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颈椎病穴位主要穴位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唐荣军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转载)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针灸疗法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针法与灸法两个部分。针法就是用精制的金属针刺入人体的一定部位中 ,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刺激 ,而灸法则是用艾条或艾炷点燃后熏烤穴位进行剌激 ,通过剌激来达到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和防治疾病的目的。现代针灸治疗颈椎病更是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多种穴位刺激法被用于此病中。 针灸治疗颈椎病以局部取穴为主 ,随证( 症 )循经远近配穴 ,针刺颈部夹脊穴时 ,要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行提插捻转手法诱导经气传感是取效的关键。配合电针可增强止痛效果 ,病久质寒可加灸法协同增效。久病入络可刺络拔罐祛瘀止痛。耳针按压可起防治作用 ,配合颈部活动可松解肌肉 ,解锁关节 ,缓解疼痛。头针、拔罐、针刀、穴位注射在治疗上各有长处。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其中以神经根型疗效为最佳 ,交感型、椎动脉型次之 ,脊髓型较差。在各种疗法中以穴位综合疗法效果最佳。针灸治疗主要适用于退变过程中的颈椎失稳期和骨赘刺激期 ,而对于骨赘压迫期 ,则需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外科手术。针灸治疗该病主要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解除粘连和痉挛而起作用。实验表明 ,针刺可使血管痉挛得以缓解 ,使颈椎动脉血流增加;可使患者的主观疼痛感觉缓解 ,颈部肌电明显改善。颈椎病是退行变 ,针灸可缓解疼痛、改善症状 ,但不能根除 ,常易复发。因此 ,如何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 ,在治疗期间应当注意防护 ,避免长期低头工作 ,工作 1~2小时后适度活动 ,平时采取正确的睡眠姿势 ,枕头高低适中 ,注意颈部保暖 ,避风寒、寒湿之邪。 分型治疗:(1) 颈型颈椎病:主症以颈强为主者 ,可针风池、合谷、列缺、悬钟、外关;以颈痛咽痛为主者可选针大椎、曲池、合谷、外关、后溪;俯仰受限者 ,配昆仑、列缺;旋转受限者配支正。 (2)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症以痛为主者 ,针风池、合谷、 足三里、悬钟、后溪;有肩痛者配肩髎、肩外俞;肘臂痛者配曲池、天井、外关、尺泽;腕部者配阳池、阳溪、腕骨、大陵;以麻为主者可选合谷、外关、足三里、三阴交、肾俞、悬钟;以肌萎缩为主者 ,可针曲池、手三里、脾俞、八邪八风。 (3) 脊髓型颈椎病:①以痉为主症 ,虚痉针中脘、足三里、悬钟、太溪、三阴交、阴陵泉、气海、关元、命门;实证针环跳、秩边、阳陵泉、委中、昆仑、脾俞、大椎、后溪;可加天枢、支沟、上巨虚;小便不利针三阴交、阴陵泉、中极;②痿症:补肾益精: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太溪; 补养脾胃:脾俞、足三里。 (4) 椎动脉型颈椎病:①偏痰湿者针中脘、内关、丰隆、 解溪、悬钟、阴陵泉;②偏血瘀者针太阳、风池、阳陵泉、支沟、合谷、太冲、足三里、束骨、中渚、足临泣、后溪;③偏湿热者针大椎、合谷、曲池、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太冲;④偏气虚者针百会、气海、关元、肾俞、脾俞、足三里、 悬钟、劳宫。 (5) 交感型颈椎病:①肝阳偏亢针风池、曲池、足三里、太冲、行间、阳陵泉、太阳 ,前头痛加合谷。枕痛加后溪 ,头顶痛加太冲 ,颞痛加中渚;②血虚精亏针神门、太溪、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关元、脾俞、肾俞;③胸痹针支沟、阳陵泉、郄门、内关、神门;④胃痛针内关、足三里、中脘、悬 钟;⑤针天枢、支沟、上巨虚、中脘、行间。 针刺注意事项:①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 ,不行针刺以免出现晕针与滞针;体质虚弱者 , 尽可能选择卧位 ,刺激不宜过强以免晕针;②怀孕妇女 ,针刺须谨慎。怀孕3月以内者 ,下腹禁针 ,三月以上者 ,腹部与腰骶部及一些易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等 ,不宜针刺以免流产; 月经期间如非调经需要不宜针刺;③针刺应避开血管 ,有出血倾向与凝血功能障碍者 ,不宜针刺 ,以防出血或出血不止;④面项及躯干部穴位必须严格按照每个穴位要求的角度与深度进针 ,以免造成或重要脏器损伤。 3. 电针法 电针是在针刺基础上结合通电的一种新疗法。当针刺穴位得气后 ,在留针过程中针体上通入特定的电流 ,用电刺激结合留针刺激 ,以达到适合的剌激量 ,使刺激的效应有所提高。电针能使留针时的刺激量增强 ,具有类似持续运针的刺激效应 ,还能客观地记录剌激参数 ,便于分析研究。 (1) 取穴:选穴可参照体针法。 (2) 方法 :根据病情 ,每次取4~6 穴。以颈项部、神经干上段为主穴。根据病痛扩散部位 ,循经选取远部穴位为配穴。以负极接主穴 ,正极接配穴。选疏密波 ,电流频率为每分钟 120~300次 ,强度以病人忍受为度。每次15~20 分钟 ,隔日一次 ,10 次为1疗程 ,疗程间隔4~5 日。(3) 注意事项:同体针部分。 4. 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 ,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穴位熏灼 ,以热力刺激人体 , 是防治疾病的方法。治疗颈椎病的常用灸法有艾条灸与温针灸 ,均有良好的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解痉止痛与温阳补中、益气固表的作用。(1) 艾条灸:取艾绒 24g ,平铺在650px长、2Ocm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 ,将其卷成直径37.5px的圆柱形 ,用胶水或浆糊封晒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其他药物粉末的 ,这种艾条又称药条。中药房一般都有成品出售。艾条灸使用时一般分温和灸与雀啄灸。温和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 施灸部位 ,距1.7~82.5px左右进行熏烤 ,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而元灼痛。一般每处灸3~5 分钟 ,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雀啄灸是艾条点燃的一端像乌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 ,也可以均匀的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颈椎病可常灸大椎、关元、气海、足三里 ,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2) 温针灸:指在针刺得气后留针过程中 ,将艾绒捏在针柄上 ,点燃或装上 1~50px长艾条点燃 , 使艾绒点燃后的热力与针刺同时起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3) 注意事项:艾条灸与温针灸时要防止燃烧的艾绒或燃尽的热灰脱落 ,引起烫伤或烧坏衣物。颜面部、血管肌腱表浅的部位与孕妇腰骶部 ,应慎用灸法。 5. 拔罐 拔罐法又名吸筒法 ,古称角法。这是以一种杯罐作工具 ,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 ,使吸着于皮肤 ,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方法。 (1) 取穴:阿是穴、大杼、风门、天宗、肩井、肩贞。 (2) 方法:用玻璃罐或竹罐 ,采用闪罐法 ,将罐吸于穴位上7~10 分钟后取下 ,以出瘀斑或出血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 ,10 次为1疗程 ,疗程间隔3~5 日。(3) 竹罐药水置备:艾叶、杜仲、防风、麻黄、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鳖虫、羌活、苍术、独活、苏木、红花、桃仁、千年健、海桐皮各1Og ,乳香、没药各5g ,布包加水煎煮而成 ,使用时将大小不同的竹罐在煮沸药水中煮2~3 分钟 ,拔罐前甩尽药水 ,并冷却到50 ℃左右。 (4) 注意事项 :拔罐时注意时间 ,以防烫伤。 6. 耳针 耳针 ,是在耳廓部一些特定穴位上用针刺等方法来防止疾病的一种疗法。从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表明 ,耳是人体整体的一部分。分布耳廓上的穴位 ,既是各部病症的反应点 ,又可作为针灸治疗的刺激点 ,出现在耳廓的阳性反应点 ,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1) 取穴:颈、颈椎、神门、枕、皮质下、肝、肾。 (2) 方法:每次选3~4 穴 ,严格消毒后 ,以30号82.5px长的毫针刺入0.7~lcm ,每穴得气后留针 20分钟 ,留针过程中行针2~3 次 ,并配合颈部活动 ,幅度由小变大 ,每周2~3 次 ,10 次为一疗程。或以揿针行皮内针或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 ,每穴按压3~5 次/日 ,使产生酸、麻、胀、痛。每周治疗 1~2 次 ,10次为一疗程。 (3) 注意事项:注意消毒 ,严防感染。 7.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 ,是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以达到改善机体病理状态的目的。 (1) 取穴:颈夹脊穴、大椎穴、阿是穴等 ,神经根型加天鼎 ,椎动脉型及交感型加风池。 (2) 药物:维生素B1 50~100mg , 维生素B12 250~500ug ,有营养神经作用 ,麻术者适宜。维生素 E:油剂 50mg ,有改善局部组织氧供 ,消除局部炎症水肿及止痛作用 ,可缓解根性症状。丹参注射液:2ml加10% 葡萄糖5~10ml时 ,有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对颈椎病的眩晕、头痛等症状较重者适宜。当归寄生注射液:2ml或当归注射液 2ml ,可缓解根性症状。野木瓜注射液:可缓解疼痛。 (3) 方法:每次选 2 个穴位 ,常规消毒后刺入穴位 ,略作提插 ,使得气明显 ,天鼎穴应使针感达到病臂及手指为佳 ,回抽无血后 ,缓缓注入上述药液一种 ,每穴 1ml ,隔日1次 ,10 次为一疗程。 (4) 注意事项 : 选穴取穴注意、安全 , 避开重要神经、血 管 , 进针后避免大幅提插捻转 , 以免伤及邻近组织。 8. 头针 头针又称“头皮针”,是在头皮上的一些特定穴区针刺治病的一种方法。头部与人体各脏腑器官有密切的关系。历代关于头部经穴的记载 ,就有用以治疗全身证。 (1) 取穴:神经根型取对侧感觉区上1/5 的下段 ,对侧上肢感觉区。脊髓型取对侧运动区、双足运感区。 (2) 方法:快速进针 ,刺入一定深度后快速捻转 ,不提插。持续捻针2~3 分钟 ,留针10 分钟 , 然后再重复捻转行针 ,反复行针2~3 分钟 ,此后即可出针。急性期 ,每日1次 ,缓解期隔日一次 ,10 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4~5 日 o 9. 刺血疗法 (1) 取穴:颈部夹脊穴、大椎、阿是穴。 (2) 方法:在颈项部穴位上用皮肤针中等刺激叩刺 ,或在颈项病变部位循经叩刺 ,待轻微出血后加拔火罐5 分钟左右 ,使局部出血少许。每周1~2 次 ,10 次为一疗程。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2:49
唐荣军大夫的信息
唐荣军大夫电话咨询
唐荣军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唐荣军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唐荣军大夫提问
唐荣军的咨询范围: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中风,肩周炎,小儿足外翻针灸如何治疗颈椎病 有疏经止痛功效-正佳养生网
针灸如何治疗颈椎病 有疏经止痛功效
按摩是目前西方通用的治疗慢性颈椎疾病的短期方法。针灸疗法对缓解颈部疼痛、提高颈部灵活性等疗效显著。针炙可以使阻塞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是针灸的作用机理所在。
研究人员把近200名慢性颈椎病患者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针灸疗法和按摩疗法进行了连续3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治疗。结果显示,采用针灸疗法的患者在第一次治疗、最后一次治疗以及治疗后一周内的疼痛减轻状况均比采用按摩疗法的患者更为明显。针灸对颈椎疼痛病史在5年以上的患者和有其它疼痛综合征的患者的疗效特别明显。
【范围】颊部皮区。
【剌法】沿颊部从后向前平行叩打2~3行,颏孔处多叩打数针。
【功能】清热散风,通利牙关,疏经止痛。
【主治】牙痛、咬肌痉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三叉神经痛-下颂关节病、牙关紧闭、颊肿,咽炎、扁桃体炎、中风失音。
【常用穴】
地仓:足阳明胃经穴位。在口角外侧约一横指处〈同身指〉。
颊车:足阳明胃经穴位。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同身指)咀嚼时肌肉隆起处。
大迎:足阳明胃经穴位。当闭口鼓气时,下颌角前下方即出胡一沟形凹陷中取穴,相当颊车穴前5分处。
上关:足少阳胆经穴位。在耳屏前约两横指.颧骨弓上缘陷中。
下关:足阳明胃经穴位。在耳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配方】为治疗面部疾病、口腔病、神志病常用部位。①配下员部、合谷治疗牙痛、扁桃体炎、咽炎。②配颧部、颞部、风池治疗君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病、牙关紧闭。
【范围】颏部皮区。
【刺法】由颏部至舌骨体上缘至中线的中点,重点叩打数针。
【功能】清热化痰,利咽开窍。
【主治】急慢性气管炎、哮喘、、扁桃体炎、声带病,舌泛、流涎、舌强、言语不清、牙痛、面神经麻痹。
【常用穴】
廉泉:任脉穴位。在喉结下方凹陷处。
小编推荐:更多与,,,相关的知识,请关注正佳养生网公众微信号:zhengjiacom(长按可复制添加),健康养生专家在线为您解答问题,也可以长按右边二维码快速关注!
[] [] [] [] [] [] [] [] [] []
妇科疾病预防:引发卵巢早衰的原因有哪些?卵巢是女性的秘密花园,女人保持美丽,卵巢的功能是不可忽视的。一般来说,正常的女性48岁左右就会出现卵巢功能衰退的现象,伴随着潮热,心烦易恕等更年期的症状,出现了早衰的现象.那么要怎么办?
如果女性对内分泌失调的症状一无所知,那就很难做到疾病早发现,这样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就会日益严重,患者所受到的伤害和折磨就会越来越大。女人如果内分泌一旦失调,就会导致皮肤,身体各方面的问题,那么,女性朋友们要怎么去判断自己是否内分泌失调呢?
如今,越来越多的上班族,由于久坐不动、不正确的坐姿、不规律饮食等各种原因,患上了各种常见职业病,如肠胃不适,颈椎腰椎不适和失眠等,可以说人体有很多穴位,而每个穴位的作用都不一样,穴位的保健养生方法也有多种,按摩就是其中一种。今天就为大家说说风池穴,风池穴有哪些作用?中医认为,上班族不妨忙里偷闲进行穴位按摩,以达到防病祛病、保健养生之目的。
葛根是一种藤本植物葛的根部,多生长在山野草丛和土壤深部。因吸收大地精华而味道清甜爽口、别具一格。葛根粉是当今女性常食用的一种保健食品,有着众所周知的丰胸作用,还有着很好的美容效果,对女性来说,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宝啊!食用葛根粉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现如今,很多人在平时都能够对健康养生的方法说上一二,而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体质类别所开展的养生方式,也逐渐的成为人们在平日里最为关心的事情下面我们对每一个时辰和每一条经络的运行规律作一个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生活中一些中药材吃了对我们身体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有时候人们却不知道这些压迫才到底应该怎么吃,茸这种药材功效很多,不仅可以作为男性壮阳补肾的调理,也可以滋阴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等情况。想要了解更多关于鹿茸片怎么吃的知识就让小编带你去学习吧!
爱美的女性,最喜欢用各种化妆品了,而化妆品最重要的是其成分特别重要。而乳木果油就是一种神奇的保养品成分。乳木果油的提取源自 “乳油木”, “乳油木”是一种具有神奇保养功效的植物。那么乳木果油具有什么功效呢?
经络按摩有助体内血液循环更顺畅,脸部红润,气色更佳。只要找对穴位,还可以巧治各种小病。今天天下养生网小编将和大家一起学习经络养生11种方法。
熟地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其味甜,价格普通并不贵,它也是一些非处方药的主要成分之一,比如六味地黄丸,熟地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A以及地黄素等,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但是,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熟地的功效与作用,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利用熟地来养生和治病,为了更好的利用熟地健康我们的身体,大家有必要了解熟地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很多,而针灸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但是多数人对于这一针灸的具体治疗方法不是很了解,那么针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为大家介绍针灸治疗的须知与禁忌,供大家了解。
白矾为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其主要成分就是十二水硫酸铝钾,是含有十二个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我们时常听到明矾,而对于白矾还不是很了解,那么明矾和白矾是不是属于一种物质呢?而白矾作为中药,具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
大家都知道,高丽参非常名贵,因为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特别高,所以特别稀少,而它的药用价值又非常高,导致很多人素来一参难求。那么如此名贵的高丽参一旦做不好,体现不出它的价值,那真是太可惜了。那么你知道高丽参的制作方法吗?你知道高丽参有什么新奇的做法吗?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和简易取穴法四种。人体中腧穴是相当重要的穴位,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腧穴是一类穴位的总称,腧穴的各有自己的位置,腧穴的定位是否准确决定了,利用腧穴来治疗疾病的效果。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和简易取穴法四种。下面小编和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几种方法
冬虫夏草的吃法?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药材,营养价值很高。可是吃法不对,就不能完全发挥出它的营养价值。那么冬虫夏草怎么吃好呢?冬虫夏草的吃法都有哪些误区需要我们警惕?如何食用才是正确的?冬虫夏草的食谱方有哪些?下面就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拔火罐这种中医疗法,是目前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选择的能够有效防病治病的方式,一般来说,采用拔火罐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帮助人们有效的祛除体内的湿气,在生活中,人们在有祛湿和减肥等的需求时,也会选择通过拔火罐的方式来祛湿减肥,因此,接下来本文就对拔火罐的好处和坏处进行介绍。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五味子和哪些中药配伍疗效好?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肾、心经。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养心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肺虚久咳及肺肾不足之喘咳;阴虚盗汗或气虚自汗;一般来讲,五味子这种中药人们在平时多是通过泡水喝等方式来发挥其功效的,而食用五味子会对身体产生的好处也是人们十分认可的。
洋姜是一种对血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高营养性食物,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将洋姜制成各种食物来享用,而腌洋姜就是最常选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洋姜是调味必备原料,它入菜的时候可以做成千百种做法,其中就有腌洋姜,酱洋姜,洋姜脯等做法,味道极佳,用作配料的时候具有除腥味,调味等作用。用途极多。也可以做成姜冲奶,营养丰富,它具有美容,开胃等功效。
胃溃疡对于饮食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仅表现在平时的吃饭上,还表现在对于护胃食疗的选择上。并且胃病是一个大病,我们无论是有胃病或者是没有胃病,都要保养好自己的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吃一些可以健胃养胃的食物也很重要所以胃溃疡患者吃什么相当重要,选择的好不仅对胃溃疡的病情有辅助治疗作用,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调节作用。
现代医学已经阐明,背部脊柱是脑、脊髓通向躯体各脏器、组织发出神经根的通道,在背部脊柱的两旁,分布着一些调节内脏的自主神经节。因此,背部的保健关系到全身的健康。
人参花又名神草花,是一种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人参花最简单的服用方法就是用开水冲泡,那么人参花泡水喝有哪些功效?人参花泡水喝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人参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吃人参有哪些禁忌与注意事项?日常人参的吃法都有哪些?
在人们平日里常购买的补品中,冬虫夏草可谓是一款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利的补品,通常来讲,人们在认可冬虫夏草的功效后,其在购买的时候不仅会对其真伪性感兴趣,还会对食用冬虫夏草的方法进行了解。很多人喜欢用冬虫夏草泡茶喝,但这种吃法健康吗?冬虫夏草的吃法都有哪些误区需要我们警惕?如何食用才是正确的?
嗓子发炎想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状况,嗓子发炎症状情况的出现没有年龄和性别的限制,也就是说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会出现嗓子发炎的,嗓子发炎对于患者的饮食和发音都是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的,那么嗓子发炎该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本文的介绍吧。
石斛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中药,石斛有非常明显的药用效果,只要我们能够利用好石斛,那么石斛是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功效和作用,能够为我们的健康发挥重要的效用,我们要弄清楚石斛的营养成分以及石斛的药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如何利用石斛。
干海星在我们的生活方面是不多见的,因为一般干海星是当作药品食用的,其药用价值比较大。但是也可以当作菜肴食用,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应该拿这个干海星怎么去做菜而已。干海星的本质是具有镇惊还有用于一些胃病的调理方面,如果可以用这种食物做菜对胃病患者也是有好处的。
随着天气渐冷,很多人会怕冷,一般女性多于男性,也有很多中老年人有身体怕冷的症状,这是阳气不足的典型表现。艾灸是我国中医里的一种特殊疗法之一。同时穴位是我们中医治疗疾病的关键。所以艾灸与穴位的结合会产生很好的保健养生的功效。艾灸属阳,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补肾固元防寒的作用。
在我生活的南方地区,现在有的人家还使用着这种古老的方法,如果感冒了、或者是发烧,有用碗粘水,在背部用碗来刮,刮到出现一下红斑时才罢手。美想要学会刮痧方法,就需要知道基本的刮痧知识,然后才来了解刮痧的技术和方法,这样才会更快速、更正确的学会刮痧技术.
葛根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葛根粉的食疗作用,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葛根粉,也称葛粉,分为葛根淀粉和葛根全粉。葛根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主要产于广西、江苏、湖北、湖南等地。
冬虫夏草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一味比较名贵的中药材,由于它的生长环境极为特殊,所以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也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功效。冬虫夏草极为滋补,对于精力不足、虚弱体病的人群能够起到奇效。那么到底什么人才适合吃冬虫夏草呢?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黄芪是一个种药材,它对治疗疾病效果非常不错,而且根据人体需求,在疾病治疗上,也是有着一些区别,那长期吃黄芪,对滋补身体也是有着一些帮助,现在有一些膳食中,都是以黄芪为主,在食物上添加它,不仅使得口感独特,对增加体质也是一些作用,那黄芪泡水喝的功效也是比较多。
咳嗽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在冬春季气温偏低、温差变化较大时更易发生。儿童及老年患者多于一般成人。这是由于孩子与老人的呼吸器官对温差过大的适应能力较青壮年者为差所致。咳嗽分寒咳和热咳,风热引起的咳嗽为“热咳”,主要症状为痰厚且黄,舌苔红,便秘。这时就要用凉寒性质的药物把人体内的热降下来.除了温差受寒外,咳嗽的产生还常伴随着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如病毒和细菌。
点击查看更多
今日养生推荐
里约奥运闭幕式接近尾声,中国的运动健儿们又增加了一次新的阅历。昨天的中国女排决赛仍然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包括队长惠若琪那最后完美的探头绝杀,沸腾了整个赛场。那么你知道在每个运动健儿的背后付出了多少? 他们为了提高体育成绩,体能训练是很必要的前提,那么专业的体能训练是怎样的呢?体能训练方法又有哪些呢?养生之道一解迷津,为您介绍专业的体能训练方法,一起看看吧。【图】颈椎病针灸穴位图分析 教你3种方法正确选中颈椎病穴位“现代文明”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丰富、便利的同时,也给颈椎病埋下了隐患,颈椎病治疗方式众多,但是由于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简验、有效,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1)颈肩痛麻:颈椎病以颈、肩、背、上肢疼痛及酸胀、麻木不适为常见,在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更为多见。在针灸治疗选择穴位时,常以病变部位的经穴为主。常用的穴位有:大椎、风府、风池、肩井、肩k、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对疼痛为主,且疼痛较剧、受凉加重者,在针刺时,手法不宜强,针刺应较深,而且要留针10分钟。对疼痛以走窜不定为主者,用强刺激针刺,且刺入较浅。对肌肤麻木、肢体沉重、疼痛有定处、阴天发作者,宜针刺与灸疗同时进行,或兼用温针疗法。(2)头痛:临床应根据头痛的具体部位和其相应的经络选择穴位。对头后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后顶、天柱、风池、风府、昆仑及疼痛最明显的部位。对偏头痛者,选择的穴位有:风池、太阴、率谷、丘墟、头维及疼痛部位。对头顶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百会、前顶、通天、行间及疼痛部位。对前头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上星、头维、印堂、合谷及疼痛部位。(3)心慌:表现为心跳或快或慢。或有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或有头昏眼花、胸前区疼痛。发冷、血压升高等。多见于交感型颈椎病,或颈椎病同时患有心血管疾患者。针灸治疗以益气养血。清心安神为原则,选择的穴位有:心俞、神门、通里、巨阙、内关、脾俞、足三里等,皆用缓慢的针刺。若有心烦、易怒,可配合太溪、三阴交;若有气喘、不能平卧者,可配合肺俞、尺泽;若腹胀不适可加针中院。 没有相关文章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当前位置: >
颈椎病针灸治疗概述及方法
颈椎病-   【概述】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化,继发上、下椎体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四型。以神经根型最为常见,表现为颈肩疼痛,并放射至臂部或手指,颈部活动受限,重者可指麻无力及耳鸣头晕等症。系针灸主要治疗对象。本病以中年多见。现代西医学采用非激素类消炎止痛药物、理疗乃至手术等,有一定效果,但尚无特效疗法。   现代以针灸治疗颈椎病,50、60年代文章颇少。至70年代末,随着老年医学的发展,本病才开始受到国内外针灸界的重视。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在我国的和其他医学刊物上已报道用针灸治疗数千病例。多种刺激法,如电针、温针、隔药饼灸、竹罐法、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注射、磁针、铍针等等都应用于本病的治疗。国外,如罗马尼亚、日本、美国、荷兰、爱尔兰等国也开展此项工作。国外针灸工作者多用毫针或电针治疗,日本学者还采用过隔姜灸。取穴以颈肩部穴为主,但也用远道穴和阿是穴。   据国内外资料统计,针灸对本病有效率在90%左右。为了验证疗效,有人以肌电图观察温针对颈椎病的作用,发现随着阳性体征的消失,肌电图静息时的纤颤波、正相波消失,受损神经支配的肌肉肌力恢复正常,运动电位电压亦趋向正常[1],证明效果是确切的。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夹脊颈4~7;2、哑1~4、风池、天柱、大椎。   配穴:神经根型加肩井、胛缝、曲池、合谷、后溪、养老;椎动脉型加百会、四神聪、太阳、头维、三阴交、太溪、行间;交感型加百会、四神聪、心俞、肝俞、胆俞、太冲;脊髓型加足三里、太阳、外关、委中、阳陵泉、环跳。   哑1~4位置:哑1与哑2、哑4均位于督脉上,哑1为第2、3颈椎棘突间(哑门下1寸)、哑2为第3、4颈椎棘突间,哑4为第6、7颈椎棘突间(大椎上1寸)。哑3在哑2旁开05.寸(双侧)。   胛缝穴位置:肩胛骨内缘压痛点。   (二)治法   主穴每次选1组,可轮流选用。其中第1组穴,一般取夹脊颈5~6,如颈肩痛麻至腕指,可均取;第2组穴每次仅选哑(1~4)中之1穴,余穴选1~2穴。配穴据不同症型,取2~4穴。   夹脊穴操作:取28~30号1.5~2寸之毫针,向脊椎方向成75度角刺入或旁开夹脊穴成45度角刺入,至针尖有抵触感即退针5分。采用提插结合小幅度捻转,促使针感传导。疼痛重者紧提慢插,肢体麻凉甚者紧插慢提。一般则用平补平泻法。哑1、2、4穴,均为直刺1~2寸,反覆提插不捻转,哑3进针法同夹脊穴。要求取穴准确,得气后轻提插3~5分钟或捣针2~3分钟,要求哑3针感为上肢触电感余穴应达到四肢触电感。针感宜由弱到强,逐步获得,不可乱捣猛刺。如针感不满意,可调整方向,如仍无上述针感,则不必强求。缓慢出针,出针后揉按穴孔片刻。大椎穴,快速进针,缓慢送针至1.5寸深。进针时针尖略朝上,得气后针尖略朝下,然后以拇食指夹持针柄作快速小幅度捻转,使病人有酸麻感循督脉下行,继而改为自上而下有节奏捻转(即拇指向上、食指向下捻针),运针半分钟。退针至皮下,复将针尖指向患侧,提插捻转1分钟,使酸麻达到肩臂,不留针。风池向鼻尖方向进针1.5寸左右,使针感向头颈部放射,天柱穴略向脊椎斜刺,针感向颈部放散为宜,均用平补平泻之法。配穴,进针得气后亦用平补平泻法,其中,胛缝穴进针3~5分,有局部酸胀为宜;养老穴取穴时手掌朝胸前,针尖向内关方向刺入,针感应向肩、肘、腕放射。以上穴位,除不留针者外,均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颈椎活动度正常,但颈部X片显示退行性病变未见明显改善;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劳累后颈部稍有不适,余同上;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可做轻工作,余同上;无效:症状、体征均未见改善。   共治1991例。其中1741例,按上述标准评定,临床痊愈778例(44.7%),显效566例(29.6%),有效401例(23.1%),无效46例(2.6%),总有效率为97.4%[2~7]。   另250例,颈肩部疼痛改善率为91.6%,指麻及颈肩关节活动障碍有效率分别为89.5%和94.2%[8]。从总的治疗情况看,以神经根型针刺效果最好,而以脊髓型最差。   电针   (一)取穴   主穴:夹脊颈2~7。   配穴:养老、天柱、大椎、肾俞、大肠俞、曲池、外关、合谷、阳陵泉、秩边。   (二)治法   主穴,根据增生部位,选择相应夹脊穴。配穴,每次取4~5穴。主穴以2寸毫针作45度角向脊椎方向刺入,运针至针感出现传导,配穴进针得气。平补平泻1分钟,然后接通电针仪,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连续波,频率120~250次/分,电流强度以病人感到舒适为宜,一般在1~1.5毫安。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5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168例,部分配合中、西药物,总有效率为93.3~96.4%[9,10]。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或大椎;2、大杼、风门。   配穴:天宗、肩井、肩贞。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点。   (二)治法   主穴第一组为刺络拔罐法,第二组为竹罐法。每次一组,可交替选用。如仅用主穴疗效不显,改用或加用1~2个配穴。   刺络拔罐法操作:可先以铍针刺,直入直出,深至骨膜,出针后有少量血液流出(一般不超过5毫升),亦可以皮肤针局部叩刺至皮肤微出血。针后加火罐,留罐15分钟,去罐后作局部按摩及头部作旋转运动,3~5天1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竹罐法:将大小不同之竹罐在煮沸的药水锅内煮2~3分钟,取出并甩尽药水,然后迅速置于穴位上使吸住皮肤,7~10分钟后取下,以出现瘀斑或充血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日。   药液制备:艾叶、杜仲、防风、麻黄、木瓜、川椒、穿山甲、土鳖虫、羌活、苍术、独活、苏木、红花、桃仁、透骨草、千年健、海桐皮各10克,乳香、没药各5克,布包加水煎煮而成。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00例,结果临床痊愈54例,显效及有效215例,无效31例,总有效率为86。7%[15,16,18]。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新设、阿是穴、大椎、天宗。   配穴:神经根型加天鼎,椎动脉型及交感型加风池。   新设穴位置:风池穴直下方,后发际下1.5寸。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点。   (二)治法   药液:混合注射液(丹参注射液2毫升10%葡萄糖注射液5~10毫升);野木瓜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   主穴每次选1穴,据症选1配穴。阿是穴多在颈椎周围,须仔细探找,如能发现条索状或结节性痛点更佳。在注入药液之前,应略作提插,使得气感明显,天鼎穴应使针感到达病臂及手指为佳,然后缓缓注入,每穴任选上述药液一种,注入1毫升(阿是穴可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489例,临床痊愈184例(,显效247例,有效4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7.3%。如把颈椎病分为3期,第1期为颈椎失稳期,第2期为骨赘刺激期,第3期为骨赘压迫期,以第1、2期穴位注射效果最好[11~14,24]。   挑治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即反应点。多出现在颈、背部,为党参花样的皮损改变。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豆粒或花生米粒大,边缘整齐,边的颜色稍深于正常皮肤,且反光弱。以大椎及颈椎增生部位更为多见。   (二)治法   每次选3~4个阿是穴。常规消毒后用2%普鲁卡因局麻,以细三棱针先破表皮,再挑断浅表皮肤纤维丝。挑纤维丝时,针尖宜贴皮平刺,先平行向前滑动,再轻轻把针向上抬起,将纤维丝挑断,挑净。下一次挑时,将上一次挑过露在表皮外的纤维丝头剪去。每隔5天挑治1次,5次为一个疗程。注意每次选挑治点时,其中一定要有一个点在颈椎上。   (三)疗效评价   共治560例,结果临床痊愈504例,显效3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100%[17]。   拔罐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颈部夹脊穴。   配穴:风池、天宗、肩井、肩Yi、合谷、外关、中渚。   (二)治法   先取主穴,针刺得气后,用架火法或抽吸法拔罐,一般每次取1~2对夹脊穴。另选2~3对配穴针刺,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罐时间,以局部皮肤红紫为度。留针15分钟。次日,可交叉取2对夹脊穴,分别注入维生素B12250微克/1毫升(每穴0.5毫升)和当归寄生注射液2毫升(每穴1毫升)。上法每日一次,交替进行,两个月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月。   (三)疗效评价   用上述方法治疗312例,结果临床痊愈62例,显效235例,有效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1%。随访60例,随访期为6月~4年,仅1例复发[19]。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风池、肩yi、合谷、曲池、肩Liao。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夹脊穴。   (二)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酌加。可采用以下二法照射。   1、氦氖激光照射:用氦氖激光照射器,输出功率25毫瓦,照射距离100厘米,光斑直径2厘米,直接照射阿是穴,配穴则用光纤末端贴近皮肤照射。阿是穴亦可以连接光纤的特别针灸针垂直刺入3~5厘米,至有强烈的胀麻感后,再行照射。阿是穴照射,每次10~15分钟;配穴照射5分钟。   2、二氧化碳激光照射:用二氧化碳治疗机,在与穴区距离25~30厘米处照射,光斑直径4厘米,散焦垂直照射每穴15~20分钟,以有温热感为度。   上述方法均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5~7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82例,结果治愈111例,显效112例,有效44例,无效15例,其总有效率94.7%[20~23]。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毅勤,等。运用肌电图检验温针夹脊穴对颈椎病的疗效。上海针灸杂志1983;(2):34。   [2]王国雄。针刺结合手法治疗颈椎病16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9。   [3]周志杰,等。哑1~4穴深刺治疗颈椎病1337例。陕西中医):204。   [4]魏翼。针灸治疗颈椎病36例疗效观察。陕西中医):204。   [5]张仁,等。张桐卿老中医得气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1985;(3):28。   [6]赵桂兰。针刺治疗颈椎病52例疗效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6;(3):34。   [7]吴材林。针刺为主治疗颈椎病136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   [8]周云鹏。针刺治疗颈椎综合徵25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4。   [9]林迎春。针刺夹脊配养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38例。浙江中医杂志):69。   [10]张文明,等。电针治疗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85;(1):9。   [11]徐恒昭,等。穴注野木瓜治疗颈椎病202例及其对穴温、痛阈的影响。针灸论文摘要选编(中国针灸学会),,北京。   [12]周济扑。大椎穴水针治疗颈椎病60例。浙江中医杂志):310。   [13]旷时恩。维生素E穴注配合按摩治疗颈椎综合征。四川中医):24。   [14]徐明英。穴位注射醋酸确炎舒松A治疗颈椎病7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37。   [15]陈英炎,等。铍针输刺拔罐法治疗颈椎综合症100例。云南中医杂志):34。   [16]张耀巍,等。竹管疗法治疗颈椎病50例初步观察。天津中医):22。   [17]曹淑润。挑治法治疗颈椎病560例。中国针灸):5   [18]高雨。梅花针拔火罐温灸治疗早期颈椎增生150例。针灸学报):22。   [19]孙丽筠。穴位药物注射与扣针拔罐治疗颈椎综合症312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2。   [20]王铁兵,等。He-Ne激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观察。中华理疗杂志):89。   [21]迟振荣,等。氦氖激光照射治疗颈椎病。中华理疗杂志):25。   [22]马士功。CO2激光治疗颈椎病100例。中华理疗杂志):67。   [23]单秋华。激光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102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5。   [24]骆仲达。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87例中国针灸):41。
相关文章: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健康加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