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灸官网和艾灸有什么区别

健康提示:
你现在的位置是:
艾灸的补法和泻法有什么不同
灸法本身应该是既能补虚又能泻实,具有双重调节作用,说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既不附合中医基本理论,更不符合中医实践。这里我们说说艾灸的补法和泻法有什么不同。
1、操作方法
早在《针灸大成?艾灸补泻》篇则对古人的补泻方法作了更详细的说明和补充,指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艾灸补益就是将艾点燃以后使其所产生的热缓慢地传人体内,施灸后又立即、快速地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气聚而不散,从而达到补其不足的目的,这就是艾灸的补法。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艾灸的泻法是在艾点燃之后,不断地进行吹火,以使艾火迅即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很快传人体内。在艾灸以后不去按压施灸的部位,其目的是使机体内所藏之热邪能随艾火之热发散到体外,达到驱邪外出,起到泻热泻实的作用。
2、操作手法
如何做才能掌握施灸最佳刺激量既可达到预期补泻效果提高疗效,又可防止不良反应发生那?在中医思想体系与治疗原则指导下艾灸补泻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施术。首先从艾灸施术本身来讲。补法主要选用艾条雀啄灸、温和灸、回旋灸,其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生理功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作用。泻法则采用直接灸、灯火灸这些刺激性较强的方法,使患者产生强烈的温热刺激是邪气得泻。
3、腧穴的选择
其次从辨证选灸穴来说,腧穴比喻人体的门户,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反应病证、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预防疾病两方面,其治疗作用有区域性、整体性、双向调节性、相对特异性、协同性等,也就是说每个穴位,一般都有其主治的特异性。选用不同的腧穴灸治,也常能收到不同的补泻治疗效果。根据腧穴的特性合理选穴施灸可提高灸治疗效。如气海为补气要穴,对于气虚患者选取气海穴施灸就属补法;又如温和灸百会可治胃下垂、子宫脱垂及脱肛等病,能起到补气升提之功效;阳气暴脱者用大艾盒大灸神阙,虽火力峻猛,其功效为峻补回阳救脱,同样是神阙穴而阴寒凝结的腹痛,用缓灸法达到的是逐寒外出泻法之能;肺俞穴为解表散寒穴,对于风寒表证者在肺俞穴处化脓灸或一般灸则可达疏风解表,宣肺散寒就属泻法了;而用蒜泥敷灸或雀啄灸涌泉穴治疗咯血、鼻衄等症,则能泻火止血。
4、药物的不同
根据不同疾病的性质,在治疗时选择相应性味、功能、主治功效的药物加入艾条中(药艾);或是隔于艾柱下(隔物灸);或施灸材料(如桃枝、桑枝、硫磺、黄蜡等)施术,也会产生不同的补泻效应。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进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补的作用。如附子饼隔物灸则多用于补虚助阳,治厥逆、阳痿、遗精;隔姜灸温经散寒;丁香敷灸温中降逆、温肾助阳而治虚寒腹泻、阳痿、阴冷;五倍子敷灸固精敛汗而治遗精、遗尿、自汗、盗汗;隔胡椒温中散寒而治心腹冷痛等。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进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泻的作用。如甘遂敷灸则多用于逐水泻水;还有隔蒜灸解毒消肿杀虫而治痈疽疖肿癣疮;斑蝥敷灸攻毒蚀疮、破血散结而治痈疽、咽喉肿痛、瘰疬;毛茛敷灸利湿消肿止痛而治鹤膝风、恶疮痈疽、胃痛;石龙芮敷灸解毒消肿而治痈肿疮毒、蛇虫咬伤;威灵仙敷灸祛风除湿、通经止痛而治风湿痹痛;板兰根敷灸清热解毒而治腮腺炎;簿荷敷灸疏散风热而治流感等。如隔蒜灸解毒杀虫,隔附子灸可回阳固脱,隔姜灸可祛寒温中,此三种隔物灸就寓有补泻之意。另如桃枝灸可温经散寒,治&心腹冷痛、风寒湿痹&,而桑枝灸对疮伤已溃者可&补接阳气,去腐生肌&,其补泻作用显然与前者有别。总的来讲灸疗的补泻作用与穴位功能、临床证候、灸疗刺激量的大小(包括:灸治方法、艾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灸疗时间的长短)、病变的部位及患者的体质等密切相关。临床上无论运用何种补泻,都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灵活运用,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艾灸分补泻,且灸法补泻效应是通过调控施灸刺激量而实现的,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副作用的重要途径。
责任主编: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网保持中立。家庭艾灸建议以艾条灸和隔姜灸为主
核心提示:庄礼兴教授提到,艾灸的方法多种多样,从日常大家多见的艾条灸、隔物灸、温针灸之外,还有一些大家不太了解的四花灸、麦粒灸、长蛇灸等。但是从操作方便易学和安全来说,家庭艾灸还是建议以艾条灸盒、隔姜灸为主。
温馨提示:
喝水时,如果在水中加一样东西,有助排光体内毒素,外表年轻10岁。具体加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饮水 了解详情。
  因为艾灸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艾灸,并选择自己在家中进行家庭艾灸,那么在家中艾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呢?如何判断艾条、艾绒质量的好坏呢?今天我们有幸请到的主任教授来为我们讲解一下家庭艾灸,我们该注意哪些事情。
  家庭艾灸建议以艾条灸和隔姜灸为主
  庄礼兴教授提到,艾灸的方法多种多样,从日常大家多见的艾条灸、隔物灸、温针灸之,还有一些大家不太了解的四花灸、麦粒灸、长蛇灸等。但是从操作方便易学和安全来说,家庭艾灸还是建议以艾条灸盒、隔姜灸为主。
  艾灸方法不同,时间计算的方法也不同
  很多人常常问到的问题是艾灸灸多久才适合?庄礼兴教授这样回答,艾灸是根据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艾灸时间的,不可一概而论。像艾条灸和温针灸是以时间来定夺的,一般建议是15-20分钟,如果是童建议不要超过10分钟,如果是一些麻木的病人,或者是老人建议可以相应延长些时间,但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一般以皮肤潮红为度。
  而艾炷灸和隔姜灸就是以艾灸的壮数来计算,根据情况不同每次每穴约3-7壮,若用直接灸、施灸于肌肉皮肤较薄的地方又或是女、儿童、体弱、年老的人群,则选用较小的艾炷,一般为花生米大小;如果是间接灸、施灸于肌肉丰厚的地方又或是青壮年、男性等人群可以选用较大的艾炷,但一般不要超过大拇指第一节大小,而且要看皮肤的适应程度,如果皮肤感觉灼热就该立即拿去艾炷,以免。
  艾绒的选择也是
  艾条方面有和之分。清艾条是纯粹的艾叶,没有添加其他的药材制成的艾条;药艾条则是在艾叶之外还增加了一些针对不同疾病的药材共同制成的艾条。庄礼兴教授建议,一般的家庭保健和用清艾条即可。
  艾条的杂质比较多,如艾草梗等,所以如果要以艾条的艾绒来制成艾炷,一方面比较难燃烧,另一方面也比较难制成松紧合适的艾炷。所以如果要以艾炷直接灸或者是隔物灸,建议选择质量较好的散装艾绒,艾绒以杂质少、艾绒细、软为上品。
  选取花生米大小的艾绒搓成上小下大的圆锥形艾炷。松紧要合适,太紧不好烧,烧不起来,太松的话一放下来就松了,时间很短,而且容易。病人一感觉到的时候就该把艾炷拿去,家庭艾炷灸可先在穴位上涂点万花油,一方面防烫伤,另一方面可以辅助粘住艾炷,以免掉落。灸后也可涂点万花油在艾灸部位以保护皮肤。
&&&&39健康网()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王翊榆 摄影:superlash)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中医】即可观看视频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艾灸是中医灸法其中一种方法。运用艾绒、艾炷或艾条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通过温热刺激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得了肩周炎怎么办呢?是吃药还是上医院做治疗,除了这两种……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其实,冬病夏治并不只靠穴位贴敷、艾灸等,三伏灸贴只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其他如“伏针”、“火龙灸”、“穴位闪罐”、“穴位注射”、“经络刮痧排毒”、“隔姜灸”、“药膳”等疗法也都是冬病夏治增加疗效的重要措施。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艾灸的种类与使用细则详解
评论: 0|来自: 艾灸百科
  艾灸疗法主要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灸器灸、艾熏灸、日光灸等方法。
  一、艾炷灸
  艾柱是用艾绒制作而成的圆锥形小体,每个艾柱称为一壮,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种。艾炷灸就是用艾柱施灸的方法,其操作时又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1.直接灸
  直接灸也称为着肤灸,是把点燃的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此法的特点是艾柱直接接触皮肤,热力较强。直接灸又可具体分为无疤痕灸、疤痕灸和发泡灸三种。
  无疤痕灸:把艾灸直接放在穴位处皮肤上,点燃艾灸的尖端,随着艾火向下燃烧,皮肤的热感逐步增强。当艾柱燃烧至接近2/3,或患者局部皮肤有强烈热感时,应立即更换艾灸,以免灼伤皮肤。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
  2.间接灸
  间接灸也称作隔物灸,即在施灸前,用生姜片、蒜片或者盐等物垫在穴位处皮肤上,再把艾柱放于其上点燃。相对于直接灸,隔物灸的热力较为温和。根据垫物和适应症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别:
  (1)隔姜灸:将生姜切成1~a2毫米的姜片,放在穴位上,再将艾柱点燃放于其上。可以用针在姜片上刺几个小孔,以利于热力向下渗透。当患者感到皮肤有较强灼热感时,可取下艾柱,进行下一壮。患者可以根据热力的强弱适当调整姜片的厚度。隔姜灸主要用于治疗虚寒型肠胃疾病,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胃肠神经痛以及慢性关节炎等。
  (2)隔蒜灸:取厚度约1毫米的蒜片垫在皮肤上,其后操作同于隔姜灸。此法主要对早期肺结核,未化脓的疖肿以及虫蝎咬伤等有显著疗效。
  (3)隔盐灸:用食盐填平脐孔,采用大艾灸平放于盐上连续施灸,直至汗出脉起、体温回升、症状改善。此法主要适于治疗虚脱和虚寒吐泻等症。
  (4)隔葱灸:把葱白切成3~4毫米的葱片,或把葱白捣成泥状,敷于脐中(神阙穴)及四周,或直接敷于患处,放上大艾柱施灸,一般为5~7壮,以感觉温热舒适,不觉灼痛为度。隔葱灸适于虚脱、腹痛、尿闭、疝气以及乳腺炎等症。
  (5)隔胡椒灸:取白胡椒末适量,加入面粉和水,制成硬币状圆饼,中间凹陷,填以适量药末(如丁香、肉桂、麝香等),将凹陷填平,上置艾炷施灸。每次灸5~7壮,以感觉温热舒适为宜。此法主要适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以及局部麻木不仁等。
  (6)隔附子灸: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切片3~5毫米厚,中间用针穿刺一些小孔,放于穴位处,上置艾柱施灸。也可以将附子切细,研末,用黄酒调和成五分硬币大、4毫米厚的饼状,放于穴位上置艾柱施灸。此法对于各种阳虚病症,如阳痿、早泄、遗精,以及疮疡久溃不敛或一些阴虚证有显著疗效。
  (7)隔韭菜灸:取韭菜适量,洗净,捣成泥状,制成圆饼,置于患处,再上艾炷灸之。每次灸5~7壮,以局部皮肤感觉温热为宜。主要治疗疮疡等症。
  (8)隔蓖麻仁灸:取蓖麻仁适量,去壳后捣成泥状,制成硬币大的饼状,贴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柱施灸。采用此法灸百会,可治疗子宫下垂、胃下垂以及脱肛;灸印堂、下关、阳白、颊车穴可治疗面瘫。
  (9)隔黄土灸:用黄色粘土做成泥饼,中间扎一些小孔,一般热力渗透。将泥饼贴于患处,上置艾炷灸之。此法可治疗湿疹、白癣以及其他因湿毒而导致的皮肤病。
  (10)隔陈皮灸:取桔皮晒干后研末,用生姜汁调成泥状,敷于中脘、神阙穴,上置艾柱灸之。本法适于治疗胃脘胀痛、饮食不振、呕吐呃逆等症。
  (11)隔苍术灸:把苍术削成圆锥形,地面要切平,并用细针扎数个小孔,然后将尖头插进外耳道,在地面上置艾炷施灸。每次宜灸5~10壮,可治疗耳聋、耳鸣等症,孕妇禁用此法。
  (12)隔甘遂灸:取甘遂末适量,加入面粉用水调成泥状,敷于脐中,上置艾炷施灸。用于治疗小便不通等症。
  (13)隔皂角灸:取皂角切成片状,放于患处,上置艾炷施灸。本法主要用于治疗蜂蜇、蚊叮以及虫咬等。
  二、艾条灸
  艾条灸也称作艾卷灸,是用纸包裹着艾绒卷成的圆柱形艾卷,点燃其一端,在穴位处施灸的方法。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
  1.悬起灸
  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根据具体的操作方法不同,悬起灸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
  (1)温和灸:穴位和艾条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患者感到温热而无灼痛感为宜。温和灸热力温和,对身体的刺激作用较小,也是最为常用的艾条灸法。
  (2)雀啄灸:施灸时,把艾条燃烧的一端对准穴位,就像麻雀啄食的动作,一起一落。雀啄灸的温热刺激较为强烈,施灸时注意艾条下降时不要灼伤皮肤。
  (3)回旋灸:艾条的燃烧端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以穴位为中心,回旋或左右往返移动施灸。此法可以给穴位处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
  悬起灸可以温通经脉、散寒祛邪,主要适用于病位较浅、病灶局限的风寒湿痹、神经性麻痹以及小儿疾患等。
  2.实按灸
  实按灸是把有药艾条点燃后,垫上纸或者布,乘热按到穴位处或患处,使热气透达深部的施灸方法。首先在施灸部位铺上10层绵纸或5~7层棉布,再将点燃的药艾条隔着纸或者布,紧按其上,稍微停留1~2秒即可。如果艾条熄灭,则要重新点燃再灸,如此反复10次左右。同样也可以将7层棉布包裹住艾条燃烧端,按在穴位或患处施灸。实按灸主要适用于病位较深的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
  三、温灸器灸
  温灸器也称作灸疗器,是专门制成的用以施灸的器具。家庭中常用的灸疗器有艾条器和温盒。将艾绒或者艾条点燃,放入灸疗器中,再将其放在穴位或病患处,进行熨灸,直到施灸部位皮肤红润、温热。此方法操作简便,不仅适用于虚寒性的胃脘痛、泄泻等症,而且对于老年保健很有益处。
  四、艾熏灸
  此外,艾熏灸也是较为常见的艾灸方法。把艾叶或艾绒适量放入容器内蒸煮,然后盛于盆内,用用蒸汽熏灸穴位或患处,即为艾熏灸。同样也可以将适量艾绒放入器皿中点燃,用烟来熏灸。此法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
  五、日光灸
  将艾绒铺在穴位上或患处,在日光下暴晒,或者借助聚光、聚焦来进行施灸,以局部皮肤感觉温热为度,每次宜10~20分钟。操作时,穴位或患处周围的皮肤要用衣物盖好,夏季还要注意防止中暑。日光灸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以及慢性虚弱疾病。
     很多朋友接触艾灸,很多人效果让人惊喜,很部分人效果让人一丝失望&#12854
  1、足三里     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
  先说说压痛穴的历史源流。压痛穴的出现和正确地应用,对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均有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隔物灸热疗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