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呐喊中药的主旨提出问题一个问题

呐喊主要内容及主旨和主要人物_百度知道> 报纸文章
日中医药67版
23:20:24 | 来源:医药卫生网 |
李振华:中医的根不能丢
报告人:郭 文(学生)
&& 李振华 &&
&&& ★首届国医大师
&&& ★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
&&&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 我叫郭文,是李振华老师的学生。今天,我给大家倾吐的是恩师&&李振华一辈子的心声:&中医的根不能丢。&
&&& 去年10月,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凭借研发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同时,社会各界为之欢欣鼓舞。而屠呦呦提炼青蒿素的方法,正是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的灵感。
&&& 10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在1000多年后还能指导今人做出重大科学发现,这提醒人们,中医药该有多少宝库等待我们去发掘啊!同时,这也让我想起了李老师时常说的话:&中医的根不能丢!&
&&& 回顾70多年的行医生涯,李老师感到最自豪的一点儿就是,他从来没有偏离过中医方向。
&&& 李老师出生于中医世家,年幼时就对中医产生了很大兴趣,是闻着药香味儿长大的。
&& 在他16岁那年,豫西发生大旱,饿死的人不计其数,同时,又暴发了霍乱疫情。此时,正在读高中的李老师,遵从父命,辍学从医。随后,他便与父亲全力救治患瘟疫的老百姓。李老师白天跟随父亲四处为患者治疗疾病,晚上便在煤油灯下苦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书。
&&& 目睹父亲用中医、中药治愈了大量危重病人,他进一步被中医药的魅力所折服。
&&& 他心想,中医用一根银针、一把草药等,就能消除患者的痛苦,真是奥妙无穷。中医以完整的体系独立于世几千年,博大精深,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 从那时起,李老师就决心把中医当成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并将它传承下去。
&&& 使李老师难以忘怀的事情,是在两次传染病疫情暴发的过程中,医务人员使用中医、中药为群众治疗疾病,并能够屡获奇效,在控制疫情中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
&&& 1956年年底,洛阳地区暴发了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李老师与其他医疗队成员一起冒着大雪,抢救了许多危重病人。其中,一个32岁的女病人,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生命危在旦夕。李老师及时、果断使用具有清热解毒、熄风透窍的银翘散、白虎汤加减,并让患者加服安宫牛黄丸。第二天,患者的症状就有所好转,且神志清醒。随后,李老师先后治愈了近百名流脑患者,与其他医疗队成员一起及时控制了豫西地区的疫情。
&&& 其他发生流脑疫情的地区,当地中医也纷纷采用李老师的治疗方法,有效地控制了流脑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 1970年夏秋季节,禹县(今河南省禹州市)暴发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当时,李老师随着河南中医学院的医务人员备战、疏散在此。随后,他带领医疗小组,来到集中收治病人的一个药行,只见患者躺了一地,哭声一片,一些患者家属为了请医生为患者治病,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
&&& 其中,病情最严重的是一个19岁的小伙子,已经深度昏迷好几天了。他的哥哥哭诉:&弟弟刚结婚7天,妈妈又病重躺在床上。如果弟弟走了,这日子就没法过了呀&&&李老师含着眼泪为患者治疗疾病,经过&望、闻、问、切&后,即刻开出了药方:清瘟败毒饮和安宫牛黄丸,并亲手煎好药,看着患者把药服下。
&&& 第二天,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神志也清醒了;第五天,患者能吃饭了;第七天,患者就能走路了。经过李老师治疗的其他病人,病情均有所好转。几天前,药行里还哭声一片;此时,药行里回荡着一阵阵欢笑声。
&&& 随后,李老师与医疗小组共同治疗了132个乙脑患者,治愈率达92.7%。针对25个患儿的偏瘫等后遗症,他采取针、药并用措施,经过精心治疗,患者均痊愈。因此,当地老百姓称李老师为&小神仙&!
&&& 之后,李老师就更加热爱中医,认为中医学博大精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宝库的钥匙,他深信,只要有挖掘宝库的毅力,绝对能创造出中医药奇迹!
&&&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相当棘手的消化道疾病。国外研究者认为,这种病是&癌前病变&,胃黏膜的修复不可逆转。然而,李老师根据自己的脾胃病学说,创立并制成香砂温中汤和沙参养胃汤,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率达98.7%,治愈率达74%。他在对1000多名患者的治疗、随访中发现,坚持服药的病人没有一例转为胃癌的,这证实了国外研究者对此病的认识是不确切的。
&&& 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病人中间,李老师都具有很高的威望。现在,随着年事已高,又患有严重的冠心病,李老师不经常坐诊,把主要精力放在带徒弟、指导学科建设方面。但是,慕名而来的病人依然络绎不绝。只要有病人找上门来看病,李老师就是病倒在床上,也会坚持躺着给病人诊断疾病。
&&& 那是前年的冬天,李老师的冠心病发作,病情比较严重,以致躺在床上不能起来。一天,我在他的家里,负责照料李老师,晚上8点多,忽然有人敲门。我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领着一个有气无力的小伙子来看病。经过询问,我知道这对父子是从灵宝市的一个村庄赶来的。小伙子莫名高热20多天,在全省大小医院看了一个遍,仍然不能治愈。当天,小伙子高热到40摄氏度,快虚脱了。父子俩是在报纸上看到有关李老师的报道后,经过多次咨询,就来找李老师看病。
&&& 李老师本来就年迈、体弱,小伙子又是高热病人,老人一般不宜接触高热病人。当我犹豫不决时,李老师听见了外面的情况,便问:&是谁呀?&我回答:&是来看病的。&李老师不顾劝阻,挣扎着就要起床。我们拗不过他,只好扶起他,将他搀扶到客厅,让他给病人诊治疾病。待李老师气喘吁吁地为病人看完病,早已累得满头大汗。
&&& 送走父子俩,李老师告诉我:&病人都找到家里了,我们无论如何也得给他看病。作为医生,不能拒绝病人。&我不禁为之动容,几乎是流着泪聆听老师的教诲。
&&& 没过多久,李老师在卫生间里不慎跌倒,导致髋关节骨折,我们及时把李老师送至医院,并做了相关手术。术后,李老师出现了心衰症状,被医务人员推进了重症监护室(ICU),进行观察。
&&& 李老师在ICU躺了两天,有一位从广州来的病人找李老师复诊。那是一位患有重症肌无力的姑娘,服用李老师开的药后,治疗效果很好,想继续接受治疗。
&&& 病人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看病,我们不敢不告诉李老师。没想到,他一听到病人的情况,立即让病人来到他的病床前。于是,他躺在病床上,并戴着呼吸机、助听器,用力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病人的症状。然后,口述药方,他每说完一个字,都要歇一会儿。病人感动得泪如泉涌,哽咽着说:&李教授,求求您别说了,我们改天再来让您看病&&&李老师却坚持用尽全身气力,说完了那张处方上的每一味药。
&&& 病人拿着这张珍贵的处方,泪流满面。同时,我们既感动又心疼李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是在用生命诠释一位医者的天职啊!
&&& 随后,待病情有所好转,李老师就开始在病床上帮助我们改病案、改论文等,并手把地指导我们临证的技巧。
&&& 李老师之所以这么拼命地工作,正是要履行中医药事业发展、传承的使命。
&&& 近年来,中医缺少新理论、新发现,出现中医理论知识淡化、思维方式淡化、中药西化等问题。李老师时常告诉我:&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自信、不懂中医,那么中医拿什么传承,靠什么发展呢?&
&&& 如今,已经92岁的李老师,不顾病痛的折磨、行动的不便,依然坚持为病人看病,并勤于带教,关注中医药立法的许多问题,时刻心系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他的行动影响着无数人,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古人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我却在36岁时依然弃文从医,跟着李老师学习中医学,受益匪浅。
&&& 中医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中医要传承,传统不能丢。我愿意与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同仁一起,紧随李老师的脚步,把中医的根留住!
唐祖宣:执着追求 成就传奇人生
报告人:崔松涛(学生)
&& 唐祖宣 &&
&&& ★第二届国医大师
&&& ★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
&&&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中医药学术发展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 我叫崔松涛,是第二届国医大师唐祖宣的弟子。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执着追求 成就传奇人生。
&&& 唐老师是活跃在中医药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小学毕业,却晋升二级教授,并被南京、江西等地中医药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他从中医学徒做起,没有学位,却最终成为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他只是在县级中医医院工作,全国10家大医院却为他设立了&唐祖宣学术研究室&;他从农村走来,只是一名中医大夫,却数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成就了他的传奇人生呢?答案是执着追求。
&&& 唐老师出生于医圣张仲景的故里&&河南省邓州市,他出身贫寒,在母亲怀着他6个月时,父亲就病逝了,所以他从小就立下学习中医、济世救人的宏愿。17岁那年,他很荣幸地遇到老中医周连三,并拜他为师。在恩师周连三的引领下,他从中医学徒做起,开始步入中医的神圣殿堂。从此,唐老师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
&&& 周连三没有儿子,当时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就独居在医院的偏房里。唐老师待恩师如父,主动承担起照顾周连三生活起居的任务。他和恩师同吃同住,早晚侍奉左右,每天洗衣做饭、端屎倒尿,再脏再累也毫无怨言。一次,恩师高热一天一夜未退,昏睡在床上。唐老师守候在恩师床前,寸步不离。夜里,看着恩师虚弱的身体、干裂的嘴唇、憔悴的面孔,他眼前浮现出父亲的面容,忍不住泪流满面。第二天早上,体温恢复正常的周连三看到哭睡在枕边的唐祖宣,他觉得就像看着自己的儿子一样,甚至比亲生儿子还亲,也禁不住淌下了两行热泪。
&&& 从1959年到1969年,唐老师跟师学习10年,也整整侍奉恩师10年。最后,唐老师像亲生儿子一样,为恩师周连三养老送终。
&&& 在跟师学习的10年里,唐老师在恩师的言传身教下,矢志不渝,如饥似渴地学习。由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他刚开始学习中医古代典籍时十分吃力。他就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每天晚上都在微弱的灯光下,边读、边抄、边背,饿了,啃口馒头;渴了,喝口开水;困了,就趴在桌子上小睡一会儿,醒来后继续学习。他每天晚上都要到凌晨1点才休息,第二天早上5点就起床,继续学习。最后,他硬是将《伤寒论》中的397条原文、113个方子;《金匮要略》中的25篇、262个方子,认真地誊写了一遍,并将主要条文背得滚瓜烂熟。只有他自己清楚,他是付出了比常人10倍、20倍的努力呀!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唐老师孜孜不倦,磨剑十年,开始叱咤杏林;唐老师辛勤耕耘,傲寒十年,终于香飘医苑。
&&& 1965年,唐老师在《中医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自此声名远扬。医院的病区里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他每天都非常忙碌,也就在那时,他养成了&三快&的习惯:&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即便是现在,同他一起走路,我也很难跟上他的步伐。
&&& 唐老师整天痴迷于周围血管病研究。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老年脱疽截肢及残疾率高达70%以上,病人极为痛苦。1973年,他率领9名骨干医生组成科研攻关小组,率先尝试对该病进行中医分类、命名以及固定方剂。为了仔细观察、记录每一位病人用药后的病情变化情况,每到晚上,他就守候在病房里。一天凌晨,一位病人在剧痛中醒来,当他第一眼看到站在病床前的不是自己的亲人,而是唐老师时,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感动得失声痛哭。同时,哭声也惊醒了病区里其他病人。他们看到了疲惫不堪的唐老师,看到了他那双布满血丝的双眼,看到了他因长期劳累而黑瘦的面容,病人们都感动得流泪!
&&& 随后,唐老师开始逐个询问病人疼痛的部位、疼痛的程度、服药后的感觉等。他问得很细,记得很认真。湖北省枣阳市的一位病人深情地说:&唐大夫,看到您彻夜守护在我们身旁,我的疼痛就减轻了好多。您这样尽心尽力地给我们治病,也得爱护自己的身体啊!&
&&& 最终,唐老师首次把脱疽病分为4个类别,并提出了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且研制出了通脉一号方剂,有效率达95%,让无数老年脱疽病人避免了截肢之苦。
&&&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唐老师执着跋涉,终于闯出了一条新路;唐老师顽强攀登,终于实现了人生的跨越!
&&& 唐老师一生情系中医,深深地热爱和执着于祖国中医药事业。担任全国人大代表20多年,他为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奔走呼吁,呕心沥血。
&&& 2008年年底,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在公布的当天晚上,唐老师经过细读后,其基本内容不涉及中医药,他痛心疾首,忧心忡忡:&几千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怎么能抛开中医搞医改呢!&他顾不上吃晚饭,当即决定,要连夜给国家领导人写信。由于唐老师年事已高,戴着老花镜,铺开宣纸,拿起毛笔,一笔不苟地写信。因为是手写,难免有失误之处,哪怕是写错一个字,他都要从头再来。看着唐老师深邃而忧虑的眼神,专注而疲惫的身影,我们感动了,眼圈红了,就劝他:&唐老师,您年龄大了,先吃饭,或者明天再写也行。&他一听就急了:&不行,不写完这封信,我怎么能吃得下去饭,睡得好觉啊!&
&&& 就这样,3000多字的信,他工整地写了3次才算满意。当时,我不解地问:&唐老师,怎么不用电脑打印出来啊,多快!&他说:&你不懂,我这是用老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给国家领导人写信,这字里行间都带着我对中医药事业的深厚感情,意义不一样啊!&等写完信,已经是凌晨1点了。
&&& 最终,这封信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并分别做出批示。随后,国家正式出台的医改文件以及配套文件,都有了中医药的内容。
&&& 20多年来,唐老师为中央领导人写了68封信,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建议1067件。其中,涉及中医药方面内容的有430件。这些年,他在中医药机构建设、人才建设、体制建设,尤其是中医药立法等方面摇旗呐喊,为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今年,唐老师已经75岁了,仍然以饱满的热情、执着的精神,不知疲倦地奋斗在中医药事业的第一线,续写着自己的传奇人生。他说:&中医药事业是我一生的追求,是我的生命,我要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
张磊:哪里有病人 哪里就是诊室
报告人:李 冕(同事)
&&& 张 磊 &&&
&&&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 ★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时常让我想到我的老前辈张磊老师。张磊老师从医几十年,心怀仁爱,治病救人。张磊老师一心追求医道,造福无数病人。即使在担任原河南省卫生厅(现为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厅长时,他也要总揽全局、规划蓝图、开创新局面。他不忘初心,在忙碌之余坚持为病人诊治疾病。
&&& 1988年,张磊老师从原河南省卫生厅退休不到一周,就来到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诊室,重新为病人诊治疾病,一直到今天。张磊老师在一首诗中写出了当时的心情:退政谁云无事事,重操医技镜新磨。
&&& 张磊老师善于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找他看病的人常常踏破门槛。不少病人为了挂张磊老师的号,凌晨就抱着被子、拿着凳子到医院排队。现在采取预约挂号措施,每当张磊老师坐诊的号放出来,总会在一两分钟内被抢光。很多病人连续1个月都预约不上他的号。有的病人等不及了,就直接来到张磊老师的诊室。
&&& 那是2008年的夏天。一天,79岁的张磊老师看完最后一名病人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在学生的搀扶下,张磊老师刚要离开诊室,却被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拦住了。老人不说话,就跪在张磊老师的面前,双手紧紧抓住张磊老师,激动地说:&张大夫,求求您救救我的女儿吧!她得病两年了,这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啊!&原来,这位老人的女儿患的是精神分裂症。学生们都劝张磊老师先吃午饭,或者改天再为病人看病!可是,张磊老师却又走进了诊室。
&&& 等张磊老师为老人的女儿&望、闻、问、切&并开好处方,时间已过去了1小时。病人父女满意而归,可张磊老师却因为劳累过度,晕倒在诊室里。
&&& 后来,这位老人的女儿服用张磊老师开的药后,病情逐渐有了好转,每周都会来医院复诊。张磊老师了解到她家的经济比较困难后,决定为她免挂号费。这挂号费一免就是3年!
&&& 张磊老师经常说:&能多看一个病人就多看一个。咱多抬一次手,病人就少跑几百里路,少花冤枉钱;咱少休息一会儿,不算啥!&
&&& 在医院为病人看病,张磊老师还觉得不够。病人口口相传的是:&张磊医师小方治大病,而且对找上门儿看病的病人来者不拒,分文不取。&一传十,十传百,有些疑难杂症病人、急危重症病人,在医院实在等不到张磊老师看病,就直接找到张磊老师家。
&&& 有一次,张磊老师下班回到家时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可他前脚进屋,后脚就跟进来一名30多岁的女病人。
&&& 张磊老师早就习惯了这种场景,赶紧招呼病人,并询问情况。病人面色苍白、有气无力地说:&张大夫,您给俺看看病吧,俺高热十几天了,连续打针、吃药、输液,病情咋不见好转?俺快撑不住了&&&原来,病人连续十几天高热39摄氏度或者40摄氏度,尝试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效果,就从平顶山农村来到张磊老师的家中。张磊老师顾不上吃饭,赶紧让病人坐下来,经过&望、闻、问、切&之后,开出药方:柴葛解肌汤。病人下午到医院取了药,1剂药还不到10元钱。病人服药后,当天晚上症状就减轻了。
&&& 还有一次,晚上9点多了,一名严重便秘病人找到张磊老师。该病人住院治疗1个月也不见效,肚子胀得像面鼓,躺也躺不住,坐也坐不下。张磊老师马上给病人开出了半夏泻心汤方。第二天,病人的便秘就好了。
&&& 就这样,一天到晚到家里找张磊老师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到过张磊老师家的人都知道,他家的客厅、餐厅、书房常常挤满病人,简直比诊室里候诊的病人还多!
&&& 我们计算过,张磊老师在家使用的处方笺跟他在医院的使用量持平。也就是说,他在家看的病人,跟在医院一样多。医院是张磊老师的大诊室,家就是他的小诊室。一天24小时,他除了休息外,所有的时间全留给病人了。
&&& 张磊老师说:&病人找到家里,说明真需要咱的服务。当个医生,不管啥时候,被病人需要都是最大的快乐。&
&&& 记得有一次,张磊老师坐诊到下午1点多,已经十分疲倦了。诊室外还有两名病人等着。其中1人实在不忍心看已经年过八旬的张磊老师再加班看病,就趁张磊老师给第一个病人看病时,悄悄地离开了。张磊老师看完第一个病人后,才发现另一个人走了。
&&& 说来也真是巧。第二天,张磊老师坐公交车的时候,碰巧遇到昨天没来得及看病的病人。他在公交车上就开始询问病人的情况。因为公交车上嘈杂,张磊老师等车一靠站就带着病人下了车。就在立交桥下的一小片空地上,年过八旬的张磊老师直接蹲下来为病人看病,这一蹲就是半小时。
&&& 这名病人后来复诊的时候说:&张医生对俺的好,俺一辈子都忘不了。&
&&& 多少年过去了,从张磊老师退休后悬壶济世以来,这样的例子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但是,张磊老师却从来都是淡然处之。他认为自己做的只是最平凡的事,是职责以内的事。所谓医者仁心,医乃仁术。张磊老师常把医圣张仲景挂在嘴边,提醒学生千万不要随波逐流、迷失本心,而应该向先贤们看齐,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发展中医,造福病人。
&&& 2015年7月,河南中医学院为张磊老师举办了他的医学人生专场报告会。当着台下数百名听众和媒体同仁,张磊老师留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是我的诊室;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付出一生,我无怨无悔!
李发枝:给艾滋病病人生活的希望
报告人:徐 展(同事)
&&& 李发枝 &&&
&&&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 ★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组长
&&& ★河南省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
  & 我叫徐展,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一名普通职工。我来到该院的时间不长,却知道了许多老中医的事迹。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李发枝老师14年来一心救治艾滋病病人的故事。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河南省部分地方集中出现艾滋病疫情,仅尉氏县大营镇枣朱村就有几十人是艾滋病病人。
&   拿贾先生来说吧,2002年,他被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并发空泡性脊髓病,站不稳,走不成路,只能在地上爬。家人对他也不抱希望了,连棺材都给他准备好了。
&   可是,就在几天前,人们看见贾先生拿着砖头、瓦刀在给邻居盖房子。他欢快的笑声、灵活的动作,让人丝毫看不出他是一个艾滋病病人。
  & 正是李发枝老师让贾先生重新站了起来,活得像个正常人。
&   那是6年前的一个周二,村里人听说李发枝老师下乡巡诊,左邻右舍就把贾先生抬到了义诊现场,看看他还有没有救。经过李发枝老师的诊治,5个月后,贾先生神奇地站起来了,一直到今天。
&   尉氏县艾滋病高发的村子里,前些年每年都要死十几个人,但是近几年来死亡率大幅下降,甚至零死亡。许多病人不仅活着,还恢复了劳动能力,在家种地、养猪,或打个零工,养家糊口没有问题。
&   他们深深地感激李发枝老师。
&   14年前,李发枝老师义无反顾地投入艾滋病病人救治工作!14年后,成百上千的艾滋病病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   时间回溯到2002年。当时,很多艾滋病病人出现了各种并发症,生存质量低下;有的病人受不了抗病毒药的不良反应,依从性低。对此,原河南省卫生厅决定尝试从中医药治疗上想办法。
  & 这就需要紧急成立中医专家组对艾滋病进行研究和治疗。
&   万事开头难。艾滋病治疗在中医史上一片空白,许多中医从业人员听都没听说过,更别说治疗了。紧要关头,这个重任落到了德高望重、临证经验丰富的李发枝老师身上。
&   这时,李发枝老师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在一般人看来,辛苦了大半辈子,他可以减少门诊量,在家享享清福了,再加上艾滋病具有传染性,是个医学难题,大多数人躲都躲不及,何必给自己找麻烦?抛开风险不说,治疗该从何处下手?万一治疗效果不好,又该怎么交代?
  & 一个个难题摆在李发枝老师的面前,让他纠结不已。但是,当他赶到新蔡县,看到那50名艾滋病病人时,他把一切顾虑都抛开了。病人太痛苦了,免疫力低下使得他们各种疾病缠身,瘦得皮包骨,少气无力,走500米路都要歇好几次!
&   行医几十年,李发枝老师最见不得的就是病人受苦。现在,50名艾滋病病人站在他的面前,无声地诉说着他们的恐惧和绝望。作为一名医生,这个时候怎能只考虑自己的进退呢?
&   就在村卫生所的院子里,李发枝老师坐在艾滋病病人中间,挨个儿把脉问诊,查看体征、舌象,询问病史,一口气忙到了天黑。
&   带着几十名病人的病历,李发枝老师开始了研究艾滋病的漫漫长路。他一遍遍在脑海里回放病人的病情,一头扎进文献堆里,翻遍能找到的资料,苦思冥想。
&   废寝忘食几个月后,李发枝老师对艾滋病有了初步认识。他认为,艾滋病跟中医里的虚劳病最接近。人体感染特殊疫毒后,损伤正气,侵入血液,导致各种虚证。治疗这种病,应该扶正与祛邪同时进行,以健脾益气为主,滋阴养血、祛风清热、化湿解毒。
  & 随后,李发枝老师多次到新蔡县为病人免费看病,并带领专家组夜以继日地研制出一种中药制剂送给驻马店、周口的艾滋病病人,也就是现在造福艾滋病病人的益艾康胶囊。
&   300多名病人服用这个药后,纷纷反馈&身上有劲儿了,能下地干活儿了&。
&   为了改善更多病人的生存质量,2004年,河南省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启动。李发枝老师顺理成章地成为首席专家,带队到全省指导艾滋病治疗工作。
&   其实,年过六旬的李发枝老师并没有巡诊任务,但他主动承担县里的巡诊工作。从此,每周二12点,他都准时从郑州出发,到下面的县级中医医院,为重症艾滋病病人看病。
&   再坏的天气,李发枝老师也要顶风冒雨赶到县里。他经常说,病人那么虚弱,都能从乡下跑到县里等着,咱是个健康人,干的就是治病救人的活儿,有什么理由让病人白等一场呢?
&   记得一个周二,突然下了一场暴雨。眼看已经过了下午两点半,李发枝老师还没到医院。病人想,这么大的雨,老人家今天可能不来了吧!就在病人准备回家时,李发枝老师一头汗一头雨地走进了诊室。
&   原来,由于大雨天道路泥泞,车坏在了路上。李发枝老师等不及修好车,就冒着雨潘叫屑腹锢吹搅苏锸摇
  & 到了诊室,李发枝老师赶紧开始看病。一直忙到下午6点多,他又顶着漆黑的夜色,匆匆赶回郑州。因为还有大量的案头工作等着他,他得拟出全省的艾滋病中医药治疗方案,还要手把手地培训指导其他医生。
  & 有人问他:&您都这把年纪了,还忙得没个白天黑夜的,没个周六周日的,值得吗?&李发枝老师一笑,说:&病人一旦感染病毒,就得携带一辈子。他们发病可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周六周日啊!&
&   多年来,李发枝老师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系统的辨证思路。一套不断完善的中医药诊疗方案在全省推广开来,一个个艾滋病病人经过治疗恢复了活力。
&   但是,艾滋病的并发症依然困扰着李发枝老师,尤其是艾滋病导致的慢性腹泻,全世界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   有一次,李发枝老师巡诊到一个村子,发现病人里少了两名爱开玩笑的妇女。他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她们因为慢性腹泻加重,一周内先后去世了。这让李发枝老师心如刀绞。他觉得愧疚,责怪自己没能挽救这两条生命。当天晚上,回到郑州后,他一夜没睡,把自己关进书房,拼命地查找中医药治疗腹泻的相关文献。之后,他又到多个地方巡诊,重点诊治慢性腹泻。
  & 经过几个月的苦心思索,李发枝老师终于研制出了能控制腹泻的中药制剂泻痢康胶囊。
&   为此,李发枝老师的头发白了一大半,本就清瘦的他体重又掉了好几斤(1斤=500克)。
&   中医药疗效确切,赢得了艾滋病病人的广泛信赖,要求接受治疗的病人日益增多。如今,河南已有6000余名艾滋病病人被纳入中医中药治疗项目。十几家中央主流媒体到尉氏县采访,使河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经验走向全国。
&   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已过古稀之年的李发枝老师仍在默默地跋涉着。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郭光俊:我坚决在农村干上一百年
报告人:郭光俊
&&& 郭光俊 &&&
&&& ★全国劳动模范(2015)
&&&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 ★全国模范乡村医生
&&& ★全国最美乡村医生
&   我叫郭光俊,是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社区的一名乡村医生。我15岁就进入本村卫生所工作。从一名大山中的乡村医生到走上全国最美乡村医生的领奖台,我走过了49年的光阴。这49年来,为了报恩,我从未离开过生我养我的家乡,从未离开过疼我爱我的父老乡亲。
&   我的家乡地处登封少林寺南,在少室山的丘陵地带。在20世纪60年代,这里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非常困难。我记得12岁那年,家乡流行脑膜炎,因为本村没有医生,有的患病儿童因无法得到救治而死亡。我清楚地记得,一次放学回家,我走在我们村的南坡上,看见旁边的乱石堆上扔着十几具用破草席裹着的病死的患儿尸体。那些失去儿女的乡亲们声嘶力竭、痛断肝肠的哭喊声激发了那时的我。我立志学医!我要当一名医生,当一名好医生,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防病治病,减轻他们的痛苦,让他们一辈子都平平安安的。
&   我用家里卖鸡蛋的钱买来医学书籍刻苦自学。我经常跑到卫校,趴在教室外的窗台上听老师讲课。1966年,我又拜登封名医郝世斋先生为师;1971年,又跟随洛阳名医付世杰先生和乔保均先生学习中医。我在洛阳学习期间,正值灾荒年之后,出门没有粮票就无法吃饭。我感激我的父母亲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含辛茹苦,勤俭持家,披星戴月、没日没夜地干农活儿,尽力多挣点儿工分以便给我买粮票、寄钱供我安心学医。使我一辈子难以忘记的是,我在洛阳学习的5年时间里,每逢春节回家,村子里的乡里乡亲总是拿出他们平时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和粮票,用那长满了茧的双手,硬把钱和粮票塞到我的手中,为的是让我努力学习,多学本领,早日学成归来。当时,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我知道不接这钱和粮票就对不住乡亲们的一片心意,只有自己努力学习,才能对得起这期盼学子学成归来、饱含父老乡亲情意的、让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家乡情!
  & 20世纪80年代,我又到登封县(现为登封市)人民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学习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和脑血管病专科知识。学习结束后,我谢绝了两家医院的聘请,放弃了3次去城市办医院的机会,回到了生我养我而又缺医少药的家乡。在村支部的领导下,我亲自挑水担石、拉砖运土,和工匠们一起吃干粮、住工地,建设了能真正为山区人民服务的村卫生所。后来,因为经费不足,我又把自己家几年来卖猪、卖牛、卖粮积攒的给弟弟结婚用的钱全部捐了出来。但是,经费依然不足,村卫生所的房子是盖了又停,停了又盖。经过4年的艰苦奋斗,我们终于建成了一所&设有中医内外妇儿、卫生防疫、偏瘫康复等科室,医疗功能较为齐全&的村卫生所。我想起自己13年的学医之路,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心、培养,忘不了父老乡亲的大恩大德。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感恩乡亲,回报社会。我立下誓言,我要一辈子扎根农村,来报答哺育我、养育我的父老乡亲。
&   一个寒冬的夜晚,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寒风刺骨。已是晚上12点了,五六个人抬着躺在用门板做成的担架上的病人气喘吁吁地来到村卫生所。病人是一个23岁的少妇,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右下腹有压痛和反跳痛,出血浸透了她的衣裤和被褥,又染红了门板&&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我怀疑是宫外孕,建议她马上去县里的医院做手术。我急忙给病人扎上吊针。因为雪大路滑,车辆无法通行,我只好又喊来十几个人轮流抬着门板做成的担架,而我带上抢救药品跟随护送。一路上,病人因疼痛而发出来的声音揪着我的心,我真怕在这寒冬雪夜的半路上,因大出血无法抢救而致病人死亡。此时,雪越下越大,风越刮越急,抢救的药液滴了一瓶又一瓶,而病人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却越来越微弱,越来越微弱&&情况十分危急。而我们这十几个人则踩着快要到膝盖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拼命向县里的医院急奔。3小时后,我们终于将病人抬到县里的医院。经过化验,医生确诊为宫外孕,需要马上手术。因为病人出血量过大,医生说如果再晚来十几分钟恐怕就没命了。那一刻,我又想起了已经印在我心中的一句话,那就是:感恩乡亲,尽职尽责,一辈子当一名保护父老乡亲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乡村好医生!
&   我们村有一名85岁的偏瘫病人郭生(化名),老伴儿是个残疾人,仅有的一个傻儿子又娶了一个傻媳妇,傻媳妇又生了一个傻丫头。在这个3人傻1人瘫1人残的家里,他们的饮食起居非常不卫生,一家人经常得病。我看他们家太困难了,从1976年开始,就义务为他们家送医送药、送米送面、送衣物送被子,到今年已是40年,我从未间断。当中央电视台采访郭生老人时,85岁的老人用双手拉着3个晚辈,面朝北京双膝下跪,重重地磕了3个头,泣不成声地说:&几十年来,政府给俺救济照顾,又给俺盖了新房子。郭医生不收一分钱,治好了我复发4次的偏瘫。党的好政策救活了俺一家人,共产党就是俺的亲爹亲娘!&老人百感交集,放声大哭,举起颤抖的双臂大声喊道:&共产党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为了让乡亲们少花钱或不花钱也能看病,我经常上山采药。根据嵩山盛产的100多种中草药,我研制了一整套土单验方,比如说荆芥配防风治疗风寒感冒,荆芥配二花治疗风热感冒,白茅根、白茅花治疗吐血流鼻血,一味丹参散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等,用于临床是既省事又方便,并且效果好,病人不用花一分钱。1985年秋天,我和弟弟等5人上山采药。因上山上得太高,天黑前下不来山,我心中一慌,不慎踩翻石头,掉下5米多深的悬崖,摔伤了腰椎和肩关节。从那以后,我的腰和肩膀经常麻木疼痛。
  & 如今,我们从原来的小诊所发展成现在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花园式的综合性脑血管疾病防治专科医院,规模比建所初期扩大500多倍,落实了党的各项惠民便民政策,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几十年前那种缺医少药,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看不起病和无地方看病的落后卫生状况。这些都归功于党的农村卫生好政策,归功于各级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关心培养,归功于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行医至今已走过了49个春秋。49年来,我从来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即使是每年的大年初一,我也从不休息;49年来,我身背药箱,走村串巷为村民送医送药,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49年来,为了减少群众的医药费,我上山采药,尽量免费为群众防病治病;49年来,我用中医药治疗偏瘫病人1万多人,有效地保护了农村劳动力;49年来,我以村卫生所为家,一直住在村卫生所内,日夜守护病人;49年来,我们这里的中医偏瘫防治专科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和病人情同兄弟姐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为了农村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报答父老乡亲的哺育之恩,我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一辈子扎根农村,坚决在家乡干上100年。
编辑:一伊
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走进郸城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题的提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