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在天空中干什么二号上月球干什么去了

中国人去月球干什么?北航徐世杰教授揭开谜底&&中安科教
             
             
::精彩新闻推荐::
::精 彩 图
您当前的位置:&&&历史资料 正文
中国人去月球干什么?北航徐世杰教授揭开谜底
02-12-07 12:14
  三联生活周刊12月7日讯 1958年李大耀进入上海机电研究院,现在上海航天局的前身。当时他还是复旦大学数学系的学生,再有两年才毕业,严格地说是60届的学生。“毛主席在1958年的中国八大二次会议上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我理解这是一个‘号召’,号召将更多的资源投入的航天领域上。”当年李大耀所在的上海机电研究院的任务就是研制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我当时也不懂什么火箭、卫星,我的工作就是计算航天器的空气阻力。”发射场就在上海南汇县的海边,发电站用芦苇席围上一后盖了张油布蓬,人员之间没有神通信设施,连扩音器也没有,全靠手势和嗓门大,给液体火箭发动机加注燃料用上了自行车的打气筒,火箭上天后怎么跟踪呢?就是几个人手里拿着天线对着天空,看上去像玩遥控飞机。
  中国航天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现在,坐在记者对面的李大耀更像一位退伍的老兵,两年前他刚刚从北京508所退休。“日晚上正值东方红一号发射,那时候是文革时期,我们这些人被下放到东北农场劳动锻炼,我们都站在田野里等,火箭的末级装上了发光的裙边,相当于五等恒星的照度,用肉眼可以观测到,到晚上九点多的时候我们终于看到了”,李老先生回忆说,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代。
  今天,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2003年初神舟四号即将升空,如果不出意外,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后一次预演;中国人要挣脱地球的引力前往太空世界。按照2000年11月发表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在未来的十年中,“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或者说2010年实现登月是一个更明确的目标,中国人要迈出自己的一小步。
  描述这个飞速前进的宇航时代,套用美国总统肯尼迪1962年的演讲仍旧不过时:“把人类有史以来的的5万年浓缩成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我们对于开始的40年知之甚少,除了知道在这40年的最后出现了学会用兽皮遮体的人类。在这个标准下,大约数年前,人类从洞穴中走出,建造新的家园。仅仅在5年前人类才学会了写字和使用有轮子的车辆。基督教诞生于不到2年前,印刷出版今年才出现……上个月出现了电灯、电话、汽车和飞机,仅仅在上周我们才发明了青霉素、电视与核动力。如果现在美国新的飞船能够成功抵达金星,那么我们可以真正算得上在今天午夜抵达别的星球了。“在这篇在赖斯大学讲演的最后,肯尼迪说,“我们决定登月……愿上帝保佑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所从事的最危险和最伟大的冒险。”
  很难讲清楚是什么推动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但可以很定的是:航天--挣脱引力--去月球--去火星--是每一个民族光荣与梦想载体。“大国需要一些象征,我们跟别的国家比什么呢?比人口、比汽车还是比钢铁?尽管还有很大差距,但能拿出比的就是航天了,数一下发射的卫星,排个一二三”,一位中国的宇航学家接受采访时说。
  从另一方面讲,中国航天的新纪元也并不仅简单意味着载人航天与登月。“当年我们搞‘两弹一星’,国际环境很恶劣,处在美苏的夹缝中,我们可以不修路,可以没有火车,但不能没有‘两弹一星’,饿着肚子也要上”,这位宇航学家最后说,“而现在,我国航天的发展要依靠经济的持续繁荣,依靠人民的富裕。冷战之后,航天为人民。”
  怎么去月球?
  “去月球,是一件太复杂的工程,决不是你所能想象到的复杂”,王博士对记者说。在清华大学逸夫楼中的动力学与控制实验室中,每逢周一上午10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和一些校外的科研机构赶来的专家学者都会坐在一起,开一个航天科技学术讨论班,讨论班的主题一般会围绕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这是实验室的传统,历经二十余年而从不间断。王博士是实验室的博士后,采访就是讨论班开始前进行的。
  目前我国的卫星最远发射到了地球静止轨道,距地心大约3.6万公里。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44万公里,远大于这个距离。“从地球发射的探测器到达月球附近的速度很大,会掠过月球或者直接撞击在月球表面上,而不能被月球的引力捕获直接形成环绕月球的卫星。探测器直接撞击在月球表面上的这种方式被称为“硬着陆”,撞击前探测器相对于月面的速度一般都大于2.5公里/秒,探测器以这么大的速度撞击在月球表面上会被破坏掉。这样,我们所能获得的关于月球的信息就极其有限,所以这两种探测方式只是在早期的探月活动中采用过”,王滤担叭绻锰讲馄鞒中欢系赝瓿啥栽虑虻墓鄄馊挝瘢捅匦胪ü雇品⒍ゼ跆讲馄飨喽杂谠虑虻乃俣龋蛊涑晌啡圃虑蛟硕奈佬恰薄8徊降奶讲夤ぷ魇浅嗽虑蚬斓榔髟诠煸诵型猓怕狡饔牍斓榔鞣掷耄叭碜怕健痹谠旅嫔希绻怕狡餍嗽虑虺担虑虺祷箍梢越性虑虮砻娴难灿蔚热挝瘛6绻瓿稍虑蛲寥啦杉热挝瘢怕狡鞯囊徊糠只嵊氲厍蛏戏⑸浠鸺嗨疲釉虑虺龇⑿虑蜓沂屯寥赖谋瓯痉祷氐厍颉6饣菇鼋鍪俏奕说脑虑蛱讲饣疃绻怂蜕显虑颍吮Vび詈皆钡陌踩柰瓿傻墓ぷ鞲蔷恕
  徐世杰教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飞行器与导弹技术系副主任,他告诉记者,中国探月也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先发射环绕月球的卫星;第二步,进行月球空间探测;第三步,放着陆器,这里面也涉及无人着陆先,载人着陆后。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卫星轨道高度可以降低到100公里,以月球的南极-北极-南极的方式运行。
  “按照计算和分析,中国探测月球的主要困难不是火箭运载能力和卫星制造等方面问题。我们国家目前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接近10吨,相当于可以把两辆东风卡车送到距离地面200公里左右高度的轨道上,如果将探测器发射到环绕月球两极的轨道上的话,保守的估计也可以达到1吨以上”,王滤担白钪饕睦言谟谝2饧际酢薄7赏虑虻奶讲馄饕氲孛媪担艿孛婵刂疲狈蠢』匦畔5厍虼笤24小时自转一圈,同时月亮27天左右绕地球公转一周。我国的国土资源所覆盖的时区有限,当我国国土所在的那部分地球表面转到背向月球方向的时候,将无法观测到探测器。另外,当探测器运行到月球的背面时,地面上也将无法向其发送指令,也收不到它发回信号。还有,38.44万公里即使是无线电波也要走1秒多钟的时间,因此对探测器的测控必然会出现时间上的延迟。当然,还需要保证一定的数据上传和下载速率,尤其是要有效及时地接受大量月球探测器发回的探测信息。因此,探测器即使发射成功,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测控,就可能传不回信息,甚至会失去控制,无法正常工作。
  “这就是现在经常说的遥测瓶颈,以目前水平,动用全国的观测站和天文台,刚刚可以完成遥测,但还是比较勉强”,徐世杰说,“美国在全球建了3座测控站,在本土的加州、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和西班牙的马德里,每隔120度建一座,总有一个站能观测到,此外它还有数座直径为70米、36米和26米的接收天线,已经具有了探测太阳系的能力。”
  “我们的工作不仅是研究怎么去月球,还要作一个最优化的方案,怎样燃料最省”,王博士说。同样在清华大学,关于月球车的研究项目已经启动,机器人的项目则在几个机构同时展开,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鄢泰宁准备做月球的钻探机,中国天文台对月球土壤与地质状况也开始相关的分析。目前除了航天院所外,哈工大、北航、国防科大、西工大、中科学院的空间中心、地化所等都有涉及月球探测的项目。月球已经成为一个科研的新大陆。
  去月球干什么?
  徐世杰告诉记者,很多日本的大公司已经开始研发如何在月球建度假村,他们在地球上建房子做试验。航天界有一个概算,如果发射近地轨道的卫星,每公斤1万美元;再远一些要2万美元,也就是说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被当作资源卫星或通信卫星送入太空,发射费用就至少要70万美元,回收要花多少钱?去月球玩一圈会花多少钱?“去月球干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几年月球研究热,已经召开了两次月球探测会议,一直都在争论。”王博士说。
  “我们不说月球资源,说太空资源,月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类航天最终是要取得回报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开发太空资源。”李大耀给记者总结了六个方面。第一,是相对于地球表面的高远位置,也就是“势能”,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比如应用卫星,目前开发最多、最充分的就是这一项。”第二,高真空、超洁净资源,也就是大气密度与大气中所含尘埃数的密度极低。徐世杰告诉记者,目前太空制药的某些实验中,纯度要比地球环境高100倍。第三,地球引力场资源,它可以保证航天器的长期驻留。第四,太空微重力资源,也就是说摆脱了重力之后的环境,物体不再有轻重之分,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冶金。在地球上有些合金,在重力环境下,就好像水与油一样是要分层的,而在太空可以冶炼出新的合金,制造新材料。第五,太空的太阳能资源,地球只有一半的时间可以接受太阳能,折射、反射、云层、水汽吸收都要损失大量能量。而几乎所有的卫星都是靠太阳能电池作为能源,可以设想是建立太空太阳能发电站。第六,才是月球资源,在这个地球最近的邻居上可以做很多事,“月球很早以前就进入宁静阶段,保留了大量原始信息,可以研究宇宙的起源。月球的引力场很弱,只有地球的1/6,发射航天器的阻力就小了。而且月球上也找到了水,有水就可以电离出氢、氧,燃料也就有了。月球上有100多种矿物,其中5种是地球上没有的。最引人注目的是月球上有氦3元素(氦的同位素),这在地球上十分罕见,它是核电的主要原料之一。有过一个估计,月球表面深度3米以内的氦3有70多万吨。这意味着什么?上个世纪末,全球一年的用电量相当于100吨氦3的核反应,以此计算月球的氦3够地球7000年的电量。”
  空间站与中国航天的五大步
  事实上,太空资源对中国而言,也只是利用到了卫星阶段。接下来,无论是研制新材料还是空间试验都指向了另一个标志性的技术--空间站。空间站是利用太空资源的关键平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空间实验室,“短期有人看管,长期无人值守,是空间站的前身”。目前空间实验室计划已经通过了预研阶段。实验室之后则是空间站,空间站将是永久性的设施。对于空间站,是自己搞还是参与国际合作,即加入美俄主导的国际空间站,仍旧是个巨大的未知数。“这里面既有国际政治原因,又有技术和资金因素,毕竟这个400吨的航天器,已经吃掉了1000多亿美元。”徐世杰说,“回头看一下我国的航天之路,基本上是一条自力更生之路。”
  李大耀和记者聊起,他1958年开始进入航天领域时哪里懂什么火箭,还是复旦数学系没毕业的学生。“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毛主席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就在这一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581”领导小组,钱学森任组长。为什么叫“581”?中科院将卫星的研究称为1958年的第一号任务。”李大耀说,“1958年正好赶上大跃进,航天领域也受到影响,制定了一个非常高的目标:要在第二年也就是1959年国庆前发射一颗卫星,而且要比苏联的重。苏联卫星的质量是84.6公斤,还设想用‘氟’为燃料,它的毒性高,‘比冲’比氢氧化溶剂也高。但我们知道现在的火箭没有用‘氟’的,基本都是氢氧。直到1959年初,邓小平出面纠正了航天的大跃进思想,才改变技术的研究方向。航天工程中,火箭是一个基础,于是我们在上海发射了T-7M和T-7A探空火箭。”多年以后,李大耀从技术岗位上退下来,专门做航天史研究,他认为这是中国航天的第一阶段。
  “1965年是一个转折,我国经济开始好转,当年6月就确定年发射我国第一颗卫星。日,‘东方红一号’升空,用的是我们自己的长征一号火箭。这是一颗政治卫星,原定任务是探测空间环境参数,后来改播《东方红》乐曲,我国航天进入了第二阶段,从试验向应用过渡。‘文革’后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是第三阶段,张爱萍将军提出了80年代的三大任务:远程火箭飞向太平洋;水下发射火箭和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我国的航天技术开始深入应用领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风云气象卫星,还有以测绘为目的的返回式遥感卫星,都发射成功。第四阶段则贯穿了80年的后期和90年代,我国的业务卫星发展很快,航天技术真正应用于专业领域,1992年载人航天技术提上日程,1999年1月神州一号发射成功,绕地球飞行14圈。第五阶段,就是新世纪的前十年,克服飞船载人航天技术,实现中国人首次登月。“航天的回归”很长时间内,我们是勒紧裤腰带搞航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航天科学家对记者说,“当时国际环境很恶劣,处在美苏夹缝中,我们可以不修路,可以没有火车,但不能没有‘两弹一星’。为什么航天发展得很快?因为无论美苏还是日本,在很长时间内,航天等于国防,而国防是不讲成本的。”
  “70年代后期,邓小平就说过,中国不参加太空竞赛,现在不必上月球,要把力量集中到急用、实用的应用卫星上来。”李大耀回忆说。除去国际政治环境的变迁,这样的转型延续到今天有了更深的含义,即航天如何依托社会经济基础。在我国神舟号诞生之前,曾经有公开的争论,究竟采用什么手段实现中国人的太空梦,当事者回忆说:“一种观点认为,从国外载人航天的实践和中国国情出发,中国应该以‘飞船’起步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航天飞机技术比‘飞船’技术更先进,为了缩短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我们应该先发展小型航天飞机。最终我们认可了前者,航天飞机的技术要比‘飞船’复杂很多,举一个例子,进入大气层后,由于空气的剧烈摩擦产生了电离层,形成‘黑障’,无线电通讯就无法保证,怎么让航天飞机降落到机场呢?这是一个基本的回收问题,相比之下,‘飞船’的成本就省多了。”
  从另一方面看,航天科技已经成为今天世界不可或缺的动力,GPS全球定位系统就发端于美国飞机导弹制导系统,照相机的CCD芯片就源自军事侦察卫星,更普遍例子的还有现在的羽绒服和互联网。虚幻的梦想总会退去光环,我们究竟能飞多高,最终还是取决于像GDP、经济增长率这些地面上的实在数字。
 ∷【相关报道】∷
-&nbsp&nbsp 02-11-29 08:55
-&nbsp&nbsp 02-11-19 07:55
-&nbsp&nbsp 02-11-06 09:36
-&nbsp&nbsp 02-11-13 08:50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证 030106号天空(二号)叫什么也。_望都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9,382贴子:
天空(二号)叫什么也。收藏
保定望都贷款,就选望都中安信业.50W以下民间贷款,快至3小时放款!0抵押0担保,立即申请!
谁是天空二号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为什么嫦娥二号没上月球之前那些傻逼不相信阿波罗20号拍摄的外星人?你这个回答很傻逼,你只相信现在的科学就像是你只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样。
牛牛最美仪
不管什么材料我都不相信有外星“人”,我们现在的科学只能承认蛋白质生物,蛋白质太脆弱了,要说宇宙病毒或细菌,我倒想宇航员最高别回来,真可能发生生化危机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 &
& 天空一号二号2016年比翼齐飞
天空一号二号2016年比翼齐飞
14:02:18&&出处:&&作者:
编辑:上方文Q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9-10][09-08][08-21][08-20][08-19][07-21][07-11][07-11][07-09][07-07]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首次在中国举办年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10日透露,中国空间站工程稳步推进,海南发射场已具备发射条件,将于2016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承办的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10日在北京开幕。作为本届年会组委会主席,杨利伟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上述消息。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的93名航天员共同参会。
太空探索者协会于1985年成立,会员均为已执行过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目前由来自35个国家的近400名航天员组成。这是协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年会。
海南发射场基本完工
杨利伟说,启动实施3年多以来,中国空间站工程的飞行产品研制、地面设施建设和大型综合试验全面展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神舟十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等主要飞行产品进入研制关键阶段,航天员和有关地面设施进入飞行任务准备阶段,空间站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将全面转入产品研制试验,海南发射场建设基本完工,已经具备发射条件。
根据计划,中国将于2016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随后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及与之对接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2018年前后发射试验核心舱,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
将诞生更多女航天员
&中国空间站预留了很多将来与世界各国进行合作的平台,设计了能与其他航天器对接、进行舱段级合作的接口。&杨利伟说,载人航天工程近年来开展了大量国际合作,在空间站发展中,中国愿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方案设计、设备研制、空间应用、航天员培养、联合飞行等方面拓展交流合作。
杨利伟同时透露说,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第一批航天员将退役,会有更多女性加入航天员队伍。
航天员的退役生活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杨利伟、翟志刚等14人成为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第二批航天员于2009年底至2010年初选定,其中包括2名女航天员。
世界上大多数航天员退役后,仍然从事与宇航事业相关的工作,担任各国航空航天领域的要职。如德国首位进入宇宙的航天员雅恩,在东西德国统一后,继续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世界上首位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退休后曾两次参与调查航天事故,此外还从事教学工作。
一些国家的航天员退役后选择从政,甚至担任党政军要职。其中,蒙古国的首位航天员还曾担任国防部长。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200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当然也有部分航天员退役后进入商海,他们多在企业担任高管。阿姆斯特朗后来加入克莱斯勒等公司的技术工程部门,并为一些商业公司代言。综合新华社
“天宫二号”将于2016年前后发射
稿件来源:温州都市报 责任编辑:吴小宝
最新图片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个登上月球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