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承继十年辛苦不寻常常打一生尙

孝心承继不寻常_百度知道孝行天下---孝心即是菩提心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然无论已生未生,为人子者,固当常为礼拜持诵。以期未往生,则即得往生,已往生,则高增品位。又此之礼诵,非特有益于亡人,实有大益于存者。以孝亲之心而礼诵,较彼专为自己礼诵者,功德更大,以孝心即是菩提心故也。
  汝父宿世甚有栽培,故今生乐善好义,深信佛法,修持净业。其一生多危症者,乃宿世之业,由乐善信佛,而转后报重报,于现生作轻报而了之也。汝既欲承汝父之志,又欲汝父母同皆高登莲品,此心可嘉。今为汝取法名为慧昌,谓以智慧承继先志,必能克昌净土法门,并以克昌后裔也。
  凡皈依佛法之人,于伦常道理,必须格外认真,尽谊尽分,可谓真佛弟子。倘于伦常有缺欠,便难以感化同人。汝现无父母,而兄弟,姊妹,妻室,儿女分上,尤须注重。今世乱已极,其源皆因世之为父母者,不知教子之道。不知以道德仁义,因果报应教儿女。但以溺爱憍养,机械变诈相教。故致有天姿者,习为狂妄,无天姿者,狎于顽愚,以至越礼犯分之事,时有发现也。
  使为父母者,各尽其教子之道,则世道何至如此。以前儿女教不好,尚无大要紧,不过不孝顺,不成器而已。今若教不好,则其祸实有不堪设想者。此说,宜与一切人说之。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杨慧昌居士书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孝心即是菩提心
孝心即是菩提心
时间:日&&
作者:大海 &&
来源:网络文章
孝心即是菩提心
  令严临终, 神识清爽, 念佛而逝, 可生西方。然无论已生未生, 为人子者, 固当常为礼拜持诵。以期未往生, 则即得往生, 已往生, 则高增品位。又此之礼诵, 非特有益于亡人, 实有大益于存者。以以孝亲之心而礼诵, 较彼专为自己礼诵者, 功德更大, 以孝心即是菩提心故也。汝父宿世甚有栽培, 故今生乐善好义, 深信佛法, 修持净业。其一生多危症者, 乃宿世之业, 由乐善信佛, 而转后报重报, 于现生作轻报而了之也。汝既欲承汝父之志, 又欲汝父母同皆高登莲品, 此心可嘉。今为汝取法名为慧昌, 谓以智慧承继先志, 必能克昌净土法门, 并以克昌后裔也。凡皈依佛法之人, 于伦常道理, 必须格外认真, 尽谊尽分, 可谓真佛弟子。倘于伦常有缺欠, 便难以感化同人。汝现无父母, 而兄弟, 姊妹, 妻室, 儿女分上, 尤须注重。(续编&复杨慧昌居士书三)
  慧敏宿有慧根, 故能一念即得相应。须知学佛之人, 当尽己分。必须孝顺父母公婆, 劝其吃素念佛, 求生西方。至于兄弟姊妹夫妻妯娌儿女仆使, 均宜以此相劝。能如是者, 方为真佛弟子。法名乃是空名。如上所说, 乃为实德。务须实行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念佛求生。及与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自行如是, 化他亦然。此即俗修真之一大规范也。祈与彼说之。(三编&复李慧基居士书)
  汝继祖母柴老太夫人事, 已忘记。汝果真发孝心。即柴老太夫人堕于恶道, 汝能以至诚心为彼念佛, 亦可仗佛慈力, 往生西方。况未必堕恶道乎。是在汝之诚否。不宜以柴老太夫人之去时景相为断也。起法名, 亦是场面上事。世俗为亡人说幽冥戒, 则起法名。然必以竭诚尽敬, 为彼念佛, 为最上之策。切勿只取世俗场面上事, 以了结其孝思。则于汝有大利益。非为柴老太夫人念, 汝便不得其益。当知汝以孝心报恩心, 为柴老太夫人念, 比专为己念功德更大。是以要人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况受大恩之老太夫人乎。汝能随类以推, 则亦可随机导引矣。(三编&复温光熹居士书一)
已有条评论
您好:爱无止境
如果你对此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金点子平台反馈。
给逝去的亲友一份爱心,给自己一份爱的事业。
十大排行榜印光大师:孝心就是菩提心(文白对照)--学佛网
印光大师:孝心就是菩提心(文白对照)--学佛网
孝心就是菩提心
原文 &&& 令严临终,神识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然无论已生未生,为人子者,固当常为礼拜持诵。以期未往生,则即得往生,已往生,则高增品位。又此之礼诵,非特有益于亡人,实有大益于存者。以以孝亲之心而礼诵,较彼专为自己礼诵者,功德更大,以孝心即是菩提心故也。汝父宿世甚有栽培,故今生乐善好义,深信佛法,修持净业。其一生多危症者,乃宿世之业,由乐善信佛,而转后报重报,于现生作轻报而了之也。汝既欲承汝父之志,又欲汝父母同皆高登莲品,此心可嘉。今为汝取法名为慧昌,谓以智慧承继先志,必能克昌净土法门,并以克昌后裔也。凡皈依佛法之人,于伦常道理,必须格外认真,尽谊尽分,可谓真佛弟子。倘于伦常有缺欠,便难以感化同人。汝现无父母,而兄弟,姊妹,妻室,儿女分上,尤须注重。今世乱已极,其源皆因世之为父母者,不知教子之道。不知以道德仁义,因果报应教儿女。但以溺爱骄养,机械变诈相教。故致有天姿者,习为狂妄,无天姿者,狎于顽愚,以至越礼犯分之事,时有发现也。使为父母者,各尽其教子之道,则世道何至如此。以前儿女教不好,尚无大要紧,不过不孝顺,不成器而已。今若教不好,则其祸实有不堪设想者。此说,宜与一切人说之。所言看书,汝身膺职务,无多闲暇,只可先从文钞,嘉言录起。而净土三经,往生论注,彻悟语录,净土十要,净土圣贤录,净土指归集,龙舒净土文,宜详看。其余若禅宗,教家天台宗,贤首宗,慈恩宗,并及密宗,且置之,以力不暇及。修净业,不先将净土法门研究明白,如欲归家,不知道路。其所知者,虽亦能归家,然其迂远,殆有天渊。祈慧察。——《印光法师文钞》之《得杨慧昌居士书三》(选一)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译文 && 你父亲在临终时神识清爽,念佛而逝,这种情形可以往生西方。然而不管已经生西方,还是未生西方,做为儿女的,固然要常常为父母礼拜持诵,追荐回向。以期望没有往生就能往生;已经往生则能增长往生的品位。还有,为亡故的父母念佛礼诵求往生,不仅只有益于亡人,实际上大有利益活着的人。因为以孝心来礼拜念诵,比起专门为自己礼拜念诵,功德更大,因为孝心就是菩提心的缘故。 && 你父亲过去世修积了非常多的功德,所以今生向善好义,深信佛法,修持净业。至于他一生之中有很多危险的病症,这是他过去世的罪业,由于好善信佛,从而转后报重报,为现生轻报而了结。你既然想要继承你父亲的志向,又想你父母共同都能高登莲池、上品往生,这个愿心令人赞叹。在此为你取法名叫做“慧昌”,意思是以智慧承继先人的志向,必定能弘传净土法门,使之昌盛,并能以此昌盛子孙后代啊! && 凡是皈依佛法的人,对于伦理纲常的道德,必须格外认真落实,竭尽情谊、竭尽本分,这样才能够说是真正的佛弟子。倘若对于伦理纲常有所缺欠,就很难感动教化身边的人。你现在父母都已经过逝,而对于兄弟、姐妹、妻子、儿女亲情的职责和本份上,尤其必须要注重。现今的世道乱到了极点,其中的源由都是因为世间做父母的人,不懂得教育子女的道法。不知道用道德仁义、因果报应来教育儿女。只是用溺爱和骄生惯养,机巧欺诈来教导子女。所以把原本天性善良的孩子,培养成为狂妄之人;天生顽劣的孩子,娇惯成为愚钝顽固之人,以至于做出越礼、犯份的事,时有发生。 & 假使做父母的人,各自恪尽他们教育子女的大道,那么世道何至于到了这种地步。从前的儿女教不好,还没什么大要紧,不过只是不孝顺,不成器而已。而现今的子女如果教不好,那么这个祸害实在就不堪设想了。因为今天杀人的武器无奇不有,越来越精妙。这些话,应该对所有的有缘人去说。 && 所说的学佛必须要读的书,你职务在身,没有很多的闲暇,只能够先从《文钞》、《嘉言录》看起。而《净土三经》、《往生论注》、《彻悟禅师语录》、《净土十要》、《净土圣贤录》、《净土指归集》、《龙舒净土文》,也应该详细阅读。其余的像禅宗,教理的天台宗、贤首宗、慈恩宗,以及密宗,暂且放在一边,因为没有精力、时间看这些。修学净业,不先把净土法门研究明白,就如同想要回家,却不认识道路一般。通达其它的宗派,虽然也能回家,然而太过于迂回和遥远,如果和净土法门比起来,实在有如天渊之别。请慧心思察。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孝心承继不寻常猜一生肖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个女人不寻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