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郎平的作文素材材郎平有责任心

郎平:率领中国女排“王者归来”
  【适用话题】坚持 调整自己 目标 付出与回报
  导语:历史上,中国女排共3次获得世界杯冠军,分别是1981年、1985年、2003年。而1981年和1985年两次问鼎世界杯,主力队员之一就是今天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如今,55岁的郎平在她辉煌的体育人生中又一次实现了对自我的巅峰超越。
  34年前,郎平与中国女排首夺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34年后,她成为唯一一名带队获得世界冠军的现役女性教练。更加传奇的是,两年多前还青黄不接的中国女排,如今一跃成为谁也无法小觑的世界冠军。
  2013年4月,郎平临危受命接手青黄不接的女排,她知道这是一个并不讨好的位置,但她决心闯一闯,她想把曾经激励国人30多年的女排精神传承下去。
  2014年世锦赛上输给东道主意大利队后,郎平在洗手间偷偷落泪,她选择承担所有的压力,而把空间留给年轻的队员。事后,郎平说眼泪可以调节情绪,但她也等待着最快乐的眼泪。
  2015年,时隔十一年之久,中国女排再次站上了最高的领奖台,姑娘们快乐的泪水肆意倾泻。一向不愿意在镜头前落泪的郎平也喜极而泣,毕竟两年里备战中的波折和困难只有她最清楚。
  郎平的神奇往往在于她的勇气,为了打造一支可以去冲击世界冠军的球队,她对球队进行了大换血,短短2年,郎平竟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球队打造成了世界冠军球队。朱婷在她的手里从国青小将迅速成长为世界级球员,并拿下世界杯最佳球员。袁心玥等一些年轻的面孔也逐渐成熟起来。当然获得世界杯冠军不是郎平一个人的功劳。但是,如果没有郎平,在伦敦奥运周期历经坎坷、一蹶不振的中国女排不会这么快重回巅峰。
  新的历史背景下,女排精神被郎平所率领的团队赋予了新的含义。面对伤病、强敌,女排姑娘们都以强者姿态示人,赛前折损队长,比赛第二场就遭遇失利,即便在这样的逆境下,女排队员们也一路坚持到了最后。夺冠后,声音早已沙哑的郎平说:“我一度认为老天太折磨我们了,但最后老天看我们挺努力的,送给了我一个世界冠军!”
  世界杯虽然结束了,但中国女排前进的路并没有停止,对于明年的里约奥运会,郎平冷静地说:“明年里约,从零开始。”
  【素材分析】带着永远不会倒下的女排精神,她对青黄不接的队伍进行了全面调整。面对全新的环境,她定下了长远的目标。她相信希望就在前方。终于,2015年世界杯上,郎平用实力证明了女排的坚强。天道酬勤,女排精神收获了最好的回报。
上一篇: &&&&下一篇:
经典最素材
名师点拨训练营
时事精华素材关于2016中国女排精神的作文素材精选三篇
关于2016中国女排精神的作文素材精选三篇
发布时间:责任编辑:小思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30多年前,中国女排创造的体育奇迹激励了一代人,奏响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最强音。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更是中华民族锐意进取、走向复兴的豪迈宣言。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关于2016中国女排精神的素材精选,欢迎阅读!
  2016中国女排精神的作文素材精选篇一
  女排半决赛、决赛及铜牌之争,共有4场比赛,分别有3个失败的队(韩国队两次),面对失败,3个队都有相似的表现。
  先是半决赛上韩国队0比3负美国队,接着在第三名之争中又0比3负日本队。比赛结束后,韩国队场上阵型没有散,在场下队员上来后,列队与日本队例行握手。接着,横成一排,向正反两面看台的韩国观众鞠躬致谢。韩国队教练组则在场外也排成一排迎接队员,每人都举臂对掌。前面的队员完成退场仪式后,又自然排在教练组队尾,继续迎接后面的队员。
  半决赛,日本队0比3输给巴西队,退场内容与韩国队同,只是没有先退的队员接着迎接后面队员一项。
  夺冠呼声最强的美国队,决赛中爆冷输给巴西队,比赛结束,场上5名队员像比赛中赢球动作那样,围成一圈,场下队员再上来列队与巴西队隔网握手。退场时,美国队教练组7名男成员在场外一字排开,迎接队员,半举臂相互击掌。然后,队员们坐下,开始两两环抱掉泪。
  相比之下,中国队2比3惜败日本队那场比赛,例行握手完后,队员们基本都是哭着下来的,有的坐在座位上继续哭,有的痛苦地站着,有的安慰队友,教练员们也分别劝慰队员。
  这场比赛的确是我们该赢的,因而比赛结束后,队员们肯定有个瞬间大脑空白期,一时间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能不能也做到磅礴大气的泱泱之态,哭对结果,笑对结局,球输了,队形不散,风度依在?说实话,一支成熟的队伍,一支坚强的队伍,在细节上也应该不输人。
  2016中国女排精神的作文素材精选篇二
  在万众瞩目的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排山倒海的加油声响彻小马拉卡纳体育馆,无数面五星红旗汇成气势恢弘的中国红,郎平率领的中国队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力挽狂澜,战胜劲旅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
  &致敬!&&她们配得上所有的赞美&&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从深夜的里约到午间的北京,从电视机前到网络空间,融为一片欢乐的海洋。13亿中国人分享着胜利的荣光,感动于拼搏的精神。从小组赛2负3胜的坎坷磨难,到强敌环伺下的背水一战,女排姑娘们以荡气回肠的逆袭征程,不但为中国代表团增添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更激荡起无数中国人深埋心底的爱国情怀,奏响了超越自我、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的时代强音。
  奥运之美,绽放在体育健儿们勇攀高峰、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这正是中国人讲的自强不息。&高手云集的奥运赛场上,没有&一分一分咬牙顶&的顽强坚持,何来女排冲出&死亡之组&、勇夺冠军的惊喜与奇迹;缺少了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大男孩&孙杨也无从克服困难奋力摘金夺银。从女将钟天使和宫金杰为中国实现自行车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乒乓球队包揽四金傲视群雄,拼搏精神激励着奥运健儿们奋勇向前,不但构成赛场上一道闪亮的风景,也生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奥运之力,流淌在爱国主义的朴素情感中。竞技场上,总有一种力量穿越时空、跨越国界,激励着运动员全力以赴、争创佳绩,那是对祖国发自内心的热爱,那是为国争光的自豪与幸福。科威特选手阿尔哈德尼勇夺金牌,却因本国奥委会被&禁赛&无法升起国旗潸然泪下;难民代表团无处安放的爱国之情,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可贵。无论何时何地,祖国都是体育健儿最坚强的后盾、最温暖的家园。独自代表中国参加奥运马术比赛的华天最大的梦想是&让中国的国旗飘扬在里约上空&,举重选手龙清泉夺金感谢祖国:&这股力量是祖国给我的&&&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国歌回荡在赛场内外,我们为胜利鼓掌欢呼,更体会到爱国主义的深沉力量。这是凝聚起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心中澎湃不已的情感暖流。
  正如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所说,现在这个社会需要一种精神,不论是球场上还是生活中,都需要打出中国人的精气神。不管时代情境如何变化,女排精神永不过时,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永远是我们开拓前进的力量之源。今天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巍然屹立,但我们依然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面临发展征程上的诸多问题和挑战。身处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改革攻坚期,步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发展阵痛期,面对脱贫攻坚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硬仗,我们更加需要以&蛮拼的&劲头迎难而上,用钉钉子的精神勇毅笃行,汇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才能攻坚克难、闯关夺隘,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竞技场上续写中国奇迹,创造新的辉煌。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30多年前,中国女排创造的体育奇迹激励了一代人,奏响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最强音。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更是中华民族锐意进取、走向复兴的豪迈宣言。里约奥运会即将落下帷幕,那些赛场上挥洒的汗水与泪水,终将化作奋发向上的力量、百折不挠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不同的领域同心合力、再创佳绩。从此刻走向未来,我们更加坚信:荣耀属于每一个为梦想不懈拼搏的人,胜利属于坚韧不拔、砥砺前行的中国!
  2016中国女排精神的作文素材精选篇三
  今天上午,中国女排在对阵塞尔维亚队决赛中以3:1获胜,重现&铁榔头&和&天安门城墙&的风采,将奥运冠军的奖杯重新揽入怀中。中国女排从小组出线到四分之一赛再到半决赛,一路过关夺隘,打得十分艰苦,终于跻身决赛,夺得冠军。对手虽强悍,但中国女排的霸气不减当年,气势如虹压倒对方。
  中国女排为两代人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几十年来,中国女排走过风雨征程,有怀抱大满贯的狂欢,也有败走亚运会的懊丧。此间,升腾和陨落轮回,山峰和峡谷共存,荣耀和屈辱同在,赞美和吐槽并行,鲜花和荆棘互映,风光和冷落相伴。
  难忘35年前11月16日的那个傍晚,中国队与东道主日本队对垒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叩击全中国人民的心,男女老少屏住呼吸守候在收音机和黑白电视机前,空气都似乎已经凝固。中国姑娘顶住主场球迷疯狂喧嚣声的干扰,奋力拼搏,终以3比2艰难获胜,世界冠军的奖杯第一次投入中国女排的怀抱。
  中华大地沸腾了,山呼海啸般狂欢。当晚天安门广场彻夜灯火辉煌,激情燃烧的市民们振臂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发表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滚烫的语言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心声。
  旋即,中国女排成了各行各业的偶像。此时,适逢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彪炳史册的战功无疑是凝聚中国力量、振兴中华的精神支柱。
  岁月沧桑,历史积淀。中国女排与中国女乒一样,一&大&一&小&,在国际体坛上旋转、闪烁、发光,一个是舍我其谁的王者之气,一个是不畏强敌的亮剑精神,同样让中国人为之骄傲。
  在奥运赛场沉寂了12年的女排精神复活了,又见女排精神,王者归来,不仅为中国奥运军团注入一剂&强心针&,还将鼓舞亿万国人以洪荒之力砥砺前行,去追寻中国梦。
  我们的女排队员在&铁榔头&的领导下,以&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登顶世界体育高峰,成就了中国女排的辉煌。
  广大球迷力挺女排姑娘们,&我们不奢望一定拿到冠军,但会期望感动国人的&女排精神&能够持续闪耀里约、绽放光彩。&
  这种精神早已超越竞技体育的时空界限,成为一种意念一直渗透进各行各业。今天的中国,已不需用奥运金牌向世界宣示什么,中国力量经年累月的积累已为世界所认知,但拼搏奋斗提炼出的&精气神&,却是当下中国社会需要绵延的。这几天,中国女排燃爆舆论场,引发了一场&全民力挺女排&的狂欢,这是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在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中国人民也需要用女排精神克难攻坚,为中国梦再铺一段五彩路。
  冠军只有一个。但勇冠三军的精神属于每一个球队、每一个人。中国女排夺得奥运金牌,可喜可贺,她们的拼搏精神更可圈可点,中国女排凝聚了中国力量,这才是中国女排赢得这场决赛的真正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All rights Copyright2016
All rights reserved2016年高中作文素材:郎平
无忧考网为您整理了“2016年高中作文素材:郎平”,更多高中作文相关信息请访问无忧考网。
2月15日,《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于昨晚举行,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荣膺“年度感动人物”。早在2004年,中国女排团队也曾经斩获过这一奖项,当时由于备战雅典奥运会未能参加2003年颁奖典礼的主帅陈忠和,携手冯坤、赵蕊蕊等黄金一代集体出席。  60岁的人会为她加油,20岁的人会为她点赞,业内圈外都会给她叫好,顺境逆境大家都信任她。郎平率领中国女排时隔11年再夺世界冠军,赛后接受专访不禁哽咽“我觉得我的老教练袁伟民指导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他也说‘作为强者……要面对各种困难!’。”这是郎平职业生涯第三次回归中国女排,每次回归都是国家队最困难的时刻,这次回归对个人而言也是非常艰难的一次。  回忆这次执教中国女排前的纠结,郎平透露“从内心来讲,觉得这个队现在确实走下坡路,我作为老女排来讲,我是有责任,就是在女排最困难、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应该可以做这个贡献;另一方面就觉得,自己年龄其实现在也不小了,也担心自己身体万一是撑不下来。现在因为我动嘴比较多了,动手比较少一点还好,我们年轻教练都能够做得非常好。”  日下午,一则令人悲伤的消息突然传出,五连冠名将陈招娣因病去世年仅58岁,“如果有来世,我们还一块打球;如果有来世,我们还做姐妹。”昔日队友陈招娣的去世,让郎平悲痛不已。参加完追悼会,郎平做出人生又一个重要决定,4月15日女排国家队主教练竞聘会出现在公众面前,“其实做出这个决定是非常不容易,应该是我执教生涯中最纠结的一次,主要是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是否能承受这个工作量。”  多年的职业生涯,超负荷的大训练量,郎平身体出现了严重的伤病,医生说这些伤病会伴随她一辈子,“我膝关节(手术)比较多了,主要都是清理手术,做过7次,我的双胯做了一边一次,那个有腰间盘突出,(你可以发一个残疾证),绝对,我都不知道是几级了,然后颈椎做了手术,也是颈椎盘完全压迫神经,所以从整个运动创伤来讲,不下十次的手术。”  日,众望所归的郎平重掌女排帅印,尽管已经53岁了,但是一到训练场上还是原来那个劳心劳力的郎平,每堂训练课下来,不是膝盖肿了,就是腰动不了。仅仅两年,中国女排在郎平的精心打磨下,一大批有天赋能吃苦的90后小将脱颖而出。  谈及恩师郎平,世界杯MVP主攻朱婷娓娓道来,“就是她站在那儿的气场就很强,我觉得郎导始终就是郎导,‘铁榔头’我觉得谁都替代不了,至少现在是没有的。”两米副攻高妹袁心h直言,“她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非常鲜活的例子,就是中国老女排的精神!”二传沈静思感慨“郎导顶着巨大的压力,心服口服,真的!”。  “郎平”两个字在世界排坛一直与奇迹划等号,17岁作为天才选手入选国家队,并且迅速成为世界级主攻。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郎平和老女排一起创造世界大赛五连冠奇迹,1985年因为伤病在25岁时无奈退役出国深造,而后以职业运动员和教练员身份辗转美国、意大利等,虽然常年在国外,但心里一直有割舍不下的情怀……  1990年,中国女排青黄不接,郎平放弃国外俱乐部的优厚待遇,重新披上1号战袍返回国家队,当年带领女排斩获世锦赛亚军;1995年,已经成长为世界名帅的郎平再次回归,她放下四岁的女儿临危受命执教处于低谷的中国女排,再度带回到世界一流;现在年轻的中国女排,是一支凝聚新老女排血液的球队,已经牢牢打上郎平的印记,已经55岁的郎平目标不仅仅是下一个冠军,还有中国女排精神的延续。  和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聊到队长惠若琪世界杯的意外缺席,郎平眼中含泪释疑“她就是在那一天,我们来决定她去还是不去,所以从这点对我们来讲,就是一般人可能很难想象,比如我们为这个比赛(世界杯)准备了三年,然后要出发了突然说她不去了,你还得装的好像没事一样,因为还想我不能失控,队员要看着你啊,但觉得怎么这么背啊,这口气就是缓不过来。”  《感动中国》给予郎平的颁奖词掷地有声,“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郎平的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