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医生,副教授是什么职称职称。想自己开医院,需要什么手续。是在职医生。

一个33岁副高职称医生的感受
我是一个33岁的外科医生,工作于省城三甲医院,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我感觉到相当一部分人对医生的敌视和误解,说实话,悲愤和无奈是免不了的,但争论和攻击并不解决问题。我只想结合我的经历谈几点,期待让更多的人理解医生。
1.关于经济收入&
8年前,我硕士毕业后即工作于华东地区省城一家著名三甲医院外科,关于收入我常常比较的对象是出租车司机。这里我绝对没有歧视之意。究其原因,一方面,医生生活圈子相对狭小,和出租车司机攀谈聊天机会较多;另一方面,据说外科医生的工作强度与矿工、出租车司机属于同一级别,有一定可比性。在我工作的前5年,全部月收入在2000之内,呵呵,绝对比不上出租车师傅。近3年来,收入逐渐升至,偶尔到节日会临时发个1000左右,应该说月收入总算超过那些替车主打工的师傅。看看我的一个师弟,硕士毕业2年的住院医生,27岁,每月工资1200,奖金300-1000,租房每月就要600,和他那些高中同学(不是学医的)毕业在省城工作者比较,应该说非常有委屈感,但这个来自农村家境一般的小伙子一点不颓废,每天白天工作、夜晚看书,觉得很充实。我有天问他要不要先从我这拿些钱交房租,他诧异地看着我谢绝了。事实上,多年的读书和环境影响下,大医院很大一部分的医生有书呆子气。
2. 关于工作和道德
我和我的同事经常手术到四五点,夜查房到六七点,说实话,任何一个病人或家属有问题需要解决我们都得留下处理,不会推给值班医生处理。晚上七八点钟夜幕中我赶回家和久候的家人一起晚饭,我的下属医生等却还得在病房做扫尾工作。每个周末,每个医疗组必须有医生来查房,经常有睡懒觉的研究生或轮转医生被我批评,看着他们疲惫样子其实我也不忍心,要知道他们昨晚还在工作。社会上那么多职业,有规律的假期,可我们是不可能休息的,病人不会因为假日而不生病。
 我每5天值夜班一次,有时急诊开刀到天亮,第2天照常参加平诊手术。其实,工作5年后,晚上开急诊刀的体力和兴趣已经下降,毕竟第二天还得病例讨论、手术、赶写论文……。记得2003年的除夕12点鞭炮响时我还在手术台上。不会有怨言,习惯了!有时想想,也许再熬10-15年,我就可以升到在家中值班的四唤医师,那时我也45-50了,呵呵。旁人只见医生潇洒,哪里知道有时候我睡在家中还在想病人处理是否妥当。我从不收病人红包,但不讳言收过外地回来复查病人带来的土特产什么。呵呵,我周围大多数医生不上新语丝,否则会惊讶于这里的几篇文章。现在我国的医疗体系没有很好的支持最贫穷最需要帮助的老百姓,但是,社会矛盾不应该转嫁为对医生的苛求和责备。报纸媒体常披露医生的不良行为,须知任何职业都存在问题,医生不是圣人,用则颂扬之,不用则毁誉,这不是理性的行为。
我希望能通过通过媒体让更多的人理解医生这个崇高的职业。随便说一句,我的孩子,我不会建议他学医,至少目前在中国。
帖子转于天涯网。深有同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医生职称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医生的水平?
医生职称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医生的水平?
医生职称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医生的水平?职称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教授,副教授等。那么,主任医师是否必然就比副主任医师高明?按投票排序45 个回答田老师说得很对。个人选择医生也不太看职称,毕竟问同行比什么都靠谱,业务好不好,真的只有懂的人看了才知道。普通人没有这个资源,我建议吧,术业有专攻,就像骨科,有人专做脊柱,有人专做手外科,专长比职称更值得关注,找了不同门类的专家,可能也会没什么帮助。要是这都不行,也不认识个医生朋友,那你真的只有靠点表面信息来猜了。然而我还想歪个楼。我们经常听到谈论临床医生与科研的话题时,常有一些说法,认为临床医生就不应该做科研,没必要把论文发表、基金资助等作为职称的考核项目。我认为这是矫枉过正的,会让人误解行业规则。我能理解这个行业的政策在上层设计中为什么要拔高科研的权重,即便管理对象是普遍认为以提供医疗服务为主业的临床医生——因为业务做得好,就要用数据说话。经常去参加学术会议应该能有所理解。作为一个专家,上台发言,例如讲 A 疾病的诊疗,具体要讲什么?你不是去讲大课的,因为台下也有很多同领域专家,就算不是专家,也都是这个学科的医生,大家多少已经具备基本的认识和不同程度的诊疗经验。要讲新东西——新技术、新标准、独到的应用经验,等等。最能让同行服气的,就是结合自家的数据,去论证自己讲的内容。比如,你去讲用 K 手术治疗 A 疾病。那么首先得你自己会做,你才有资格讲这个。要让别人都公认你做得好,那过程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结果如何——为了说服力,你需要更好的设计,更大的样本,更细致的分析和挖掘,更详尽的汇报。这不是科研是什么?进一步,如何证明这些东西的真实可靠?当然是发表论文了。做的工作,能经得起同行的检阅和挑战,这是优秀医生获得认可、成为专家的必由之路。哪怕只是个市的范围的专家,也得发点中文文章,出去吹才有底气啊对不对。以上只是举个很浅薄的例子。我相信,制度设计的初衷是要鼓励这样的科研的。何况,作为临床医生,手握众多病例资源,如果不利用来探索疾病的诊疗规律,那就是暴殄天物。不做研究,就等于只做事,不总结,一旦长期系统地总结,很容易出产。临床科研,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责无旁贷,是一大正统。加上传承的需要,至少在大医院,医、教、研并列为临床医生的三大主业。在这个意义上,我支持将科研成果与职称挂钩,哪怕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这个序列,起码有点儿吧。何况,科研尤其是临床研究对临床水平本身有很多正面意义,读了够多的文献,自己也做过一些,是能迅速从一篇新文章中找出有用信息的,因为熟练了就熟悉论文的套路。统计学比别人6,扫一眼图表就知道这篇核心内容是什么了,还能带有批判眼光看待一篇论文的亮点和不足,不容易偏信。如果再深入,能具备与时俱进的证据观念,知道需要估量confidence in the effect estimate。医学研究的成果浩如烟海,真正能推动转化为长久的实践的是少数中的少数,不去做,只靠看,就真的能批判吗?何况,完全不做研究的人,有几个真的会去坚持关注前沿进展?指南,那是几年一更新?新的观念和技术,又要多久才能确凿到能写进指南里?指南能不么能涵盖到临床上的各种小细节?----------------------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荒谬的!原因是管理者对医学科研的管理极其粗糙。这些粗糙的认证方式,造成什么结果呢,那便是可以灌水,或者没有灌水,但因发表方面的捷径而获得与实际水平不相称的认可。或者,临床医生为了发表,去做很多纯基础研究,来跟做 bench research 的生物学家们竞争,然后拿这些成果来获得临床相关的认可。以上都还算上进的,就不说捏造与买论文了。这些乱象,绝对是管理的错。而很多医生和学生,看到这些,便偏激地否定了科研对临床工作的意义,也是给带歪了。&&&&&·&&·&&·&收起497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多大程度不好量化,主任医师当然不是必然比副主任医师高明。临床序列的职称,初级职称叫做住院医师,中级职称叫做主治医师,高级职称叫做主任医师。高级职称里又分正高和副高,就是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教授副教授属于教学序列的职称,另外还有科研序列的职称,比如研究员副研究员之类的。通常医院里就是临床序列职称,但在大学的附属医院中,因为承担了大学的教学任务,所以有的医生也获得了教学序列职称,甚至有人还获得了科研序列职称。如果你只是去看病,别的不用管,就看他的临床水平,那么教授不教授的无所谓,就关注他的临床职称就可以了。那么临床职称多大程度上反应医生水平呢?得看医生职称是怎么升上去的。如今医院里医生职称的晋升,临床水平如何并不重要,最关键的要看你有没有课题,有没有论文,当然,还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就算你手术没做过几例,但是论文发表的够凶猛,那么晋升职称总是不成问题的。而那些醉心临床的医生,实在懒得去搞科研,那么你手上的活再漂亮,能晋升到副高已经算不错了。你看微博上的急诊医生于莺,干了十几年还是主治。她辞职后说,不和医院晋升机制玩了,她承认玩不过人家。本来晋升还有年资限制,不过,随着医生学历门槛的提高,年资不是问题了。现在博士毕业,半年可以晋升主治医师,再过五年可以晋升副高。这么说吧,放眼全中国所有医学院,哪个医学院的博士,毕业半年就能胜任临床主治医师工作的?是不是胜任先甭管他,先晋升了职称再说!内科系统也就罢了,理论知识过硬也还说得过去。外科系统可是要动手开刀的,半年时间,能做几例主刀啊?可别以为博士生在学校里都学会了,现在高校博士毕业是有论文门槛的,你文章发不出来怎么毕业,要发文章哪有那么多时间在临床开刀?所以,工作中低学历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带着高学历副高开刀的例子可不少见。医院里规定的专家门诊、名医门诊,其实都只是按照职称来排的,如果你的职称还没有晋升好,那么不管你临床水平如何,有些门诊也都没资格看。曾经有位学校领导要来开刀,托院领导帮忙找个水平好的医生,院领导开玩笑的问他,两个医生,一个是正高博士,论文发了很多,所以临床上被分散了一些精力,但是可以看“名医门诊”;另一个是多年的副高硕士,没啥论文,但是整天就泡手术室那种,所以一直没再升上去,平时是没资格看“名医门诊”的,您看打算选哪个呀?临床水平是要靠长时间在临床上摸爬滚打练出来的,而职称的晋升,不过就是为了事业单位体制内的管理,是和待遇挂钩的。以目前国内医生的晋升机制,是很难真实反应医生的临床业务水平的。欧美的经验,没有这样的医生职称,只要你经过了规范化的医生培训,获得了医师资格,那么就可以行医。如果再进一步获得了专业医生的资格(fellowship),那么就是对你在相关领域的肯定。然后,为了保障医生水平,国家组织定期的医生考核,而没有什么正高副高这么复杂。当然了,医生的临床水平确实是有高低的,那么怎么了解医生的临床水平呢?这个确实不好回答。粗略想了下,首先,年资很重要,医学确实是要靠经验的。不过,也不是越老越好,别觉得找了个六十多岁的医生看病就是逮到宝了。很多老年医生医疗观念更新不够,不见得就比年轻医生强多少。所以,我个人觉得最好的医生年龄段应该是在35-50岁,这批少壮派接收新事物能力更强,医疗知识更新及时,同时有经验,有精力,有想法。另外,就外科系统而言,要想找靠谱的医生开刀,最好不要迷信那些职称头衔,而是找个熟悉点儿的本院医生打听打听。而本院医生当中,最好是听听麻醉医生的评价,因为麻醉医生常年驻扎在手术室里,每个医生的手术情况都尽收眼底,自然会有比较。所以,如果麻醉医生们认为手术好的,那么应该就是靠谱的。&&&&&·&&·&&·&57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最能衡量医生专业水准的人,是同行。这个同行,最好是小同行,即相同亚专业的同行。例如,普外科医生的专业能力,应该由普外科医生来评价,而不是问神经外科医生,或者呼吸内科医生。中国医疗体系的特色在于,职称晋升时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专业同行,而是行政机构。职称考评时竞争是常有的事,A医生和B医生只能晋升一个,选谁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由小同行组成委员会,进行专业考查,择优录取。但这在中国现行的医疗体系中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考评委员会一般由行政官员主导,能遇到几个大同行就不错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和考评委员的人扯上关系,或者有幸得到政策倾斜(比如参加过援边援外,抗击非典啊),或者你在投票前一天晚上拿着信封顺利敲开了评委的门。。。OK,成功的几率大增!反正不怎么看业务能力,只要没出大的医疗事故就行了。当然,如果你专业水平高,又有以上加分项,就更好了。所以,职称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真实的专业能力。那如果是患者,怎么选医生呢?以下是我的看法:1.不选有行政职务的医生,职务越高越不能选。精研医术必将耗费一个人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精力,哪有功夫去琢磨升官的事。2.基础医学论文发得越多的医生越不选(如果是临床相关的论文,则不一定)。还是那句话,人的精力有限,天天钻研基础医学的东西,哪有空去管临床。精通空气动力学,不等于就能开好飞机。3.外科医生最好选35-55岁之间的,这差不多是他们的黄金年龄段。年纪轻,缺乏经验;年纪大,手抖眼花,台上那几个小时都不一定能站下来。偶尔看到新闻说某院士八九十岁高龄,还主刀手术,我也只能呵呵了。。。4.还是外科医生,我相信了解他们水平的除了本专业人士外,还有手术室的护士(以及麻醉师,上面田医生说了),在台上谁手起刀落、游刃有余,谁磨磨唧唧、手忙脚乱,她们最清楚,尤其是经常和主刀医生搭台的护士。同时她们还有个优点:敢讲。本科室的同事往往碍于情面不一定愿意透露主刀医生的实际水平,而手术室的护士毕竟和主刀医生不在一个科室,更愿意说真话。手术前能找她们打听情况最好不过,就怕你和她们不熟。5.媒体上经常露脸的医生也要慎选。报纸上报道他们,基本上是出于新闻效应,而新闻效应不等于业务能力。真正有水平的医生偶尔会因为医术高明而被报道,但不会很频繁,人家也没那么多空去敷衍记者。以上不一定绝对,但可以作为参考。有点歪题了。。。&&&&&·&&·&&·&“情商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态度。”——西京医院教授一个搞专业的人,一辈子主要混两个圈子,一个是专业的圈子,一个是单位的圈子。专业的圈子主要靠大会报告宣传自己。单位的圈子主要靠评职称合法宣传自己,这个意义比教授的帽子深远得多。如果我今年报正高了,跑了一圈,即使没过 ,人家都知道这货还发过两篇好文章,没看出来呀。如果我平时拦住别人宣传自己,还不被当神经病呀。人才遴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考,可以偏科,只要其他科足够强,有一门低一点没关系。第二阶段是考研,总分要高,但不能太偏科,要保证每门过线。第三个阶段是评高级职称,尤其副高是个大坎,要求科研,临床,情商三方面都比较强,不能偏科,如稍有偏科,其他方面必须得强大到夸张的程度才能弥补。副高意味着要独挡一面,可能下一步还要当科室领导,那就要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上级,下级,家属,机关。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如果你情商很低,和方方面面关系都很紧张,那么你负责的工作就会受影响,给单位带来损失。情商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情商就及格了。己所欲,施于人,情商就优秀了。情商低的人一般是把自己的感受看得重,把别人的感受看得轻。科研对一个医院的学术地位还是很重要的,在美国,医生的最高职称是主治医师,只有大学的附属医院或挂靠医院,用大学的职称编制给医生晋升教授和副教授,只做临床的人很难有机会提高级职称。宾大附属医院就要求正高必须是MD和PHD双料,其实没几篇像样的文章,在这连个副高的岗位也找不到。费城儿童医院和波士顿儿童医院齐名,是美国顶级的儿童医院,医院本部有五栋楼,科研和临床各占两栋半,从面积上讲,科研部分更大些。搞不来基础科研可以做点临床科研,搞科研就要看文献,就养成了年轻人看文献的习惯,摆脱了我刚参加工作时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那种模式是比较温馨,临床上手快,弯路走得少,但容易造成一代不如一代的匠人传承模式。医院的学术地位会逐渐下降。幸福的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制定规则的人,那是牛人、强人;第二种是服从规则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人;第三种是选择换平台的人,是不愿意委屈自己的人,懂得放弃的人。不幸福的人只有一种人,既没有本事制定规则,又不甘心服从规则,还舍不得换平台的人,是纠结的人。人生苦短,不管职称过没过,至少让自己做个幸福的人,别做纠结的人,痛苦的人。青蒿素的发现有四位科学家贡献突出,难分伯仲,拉思克奖评委会让四位分别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谁应该得此奖,不用说都写的是本人,第二个问题是如果你不能获奖,这个奖应该颁给谁,有三个人写的是屠呦呦。屠呦呦获奖以及获奖后争议不断,一方面说明公道自在人心,另一方面说明性格缺陷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争议和麻烦。所以我们一方面积极献言献策,使职称评审标准更合理,程序更公平;另一方面,能通过职称评审这面镜子,找到自身的不足,也是很大的收获。当然,在实力接近的时候,也会有“运气”的因素在起作用,这里就不讨论了。总之,“胜固欣然败要思”,这应该是对待职称评审的基本态度。
发表评论:
馆藏&46590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一个医生的自述:从业十年,我为什么放下手术刀?_清华深圳研究生院财富管理中心-爱微帮
&& &&& 一个医生的自述:从业十年,我为什么放下手…
微信推荐&|&股票大作手:微信号gpdzs18来源:端传媒 &作者:张妍5月10日凌晨2点左右,重庆市石柱县中医院外科医生汪永钦,被3名前来求诊的男子砍伤,至10日下午仍在深切治疗部抢救。几天前,60岁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陈仲伟,因在5日晚被患有精神病的前病人狂砍30多刀,不治身亡。据大陆医学医疗健康专门网站丁香园统计,从2009年到2014年,大陆伤医事件从一年不到20宗,增至近150宗。患者可能变成施暴者,医生可能变成受害人,传媒可能变成点火枪,白袍染血,痼疾何存?名校医学硕士、北京三甲医院十年至主治医生,却疲惫“弃疗”,“每一个环节都出了差错。”&从医院辞职,就像在中国脱离任何一份体制内的工作一样。一张手续单上盖着来自人事处、财务处、保卫处、病案科、供应科、工会等共计21个部门的红色印章,医生王森才终于脱下白大褂,离开手术台。&在2015年秋天辞职之前,王森身心俱疲。他粗略统计,这些年由他担任主刀的手术一共2000多台,有他参与的手术不计其数。&工作量太大了。很多时候,他都是上了手术台才初次见到患者。那些患者已经被麻醉,身盖无菌布,只露出紧闭的双眼,静静地等待着王森。王森拿起手术刀,剖开他们的腹部,工作数个小时或者更漫长的时间。待手术结束后,当王森再次与那些患者在医院相遇,他却根本不记得他们的样子。以我现在的年资来说,已经熬过了最苦的阶段。但重要的是,最初想学医的心态是不是和现在的心态相符合。出生于1982年的王森,做了整整十年医生。他毕业于中国一所著名大学的医学院,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王牌科室就职。从实习医生、住院医师开始,他一年一年地熬过了年轻医生最艰难的时段,晋升为主治医生,成为科室中同年资最优秀的外科主刀大夫之一,今后本应是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可是他却放弃了。中国医疗环境的凶险和未知让他感到悲观,他声称自己看到了很多“黑暗的、隐性的东西”。辞职后,王森到世界各地旅行,然后移居上海,学习艺术课程,与过往的环境告别。“大家都觉得,为什么看个病这么难,挂个号这么难,为什么医生这么冷漠,这么多矛盾……”王森坐在上海的一家咖啡馆告诉端传媒记者,是因为“每一个环节都出了差错。”&下面是前医生王森对端传媒所做的自述。&“在有限的时间内,住进来的病人越多越好”在中国做医生,不仅要精进医术,还要应对各种行政命令。因为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社会服务组织,医生亦是国家体制内的成员,必须接受政府的管理。在中国大陆深化医疗改革的进程中,为减轻管理上的压力,政府不再扩大公立医院的规模,于是医院开始强调“周转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尽可能收治最多的病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收入,还可以在数字上证明管理效率的提高。医术本应是“精益求精”,现在却是“多多益善”。对于王森来说,初做医生的新奇与热情,很快便被这些从天而降的行政指令消磨掉。&“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是很有热情的,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自己从开刀、切皮,慢慢地能做简单的手术,后来可以做复杂的手术,接触到罕见的病例也很兴奋。那时,手术室到下午四点半就不再接收病人了,科室里的同事有空余的时间,经常一起吃个饭,学习一些新技术。”“后来,医院开始强调周转率,强调平均住院日,要提高手术效率。平均住院日,就像吃饭的‘翻台’一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住进来的病人越多越好,而随之而来的医疗服务质量会越来越差。这种东西对领导比较好,比如院长、主任,周转率高了,平均住院日缩短了,证明他们的管理有效,他们会很有面子。”“医院的指标是什么呢?每一年的手术量要提高10%。就是说不管上一年做到什么程度,下一年的手术量都要比前一年同期提高10%。如果医生达不到指标,就扣除奖金。这样的结果就是,我要不断增加手术量,不断缩短病人住院的时间。”&“以前一天做两、三台手术,后来增加到一天五、六台手术,甚至七、八台,这是我在过去根本不敢想象的事实。没有人反抗,大家都逆来顺受,随波逐流。就像北京的房价一样,最开始你觉得两三万一平米很贵,你觉得忍受不了,但是现在十万块钱一平米你也不得不买,你要继续忍受。”&“一位全国顶尖的大夫,一个月工资就五万块钱”&在中国,培养医生的成本高昂。一名医科学生成为执业医师,通常需要七至八年,成为主任医师需要约二十年。但医生所能得到的物质回报却不一定尽如人意。中国的医疗服务定价很低。通常来讲,门诊挂号费、医生护士的诊疗费都只有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医生没有高薪。“做医生,基本上‘五年一个台阶’。医学院毕业生,从业五年可以考主治医师,再过五年就可以考副主任医师,然后是主任医师。一个医生在40岁上下,职称就基本到头了。”&“不同职称的基本工资相差不多。我作为主治医师的底薪是每月一千元(人民币),主任医师也就比我多两三千块钱。剩下的都是靠奖金,奖金就是临床工作的提成、手术的提成,按照比例分配。”“我工作的医院科室,刚毕业的‘小大夫’(指年轻医生),一个月总收入八千到一万,住院总医师有一万出头。主治医师按年资分低年主治和高年主治,收入分别是一万五六和两万左右。副主任、主任差不多能拿到三、四万。基本上,(这三、四万)收入的绝大部分都是奖金。”“我们科室有一位六十岁的‘大牛’(指权威医生),我有一次看到他的工资单,那个月他总收入是五万。”“你想想,一个属于全国顶尖、‘Top Ten’(前十名)的大夫,算上奖金,他一个月工资也就五万块钱。”“现在手术收费是1994年定的,没变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有数次提议要改革医生的薪酬制度,提高医生待遇。王森也向端传媒记者指出,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有在医疗费用中得到体现;现在的手术收费标准是1994年定的,二十多年都没有改变过;现行的医疗收费,绝大多数都是耗材的费用,而支付给医生的人工费用其实很低。“我们的手术费是奖金的一部分,它是当月返给大夫的基本手术提成费,大概是这个手术费用的7%。例如,一个癌症切除手术,可能会做五到六个小时,需要四至五位大夫、两个护士、两个麻醉师,大约八个人。手术费是三千多元,其中约7%(约两、三百元)返给手术的医务人员。我作为主刀,我拿这7%的提成中的一半,一百多块钱——也就是说我工作了五六个小时,才挣了一百多块钱。下面的主治大夫、医生助理所能拿到的钱就更少了,住院医生、实习大夫拿的更少,他们拿这个7%里面的3%左右,也就是几块钱。”&“并且,如果你的手术量提高不到10%,这些奖金就不发给你了。”&“更可怕的是现在国家要实行‘单病种’管理(指某些病种的付费标准被固定下来,包括患者就诊期间发生的所有费用,业内俗称‘一价包治好’)。单病种有好处,也有不好,得区别对待。例如做一个腹部某部位的肌瘤手术,不管病人长100个瘤子还是1个瘤子,无论疑难程度多大,就是3000块钱。如果这个病人的花费超过了3000块钱,医院只好掏钱。就变成医院赔钱做手术了。”“这就造成,只能给病人做开腹手术,而不会使用更加先进的腹腔镜。因为开腹手术的手术费只有几百元,腹腔镜(的成本)贵许多。但大家都知道,开腹手术对病人的创伤很大,腹腔镜打几个眼就可以了。”“不过,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医生总有办法去提高收入,那就是灰色收入了。”&“为什么全中国的大夫都想去骨科?因为确实很挣钱。”在中国,不少医生都会通过走穴、药品和器材回扣等方法来获得“灰色收入”,增加个人收益。有一些“灰色收入”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例如收受大额药品回扣,严格意义上来讲已经触犯了法律,但依旧在当今的中国医院中屡见不鲜。医生的真实收入不仅取决于医术和年资,还与从事的领域、工作的科室,以及医德紧密相关。“有一些是‘正常’的灰色收入,比如去讲学,讲一次课能拿两三千块钱的报酬;有一些是‘擦边’的,就是走穴,比如医生外出会诊,到别的医院做手术。现在国家是默许走穴的。以我工作的领域来说,全国最牛的几个大夫,走穴做手术的行情是一万到两万吧。”“另外一部分灰色收入就是回扣,药品和器械的回扣。比如骨科就有很多器械,患者骨折了,医生放一个内固定钉子,或者一个钢板,都是有回扣的。做这种手术其实挺快的,手快的大夫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做一台手术。你知道中国最顶尖的骨科大夫一年能挣多少钱吗?一千万。例如为腰椎间盘病人手术用的人工椎间盘,售价是5万元,(医疗器械厂家)能给大夫的回扣是1万元。”&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医生总有办法去提高收入,那就是灰色收入了。“回扣要分科室。为什么全中国的大夫都想去骨科?因为确实很挣钱。心内科导管室做介入的也很挣钱。像我所在的科室这一块就比较少,没有什么耗材,有的也是‘小钱儿’,放一个止血的、防黏连的器械,一次可以提几百块、一千块的回扣。”&“还有药品和检查,像刚才说的手术是赔钱做,但在恢复阶段,医生可以给病人用各种各样的药物,来提高收费。”&“我所在的医院,收红包的医生比较少。个别的医生比较贪,爱收红包,但绝大多数医生不是。因为没有人对自己的医疗技术是百分之百确信的,万一出了点什么事,红包就是把柄。”&“科研压力就像脑袋上悬的剑”&中国的医生,只有“白天忙临床、晚上忙论文”,才有可能在同行之中脱颖而出。根据1986年中国国务院实施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医生职称评审和聘任是与科研工作相挂钩的。除了繁重的临床压力,医生不得不拿出很大一部分精力来写论文、申请科研基金。例如,在一些省份,若要晋升主任医师,医生必须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以上的论文。“大医院里面的每天都是车轱辘一样地转,除非是特别差劲的,其实所有医生的指标(例如手术量)都差不多,没什么可比的。谁能晋升职称,谁不能晋升职称,说白了大家最后比的是科研,谁能发文章,谁能申请基金。”科研这个事是永远悬在我脑袋上的一把剑,是一个紧箍咒,我时刻想起来都会头疼。“但在中国,科研这些东西,很少有医生能发表SCI(指被ScienceCitation Index检索的国际期刊),大多数人发表的文章,引用率都是零。纯粹为了晋升职称。”&“这是很大的资源浪费,还不如大家都踏踏实实去做该做的事,临床大夫就把临床做好,有兴趣和精力再去想别的问题。像有一些地方,比如香港,临床医生就是完全是按照临床医生的指标来去评价,不涉及你科研的内容,你做科研可以,自己感兴趣就去做,但是需要评职称,从‘副高’到‘正高’的时候,不评这些内容。”&“科研这个事是永远悬在我脑袋上的一把剑,是一个紧箍咒,我时刻想起来都会头疼。”&“就算置身事外,只做手术,不做科研。但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别人比我多挣几千块钱,总之心里还是会不舒服。”&&“真正当了医生才开始学怎么和病人打交道”&中国的医学教育只重专业知识,忽略人文教育。王森感到,曾经的他作为一名医科学生,却对医者的社会属性没有足够的认知和理解。很多医生在从业过程中,只能向患者提供技术帮助,却忽略了人文关怀。“医患矛盾也就是最近十年的事,我上学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严重,大家关注的也很少。在我大学四年级,也就是进医院实习之前,有个老教授给我们讲了一节公开课,大概一个多小时吧,教怎么和病人沟通。进医院工作之前也会有个岗前培训,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事,但内容很少。”“和病人交流,不是靠别人教你才能学会,而是得亲身体验,或者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像在国外学医,学生要经过四年的其他专业的本科学习之后,才有资格去申请医学院,那个时候学生都20多岁了,心理比较完整,也有了社会科学的知识积累,再去做医生,是在相对比较成熟的状态。在中国就是‘速成’——高中毕业的小毛孩就来学医,从学校毕业就直接去接触病人,不太注重人文素养的形成。”“当然,医生的心理压力确实大,成天一大堆病人和家属围着,两分钟看一个病人,还有过来‘加号’(指加塞看病)的,就不会耐心服务了,时间长了也就麻木了。”&“但是,话说回来,我身边的好多医生,我换做病人我也会打他的,(那些医生)说话特别冲,好像谁都欠他的。”&&“一个医疗纠纷耗了我两年时间”&在中国,医疗服务被民众定义为消费。患者认为自己花了钱,理应有好的结果;一旦不如意,就会产生医疗纠纷。很多重病顽疾的病患,常年看病,已经拖累得一家经济困难,从乡村的医院一路看病,直到县医院、省医院,最后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医院,最后在那里去世,落得“人财两空”。&患者作为“弱者”,通常更加容易被同情。医院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患者斡旋,也通常会以“息事宁人”的原则对家属以金钱上的抚慰。这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暴力冲突的发生。在中国,很多病患及家属认为只要威胁医院,就会或多或少拿到赔偿。医院有专门调解纠纷的医务科,通常都会设置在一楼,因为一旦遭遇暴力事件,医生可以随时跳窗逃走。办公室内没有电脑、椅子和茶几,因为有可能会愤怒的病患家属当做“武器”来袭击。一位医务科的医生曾私下对端传媒记者表示,他从不为病患家属倒热水热茶,因为有一次,情绪激动的家属反手就将一杯热水泼到了他的脸上。现在的情况是,只要(患者)告医院,或多或少(医院)都会给点钱的。王森也陷入过纠纷:“我遇到过一次医疗纠纷。2011年,我们科室收了一个年轻的急诊病人,是卵巢囊肿,她肚子疼,B超显示卵巢上长了包块。但是她的卵巢里面还有一个小的包块,是一个2公分的畸胎瘤,B超影像没有显示出来。手术时,我只把大包块给解决了。”&“因为是急诊病人,术前没有做充分的交流,术后病人做复查的时候,发现了还有小包块,就开始闹别扭。说为什么手术当中没有切除小包块,要赔偿,要26万。”&“1万块钱是手术赔偿,25万是精神损失费。她说自己受到的打击很大,整天抑郁,找不到工作,男朋友因此分手,等等。”“然后就进入了医疗调解阶段。这件事前后耗了我两年时间,她见到我时始终都是很客气的,还感谢我把大包块切除了,但是没办法,穷嘛,就想讹点钱。”“因为这件事,耽误了我一年晋升职称。最后医院赔偿了她几千块钱。但医院不承认医生有过失的,只是为了息事宁人……现在的情况是,只要(患者)告医院,或多或少(医院)都会给点钱的。”&&“当我成为主治医生,就不直接接触病人了”&据《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34岁以下的医生在逐年减少。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在2016年公开对媒体说,有约20%的医学生毕业后不从医。王森则更加直接地表示,他周围的医生朋友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学医。&而比起医生群体的流失,中国病人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因为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原因,中国的患病人口在激增,官方预测从2000年到2025年,中国患病人数将增加近70%。&如王森一样的年轻医生,他们的工作量超出常人想象,而他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却很少被社会关注。“第一次开皮、第一次缝肚子、第一次切除器官、第一次剔除肿瘤……其实只是暂时高兴一下,就过去了。真正给我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有感情交流的病人,而不是‘我能做什么’的成就感。”&有一天,我要去别的病房了,她突然抓住我的手,呜呜地哭了起来,说“大夫你别走,别的大夫都不管我,就你管我,我不希望你走。”她就这样一直攥着我的手……&“我遇到很多恶性肿瘤的病人,中末期了,他们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教师,和我母亲一样年纪,得了癌症,她的爱人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老夫妻之间互相照顾。有一次,她来医院做化疗,床位很紧张,她和爱人只能在公共区域等待。那是个秋天的下午,太阳从西边的窗户照进来,人的轮廓就好像剪影一样。我从办公室出来,看见她把脚踩在爱人的脚上,她的爱人从后面抱着她,两个人一步一步往前挪,像是在做游戏,旁若无人。”“另外一个女患者也上岁数了,得了癌症,脾气不太好,经常和别的病人、家属吵架。那时候我负责她,每次做完穿刺、放腹水之后,会陪她说几句话。有一天,我要去别的病房了,她突然抓住我的手,呜呜地哭了起来,说‘大夫你别走,别的大夫都不管我,就你管我,我不希望你走。’她就这样一直攥着我的手……这个病人像我妈妈一般年纪,这样地依赖我,那时我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内心能得到这种满足感,比我挣了多少钱,或者买了多大的房子的幸福感会持续得更长一些。”&“可惜后来,这种感受越来越少了。当我成为主治医生,就不直接接触病人了,给病人量血压、换药、查体、询问病史这些事都是下级大夫负责的,我最多就是早上查房时看一眼病人,做完手术再看一眼。”“到最后是什么状态呢?完全就像是走过场,就是流水线。我经常替别的大夫做手术,术前我都不知道病人是谁,不知道他/她长什么样,看一看病历,就开始了。手术之后我都没见过这个病人,病人就出院了……人情上的反馈越来越少。我甚至感觉自己像一个卖肉的。”“压力真的很大,有时感觉自己完全就是不负责任的,但是我没有任何办法。”&“我在这家医院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还是旧楼,墙皮都往下掉。后来医院的新楼越盖越多,大夫的工作条件还是那么差,所有的年轻医生挤在一个小屋子里面,抢电脑、写病历。一个屋子里只能放10台电脑,有40个医生去抢。”&“但这并不是主要的问题。能在国内做医生的人,就不会在乎工作环境有多差、工作强度有多大。以我现在的年资来说,已经熬过了最苦的阶段。但重要的是,最初想学医的心态是不是和现在的心态相符合。如果不符合,人就会很失落、迷茫,然后随波逐流。时间久了,负面的压力会越来越多,最终让我离开。”(文中涉及的案例仅代表王森的个人经历,不代表端传媒观点。为保护采访对象隐私,王森为化名。采访对象的部分口述有顺序调整。)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小编(微信:jinshuch)删除,谢谢!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清华财富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嗨:),如果您关注财经,喜欢期货,热爱投资,在这里我们将为您提供独家视野,保持独立思考,始终站在投资者的立场的悦读内容。我们拥有数十位国内首屈一指的顶级操盘手师资:杨洪斌、宁金山、冯成毅、林广茂、汪星敏、张文军、青泽、丁圣元、咏春、王向洋、林波、方志、刘福厚、葛卫华等,让你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市场。汇集实用而有效的实战型交易技巧,力求传播正确的投资理念,倾力打造中国最高端的期货教育平台。关注我们:微信搜寻“清华深圳”或添加微信号:wealth-tsinghua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携手嘉吉、托克、中粮、中纺等套保专家,杨洪斌、宁金山、冯成毅、林广茂、汪星敏、青泽、丁圣元、王向洋、林波、方志、刘福厚顶级操盘手,打造中国期货高端培训第一品牌,中国大宗商品跨界合作第一平台!实现资本与产业共赢!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副教授职称证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