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生字 对联(鲁家情)字的对联

10副对联中的两会民生期盼:字字家国事 句句百姓声(2)_专家解读_齐鲁之声_两会_齐鲁晚报网
10副对联中的两会民生期盼:字字家国事 句句百姓声(2)
【对联五】
上联:好学校差学校 资源失衡 一起拼抢
下联:大改革小调整 政策求变 共谋公平
横批:就近上学
作者:罗易,广东实验中学语文老师,任教40年,特级教师。
(百姓心声)罗易说:长期以来,小升初择校问题、中考问题、高考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虽然各地都有就近入学的政策,但是,择校热屡禁不止,&拼爹&&拼学&现象严重,不公平现象严重,孩子的负担也很重。
希望能出台解决教育资源不公平的好政策,对一些已经出台的教育改革新规,如实行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改革高考制度、打破一考定终身等,希望代表委员提出更具可行性的建议,从政府落实层面真正把教育公平问题解决好。同时,还希望代表委员更多关注农村中小学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对联六】
上联:赏桑榆景致四海可期:老病有依、人生有为、心灵有乐
下联:拥家国情怀兆民同祝:力度加大、步伐加快、思路加宽
横批:一床好求
作者:贺迎辉,湖南省宁乡县知名的民间对联写作高手。
(百姓心声)贺迎辉:在养老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普通百姓感觉更有保障,但养老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养老床位严重不足等。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养老是重要的民生议题,希望在今年两会上,有关部门能更加放宽改革思路,比如引进民营资本经营社会养老福利机构、加大对此类民营资本的优惠、扶持力度,加快各种养老设施建设,将养老问题纳入各地政府考核目标,加快推进各种养老保障措施出台,使民生问题更加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周晓彤郑板桥同情百姓的对联_百度知道  副副对联寄两会,民生期盼催春风。  两会前夕,新华社记者在各地了解广大群众对两会的期盼时,许多群众用对联形式表达各自心声。他们表示,把这些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对联寄给在春天召开的两会,既是祝福,更是期盼。  我们从这些对联中选取10副,聆听百姓心声。  &  【对联一】上联:年年攀升收入难支众多人群全被房价所困  下联:强化保障房价合理天下寒士俱得住有所居  横批:各得其所  作者:万太辉,甘肃籍在杭州务工人员。  (百姓心声)万太辉:过去几年,全国房价普遍过快上涨,房子成为众多年轻人“心头的痛”,影响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希望国家继续加强住房保障方面的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和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特别希望国家考虑“夹心层”的住房问题,不要让这些收入中等的人群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享受不到保障性住房的好处。期盼代表委员在两会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议案提案。“巾帼杯”全国妇女楹联大奖赛获奖作品点评
来源:互联网
编辑:刘梓楠
有网友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巾帼杯”全国妇女楹联大奖赛获奖作品点评,问题详细内容为:《“巾帼杯”全国妇女楹联大奖赛获奖作品点评》由网友杨顺翠收藏至我搜你图书库。,我搜你通过互联网收集了相关的一些解决方案,希望对有过相同或者相似问题的网友提供帮助,具体如下:一等奖 杨娣河南南阳题中华巾帼麒麟阁上举眸,竟娥眉无数,壮怀激烈:看良玉旗,武碑,木兰剑,岂刀弓慑狄,龙马定边,更雄才伟略安邦,功铸春秋凌日月;锦绣堆中展卷,胜巾帼几人?英韵铿锵:读班昭史,文姬赋,清照词,真社稷肝肠,风云笔墨,且傲骨丰神冠世,名镌天地寄江山。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兼秘书长孟繁锦点评: 此联独拔头筹,自是不易之选。读之有笔力雄健,文思缜密,有知有识,才气横溢之感,亦生巾帼不让须眉之叹。词健而不凑泊,以见其炼字铸词之功;联长而不拖沓,益显其炼意行文之才;“举”“慑”“定”“凌”,“展”“镌”“寄”等几个动词,均是精当之选,因切当而富表现力,使句意风神顿扬。或叙或议,词健意厚,铿锵有力,铜板铁琶,亦具撼人之力。上联之“竟”“看”“岂”“更”,下联之“胜”“读”“真”“且”各以四个领字联缀,使语流婉转跌宕,奔泻无阻,使语意腾挪递进,痛快淋漓。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赞叹颂扬之情。 麒麟阁,汉武帝始建于未央宫以藏历代资料和秘件。到汉建帝时又将汉之功臣画像供放于麒麟阁以示表彰。举眸,外望。“麒麟阁上举眸”提领之“娥眉无数”,自非阁中供奉之人,而是历代与之类似的文治武功卓著之人物。武虽为帝王,但既有定边之武功,也有相当久的辅国政绩,所以举武事也是合理的。锦绣堆,锦绣华章词家文士萃集之处。展卷,内览。所举之班昭、文姬、清照均为锦绣堆中之佼佼者。“胜巾帼几人?”是夸大其词,但为表达主题的需要,夸张也是诗文中常用的艺术手法。 上下联各列举三个人物,作者弃常用之偶数赋笔,取独特之奇数文笔,似有双雕之妙。其一,汉语的数字中,三和九,多不指确数,只约言其多。所以三不为少,四不为多。三人即为众人,故史实记述已臻充实。其二,舍平稳之偶数,用奇崛之奇数,以凸显语势文气的健拔奇崛。 此联在表达方式的运用方面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先以惊拔之赞叹句,抒情引人。再叙精要之史实以奠议论之基。继而各以四个分句,用转折层进的方法,进行充分议论以达思想的升华。议论中又包含着激情。全联将记叙抒情和议论十分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理与情,知与识,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融合。可以说此联是一副成功之作。作者在联文中融注了自己的文采,而此联也确实彰显了作者的才华。&二等奖张伟山东淄博赞巾帼之美造化钟灵秀,萃月之魂,云之心,花之貌,合成千古女儿美;巾帼自慧贤,融梅之韵,兰之雅,雪之洁,酿就九州春色浓。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评审委员会主任刘育新点评:此联有强烈的感染力,让人看了能在心底荡起美的涟漪:似乎明丽而烂熳的春光纷至沓来,一曲悠扬的春歌荡漾于耳畔;在惊叹于联文意境的同时,会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创造汉语文字的伟大。上联一“秀”字下联一“慧”字是联眼。秀于外而慧于中。各提领以下四句。“萃”与“合成”照应,“融”对“酿就”承接,四句三分一合,构成一个完美的和谐整体。全句承应自然,分合有度。可见作者行文布局的匠心。此为结之构美,此其一。“造化钟灵秀”“巾帼自慧贤”运用互文修辞手法,将上下两联绾合起来。“萃”,“融”各领起三个排比句,“之”字六重,以辞赋之铺排手法增强语势,营造氛围。此为修辞之美,此其二。 第三,此联的物象美,尤为生动精彩。月魂高洁,云心闲逸,花貌靓丽,造化将这些自然尤物的众美荟萃于女子一身;梅韵冰清,兰雅幽馨,雪洁玉莹,造物主将这些自然尤物的各种优秀品格禀赋于女子一身,以塑其内。在作者笔下,天生女子,地塑巾帼,不惜荟萃众美,以抒赞美颂扬巾帼之情,笔纵意畅。第四,我们从联文中明显看出曹雪芹塑造红楼女儿的以花喻人手法,和赞美女儿清纯自然真善美观的影子。四美汇总为一美,放言真而着意深。此联当是有境界之佳作。贾雪梅&&四川乐山题李清照我吟漱玉词,每叹息红藕香残、黄花影瘦,只道风裁同晏柳;谁识娥眉志?若解得生当人杰、死亦鬼雄,方知慷慨并苏辛。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常治国点评:为一人题联,关键是把握其人特点。每个人一生有许多可以写的事,但对联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味罗列。因此,题写人物,正像人物速写一样,简单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联作者抓住李清照词人这一主特征,以词为主线展开。上联主要写李清照的婉约。通过《漱玉词》中的“红藕香残”、“黄花瘦”等以物拟人,李清照的形象已经明朗了。由于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的主要代表,她与“别恨”晏殊、“情长”柳永、“愁宗”李煜被称为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所以再收到“风裁同晏柳”,这个人物已经刻画得比较圆满了。写到这里似乎下联就没啥可写的了,但联作者跳出婉约,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出发,推出了一个和豪放派的苏轼、王安石同样慷慨激昂的新形象。下联起句用设问,增强了感染力。此联既写出了李清照的个性,又写出了她与词人的共性;既刻画了婉约一面,又揭示了豪放一面;既贴又切,获二等奖乃情理之中。曹俊梅&&河南三门峡题2010感动中国候选人物―癌症妈妈郭雪姣雪楮洒鸿泥,“偶遇”岂无痕,执守乐观真挚,为你、为我、为夫、为儿,创造草根奇迹,人影不随秋水去;姣淑怀品诣,“精神”尤化雨,留得坚韧顽强,用心、用情、用善、用爱,熔融生命大成,蝶身已伴早春来。(作者注:“偶遇”为郭雪姣的博客名称)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谷向阳点评:85后“癌症妈妈”郭雪姣曾感动万千扬州人,成为央视《感动中国》2010年度候选人物。联句以“雪娇”作藏头起句,紧紧围绕她的“乐观和坚强”进行了阐述、布局,这两字放在首嵌并不是容易的,但是联者巧妙地做到了较好对应,提高了联句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同时运用了句中自对、排比的修辞手法,四个“为”、“用”,铿锵有力,增强了语势,在情感进一步引起共鸣,达到了心灵的震撼,将悲痛的情感转化为对美好人生的希冀,将一襟草根情怀的真挚、坚韧写的至情至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上下联结句既是对本句的总结,又是意境上的升华,“秋水”一词说明了逝者的离去季节,字面上更清朗优雅;“蝶身”隐含典故又寄托了对雪娇精神的敬仰,并且联句一气呵成,上下句中鸿泥---岂无痕---不随秋水去;品诣---尤化雨---已伴早春来,前后、上下相呼照应。尾句“蝶身”和“鸿泥”也兼顾到了首尾呼应。整联心与境合,情与事融,发自内心地应和,雪姣之形可见、声可闻、情可触,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充满了深情大爱,升华了主题,具有时代特色,加深了思想力度。关永梅&&江苏徐州题一代画魂潘玉良合为艺术生,是浊世白莲,火里凤凰,天亦怜才,不许其人埋没久;只向水云去,记清流碧草,望中岁月,勤当有报,长留画苑性情真。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蒋有泉点评: 著名女画家潘玉良,她的人生道路艰难而又曲折:孤儿―雏妓―小妾―艺术追求者―中国最高学府的教授―世界艺坛的著名艺术家。结合她的传奇人生再诵读此联,便觉得精妙非凡了。此联开句便决然断言,潘玉良是为艺术才降生人世的。紧接着从其出身、品行入手,又断言她是浊世白莲、火里凤凰。此两句,断得十分贴切、十分精到,是对她不幸出生、玉洁情操、人生升华精彩的高度概括。之后,再次断言,天也爱才,不让其久湮。可以说,上联是一比三断,断得切、断得妙,断得感人。下联从她的绘画生涯着笔,围绕“画魂”主题,用优雅的笔墨,以水云、清流、碧草等一连串飘逸清新的字眼,融美感于人、于联,自然地显露出其艺术人生的绚丽、本性的真挚,以至自然地得出结论:勤有报,长留真情在画苑、在人间。此联情沛意切、妙句由衷,且上下联相扣相递,前后照应,确可称为联中之上品。& 三等奖 刘枫吉林梨树 女儿赞 情如涓细,语若泉甘,尽倾水样心,大爱洇苏千里梦;入可持家,出能立业,更有山般韧,娇躯顶起半边天。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楹联学会会长何永年点评: 如何从同性的角度写巾帼,初始也许觉得比较容易,但是认真揣摩之后并不容易。巾帼之题可大可小,具体到某一位优秀女性相对来说容易把握一些,但是综合来写实是不易。“万事开头难”,此联从最容易打动人心的“情”入手,结合女性的本色,很快进入了角色,用句中自对的修辞手法同时也是排比句式来展开女儿赞,上联整个围绕“水”来阐述:从涓、泉、水到最后分句“洇”句句不离如水情怀,用字凝练,“细”、“甘”“ 洇苏”无不见功夫;下联则紧扣女性的自强自立、自尊自信,平常事写起,持家、立业,看似平淡,乃是小中见大,一个“韧”字,发自一片真心,是下联精华所在,不受常规泛泛赞扬束缚,刚柔并济,有娇躯,有大爱;“洇苏千里梦,顶起半边天” 放得开,收得住。联者善于发现提升生活之美,即便不是要求女性参选,一眼便知出自女联手,联语即是心语,举手投足间可见其细致柔韧,用情感人,用事写人。声律精审,用字稳准,有形式,有内涵,有技巧,对女性的赞扬尽在不言中。  赵咏文湖南怀化题抗震救灾一级英模蒋敏灾难见精神,公心私心爱心,都化作救人动力,希望灯光。回首残垣,英雄金盾犹辉彩; 义行衡伟大,血水奶水泪水,悉汇成活命食粮,温馨火焰。凝眸广厦,朴实警花更著芳。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郭殿崇点评: 两年前发生在汶川的让世界为之震惊的特大灾难,和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一幕幕可歌可泣的事迹一直让人们久久难以忘怀,抗震救灾一级英模蒋敏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品使用了朴实的但却是极其概括的词语把英模人物的壮举呈现在读者面前,上下联中的“公心私心爱心”、“ 血水奶水泪水”皆是凝练之笔。“公心”是指她的职责所在;大家知道,蒋敏是在惊悉自己的10名亲人不幸遇难的噩耗后,强忍巨大悲痛,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私心”在这里绝不是说的个人之欲望,而是指她在经历个人悲痛后所激发出来的坚强意志,“爱心”自然是指她的人格魅力。在那场灾难当中,有着许多“血水”伴着“泪水”的情节,大家不会陌生;这“奶水”应是指女民警蒋小娟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受灾婴儿的事迹。此联是写蒋敏的,可同时也是写救灾英雄的,该联为我们塑造出更加完美的英雄形象,这原本就是文学作品的功能之一。有了这精彩一笔,其他语句皆都顺理成章了,从而完成了“灾难见精神”、“ 义行衡伟大”主题的揭示。不足是,尾二句“凝眸广厦,朴实警花更著芳。”稍欠推敲,两分句之间联系性差了点。张艳萍山东烟台 题李清照 豪放同苏辛竞胜,婉约与秦柳齐肩,才俯须眉,一代词宗堪仰止。 对金石录里悲欢,看漱玉集中风雨,情牵社稷,千年明月照归来。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楹联学会会长余德泉点评: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即使与其他诸多男子词作大家相比也毫不逊色。此联正是表现了这一题材。上联高度赞扬李清照的词作风格“豪放同苏辛竞胜”、“ 婉约与秦柳齐肩”,称其才气足可俯视须眉,堪一代词宗;下联通过李清照的两部作品,揭示了她的前后期作品在情感格调上的变化,使我们看到诗人的命运与国家社稷总是息息相关,诠释了“悲愤出诗人”的千古定律,尾句以明月盛赞这位词坛奇女,给喜爱她的人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无尽空间。根据联意表达内容的要求,联文采用本句对,虽然上下联看似不对,但句中自对却是非常工稳,彰显了作者熟谙联律和驾驭语言的功夫,尾句“照”、“堪”宽对微瑕。  杨玲河南焦作题中国妇女美德持小家以德为先,集人女、人母、人妻于一身,醇和温润皎如玉; 弘大善与时俱进,传至真、至诚、至信越千代,懿范高风馥若兰。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楹联学会会长高宝庆点评: 《礼记·大学》有:“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说只有作为社会最小组织的家庭和睦了,才能达到治理国家,进而实现天下太平的根本目的。中国人素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男人们自然要在外打拼,事实上相夫教子家长里短一应事务俱要由妇女独力担承。本联正是以弘扬“中国妇女美德”为主线,展示了中华妇女的整体形象。上联第一分句“持小家以德为先”,可以说开宗明义,一上来就抓住了中华妇女最根本的神髓。中国的家庭历来有严父慈母的说法,正是淳朴善良母亲们的不辞辛劳无私奉献,才使得中华美德生生不息代代传承。接下来几个分句寥寥数笔概括了从女儿到妻子再到母亲,女人一生的衍变过程。下联开头分句“弘大善与时俱进”,同上联的对仗工稳贴切旗鼓相当,令人不由得啧啧称奇。《荀子·劝学篇》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女人们一点一滴的含辛茹苦,无时无刻的勤奋付出,构成了中华妇女的大真、大爱、大美、大善,此联起承转合层次分明,文从字顺一气呵成,读来感人至深意蕴悠长。  王淑玉 河北张家口 赞吴仪 针锋谈世贸,铁腕治沙斯,屡传巾帼能扛鼎; 小女作谦称,高官甘裸退,每令须眉竞折腰。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郭省非点评: 赛事命名为“巾帼杯”,参赛楹联自然是以妇女为主题。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上可歌可泣、可赞可颂的史实和人物,多若繁星廖若瀚海,参赛对联的选题就像电影摄影师手里的蒙太奇镜头,如何捕捉典型人物和事例,则显现出撰联人的不同功力和眼光。此联涉及的主人公曾是叱咤中国政坛鼎鼎大名的铁娘子吴仪,在选材上就先胜一筹让人看到撰联人的匠心独具。上联是写吴仪从政时为人称道的典型事例,高屋建瓴提纲掣要,寥寥数笔就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政坛女强人的生动形象。无论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还是2003年的全民抗击“非典”,都展示了这位中国女性的机智、干练和魄力。就像范文芳的歌曲“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走下政坛的吴仪,不仅从领导岗位退职退位,也不再担任任何社会职务,被人称为“裸退”。下联正是抓住这一亮点,讴歌了吴仪自甘淡泊不恋权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怀。正像吴仪所喜欢苏轼的《定风波》词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令人瞠目的华丽转身之余,透过其超然脱俗的高风亮节,又让我们看到了吴仪的淡定、超脱与从容。作为联眼“针锋”、“铁腕”,彰现了吴仪的铮铮铁骨,“小女”与“高官”的逆向反差,又让我们看到了吴仪的似水柔情。读来振聋发聩掷地有声。  章勤玲安徽巢湖题宋庆龄先生成志士更是英雄,为革命而生,为道义而生,舍青春,淡浮华,青史长书人格美; 是母亲还成典范,对儿童有爱,对国家有爱,怀赤胆,倾热血,赤心永共太阳红。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对联杂志社社长孙满仓点评: 宋庆龄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和追随者,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同中国共产党紧密合作,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此联正是歌颂了这么一位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广泛影响,并深受尊重和爱戴的国母级人物,可谓用心良苦。作为获奖入围作品在网上公示时,一些网友对上联第一分句“成志士还是英雄”,下联第一分句“是母亲还成典范”提出了连平、连仄的质疑。其实评联时评委们也为此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就句中语言构成和人们的阅读习惯来看,上句的“成志士”,下句的“是母亲”朗读时应该有个语气停顿,同时,如果把句中的“更是”、“还成”视作领字,应该说该联还是符合格律要求的。综观本联,上联是写宋庆龄毅然决然脱离优越的富豪家庭,投身到伟大的革命事业中;下联是写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女士长期担任国家领导人,怀着对共和国的一腔挚爱,致力于儿童,妇女的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该联讴歌了宋庆龄女士令人感佩的一生。  辛建霞河北曲阳 题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联: 铁牛起舞,泥浪欢歌北大荒,最是红妆酬绿梦; 青史流芳,英姿喜印人民币,更昭赤县鉴丹心。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国楹联报总编卢晓点评: 题写做出突出贡献的女性人物而想到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足见作者思维之活跃,思路之独到。新中国成立后,广大被压迫的劳动者成为国家的主人,而更处于最底层的广大妇女群众也从此扬眉吐气,真正成为社会的半边天。表现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手机手无疑是极佳的选择,作者很会抓取典型场景,像“铁牛”“泥浪”“北大荒”“英姿”“人民币”等词语都很准确形象地塑造了这一作品的主题,整联格律工稳,语言简洁明快,没有多余的赘语,从“铁牛起舞”到“泥浪欢歌北大荒”,再到“最是红妆酬绿梦”一气呵成,尾句体现了妇女翻身得解放的喜悦之情;下联亦然,并用“英姿喜印人民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载入史册的永恒瞬间,“更昭赤县鉴丹心”是向国人昭示半边天的飒爽英姿。此联堪称颂咏女性典型人物的佳作之一。句中“北大荒”与“人民币”属宽对,基本符合《联律通则》中有关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分词性从宽之要求;如将其分别看作专用词汇的话,则不存在什么问题了。优秀奖12副 杨珍英&&湖北广水留守妇女 喜山林缀果,田野绣花,垄上畴前,巧手织成千个梦; 帮老母揉肩,小儿拽被,心头眼底,深情托起半边天。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本次大赛评委会主任方留聚点评: 当人们仰望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在夜色中灯火通明、缤纷灿烂时,也许会想到农民工。但是,他们的妻儿老母又几曾会被人频繁提起?这副联却让垄上畴前的山风吹入了我们的心田,犹如路边的无名小花,在春风里颤动。用句中自对起句,一 “喜” 字将整联的联风定了基调,这朵小花虽柔弱却鲜艳,积极昂扬地舞动春风,没有一丝消极,不言劳劬辛苦,新时代的留守妇女平凡却同样伟大,是她们用辛勤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织就了锦绣田园,让山林缀果,田野绣花。同时她们更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身兼多重角色,在家庭中默默地奉献,联句从生活的细节一展深情,帮老母揉肩,小儿拽被,正是这许许多多的无名留守妇女用用深情托起半边天。我想这一幕深深地打动每个人,包括评委们。整联运思造句全不费力气,却有动人之处,所营造的境界必然来源于细致观察和真实感悟,也是“深情”的根基所在。  于洪珍 江苏无锡 题林巧稚 日光岩下,爱心巧手,意绵绵,撷文海,白发万婴母; 鼓浪屿旁,稚凤孤身,情切切,憩毓圜,素怀一片天。 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创作委员会主任、本次大赛评委郭新华点评: 林巧稚大夫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奠基人,在国际社会和人民群众中都享有极高的声望。大家知道,女性在人类社会中担负着双重生产的任务,而林巧稚大夫则是这一群体的守护神,是值得我们大赞特赞的。本联是从两个方面来描写林大夫的:上联从她的出生地说起,用高明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亲自接生五万多名婴儿几个典型事例概括了她辉煌的一生;下联把我们引到了“林巧稚纪念馆”旁,缅怀林大夫为事业而终身未婚的伟大奉献精神,和为妇女及儿童健康倾注毕生精力的厚德浓情,读来使人肃然起敬。本联联律中规中矩;联文采用了词的语言,风格婉约,情真意切,极能打动人心;几处叠音字使用恰当,“撷”、“憩”练字也很到位;联中巧妙嵌入“巧稚”字样,并无雕琢痕迹。唯觉各分句文理气脉稍欠贯通,是为不足。  胡松琼&&湖北通城 巾帼颂 断机教子,截发延宾,独抚圣贤垂阃范; 代父从军,勉儿刺字,两全忠孝仰高风。 中国楹联学会理事、联都网站站长、本次大赛特邀评委陈丽容点评: 此联用四个典故:孟母断织、陶母育子、木兰从军、岳母刺字来颂扬巾帼。上下联分为两个类别来概论,上联孟母、陶母都是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因此以独抚圣贤来总结;下联的花木兰在唐代被封为“孝烈将军”,岳母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世尊贤母,刺下的“精忠报国”更被传为佳话,这两人集忠孝两全,堪称典范。联者确实费了心思,将古代的女贤提炼升华,在“事迹”上浓墨重描。但在小类上有所差别,花木兰不在母亲行列,美中不足;上下联意义上没有拉开距离,在增强气势上稍弱。然从巾帼的角度综合评价,不失为佳作,以典应典,贴切自然,较为厚重,上下联意脉相连,有事有议,能入能出,形式内容上达到了统一。  康新娟河南三门峡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首――卓琳 既相知,长陪伴,哪管它荣辱穷达、风雨雪霜,甘作其人手中杖;愈卓越,倒简单,难得这淡泊宁静、谦恭坦荡,不言之李树下蹊。 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本次大赛评委张明学点评: 卓琳为邓小平夫人,在和丈夫相伴走过的58个风云多变的岁月中,始终心心相印,不离不弃,患难与共。丈夫波澜壮阔的一生,离不开她的执手相随。丈夫生前她一直甘居幕后做一个好助手,其终生头衔仅“秘书”二字。丈夫逝世后继续恪守“不到外面去工作”的宗旨,淡泊处世,谨慎为人。此联比较精确地表现了卓琳一生既平凡又伟大的感人精神。 看得出作者遣词造语,行文布局,是下了一番斟酌推敲功夫的。 开首各用两个三言句,读来节奏简明,颇具三字经的韵味,上联两句“相知”,“陪伴”为顺承关系,既简明又深刻地表达了她与丈夫相知相爱,不离不弃的深情。下联两句用语义相对的“卓越”与“简单”二词,比较准确地表现了卓琳那平凡伟大统一于一身的独特而感人的精神品格。 然后以 “哪管它”“难得这”三言领字,各领起后三分句,两句相对偶,一句作结,语势畅达而不失跌宕之致。“手中杖”喻助手,“不言之李树下蹊”化用成语典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喻真诚、忠实,无私贡献,不用张扬,自会有感召力能得人心。这两个比喻来表现卓琳十分切当。 美中不足是“陪伴”一词,虽然语意无大问题,但与“相知”结构不对,而且读来语感显得磕绊不畅。  王丽君河北邯郸武安孤儿院“爱心妈妈”陈文爱 舍家财,熬病体,收扶弃子残婴,十四年苦累千文难尽; 噙热泪,睹慈颜,感念善行义举,亿万个声音大爱无疆。 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次大赛评委王西川点评: 此次“巾帼杯”全国妇女楹联大奖赛,涉及感动中国的女性代表人物以及爱心妈妈这类题材的作品不少,而进入获奖行列的则为数不多。该联文字直白,而且“千文难尽”对“无疆大爱”失之于宽,似无过人之处,然而,短短的上联,概述了“爱心妈妈”陈文爱十四年“千文难尽”的故事。而她的“善行义举”,彰显的是母爱,体现的是善良,蕴含的是中华民族厚重的仁义传统。因而,下联中,作者“噙热泪,睹慈颜”,生发了深深的“感念”。这种感念,不独作者,更是“亿万个声音”共同的心声:在陈文爱身上展现的无疆大爱,是大众的期冀,更是民族的价值取向-----这就巧妙的升华了主题。可以说,此联立意厚重,层次分明,文通意顺,联律工稳,能在优秀奖争得一席之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贺娟芳陕西合阳 题薛涛多闻锦字红笺,才气扫眉,可叹伊人不在,春风柳絮谁诗句; 曾记浣花溪水,枇杷院落,依稀旧景重来,竹苑桃居女校书。 中华国粹网副站长刘志刚点评: 此联写唐代女诗人、“扫眉才子”薛涛,切人切事切景,较为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当年的生活画面,对诗人的才情报以由衷的赞叹,对她的境遇给以深切的同情。联中一闻一叹一问一记一联想一对答,突出了薛涛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和独具个性的艺术特色,并对她一生花溪杷门栖身、诗酒歌乐娱客、“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抱负难展、爱情难得的诗妓命运发出深长的哀伤。春风柳絮是多么美好的景色,但这种美景往往来之也忽,去之也忽,与“伊人不在”的感慨以景相关,以情相联,读来令人为之悦,为之哀,为之歌,为之怨,为之骄傲,为之怜惜。而一句“依稀旧景重来”,在承于前景前人前事的基础上,从作者亦即今人的角度,发出美好的愿望,愿好景不逝,昔人再会,旧梦重圆,用今人的情感慰藉古人,也通过伤怀古人激发今人对自然真美、爱情至美、事业大美、人生完美的不懈追求,从而使全联的意境得到较大的拓展。联文用词用语洗练精当,对仗工整,语句承接自然顺畅。但重于叙述,在蕴涵、寓意上受题材限制明显,主题的表达还有一定锤炼、突破、升华的余地。句脚安排上,双仄(双平)落句,虽非不可,但终是欠佳,也有完善的必要。胡小敏&&江西修水  题女清洁工 无论雪雨风霜,轻轻洒扫声,飘成动感音符,于黎明汇作和谐交响; 不计臭脏苦累,滴滴淌流汗,胜却芳香脂粉,共岁月翻开美丽诗篇。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对联杂志社副总编张海生点评: 女清洁工,一个不起眼的工作,她们在黎明前挥洒着汗水,在晨曦升起时悄悄隐退,有了她们才有了美丽的城市,她们无愧城市美容师,她们是幕后英雄,她们是值得我们歌颂的。本联作者独具慧眼,撷取了这朵芬芳的小花。本联用语切人切事切景,虽然用语朴实,但很有特色。“无论雪雨风霜”、“ 不计臭脏苦累”、“ 轻轻洒扫声”、“ 滴滴淌流汗”很能反映城市街道清洁工的工作特点,但作者并没有把描写停留在对苦累地渲染上,而是进行了转折和升华:“飘成动感音符,于黎明汇作和谐交响”写出了劳动者的光荣和浪漫色彩,“ 胜却芳香脂粉,共岁月翻开美丽诗篇”则写出了香与臭的辩证关系,和城市因此而美丽的明天,非常成功。只是“滴滴淌流汗”不够精炼,个别词存在新旧声混用现象,算是美中不足吧。  王良秀 四川巴中 题中华妇女: 手擎一片天,效木兰孟母,志赛须眉,日月常倾情以醉; 心寄百年梦,书壮卷华章,名传桑梓,山河总爱我而歌。 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本次大奖赛评委张项学点评: 赞颂巾帼,写一个人好写,因为特点相对集中,容易把握,但写整个妇女阶层就很难了。联作者选取了木兰和孟母这两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一文一武,以点带面,把握得很好。上联起句就很给力,人说妇女半边天,化成“手擎一片天”,一个“擎”字,就把妇女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表现出来。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木兰、孟母这样的坚强女性,才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才使无数男儿击节长叹,才使日月倾情以醉。下联“百年梦”涵盖了中国妇女由囿于闺中到走出家门、由认识社会到参与并改造社会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壮卷”由无数像木兰一样的女英雄书写,“华章”由无数像孟母一样的贤惠善良的女性谱就,这些伟大的女性怎么不“名传桑梓”?这些伟大的女性怎么不使“山河而歌”? 纵观全联主题突出,表意明确,对仗工稳,各分句间联系紧密,读来一气呵成。在练字上也颇下功夫,“擎”、“寄”、“赛”、“传”、“倾”、“爱”几个动词把女性绵中有劲、柔中带刚的个性充分表现出来。除了练字,联作者还注意概念的升华,如家情到国情,小爱到大爱,木兰替父从军是家情,杀敌卫国是国情,从普通的“情”、“爱”升华成“大情”、“大爱”,使人肃然起敬。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山河可证,日月可鉴,上下联收到“日月倾情醉”、“山河爱我歌”也就顺理成章了。  赵薇四川成都 联题妇道人家 坤于道,承天载物。蕴深慈,彰厚德。辩乎人伦内,纤辉散兰畹之馨;媛范舒林泉之韵。垂意忧勤,涉身广业。器处贞顺则容,神居娴淑而美。祥和俱备,更表环佩之姿;禀训有方,不愧君子之母。是以蕙明相顾,清穆自兼。实莫殊丈夫之谓。 妇于家,抱柔成刚。扬纯孝,领高风。溯若典书中,大义昭鲁姑之誉;素节宣蔡女之名。系怀老幼,倾心满门。善因无欲则达,事在圆缺见真。徽懿惟新,常振国邦之势;宽严允当,遂生栋梁之才。乃得仁雅并收,恩威皆济。又何逊时隽之尊! 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本次大赛评委李进才点评:&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兵家这一高论,不想在楹联大赛上也得到了验证。此联甫展露赛事,便叫人赞不绝声,尤其是出自女性之手,又是赞美女性的参赛作品,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骈文又称骈体文,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讲求对仗,即所谓的骈偶。最为著名的骈文当推王勃的《滕王阁序》,形成了四六对仗的典型句式。初期的骈文并无平仄、对仗要求,一些散句间杂在其中,历代相沿。到了清代才叫做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其次讲求平仄,上下联要求平仄相对;再次是讲究用典,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凝练。好的骈文不但形式完美,而且辞藻华丽。对联这一特定文式,除了律句联出自律诗之外,大多由骈文脱胎而来。 遍观当今文坛,能够拿出严格意义骈体文的人已属凤毛麟角,何况此联又是出自女性的骈体参赛长联。本联上联起句“坤于道,承天载物”,窃以为由《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引伸,下联领句“妇于家,抱柔成刚”,想是化用于《老聃·道德经》“天下莫柔弱于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云板起处或旁征博引,或引经据典,厚积薄发便一发而不可收,其笔力劲健功力深厚,着实叫人汗颜。作为题写妇女的一副参赛长联,或喻理于事,或赋情于人,探赜索隐纵横捭阖,意走笔指挥洒自如,尤其是作为联眼的“器处贞顺则容,神居娴淑而美”、“善因无欲则达,事在圆缺见真”颇具古风古韵,字有根,典有据,对仗之工整,说理之充分,文字之精到,叫人望尘莫及退避三舍。该联读来音律优美抑扬顿挫,实乃骈体联中上乘之作。 若说瑕疵,就该联表意而言以“联题妇道人家”冠名,似可再行商榷。在遣词造句上,一些字词的使用尚需锤炼。公示时,网友们对联中平仄和对仗的质疑,也是依据《联律通则》而提出。而《联律通则》是今人创作、鉴赏、评审对联作品的主要依据,是当代楹联界集体智慧的结晶。众所周知,对联属于格律文学,如果作品出律就是病联,甚至不能称之为对联。作为一项全国赛事,尽管评委们对此联爱不释手,也只能将其评定在优秀奖之列,这也是出于楹联格律方面的考虑。  王凤茹&&河北曲阳 题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 肝胆倾之,踏革命征程,千军马上无双将; 功勋卓尔,靓授衔盛典,万绿丛中一点红。 联都网站副站长、本次大赛特邀评委卜用可点评: 此联写第一位女将军李贞。上联写战,下联写功。布局得当,条理分明。上联起首,“肝胆倾之” ,写李贞冲出封建枷锁,只身投奔革命;“无双将”概括了李贞从秋收起义到参加红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能征善战的特点。李贞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下联用“功勋卓尔”一点也不夸张,当年的授衔仪式上,她站在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帅之中尤为惹眼,“万绿从中一点红”也是非常贴切的。略感不足的是,整联看,略显单薄,在人物内涵上还有挖掘的潜力。  王淑鸿 河北保定 题国庆六十周年阅兵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 碧宇搭台,白云为伴,试看巾帼飞天,铁翼横空铭史册; 英姿劲展,靓丽平添,且驾战鹰献礼,全球瞩目向中华。 对联杂志社北京编辑部总编辑助理王旭秋点评: 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近年来西方豪强,一方面要仰仗中国的飞速发展缓解国内的经济不景气,另一方面又害怕中国的强大而处处制肘,每每让中国的老百姓们憋气窝火。此联以歌颂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式上的女歼击机飞行员为主题,展示了中国妇女“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另一个侧面。特别又是在中国的J--20第五代战机惊鸿一瞥豪华亮相,正逢人心振奋舆情鼎沸之际,涉及这一题材就让人觉得特别的给力。放眼世界各国女性驾驶飞机的为数不多,而妇女驾驶歼击机的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在社会主义中国,妇女们早已成为国家建设主力军的大前提下,才能得以实现。此联从选材上就先声为主抓人眼球,为获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细细品读,该联为我们描绘出新中国的女性们英姿飒爽身手矫健,驾驶着战机飞翔在祖国蓝天白云的美好画面,叫人扬眉吐气精神振奋。只是在“靓丽”与“英姿”,“巾帼”与“战鹰”的对仗上还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考虑到题材的广泛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就“神马都是浮云”了,本着不因辞害意的原则,爱屋及乌大赛评委会把本联保留在了优秀奖之列。  木兰&&辽宁建平 题颂汉明妃·王昭君 谁人肯出塞?阴山隔雪野,马啸风尘,雁落胡沙,琵琶瑟鼓明妃曲; 楚女息鸣镝!异域做阏氏,情融朔漠,魂归青冢,蕙芷芳滋大汉春。 中华国粹网超级版主、本次大赛特邀评委赵瑞琴点评: 上联以“谁人肯出塞”一语设问,挈领有力,“谁人肯”三字彰显出了昭君的大义胸怀与胆识。阴山,雪野,马啸风尘,雁落胡沙,这些极具特色的景像摹写出了塞北草原的寥廓空旷。昭君远离了繁华富庶的中原帝京,远离了熟悉的风土人情,琵琶声中聊寄乡思。下联抒写昭君出塞的深远意义,息鸣镝,止干戈,为民族共融、和平共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其冢青青,让人缅怀其德,长记其功。此联咏人恰切不移,格调大气开阔,无哀怨凄伤之情态,联意承接自然,结句“大汉春”既喻昭君所处朝代,又喻现今中华各民族统一大家庭里春意融融,余韵深长。惟个别字词有欠精准,如“琵琵瑟鼓”略嫌生涩欠通,另“肯出塞”与“息鸣镝”存在古今声混用,是为瑕疵。   请注意,本站信息均收集自互联网,相关信息仅供参考,医疗等重要信息请以正规途径为最终意见,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您可能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含有数字的对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