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化痰的食物中草药

哪些中药可以化痰止咳
本文导读:止咳化痰药物是指能够减轻或消除咳嗽、痰浊的一些药物,适用于咳嗽,痰饮气喘等症。
腹痛(pain)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促使患者就诊的原因。腹痛多由腹内组织或…
  一、橘梗
  橘梗为橘梗科植物橘梗的根,含橘梗皂甙,菠菜甾醇及其甙、橘梗酸等;其中橘梗皂甙能刺激粘膜,引起粘膜分泌亢进,使痰液稀释,促使其排出;同时皂甙还有镇咳、镇静和解热的作用;此外,橘梗还具有抗炎作用,因而应用橘梗配伍其它药物咽喉肿痛,伤风,及其它呼吸道炎症,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苦、辛,功能开宜肺气、祛痰、排脓,适用于外感风寒,咽喉肿痛,肺脓疡,咳吐脓血,痢痰等症。 用量:一般3--9克,若干咳无疾者不用。
  二、川贝母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乌花贝母和棱砂贝母的地下鳞茎;内含多种生物碱,其所含的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均有镇咳祛痰作用,故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和急性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结核所致之咳嗽,特别是对上呼吸道感染经控制后仍咳嗽,且吐痰不利者,服用川贝母粉或川贝片疗效更佳。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清热散结,适用于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喉痹肺痿,瘰疠,乳痈等。 用量:一般3--9克,可研为细粉,随汤药冲服,每次0.5一1.5克。
  三、马兜铃
  马兜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和马兜铃的果实;内含马兜铃碱,木兰碱,马兜铃酸等;研究证实,马兜铃有抗菌作用,对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剂的祛痰和舒张平滑肌的作用;所含马兜铃酸还有抗癌、抗感染及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的作用;此外,马兜钤还具有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微辛,功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肺热咳喘,痰壅气促,肺虚久咳,咯血,失音,痔漏肿痛等症。 用量:一般3---6克。
  四、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地下块茎,内含挥发油,生物碱以及多种氨基酸,植物甾醇和甙类等;药理研究证明:半夏有显著的镇咳作用,镇吐作用,而生半夏则有催吐作用,故一般均用制半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症,此外,半夏还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可用于治疗颈痛、癌。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有毒,功能燥湿化淡,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适用于咳嗽气逆,痰涎壅滞,胸脘痞闷胀满作痛和瘿瘰痈疽等症。 用量:一般3---9克。切阴虚血少,津液不足,舌赤无苔及孕妇后期,均禁用,因半夏有毒,故需经炮制后使用。
  五、百部
  百部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对叶百部和立百部的块根;内含多种生物碱,这些生物碱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能降低动物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因而具有镇咳作用;实验证明:百部煎剂对多种致病菌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某些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对蚊蝇幼虫,头虱、衣虱及臭虫等皆有杀灭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辛,功能润肺止咳,杀虫,适用于风寒咳嗽,肺结核,百日咳、老年咳喘,蛲虫病及外用灭虱等。 用量:一般3---9克;外用适 量;但消化不良及大便泻泄者不宜用。
  六、前胡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根,内含挥发油及多种结构类似的内酯类化合物;紫花前胡含挥发油及味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以及甘露醇等,药理试验证明:前胡煎剂有增加呼吸道分泌液的功能,故有祛痰作用;前胡煎剂能抑制流感病毒,其所含内酯类化合物均具有抗致病菌和抗皮肤真菌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疏风清熟,下气消痰,适用于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等病症。 用量:一般3--9克。
  七、款冬花
  款冬花为菌科植物款冬的花蕾,含挥发油,款冬二醇,芳香甙及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款冬花煎剂有显著的镇咳,祛痰作用和一定程度的平喘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功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适用于新久咳嗽,喘息,痰中带血等。 用量:一般3--9克,但火热咳嗽忌用。
  八、紫菀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内含紫菀皂甙、紫菀酮及挥发油等;药理试验证明,紫菀煎剂有镇咳祛痰作用;紫菀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温,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定喘,解热,适用于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等。 用量:3--9克。
  九、葶苈子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北美独行菜或播娘蒿的种子;内含脂肪油、蛋白、糖、芥子甙等,此外,还有谷甾醇及强心甙成分,。可使心脏收缩加强,减慢,对衰竭的心脏,可增加血液的输出量,降低静脉压。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辛、苦,功能下气行水,适用于肺壅喘息,痰饮咳嗽,水肿胀满等症。 用量:3--9克。
(责任编辑:实习刘素玲)
中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止咳化痰平喘药及方剂_中医药_中国医药网
& & & & & & & & & 
> 中医知识&
拼音索引:                      笔画索引:                   
        
止咳化痰平喘药及方剂
"凡能消除痰涎,减轻或制止咳喘的药物,叫做止咳化痰平喘药;以止咳化痰平喘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称止咳化痰平喘方。咳嗽、气喘与痰涎在病机上常有密切关系,咳喘多挟痰,痰多常致咳喘。因此,临床上止咳化痰平喘药常相互配伍使用。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味,大多辛、苦、甘。辛能开郁散结;苦能降气平喘;甘能润肺止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本类药物主要归肺脾两经。接止咳化痰平喘药的不同性能,分为温化寒痰、清化热痰及止咳平喘药三类。本类药物伍用时,外感咳喘者合解表药;虚劳咳喘者合补益之品;咳嗽伴咯血者不宜用强烈温燥化痰药;麻疹初起者不宜温敛止咳之品。(一)止咳化痰平喘药半夏《本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地下块茎。别名:闹狗蛋,三步跳,地八豆等。处方用名:制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生半夏、半夏曲。药用部分:块茎。性味:辛、温、有毒。归经:脾、胃、肺经。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与应用:1.寒性湿痰咳喘之证。常伍用陈皮、茯苓、甘草等。2.痰湿阻滞,停饮犯胃所致之呕逆。伍用生姜、茯苓;胃热呕吐,加黄连、竹茹;妊娠呕吐合灶心土、白术、茯苓。3.痰热互结所致胸脘痞闷、结胸证。常合用黄连、黄芩、瓜萎、干姜。用量:3-9克。禁忌:阴虚血少,津液不足者不宜使用,孕妇慎用,反乌头。参考资料:半夏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γ氨基丁酸、黑尿酸、生物碱等有效成分。尿黑酸为半夏刺激性物质,γ氨基丁酸有临时降压作用,半夏能抑制呕吐中枢,有止吐作用;还有祛痰、镇咳、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作用。生半夏毒性较大,炮制后仍有一定毒性。瓜萎《别录》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瓜萎的成熟果皮及种子。别名;瓜萎皮、全瓜萎、瓜萎仁、括萎。处方用名:瓜萎、全瓜萎、瓜萎仁、瓜萎皮。药用部分:成熟果实。性味:甘、寒。归经:入肺、胃、大肠经。功能;清热化痰、宽中散结、润肠通便。主治及应用1.肺热咳嗽,痰黄稠难咳出;肺痈咳吐脓血。常合知母、浙贝母、银花、鱼腥草。2.胸痹胁痛。常合薤白、半夏、枳壳。3.乳痈初起。常合蒲公英、连翘、陈皮。4.肠燥便结。合火麻仁、桃仁。单用萎仁或合用杏仁治肺热痰郁之便秘。用量:全瓜萎12-30克 瓜萎皮6-12克 瓜萎仁6-15克 瓜萎霜6-15克。参考资料;成分:含三萜皂甙、有机酸、树指、糖类脂肪油等。萎仁含脂肪油。药理研究;瓜萎及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醇提取物有抗癌作用。附:天花粉天花粉亦称花粉或瓜萎根。性味:甘、酸、寒。功能:清肺化痰,养胃生津。主治及应用:1.肺热咳嗽,肺虚咯血。合麦冬、生地、天冬等伍用。2.热伤津液之口渴。常合山药、五味子、黄芪伍用。贝母《本经》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鳞基。根据产地,性状不同,分为川母及浙贝母。别名:川贝、浙贝,元宝吐,板贝。处方用名:川贝母、浙贝母、象贝母。药用部分;地下球形鳞茎。性味:川贝母苦、甘、微寒;浙贝母苦、寒。归经:入肺、心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开郁。主治及应用:1.痰热咳嗽,合知母。川贝有甘凉润肺之性,故用于肺虚之咳,痰少咽燥,与沙参、天冬、麦冬合用。2.瘰疬、疮痈肿毒、乳痈、肺痈。以浙贝为佳,合用玄参、牡蛎、夏枯草疗瘰疬;合连翘、蒲公英、天花粉治疮痈乳疾;伍苇茎、苡仁、冬瓜仁、鱼腥草疗肺痈。用量:川贝1-15克,研末冲服,一日三次,浙贝3-9克,煎服,也可研末冲服,每次1克,一日三次。禁忌:反乌头。寒痰、湿痰不宜用。参考资料;成分:川贝和浙贝均含贝母碱、去氢贝母碱及多种生物碱。此外,浙贝母含浙贝母甲、乙生物碱。药理研究:浙贝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高浓度则显著收缩。且有兴奋子宫平滑肌及降压作用。川贝母碱降压作用较持久。桔梗《本经》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别名;包袱花、梗草、白药。处方用名:桔梗、苦桔梗、白桔梗、津桔梗。药用部分:根。性味:辛、苦、平。归经:入肺经。功能:宣肺祛痰、排脓。主治及应用:1.咳嗽痰多。风寒咳嗽合用荆芥、防风、苏叶;内热咳嗽合桑叶、菊花、牛蒡子、前胡。2.咽痛音哑。桔梗能开提肺气,肺气得宣,则音自扬。常合牛蒡子、射干、蝉衣等。3.癃闭、水肿。桔梗理肺而通诸气,肺气宣通,闭遏自畅。故常于利湿通淋、温阳化气剂中应用,以治癃闭、小便不畅、水肿诸证。4.肺痈咳吐脓血,痰黄腥臭。桔梗祛痰又善排脓,与苇茎、苡仁、冬瓜仁、桃仁、鱼腥草同用,以奏祛痰排脓之效。用量:3-10克。禁忌:阴虚火旺、久咳、麻疹不发者不宜应用:胃溃汤,咳血者,以防刺激胃粘膜、升提太过而不宜用之。参考资料:成分:含桔梗皂甙、桔梗酸A、B、C、桔梗糖及微量生物碱。药理研究:有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与桔梗皂甙抑制中枢有关,小剂量可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并能反射地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多,使痰稀释易咳出。苦杏仁《本经》为蔷薇科落叶乔木山杏之成熟种子。别名:衡儿,北杏仁。处方用名:苦杏仁,杏仁,光杏仁。药用部分:种子。性味;苦、微温,有小毒。归经:入肺、大肠经。功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治与应用:1.风热咳嗽。伍用桑叶、薄荷 。2.肺热咳嗽。合用桔梗、黄芩、芦根。3.喘息多痰。风寒喘咳者合麻黄、甘草;风热咳喘者合桑叶、菊花;燥热喘热者伍桑草。4.津枯血少便秘。配火麻仁、桃仁、当归。用量:3-10。禁忌:肺虚咳喘者忌用。参考资料;成分:含苦杏仁甙、苦杏仁甙酶和脂肪油。苦杏仁甙经酶或酸水解产生氢氰酸等。药理研究: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过量易中毒,中毒时民间用杏树内皮60克水煎服以解毒。本品含有约50%脂肪油,故有通便作用。百部《别录》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直立百部的块根。别名:百部根。处方用名:百部、炙百部、蒸百部。药用部分:块根。性味:甘、苦、平。归经:入肺经。功能:润肺止咳,灭虱杀虫。主治与应用:1.本品润而不燥,有较好的润肺止咳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故最宜用于肺痨咳嗽,常合黄芩、白芨、沙参、党参配用。2.各型咳嗽。不论新咳、久咳、寒咳、热咳均中应用之。3.灭虱杀虫。蛲虫病,以百部30-50克煎取浓30-50ml,每晚保留灌肠一次;头虱、体虱,20%百部醇浸液成50%水浸液涂摸。此外,对阴道滴虫也有杀灭作用。用量:6-9克,结核病用量20-30克,外用适量。禁忌:大便溏泻者慎用。参考资料:成分:主要含生物碱。药理研究:百部能减低呼吸中枢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奏镇咳之效。对人型结核杜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等多种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体虱、头虱有毒杀作用。紫苑《本经》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苑的根茎及须根。别名:青苑。处方用名:紫苑、炙紫苑、紫苑茸。药用部分;干燥根茎及须根。性味:辛、苦、微温。归经:入肺经。功能:化痰止咳。主治及应用:紫苑温而不热,润而不燥,为止咳化痰要药,主治咳嗽,不论内伤、外感、寒热咳皆宜。咳嗽气逆,咯痰不爽者配桔梗、甘草、远志;治肺虚久咳、痰中带血者伍款冬花、百合、川贝、麦冬同用。用量:3-10克。参考资料:成分:含紫苑皂甙、紫苑酮、槲皮素等。药理研究:紫苑皂甙、槲皮素能显著增加呼吸道分泌,使痰液稀释,容易咯出。故有祛痰、镇咳作用,并能兴奋心肌,且有利尿作用。款冬花《本经》为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款冬花的花蕾。别名:冬花、款冬。处方用名:款冬花、冬花。药用部分;款冬花未开放时的花序。性味:辛、温。归经;入肺经。功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主治与应用:1.肺寒痰多及肺虚久咳。冬花温润不燥,为止咳化痰、润肺下气之良药。有邪可散,散而不泄,无邪可润,润而不寒。伍紫苑。2.外感咳嗽、不论寒咳或热均可用之。常合杏仁、桔梗、前胡及解表药。(二)止咳化痰平喘方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橘红各自10克、白茯苓9克 炙甘草5克。用法:水煎服。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方解:本方为祛痰基本方。方中半夏辛温而燥,最善燥湿化痰,且能降逆止呕,变主药;辅以橘红理气,燥湿化痰,使气顺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使以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和中,理气化痰之功。方中橘红、半夏以陈久者良,故有“二陈”之名。临床运用:1.临床以咳嗽,痰多色白,苔白润、脉滑为辩证要点。2.治疗各种痰证:风痰者加制南星、白附子以祛风化痰;寒痰者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热痰者加瓜萎、竹黄、黄芩以清热化痰;食痰者加莱菔子、枳壳以消食化痰;顽痰者加礞石、浮海石以攻逐陈积深伏之痰。附:温胆汤《千金方》即二陈汤加枳实10克,竹茹10克。水煎服,主治肝胃不和,痰多胆怯,虚烦不眠,眩晕,惊悸,苔腻之证。此方清而不燥,是与二陈汤区别之处。止嗽散《医学心悟》组成:桔梗(炒) 荆芥 紫苑(蒸)百部 白前蒸各1000克 甘草(炒)375克 陈皮(去白)500克。用法:上七味为末,做成散剂。每日三次,每次10克;作汤剂时,水煎服。用量按原方剂比例酌情增减。功用:止咳化痰,疏表宣肺。主治:风邪犯肺。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方解:本方用于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咳仍不止者。方中紫苑、百部、白前止咳化痰,治咳嗽不分久新,皆可取效;桔梗、橘红(陈皮去白)宣肺止咳消痰;荆芥祛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二者与桔梗配合,更能清利咽喉。诸药合用,共奏止咳化痰,疏风解表之效。临床应用:1.以解表后咳仍不止者,痰多、咽痒、咳痰不畅为其辩证要点。2.若头痛、鼻寒、恶寒者,加防风、苏叶、生姜以散寒解表,若痰多色白,苔白腻者,加半夏、茯芩以燥湿化痰。桑杏汤《温病条辩》组成:桑叶6克、杏仁9克 沙参12克 象贝母6克 香豉6克 栀皮6克 梨皮6克用法:水煎服。功能;清宣温燥。主治:外感温燥,邪在肺卫。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右脉数大。方解:本方治证是因温燥外袭,肺阴受灼所致身热头痛,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苔燥脉浮数之外感温燥之证候。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苦辛温润、宣利肺气,共为主药;淡豆豉助桑叶轻宣解表,沙参、梨皮生津润肺,同为辅药;栀皮清泄肺热,象贝母止咳化痰,为佐使药。共奏“以辛凉甘润之方,气燥自平而愈”之效。临床运用:1.用于肺燥咳嗽。以干咳无痰、苔薄白而燥,脉浮数为辩证要点。2.可用于秋季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收没期之干咳无痰。定喘汤《摄生众妙方》组成:白果10克 麻黄6克 苏子12克 甘草3克 款冬花10克 杏仁6克 桑白皮10克 黄芩6克 半夏10克用法:水煎服。功用;宣肺平喘,清热化痰。主治:哮喘证。咳喘痰多,痰稠色黄,胸闷气促,喉中哮鸣;或有表证,苔黄,脉滑数。方解:本方所治为风寒外束,痰热内蕴所致。方中麻黄宣降肺气以定喘,兼解表寒,白果敛肺止咳,化痰平喘,二药一收一散,共为主药;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加强平喘之功,为辅药;黄芩、桑白皮清泄肺热,以止咳平喘。临床运用:1.本方治疗哮喘证。以哮喘,痰稠色黄,脉滑数为辩证要点。2.本方加减:热盛痰多者加胆南星、瓜萎;胸膈闷甚者加枳壳、厚朴;肺热重者加生石膏、鱼腥草,重用黄芩。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组成;生地黄6克 熟地黄10克 麦冬6克 百合 白芍(炒)当归 贝母 生甘草玄参 桔梗各3克用法:水煎服。功能: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肾阴虚。咳嗽带血,咽喉燥痛,手足心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方解;方中以二地为君,滋阴补肾,生地黄又能凉血止血;以麦冬、百合、贝母为臣,润肺养阴,且能化痰止咳;佐以玄参滋阴凉血清虚火,当归养血润燥,白芍养血宜阴,桔梗宣利肺气而止咳化痰;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合用,更利咽喉,合而用之,虚火自清,肺肾得养,诸症自消。临床运用:适用于肺阴不足,肾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原咽干咳嗽,痰中带血诸症。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组成:大生地6克 麦冬5克 生甘草5克 玄参5克 贝母3克 丹皮3克 薄荷3克炒白芍3克。用法:水煎服。功用;养阴清肺,解毒。主治:白喉。症见喉润起白斑点如腐,不易拨去,咽喉肿痛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方解:方中生地、玄参养阴润燥清肺解毒为主药;辅以麦冬、白芍助生地、玄参养阴清肺润燥,丹皮助生地、玄参凉血解毒1.本方为治疗白喉的常用方。挟表证者适当加入轻扬宣散之品,如桑叶、葛根等;热毒重者,选加连翘、银花、土牛膝以清热解毒。2.肾阴虚者,原方加大熟地或生熟地并用;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者加天冬。3.扁桃腺炎、咽喉炎属阴虚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参考资料:药理研究证明,养阴清肺汤对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能力,对其毒素也有较强的中和能力。清燥救肺汤。《医疗法律》组成:冬桑叶10克 石膏10克 阿胶10克(烊化) 麦冬10克 杏仁6克 枇杷叶10克 沙参10克 胡麻仁10克 甘草3克。功用:清燥润肺。主治:燥热伤肺,气促,干咳无痰或少痰,咽喉口鼻干燥,或痰带血丝,舌干苔少,脉小数。方解:本方为治疗燥伤肺主要方剂,用桑叶、石膏清燥热,阿胶、麦冬、胡麻仁润肺养阴,佐以杏仁、枇杷叶化痰止咳,诸药合用共凑清燥热,养肺阴之功。临床应用1.本方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之干咳无痰,咽干口燥,舌干少苔,甚或气促痰带血等证。2.本方与桑杏汤均可治肺燥,但桑杏汤用桑叶、豆豉以疏风散热,有解表作用,适用于燥邪伤肺兼有表证者;清燥救肺汤用石膏、麦冬、阿胶能清热养阴止血,适用于燥热伤肺,证见阴虚内热或咯血者。养阴润肺以清燥救肺汤为强,疏散风热则以桑杏汤为佳。"
(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兄弟站点:
& 版权所有常用止咳化痰药有哪些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常用止咳化痰药有哪些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膏 还有 橘红丸 川贝精 甘草片 复方鲜竹沥液 止咳糖浆意见建议:保养型:龙角散、龙风嗽散、川贝枇杷膏、甘草喉糖。中药成分且具治疗效果:清痰乐、咳亦清、救肺散。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痰止咳的偏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