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练习正确的科学发声方法改变原有不正确的发声状态灵活运用共鸣腔,让声音更加有穿透力清晰饱,贵?

科学发声训练方法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科学发声训练方法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11.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我想学的是:
相关课程推荐
热门学校推荐
沿用美国戴尔卡耐基原创精髓理念,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专业口才培训...
以独有的“教练训练式+参与式+个性开发式”的特色训练模式,致力于提升自我素质...
专注于个人和企业成功素质培训,口才演讲、商务演讲培训、人际关系与沟通培训的专业机构...
其他人还浏览了
热门课程导航
售前咨询热线
售后咨询热线
扫一扫咨询培训顾问称呼:zjzxsbp
OICQ:***
邮箱:***
性别:***
科学发声1声音品质训练&&使嗓音响亮、饱满、圆
2口齿磨练训练&&使口齿清晰、伶俐,发音准确
3正确呼吸方法&&使身体舒展、贯通,气韵充足
&4正确发声状态&&自如运用共鸣,声音坦诚、真挚,发声有力
&5音域拓展开发&&开发嗓音潜质,使嗓音更有表现力
&6科学练声方法&&合理运用和保护嗓子
怎样才能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悦耳声音呢?
1、呼吸训练2、发音器官训练3、正音练习4&、共鸣训练5、如何保护嗓子
我们先了解发音器官的构造及发声原理:
构造: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咬字器官(人体发音器官主要有哪些?)呼吸器官:从人的语言功能角度看,呼吸通道、胸腔腹&肌。
声音质量包括:高低音、节奏、音量、语调、抑扬顿挫。在某种意义上,声音是人的第二外貌。因此,要求语音标准、声音悦耳。
1、&呼吸训练
发音训练的第一课就是呼吸训练。[意大利男高音之父卡鲁索说:“在所有学习歌唱的人中,谁掌握了正确的呼吸,谁就成功了一半。”]气息是发出声音的动力,更是各种声音技巧的“能源”。
呼吸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声音好坏的关键。气不足,声音黯淡无光;用气过猛,又损害声带,而且嗓音重。一般人是单纯的胸式呼吸法,声音虚而不实,没有底气。我们采用胸腹式联合胸膈呼吸法。
&&&正确的呼吸,是用胸腔和腹腔联合运动而完成呼吸动作。其吸气要领是:吸到肺底--两肋打开--腹壁站定;。膈――横膈膜,在胸、腹之间。像一个圆屋顶,吸气时把小腹收缩,膈肌就下降,弓形的肋骨提高和扩展。这就增加了胸腔的容积。小腹收缩,不单纯向后,而是腹肌向中收缩。这中心就是丹田(脐下三指处)。
吸气练习: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并非不可捉摸。我们日常生活动作中经常遇到,请体会一下:&1、假设你现在饿极了。突然,窗口飘来一阵炒菜香味,是烧肉,还是煎鱼?请大家闻闻看,究竟是什么味道?&2、鲜花一枝包在手绢里,通过嗅觉品评出它的名字来。要舒适自如,避免紧张僵硬。吸气时深沉而安静,使五脏六腑都感到熨帖愉快。&3、体会用力抬起一件笨重物体的感觉:气息自然下沉腹肌收缩。&4、早上来到野外,深呼吸,体会胸扩腹收。
呼气练习:
呼气要领是:稳劲--持久--及时补换。不过,要掌握好这一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通常要经过专业训练,但也有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吹蜡烛,让火焰尽可能小而又不离开。
还可以利用早上起床的时间做一些训练,具体方法是:
&&&1、全身平躺在床上,双肩自然并拢,体会呼吸状态。(小腹若不会收,可用双手帮助由两侧向丹田推动)&&&&&2、齿缝放气:慢慢吸好气后,蓄气、保持片刻,嘴微开,上下点开一小缝,发出“丝-----”声,要细要匀,坚持用一口气。或用耳语声音数数,看谁延续最长,气快完时,要沉着冷静,自然放松,不要紧张。憋住气,不要失去信心,这样便可使呼吸气的控制力大大加强。
&&&&3、全身平躺在床上,尽力伸展身体,收缩腹部,把一本书平放在横隔上,另一只手放在胸骨上,然后尽力吸气,呼气的同时说“哈,哈,哈”,这样练习几次,能够使气息充盈全身。然后再说出“早--上--好”,“同--学--们”,说的时候,手要能感觉到胸腔是在振动。
&&&然后坐起,双脚紧贴地面,保持身体挺直,再说几次“早--上--好”。最后,站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走动,连续说“早上好,早上好”。注意在说的时候,要对自己充满自信。
(打枣----数葫芦)&&&&&&&&&&&&&&&&&&&&&&&&&&&&&&&&&&&&&&&&&&&&&&&&&&&&&&&&&&&&&
我个人认为:熟悉语言产生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语言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通过频繁使用而发展成为一种极为有效的表情达意的手段。其实,做到正确发音吐字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一是学习一点语言学的常识,二是养成勤查字典,随时正音的良好习惯,三是广泛的从社会信息中寻求帮助,利用看电视、电影、听广播等有意识的听辨,矫正自己在发音吐字方面的毛病。当然,进行发音吐字的训练不能忽视.
2、发音器官训练
如口腔开合练习、唇的圆展练习、舌的前伸后缩练习、舌尖练习等,(口唇练习:口的开合练习--张嘴象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咀嚼练习--张口咀嚼与闭口咀嚼结合惊醒进行,舌自然放平。双唇练习--双唇打响,向前后 左 右闭拢转圈。舌头练习--弹练,打响)。学会灵活控制发音器官的各种活动,能使发出的声音准确、清楚。
口部型操:
撮唇和展唇
卷舌练习&&&&&&&&&&&
八百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3、正音练习
指按照普通话的语音标准,矫正自己的方音、难点音。如平翘舌练习(z-zh,c-ch,s-sh) (n-l))及声调练习等。
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连连念牛郎.
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
郎恋娘来娘念郎.
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红凤凰,黄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Z c s zhi chi shi
四是四,十是十,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
南山坡上有四十四棵小死涩柿子树,旁边有四十四只小死狮子,这四十四只小死狮子,是吃了这四十四棵小死涩柿子树结的小涩柿子给涩死的。
丝瓜藤上绕满绳,瓜藤绕着藤架伸。绳长藤伸瓜儿长,绳粗藤壮瓜儿沉。
姓陈不能说成姓程,姓程不能说成姓陈,禾木是程,耳朵是陈,陈程不分,就会认错人。
东洞庭,西洞庭,洞庭山上挂银铃,风吹藤动银铃响,风停藤定铃不鸣。
老秦和老凌,一起来比劲。老秦说老秦比老凌行,老凌说老凌比老秦行。比赛场上比输赢,看看到底是老秦比老凌行,还是老凌比老秦行。
“绕口令”为什么“绕口”及练习要领
&&&绕口令在锻炼语言基本功方面起着矫正发音部位、促使反应敏捷、用气自如、吐字清晰自如等重要作用。结合绕口令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不失为一种有趣、奏效的途径。
&&&绕口令属于我国民间文学中比较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是一种口头文学形式。它主要是用声、韵、调极易混淆的字,使之或交叉或重叠或颠倒,组成一些短小、有趣的句子或段子。比如(1)“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2)“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这种话说快了,肯定出错字儿,比如把“葡萄皮儿”说成“皮条蒲儿”,把“扁担”说成“板担”,把“板凳”说成“扁凳”,这就叫绕口。绕口令为什么会绕口呢?因为这里有双声、叠韵的字。双声就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比如把“扁担”说成“板担”是由于扁和板的声母都是“b”;“板凳”说成“扁凳”的原因是这两个字的韵母都有“an”,声调都是上声。
&&&绕口令,作为一种”令”,虽然篇幅短小,言简意明,除了一般的文字价值外,她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能帮助人们锻炼口才,校正发音、提高说话能力。通过绕口令练习,不仅可以掌握呼吸和吐字的基本技巧,加强咬字器官的力度,锻炼发生器官的灵活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锻炼气息、口腔控制能力,提高用气和吐字的功力;它还可以使口齿伶俐、反应敏捷。
声调练习:
调类: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即把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普通话有四种调值,就有四种相应的调类,分别称作:阴(55)平、阳(35)平、上(214)声、去(51)声。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一般来说分别属于四种基本调值:
高平调(英&&55)、中升调(明35)、降升调(伟&214)、全降调(大&51)。
普通话有四种调值,就有四种相应的调类,分别称作:阴(55)平、阳(35)平、上(214)声、去(51)声。
(一)词语
1、同声调词语
(1)阴平词语&&&&堆积&&多亏&&翻身&&方针&&分割&&呼吸
(2)阳平词语&&&&排除&&盘旋&&蓬勃&&球迷&&人民&&神情
(3)上声词语&&&&矮小&&阻挡&&处理&&草稿&&典雅&&取暖
(4)去声词语&&&&座位&&境遇<sp
标题:科学发声
日期: 16:17:29声音影响力之科学发声技术 (时代光华)课后测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声音影响力之科学发声技术 (时代光华)课后测试
上传于||文档简介
&&声&#8203;音&#8203;影&#8203;响&#8203;力&#8203;之&#8203;科&#8203;学&#8203;发&#8203;声&#8203;技&#8203;术&#8203; &#8203;(&#8203;时&#8203;代&#8203;光&#8203;华&#8203;)&#8203;课&#8203;后&#8203;测&#8203;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科学发声方法在通俗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发声方法在通俗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20世纪80年代,通俗唱法在我国逐渐兴起。本文阐述了什么是通俗唱法;通俗唱法的特点及其与科学发声方法的关系;着重介绍了呼吸方法在通俗唱法中的运用和通俗唱法中如何运用真假声的问题。最后总结了通俗唱法的声音训练方法。关键词:通俗演唱教学 科学发声方法 呼吸方法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事业迎来了中国文化的春天,通俗唱法在我国也逐渐兴起。作为通俗文化,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并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通俗唱法也称流行唱法,是遵循声乐艺术的基本原则,以感情为主线;以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口语化为基础,把情声、形体、动作及话筒使用等技巧结合,并借助音响效果,以闪耀变化的舞台美术灯光渲染气氛,用各异的演唱方式集舞蹈表演、伴唱、伴舞、电声乐器伴奏、集说唱于一体的演唱艺术。它是根据通俗歌曲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和不同时代人们对音乐的审美要求、欣赏习惯、区别于美声、民族唱法风格的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声乐流派。它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也就是通俗性、自娱性、接近人民生活具有超强的感召力。发声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如人民教师,有的一天讲几节课都不会劳累,有的一天一节课就要天天喝胖大海。有的领导、演讲家讲话抑扬顿挫,很有感召力;有的吐字不清,甚至讲的普通话没有人听得明白。对于一个音乐工作者,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尤为重要。有的人把歌唱发声仅仅看做是唱歌前“开开嗓子”的作用,因此在练唱前大吼几声,吊吊嗓子,这是很片面的。声乐对技术性和实践性的要求非常强,仅凭理论知识去进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它主要就是通过正确的发声训练和不断的歌曲演唱实践来逐步完成。所以,必须通过发声练习,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才能唱好歌。科学的发声方法,就是气息控制、方法灵活、表情松弛、口腔自然优美、高低音运用自如、使观众通过唱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感受到歌唱内容的喜、怒、哀、乐。一、通俗唱法的发声特点及其与科学发声方法的关系通俗音乐的无比丰富性,决定了其组成部分的丰富性。所以有人认为,“通俗音乐的演唱千差万别,并不统一”。也有人说:“流行歌曲的演唱,几乎是没有特定规律的,它的声音表达方式就是让你觉得越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就越好。”甚至有人说:“只要能随心所欲地哼上几句,唱上一曲,就是通俗唱法的特点。”实际上通俗唱法对科学发声有很高要求,要想唱好通俗歌曲,是离不开科学的发声方法做基础的。从用声的特点上来说。能够真实展现人“情绪”的声音,就是呼吸的气流与气流经过的腔体之间产生的摩擦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气声”。因此,可以把“气声”的运用看作是“通俗唱法”诞生的标志。然而,经典的“美声”和“民族”两种唱法中则是极为避免“气声”存在的。一旦有了呼吸的摩擦声,其歌声就不够纯净了。而通俗歌曲的演唱就是要富于“情绪”化,其歌声的“情绪”表现越是淋漓尽致,就越具魅力。通俗唱法一般是用真声唱歌,接近生活语言。演唱风格多样化,有轻柔自然的;有高亢强劲的;有民谣风格的;有摇滚乐式的;有说唱叙事式的;有队列进行曲式的;有艺术歌曲形式的,目前还在不断的互相交融发展。通俗唱法注重语言韵律,讲究咬字、吐字清晰、委婉,在演唱中经常运用轻声、气声以及颤音、滑音,音色变化等装饰性技法。通俗歌唱演员一般唱龄只有几年时间,而美声、民族唱法的演员很多可以演唱一辈子。其主要原因就是通俗唱法的演唱群体,主要靠自学和简单训练就可以上台演唱,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过程,这可能就是通俗歌手演绎生命短暂,其中一些通俗歌手演唱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每个人都会唱歌,演唱效果却有天壤之别。专业歌手和业余歌手,观众基本都能区别开来,关键是业余歌手主要是靠嗓子,而专业歌手靠技术,声音又宽又亮,才能唱出好听的歌曲,这就是专业与业余歌手的区别。业余歌手没有经过基本功的训练,而专业歌手经过科学训练,掌握的基本功很扎实,这些基本功包括声音、乐感、技巧等各个方面、科学的发声方法就是通俗唱法的基本功之一。二、通俗唱法中的呼吸及呼吸方法的训练学习过声乐演唱的人,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在演唱很长的乐句时会出现声音托不住而随意喘口气接着唱,以至于影响了歌曲的表现;或是在不该呼吸的时候换口气,使演唱显得不连贯;或是唱歌时声音小得听不清,等等。这类现象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呼吸,是演唱好一首歌曲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歌唱的动力和源泉。唐朝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就曾提出:“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讲得就是这个道理。更有人说,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唯有具备良好的呼吸控制的演唱者才能称之“优秀歌唱者”。歌唱的呼吸是纯自然呼吸的发展,通过循序渐进地训练所达到的。有控制而训练有序的呼吸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我们呼吸的潜力,使我们歌唱更为出色,更富有艺术魅力。歌唱中的呼吸,是一种意识的呼吸。良好的身体状况和振作向上的精神状态是良好呼吸的基本保证。双肩向后放下,自然下垂;胸部微微挺起,有一种开阔的感觉,呼吸深沉而舒畅;腰部直立,身体的重心放在脚部,全身各部位松弛自然,平静而稳定,没有任何人为的紧张。1.吸气与呼气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不可以抬肩,胸腔要自然打开、横膈膜下降,胸部各方面扩张,腰部、两肋、腹部的上部也连带的向外而又向下扩展。这种吸气感觉,打破了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吸气状态。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不能一下子就放松了,这就又提到了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想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歌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的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的气息对抗。呼吸的控制主要是靠横膈肌在呼气肌群和吸气肌群相对抗的情况下,使呼气的力量刚好超过吸气的力量,也就是呼气时尽量在不僵的情况下,保持住吸气的状态。练习时,可以发“si”音,像气球慢撒气一样。把吸入的气缓慢,有控制却不僵持的呼出。同时,感觉有个对抗的力点,而这个点也就是气息的支点。2.歌唱式的气息支持点歌唱时一定要有个气息支持点。所谓的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笑得肚子疼”就是在这个部位。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歌唱时常常脸红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都是因为气息的支持点没有保持住。反之,我们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感觉,当我们歌唱发生时,便会感觉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由呼吸来支持的。这种声音不但悦耳响亮,而且能强弱自如地作出各种变化来。以上讲的“吸气”、“呼气”和“支持点”的歌唱发声的呼吸方法就是当今声乐界公认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呼吸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隔膜呼吸法”。3.通俗歌曲的演唱如何运用呼吸无论何种唱法,科学的呼吸方法都是最基本的。但演唱歌曲时,吸入气息的深浅,气息量的多少要根据歌曲本身来定。尤其是对演唱特点“以情为主”的通俗唱法。如果唱孟庭苇的《往事》,那是少女对童年时光的向往,行云流水般的诉说让人沉醉。这样的声音决定呼吸时气息量不能过满,不然就会产生音量过僵、过实,失去了轻声诉说般的声音效果。如果演唱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主题曲《千万次的问》,这首歌旋律高亢,气势逼人,这样的声音决定了气息力度是强的,吸气状态是深的。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乐句的长短、音量的大小来选择气息的控制。一般来说,演唱中、低音区的旋律,气息力度与说话的力度基本吻合,不需要夸张地向外扩张腰部、两肋,否则会出现气息僵声音缺少弹性的弊端。但随着旋律的上升,音域的提高,气息也逐渐下沉并力度加强。这好比是拉弓射箭,要想箭射的远,弓必须向后拉满,并且拉弓的方向和箭射出的方向是相反的。歌曲中也是这样的,音越高气就越深。有好多歌曲的气息力度是有强有弱的。如《我不想说》、《爱的奉献》、《吻别》、《领悟》等。一个成熟的歌手会根据歌曲的风格、旋律走向、情感发展去适当安排呼吸力度、强度和状态,使声音有机结合,深浅得当。三、通俗唱法中如何运用真假声1.通俗唱法中真声的运用众所周之,通俗作品的旋律并不像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作品音区跨度大。所以通俗唱法用嗓还是以真声为主。那么怎么样才能科学的运用好真声呢?广义上的“真声”其实也就是自然声,自然声不学自通。对于我们每个正常人来说,我们平时发出的最“真实、自然、生动”的声音就是真声。但是在歌曲的演唱中“真声”就有别于“自然声”了。演唱歌曲时我们要求的真声不是大白嗓子喊唱,它要求声音位置统一、气息流畅自然,不能用蛮力,它要建立在气息的支持上。2.通俗唱法中假声的运用学习过声乐的人都知道“共鸣腔”主要分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假声,就是在高音处声带边缘的振动,胸腔不产生共鸣,只强调头腔共鸣的产生效果。假声的运用技巧性要比真声的强,对于假声的要求是声音要做到高但不挤,轻但不虚,可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困难度是很大的。假声的运用不是随意行的,对声乐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低音区是不能唱出假声的,只有在高音区才能运用假声来演唱,这是运用假声的最基本的条件。例如,王菲在演唱《我愿意》中“我无力抗拒,特别是夜里”这句。真假声的过渡非常的自然,让人耳目一新。也正好是从这句音乐进入了高声区,也为后面的假声部分创造了条件。但如果不运用假声仍用真声来演唱,那么声音就会显得笨拙、僵硬。歌曲的整体情绪被破坏,远远不如用假声演唱自然、流畅。上面所提到的是音区变化时,假声运用的作用。有些时候为了突出歌曲中的情感,也需要运用假声,即使音区并没有高到非要运用假声。例如,辛晓琪在歌曲《领悟》中唱到“别再为爱受苦”这一句,她只是将“爱”字作了假声处理,仅仅是这一个字的强调,就充分的体现了歌曲中的人物对爱的矛盾心理,让听众感受到了演唱者内心对爱的挣扎和痛苦。综上所述,假声是不能盲目使用的。在演唱中,我们应该借鉴上述这两方面因素来考虑是否应用假声。3.通俗唱法中混声的运用接触过歌唱的人都知道,歌唱时在真声于假声之间,有一个区域用嗓会比较难控制,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换声区”。那么怎样才能从真声自然、流畅的过渡到假声呢?在“换声区”我们就要应用到混声。混声也就是真声和假声的融合,要想融合得自然没有痕迹,就涉及到了真假声混合比例的问题。方法也就是我们在唱到真声区接近假声区的时候就要融入进小部分假声,随着旋律的上升真声逐渐减少,假声相对增多,发声越高真声越少,假声越多。在整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也就是发声位置统一不变。在通俗歌曲中真正的假声运用其实很少的,原因是通俗歌曲本身高音区没有美声、民族两种唱法高。另一方面是通俗的特点就是要求真实、通俗易懂、接近生活。如果高音用纯粹的假声演唱就不能突出通俗音乐的特点。所以,在通俗歌曲演唱中,除了个别歌曲需要假声来处理。大部分作品高音区都是采用混声方法演唱,只是真假声混合比例的多少问题。四、通俗唱法的声音训练1.打开喉咙和集中声音打开喉咙是指喉与舌的对抗,在通俗唱法中,高音区喉咙打不开。在用高喉位时“声带闭塞”。在通俗唱法中,打开喉咙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共鸣,而是为了防止声道阻塞,以便使得喉与舌的对抗动作产生的声音,在力度质感方面得到加强。帕瓦洛蒂说过:通俗唱法的基本功是“压缩声带”和建立“动态下的气息支持”。在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初期时,可能经常会有“失声”的情况,但是当掌握熟练后,就会发出漂亮的声音了。毫无疑问,科学的发声方法的训练对通俗歌手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只要下功夫,歌唱技巧也一定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提高。2.声带的调节与控制歌唱实践证明,声带的调节与控制,这是通俗唱法科学发声的关键训练阶段。歌唱的实践证明,当声带的控制技术:真声—半真声—半假声—假声(声带全振动—局部震动—边缘振动—吹动哨式震动)掌握自如之后,应该进入更高的阶段。歌唱呼吸的关键就是建立动态的气息支持,动态就是气息要根据歌曲的抑扬顿挫,歌手的情感体现,做到声带紧—喉咙松的矛盾统一,音域上“窄”“宽”得度,歌唱高低、强弱,刚柔协调融洽。在呼吸训练时,鼻息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气息,“呼”“吸”并重。二是“姿势为实效服务”;三是“提气”与“压气”协调。也就是音乐人常说的:“歌唱是呼吸的艺术”。学会掌握呼吸机制。需要时间和功夫的,对提高通俗歌手的演唱技巧是有帮助。3.吐字通俗唱法的吐字接近平时说话,但唱歌吐字要比说话夸张的多。通俗地说就是要吐字清楚,使声音更加流畅甜美,在民族声乐传统中,也有这样的要求,“咬字归腔”,“字正腔圆”,吐字要有力,准确的掌握力度变化,发音清晰、响亮、稳定、变化得当,从而准确形象地再现作品。五、结论科学的发声方法有很多,如共鸣腔的运用、咬文吐字等技巧,这些歌唱技巧在歌曲演唱中都是很重要的。此文中着重的阐述了对歌唱呼吸以及真假声的运用。因为呼吸是发声方法中最为基础的,而真假声的自如转换也是最能体现通俗歌曲演唱特点的。无论何种唱法,它们的发声基础都是相同的,不是独立存在的,都要以科学性、正确性做基础。参考文献:[1]欧阳强.跟我学系列——通俗唱法卷[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曾芫熠.歌唱的钥匙[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3]杜丽华.科学练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4]李海燕.走进音乐歌唱艺术与实践[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5]禹天安.通俗歌曲演唱技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延伸阅读: &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