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无线流量卡换nano移动流量怎么搞

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锋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中国移动发飙,无限流量包月到底谁占理?
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在人民网及央广新闻的连番炮轰中,中国移动的强硬声明姗姗来迟。上周末晚,中国移动通过 @中国移动10086 新浪微博正式对无限量套餐的留存问题做出书面回应:《依法合规解决WAP包月套餐争议》。在这个官方的正式文件中,中国移动表示:从合同约定上来看,WAP包月套餐仅限于通过2G网络访问WAP类专有业务网站,若要求以此套餐优惠条件访问非WAP类网站,或是要求提供远高于当时2G网络条件的上网速率,已经超出双方当时约定的服务范围,4G无限流量的要求不合规;另一方面,一些WAP包月套餐客户每月流量高达几百GB,网络资源被大量占用,导致同一区域正常手机上网的客户无法登录、网速减慢。因此中国移动不予支持。对于WAP包月套餐客户,中国移动仍将按约定保持原有服务水平,并尽最大可能提供补贴等优惠举措(包括 “转套餐赠送流量、话费补贴或终端补贴”等优惠举措),方便以上客户通过升级新套餐使用4G服务。中国移动通过这个声明给这一段很热闹的4G无限流量之争做了定论。那么,这个4G无限流量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事情中谁占理?中国移动的这个处理方式是否合理呢?无限流量套餐的起源2003年,当时中国移动为了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推出了各种WAP不限流量套餐。有的是10元,有的是20元,有的省市还不分接入点。当时,中国移动网络分为WAP接入点和NET接入点,两者访问的互联网内容不同。如果WAP接入点要访问NET接入点的网络,还需要设置代理服务器。在2G时代,GPRS的网速只有几个KB,一个月即使每一秒都联网,也消耗不了多少流量,当时这种套餐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随着网络的升级,GPRS进化到了Edge时代,网速从几个KB到了20多KB,中国移动各地的公司在2006年前后纷纷停止办理了这类业务。而到了这个时候,全国已经有了200多万用户办理了这项业务。虽然中国移动努力劝说这部分用户转网,但是直到2015年还有70多万。2009年,中国3G正式发牌,中国移动拿到了最难普及的TD网络。为了普及业务,中国移动推出了“三不政策”,不换卡、不换号、不登记,只要换了3G手机,就可以使用TD网络。WAP无限流量卡迅速升值,网速飙到160KB。之后,中国移动又开始做WAP和NET接入点的融合,WAP接入点不需要代理也能直接上NET接入点的网站,使用更加方便。因为当年WAP接入点的无限流量套餐大多是全国不限地域的,所以升级3G后的无限流量套餐实际上已经优于移动推出的所有现行3G套餐,无线流量卡身价百倍。中国移动因为TD的弱势和三不政策,开始并没有对用户做出任何限制,但是后来随着流量的飙升,开始在一些地区限速。而这遭到了用户的强烈反对,因为中国移动的三不承诺没有提到限速,通过一系列诉讼维权,最终限速取消。无限流量套餐可以自由使用。4G时代的博弈因为3G时代的标准不好,中国移动很早就蓄力发展4G。中国移动在3G基站采购时,就明确表示要给未来升级4G留出空间。在频段资源上,中国移动也是借着3G的名义,早早争取到了宝贵的频段资源。所以4G牌照一发,中国移动就高歌猛进,一扫3G时代的被动局面。而对于WAP无限流量套餐,中国移动这次吃一堑长一智做了预防,明确表示4G不支持WAP无限流量。但是,在实际的办理过程中,因为管理粗放。很多无限流量的用户升级换卡得到了4G功能。而地方移动的计费是分开算的,使用无限流量卡的4G用户出现了天价的账单,引发大量投诉。各地移动公司为了息事宁人,免除了用户的费用,造成了事实上部分地区,WAP无限流量套餐用户可以无限使用4G网络。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有人可以无限使用4G网络,那么有无限流量卡又不能开通4G的人自然就要维权,于是各地再次出现多起维权群体事件,媒体纷纷跟进,中国移动焦头烂额。最后,中国移动以声明形式表明了态度。无限流量占理不占理?从法理上说,中国移动的声明有一些道理。在2003年到2006年,中国移动提供的是低速、WAP网站的无限流量服务,升级没有依据。但是,从用户的角度,中国移动在宣传3G、4G的时候,对老用户作出了种种承诺。用户有理由要求中国移动兑现承诺。从技术的角度,无限流量用户如果长期高速上网,很可能会耗尽基站资源,影响其他人的正常通讯,造成大量投诉;从经济角度,因为中国移动还要给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网间结算费用。用户上网越多,移动损失越大,所以中国移动要坚决禁止。两者的冲突由此而起,用户要保护自己的利益,中国移动从经济上不合算,技术上麻烦多,要坚决禁止。两者各有各的理。无限流量卡应该禁止,但是中国移动要给出合理的补偿办法其实,无限流量卡很有点像拆迁钉子户。用户要的不是闹事,而是低价套餐的使用权利。中国移动为了自己和公众的利益,清理钉子户也有其合理动机。利益冲突,解决的办法就是市场化。对待钉子户,无非是给多少钱的问题。现在无限流量卡的市场价格不过几千元,70万张卡全部收回,对每天盈利3亿的中国移动不过是毛毛雨而已。如果用户不想卖,那就给出一个足够优惠的套餐。用户不过是想要花10元或者20元,解决自己和家庭的上网需求。你给他一个10M的家庭宽带,给他10GB的4G流量(个人正常使用10GB足矣),超过10GB限速到100KB,一个月也让他交10元、20元,你看他换不换?&对用户来说,无限流量变有限流量,用户会珍惜,而不会无限的当热点,刷出几百G的流量,长期占用基站资源。对中国移动来说,现在看起来是吃亏了。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未来正规的套餐可能也会这样低。无限流量卡的问题可以一劳永逸,甚至长远看中国移动还是赚钱的。所以,无线流量卡的问题其实不难解决,中国移动只要出钱收购,或者给出一个有诱惑力的套餐置换即可。相比危机公关、媒体公关,这样做要便宜的多,中国移动需要决策层把帐算明白。
同步到新浪微博
关注产品和创新的科技媒体
技术偏执狂,深度分析师,关注科技、互联网、汽车。
当月热门文章
¥0(免费上门 手机快修)
¥466.00¥599.00
00:00:00后恢复原价
本栏目由提供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以方便用邮箱登录移动20元包月无限流量卡事件的深挖 - 推酷
移动20元包月无限流量卡事件的深挖
元包月的无限流量卡事件也已经闹了一年多了,当然涉及到这种用户和国有企业间的争端,网上舆论基本上都是一边倒。对于生活在中国的人来说,这也是能理解的。包括我在内,在这之前也只是以为这是我国众多垄断霸王条款事件中的一件而已。
奥卡姆剃刀
提出的反对意见,使得事情有了值得深挖的意义。仔细深挖过后,发现事情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很多人(包括我)一开始普遍的认为是,移动开通了
元包月的无限流量卡,后来觉得亏了就私自毁约。这样的观点当然是政治正确的,但了解详情后发现并非是事实。
实际上,移动并没有对这些卡用户毁约拒绝服务。而是限制了速度,据说还限制了微信和
的使用。这就引起了众多人的不满。
事情要从发行这个卡的时候开始说起。根据报道是
年左右,当时发行的这个套餐是
元无限流量,不封顶。合同中,很明确地说明是
接入点,无限流量,对于速率则没有说明。事实上在当时,还处于早期的
时代,也就是
时代。也就是说,那时候的
)还慢。根据我记得的,也就是不到
的速度,在那样情况下,移动推出这个
元包无限流量套餐,是合情合理的,当时下笔签约的人,对这个速度和服务也显然是能接受的。
但是到了后来,出现了新的
),再后来,升级成了
、以及现在的
,当初办了这个套餐的人欣喜若狂,但移动就逐渐吃不消了。当初不到
的速度,现在好几
的比起来,占用的带宽早已不能同日而语。
于是在大约是
年底,某些地方的移动突然对这些套餐加以了限制,速度限制到原来的
以下,据说还不能使用
和微信等。这下可就炸了锅了。
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大骂,甚至闹事,理由无一不是:移动没有契约精神,撕毁合同!
认真分析下这个违反契约精神的指控,是否属实呢?那就要看当时签订的合同。根据目前看到的,合同里确实没有对速率有任何提及,只是说了使用
接入点以及无限流量。那么移动仍然提供
接入点,那就是完全没有违反合同。撕毁合同根本无从说起。
至于把速度限制回签订合同时候的水平,也是合情合理的,合同里没写,那就按照签订当时的规则来,不低于当时的服务标准,这有什么好指责的?除非移动合同里写明了会永远提供他们能做到的最高速率标准,现在这样才叫做违规。
而且,移动也做出了让步,允许这些人转换成有流量限制的
套餐,并且有很大的优惠,这对于其他用户来说其实也是很令人垂涎的了。
但是“维权者”们却对这个无动于衷。他们的要求基本都是“无条件升级到
,保持无限流量”,即使是其中最最讲理的,也是“至少要无限流量使用现在的
)”。还动不动就把“契约精神”搬出来。
这就实在扯淡了。
先不说移动这么做并没有违约,就说你们自己,如果按照契约精神的话,那应该老老实实用回当初下笔签字的时候不到
的速度,这才是契约精神啊。怎么要求别人的时候就说契约精神,到你自己要遵守的时候就撒泼打滚了呢?
有人说,限速就限速了,为什么要禁止用
和微信?当时移动明明承诺可以用
实际上,当初的
接入方式根本不支持现在的
和微信。后来支持是因为几年后
进行了升级改造(据说目的也都是为了不得罪这群
用户)。但这都是签订合同过后多年的事了,移动当时的承诺只能针对当时的
软件。现在你完全可以找回当年的
试试,如果
也不能用,那就是移动违规了,我支持你去维权。当然如果找不到这么老版本的
那也怪不了移动,是腾讯不提供了,找腾讯公司闹去吧。
有人说,那为什么前两年我还能照样使用
?是突然才不能用的!
那是因为移动公司为了不得罪你们这群“维权者”才作出的让步,算是福利。好心给你们白用了这么多年
不偷笑,现在人家按规则办事不给用了,还腆着脸去要,说难听点,这不是耍流氓么?当然移动这样做也不是出于啥好心,只是上头的维稳政策而已。你以为国家那么关照新疆和西藏是因为他们经济价值高么?
有人说,你买了房子升值了,开发商要毁约,合不合理?
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故意混淆概念,胡乱类比,因为这里你和移动公司是签约租赁的关系,并不是转让的关系,这个类比就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要把这个类比纠正的话,那应该是:你
元一平米租了铺面,后来房东自己掏钱找来了新客流,地旺了,和你们提出要升租,合不合理?结果你们不肯升租,那退钱给你们不租了行吧,也不肯,因为别处没这么便宜的租金。房东没办法只好把自己找来的客流引流到其他店面,不让你们享受新的客流,你们竟然还炸锅了,要闹事,合不合理?
这时候契约精神都哪去了?
有人说,给你看视频,视频里移动老总明明说了,
用户可以平滑过渡使用
,我无限卡用户也是
用户啊,要求用
有什么不合理?
视频里确实是简单几句话这么说的,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他们说的其实并不包括你们这一小部分无限卡用户。当然,这属于表达不全,是一个漏洞。但是人家只是说给你用
,又没说给你用多少
流量,完全可以给你用
流量,然后跳转回
无限流量。这样就完全不违反承诺,据说一些东南亚国家都是这样做的。你一定要抓住人家漏洞不放的话,人家也可以抓住漏洞反击你。所以这事最好就是双方协商各退一步,我认为移动给予你们更多的
流量优惠已经是主动退了一步了。北京法院已经判下来了,自己去看。
有人说,你这么帮移动说话,你是收了他们钱吧。
实话说,这几年移动搞
,弄得我们一群用进口手机的都得可怜兮兮地玩慢如牛爬的
。要不是这个号码用惯了不方便换,老子早改电信联通了。要不这样,如果我发了这篇文章后,
天内移动不主动给我升级为无限流量
卡,我就加入你们一起骂他好了,虽然移动从来没承诺过这事,但学你们来“契约精神”一下,说不定人家就屈服了是不是?
另外就如上面提过的一样,这群“维权者”很常用的一个手法就是故意混淆概念胡乱类比。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有一个对我说“合同就跟你爸和你妈领了结婚证一样的,现在你爸嫌你妈老了,直接就把你妈送他娘家去?说这个还是你妈,还给你家里你要不要?”咋一看语塞,因为槽点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吐,想了想后我回答道:“又混淆概念。你这个类比修正过来应该是——你爸当初给你妈那么多钱,你妈提供家庭服务,大家各取所需。现在物价升了那么多,你爸每个月还是给这么多钱,这也罢了,却要求你妈提升服务到专业管家级的水平,做的菜要厨师级。你妈某天终于受不了了要你爸多给点,你爸不干,还不肯离婚。这不是渣男是什么?”对方遂哑口无言。
实际上很多人说,这些闹得最凶的“维权者”其实都是卡贩子,当初高价收了那么多卡全砸手里了,不然谁会为这
块钱去闹腾这么久啊。当然没有证据,不知真假。
总结:根据和这群“维权者”各个代表的争论,最后事实证明他们的要求就是:移动必须给他们签约时承诺的那种无限流量,但是绝对不接受签约时的那种速度和网络服务!要我不用移动?更是门都没有!
只能呵呵了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中国移动 “无限流量卡”僵局如何破解
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 [中国移动 “无限流量卡”僵局如何破解]
  八年前,中国移动推出无限流量手机上网业务,吸引了众多用户,为移动数据业务拓展打开了市场;如今,这一业务的存废问题,却让中国移动与全国成千上万的“神卡”用户陷入僵持状态。
  一场网民自发的“神卡”保卫战
  “凭什么让我去求他谈判,应该想办法逼着他们来求我。”7月19日,网友“吴京”告诉记者他维权的经验。像很多拥有“2005版15元不限量手机上网套餐”的用户一样,在本月手机流量超出15G之后,吴京发现不限量业务在不知情的前提下被设置了封顶。
  吴京所谓的“办法”,实际上就是在网络上联合了30多位有同样遭遇的用户,到成都最大、最繁华的移动营业厅循环取号办业务,有多少窗口就“占领”多少,重复咨询为什么给用户设置封顶这一个问题,让现场办理其他业务的用户排不上队,抱怨连连,导致营业厅秩序完全失控。
  “我们30多人才去了两次, 就把移动老总逼疯了,四川移动的相关人员主动给我打电话,要和我们谈和解。”作为四川此次维权的带头人,吴京认为自己“占领”营业厅的做法极为有效。
  “移动的领导解释说是操作失误,我们认可她的说法,所以才顺水推舟要求补偿”,他所谓的补偿就是每位用户得到当月两倍的套餐费用,同时恢复不限流量业务。在他看来,这样的结果意味着四川“神卡”维权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突围。
  四川的胜利给其他地方带来信心,在移动谈判中完胜的吴京,还被请到河北无限卡QQ群来支招。
  7月19日,来自各个县市的河北用户在QQ群中或激动、或调侃、或严肃地表达着自己的意见。虽然一片嘈杂,但一些用户还是决定在周末组织人去移动营业厅抗议。7月21日,保定的一些用户打着“移动无诚信,私改我套餐”的横幅,在位于金迪路的移动营业厅抗议。
  与此同时,石家庄却传来当地的“神卡”用户原有业务被恢复的消息,但心细的用户还是看出了其中猫腻。用户们原有的业务“全省CMWAP15元包月优惠”在恢复之后,后缀名中多了一个“新”字,且业务生效日期被改为日。
  “大家不要小看业务名称和生效时间的变化。”网友晨琛发现,凡是中国移动2009年之后办理的上网套餐都会有15G封顶限制。意味着即使现在他们被取消封顶,今后如果中国移动再次限制的话他们就无能为力了。
  和很多用户一样,他们都认为,河北移动此举的真正意图是以现在帮他们解封为由,修改他们的业务名称和生效时间,为他们将来封顶甚至取消无限流量业务找理由。而且,首先解封石家庄,也被用户们认为河北移动是想分化用户,逐个瓦解他们。
  关于“神卡”的正反方辩论
  一直以来,拥有“2005版15元无限流量业务”的中国移动手机卡被称为“神卡”,相对于现在每月15元只能买到不足200M的移动数据套餐来说,“神卡”足以让所有移动用户们为之疯狂,在淘宝网上价格一度被炒到了上万元。
  近年来,“神卡”的光环逐渐散去,多地移动公司都试图通过封顶等措施,对它进行限制,有些在用户的一片抵制声中恢复,有些则仍然处在互不退让的僵持之中。
  “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通知客户改了套餐?移动的行为就是明知理亏,做贼心虚”,一位名为“有些烦恼”的用户这样认为。
  上限封顶对用户影响有多大?从吴京的口中可以得知,据他说四川当地手机上网的速度可达到每秒200K,如果24小时开机上网的话,每月需要接近500G的流量,15G的上限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极大限制。如果用户通过热点设置,把平板电脑和其他手机与安装了无限流量业务的手机连接,共用一个网络,消耗的流量也就更大。
  “15G流量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多了,他们这些用户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本来已经是特殊利益的受益者了,就应该成为移动逐渐清理的对象。一个业务不是说不能改变,要考虑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多位普通移动用户看来,这些用户的维权做法就是在为自己的特权辩护,失去了特权,让他们手里价值上万的电话卡大打折扣。
  “既然公开推出了这项业务,收了客户的费用就要遵守协议,移动单方面毁约就是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李永辉”的想法则代表了众多维权者的立场。
  与各地维权者们声势浩大的行动来比,处在争论漩涡中的中国移动却可以用“极为低调”来形容,其仅有的一次官方正式表态还是出现在北京移动与无限流量卡用户的一起官司中。
  官司始于北京移动于去年5月发布的一条公告,公告表示,正在使用15元不限量CMWAP上网套餐的客户仍可按照 2005年7月业务开始提供时的服务水平继续使用该套餐。如果客户希望享受更高质量的上网服务,可选择其他移动产品。
  这一明显针对“神卡”的限速行为,被用户们认为是变相逼迫他们放弃无限流量业务,因此这些用户一纸诉状把北京移动告上了法庭。
  北京移动作为被告在法庭上辩称,他们2005年7月提供GPRS上网服务水平与现在基本持平,且双方订立合同时被告即按2005年7月水平向原告提供服务,现公告中恢复至2005年7月水平并不违约,且只是改变了月扣费方式,并未增加费用。最后,法院判定用户无法提供移动公司确实对网络进行限速而败诉。
  虽然中国移动在此事件中始终保持沉默,但是他们清理无限流量卡的行动却并没有停止过。网络上流传的一份《2011年广东移动公司市场部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规划》中,更是把“清理低价值套餐,对历史遗留的不限量或者超高流量套餐,引导其迁移为当前标准套餐”,作为核心发展的六大措施之一。
  在这份报告中显示,广东省移动数据使用200MB以上的客户数占比低,只有总量的2%,流量占用却高达27%,流量收入占比只有8%;尤其是1000MB以上客户,客户数占比0.06%,流量收入占比0.8%,但却占用了11%的流量。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移动公司要下决心清理无限流量卡了。这也成为一些普通用户支持移动公司的原因,“无限卡用户可以用如此低廉的费用,占用本该属于大众的资源,移动公司限速或者封顶的做法,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兼顾其他用户使用的公平性。”
  僵局该如何化解?
  数据显示,2005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为1.11亿。2012年12月底,网民总数已经达到5.64亿,仅仅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手机网民数量的成倍增长超越了所有人,包括中国移动的预想。
  “当年中国移动并不看好GPRS业务。那时候用手机上网的人还不多,加上手机上网速度慢,要不了多少流量,移动公司为发展用户就开通了无限流量套餐。”一位熟悉移动数据网络发展的人士表示。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化解中国移动与“神卡”用户之间的僵局?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成员、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认为,在清理无限流量卡过程中,一些地方移动公司的做法确实存在问题,比如单方面变更合同,明显违反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确实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
  他认为,移动公司和用户之间这一僵局的出现,反映的是当前通信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变更带来的矛盾。随着通信手段的进步,用户通过手机网络接收的信息,已经由单纯的文字向音频、视频,甚至是高清画面转变,随之而来的是流量使用的变化。
  “当无限流量卡用户绝对数量在下降,已经不能代表技术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法律上情势变更的原则,解决双方问题,使纠纷得到合理解决。”胡钢表示。
  情势变更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势变更,导致合同之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显失公平,允许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合同。
  胡钢解释,“情势变更是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原则,具有很大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也就更加有赖于利益双方的妥协和理解。”
  对于已经出现的“神卡”用户直接与移动公司发生对峙或者对簿公堂的做法,胡钢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人民法院的调解判例也不能适用于大规模用户的纠纷中。
  他介绍,今年初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已经把有关消费者权益的公益诉讼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明确了消费者协会作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可以成为公益诉讼的主体。因此,他建议类似纠纷中,消费者可以通过中国消协或地方消协,使用集体协商等有效途径,一揽子解决这一问题,起到化整为零的作用。
  同时他认为,移动公司作为国内通信巨头,具有能力强、影响力大、经济实力雄厚的特点;无限卡用户具有分散性,同时对通信政策也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双方的实力明显不对等,因此更加需要双方本着善意、理解、沟通的态度来协商解决问题。
  在胡钢看来,一方面,移动公司应该既满足用户需求,又顺应技术发展,发挥自身灵活性,适时推出引导性的套餐,通过给予优惠和合理解释,赢得用户理解;另一方面,用户也应逐渐成熟和理性起来,不应永远沉浸在无限利益的美梦中,自觉进行心理调适。
  7月20日,记者联系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公关部,对方工作人员称已经将记者的问题提交给了公司相关部门处理。但是,截止记者发稿前,关于地方移动公司对用户单方面设置封顶等做法,以及如何与用户沟通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移动仍然没有给出任何答复。(光明网实习记者 吴晋娜)
(责任编辑:崔鹏)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微信关注“手机中国”随时获取最新手机资讯
在iPhone 7早已“提前发布”的情况下,我说再多的新机信息也是炒...
在魅蓝E高颜值的外表下,蕴含着均衡而不乏亮点的表现。比如新全网...
MIUI 8自6月开启公测以来,经历了多次的系统版本更迭,而这次稳定...
> 中移动推无限国际流量包天服务 30元起
中移动推无限国际流量包天服务 30元起
手机中国【原创】作者:手机中国 许华责任编辑:孟滨日 15:08
  【中国&4G】近日宣布再次下调国际漫游费,并表示“流量包天资费”的国家和地区增至48个,资费平均降幅超70%。
  据悉,为了向广大用户提供“简单、实惠、高速”的国际及港澳台漫游上网服务,中国移动2014年面向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推出“3元/6元/9元流量包”,17个国家和地区可以“30元/60元/90元流量包天随便用”。
  现在趁暑假出游旺季来临之际,中国移动新增向31个国家和地区推出“30元/60元/90元包天不限流量”资费,总数达到48个,可满足90%的境外流量使用需求。港澳台等地区,30元一天就能无限数据上网,确实能够方便不少短期出行用户的需求,不用再麻烦的购买当地数据卡了,你说呢?
09/01 08:3609/01 07:3009/01 07:0509/01 06:46
09/02 05:0009/02 05:0009/02 05:0009/02 05:00
09/02 05:0009/02 05:0009/01 16:1809/01 16:04
09/01 06:1209/01 05:3509/01 05:2909/01 05:00
48小时热门4G文章
8月18日消息,日前中国联通在香港发布2016年...
8月23日消息,今日中国电信发布中期业绩。报...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教你怎么搞定无线端质量得分,获取移动端流量
  这几天的日子不错啊
  淘宝活动不停的搞
  又是高考
  又是端午的
  前方高能
  一“大波”营销流来袭,请做好准备
  滴~ 滴~ 滴~
  作为下半年开始蓄力的时段
  鬼哥自然不能落在后边,继续冲击!
  冲冲冲,向前冲-我要流量啊!!!
  先看看我冲击的情况如何:
  主做无线流量的一个店铺,无线端占比90%以上,付费占比控制在10%-15%左右,主要的还是以免费流量为主!
  无线流量很强势啊,这么多流量,怎么做到的?
  再看一下,无线淘内免费流量,基本无线流量的入口都打开了。所以想着拿流量,流量入口就不能单一,而是多渠道引流,才能更容易获取更多的流量。
  现在无线端流量这么丰沛,如何做好无线端的流量,各位小伙伴,肯定是头疼啊。那么,请看鬼剑是如何玩转无线端的!
  做无线端流量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无线端的推广引流,对于权重的提升很有帮助。但是推广中,总会有问题出现,不知道怎么更好的去解决。
  今天要分享的核心点是-无线端质量得分优化!
  提到质量得分,肯定是让很多卖家挠头的地方。尤其是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有效提升质量得分。毕竟质量得分,影响你的排名、扣费。我也想着快点优化好质量得分,这样才能低价去引流,低价去卡首屏。
  想着优化移动端质量得分,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去解决,才能稳定质量得分,不至于刚弄上去,就掉下来。鬼哥操作宝贝,要的是平稳提升,积累权重。
  平时操作宝贝的时候,都会涉及到一个权重的问题,无线端也有自己的权重。权重,只是后台针对你的数据状况,给的一个标的。
  这个标的影响:
  流量的获取
  流量的优劣
  后台操作的难易
  质量得分提升的快慢
  所以为了获得好的标的,无线端就需要逐步去优化,才能获得好的权重,拿到更多的流量!
  先来看三张数据,分析下,我刚才提到的内容:
  第一个数据
  权重低的,加入的关键词分数低
  最近一个朋友找我交流时,发的数据,他的无线端权重很低,加上的词,都是这种分数,换词也没用,他已哭晕在厕所,这就是个坑啊,坑啊,坑啊,要shi
  为什么这样?
  这就是无线端权重低造成的
  权重低的表现:
  加任何关键词,分数都低,即使是标题词,匹配性很高的词
  加的关键词,初始时有手机标,之后手机标,就会掉
  这种的,是你过往数据一直很垃圾影响的,再者就是自然权重不理想。
  再看一个男鞋数据,同样是心痛的感觉啊,比女装的更差,低于5分的词都有啊,相关性都没弄好!
  现在不解释,留着问题,后边再讨论!
  接着看下一个数据
  分数差的,影响后期的展现,点击
  再看这个朋友发给我的关键词截图,质量得分一样不好看,但是和前者相比已经好多了。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客服QQ: Email: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无线流量卡换nano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