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酸二棕榈酰羟脯氨酸酸检测102算高吗、因为我有中期脂肪肝、还有高血压也会偏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围产期奶牛常见代谢病的监测研究
奶牛产前2-3周到产后2-3周称为为围产期,以围产期能量代谢障碍为病理学基础的酮病、脂肪肝和骨营养不良是奶牛重要的群发性常见多发病,且多发于日产奶30 kg以上的高产牛,是当前奶牛能量代谢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监测和诊断围产期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分别对产前15d、产前7d、产前1d、产后1d、产后7d、产后15d各10头共计60头围产期奶牛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生化分析仪对围产期奶牛血清中的葡萄糖(GLU)、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钙(Ca)、磷(P)、羟脯氨酸(HYP)含量以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测定;采用尿液分析仪对围产期奶牛尿中酮体进行检测。  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围产期内奶牛血液中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和红细胞压积(HCT)差异不显著,不能作为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病的监测依据。产前1d奶牛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最低为(460.76±268.34)μ mol/L,分别与产前15d、产后7d、产后15d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7d奶牛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最低为(2.12±0.35) mmol/L,分别与其他时间测定值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1d奶牛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最高为(15.33±3.24) U/L,分别与产前15d、产前7d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15d奶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甘油三酯(TG)含量分别升高为(14.10±4.40) U/L和(0.90±0.14)mmol/L,与产前不同时期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1d血清中Ca含量降至最低值为(1.76±0.32) mmol/L,血清羟脯氨酸(HYP)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分别升高为(25.50±7.90)μ mol/L和(85.13±7.57)IU/L,与产前不同时期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6.67%,骨营养不良发病率为20%,奶牛酮病的发病率为11.67%。奶牛脂肪肝和酮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均明显升高,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均明显降低,与健康牛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奶牛骨营养不良血清钙(Ca)含量明显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血清羟脯氨酸(HYP)的含量明显升高,与健康牛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由上述结果可知,奶牛酮病和奶牛脂肪肝的共同原因是能量负平衡的发生,血清葡萄糖(GLU)含量降低、FFA和TG含量升高为其共同的病理学基础。骨营养不良患牛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羟脯氨酸升高,均是由于血钙浓度下降所致。由此得出结论:利用血清游离脂肪酸、血清葡萄糖含量和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按公式计算Y值可作为诊断奶牛脂肪肝的依据。奶牛血清钙(Ca)含量降低,血清羟脯氨酸(HYP)含量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升高可作为奶牛骨营养不良的诊断依据。尿酮体监测可作为奶牛酮病的诊断依据。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您的位置: &
活血燥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棕榈酰羟脯氨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