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片说明书稀释过程中喷到皮肤上怎么办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临床分析_刘立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临床分析_刘立丽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比清(注射用丙戊酸钠)
化学药品处方药医保乙类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
生产企业: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癫痫,在成人和儿童中,当暂时不能服用口服剂型时,用于替代口服剂型。
用法用量:用于临时替代时(例如等待手术时):末次口服给
相关疾病:
,小儿肌阵挛性癫痫
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医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说明书
通用名称:注射用丙戊酸钠
商品名称:
汉语拼音:
主要成份 本品主要成分:丙戊酸钠,辅料为:注射用水(在生产过程中全部移走)4.0L。
性状 本品为白色粉末或冻干块状物。
适应症 本品用于治疗癫痫,在成人和儿童中,当暂时不能服用口服剂型时,用于替代口服剂型。
主治疾病 癫痫,小儿肌阵挛性癫痫,拉福拉病
规格型号 0.4g
用法用量 用于临时替代时(例如等待手术时):末次口服给药4至6小时后静脉给药,本品静脉注射剂溶于0.9%生理盐水,或持续静脉滴注超过24小时,或在最大剂量范围内(通常平均剂量20~30mg/kg/日)每日分四次静脉滴注,每次时间需超过一小时。需要快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维持时:以15mg/kg剂量缓慢静脉推注,超过5分钟;然后以1mg/kg/hr的速度静滴,使血浆丙戊酸钠浓度达到75mg/L,并根据临床情况调整静滴速度。一旦停止静滴,需要立刻口服给药,以补充有效成份,口服剂量可以用以前的剂量或调整后的剂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1.先天性与家族性/遗传性异常。(见妊娠和哺乳)。2.肝胆系统异常:罕有肝功能不全(见注意事项)。3.胃肠道系统异常(恶心﹑胃痛和腹泻)一些病人常常发生于治疗开始阶段。这些异常通常在继续服药几天后消失。4.罕见有胰腺炎﹑有时为致死性的报道。(见注意事项)。5.代谢异常:罕有低血钠。6.神经系统异常。7.意识模糊:报道丙戊酸钠治疗中有些病人出现木僵或嗜睡,有时导致一过性昏迷(脑病)。上述症状孤立或与治疗中惊厥发生率增加有关,终止丙戊酸盐治疗或降低剂量后会减轻。当联合治疗(特别是与苯巴比妥合用)或加药过快时,上述症状的报道较多。还有极罕见的病例报告出现可逆性痴呆,其与可逆性大脑萎缩有关。报告出现孤立的还有可逆性帕金森氏症。偶有共济失调报道。经常有一过性和/或剂量相关的体位性震颤和梦幻的报道。常常出现孤立的中度高血氨症而不伴有肝功能检测结果变化,此情况无需终止治疗。高氨血症伴发神经症状也曾见报道。对这些病例应考虑进一步检查。(见注意事项)。8.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血小板减少症发生较多,罕有贫血﹑红细胞肥大﹑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的报道。偶有纤维蛋白原减少或出血时间增加的病例报道,通常没有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尤其在使用高剂量(丙戊酸盐对血小板聚集的第二个阶段具有抑制作用)的患者中。(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9.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皮肤反应如皮疹则较少见。极少数报道称一些病人可能会出现中毒性表皮坏死溶离,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多形性红斑。常有一过性和(或)剂量相关的脱发报道。10.生殖系统异常:有停经和月经周期不规则的病例报道。11.血管异常:有血管炎的报道。12.耳异常:罕有可逆性或不可逆性听力丧失的报道;然而尚没确立因果关系。13.肾脏和泌尿系统异常。个别报道有与接受丙戊酸治疗有关Fanconi综合征但尚不清楚其作用机制。极罕见遗尿症报道。14.免疫系统异常:有过敏反应的报道。15.一般异常和给药处的变化:罕有非严重性外周水肿的报道。也会出现体重增加。体重增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应小心监测。(见注意事项)。静脉内给予巴德金,注射几分钟后会出现恶心和眩晕,此反应几分钟后会自然消失。
禁忌 1.急性肝炎。2.慢性肝炎。3.有严重肝炎的病史或家族史,特别是与用药相关的。4.对丙戊酸钠过敏。5.肝卟啉病。6.合用甲氟喹。
注意事项 1.特殊警告。局部组织坏死的危险。应严格用静脉给药途径,不可肌肉注射。2.肝功能不全。发生的条件。非常罕见严重肝功能损伤包括致死性的病例报道。癫痫治疗的经验表明:风险最大的患者是婴儿,特别是在使用多种抗惊厥药物联合治疗时,3岁以下及那些有严重发作的儿童,尤其是患有脑损伤,精神发育迟缓和/或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或变性疾病。3岁以后以上情况发生明显减少,并随年龄逐渐降低。大多数病例中,这种肝脏损伤发生在治疗的前6个月。3.提示症状。临床症状对早期诊断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下列有风险的患者中出现黄疸的情况时应老虑。(1)非特异性症状:通常突然发作,例如无力、厌食、虚弱感和嗜睡,有时与反复呕吐和腹痛有关。(2)癫痫患者症状复发。应告知患者(或孩子的家人),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应马上进行临床体检和肝功能的生物学测定。4.检验。(1)应在治疗前测定肝脏功能,并在开始治疗的前6个月内定期监测。(2)在常规检查中,反映蛋白合成、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的检验关系最密切。(3)如果确定存在异常低下的凝血酶原时间、特别是合并有其它生物学异常(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水平显著降怔;胆红素浓度增加及转氨酶升高)时,需要停止德巴金治疗。(4)作为预防,如果合并使用水杨酸,由于本品与后者具有相同的代谢途径,也应停止本品治疗。5.胰腺炎:曾报道过有极少数的病人出现严重的、甚至致命的胰腺炎。这种致命的危险在儿童中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危险有所下降。严重的癫痫发作,神经损害或抗癫痫治疗可能是导致重症胰腺炎的危险因素。胰腺炎伴发的肝功能衰竭则增加了致死危险。6.警告。(1)应在治疗前测定肝脏功能(见禁忌),并在开始治疗的前6个月内定期监测,尤其对于危险病人。就如大多数抗癫痫药物,应注意肝脏酶水平的轻微升高,尤其在治疗开始阶段,但通常是一过性和独立性的,无临床征兆。推荐在这些患者中进行更深入的生物学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适当时可考虑调整剂量,并重复以上检测。(2)3岁以下的孩于使用德巴金时推荐单剂治疗,但在这种患者开始治疗前应权衡德巴金的可能益处与其肝脏损害或胰腺炎的风险。由于存在肝脏毒性作用,3岁以下儿童应避免合用乙酰水杨酸。(3)在治疗前、手术前或者发生自发性淤伤或出血时。应做血液化验检查(如血细胞计数、出血时间及凝集试验)。(4)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减少剂量。由于血浆浓度监测可能会导致误导,剂量应根据临床监测进行调整。(5)尽管在用药过程中极少观察到免疫学异常,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应权衡可能的益处和风险。(6)曾报道过有极少数的病人出现胰腺炎。对急性腹痛的患者应给予快速的医疗检查。若胰腺炎诊断成立,丙戊酸应立即停用。(7)若怀疑患者有尿素循环酶缺陷,在治疗前应作代谢方面的测查,因为丙戊酸有致高氨血症的危险。(8)所有病人在接受丙戊酸钠治疗前都应了解存在体重增加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它的发生。(9)育龄妇女:由于本品对孕妇有风险,可能怀孕的癫痫妇女应接受足够的咨询。7.对驾驶及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应警告病人可能出现嗜睡的风险,尤其在抗癫痫药联合治疗或合用苯二氮卓时(见药物相互作用)。8.使用注意。(1)将溶剂注入瓶中,溶解粉剂并抽出适当剂量。(2)本品静脉注射剂应在使用前才溶解,溶解后应在24小时内用完。采用完的部分应销毁。(3)本品静脉注射剂可直接静脉慢推或静脉滴注,如需滴注其它药物,本品应使用单独静脉通道。以下溶液与本品静脉注射剂物理化学性质相容。0.9%生理盐水。5%葡萄糖。10%葡萄糖。20%葡萄糖。30%葡萄糖。葡萄糖盐水,2.5g葡萄糖+0.45gNaCl/100ml。萨姆(THAM),3.66g+0.172gNaCl/100ml。可将400mg本品静脉注射剂加入500ml上述溶液中(萨姆溶液为250ml)。静脉注射剂可经PVC、聚乙烯,或玻璃瓶等容器输注。
药物相互作用 1.丙戊酸对其它药物的作用。(1)神经阻滞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及苯二氮卓类药。德巴金可以增强其它精神药物的药效,如神经阻滞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及苯二氮卓类药;因而建议作临床监控并适当调整剂量。(2)苯巴比妥。德巴金可提高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抑制肝脏合成代谢所致),并且会出现镇静作用,特别是儿童。因而建议在联合用药的最初15天内进行临床监控,一旦出现了镇静现象,就应立即降低苯巴比妥剂量,并适时监测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3)扑米酮。德巴金会提高扑米酮的血药浓度,同时也加重它的不良反应(如镇静);长期服用此种现象会消失。因而建议进行临床监控,适时调整剂量,特别是在联合治疗的初期。(4)苯妥因。德巴金会降低苯妥因的总血浆浓度。另外丙戊酸可提高游离形态的苯妥因的血浆浓度,并可能出现药物过量的症状(丙戊酸从血浆蛋白结合位点上把苯妥因置换下来并降低它的肝脏代谢过程)。因而建议进行临床监控;测定苯妥因的血浆浓度时,游离形态的苯妥因应得到检测。(5)卡马西平。曾有过丙戊酸与卡马西平联用时出现药物中毒的报道,因为丙戊酸可以加强卡马西平的毒性作用。因而建议进行临床监控,适时调整剂量,特别是在联合治疗的初期。(6)拉莫三嗪。丙戊酸可抑制拉莫三嗪的代谢,延长其半衰期,因而要适时调整药物剂量(降低拉莫三嗪的剂量)。建议但还需证实:联用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可能增加皮疹的风险。(7)齐多夫定。丙戊酸可提高齐多夫定的血浆浓度,加强齐多夫定的毒性作用。(8)尼莫地平(口服,静推,静滴)。由于增加尼莫地平的血浆浓度(丙戊酸使其代谢减缓),使其作用加强。2.其它药物对丙戊酸的影响。(1)有酶诱导作用的抗癫痫药物(如苯妥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会降低丙戊酸的血浆浓度。联合治疗时应根据血药浓度来调整药物剂量。(2)另一方面,苯丙氨酯与丙戊酸盐联用可以提高丙戊酸盐的血浆浓度。丙戊酸盐的剂量应进行监控。(3)甲氟奎会增加丙戊酸代谢和产生惊厥效应;因此癫痫发作可发生于联合治疗的患者。(4)丙戊酸与血浆蛋白结合力高的药物(如阿斯匹林)合用时,游离形态的丙戊酸的血浆浓度会上升。(5)与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药合用时,要密切监测凝血率。(6)与西米替丁或红霉素合用时,丙戊酸的血浆浓度会上升(抑制肝脏代谢的结果)。(7)卡巴青霉烯类(帕尼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可观察到丙戊酸血浆浓度降低,后者有时与惊厥有关。若要使用这些抗生素,建议密切(8)观察丙戊酸的血液中浓度。(8)丙戊酸与托吡酯合用,会发生高氨血症和脑病(通常由丙戊酸引起)。需密切临床和实验室监测。3.其它形式的相互作用。丙戊酸钠通常没有肝药酶诱导作用;因此,在接受激素避孕的妇女中,本品不会降低激素类避孕药的疗效。
有效期 24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
生产企业 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热门药品咨询病友点评专家点评
问07-19 09:07:49
答你好,这个具体的用法当地医生指导下用药,根据孩子的公斤体重计算[详情]
问12-05 13:47:56
答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癫痫,在成人和儿童中,当暂时不能服用口服剂型时,用于替代口服剂型。不良反应:1、注射最初几分钟,会有恶心和眩晕,但几分钟后症状会自行消失。[详情]
问05-17 11:18:31
答病情分析:根据你说的情况我们详细分析后,初步印象属于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指导意见:建议最好在当地医院找中医心理精神科医师详细诊断调理,也可以和我们联系,我们是专业的,也可以咨询客服给我们打电话,祝健康幸福快乐[详情]
hehongzhi1980
综合评分:
注射用丙戊酸钠用于治疗癫痫治疗效果很好。注意本品肌肉注射会导致局部坏死症状。注意最好是静脉点滴治疗。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体会
> 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体会
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体会
    来源:毕业论文网
  论文导读:丙戊酸钠。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体会。
  论文关键词:丙戊酸钠,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常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日益受到精神科专业人员的重视。丙戊酸钠,是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属GABA 转氨酶抑制剂,作为一种情绪稳定剂被广泛用于躁狂症的治疗,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6月~2010年6月间住院用丙戊酸钠治疗的30例精神分裂症且具有攻击行为患者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我住院治疗具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38分;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评分总分4分以上。&2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以上;排除脑器质性疾病,无严重心、肝、肾等躯体疾病、癫痫、药物过敏、白细胞减少史及严重的慢性衰退症状等。男26例,女4例,患者平均年龄(32.4&5)岁。病程 (1~8)年,平均病程(4.5&3)年,住院时间0.5~3年,平均住院时间(2&0.5)年。
  1.2方法 治疗以原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持不变护理,其中氯丙嗪15例,氯氮平8例,利培酮5例,喹硫平2例。加用丙戊酸钠,起始剂量为0.6g/d,平均剂量1~1.2g/d;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用包括言语攻击、对财物的攻击、自身攻击、对他人躯体攻击4个分量表的MOAS各评定一次。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共18项,分别计算加权分及5个因子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各评定1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末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常规1次。
  2 结 果
  2.1治疗前后患者在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5个因子分比较无显著变化。30例治疗后MOAS比较:降至0分者8例,占26.7%,不同程度改善者10例,占33.3%,无改变12例,占40%,总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60%。
  2.2不良反应 加用丙戊酸钠后,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5例(16.67%)患者在治疗开始的2周出现轻度胃肠反应,饮食差, 恶心,8例(26.67%)患者出现椎体外系症状,7例(23.33%)患者出现嗜睡、口干、头痛,4例(13.33%)患者出现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减轻或消失。无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者模板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有研究显示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更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往往与命令性幻觉、被害妄想、易激惹、猜疑、敌意和怪异行为有关;经抗精神病药治疗,大部分患者其攻击暴力行为会好转或消失,但对部分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疗效不是很理想。临床上常联合应用苯二氮革类药物治疗,可短时间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和激惹,但苯二氮茧类药物较快耐受、镇静和成瘾性的问题不易解决。有报道采用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可快速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冲动攻击行为[1]。另外,神经松弛剂氯丙嗪、氟哌啶醇急性期应用虽有良好效果,但较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近年来,抗癫痫药丙戊酸钠作为心境稳定剂被广泛应用精神疾病治疗中,丙戊酸钠可强化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2]。本研究结果显示:合用丙戊酸钠治疗具有兴奋躁动或攻击暴力行为、对抗精神病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有效率为60%得以控制或显著改善。Casey等通过多中心的双盲研究实验也发现,用奥氮平或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钠比单一用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起效速度快、疗效好,可不增加抗精神病药的剂量,缩短了住院时间护理毕业论文护理毕业论文,安全有效,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丙戊酸钠可强化不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单一治疗时无效,这些效应显然不能为稳定心境、减少冲动或抑制攻击所解释,而是改善了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如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本组8例以氯氮平长期治疗,仍具有攻击行为,加用丙戊酸钠1~2周后攻击行为得到控制。原因可能是合用丙戊酸钠后提高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3],阻断了电压敏感钠通道,减少神经递质释放,强化了不典型抗精神病药阻断 D2和5-HT2A受体的效应有关。本资料中加用丙戊酸钠后,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常见轻度胃肠反应,椎体外系症状,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减轻。无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者。
  总之,丙戊酸钠可强化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可不增加抗精神病药的剂量,安全有效,患者有很好的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杨孔军,刘铁榜,杨海晨,等.MECT联合治疗伴兴奋攻击行为的难治性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485-486.
  [2]左代英,吴英良.抗癫痫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精神医学,)62-65
  [3]贾晓.丙戊酸钠对氯氮平血液浓度和疗效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310-311.
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体会相关推荐丙戊酸钠在.抗癫痫药物中的地位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丙戊酸钠在.抗癫痫药物中的地位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694.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轮融资股权稀释过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