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y染色体存活时间数目翻倍后还存活的动物的案例

一个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是不是就算形成了新的物种
形成新物种的条件是产生生殖隔离而生殖隔离是 1.不能自然较配 2.不能产生后代 3.后代不可育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成了四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后代是三倍体,三倍体不可育,算是有新物种复制加倍的话当然不算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物种的概念是:它是一群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的个体, 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性交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二倍体染色体加倍成了四倍体。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会形成三倍体,三倍体不育。所以,可以说形成了新物种。
不算,因为形成新物种必要的条件就是要有生殖隔离(即交配后不能生育)而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后,依然可以和正常而倍体生物生育,如: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产生三倍体西瓜
不一定如果是因为使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加倍就是形成了新物种如果是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中因复制而加倍就不算
人类染色体都是成对的, 很少出现加倍的现象, 如果因为遗传问题出现加倍问题, 受影响者绝大部分会死亡。不会出现新的物种。 性染色体除外, 因为性染色体有自动筛选的功能, 例如受影响者是男性XXXXXXY, 机体会自动随机选择一个X 和一个Y, 但是在观察细胞时, 受影响着会有6个巴氏小体, 而正常男性不会有巴氏小体。...
扫描下载二维码更多相关搜索:
相关产品图片
Copyright 2007 All Rights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翔天智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为什么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却不变呢,既然一个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中有一个dna,那么应该有染色体复制,dna也应该加倍啊
美萬熹馄辌
事实上,DNA的复制与相关蛋白质的准备早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就准备好了我们说染色体的个数可以通过着丝点的个数判断后期的时候,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姐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点的分裂而分离所以,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只发生着丝点的复制既无染色体的复制也无DNA的复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这是因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原来的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算作一个染色体,分离后,就是两个染色体,只是因为分离而出现数量加倍,总的DNA还是那么多,算染色体数量时是看着丝点的数量
在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没有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而是以染色质的形式进行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单链复制。复制是在分裂间期进行的,而有丝分裂期间不再复制,仅仅是连在一起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所以在分裂间期DNA分子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变,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而DNA分子数不变...
扫描下载二维码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都加倍么?为什么?
叶_惠君0059
染色体加倍,因为着丝粒分裂,dna树木不变哦,它在间期复制时已加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有几根线就有几个DNA,而染色体数的是着丝点的数目)求采纳
染色体加倍,dna没有。因为减二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的计算是数着丝点的。意思就是说,染色体数和着丝点数一样。而dna是数有几个条条
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望采纳
扫描下载二维码最古老的鹿:染色体比果蝇还少
麂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鹿。它只有一只狗差不多大小,是最古老的鹿。它有鹿角但打架的时候却用獠牙,甚至会大声吠叫来吓敌人。不过它最有趣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它的染色体比地球上所有哺乳动物都少。
麂最常见的一个种类是印度的赤麂,它们的雌性只有6条染色体,雄鹿只有7条,比有8条染色体的果蝇还少。你可能想知道这个史前口袋鹿是如何携带着如此少的染色体灭绝的,以及它是如何靠着它们曾经生存着的。
事实是,科学家们有强有力的解释证明它们是如何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越变越少的,有的生物体似乎会从染色体重组而不是每个DNA固守自己阵地获益。
那么,印度赤麂是如何演化到现在只剩几条染色体的,这有没有可能会让我们更好理解进化的意义?大多数染色体顺序融合了。首先,这是个非常罕见的事件,不过并不完全是因为它而导致赤麂的染色体损失。
染色体数量从几十条变成一点点
一般来说,每种动物物种都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也被称为染色体组型。人类一共有46条染色体(23对,一半从妈妈那继承一半来自爸爸),有些哺乳动物比如红兔鼠的染色体最多能翻倍到102条。麂根据种类最多能有46条染色体,最少的只有6/7条。
(四种哺乳动物的中期染色体,a.印度赤麂,b.兔鼠,c.西伯利亚獐鹿,d.外高加索雌鼹鼠)
在麂存在的长久历史中的某个时期,它们的两条染色体在配子(精子或卵子)中末端相互融合在了一起,最终形成了染色体较少但更粗的后代。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这些融合的染色体许多成功地流传了下来,导致现代的印度赤麂的染色体组型只有6、7条。
你可能会问了,少了染色体对它们的DNA没有伤害吗?它们是如何用越来越少的染色体繁殖幸存下来的?
尽管有时候染色体在遗传时出错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唐氏症),但是染色体融合却没有害处。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生物学副教授David
Ray介绍说,如果你把染色体想象成信息集合形成的书本,那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染色体融合是无害的了。
如果一条染色体是一本书,那染色体融合就是把两本一个系列的书按顺序对齐摞在一起。它们记录的信息全都还在,并且阅读顺序也没错乱,只不过是变成了一体而不是分成两部了而已。
其实,许多物种都发生过染色体融合,只是很少会少得像赤麂一样。我们人类现在是46条染色体,但是我们的“亲戚”灵长类动物有48条染色体。数百万年前,一次两个灵长类动物的染色体融合创造了人类的2号染色体。
人类和黑猩猩可能是从1000万多年前开始分家的,由于染色体融合,人类的染色体比它们少。只不过赤麂的祖先在十分之一的时间里就融合了二十条染色体,速度快一点。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赤麂的染色体融合速度会加速这么多呢?
有粘性的染色体可能导致了麂过度进化
虽然我们早在40年前就知道了赤麂的染色体变化是因为融合,而只在DNA测序技术变得更加成熟时,才最终解释了为什么被融合的染色体会这么多。首先,麂的染色体端粒有独特的DNA序列积极激励DNA进行重组或混合。这样会让它的染色体端粒相对其他哺乳动物的来说粘性更强。
赤麂的染色体
此外,亚洲还在不断地发现新的麂种类,每一种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染色体组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我国、越南和缅甸就出现了大量新型麂,是20世纪所有哺乳动物中新种类出现速度最快的。有趣的是,它们的染色体融合方式似乎完全和印度赤麂不同,有些降到不到10条的,排列的序列也不一样。在了解过前面这些之后,看到这个结果也没什么好惊奇的了,毕竟它们的染色体端粒粘性比其他动物更强,融合速度自然也更快。
2016天鹿天食盛大招商,别轻易放弃自己梦想,想挣钱的跟我来!加盟电话:400-838-0707!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y染色体存活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