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七年级上册古诗十首首语音

方言读诗歌
方言读诗歌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方言朗诵渗入中学诗歌教学的研究
方言朗诵渗入中学诗歌教学的研究
作者:邹恒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5年第04期
摘 要:诗歌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地”,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诗歌的魅力,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在努力的方向。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了方言朗诵教学的尝试,发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增加对诗歌的印象,提升对诗歌的兴趣。根据班上的实验成果和数据分析,可以明确:诗歌创作来源地的方言,以及能够恰好符合诗歌发音规律的方言,都能够提升诗歌朗诵的品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魅力。
关键词:方言;诗歌;语文;朗诵
一、方言朗诵与诗歌教学的关系
方言是人出生后随即掌握的第一门语言,就好像植物生于大地一般,一个人的方言扎根于出生的地域,带有当地特有的味道,谓之“乡音”。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在上大学之前,日常使用得最多的还是方言,只有到了异乡上大学或工作,才会普遍使用普通话,所以说,一个人前半生的十几年,都是在方言和方言文化的浸润之下,进行表达和交流,这种几乎一生下来就会的表达方式相对于后期有意学习而成的普通话,显得更加自然和质朴。
何休在《公羊传解诂》中提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为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歌的早期起源,就是这样直接进行情感表达的民歌民谣:带着直露的抒发欲望和浓郁的地方色彩。而《毛诗序》一开始就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诗歌的灵魂在于情感,而这种浓缩在文字中的情感,必须通过嗟叹朗诵和歌咏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为人所体会。
所以,诗歌的灵魂在于情感,而诗歌教学的重点则在于让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有所感悟。嗟叹(朗诵)是诗歌教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朗诵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常规的普通话朗诵,将质朴自然的方言朗诵放进诗歌教学,正是笔者正在尝试的方法。
二、方言朗诵渗入诗歌教学的课例探讨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沁园春?雪》和九年级下册的《关雎》为例。笔者所在的中学地处深圳,班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语言集聚了我国的各大语系,既包括北方方言,又有南方的闽南语、西南官话、湘语、赣语,以及广东本地的粤语、客家话和潮汕话,其中以后六种语言居多――广泛的语言体系为方言朗诵的诗歌教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班共有54个学生,其中有26个学生已经不能使用方言,其余学生中,有8个能够使用粤语,6个使用西南官话,5个人会客家话,4个人会潮汕话,2个人会湘语,2个人会赣语,1
个人会陕西话。在进行方言朗诵教学之前,笔者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沁园春?雪》进行了背景介绍、词句疏通和诗文赏析,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做好一定的情感铺垫后,现场挑选6位能够使用方言且朗诵水平相当的学生,加上另外一位只会使用普通话的学生,一共7位学生,当堂使用各自的语言进行朗诵。
在7个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之后,笔者进行了“你最喜欢哪种语言朗诵《沁园春?雪》?”的调查,其中得票最高的前三位是“湘语,西南官话,普通话”。课后我对投票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在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登高望远所作。毛泽东是湖南湘潭人,他一生走南闯北,口音在离开湖南后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从已知的录音中可以知道,毛泽东始终使用的是湖南韶山话。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必定要用自己最常使用的语言推敲再三,所以可以推想1936年毛泽东写作这首词的时候反复用韶山话吟咏,斟酌一番最后定稿,因此学生用最接近诗人写作时的语言湘语来朗诵,可以很好地领悟到要旨,迅捷地找到情感隐藏在字句中的脉络,朗读出来就会语音流畅,感情充沛。
(二)《沁园春?雪》词境豪迈,上阕描写了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伟大的抱负及胸怀。普通话行腔要求正、饱满,这首词中多数凝聚情感的字,如“望”“大”“娇”“骄”“朝”这些均属于开口呼,而开口呼在普通话中发出来是饱满圆润的,于是读出来能够很好契合词境的豪放。
(三)西南官话介于普通话与湘语之间,音韵既有北方话中铿锵的语调,也兼有南方话变化突兀的语调,所以学生用西南官话中的四川话朗诵《沁园春?雪》也很有意趣。以九年级下册的《关雎》为例:和《沁园春?雪》的教学步骤一样,6位学生使用各自的方言朗诵《关雎》,另一名学生使用普通话来朗诵。根据班上学生的投票加上老师的投票,其中得票最高的前三位是“粤语,陕西话,潮汕话”。结合《关雎》的创作来源和文本的语音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首先,《关雎》选自《诗经?国风?周南》,“周南”就是周公统治的陕西地区及南方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据资料显示,《关雎》一诗的产生地大概在今陕西渭北,所以用陕西关中话读出来会更好地表达创作者的感情。另外,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联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优美。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而粤语和潮汕话保留了很多上古音韵,在双声叠韵词的诵读上朗朗上口,音韵和美,能非常贴切地展示这首诗的古朴自然之美。
三、恰当的方言朗诵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一)能帮助实现诗歌教学中的情感目标。
(二)增强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一般来说,诗歌教学以朗读和赏析为主,利用方言朗诵进行教学,这种有异于普通话的个性化朗诵可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印象”,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语言朗诵诗歌的趣味性,并且有益于学生对诗歌的记忆。
(三)让学生意识到方言的重要性。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汇聚于此,人们之间的沟通普遍以普通话为主,很多人的后代已几乎不能使用父辈的方言,长此以往,深圳或许会成为一个没有方言的城市。通过方言朗诵诗歌,让学生感受到方言的魅力,可以加强人们对方言的重视。
综上所述,方言朗诵在中学诗歌教学中是一种具有探究意义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尉珊.初中诗歌教学内容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05.
?S编辑 董慧红篇二:论绍兴方言在中国古典诗词朗诵中的作用
论绍兴方言在中国古典诗词朗诵中的作用
【摘 要】各地方言是祖国文化的一部份,通过举例论述了绍兴方言在中国古典诗词朗诵中的作用,把它合理地运用到中国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音律之美,深化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绍兴方言 诗词朗诵 古典诗词
根据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对中国语言的分区,绍兴方言属于吴语方言五个片中的太湖片方言(吴语的主要方言地区可分为太湖片、台州片、瓯江片、处衢片和婺州片五个片。方言区的北部,又称为北部吴语。太湖片地域范围最广,位于吴语方言区的北部,又称北语吴语。它的地域范围包括江苏南部、上海全市和浙江北部这些区域。现在的整个绍兴市属于整个太湖片方言区。)。吴语的底层是古百越语,古吴语可以追溯到秦代,南北朝时期成书的《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了吴语在那时就大致定型,到了宋朝吴语地域分布已经和现在差不多了。因此以绍兴方言为代表的吴语方言可谓是中国诸多方言中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古代的声调系统和许多中古时期的古音。充分挖掘绍兴方言这种优势,把它合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中国古典诗词讲授过程中用绍兴方言来吟诵,能使学生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音律之美,从而深化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诗词创作在魏晋南北朝以后,由于沈约“四声说”的提出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李延寿在《南史?陆厥传》传中记载“约(沈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一词制韵”。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沈约说:“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沈约提到宫与羽,低与昂,浮声和切响,轻与重的时候,都运用了相对的两个概念,简单地说是扬与抑,其实就是平仄。沈约提出“四声说”,并区分平仄两类的“四声二元化”对后世的诗词创作影响深远。魏晋的永明体诗、唐诗、宋词的创作中,讲究平仄格律都建立在沈约的“四声”和“四声两元化”理论基础之上。
但倘若在诗词讲授过程中,教师用普通话进行朗诵就不能很好地体味建立在平仄之上的诗词韵律之美。因为现在全国推广的普通话是在北方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的音调系统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在普通话音调系统中沈约四声中的“入声”是没有的。入声在北方官话的语音发展过程中,自元朝始就渐渐地消亡,入声字被分解到其他的声部中去了。现在把普通话的声调四声转化成诗词的平仄声时,一般都是把阴平、阳平归类为平声,而把上声、去声划到仄声。这种不根据历史语音发展规律的划分方法,难免会有削足适履的后果。许多原来古代的入声字错误地被划入到了平声,产生了平仄错位的现象。这种平仄错位在普通话声调转化成平仄声时大量存在,这就造成了许多诗词吟诵时有不符合平仄格
律的麻烦。对生长在北方方言区的同学这种障碍是无法跨越。而对绍兴方言区同学来说就根本不成为一个问题。绍兴方言的声调系统现在仍然保存着南朝沈约的“平、上、去、入”四声。因此在用绍兴方言吟诵时,能直觉地判断出诗词的平仄。绍兴方言的优势还不止于保留了沈约的四声系统,被我们习以为常的绍兴方言中许多字的发音与普通话大不相同,重要的原因是绍兴方言中仍残留有中古时期古音的痕迹,这对我们辨识出诗词中具体所押之韵特别有帮助。下面我们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对绍兴方言在宋词教学中的作用详作探讨。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脚用字是壁[bì]、雪[xuě]、杰[jié]、灭[miè]、发[fā]、月[yuè]。([]里的为普通话拼音注音)。在用普通话吟诵时,“壁”、“灭”、“月”的音都是去声,而“雪”是上声,这些字按普通话平仄分类原则可归类于仄声;但“杰”是阳平,“发”是阴平都应归类于平声,这就不合《念奴娇》词牌所要求的入声押韵的规律。而且由于历史语音的发展,现在这些字的韵母读音都变得各不相同,学生在用普通话吟诵时很难辨识出《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押的韵母是什么。而这首词在用绍兴方言吟诵时入声押韵和辨识所押之韵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这些字在绍兴方言发音中读壁[piet],雪[siuet],杰[tsiet],灭[miet],发[piwet],月[yiet](由于方言发音无法用拼音注音,[]采用的是国际音标注音法),这些字在绍兴方言中都保留了中古时期的发音,都读入声,且韵母的主要元音是相同的,都有[e]音,因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韵脚完全符合仄声押同韵的规则。
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少人认为它不太符合词法格律。由于古今语音的差异,有人把它误认为是苏轼没有在句末仄声押同韵。其实不然,苏轼不遵守词法格律是对他选用的韵部不当而言的,[e]韵发音后面一般跟有[t]清辅音送气而出声,中国古代认为泄气则虚,而虚与阴相联系。因此押[e]这个韵部在词中
一般都是婉约派风格的作品,主要传达的是女子哀婉的闺怨幽情。元音[e]跟着后面的[t]在诗词吟唱中,会造成言辞凝噎、声音轻忽的效果,用我们现在时尚的网络用语就是声音有点发“嗲”,因此适宜由妙龄少女来吟唱。现在教参中经常引用这段话,宋代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岁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传统解读认为这段话非常形象地区分了“婉约派”和“豪放派”的特点。其实不然,这段话的含意颇为微妙,对“婉约派”和“豪放派”形象区分的理解只探查了苏轼《赤壁怀古》中表现的是“豪放派”的意象和感情,而忽略了从用韵上深究幕士话中隐含之义。苏轼的《赤壁怀古》和柳永《雨霖铃》用的都是[e]韵,而[e]韵被公认为轻忽之韵,幕士隐含之义是学士词犹如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轼对用韵上的偏误已成为共识,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所押之韵上我们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念奴娇?赤壁怀古》平仄押韵上所含的各种体味,用普通话吟诵是无法体察到的,只有尚保存着中古声调系统和语音特征的绍兴方言才能辨析其中三昧。因此在语文的古典诗词讲授过程中运用绍兴方言进行吟诵能使学生充分领略到诗词艺术的美,而且也能使诗词讲授颇具趣味性,增强学生对我们绍兴方言的感情,何乐而不为!篇三:方言诗歌朗诵会策划
举办部门:言版
诗 歌 朗 诵 会
机械系学生会
一、 活动主题:
团结向上、青春健康、气氛活泼、增进友谊。 二、 活动目的与意义:
中国诗歌魅力无穷,方言版的诗歌更是锦上添花。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会成员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彼此,增强大家的凝聚力。
三、 策划阐述:
1 活动时间:四月中旬;
2 活动地点:新校区活动教室;
3 与会人员:机械系学生会成员。 四、 活动流程:
1 由学生会成员上报朗诵诗歌题目(附带音乐);
2 随机确定出场顺序,届时由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各选手按次序出场;
3 朗诵之前,各参赛人员先介绍自己的家乡,时间一分钟。朗诵结束后,由嘉宾(嘉宾团由学生会各部长组成)打分,书记员负责算分;
4 据分数高低评选出朗诵会前三名,并奖励小礼品;
5 由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各学生会成员退场。
五、 注意事项:
1 参赛人员介绍自己的家乡(一分钟),按照当地语言声情并茂的朗诵;
2台下观众尽量不要发出太大的笑声,以免影响选手的朗诵;
3 报名时可个人报名,亦可组团报名。
六、评分标准:
1 本次比赛采用100分制进行评判,要求正确的内容和完美的表达形式相统一;
2 由评委评分当场亮分,后一位选手演讲完毕后,评委宣布前一位选手的分数;
3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余的平均分为选手最后得分;
4 最后,按分数高低排出前三名。
七、 后勤准备:
暖壶、纸杯、桌布、笔、评分表、布置教室、电脑、音箱、话筒、相机、小奖品。
篇四:话说如何读诗
一篇《锦瑟》解人难
――话说如何读诗
题目很大,要说的问题很多,为了说明的方便,把它缩小到《锦瑟》这个点。“一篇《锦瑟》解人难”,也许正因为“难”,所以解人也便特多。越是艰险越向前,这也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我们从这里出发,对于破解如何读诗这个难题,也许会有好处。
本文不是凑热闹参与解读,而是要研读前人和长辈们的解读,从他们的解读中学会读诗的基本方法。读这种做学问的解释,除长知识长见闻外,别有一种博大精深、心旷神怡的心智享受。
我们在下面先几种代表性的解释,请你细细斟酌,想一想:我们的前人和长辈是怎样解读诗歌的?这些解读对我们鉴赏诗歌有什么启发?你是怎样赏读《锦瑟》的,通过学习李商隐的诗作,你在诗歌鉴赏方面有什么新的体会?
1.怀人说:这是最早的一种解说,见于北宋刘《中山诗话》:“李商隐有《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也。”清?王清臣、陆贻典《唐诗鼓吹笺注》:“谓锦瑟为贵人爱姬者,刘贡父(刘)也;谓为令狐楚之妾者,计敏夫(北宋学者)也。”明朝屠隆(字长卿)亦云:“义山尝通令狐楚之妾,名锦而善弹,故作以寄思。”这是说,“锦瑟”是令狐楚家的一位侍儿,善弹锦瑟,李商隐年少时在令狐家受学,曾与“锦瑟”相爱,后无果而终。《锦瑟》就是怀念这段恋情。从李商隐的身世来看,这种说法有它的合理性,但却未见有什么依据,可能是人们的一种猜测,而最大的缺陷是,对中间四句的具体涵义难以圆说。
2.咏瑟说:此说代表人物是苏轼。北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记述:“义山《锦瑟》诗??山谷道人读此诗,殊不晓其意,后以问东坡,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苏轼的意思是: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栩栩,自得之貌,是奏出使人感到舒适的音调。望帝化为杜鹃鸟,他的悲哀托杜鹃啼鸣,是弹奏出哀怨的音调。南海外有鲛人,他的眼泪化为珠,指音调像珠的清圆。蓝田出玉,比喻音调像玉的和润。苏轼之说在宋朝影响很大,清?王清臣、陆贻典在《唐诗鼓吹笺注》中说:“自东坡谓咏锦瑟之声,则有‘适怨清和’之解,此说诗家多奉为指南。”但这个说法也受人质疑,诚如王、陆二人指出:一、以分配中两联,固自相合。但首尾两联“则又何解以处此?”二、“适如庄生之晓梦,怨如望帝之春心,清而为沧海之珠泪,和而为蓝田之玉烟。不特锦瑟之音有此四者之情已。”
3.悼亡说:最早启示此诗是悼念亡妻王氏的是明末清初的钱龙惕。他在《玉溪生诗笺》笺《锦瑟》云:“义山《房中曲》有‘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之句,此诗落句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或有所指,未可知也。”后来朱鹤龄的《李义山诗集笺注》采录钱氏笺并指出:“此诗寓意略同”于《房中曲》,“此悼亡诗也”。清朝著名学者朱彝尊对此进行了全面阐释:“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丧妻)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李义山诗集》评语)朱彝尊的解读将题目“锦瑟”与所悼亡妻平日“善弹此”结合起来,从而比较顺理成章地得出首联是“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的结论。这个说法之所以有较强说服力,还在于:一、李商隐开成三年(838)二十七岁娶王茂元女儿为妻,两人感情笃深。王氏去世后,他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情感真挚,语意沉痛。二、王氏善弹锦瑟。
这有李商隐的诗句为证:除《房中曲》“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二句外,《寓目》(系忆内诗)有“新知他日好,锦瑟傍朱栊”,同样可以作为其妻善弹瑟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此说一出,即为当时多数学者接受。但朱氏“断弦”的说法有望文生义之嫌。李商隐开成三年与王氏结婚至大中五年王氏去世,夫妇共同生活的时间首尾十四年。如果王氏年二十五岁而殁,开成三年结婚时王氏才十二岁,这种可能性极小。而其他六句的解说,也有牵强支离之处,无法将“悼亡”与中间两联所用的典故、所构成的象征境界很好地契合。
4.自伤说:最早提出此说的当属金代诗人元好问,他《论诗三十绝句》(十二)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指李商隐诗)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注解)。”元好问认为此诗主旨是“怨华年”,诗人借《锦瑟》这首诗来寄托他的华年之思、身世之悲。他的一生心事,都寄寓在这如杜鹃泣血般哀怨悲惋的诗作中,可惜后人没有作出正确的解读。但元好问的说法并未引起诗坛重视,直至清朝著名学者何焯才对此作出详细解读:“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感年华之易逝,借锦瑟以发端。‘思华年’三字,一篇之骨。三四赋‘思’也;五六赋‘华年’也。末仍结归‘思’字。”‘庄生’句,言其情历乱;‘望帝’句,诉其情哀苦。‘珠泪’、 ‘玉烟’,以自喻其文采。”(摘自《李义山诗集辑评》) 自伤说因其与诗的文本较为切合,一经明确提出,便为许多注家评家所接受。汪师韩亦评:“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追忆,谓后世之人追忆也;可待者,犹云必传于后无疑也。‘当时’指现在言。‘惘然’无所适从也。言后世之传,虽自可信,而即今沦落为可叹耳。”(摘自《诗学纂闻》)
5.诗序说:《锦瑟》作于李商隐晚年,但在《李义山诗集》中却是排在篇首,据此有人认为《锦瑟》就是诗集的序言,李商隐借以阐明他的诗歌创作理念。最早提出此说的是清朝学者程湘衡。何焯《义门读书记?李义山诗集》曰:“亡友程湘衡谓此义山自题其诗以开集首者,次联言作诗之旨趣,中联又自明其匠巧也。”姜炳璋《选玉溪生诗补说》也认为这是李商隐“自评其诗”:“此义山行年五十,而以锦瑟自况也。和雅中存,文章早著,故取锦瑟。瑟五十弦,一弦一柱而思华年,盖无端已五十岁矣。此五十年中,其乐也,如庄生之梦为蝴蝶,而极其乐也;其哀也,如望帝之化为杜鹃,而极其哀也。哀乐之情,发之于诗,往往以艳冶之辞,寓凄绝之意。正如珠生沧海,一珠一泪,暗投于世,谁见之者?然而光气腾上,自不可掩,又如蓝田美玉,必有发越之气,《记》所谓精神见于山川是也。则望气者亦或相赏于形声之外矣。四句一气旋折,莫可端倪。末二言诗之所见,皆吾情之所钟,不历历堪忆乎?然在当时,用情而不知情之何以如此深,作诗而不知思之何以如此苦,有惘然相忘于语言文字之外者,又岂能追忆乎?此义山之自评其诗,故以为全集之冠也。”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对“诗序说”阐述最为详细:“‘锦瑟’喻诗,犹‘玉琴’喻诗,如杜少陵《西阁》第一首:‘朱绂犹纱帽,新诗近玉琴”,或刘梦得《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玉琴清夜人不语,琪树春朝风正吹。’锦瑟、玉琴,正堪俪偶。??借此物发兴,亦正睹物触绪,??首两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言景光虽逝,篇什犹留,毕世心力,平生欢戚,‘清和适怨’,开卷历历。三四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言作诗之法也。心之所思,情之所藏,寓言假物,譬喻拟象;如庄生逸兴之见形于飞蝶,望帝沉哀之结体为杜鹃,均词出比方,无取质言。举事寄意,故曰‘托’;深文隐旨,故曰‘迷’。李仲蒙(宋代学者)谓‘索物以托兴’,西方旧说谓‘以迹显本’、‘以形示神’,近说谓‘情思须事物当对’,即其法耳。五六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言诗成之风格或境界,犹司空表圣(司空图字,唐朝诗人)之形容词品也??
曰‘珠有泪’,以见虽凝珠圆,仍含泪热,已成珍稀,尚带酸辛,具宝质而不失人气。‘日暖玉生烟’本司空图《与极浦书》引戴叔伦论‘诗家之景’语;??唐人以此喻诗文体性,义山前有承、后有继。 ‘日暖玉生烟’与‘月明珠有泪’, ??喻诗虽琢磨光致,而须真情流露,生气蓬勃,异于雕绘汩性灵,工巧伤气韵之作??珠泪玉烟,亦正诗风之‘事物当对’也。七八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乃与首二句呼应作结。言前尘回首,怅触万端,顾当年行乐之时,既已觉世事无常,抟沙转烛,黯然于好梦易醒,盛筵必散,登场而预为下场之感,热闹中早含萧索矣。”(《谈艺录补订》)钱氏的解说最具说服力者有二:一、论述“锦瑟”喻诗,引杜甫、刘禹锡诗为旁证,将题目与对诗意的理解统一起来。二、据司空图《与极浦书》引戴叔论“诗家之景”语,谓“沧海”“蓝田” 一联乃言诗成后之风格或境界。义山在这里袭司空图语,他是在论诗,论自己的诗。由于以上两点,再加以钱氏博引旁征的论证、细密的分析和对诗语的妙悟,此说为当代许多学者首肯。
6.混沌说:这是当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王蒙对《锦瑟》作出的最新解读。他认为解读《锦瑟》要在“无端”二字入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缘起和诗表达的情感都是“无端”的。这种“无端”就是“惘然”,是诗人经历了人世间种种种磨难之后的别人无从明晓的情感经验和内心体验。“一般读者喜爱这首诗、阅读吟哦背诵这首诗,应该说首先还是由于美的吸引。它的意境美、形象美、用事美、语言美、形式美,而这种美诗是充满魅力的。其次会着迷于它的惘然之情,它的迷离之境,它的蕴藉之意。‘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两句上口,文字幽雅却绝不艰深。从锦瑟起兴回忆起过往的年华,这个基本立意实在并不费解。‘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回忆之中产生了(或弥漫了、笼罩了)类似庄生化蝶不知己身何物的迷惑,回忆之中又萌发了类似化为杜鹃的望帝的春心。或者解为回忆往日那种类似庄生梦蝶杜宇化鸟的内心经验,也可以。就是说,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失落感与困惑感,更是一种幻化感:庄生化蝶,望帝化鸟,幻化不已。失什么惑什么化什么?诗人没有说,一般读者亦不必强为之说。华年之思化为诗篇,生化为死,青年化为老年,胸有大志化为一事无成,爱情的追求化为失却悼亡都说得通。‘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神游沧海蓝田,神交明月暖日,神察珠泪玉烟,又寥阔又寂寞,又悲哀(泪嘛)又温暖。又高贵(珠、玉、月、日)又无奈(有泪生烟,都是自在的与无为的啊)。又阔大(海、田)又深幽(泪也烟也转瞬逝去也终无用场也)。又艳丽,又迷离又生动(孤立地解释中间四句其实是生动的),又阻隔(神秘)又亲切。这是什么呢,当然不是咏田咏海,咏珠咏玉,不是咏瑟咏物而是吟咏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精神生活,自己的内心感受。内心不过方寸之地,所以此诗虽有海田日月字样并不令人觉得诗人在铺陈扩张,此诗并无宏伟气魄。内心又是包容囊括宽泛的,叫作‘思接千载’而‘视通万理’(《文心雕龙》神思篇)此篇诗作中不但有庄生望帝,蝴蝶杜鹃,海田日月珠玉,而且有爱情,有艺术有诗,有生平遭际,有智慧有痛苦有悲哀,其核心是一个情字,所以结得明明白白:‘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写惘然之情。为什么惘然?因为困惑、失落和幻化的内心体验,因为仕途与爱情上的坎坷,因为漂泊,因为诗人的诗心及自己的诗的风格。更因为它把诗人的内心世界写得太幽深了。一种浅层次的喜怒哀乐是很好回答为什么的,是‘有端’可讲的:为某人某事某景某地某时某物而愉快或不愉快,这是很容易弄清的。但是经过了丧妻之痛,漂泊之苦、仕途之艰、诗家的呕心沥血与收获的喜悦及种种别人无法知晓的个人的感情经验内心体验之后的李商隐,当他深入再深入到自己内心深处再深处之后,他的感受是混沌的、一体的、概括的、莫名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而是略带神秘的。这样一种感受是惘然的与“无端”的。这种惘然之情惘然之感是多次和早就出现在他的内心生活里,如今以锦瑟之兴或因锦瑟之触动而追忆之抒写之。”(《一篇〈锦瑟〉解人难》)“盖此诗一切意象情感意境,无不具有一种朦胧、弥漫,干脆讲就是‘无端’的特色??此诗实际题名应是‘无端’。‘无端的惘然’,就是这一首诗的情绪。这就是这一首诗的意蕴。”(《〈锦瑟〉的野狐禅》)“含蓄与隐晦??其实质是对于感情的深度与弥漫的追求。??它们的费解不是由于诗的艰深晦涩,而是由于解人们执着地用解常诗的办法去测判诗人的写作意图??而没有适应这些诗超常的深度与泛度。”(《对李商隐及其诗作的一些理解》)
上面这些解说,从创作缘起到诗的内容意蕴、艺术手段、篇章结构、语言表达,对《锦瑟》及与之类似的诗作进行了极富创意的理论阐释,是我们的前人和长辈呕心沥血的结晶,他们用自己的才学和智慧,给我们指点了读诗的基本方法。我们从这些解读中,可以学到许多东西,概括起来,至少有下面几点:
第一、读诗需要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人们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锦瑟》也是如............
此。“从北宋到清代至今,许许多多学人诗家讨论李商隐的《锦瑟》,深钩广索,宏论遐思,互相引用,互相启发,互相驳难,虽非汗牛充栋,亦是洋洋大观。一首仅仅五十六个字的‘七律’,生发出这么多聪明智慧学问考证来,在诗歌研究领域确实并不多见,堪称中华文学的一点奇观。”(王蒙《一篇〈锦瑟〉解人难》)为什么出现此类奇观呢?这是因为诗是以形象说话,而形象是开放的,具有多义的特征。比如锦瑟,因为它是乐器,当然可以喻乐曲,但也可以喻弹瑟的人,而在古人的诗作中,锦瑟玉琴也用来喻诗,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在这里诗人则似乎又用来喻青春年华、美好岁月。更多的情况是,同一个形象,把它置于不同的语境之中,用不同的背景来衬托,其象征的意义也会不同。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如果引用鲛人泣泪,紫玉化烟的典故,则可能是隐喻一段伤心的恋情。如果关注“珠有泪”“玉生烟”,则又可能是喻美好的东西遭受毁灭而化为乌有。如果引用戴叙伦:“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则可能是喻诗的那种朦胧的意境。但我们如果再换一个思路,把它置于“日”“月”的背景之下,这个又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在封建社会里,日、月不是常常用来喻君王吗?日暖、月明,则是喻清明盛世;珠、玉这些贵重之物,则当然可以是喻人才了。明月能照见大海中的一粒珍珠,太阳使埋在地下的宝玉“生烟”,这不是象征在清明盛世,即使处于社会最低层的人才也能被国家发现而得重用?但是反过来,珠、玉不在华堂供人观赏,而是遗弃在沧海,深埋在蓝田,不是使人联想到王勃:“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李商隐也许是在感叹自己虽然生在盛世,却“无端”怀才不遇,不禁为之“惘然”。所以,王蒙说:“《锦瑟》为读者、为中外后人留下了极大极自由的艺术空间”,“八句诗如八根柱子,八根柱子间留下了一片一片的空白”(王蒙,同上),读者完全可以在这八根柱子中间添加适当的建筑材料,建造起属于自己的殿堂,在此流连徘徊,自得其乐。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鉴赏者与作者的合作成果。一个作家的写作缘起可以很具体很微小很确定,但是一篇成功的作品却往往包含着巨大深刻得多的内容,其内涵甚至大大超过作家自己所意识到的。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所以,要说读诗,这头一条便是如同我们的前人和长辈,开动脑筋这个机器,激发自己潜在的想象能力。
第二、解读诗歌既有法,又无定法。 ............
所谓有法,就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前人解诗,无不是遵循这一规律。根据李商隐在令狐楚家的经历,得出《锦瑟》乃是怀念旧人的情诗。根据李商隐对亡妻王氏的深情眷恋,得出《锦瑟》乃悼亡之作。根所李商隐一生仕途的坎坷,得出此乃自伤之作。总之,这些解读无一不是力图从李商隐的人生之途中去寻求答案,因而这些解读也就都有其合理性。但是,这些解读却又都有其不能自圆其说之处。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知人论世”的方法不适用于《锦瑟》吗?不是,而是“由于解人们执着地用解常诗的办法去测判诗人的写作意图??而没有适应这些诗超常的深度与泛度”(王蒙,同上),就是说人们陷入了习惯思维的模式,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凡提到“知人论世”,便总是从作者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去分析,从仕途进退、生死病痛去探讨作者的心灵轨迹,这样就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简单化。二是,凡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只顾及作者某时某地某个侧面,所以,对作品的解读容易顾此失彼。因此,王蒙说,对《锦瑟》这样的诗必须用“超常”的方法,必须从诗人整个的一生,从诗人人生各个方面的总和去解读作品,这首诗乃是“诗人经历了人世间种种种磨难之后的别人无从明晓的情感经验
和内心体验”,这里既有失恋之痛,亡妻之悲,失志之苦,也有得志之喜,吟诗之乐,有酸甜苦辣,有喜怒哀乐。总之,是诗人的全部人生体验的高度概括。三是,凡强调知人论世,便执着实事考证,用读历史的眼光读诗。因此,解读时,陷入了对李商隐生平的考证。一部《锦瑟》研究史,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对李商隐行事考证史。但诗毕竟不是历史文献,不是叙事文学,不是科学著述,从李商隐的生平中无法找到与诗完全契合的实事,于是就出现了各种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否认的解说。纵观《锦瑟》的各种解读,凡是比较成功的解读,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上述习惯思维的富有创造性的解读。
这说明“知人论世”固不可少,但不可拘泥于一时一事,实时实事。同样“以意逆志”,也不可死扣文字,以辞害意。
“以意逆志”要求解读诗歌“披文入情”,也就是从文本出发,紧扣诗歌语言。脱离诗歌语言的架空分析,只能导致胡乱猜测,“怀人说”没有说服力,原因在这里。“咏瑟说”说服力不足,就是它只能解释中间两联,而不能解释首尾两联。但又不能因此死扣文字,这里要防止两种情况:一是望文生义,例如,“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丧妻)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而殁也”。二是先入为主,例如“锦瑟”本有多种含义,但刘贡父先入为主,认定它只是歌女的名字。苏轼拓宽了它的意义:“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但苏轼没想到他又重辙了刘贡父的错误,因为“不特锦瑟之音有此四者之情已”,它可能是人名,可能是乐音,也可能是诗作,因此,钱钟书用来证明这是李商隐自序其诗。但是钱先生也许又忽略了:这“适、怨、清、和”,也可以象征人生体验出来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庄子?外物》篇中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言”的目的在于“得意”,本身并不等于“意”,如果拘泥于“言”,意尽在此,反而不能真正“得意”。所以,死扣文字,只是胶柱鼓瑟,以辞害意。
既要坚持从文本出发,又不要死扣文字,那么应当怎样解读诗作呢?从前人的经验来看,下面的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
(1)查出处:例如钱钟书先生考证出:“‘日暖玉生烟’本司空图《与极浦书》引戴叔伦论‘诗家之景’语;??唐人以此喻诗文体性,义山前有承、后有继。”而“珠有泪”同“玉生烟”相对,所以也可解释是讲诗。由此证明《锦瑟》乃是自叙其诗。同样“庄子”“望帝”句,各家都非常重视它的出处,并且力图从中作出合理的解读。
(2)找旁证:说《锦瑟》乃悼亡之作,有什么依据呢?于是注家从李商隐的诗中寻找旁证:义山《房中曲》有“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之句。《寓目》(系忆内诗)有“新知他日好,锦瑟傍朱栊”之句,这些悼亡诗不仅证明了其妻善弹瑟,而且证明了李商隐与其亡妻感情笃深。说“锦瑟”喻诗,有什么依据呢?于是钱钟书先先从唐诗中寻找旁证:杜少陵《西阁》第一首有“朱绂犹纱帽,新诗近玉琴”,刘梦得《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有“玉琴清夜人不语,琪树春朝风正吹。”在这些诗作中,玉琴喻诗,“锦瑟、玉琴,正堪俪偶”,因此,锦瑟喻诗。但这不是文本本身提供的证据,所以这是间接的证据,只能有参考的价值。
(3)抓眼字:篇有篇眼,句有句眼,对这些眼字的分析,是解读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咬文嚼字,实际上主要指的是这些字。何谓眼字?各人理解不同,对诗的解读也因此不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有人认为“锦瑟”是全篇之眼,诗的主旨是咏锦瑟;有人认为“思华年”是全篇之眼,诗的主旨是自叙身世;有人认为“无端”是全篇之眼,“无端”即“惘然”,因此诗是抒写“诗人经历了篇五:读唐诗用陕西话才标准 网友
读唐诗用陕西话才标准 网友:果然霸气有文化 读唐诗用陕西话才标准 读唐诗用陕西话才标准
西部网讯 近日,有网友感慨,一直以为陕西方言比较土气,生冷硬噌,难登大雅之堂。但事实上,《诗经》、《唐诗》要用陕西话来读,才更押韵、更标准。伍永尚是一位研究陕西方言的专家。他举例说,只有用陕西话才能读通唐诗,读出韵味。
读唐诗用陕西话 全诗更押韵
白居易著名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其中的“色”如果按普通话发“se”音,没法押韵,按陕西话发sěi音,才能和“黑”押韵。
诗圣杜甫《梦李白》:“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尤疑照颜色。水深破浪阔,天使蛟龙得。”按陕西话将“测”读cei,“色”读sei,“得”读dei,全诗才能押韵。
诗仙李白的《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鸡着,冠盖何辉赫。”其中的陌、宅、赫须按陕西方言分别读作mei、zei、hei,才能押韵。
高适著名的《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按陕西方言,“色”念sei,才押韵。另外像王维等人的诗,均有此现象。
到陕西,不仅要看历史,如果你有心,体会一下陕西方言中的历史,可能更有意思。
追根溯源探秦音 字字都很有深意
一些有才的网友对陕西方言追根溯源,发现陕西话中的许多字意,都是有准确解释的。
“A”(音喋)字。西安人把吃饭叫作A饭。“A”即是古汉语,查辞海而知。A:咬。《易。履》:“履虎尾,不A人,亨。”
“弧弊帧4呛#--美好。《方言》第二:“唬靡玻磺嘈旌a分浠蛭贾弧!薄坏奶保挛骰啊昂玫煤堋敝狻H绻硎境潭燃由睿蛭街坏奶薄?梢跃吨弊匪莸缴瞎攀逼冢凇妒分蟹⑾炙挠美!妒こ路纭ぴ鲁觥烦溃骸霸鲁鲳ㄙ猓肆()兮。”给《诗经》作注的汉代学者毛亨说:“僚,好貌。”汉代的另一位大学者扬雄在其《方言》一书中也说:“唬靡病!贝撕螅飧龃时阋恢北4嫦吕础还
多是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的。如唐代的白行简在其《三梦记》中记有这样的诗句:“鬟梳磺窝Ч保懒⑾型ツ梢沽埂!薄磺巍保褪切稳菝篮谩⑶卫龅难拥摹
“倭也”。指人漂亮,娇美。如:“你看小伙娶的媳妇多倭也!”指事情办停当,令人满意。如:“那人心细,活做得倭也,没啥弹嫌的”。宋代人编有《文韵》中解释道:“倭,顺貌”,即是“平顺的样子”,只是关中人在方言里因所指对象不一样,而出现了多义现象。实际上仍是《文韵》所说“顺貌”的引申或扩大。
喝汤(喝水)。说到“喝汤”,这汤非土话,乃文词也。蓝田人现在还这样说。汤即热水也。临潼华清池有个“九龙汤”(地热洗澡池),便是此义。
“瓤人”。陕西话里有“让人”读(瓤人)一词,指取笑、讥笑别人的意思。记得中学课本里《信灵君窃伏救赵》中有此一句,“魏公子让信灵君曰”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词保留的够古老吧。
“彘”字。宝鸡一带将“猪”读作“只”,人们总是以为是很土的读音,其实应当是“彘”,是很古老的语言!《鸿门宴》中“??项王曰:‘赐之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乡党”。“乡”和“党”,都是我国古代的民户编制。据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换句话来说,五百户为党,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
“毕了”(完了的意思)。来自古语:六王毕,四海一。
“得是得”。陕西话中疑问句的发问方式是将疑问助词“得是得”放在句末。
“倩蛋蛋”。又如,我们口语中常说的“倩”,也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其源。《卫风?硕人》篇是这样描写卫国的贵夫人庄姜的容貌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唐代的大学者孔颖达说,“倩”就是用来形容“巧笑之状”的。尔后,“倩”也可以泛指姿容之美好。“倩女”即指“美丽的少女”。杜约夫《拟李商隐&无题&诗》云:“楚曲风烟悉倩女,武陵花月梦仙郎。”与“倩”有关的“倩俊”、 “倩俏”、“娇倩”等词,或用以形容人物之俊美,或用以形容人物之俏丽,或用以形容人物之娇美。而我们陕西人则常常把可爱的小儿叫做“倩蛋蛋”,也都保留了“倩”的“美好”、“可采”之义。
“闻”字。可以在唐诗宋词中找到其源的陕西方言词语,数量就更多了。我们在阅读唐宋诗人的作品时,对一些普通话中所没有的词语,往往就可以利用陕西方言来加以解说――
这样不但准确无误,而且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白居易《二月五日花下》诗云:“闻有酒时须笑乐,不关身事莫思量。”另一位著名诗人王建的《秋日后》诗亦云:“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暴旧芳茵。”这两句中的“闻”都是“趁”的意思,和我们陕西话中的意思相同。像“趁热吃”,陕西话就说成“闻热吃”。“趁凉”,陕西话说成“闻凉”。再如,宋代的著名词人柳永的《木兰花令》中又写道:“不如闻早还却愿,免使牵人虚魂乱。”又段成己《行香子》:“自叹劳生,枉了经营,而今一事无成,不如闻早,觅个归程。”其中的“闻早”,也是“趁早”的意思。可见,“闻有酒”也就是“趁有酒”之义;“闻晴”亦即“趁晴”――因为住处近山多雨,晴日难得,所以才有闻晴暴芳之举。
“他谁”。又比如,现代人对“他谁”一词常常感到新奇,这是因为在普通话中已经没有这个词语的缘故。但是,“他谁”却是我们陕西方言中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常用词。王汶石《井下》:“八叔半辈子倒求过他谁吗?慢说自家侄儿!”柳青《创业史》:“他谁爱那么笑话人?”路遥《不会作诗的人》:“他谁不这样想问题,一天起来混日子,光会哄人,不干实事,他谁就没脸!他谁反对我们这样想,反对我们这样做,他谁就是我们的仇人!”其实,只要我们查找一下它的历史,就可以在宋人的笔下,常常见到这个词语。辛弃疾《满江红》:“层楼望,青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又何梦桂《沁园春》:“问天道,看是他谁戏我,我戏他谁?”这些“他谁”,都是“谁”的意思,跟我们陕西话一样。如果我们自己的方言中有某个词,那么读起古人的作品来,自然会感到十分方便。
“白雨”。如司马光《和复古大雨》诗:“白雨四注垂万K,坐间斗寒衣可增。”苏轼《六月二十日望湖楼醉后书》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我们陕西人一看诗句中的“白雨”,就知道是“暴雨”的意思,而不会理解为与“绿水”、“青山”相类似的结构。
“投明”。在古人的诗作中,还常常见到一个“投”字。王安石《观明州图》诗:“投老心情非复昔,当时山水故依然。”夏元鼎《水调歌头》:“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舟。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我们陕西人看到“投老”、“投明”,就知道是“等到老”、“等到天明”的意思。
“争”字。又如,唐代杜荀鹤《目遗》诗:“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宋人杨万里《舟中夜坐》诗:“与月隔一簟,去天争半蓬。”“争几多”即“差几多”;“争半蓬”即“差半蓬”。陕西人一看自明。
“年时”。谢逸《江神子》词:“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卢挚《清平乐》:“年时寒食,直到清明节。草草杯盘聊自适,不管家徒四壁。今年寒食无家,东风恨满天涯。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年时”即“去年”,陕西人一览便晓。
“霍闪”。顾云“金蛇飞状霍闪过,白日倒挂金绳长。”诗句中的“霍闪”,就是我们陕西话中的“闪电”。
“科”字。这些词语在陕西人看来都是极为普通的,而语言文字学家却为考证它们的确付出了大量的。至于有些今专家学者颇费斟酌的词语,也常常可以借助我们陕西方言得到解决。例如,唐人薛能《寄终南隐者》诗:“扫坛花入梦,科竹露沾衣。”诗中的“科竹”,就颇令今人费解。可是,将“砍”、 “砍伐”之义说成“科”,在我们陕西广大地区却是随处可闻的。我们用这个意思去理解诗意,不就涣然冰释了吗?
“biāng biāng面”,也就是“饼饼面”。古人把面条叫做“汤饼”。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yuè煮)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为什么我们陕西不叫“饼饼面”,而叫“biāng biāng面”呢?这是因为我们陕西人说话喜欢运用重叠式的表述方式,例如“馍”、“棍棍面”等。“biāng biāng面”就和它们属于同样的类型。现在的客家、江西以及闽东等地的方言,仍把“饼”读作“biāng,就是很好的证明。
“馍”。在陕西话中,还有“馍”一词。“”也是饼。汉代扬雄的《方言》和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酒食》都说:“饼谓之。”所以《齐民要术》中又称为“饼”。陕西人喜欢重叠,因此,又说成“馍”,说简单点,就是”。
“馍馍”。“炊饼”后来又叫“馍馍”(又写作“”等形体)。方外山人的《谈徵?言部?母母叵罗》即云:“京师及河南人谓饼曰。”又清人唐训方的《里语徵实》也说:“饼曰。凡米面食皆谓,犹北人之谓AA也。”可见,和“饼”一样,“馍馍”的概念也是比较宽的,不仅蒸的、烙的,可以称为“馍馍”,甚至于“包子”也可以叫“馍馍”。《西游记》第55回:“又见两个总角蓬头女子,捧两盘热腾腾的面食,上亭来道:‘奶奶,一盘是人肉馅的荤馍馍,一盘是豆沙馅的素馍馍。”在陕西话中,烙饼也可以叫“馍”。如平常把“烙饼”说成“烙馍”。实际上就是烧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年级上册古诗十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