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插头光驱是什么插头,想用它光驱位安装固态硬盘盘

解你存储烦恼 教你如何把光驱改成硬盘
 作者: IT168 本友会 编辑:
  【IT168 应用】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位本友教大家如何安装华硕光驱位硬盘托架的使用教程,不得不说硬盘这个东东是永远不会让人满足的,并且对于大多数本友来说,如何最大限度的扩展笔记本的储存能力,让更多的数据能够随机器携带,是本友们一直希望实现的话题。所以今天就让这位本友细致的教教大家,怎样安装华硕光驱位硬盘托架。不要让问号困扰你  首先说一下这篇文章的大致几个部分,便于大家阅读:  1.前言&&&  2.背景知识简介&&&  3.如何选择托架&&&  4.安装步骤&&&  5.托架简单拆&&&  6.结语现在开始喽  【前言】目前笔记本出厂配置的硬盘容量已经以500G为主流,某些高端机型甚至SSD都上了数百G(眼馋),但是型号较老的机器仍然使用着320G,160G,120G甚至80G的机械式硬盘,应付目前主流的WIN7系统十数G,一部BDRIP或一个游戏几十G,高清剧集上百G的局面就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很多动手能力强的朋友已经自己购买大容量硬盘替换下了原来的配置,换下来的硬盘如何处理也成为了一个问题&&即使是80G的容量那也是能储存一些东西的,浪费1M容量也是不可忍受的,&&& 笔者前一段时间也是苦于原配的硬盘容量太小,眼瞅着外接的仓库盘图标一个个由蓝变红,并且每次倒腾数据都要接硬盘底座,还得想着这个软件那个资料下一次用可能是什么时候,需要不需要放进仓库,于性入手了一块500G的笔记本硬盘作为主盘,原来的硬盘配了个光驱位硬盘托架继续发挥余热,正好最近华硕笔记本讨论区的很多朋友也跟笔者家有同样的想法,发帖咨询的也不少,于是就把从选到买再到装的全过程总结成一个帖子,希望对想安装硬盘托架的朋友稍有帮助。背景知识简介  一般来说,大家采用内外两种方式来让老硬盘继续发挥余热。所谓内,就是在身内空间增加储存设备,或提高储存设备的容量,外是指外接储存设备。内部储存能力增加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对于一般的笔记本而言,内部扩展的储存能力对于笔记本的便携移动没有太大影响,缺点是能够扩展的空间不够,两个,至多三个可以增加储存设备的空间,基本上都只能容纳2.5英寸的硬盘,自然能够扩展的容量也受到限制;外接存储设备的优点是储存容量可以几乎不受限制,可以在多台机器上传输数据,但移动性稍差&&即使是体积小巧的1.8寸硬盘,也是要单独占据一个空间的,并且使用移动硬盘盒有时候会出现比较尴尬的情况&&程序没有响应,设备无法弹出,在这种情况下断电还是不断电,是一个需要消耗脑细胞的问题。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到底选择哪一种,还是要自己拿主意。选择&&&&&&& 接下来说说内部增加储存设备,对于体积比较大的机器,例如M17X,G73等游戏本,内部一般都有预留的第二硬盘空间,随配置不同有的是空置,有的是直接装了两块硬盘组RAID。一般15寸以下的机器只有一个硬盘位置,另外一个可用的空间就是光驱,以咱家自己来说,光驱的使用频率非常小,只有在装系统的时候才用一两次,那么拆下光驱换硬盘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说到光驱换硬盘,不得不提的名词就是&光软互换&,当年IBM的 TP600是最早应用&光软互换&理念的机器之一,堪称一代经典,光驱与软驱可以互换的功能既保证了与当时尚在流行的软盘与最新的储存介质CD-ROM兼容,并且有效的降低机体重量,之后的ThinkPad系列就沿用了这一技术,周边产品越来越多,光驱位电池,光驱位减重模块等等相继而生,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周边产品系列。本帖的主角  抛开TP专门设计的光驱位周边不谈,其他笔记本厂商一方面也为自己的部分旗下产品生产了一些可互换模块,为了节省部件与开发成本,除了某些比较特别的机型之外,更加倾向于采用统一外形,统一接口的光驱产品,即我们所说的&通用型光驱&,而与&通用型光驱&外形相同,可以接驳硬盘,使用光驱数据与电源接口的转接器,则可以叫做&通用型光驱硬盘托架&,也就是本帖的主角了。如何选择托架  在动手之前,进行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来看我们的硬盘,现在仍然在大量使用的笔记本硬盘有两种硬件接口形式,一种是44pin的ATAPI接口,即我们所说的IDE,另外一种是串列ATA接口,即SATA,当然两种接口都有升级换代,例如SATA-I与SATA-II,但其硬件接口外形是一样的,并且向下兼容,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硬盘托架的时候,只要根据自己的硬盘和笔记本光驱硬件接口进行选择即可,亦即根据接口外形选择自己想要的产品。&&&  关于硬盘托架和笔记本自身能够支持的硬盘容量,一直是比较热点的话题,我翻了一遍945PM、PM965、PM45芯片组的datasheet,没有发现芯片组对于硬盘容量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要硬件接口合适,目前的笔记本芯片组可以支持市面上已经有的全部硬盘,当然,这个结论仅对于芯片组而言,笔记本主板和硬盘的生产厂商很多,产品也是随批次随型号各不相同,不能保证从供电、元件等多方面都保证能够满足双方要求,本友会里也有一些更换硬盘失败的例子,大家可以搜索参考。一般来说,选择时下比较热门的硬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有些朋友说了,我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光驱是什么接口的,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硬盘托架,咱家昨天先给华硕客服打电话询问,未果,之后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对华硕F8机型采用的光驱接口进行了整理(很烦的工作),为什么只整理F8而没有华硕其他机型的呢?这是因为F8所采用的模具源于早期的华硕A8,小修小改制后沿用了A8-F8-N80-N81四款机型,从945PM一直到PM45,历经三代平台,硬件接口从IDE到SATAII,其散热能力比较受大家好评,F8也正好是光驱接口从IDE过渡到SATA的机型,比较有代表性,这样正好把A8-N81的机型也包括进去,对于使用这些机型的朋友们同样有参考价值。&&&  我们来看一下华硕A8,F8,N80,N81各机型平台光驱接口,感谢lionamc的建议接口列表  需要说明的是,A8系列的机器基本上都是IDE的光驱接口,而F8V系列上市之后的机器,基本上用的都是SATA光驱接口,也包括华硕现在热卖的机器。  光驱对应的IDE和SATA接口长啥样?这里有两个图可以看一下上图是IDE接口的光驱(网络图片)上图是SATA接口光驱  通过图片和表格,应该能知道自己机器的光驱是什么接口了吧!下面我们来看硬盘的接口  硬盘接口也分为IDE和SATA两种,除特别情况外,用的都是9.5mm厚度,其中机械硬盘盘片直径尺寸为2.5英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2.5寸盘,无论是SSD还是机械式硬盘,外形尺寸是一样的,即100.5mm长,69.85mm宽,9.5mm厚。  与光驱的IDE接口不同的是,硬盘的IDE规格接口是44pin的针式结构,而硬盘与光驱的SATA接口规格是一样的。上图是IDE硬盘接口(网络图片)  已经确定了硬盘和光驱的接口,我们就要选择硬盘托架了,需要说明的是,硬盘托架也可以起到转接桥的作用,可以把硬盘的SATA接口转为光驱的IDE接口,也可以把硬盘的IDE接口转成光驱的SATA接口,当然也能把硬盘的IDE接口转成光驱的IDE接口或者把硬盘的SATA接口转成光驱的SATA接口(绕口令啊),只需根据手里的硬盘和光驱接口去购买硬盘托架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硬盘和光驱接口不同,那么硬盘托架相应的也会贵一点点,原因我们在后面阐述,在这里先来看看几种转接方式的设备图&&不一定是硬盘托架里面用的,但原理差不多。IDE转SATASATA转IDEIDE转IDE选择硬盘托架的外形尺寸  最后,我们再来选择硬盘托架的外形尺寸,硬盘托架的截面尺寸跟光驱必须是一致的,对于F8和A8,N80,N81来说,选择厚度为12.7mm的&通用硬盘托架&即可。一般来说,市场上最常见的托架的材质有两种,一种是全ABS材质,另外一种则是铝外壳+ABS,前者稍微便宜一些,至于其他品牌的,例如TP的UltraBay能不能用,咱家只能说不知道了。  这里是光驱的几个尺寸,游标卡尺忘在公司了,拿尺子凑合一下。长度 127mm 加上接口之后是128mm宽度 129mm厚度 12.7mm测量测量测量  OK,以上就是为F8选择的硬盘托架接口、尺寸等一系列的图和说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需要说明的是,外部尺寸允许1%左右的公差,没有问题的。安装步骤  前面废话了那么多,现在开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首先,强烈建议诸位一定要有一套好用的螺丝刀,至少需要十字0和十字00,一字3,3种规格的螺丝刀,不要用5块钱的地摊货凑数,螺丝拧花了就只有哭的份了。工具  插播个广告,本套螺丝刀是本友会秒杀活动奖品安力精密螺丝刀,产地为日本,共有6把,端地是刀头规整,质地坚硬,实在是居家旅行,拆机卸件的不二之选,想要的话,请多多关注本友会,多发好贴,多参加活动,就有机会获得~~~。主角  这就是本次行动的主角&&光驱位硬盘托架,这次买的内含托架一个,劣质面板一块,螺丝4颗,除了面板之外都有用处。扒干净了再来一张。请注意这个小卡扣,后面会起到比较大的作用。托架内部,接硬盘的SATA接口。托架外部,接原光驱位的SATA接口。接口注意:后面照和侧面照,注意螺丝孔,在下文中会有用处。螺丝孔正面照,共7个定位孔,5个有用。红圈暴露拆装过程  首先拆卸机器的光驱,F8固定光驱的有两个螺丝,在红圈中,用十字0号螺丝刀拧下即可,一定记得保存好卸掉的螺丝。拆,然后用指甲抠住缝隙,向外拉出光驱,需要的力度不是很大。出来啦,就像这样!被拆下来的光驱,先别收起来,我们还要拆卸两个零件下来。光驱光驱侧面  首先是定位用的一个零件,光驱就是靠这个零件与我们拆下的两个螺丝相连接的,该零件被4个螺丝紧固在光驱之上,螺丝拧得比较紧,拆卸时要用力且小心。用拉直的回形针或者细螺丝刀捅进光驱紧急弹出孔,轻轻按下,弹出光盘托架。出来,就像这样!卡扣卡扣细节  下面我们拆卸光驱面板,光驱面板共计有4个卡扣,其中两个是起到主要紧固作用,分别是上图的两个!卸:光驱面板拆卸难度稍大,用一字螺丝刀向内推并向上顶,直至松脱。拆:然后再去拆卸这里的卡扣。细节  从细部图中可以看出,这里的空间实在是太小,不足以让卡扣产生足够形变,采用推顶方式比较难,不过没关系!撬  我们用撬的,在卡扣右侧有一个大约4mm的空间,把螺丝刀伸进去,用杠杆原理轻轻的撬,让外壳产生一定形变,然后向外拉面板即可。搞定就是这么简单!定位  把面板的卡扣对齐光驱位硬盘托架顶部的定位孔,按下即可,顺序无所谓,但要小心切勿折断卡扣。将拆卸下来的光驱固定件安在硬盘托架上,还是比较合适的。完成至此,硬盘托架准备完毕!材料  下面开始硬盘的安装,这里是我机器的老160G日立硬盘,托架和4颗螺丝钉,都有用处!将四颗螺丝安装到硬盘上,不要拧死。螺丝孔  这四颗螺钉是起到左右固定的作用的,看看硬盘托架里面对应的位置,有4个凸起(果然是山寨版,TP原装品可不是这种简陋的固定方式)准备装  裁下一小块1.5cm见方,1mm厚的泡沫塑料,放在图示的位置,这里对应硬盘内部是磁头定位线圈的位置,不过无所谓,主要是为了垫一下硬盘,避免直接与硬盘盒接触,起到简单的减震作用。固定  调整好螺丝的长度,最好不要让硬盘左右晃动,把硬盘放入托架中,向接口方向缓缓平推,把硬盘插入接口。快完工啦  前面给特写的卡扣,安在这里固定硬盘,我们快要完工了。塞进去  再就是把硬盘托架插回笔记本内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插回的过程中,由于形变与外形尺寸问题,可能会导致插不进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要用蛮力,多试几个角度和姿势,要温柔!好了,跟老光驱伙计合个影,说再见。BIOS  现在就可以开机了,从BIOS里面可以看到两块硬盘,一块是新的5K500.b,500G。一块就是原来的5K250,160G。来看看简单的HD TUNE测试HD TUNE测试HD TUNE测试新买的5K500.bHD TUNE测试HD TUNE测试HD TUNE测试HD TUNE测试原来的5K250  通过上面的图文,相信诸位朋友已经知道如何装硬盘托架了,比换显卡、换U容易多了,是不是?托架简单拆  在托架的选择部分,曾经提过不同接口之间需要转换的托架价格比较高一点,在本部分,我会拆开托架看个仔细。从这张照片上看,托架上只有三个小固定螺丝,用十字00号即可拆开。三个小螺丝揭掉顶部的铝盖外壳  把中间的ABS塑料部分拆下来,这里就是全部的东西了。接口  看看最关键的部分,SATA转SATA的电路板,就这些东西,除了一个贴片电容之外,没有任何芯片,说白了这块电路板就是焊了两个SATA口的直连电路,简单的一塌糊涂,成本也就几块钱。电路板  再看看前面贴过的IDE转SATA的电路板,由于接口不同,有一枚控制芯片在上面,同时元件也更多一些,自然价格也就贵一点点,不过这块芯片的质量和效率会影响传输的速率,购买的时候了解一下用的哪块芯片,自己心里要有数。托架简单拆就到此结束,其实说白了托架里面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以认为是需求和市场催生的产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动手能力的朋友可自己动手DIY  硬盘托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电脑配件,容易买,容易装,容易用,稍有动手能力的朋友就能买一个自己装上用,只不过在选择什么样的硬盘托架的时候,会有一些顾虑,希望看完这篇帖子,能够让有意向的朋友打消顾虑,买到合适自己机器的硬盘托架。总结&&& 咱家虽然用了一段时间的F8,但是技术方面的知识还是很少,难免犯错,请各位朋友多多指正,特别是不同机型光驱接口的部分,不胜感激!&&& 在选购硬盘托架的时候,曾经向pixelshader朋友请教如何购买到合适的光驱托架,pixelshader很热心的帮助咱家提供了线索,这才有了这篇帖子的诞生,在写帖子的时候得到了华硕版版主lionamc的指导与帮助,在此特别向pixelshader与lionamc致以谢意。想看原文点【】 作者:redalert01&&&&&& 本文来自本友会&
硬盘适用:笔记本
硬盘接口:Serial ATA
传输规范:SATA-300
寻道时间:5.5ms
盘体尺寸:2.5英寸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已有条评论
硬盘适用:笔记本
硬盘接口:Serial ATA
传输规范:SATA-300
寻道时间:5.5ms
盘体尺寸:2.5英寸电脑的这个插头是什么 ,为什么我显示器不亮,电子怎么拿下来_百度知道台式机能装固态硬盘吗
台式机能装固态硬盘吗
学习啦【硬盘知识】 编辑:捷锋
  多磁头技术:通过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个磁头同时的读或写来为硬盘提速,或同时在多碟片同时利用磁头来读或写来为磁盘提速,多用于服务器和数据库中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能装两块硬盘吗的内容,欢迎阅读!
  台式机能装两块硬盘吗?
  可以的
  安装双硬盘看似一件简单的工作,却也有不少讲究的地方,下面就让我细细道来。
  主从盘的设置
  在装双硬盘前,首先应确定机箱中是否还有装第二硬盘的位置,若只有5寸槽的位置,则需要先准备一固定架。另外,还要确定一下电源插头、功率是否足够。在一条排线上装两个硬盘时,应将两块硬盘按自己的意愿分别设置成主盘和从盘,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主、从盘的设置可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1.由硬盘跳线器设置
  所有的IDE设备包括硬盘都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从状态。硬盘跳线器大多设置在电源联接座和数据线联接插座之间的地方(也有设在电路板上的),通常由3组(6或7)针或4组(8或9)针再加一个或两个跳线帽组成。另外,在硬盘正面或反面一定还印有主盘(Master)、从盘(Slave)以及由电缆选择(Cableselect)的跳线方法。
  各类硬盘的跳线方法和标记说明大同小异,比如昆腾硬盘的跳线器通常有9针4组,其中一根叫&Key&,用于定位以便用户正确识别跳线位置。
  2.由硬盘跳线器和40芯特制硬盘线配合确定
  这种主、从盘的设置是先将硬盘跳线设置在&电缆选择有效&后,然后再根据需要将主、从盘联接在对应的硬盘线插头上。硬盘主、盘状态的设置取决于硬盘与硬盘线的联接插头。通常联接硬盘线中段插头的盘是主盘,联接在硬盘线尽头插头上的盘就是从盘。采用这种方法设置主、从盘时,必须将联接在同一条硬盘线的所有IDE接口设备(包括等)跳线器设置在&电缆选择&位置。
  能决定硬盘主、从盘状态40芯硬盘线是特制的。制作方法是将普通40芯硬盘线的第28根线(从第1根红线或其它标记开始数)在两个硬盘插头之间的位置上切断后做成的,切线时注意不能弄断其它线。使用特制硬盘线确定主、从盘状态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当需要交换硬盘主、从状态时只要将联接的硬盘线插头位置对调一下即可,不需要拆下硬盘来重新跳线。
  安装双硬盘要注意的问题
  1.在新增或升级硬盘时,尽量优先选择品牌相同的硬盘。因为不同品牌硬盘在同一条硬盘线上使用可能会出现兼容问题。如果启动时检测不到或只检测出一块硬盘的情况时,在确认两块硬盘跳线设置都没有错误前提下可先断开原使用的硬盘再重新,如果这时电脑能检测出新加硬盘,那么就是两块硬盘兼容有问题。解决方法是将新硬盘放在第二硬盘线上使用。如果必须使用同一硬盘线,那么就将两块硬盘的主、从关系对换一下。
  另外,如果新增加的硬盘与光驱等设备一起接在第二硬盘线上时,要注意光驱等设备的主、从盘设置不与新加硬盘相冲突,否则也会出现主板检测不到新增硬盘或者找不到原光驱问题。
  2.要注意盘符交错的问题。在多分区的情况下,硬盘分区的排列顺序有些古怪:主硬盘的主分区仍被认为是C盘,而第二硬盘的主分区则被认为是D盘,接下来是第一硬盘的其他分区依次从E盘开始排列,然后是第二硬盘的其他分区接着第一硬盘的最后盘符依次排列。这就有可能导致安装双硬盘后,系统或某些软件的不正常。
  要使加第二硬盘后盘符不发生变化,解决的办法有两个:如果你只使用WIN98的话,比较简单,在CMOS中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即可,但在纯DOS下不认第二个硬盘。第二种方法是接上双硬盘后,给第二个硬盘重新分区,删掉其主DOS分区,只分扩展分区。这样盘符也不会交错。当然若第一硬盘只有一个分区的话,也不存在盘符交错的问题。此外,某些计算机硬盘厂商,为解决硬盘盘符交错问题提供了一些辅助软件。
  3.安装双硬盘后要注意散热,两个硬盘间空隙不能太小,且尽量不要超频。
看了台式机能装两块硬盘吗文章内容的人还看:
本文已影响 人
[台式机能装固态硬盘吗]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869人看了觉得好
1516人看了觉得好
1369人看了觉得好
【硬盘知识】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光驱和硬盘能用同一条线吗?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驱改固态硬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