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瘰疠的中药方

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一.选择题
(一)A型题(依题意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手少阳经有几条分支?
2.手少阳经共有几个腧穴?
3.腕背横纹上3寸的穴位是:
4.善治糖尿病的穴位是:
D支沟 E肩s
5.本经原穴为:
6.手少阳三焦经经过除以下选项哪一项的所有部位?
7.下列经脉在耳.颊部没有穴位的是:
8.支沟穴属于五输穴中的
9.翳风穴位于
A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B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C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D在头部,折耳郭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E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10.三焦经腧穴一般不主治的病候是:
11.手少阳三焦经通阳维脉的穴位是:
12.手少阳三焦经脉的循行起于
D大指次指之端
E小指次指之端
13.手少阳经与足少阳经脉相交接的部位在
14.手少阳三焦经脉循行于头面部,联系的器官有:
15.手少阳三焦经主
16.手少阳三焦经的郄穴是:
17.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中能治疗肘臂痛及瘰疬的是:
18.属三焦经,宜张口直刺的腧穴是:
19.天井穴位于:
A肘尖下方凹陷处
B肘尖上方凹陷处
C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D肘横纹上两骨之间
E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20.用灯火灸治疗小儿腮腺炎最宜选取的腧穴是:
(二)X型题(依题意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C为八脉交会穴
E通于阳维脉
2.能治头痛的穴位有:
3.支沟穴能
4.腕背横纹上3寸的穴位有:
5.善治耳病的穴位有:
B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
D听会穴上方
E听会穴下方
7.属于五输穴的穴位有:
A在耳垂前方
B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处
C善治耳鸣耳聋
二.判断题
1.手少阳经腧穴主治齿痛。
2.与肘横纹同在一条线上的腧穴有天井、曲池、曲泽、少海及小海。
三.填空题
1.手少阳三焦经属于
2.手少阳三焦经有穴通路起于
3.手少阳三焦经在头颈部的穴位有
4.手少阳三焦经在
交于足少阳胆经。
5.“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颠??”是指手少阳
6.“耳聋,浑浑疲芍祝肀浴笔粲
7.在小指次指相交接的经脉是
8.手少阳经的合穴是
9.三焦经的原穴是
10.外关穴属于特定穴中的
四.名词解释
五.问答题
1.简述外关穴的主治作用。
2.简述支沟穴治疗便秘的理由。
3.试述手少阳三焦经支脉循行路线及所属穴位.主治特点。
手少阳经络与腧穴参考答案
(一)A型题
(二)X型题
二.判断题
1.错。2.错。
三.填空题
1.三焦 ;心包
2.关冲 ;丝竹空
3.天牖 .翳风 .脉 .颅息.角孙. 耳门 .和s .丝竹空
7.手厥阴与手少阳
8.天井;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9.阳池;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10.络穴;八脉交会穴
四.名词解释
1.指外眼角部。
2.指胆经上关穴。
五.问答题
1.答:外关穴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治疗局部和与经脉循行有关的病症,如:手指腕背疼痛、肘臂屈伸不利、肩臂痛、胁肋痛等;其次,由于三焦经脉上行至头,与耳目等器官联系,故外关穴有清利头目、宣通耳窍等作用,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等;此外,外关与奇经八脉的阳维脉相通,有疏风散热解表作用,以治疗热病汗出或恶寒发热症为其擅长。
2.答:支沟为三焦经经穴,三焦经在体内的循行路线是入缺盆,布胸中络心包,向下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上、中、下三焦。上焦有肺脏,中焦有脾、胃,下焦有肠腑。三焦又为水道。
若三焦受邪,则气机不畅,腑气不通,津液不下,而成便秘。针刺支沟则能宣通三焦气机,通调水道,使三焦腑气得通,津液得下,便秘得除。所以支沟穴能通便。
3.答:手少阳三焦经支脉循行路线及所属穴位有:支脉有两条。其一,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此段支脉有天牖、翳风、脉、颅息、角孙等五穴;其二,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此段支脉有和s、耳门、丝竹空三穴。
手少阳三焦经上述八穴主要用于治疗局部(侧头、耳、目)疾患。如耳聋、耳鸣、头痛、齿疾等。天牖穴又用于项强、瘰疠。翳风用于口眼歪斜、颊肿;脉、角孙又用于小儿惊风;丝竹空又可用于癫狂痫。[转载]手少阳三焦经穴位按摩图解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按摩图解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关冲穴、止于丝竹空穴,左右各23穴。
  本经循行路线: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手无名指末端,上行小指与无名指间,沿手背出小臂后侧两骨间上行,过肘尖,沿上臂后侧向上过肩部,交出足少阳胆经后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由膻中分出支脉1上行出锁骨上窝向后至后项连系耳后,直上出耳上方,弯下向面颊,至眼下。由耳后分出支脉2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交面颊,至外眼角接足少阳胆经。
  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于委阳穴处脉气相通。
  本经所主病候:
外经——耳聋,外眼角痛,咽喉肿痛,腮、颊部疼痛,耳后、肩及上肢外侧经脉所过部位疼痛。
  内脏——腹部胀满,少腹实,小便不通,水肿,遗尿,尿频,尿急。
  本经主治病证:头面疾病、神志病、发热。
  关冲(手少阳三焦经穴;井穴)
  位置:手环指末节尺侧,指甲角外展0.1寸。
  主治:,目赤,耳鸣,耳聋,喉痹,舌强,热病,心烦,咽喉肿痛,中暑。
  液门(手少阳三焦经穴;荥穴)
  位置:手背,第4指与第5指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咽喉肿痛。
  中渚(手少阳三焦经穴;俞穴)
  位置:手背,环指本节(掌指关节)后方,第4掌骨与第5掌骨之间凹陷处。
  主治:,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喉痹,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热病,咽喉肿痛,上肢痛。
  阳池(手少阳三焦经穴;原穴)
  位置: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肌腱尺侧缘凹陷处。
  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目赤,咽喉肿痛。
  外关(手少阳三焦经穴;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位置:小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连线上,腕背横纹上展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热病,,颊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支沟(手少阳三焦经穴;经穴)
  位置:小臂背侧,阳池穴(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肌腱尺侧缘凹陷处)与肘尖连线上,腕背横纹上展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酸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胸、胁痛,肘、臂痛,落枕。
  会宗(手少阳三焦经穴;郄穴)
  位置:小臂背侧,腕背横纹上展3寸,支沟穴尺侧,尺骨桡侧缘。
  主治:耳聋,痫症,上肢肌肤痛,耳鸣,上肢痹痛。
  三阳络(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小臂背侧,腕背横纹上展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耳鸣,热病。
  四渎(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小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连线上,肘尖下展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暴喑,暴聋,齿痛,呼吸气短,咽阻如梗,小臂痛,耳鸣,耳聋。
  天井(手少阳三焦经穴;合穴)
  位置:臂外侧,屈肘,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主治:偏,胁肋痛,颈项痛,肩、臂痛,瘰疠,瘿气,癫痫,肘、臂痛,耳鸣,耳聋。
  清冷渊(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臂外侧,屈肘,肘尖直上2寸,天井穴展上1寸。
  主治:,目黄,肩、臂痛不能举,目痛,胁痛,黄疸。
  消泺(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臂外侧,清冷渊穴与臑会穴连线中点处。
  主治:,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癫痫,肩胛肿痛,肩、臂痛。
  臑会(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臂外侧,肘尖与肩髎连线上,肩髎穴下展3寸,三角肌后下缘。
  主治:肩、臂痛,瘿气,瘰疠,目疾,肩胛、背肿痛。
  肩髎(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肩部,肩髃穴后方,臂外展时肩峰下凹陷处。
  主治:肩、臂痛,肩重不能举,瘫痪,风疹。
  天髎(手少阳三焦经穴;手少阳三焦经、阳维脉交会穴)
  位置:肩胛部,肩井穴与曲垣穴中间,肩胛骨上角。
  主治:肩、臂痛,颈项强痛,胸中烦满。
  天牖(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颈侧部,乳突后方直下,胸锁乳突肌后缘,平下颌角。
  主治:头晕,,面肿,目昏,暴聋,项强,瘰疠。
  翳风(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疠。
  瘈脉(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头部,耳后乳突中央,角孙穴与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中下1/3交点处。
  主治:,耳聋,耳鸣,小儿惊风,呕吐,泄痢。
  颅息(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头部,角孙穴与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上中1/3交点处。
  主治:,耳鸣,耳痛,小儿惊风,呕吐涎沫。
  角孙(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头部,折耳廓向前,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偏。
  耳门(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面部,耳屏上切迹前方,下颌角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颈、颔痛,唇吻强,目赤肿痛,眼睑
动,癫痫。
  耳和髎(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头侧,鬓发后缘,平耳廓根前方,颞浅动脉后缘。
  主治: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颔颌肿,鼻准肿痛,口歪。
  丝竹空(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面部,眉梢凹陷处。
  主治:,目眩,目赤肿痛,眼睑 动,齿痛,癫痫。
每天早晨含姜片出现三大奇迹&
醋泡生姜&养胃补阳
督脉、任脉、带脉、&冲脉循行图&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男人按女人这处竟能治病 神了(3)
  主治: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癫痫,肩胛肿痛,肩、臂痛。
  臑会(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臂外侧,肘尖与肩髎连线上,肩髎穴下展3寸,三角肌后下缘。
  主治:肩、臂痛,瘿气,瘰疠,目疾,肩胛、背肿痛。
  肩髎(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肩部,肩髃穴后方,臂外展时肩峰下凹陷处。
  主治:肩、臂痛,肩重不能举,中风瘫痪,风疹。
  天髎(手少阳三焦经穴;手少阳三焦经、阳维脉交会穴)
  位置:肩胛部,肩井穴与曲垣穴中间,肩胛骨上角。
  主治:肩、臂痛,颈项强痛,胸中烦满。
  天牖(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颈侧部,乳突后方直下,胸锁乳突肌后缘,平下颌角。
  主治:头晕,头痛,面肿,目昏,暴聋,项强,瘰疠。
  翳风(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疠。
  瘈脉(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头部,耳后乳突中央,角孙穴与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中下1/3交点处。
  主治: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风,呕吐,泄痢。
  颅息(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头部,角孙穴与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上中1/3交点处。
  主治: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风,呕吐涎沫。
  角孙(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头部,折耳廓向前,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偏头痛。
  耳门(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面部,耳屏上切迹前方,下颌角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颈、颔痛,唇吻强,目赤肿痛,眼睑 动,癫痫。
  耳和髎(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头侧,鬓发后缘,平耳廓根前方,颞浅动脉后缘。
  主治: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颔颌肿,鼻准肿痛,口歪。
  丝竹空(手少阳三焦经穴)
  位置:面部,眉梢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 动,齿痛,癫痫。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三焦经的好处了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意无意的碰到,而这处也是我们养生保健和的关键。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推荐:
如今的男人们,背负着太多的压力,甚至透支体力。
中医按摩功效很神奇!按摩治疗癌症也是可行的。
你知道吗?经常吃石榴竟易导致牙齿发黑,这是真的?客服旺旺:
联系电话:
联系人:易先生
手少阳三焦经――消泺穴的位置,功效和作用
  消泺穴&消&,消除;&泺&,水名,指湖泊。&消泺&的意思是指三焦经气从这处穴位冷降为地部经水,故名。
  解剖定位
  皮肤&皮下组织&肱三头肌内侧头。
  标准定位
  在臂外侧,肘尖与启峰角连线上,肘尖上5寸。
  功效主治
  清热醒神,疏通经络。每天坚持按压这个穴位,具有美容减肥的功效。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有效地缓解、、颈项强痛、上肢麻木,肩背痛等疾患。
  快速取穴技巧
  1.侧坐位,在臂外侧,前臂旋前,孺会与清冷渊连线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图②)。
  2.侧坐位,在臂外侧,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5寸,按压时有酸胀感。
  刺法:直刺0.8~1.2寸。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N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
  配合穴位治疗
  1.配风池、天柱,祛风散寒、通经活络,适用于缓解颈项强急。
  2.配大椎、肩中俞,通经散邪、活血止痛,适用于缓解肩臂痛。
  3.配太阳、印堂,疏通经络、清热止痛,适用于缓解头痛。
  4.配肩s、肩贞、肩k,舒筋通络、活血止痛,适用于缓解臂痛不举。
  特别说明
  针刺时有酸胀感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一条根保健网--专注中医健康养身。记住:,轻松找到我们!十二经脉之手少阳三焦经_新浪健康_新浪网
十二经脉之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
  一、经脉循行:
  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上行于第四、五掌骨间(液门),沿腕背(中渚、阳池)、出于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经肘尖(天井)沿上臂外侧(清冷渊、消泺)达肩部(会、肩s ),交大椎,再向前入缺盆部,分布于胸中,络心包,过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
  本经从手走头,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中间,左右各23个穴位。
  二、脏腑经络病候:
  经脉病候:
  ①外经病候:咽喉肿痛,腮颊部疼痛,目赤痛,耳聋,耳后、肩臂外侧部疼痛。
  ②内脏病候:腹部胀满,少腹硬满,小便不通,尿频尿急,皮肤虚浮,水肿,遗尿。
  三、穴位分述:
  &1&关冲 Guānchōng&
  [穴名]通内达外为关,冲有动的含义。考此穴在少冲、中冲之间,因名
  [定位]在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功能]开窍泄热、消肿利舌。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
  [明理]为本经之井穴。
  &2&阳池 Yángchí&
  [穴名]陷者为池,穴当腕背。
  [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功能]清热散风、舒筋活络。
  [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
  [明理]为本经的原穴。
  &3&外关 Wàiguān
  [穴名]外指阳侧,穴与内关相对,故名。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功能]清热消肿、通经止痛。
  [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以及产后血晕、胞衣不下诸疾。
  [明理]本穴属别络,又系八脉交会穴之一。
  &4&支沟 Zhīgōu&
  [穴名]支与肢同意,狭窄为沟。此穴正当上肢两筋两骨之间的狭窄处,恰似穿地之沟,为脉气之行所,因名。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功能]疏利三焦、聪耳利胁。
  [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i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瘰疬。
  [明理]为本经经穴。
  &5&天井 Tiānjǐng&
  [穴名]上部曰天,陷凹似井,状若高山的天池,加之三焦为决渎之官,有流可出,故不言池而命气合穴为天井。
  [定位]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功能]清化痰热、疏经利节。
  [主治]偏头痛,胁肋、颈项、肩臂痛,耳聋,瘰疬,瘿气,癫痫。
  [明理]穴属合土,为本经之子穴。
  &6&角孙 Jiǎosūn&
  [穴名]边侧为角,孙指小络,穴当耳角边上的小络脉处,昔以耳为孙,因名。
  [定位]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功能]清热散风、消肿止痛。
  [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 。
  [明理]为手少阳、足少阳、手阳明三脉会所。
  &7&丝竹空 Sīzhúkōng&
  [穴名]细小为丝,空指小窍。穴近眉梢陷处,眉头状如丝竹,是穴又为手足少阳脉气所发,故名。
  [定位]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
  [功能]散风止痛,清头明目。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眼睑跳动,齿痛,癫痫。
  一笑 &编制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少阳三焦经起始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