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细胸玉米金针虫防治

金针虫类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金针虫食性较杂,其成虫叩头虫在地上部分活动的时间不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等作物的,并无严重的为害。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主要为害的牧草有禾本科的猫尾草、看麦娘、无芒雀麦、狐茅草、鸡脚草以及的、三叶草、红豆草等。
金针虫类基本信息
鞘翅目Coleoptera、叩头虫科Elateridae。
别名:铁丝虫、铁条虫、蛘虫等。
主要种类:
1. 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
2. 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icollis Miwa
3. 褐纹金针虫Melanotus caudex Lewls[1]
金针虫类形态特征
体长16—17毫米,宽4—5毫米,浓栗色,全体密被金黄色。头部扁形,前方有三角形尘凹,密布明显刻点。前胸背面呈半球形隆起,宽大于长,密布刻点,中央有微细纵沟,后缘角稍向后突起。雌虫体较记扁,触角短,雄虫体较长触角长。,与体长相近。
卵:椭圆形,长径0.7毫米,乳白色。
幼虫(即沟金针虫):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最宽处约4毫米,每节宽大于长。体黄公,体表有同色细毛,由胸背至第十腹节,每节背面正中有一细纵沟;尾节背面有近圆形的凹陷,密布较粗黑点,两侧边缘隆起,并各具有3个齿状突起,尾端分为2叉,各叉末端稍向上弯曲,内侧各有一小齿。
蛹:细长纺缍丝,尾端有刺状突起;初化蛹淡绿色,渐变浓褐色。
金针虫类分布与危害
金针虫类是鞘翅目叩头虫科幼虫的总称,是一类重要的地下,中国从南至北分布很广,为害较大者主要有;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liculatus)、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cicollis)、宽背金针虫(Selatosomus latus)、褐纹金针虫(Melanotus caudex)。沟金针虫的主要为害区南达长江流域沿岸,北至东北地区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西至甘肃、陕西、青海。又以旱地有机质较缺乏而土质较疏松的砂壤土地带发生较重。细胸金针虫的为害区,南达淮河流域,北至东北和西北地区,但以水浇地、低洼过水地、淤地及有机质较多的粘土地带为害较重。宽背金针虫西达,北至内蒙、黑龙江以及宁夏、甘肃等省区都有分布及为害,以沿河流开放草原、退化淋溶黑钙土,栗钙土地带发生严重。褐纹金针虫在华北地区常与细胸金针虫混合发生,其分布特性相似,以水浇地发生较多。[2]
金针虫类生活习性
幼虫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而不能发芽,如已出苗则为害须根、主根或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能蛀入块根和块茎,并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而引起腐烂。金针虫的生活史很长,常需3-5年才能完成一代,以各龄幼虫或成虫在地下越冬,越冬深度因地区和虫态不同,约在20-85厘米间。在整个生活史中,以幼虫期最长。沟金针虫约需3年完成一代,细胸金针虫也需要3年,而宽背金针虫则需4-5年才能完成一代。[2]
金针虫类防治方法
1.防治地下害虫常用农药的拌种量:40%的乐果乳油0.5千克加水20-30千克用于200-300千克种子,或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加水25-50千克用于250-500克种子,或40%甲基异硫磷乳油0.5千克加水40千克用于400-500千克种子。
2.地下害虫的农业防治:1)改变地下害虫的适生环境: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适时翻耕,改造低洼易涝地,改变地下害虫的发生环境,这是防治的根本措施。2)除草灭虫:消除杂草可消灭地下害虫,成虫的产卵场所,减少幼虫的早期食物来源。3)灌水灭虫:在地下害虫发生时间,及时浇灌可有效防治。4)合理施肥:增施腐熟肥,能改良土壤,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壮苗,从而增强其抗虫能力。[2]
.金针虫类[引用日期]
.中国草业开发专家系统 & 草业知识库[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薄荷如何防治金针虫?
  & 金针虫俗称有节节虫、铁丝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常见的金针虫种类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宽背金针虫。种地网整理了金针虫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以下详细列举出来供网友们参考。
  &&金针虫的危害:&
& & & &一般金针虫成虫对作物危害极小,但金针虫对作物的危害却很大,是主要的地下害虫。因为金针虫的蛀孔细小,能
金针虫会使作物的根系受到损伤,从而造成吸收功能降低,造成减产。当金针虫危害严重时,不仅会降低作物的质量,还会影响作物果实的食用价值,并造成作物缺苗断垄,以致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金针虫在大田作物、旱地及生荒地春季、秋季发生较重。
  金针虫的防治方法:
& & & &方法一、在秋季或春季深翻地,可将一部分成虫或幼虫翻至地表,使其冻死、风干或被天敌捕食、寄生以及被机械杀伤,从而增加害虫的死亡率。一般可降低虫量15%-30%。
  & 方法二、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料,可改良土壤的结构,改善通透性状,提供微生物活动的良好条件,能促进蔬菜根系健壮发育,从而增强作物的抗虫性。因为化肥中,碳酸氢铵、腐殖酸铵、氨水等含氨肥料施用后,能散发出有刺激性的氨气,对害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 & & &方法三、在成虫盛发期,可用90%敌百虫的800-1000倍液喷雾,或用90%敌百虫安每亩(666.7平方米)面积用药100-150克,加少量水后拌细土15-20公斤制成毒土撒在地面,再结合耙地,使毒土与土壤混合。以此杀死成虫。
  & 方法四、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可以消灭幼虫。用药、水、种子的比例为1:50:600。先将药兑水,再将药液喷在种子上,并搅拌均匀,然后用塑料薄膜包好,闷种3-4小时。中间翻动1-2次,待种子把药液吸干后即可播种。
  方法五、如果金针虫已发生危害且虫量较大时,可利用药液灌根。一般用90%敌百虫的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的800倍液,或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株灌150-250克,可杀死根际幼虫。
& & 方法六、在成虫盛发期,每30000平方米面积菜田,用40瓦黑光灯一盏,距地面30厘米,灯光设盆,盆内放水及少量煤油。晚间开灯,可诱成虫入水淹死。
本文来源:智变网
责任编辑:智变网
Copyright (C) 2013 B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智变网络 版权所有危害花生的金针虫有几种?发生规律怎样?如何防治?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危害花生的金针虫有几种?发生规律怎样?如何防治?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金针虫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_农业_中国百科网
金针虫形态特征及防治方法
      【为害特点】金针虫为多食性地下害虫,主要为害幼苗和幼芽,能咬断刚出土的幼苗,也可钻入幼苗根茎部取食为害,造成缺苗断垄。  【形态特征】细胸金针虫,成虫黄褐色,体中部与前后部宽度相似,体形细长,密生灰色短毛,有光泽。卵乳白色,近似椭圆形。幼虫淡黄褐色,细长,圆筒形,胴部背面中央无纵沟,尾节圆锥形,背面基部两侧各有褐色圆斑一个,并有四条深褐色纵沟。蛹乳白色,近似长纺锤形。  沟金针虫,成虫深栗褐色,扁平。密生金黄色细毛,体中部最宽,前后两端较狭。卵乳白色,近似椭圆形。幼虫黄褐色,体形扁平,较宽,胴部背面中央有一明显的纵沟,尾节粗短,深褐色无斑纹。蛹细长,乳白色,近似长纺锤形。
【发生规律】细胸金针虫,主要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可入土达40cm深,翌春上升到表土层为害, 4~5月为害最重,成虫期较长,有世代重叠现象。沟金针虫,幼虫期长,老熟幼虫于8月下旬往16-20cm深的土层内作土室化蛹,蛹期12-20天,成虫羽化后在原蛹室越冬,翌春开始活动,4~5月为活动盛期,成虫在夜晚活动、交配,产卵于3~7cm深的土层中,卵期35天,成虫具有假死性。
【防治方法】深翻土地,破坏沟金针虫的生活环境。在沟金针虫为害盛期多浇水可使其下移,减轻为害。 播种时,有5%辛硫磷颗粒剂1.5~2.0kg/亩拌细干土100kg撒施在播种沟(穴)中,然后播种。   发现有虫为害时,可采用下列杀虫剂进行防治:48%毒死蜱乳油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1500倍液兑水灌根。
收录时间:日 12:05:06 来源: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专家组 作者:新平县植保植检站 李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沟金针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