总编/译审
马兰珍,女,汉族,1941.3出生,缅语、英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局级参赞
买买提&吐尔迪,男,维吾尔族,1948.10&出生,维吾尔语,新疆巴州政府办公室,译审
买买提伊明&铁木尔,男,维吾尔族,1944.10&出生,维吾尔语,新疆石油报社,副译审
毛禹权,男,汉族,1934.2出生,法语、西班牙语,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部,副局级调研员
梅&&&&花,女,蒙古族,1949.7出生,蒙古语,内蒙古民族青少年杂志社,社长、总编
莫日根毕力格,男,蒙古族,1948.12出生,蒙古语,内蒙古大学,处长、副教授
木拉提&苏里堂,男,哈萨克族,1949.5出生,维吾尔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译审
尼克买提哈里,男,哈萨克,1940.12出生,哈语,中央台哈语部,原哈语部主任、副译审
努尔别克&阿布肯,男,哈萨克族,1942.5出生,哈萨克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编审
欧阳铨,男,汉族,1949.11出生,英语,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外语系主任、教授
齐国林,男,汉族,1949.10出生,俄语,延安大学,教授
其其格,女,蒙古族,1946.3出生,蒙古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蒙语部,译审
钱占儒,男,汉族,1945.9出生,法语,河北省科技情报研究院,副译审
秦德茂,男,汉族,1936. 2出生,维吾尔语,新疆人大常委会(原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译审
秦宇华,男,汉族,1948.9出生,俄语,哈尔滨铁路局/黑龙江哈铁对外经贸公司,译审
屈&&&&焕,男,藏族,1935. 6出生,藏语,青海省政府翻译室,副主任
冉&&&&旦,男,藏族,1944. 1出生,藏语,青海省海西州民语办,副译审
任光宣,男,汉族,1944.10出生,俄语,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热合曼&马木提,男,维吾尔族,1945.4出生,维吾尔语,新疆人民出版社,编审
热合木霍加&托合塔洪,男,哈萨克族,1949.10&出生,维吾尔语,新疆电视台,译审
仁钦苏荣,男,蒙古族,1940.12出生,蒙古语,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编审
任志远,男,汉族,1942.3出生,德语,华北制药集团,译审
荣广润,男,汉族,1946.2出生,英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赛都拉&排祖拉,男,维吾尔族,1948.4出生,维吾尔语,哈密市人民法院,副译审
桑&&杰,男,蒙古族,1949.1出生,蒙古语,新疆巴州蒙古语影视译制中心,译审
桑&&布,男,藏族,1942. 8出生,藏语,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对外部,主任记者
桑结加,男,藏族,1932. 2出生,藏语,&青海省民族师范学校、青海日报社藏文报编译室&,副译审
佘国华,男,汉族,1932.6出生,景颇语,云南民族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编审
孙学民,男,汉族,1946.10出生,阿拉伯语,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已退休),副司级
唐民权,男,汉族,1942.12出生,西班牙语,西安外国语大学(退休前)吉林大学(退休后),教授
唐启豹,男,汉族,1943.2出生,俄语,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图斯别克&阿合麦提,男,哈萨克族,1944.7出生,哈萨克语,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府办公厅翻译处,副译审
吐尔尼沙&斯地克,女,维吾尔族,1949.3出生,维吾尔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副译审
托汗&赛依提巴塔勒,男,哈萨克族,1949.11出生,哈萨克语,富蕴县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副译审
王炳东,男,汉族,1935.2出生,法语,北京外国语大学,曾任法语系副主任、主任,副教授
王焕仁,女,汉族,1947.3出生,英语,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副译审
王克仁,男,汉族,1940.8出生,英语,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世申,男,汉族,1944.11出生,西班牙语,文化部外联局,副局级参赞
王向东,男,汉族,1949.11出生,俄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译审
王雅凡,女,汉族,1936.8出生,俄语,新华社国际部俄文组,主任编辑
王&&珍,男,汉族,1942.3出生,西班牙语,外交部,大使(退休)
王志冲,男,汉族,1936.7出生,俄语,新华街道文化站,自由文学翻译者
王子国,男,彝族,1949.12出生,彝语,贵州省毕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译审
魏&&江,女,维吾尔族,1944.7出生,维吾尔语,新疆电视台,副译审
温晋根,男,汉族,1948.8出生,英语,外文出版社,译审
吴景枢,男,汉族,1926.1出生,汉语、英语,中国日报社,高级记者
吴裕康,男,汉族,1944.9出生,德语,漓江出版社,编审
吴祯祥,男,汉族,1939.8出生,英文、瑞典文,中国科技交流中心,译审
五十八,男,蒙古族,1939.2出生,蒙古语,内蒙古教育出版社,译审
向巴群增,男,藏族,1948.12出生,藏语,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译审
谢发扬,男,汉族,1930.12出生,日语,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徐昌述,男,朝鲜,1949.9出生,朝鲜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播音指导
徐学文,男,蒙古族,1940. 4出生,蒙古语,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编审
徐亚男,女,汉族,1949.10出生,英语,外交部翻译室,前翻译室主任、现外交部外语专家
徐振强,男,汉族,1946.10出生,法语,新华社国际部,室主任、译审
许光华,男,汉族,1939出生,法语,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院,教授
杨春富,男,汉族,1936.9出生,维吾尔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译&审
杨伟民,男,汉族,1944.10出生,俄语,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部,室主任、研究员
杨永泉,男,汉族,1935.5出生,英语、法语,对外部、翻译部、国际部,副高
杨樟盛,男,汉族,1945.8出生,法语,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已退休),副司级
叶&&铮,男,汉族,1932.4出生,英语,昆明医科大学,教授
伊里丹&伊斯哈科夫,男,塔塔尔,1944.8出生,维吾尔语,新疆科技情报研究所,译&审
尹延钊,男,汉族,1936.2出生,日语,中国科技交流中心,译审
余万达,男,汉族,1923.7出生,印尼,原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部,翻译、离休干部
余志远,男,汉族,1934.12出生,英语、芬兰语,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恽长明,男,汉族,1941.1出生,汉语、哈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中心哈语部,副译审
张慈赟,男,汉族,1949.7出生,英语,上海日报,原总编辑
张海滨,男,汉族,1949.2出生,俄语,中央编译局,秘书长、副高
张宏超,男,汉族,1939.11出生,维吾尔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副主席、副研究员
张加祥,男,汉族,1943.6出生,越南语,新华社,高级记者
张建华,男,汉族,1945.12出生,俄语,北京外国语大学,2级教授
张瑞璧,男,汉族,1940.5出生,英语,福建省泉州师院&&&&&福建省泉州译协,会长
张生民,男,汉族,1934. 3出生,藏语,青海省政府翻译处,副处
张仲仁,男,彝族,1945.1出生,彝语,云南民族出版社,编审
赵文工,男,汉&族,1947.7出生,蒙古语,内蒙古大学蒙学院,教授
赵聪敏,女,汉族,1941.9出生,维吾尔语,中央台维语广播中心,副译审
周明德,男,汉族,1943.6出生,罗马尼亚语,上海中国国际旅行社,译审
周宗欣,男,汉族,1946.1出生,英语,新华社对外部体育部、央视国际视通有限公司,翻译、记者、高级编辑
朱保权,男,汉族,1936.5出生,哈语,中央台民族部哈语组,哈语组组长、副译审
朱光德,男,汉族,1932.3出生,英语、日语,退休,高级工程师
朱宪生,男,汉族,1947.2出生,俄语,上海师范大学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导
宗瑞玉,女,汉族,1933.2出生,法语,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译审民族大团结教案民族简介_图文-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民族大团结教案民族简介_图文
导读:第一课德昴族的民族简介,民族经济等相关民族简介,2、让德昴族的同学更多的了解本民族的习俗,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时沿用了这个名称,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4民族姓名文化,民族语言文字德昂族,该民族除说本民族语外,还能讲附近民族的语言,民族文学,作成极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服装,第二课傣族的民族简介,2、让傣族的同学更多的了解本民族的习俗,第一课德昴族的民族简介一、教学
德昴族的民族简介
一、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了解德昴族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民族经济等相关民族简介。
2、让德昴族的同学更多的了解本民族的习俗。
二、教学过程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唐宋时期被称为“朴子”、“茫人”,元明时期被称为“金齿”、“蒲人”。
清代史书称之为“崩龙”,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时沿用了这个名称。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日起更名为“德昂族”。 4民族姓名文化
德昂族习惯于按属相和排行给孩子取名,也使用汉族的十二生肖:查(鼠)、包(牛)、衣(虎)、卯(兔)、光(龙)、沙(蛇)、牙(马)、麻(羊)、新(猴)、收(鸡)、灭(狗)、交(猪)。生日的属相是什么,
就以什么为名。男孩的属相前加“阿”,女孩的属相前加“立”。
例如,牛日生日男孩叫“阿包”,牛日生的女孩叫“立包”。若按排行取名,则不分男女,称呼为腊所(老大)、腊左(老二)、腊约(老三)。
德昂族结婚生下孩子后,便有讳名的习惯。凡有了孩子并已取名的年轻夫妇,包括他们的长辈在内,不管什么人,此后都不能直呼他们的名字了。
德昂族家里若长子或长女早死,则以次子或次女的名字代替称呼其父母。有的还没有生儿育女,但也可以预先取下子女的名字,而按此名来称呼。德昂族以为,对已有子女或虽死子女但年龄较大的人,再去直呼他们的名字如“何阿呆”、“李腊翁”等,是不礼貌的。 民族语言文字 德昂族
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该民族除说本民族语外,还能讲附近民族的语言,如傣语、汉语、景颇语和佤语等。
德昂族语言(以南伞硝厂沟为例)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从音位上看,有31个辅音位;元音9个,都有长短之分,共有18个元音音位。
(2)从语音结构看,德昂族的音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一般音节或叫主要音节;一类为附加音节或叫次要音节。
一般音节的结构有声母
49个,又有两种情况:所有31个辅音音位均可单独作声母;复辅音声母又有双唇塞、舌根塞音与I结合;双唇塞、舌根塞音与r结合;双唇塞音与j结合;舌根塞音与V结合四类。有韵母159个,其中单元音韵102个,复元音韵57个。次要音节的结构是在主要音节之前,一种是出现在主要音节的声母为其同部位的辅音前;一种在辅音之后,通常有弱化元音(音节)。
德昂族人以农业生产为主,也善于种茶,素有“古老茶农”的美称。茶叶是德昂族重要的经济来源。德昂族很早以前就有自己的银匠,能用碎银铸造银手镯、银排扣、银项圈、银烟斗等,还善于在各种银制品上雕刻花纹图案,花纹细致、简朴。早在隋唐时期,德昂族就“披五色裟罗笼”,至今仍为自己纺线、染色和织布,作成极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服装。他们还擅长编织竹器等生活用品。
德昂族民间有着绚丽多彩的刺绣、建筑和雕刻艺术。建筑、雕刻艺术在德昂人的历史上有过光辉的时代,如今在一些地方仍留有许多德昂人精湛的建筑物遗迹,如陇川县城东的德昂女王宫殿、德昂城、德昂路、石拱桥等遗址,都是古建筑的代表。图案雕刻一方面是反映在古建筑上,如潞西佛寺中的挂枋、板壁上常见的浮雕;另一方面则普遍反映在日常用品上,在德昂人的腰箍、耳坠、银手镯、银烟盒、衣服等用品上大多绘有图案。图案多为对称的双手、双鸟、双虎、花草之类。
德昂人还有很高的制砖和制陶艺术。德昂女王宫殿、德昂城附近的砖瓦结构住宅所用的砖瓦都是德昂人自制的。德昂人的陶器有陶罐、陶花瓶、陶纺轮、土碗等。常见的上釉陶罐制作精细,有的呈鸭蛋绿和紫红色,有的为咖啡色,有的还绘有云纹或罐胫压制凸形图案花纹,外表光滑美观,表现出高超的制陶艺术。
德昂族还有丰富多彩的口头民间传说、故事、诗歌、谚语等,通过世代相传,保留下来。有揭露反动统治者罪恶的,如《兔子制土司》;有反映男女爱情生活的,如《芦笙哀歌》、《彩虹》等。傣族的若干民间传说和汉族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故事也在民间流传。乐器有象脚鼓、芒锣、葫芦笙、笛子、小三弦等。德昂族的舞蹈有象脚鼓舞、水鼓舞等。
三、听了上面精彩的内容,你是不是对德昴族有了更多的了解呢,那你能不能把你今天的听到的讲给你的德昴族的亲朋好友。
四、小结。
傣族的民族简介
一、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了解傣族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民族经济等相关民族简介。
2、让傣族的同学更多的了解本民族的习俗。
二、教学过程
傣族一般信仰
南传上座部佛教,但也有一些地区的傣族信仰原始崇拜宗教及印度教。
中国境内的傣族主要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崇拜宗教。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德宏等地的傣族以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为主,也兼信原始崇拜宗教;丽江、大理、楚雄、玉溪、红河、文山等地的傣族以信仰原始崇拜宗教为主,也崇尚儒教文化。
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60岁以上都会参加受戒修行,不再杀生,参加每年三个月的“豪沙”(关门节),到佛寺安居,诵经赕佛,直到过世。
傣族源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及云贵高原地区的濮人,在公元前后吸收了大量越人及越文化后,
包含总结汇报、旅游景点、资格考试、外语学习、专业文献、办公文档、文档下载、行业论文以及民族大团结教案民族简介_图文等内容。本文共4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大团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