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冀移灾朕躬 是一个什么句子?是倒装句吗?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正文
2017届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来源:上海中考语文指南
作者:上海中考语文指南
2017届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17届松江区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一、文言文阅读(40分)
(一)默写(15分)
1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4.&&&&&&&&&&&&&&&&&&&&&&,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5.予谓菊,&&&&&&&&&&&&&&&&&&&&&&&&。《爱莲说》
(二)&&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送友人(唐o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尾句中,诗人用马鸣声来含蓄表达临别时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分)
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气氛,衬托出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B.颔联直叙眼前发生之事,表达对乘船远离的朋友的关切。
C.颈联以“浮云”、“落日”作比,背景辽阔,情景相融。
D.尾联中的“挥手”与“萧萧”再现了分别时的动人场景。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出师表(节选)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8.&&&&&&&&&&(人名)写《出师表》,是为了向&&&&&&&&(人名)上书陈情言事。(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10.下列对节选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
&& A.先帝托付的“大事”即指平定南方。
&& B.“驽钝”表现了作者作为臣子的谦虚。
&& C.“报先帝、忠陛下”体现作者陈情之恳切。
&& D.“亦宜自谋”是作者对后主的期望。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 “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 ”遂吞之。【注释】①掇:抓取。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百姓有过:(&&&&&&&&)&&&&& (2)左右遽谏曰(&&&&&&&&&)&&&
12.文中与“蝗虫大起”相照应的是“&&&&&&&&&&&&”,而太宗吞食蝗虫的行为反映了他“&&&&& &&&&&&&&&&&&”
的内心愿望。(4分)
13.&&&文中的唐太宗是一位&&&&&&&&&&&、&&&&&&&&&&&&&明君。(4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一18题(19分)
&&&①清代高鼎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的“纸鸢”即风筝。风筝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据说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子制造的。据《韩非子o外储说》载:墨di居鲁山,“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或许是中国最早的风筝。晚唐风筝用丝条或竹笛做成响器,随风而鸣,因而得名“风筝”。
&&&②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到了唐代,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成为人们的娱乐玩具。宋代风筝品种增加,性能提高,在民间浸染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并广泛流行。唐宋时期,现属潍坊各地扎放风筝已很普遍。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有六名儿童在放风筝。清朝诗人郑板桥在《怀濰县》诗中也有这样的描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③我国民间风筝的制作者大多是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农民和手工艺人,由于受地域文化、经济、风俗等因素影响,风筝制作者祖传世袭,相互观摩,有集体创作的性质,大江南北形成了众多的流派。他们按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审美习惯制作风筝,寄托人生乐趣和理想。我国民间风筝造型、用料、色彩、风格充满着浓厚乡土气息,主题鲜明,配合传统节令,装饰性非常突出。这些风筝风格粗犷,淳朴,一般就地取材,篾扎纸糊即成。最新上海语文语文资料请关注新浪子贤博客和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
&&&④据传,放风筝最早是为图吉利,人们将风筝放得高高的,等快钻进云彩里的时候,就一刀将风筝线剪断,那风筝就看不见了,于是高喊“晦气没了”、“晦气走了”以图吉利。后来放风筝逐步成为人们的一项休闲活动,放飞的时间也不局限于清明时节了。于是,仰望天空,你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⑤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先是日本和朝鲜等近邻国,后又漂洋过海,传到了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直到更远的东方岛屿上;另一线则顺着“丝綢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进入了阿拉伯和西欧。元代在中国为官17年的意大利人马可o波罗归国后,也把风筝介绍到了西方。现在,风筝已成为我国对外联系、发展经济的重要纽带。
1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分)&&&墨di&(&& )
15.作者介绍了有关风筝的多方面内容,可见标题中“漫话”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2分)
16.第②段介绍了中国风筝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该段引用郑板桥的诗句,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17.下列从文中筛选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筝起源于战国时期,由哲学家墨子制造并据其响声而命名。
&&B.民间风筝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因为其制作者是当地的农民。
C.为了图取吉利,现代的人们在清明节及其它任何时候都放风筝。
D.中国风筝先后被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原因是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
18.如果把下列文字插到上文中,你觉得哪一段合适?请简述理由。(5分)
&&&山东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箏节的固定举办地。自一九八四年开始,迄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箏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竞技和游览。世界许多地方也都有自己的风筝节。毎年的三月,泰国旅游部门都要在首都曼谷市中心的王家田广场举行盛大的风筝节。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风筝把曼谷的天空点缀得缤纷绚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曼谷市民和外国游客。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一23题(21分)
①直到现在我的记忆中还经常出现打谷场上的那块银幕。一块白色的、四周镶着紫红色边的银幕,用两根竹竿草草地固定着,灯光已经提前打在上面,使乡村寂寞漆黑的夜生活中 出现了一个明亮欢快的窗口。如果你当时还匆匆行走在通往打谷场的田间小路上,如果你从 城里赶过来,如果新闻简报已经开始,赶夜路的人的脚步会变得焦灼而慌张,打谷场上发亮 的银幕对于他们好像是天堂的一扇窗。
②农用拖拉机、打谷机和一堆堆草垛被人湮没了。附近乡村的农民大多坐在前排,他们 从家里搬来了长凳和小板凳,这样的夜晚他们很难得地成为了特权阶层。更多的是一些像我 们这样来历不明的孩子和青年人,他们在人群里站着,或者在一片骂声中挤到前排,在一个本来就拥挤的空间里席地而坐,对来自身边的推撵和埋怨置之不理。电影开始了,打谷场上的嘈杂声渐渐地消失,人们熟悉的李向阳挎着盒子枪来了,梳直发的让年轻姑娘群起效仿的女游击队党代表柯湘来了,油头粉面的叛徒王连举来了,阴险狡诈的日本鬼子松井大队长也来了……孩子们在他们出场之前就报出了他们的名字,大人让他们的孩子闭嘴,可快乐的孩子怎闭得了嘴!最新上海语文语文资料请关注新浪子贤博客和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
③打谷场上的欢乐随着银幕上出现一个“完”字而收场,然后是一片混乱:有的妇女这 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于是尖声叫喊着孩子的名字;也有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突然扭打在一起,引得人们纷纷躲避,一问原因,说是在刚才看电影时结了怨,谁的脑袋挡着谁
的眼睛,谁也不肯让一让,这会儿是秋后算账了。我那会儿年龄还小,跟着邻居家的大孩子来到一个个陌生的打谷场,等到电影散场时却总是找不到他们的人影,因此关于露天电影的 记忆也少不了那些令人恐惧的夜路。
④我记得那些独自回家的夜晚,随着人流向田间小路走,渐渐地同行的人都折向了其他的村庄,只有我一个人走在漆黑的环城公路上。露天电影已经离你远去,这时候你才意识到 回家的路是那么漫长,不安分的孩子开始为一部看过多次的电影付出代价了。代价是五里甚至十里夜路,没有灯光,只有萤火虫在田野深处盲目地飞行着,留下一些无用的光线。有几 次我独自经过了郊外最大的坟地,亲眼看到了人们所说的鬼火(现在才知道是骨质中磷元素 在搞鬼),而坟地特有的杂树乱草加深了我的恐惧。当城郊结合部稠密的房屋像山岭一样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时,我觉得那些有灯光的窗口就像打谷场上的银幕,成为我新的依靠。我急切地奔向我家的窗口,就像两个小时以前奔向打谷场的那块银幕一样。
⑤那不是一个美好的年代,但是在一个并不美好的年代里,会出现多少美好的夜晚,甚至使你忽略了白天的痛楚和哀伤。它们都与生命有关,而与生命有关的细节总是值得你回忆
的。(有删改)
19.本文按时间顺序,再现了人们 赶去看电影时的&&&&&&&&&&&,抢占位置时的嘈杂,&&&&&&&&&&&&,散场时的混乱,以及&&&&&&&&&&&&。(5分)
20.第①段“打谷场上发亮 的银幕对于他们好像是天堂的一扇窗”是以为&&&&&&&&&。(3分)
21.第②段加点的四个“来了”极富表现力,请作简要分析。(4分)
22.下列对第⑤段划线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在反复观看电影的同时,自己的年龄也在不断增长。
B.看电影时会有很多趣事发生,那是生命中的美好记忆。
C.观看电影让人们忽略痛楚和哀伤,对生活充满期待。
D.电影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生命变得丰厚起来。
23.有人觉得第④段可以删去,请简要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5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日,取“百柱成林,国学丛集”之理念的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建设竣工,该中心将集中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普通大众学习中国古代典籍、阅读国学相关书籍、进行国学体验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场所。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文化工程,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活动。
&&&&当他们来到了国学中心的正前方,甲同学就情不自禁地对它的外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____
&&&&老师说:“穿过国学研究中心的正南门,你们将看到24位从古至今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贡献的先贤铜人像,你们最想看到的是哪一位?跟大家说说你的理由。”
乙同学抢先说:“我想看到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观结束后,老师让同学们畅说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的建设意义,丙同学一口气说了四条:A.研究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B.让人们客观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C.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某同学说,我不赞同其中的&&&&&&&&&&&&&&。老师和同学纷纷点头称是。
24.结合所给文字及图片,帮甲同学描绘国学研究中心的外观特点(含一种修辞)。(3分)
25.如果你是乙同学,你最想看到的先贤是_______(人物),理由是&&&&&&&&&&&&&&&&&&&。(4分)
26.丙同学所说的四点“建设意义”,老师和同学不赞同的一条应该是_____。(3分)
A、研宄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B、让人们客观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C、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四、写作(60分)
27.&&&题目:终于融入其中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2017届松江一模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
(一)默写(错字、别字、漏字扣1分,扣完为止)
1、谁家新燕啄新泥 2、怀旧空吟闻笛赋 3、烟波江上使人愁&4、临溪而渔& 5、花之隐逸者
(二)6、游子意,故人情&&&&& 7、B
(三)(9分)
&8.(2分)诸葛亮刘禅
&9.(3分)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重任交给我& (以、效、状语后置)
10.(4分)A
(四)11.(1)过失、过错;(2)立即
&&&&& 12.&见蝗虫,掇数枚,&&无害百姓(或“移灾朕躬,无害百姓”)
&&&&& 13.体恤民情(关心百姓),勇于担责
二、现代文阅读
14、(1分)翟
15、(2分)随意地说
(8分)功能的变化& 品种的增加&& 性能的提高&& 材质的改变(四选三)&& 生动地再现百姓放风筝时的场景,表明清朝时潍坊地区放风筝非常普遍。&
17、(3分)D
18、(5分)第⑤段& 第⑤段主要介绍了中国风筝的传播,而该段文字介绍了潍坊国际风筝节及世界其他地方的风筝节,具体说明“风筝已成为我国对外联系、发展经济的重要纽带”以及风筝对他国产生的影响。(指出具体段落1分,内容概括2分,关系分析2分)
(二)19.(1+2+2)焦灼、慌张&&& 观看电影时的欢乐&&&& 回家时的恐惧
20.(3分)那个银幕能打破乡村寂寞漆黑的夜生活,给人带来欢乐。
21.(4分)四个“来了”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这些电影人物的期待、熟悉以及看到他们时的欢快。
22.(4分)D&&&&& C(3分)&& B(1分)
23.(5分)开放题
示例1:不可删,该段以回家时的恐惧来反衬露天电影对我的吸引力,表现“我”对它的热爱,同时也是对第3段末句的具体描述,使叙事更完整。(段意1分,内容、结构作用各2分)
示例2:可以删,该段写了回家时的恐惧,而文章主要是表现看露天电影的情景以及它们给作者带来的美好回忆,第4段与文章的主要内容关联不大。(段意、文章主要内容各2分,关系阐述1分。)
三、综合运用
&&& 24.(3分)略(写出风格特色1分,如:方圆规矩、堂堂正正;修辞1分;语言表达1分)
&&& 25.(2+2分)(人物与其理由相匹配)
&&& 26.(3分)B
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相关推荐:
更多中考报考指南及相关资讯,可以打开我们【】的【】频道,上海新东方优能中学涵盖上海初中高中各方面学习升学相关的资讯和资料。上海新东方优能中学在这里预祝各位都能考取自己满意的学校。
上海中高考交流群 (QQ群号:)
更详更全的上海中高考一手资料,更有新东方优能中学名师在线答疑!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中考热门搜索
热门重点高中
2017中考最新动态灾害中的历史人物_百态_任德胜_文档下载
亿万文档 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 &
& 灾害中的历史人物_百态_任德胜
灾害中的历史人物_百态_任德胜
中国社会报/2009年/9月/21日/第B03版
灾害中的历史人物“百态”
山西省太原市民政局局长
历史人物在应对灾害中的表现,常常成为人们评价其是非功过的重要标尺。
灾后救助得力会给历史人物带来崇高的声望和无形的财富,甚至惠及其子孙。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黄河流域发生了大洪水。尧命崇地伯鲧领导治水。鲧用“障水法”,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水患,被杀于羽山。舜即位后,命鲧的儿子禹继续负责治水。禹总结了其父治水失败的教训,改以疏导为主,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I,至于大桑惫邓劣诖舐剑直辈ノ藕樱婧樱胗诤!!(《尚书 禹贡》)由此疏通了九河,平息了水患。夏禹公而忘私、不畏艰险驯服洪水的业绩,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古籍和传说中,夏禹的治水事迹十分动人。《尚书 益稷》称:禹娶涂山氏女,结婚后生子启,“启呱呱而泣”,禹顾不得照抚幼子,径自治水而去。《史记 夏本纪》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韩非子 五蠹》记载:“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a,以为民先,股无肢,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时至今日,黄河两岸仍广泛流传着夏禹治水的传说:如宁夏的青铜峡,晋陕之间的龙门,伊水流过的伊阙,都说是禹用神斧劈开;著名的黄河三门峡砥柱石及三门――神门、鬼门、人门,传说也为夏禹所凿。禹治水的成功,也为他的儿子启建立夏王朝奠定了基础。
同样,也许正是艾米尔在6世纪30年代饥荒的严峻考验中所赢得的声望,促进了他的子孙后代社会地位的巩固――其中包括他的曾孙、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大概是在6世纪中期到晚期,麦加城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干旱和饥荒。据可考的文字证据表明,当时饥荒相当严重,以至于作为人民的领导者之一,艾米尔不得不从远至叙利亚的地方获取小麦,并且用一种碎肉熬成汤让人民果腹。
艾米尔在应对饥荒时所取得的成功为他赢得了好名声。以后,他差不多就以“哈希姆”而四海闻名(“哈希姆”一词,表面看来是由“哈沙马”即“弄碎”一词而来),以纪念他为人民所作出的贡献。
《犹太古史》中记载,在以色列希律王统治的第十三年(公元前30年),干旱和瘟疫袭击了他的土地,饥荒降临到犹太人身上。这时候,希律竭尽自己所能从埃及买回粮食,以减轻民众的苦难。在这场危机之中,希律表现得极其高贵无私,使民众对他从仇恨转向尊敬。
而在罗马帝国,“一遇到饥荒年,通常社会上就准会发生严重的骚乱,大家指责长官们和议政员考虑不周,指责大地主和粮商贪图暴利。在这种情况下,普遍发生暴动和示威。”当然,如果市政官员能够保持粮价低廉,人们就会把这个事迹刻在官长题名碑上的市易官姓名旁边,像以弗所(位于小亚细亚)的某些市易官就曾这样做过。人们还会用一块牌匾或一块浮雕纪念在灾害后做了善事的皇帝,有时甚至于用他的名字命名城市。在底庇鲁斯王朝统治时期,好几个都市都叫恺撒城,就是纪念恺撒大帝的。拜占庭时期,安纳托利亚地区地震灾害频频发生,12世纪有个历史学家叫让 斯吉利塞斯,他把皇帝按照对灾民的救援程度进行了分类:好皇帝关怀灾民,坏皇帝则对灾民不管不顾。
唐朝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京师大旱,蝗虫大起。唐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李世民的做法虽然有作秀的成分,但还是可以表明他心系百姓的态度。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下载1-2页,共2页)> 【答案带解析】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16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16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乙】贞观二年,京师①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②视禾,见蝗虫,掇③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朕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④,何疾之避?”遂吞之。(节选自《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注】①京师:京城。②苑:养禽兽种林木的地方。③掇:拾取。④躬:身体。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①环而攻之
②故君子有不战
③但当蚀我心
④左右遽谏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②百姓有过,在朕一人。3.从唐太宗言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怎样的皇帝。(4分)4.面对侍从对唐太宗吞蝗之举的阻止,如果你是唐太宗,请联系甲文内容来说服他们。(4分) 
1.①包围 ②所以③只④立刻
2.①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亲属都会背叛他
②百姓(即使)有过错,责任只在于我这个皇帝一个人。
3.体恤百姓,关心民生,甘愿为人民承担责任,爱百姓胜过自己。(两点即可)
4.能联系甲文中“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合适的内容谈“得民心”的重要性即可。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
考点分析:
考点1:散文类
一、带点词注解。考查内容以文言实词为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古今异义词;(2)通假词;(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词的感情色彩变化。&
二、文言句子翻译。从句式看,考查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在文本中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这与“考试说明”中的要求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相吻合。在翻译这些句子时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要求做到“信”(准确)、“达”(流畅)、“雅”(优美)。
三、阅读理解。主要通过简答题的形式来达成目标。内容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等。去年语文中考,绍兴、丽水、嘉兴、温州等地试卷要求结合文言文内容直接进行解答,而衢州、湖州、义乌、台州、宁波等地试卷的文言文阅读则要求学生通过文言阅读理解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精神或理想抱负等。
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
2 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5分)山
中王勃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1.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
)(2分)A.恬淡超脱
B.壮志难酬
C.忧国忧民
D.旅思乡愁2.有人评论最后一句“山山黄叶飞”含有“余不尽之意”,请加以品析。(3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7分)本学期同学们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相信有不少收获吧,请运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和生活中积累的常识解决下面的问题。(1)谚语、诗句中有一些是反映气象物候的。请写出反映气象物候的谚语、诗句各一个。谚语:
(2)“云是天气的招牌”。过去,只能从地面上看云,看到的范围并不大,而且每当低空阴云密布时就难以观察到上面云层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气象卫星的出现,开创了天气监测和预报的新纪元。从看云识天气到用卫星测天气,说明人类已进入了现代科技观测天气的时代。因此,有人认为有了高新技术测天气,就没有必要凭人们的经验来观察天气,你认为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3)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部分地区连续遭遇暴雨袭击,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还发生了多起泥石流灾害。假如你是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的记者,让你去采访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吴淑琪女士,你将如何采访?(3分) 
名著阅读(6分)(1)忽然我的眼前暗了起来,但是当时觉得这和头顶上飞来一片云的情形大不相同。我转过身来却发现头上有一个不透明的大东西遮住了太阳,它正朝着岛飞来;看起来它大约有两英里高,把太阳遮了六七分钟……①这段文字出自英国作家
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文中“不透明的大东西”指的是
(2分)②该国国王镇压人民叛乱的方法有哪两种?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2)她曾被一个军官抛弃过。后来与祥子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最后,她因难以忍受苦难生活给她造成的屈辱而自杀了。“她”是《骆驼祥子》中的
(1分) 
仿照下面的警句,自选事物,写一个句子。(2分)
示例:气球——太容易爆裂,因为有人吹你。要求:句式不必完全相同,但必须借物喻人或托物抒怀,给人以启迪。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大丰港开辟了苏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并通达世界,成为江苏沿海开发的一个新标记。B.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不仅美化了大丰市民的生活环境,更增添了城市吸引力。C.我市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率将近80%以上,与全省平均指数60%-70%相比,我市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已走在全省前列。 D.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既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行动,也是对同学们心理素质和竞技水平的一次验收。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困难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吞蝗移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