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t1973这个微信号是民间中医吧骗人的吗

我是一个多年“非法行医”的民间中医_天涯易读网-易读社区
欢迎访问 天涯易读网-易读社区
> 我是一个多年“非法行医”的民间中医
天涯易读网-易读社区-推荐阅读
我是一个多年“非法行医”的民间中医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6:30:16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24:19
作者:世外桃源太湖阳山 回复时间: 17:25:4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1:16:0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1:16:37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6:52:53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1:13:11
作者:卫生之源 回复时间: 11:50:5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06:47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24:4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6:38:11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6:44:03
作者:丘楚白 回复时间: 17:04:04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38:14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03:37
作者:红嘴巴鱼 回复时间: 17:08:51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17:01
作者:红嘴巴鱼 回复时间: 18:21:1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1:15:11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33:28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09:32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6:54:2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6:58:57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05:42
作者:三苗部族 回复时间: 17:15:08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46:47
作者:切克闹红孩儿 回复时间: 12:39:17
作者:西安未眠夜 回复时间: 12:42:58
作者:长江轮 回复时间: 12:48:37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19:07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19:38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25:19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30:4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31:56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32:4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20:38:45
作者:切克闹红孩儿 回复时间: 09:38:42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0:25:47
作者:切克闹红孩儿 回复时间: 11:09:4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1:23:43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1:34:25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30:52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1:23:00
作者:u_ 回复时间: 23:30:12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9:22:19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9:32:03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9:27:11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0:30:0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8:04:09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9:11:17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9:12:40
作者:我喜欢刺绣 回复时间: 14:52:59
作者:水医 回复时间: 15:17:46
作者:水医 回复时间: 15:29:59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51:07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8:01:48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8:05:38
作者:ruoshui2208 回复时间: 10:26:58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30:43
作者:ruoshui2208 回复时间: 21:09:23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8:46:19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8:23:4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0:25:58
作者:呵呵咯咯呵呵H 回复时间: 15:11:52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8:59:57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1:29:05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1:30:23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3:52:4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39:58
作者:风起云涌288 回复时间: 17:49:04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0:12:46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0:14:3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51:49
作者:众往随归 回复时间: 14:54:39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33:16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35:49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8:33:42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0:12:53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8:24:17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8:26:0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9:09:46
作者:道生一在3 回复时间: 12:07:51
作者:yong_liang2010 回复时间: 07:59:42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39:45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8:45:37
作者:losihg2009 回复时间: 09:32:53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9:51:21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8:54:22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49:53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44:13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0:22:06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0:34:36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9:09:05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8:52:56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9:25:14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7:52:50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08:56:31
楼主:华针堂 回复时间: 10:10:59
作者:焚琴煮鹤761203 回复时间: 10:15:19今日: 2|昨日: 37|帖子: 974235|会员: 236214|欢迎新会员:
451 / 1489
199 / 1152
1250 / 2万
昨天&18:22
2881 / 5万
昨天&22:43
子版块: 版主:
1775 / 2万
昨天&21:57
3992 / 3万
1945 / 2万
336 / 3576
子版块: , , , , , , , , , 版主:
2万 / <span title="万
子版块: 版主:
4033 / 6万
昨天&10:44
1010 / 8774
4096 / 5万
1911 / 1万
前天&18:16
3742 / 2万
昨天&07:20
5013 / 4万
2277 / 3万
1060 / 8778
2412 / 2万
218 / 2062
218 / 1605
172 / 1162
前天&01:01
子版块: , ,
4223 / 3万
3996 / 2万
昨天&08:42
2109 / 9648
566 / 4115
400 / 3282
388 / 3651
1222 / 9908
2936 / 3万
前天&21:51
4650 / 1万
前天&11:33
240 / 1278
151 / 1522
子版块: 版主:
392 / 8650
发错版面帖子回收站
1163 / 7066
918 / 7127
旧版保留,不再发新帖
5971 / 5万
1433 / 1万
997 / 7042
345 / 2442
176 / 1198
2774 / 3万
- 总计 498 人在线
- 49 会员,449 位游客
- 最高记录是 6600 于 .民间中医药问题和对策建议
13:21:37/中医药
「中医药国情调研最新发布」焦点话题中医药对国家、民族的价值和意义什么人才算是「民间中医」中国到底还剩多少「民间中医」「民间中医」里究竟有多少算得上「中医人才」民间中医的国情调研,对国家、对人民的意义何在「进门难、开张难、生存难、传承难」是摆在民间中医面前的四座大山民间中医自身存在问题民间中医药,政府怎么管… …关于“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民间中医药问题和对策建议》一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陈其广教授应邀所作的一次讲座原文,是中医药国情调研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也是迄今为止关于民间中医药的最为真实、准确、全面并具有战略高度的文献。征得陈教授同意,首次发表。国情调研工作,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切实履行党中央、国务院思想库和智囊团职责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所担负的调研项目区分为重大、重点和一般三类。2008 年6 月,“中医药国情调研”作为“三年连续跟踪调研”项目立项,成为当年11 项院级重大国情调研项目之一。由于取得一定成效,2012 年再次被作为院级重大国情调研项目立项。中医药国情调研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经济、哲学等相关学科专家、及其他机构和专业人士构成。迄今为止的4 年中,调研组以先前所完成的成果为参考,分别采用实地调研、异地调研、顺访调研等方式,从中医药事业及相关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各环节着眼,对22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展开了中医药国情调研,归结为16 个领域或方面值得关注的中医药问题,采集、写作和制作了相当数量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影像资料。调研组不仅注重在深入实际的基础上对中医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社会环境和决策建议等方面,开展了涵盖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严谨地学术研究,决策研究,而且身体力行地推动有利于中医药健康、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具体工作。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本文所谈的民间中医药问题,也是调研组涉及较多、关注较深的一个领域。【人物档案】陈其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青少年时期在工农业一线从事体力劳动和管理工作,“文革”结束后进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院校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发展历史、改革开放政策及效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及企业中长期战略管理等。2004 年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医典籍研究及英译工程”秘书长,首席经济学家;2008 年至今,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主讲人:陈其广主持人: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史所研究员)时间:2012 年4 月22 日地点:北京北苑——“天地生人”学术论坛主持人:今天主讲人是陈其广研究员,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他带领的调研组经过长期的调研,掌握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他今天的报告一定很精彩。陈其广: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到这个场合来交流、沟通、讨论民间中医的问题,“天地生人”讲座在有些科学问题和政策问题的研究上,付出了长期的努力,向各位组织者表示感谢。在讲话之前,我简单介绍一下国情调研的工作问题。国情调研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根据上级领导机关的考虑进行的一个安排。这个“中医药国情调研”是国情调研十一个重大项目方向其中之一。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参与中医药问题地研究,起初院内、院外都有一些不同意见。很多人说,社会科学的人没有必要来研究中医药的问题,为此,课题组成立之初,就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叫《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关注中医药问题》,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网上看一下。在国情调研的3 年多,将近4 年的时间里,调研组同志在社会各界机构和人士的帮助下,前后专程到达12 个省份,同时还有8 个省份是做其他研究工作的时候顺访,或者说是异地访问的,这样全国一共涉及了20 个省市自治区,50 多个地市区县旗,和中医药有关的各个环节,都有比较广泛地接触。但是需要说明一点:我们国情调研的侧重点之一,是为领导机关了解情况提供建议,这是一个主要的任务。所以我们更多是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来了解中医药的问题,对于医药技术方面,限于我们自身的知识结构问题,我们自己的学识能力的问题,一般不做过于深入地探讨。主要是对大方向问题了解一下,分析一下,对于一些个人具体的医疗技术问题和评价问题,我们一般不介入。1.什么是中医药,什么是中医药事业中医药的形势,这几年,尤其是十七大以后,有了很大地变化。最近我们的活动也很多,前几天我们开一个中医药蓝皮书的筹备工作会议,就发现在这个会上,在相关业界范围以内,对于什么是中医药这个概念地理解,还是有不同,有区别,甚至有很大地分歧。这个问题我想也是观念的问题,到底什么叫中医药?我这几年在调研过程中提出来一个意见,这个意见是我的初步意见,还没有跟调研组其他同志商量过,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考虑,到底什么叫“中医药”?或者从我们的工作来讲,什么叫“中医药事业”?一个基本概念是什么?我倾向于认为,中医药必须是以我国传统医药理论、知识、方法、技能为指导和基础的医药实践,简单讲就是这样,只有这样地社会实践才是中医药,否则可能就不是中医药。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法定的执业类医师的类别,已经异化了。现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执业中医,多数已经是中西医结合医生了,而我们名正言顺拿到中西医结合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更多是近似于西医了,所以现在我们讲中医药事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追根溯源,必须把什么是“中医药”这个基本定义,基本界定要搞清楚。绝对不能说只要是中国人在中国的行医用药行为就是中医药。中医药和西医药是两个非常不同的医药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体系。在座有很多搞自然科学的专家,我也希望借这个机会向大家学习。2. 中医药对国家、民族的价值和意义就中医药对国家、民族的价值和意义来讲,我们调研组提出了中医药五个方面的战略价值,或者叫战略意义:第一是就医药本身来讲的,这个就是对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而言,中医药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一个根本的基础。尽管现在西医药的比重比较大,但是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保障体系,必须以中医药为基础,这是第一。第二呢,中医药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它连接着一、二、三产业的各个方面,涉及到传统经济、民族产业和群众就业的问题。第三呢,中医药是我国用以保障国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效工具,是具有独特优势的安全战略手段。第四呢,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最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以也是新时期文化软实力的构成部分。第五,中医药不仅是我们国家在世界医药领域,而且是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和经济等领域中最具创新潜力的一个领域。可能我们还不一定能和发达国家的一些科研领域的优势相比,在那些领域我们比较落后或者是有差距,但是中医药呢,是我们国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原创性创新的最具有潜力的领域。3. 开场白今天特别要向各位表达的是,我希望把今天的会开成一个讨论的会,尽管我讲的时间会多一些,但我还是希望开成一个讨论的会。因为中医药的问题,尤其是民间中医的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很高兴今天请到了田原女士和赵中月先生,请你们对我的发言进行修正和补充。这两位呢,是在出版社专门出版有关民间中医的书,而且经常到民间去,长时间地寻访,发掘了很多典型案例。当然还应该特别感谢贾谦老师,贾谦老师在科技部率领中医药战略课题组的时候,对中医药问题地解决,起了一个关键性的先导的作用。那么在这方面做出很多贡献的,也有很多人,包括山西运城市卫生局的田康立同志,还有像最近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同志,都是在民间中医药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的。4. 中医药的特殊性中医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最近我一直在强调这个问题,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有两个特征非常明显:第一个,就是建党,特别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人多次肯定中医药的价值和作用,肯定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国家中医药的情况,一直处在持续衰退的局面。也就是说:我们执政党的意图,我们领袖的意图,和我们的社会实践之间出现了背离的情况。第二个呢,中医药的生存情况,和广大群众的需要和愿望之间,有很大的背离现象。群众看中医、用中药,就希望中医药有不同于现代西方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所以才去找中医看病,用中药治病,但是在群众有这样的愿望、这样的需求的情况下,我们的中医药从业人员西化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而且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出现了一种持续恶化地情况,所以这两个问题,非常典型,这两个特征非常典型,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是一个内外相连、上下错位、纵横交叉地系统性问题,整体问题,很多同志希望中医药形势在短期内有明显地、根本地改观,但是,从我们国情调研的情况来看,我认为这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大家可以从几个简单的例子看中医药问题的复杂性,比如:国务院曾在吴仪同志领导下,成立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一共有19 个部委局参与这个工作,所以可以说是19 条龙治水。那么现任国家中医药局的主要领导如王国强同志呢,前段时间提出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六位一体的问题,至少他讲到了六个领域的问题吧?!那么对我们调研组来说呢,提出中医药形成目前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原因中最最主要的,至少有三个:一是社会意识和文化环境重大地变化。二是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的问题。三是医药事业(产业、行业)运行机制的问题。所以无论是从国家管理机构的职能交叉之复杂,还是国家主管部门认识到的主要领域之多,还是我们调研组了解到的各方面的观点看法来讲,都说明中医药问题的复杂性。为此,调研组在2008 年明确向领导机关提出要建立“国家级的中医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议。目前国家中医药局已经在全国三个省、市、自治区分别建立试验区,但是格局和目标跟我们调研组所建议的综合配套还是不太一样,北京试验区的侧重点是中医药文化;上海试验区的侧重点是中医药进社区;只有甘肃省的试验重点涉及面宽一些,是基层中医药。相对来讲,甘肃省的试点的价值大一些,它的示范效用可能会明显一些,北京、上海,由于是两个特大城市,又都是直辖市,你就是在这里做成了,到其他省份也不一定就能推广。我们调研组经常强调一点:调研组的同志不光要了解基层存在的问题,要发现问题,要听取中医药工作人员的建议,同时呢,也有社会责任,要向中医药从业人员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药的发展情况,要给大家打气。所以对中医药形势地客观基本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人,要么就是灰心丧气,要么就是欢欣鼓舞,我们觉得还是需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客观分析中医药的形势。5. 十七大之后整体形势还是有明显好转,但不容盲目乐观首先应该肯定的,和上个世纪甚至是本世纪初相比,十七大以前,整个形势还是有明显好转,主要体现在:第一,政府和国民,对于传统文化被湮灭、被压制的现状有了反思,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时代背景。第二呢,国家领导机关出台了专门针对中医药问题的“22 号文件”,也叫“国十条”,这个文件,是和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洪虎同志有密切关系的,他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第三,去年年底卫生部总算是通过了中医药法的草案,现在已经上报到国务院法制办,现正进行专业评审,就是对于中医药要单独立法。这个是在立法问题多年出不了卫生部的情况下的一个突破,终于进入到法制办,而进入到法制办也就意味着进入了正常的立法运行轨道,启动了。另外一方面,近年来国家中医药局陆陆续续有一些有利于中医药,包括民间中医药问题的解决的政策法规出台。尤其是国家中医药的主要领导同志,最近期间,高度强调“中医原创思维”和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师承工作的重要性,和前几届相比,这是一个明显进步,此外还有其他,我们就不一一讲了。(因为时间关系,本来我今天是准备了40 多页PPT,大概要讲一个小时或者略多一点,我还是强调一下,衷心希望今天的会成为一个讨论的会,所以我会加快速度,一些具体的字句和案例,可能今天就不讲了。)但是并不等于说这样就是形势一片大好,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一些历史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新形势下,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甚至更严重了。首先,就是现在还是“牧师管和尚”这么一个基本格局。另外,医改怎么解决公益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问题,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其次呢,就是所谓的“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的认识误区,并没有得到认真更不要说是彻底地纠正,甚至在一些实际工作中,表现得还是很明显。我们因为搞文字工作的,脑子里很清楚,这个“化”字,有三个基本字义,大家一查字典就清楚了,这三个字义,哪一个用在中医药问题上,都是有问题的,都会出错误。所以中医药西化的现象依然普遍地存在,且在个别科研领域有恶化的现象,非常值得关注。咱们在座有些是自然科学家,我们国家的自然科学,比如说国家自然科学奖,比如国家重大的自然科技项目,是非常强调创新的。中青年科学家要当院士,好像没有个非常突出的“创新”成果就不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些中医药研究的工作人员,为了迎合创新的要求,他就试图去做一些把中医中药搞得非常“科学化”,或所谓“自然科学化”的一些事。比如简单举一个例子,中药转基因,我反对搞中药转基因,特别是推广生产。咱们且不说转基因技术本身有什么问题,就说最简单的,我是一个经济学者,从市场角度看,如果你把转基因中药研究出来,你放在药店里,你告诉群众,你说那个是传统的中药材,这个是转基因的,会有患者去主动买那个转基因的中药材吗?转了基因以后,中药的性味有没有变化?它的功能、药效有没有变化?目前阶段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不研究中药转基因,就拿不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经费,就觉得“创新”的程度不够高,就怕外国学者看不起自己。所以过去中医药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少,做不了研究,是有问题,但是国家支持力度大了以后,给你提出的一些要求又很容易把中医中药的研究方向给引偏了,大量地做动物试验,大量地买设备仪器,甚至搞转基因研究啊,因为你不这样做,你的课题经费预算就报不上去。你说我研究文献,给你5 万、10 万、20万就很了不起了,但是你一说要做动物试验,恐怕几百万、上千万就给你了。老鼠和人虽然基因类别相差不大,但中医专家告诉我,巴豆,人吃是泻药,而老鼠吃了,是增肥。老鼠爬着生活,心脏和脑袋处在一个水平线上,人以站立为主,脑袋位置高于心脏,那么治高血压的药,对老鼠效果好就一定对人也一样好吗?不也是个问题吗?!所以国家支持力度大了以后,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中医药的发展方向到底应该怎么把握?我们调研组把这个问题作为我们调研组向上级机关反映地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国家提出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扶持和促进,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目的要清楚,否则就是,力量越大,走得越偏。另外就是今天要讲的这个民间中医问题,体制内的人员,对民间的中医中药贬低、排斥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另外一个呢,就是传承问题,我今天还要具体讲一下传承问题,这个传承问题做不好,中医药就要断层甚至绝后;最后一个是药材质量的问题,药材质量问题也是跟中药现代化有密切关系的。那么,复兴、振兴中医药的工作方法、思路是什么?我认为,除非有重大利好,除非有突发情况,否则照现在这个趋势,我们就一定要有一个对理想和现实关系处理的正确态度,否则要么你会很失望,要么你会很乐观。我们必须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一方面要承认振兴中医药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做好打持久战地准备;另外一方面,要从现实出发,找准问题、营造条件、突破重点,通过渐进式地改革,实现最终目标。我们调研组做的工作,很重要的就是第二个方面,是要找准问题,然后提出建议,包括做一些宣传、交流沟通地工作,营造一个社会条件,营造一个政策条件,对一些重点问题争取有所突破。6. 什么人才算是“民间中医”“民间中医的定义和范围”问题,简单讲,就是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法规没有界定。没有任何一个法规说,什么叫民间中医,没有。所以前天我们在讨论蓝皮书的时候,有一位同志提出,不要讲民间中医,不要用这个概念,要用传统中医来取代民间中医这个概念,当然在座很多同志都反对这个。民间中医是个客观存在,你不能否认它,你不叫“民间中医”,他就不是“民间中医”,这个是不对的。但是,怎么样认定民间中医?那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了。有一种说法,是从学成途径来讲。就是说你科班院校毕业的,你就不是民间中医;你是跟师的,你是自学的,那你就是民间中医,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至少单独用这个做标准是不对的。第二呢,也不能用执业资格的有无来界定。有的说,你有本、有照,你是执业助理医师或者执业医师,你就不是民间中医,这个也不全对,不能单独以这个为界。第三呢,不能从经济收入来源去分。有人说,如果你拿了国家的钱,你就不是民间中医,你不拿国家的钱,你就是民间中医。但是现在情况很复杂,比如说运城这样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它有的公立医院,因为没有这个领域的好医生,或没有这个治疗技术方法,没有这个本事看这种病,比如说某些专科病,他就把一些民间中医聘到公立医院来,那么这样他不是就拿了国家的钱了,拿了政府的钱了?但是你说他是民间医生还是官方医生?这个就不能单独从经济来源来区分,包括国家现在有些对民间机构地辅助,他也会出一些行政上的,财政上的钱,也不能单从经济来源分。第四呢,也不能从有无专业技术职称来分。有的人,他是有技术职称的,那说有了技术职称的就不是民间中医,没有技术职称的才是民间中医,这个也不对。所以呢,民间中医的定义和范围,首先要肯定,民间中医是一个绝对真实的客观存在;第二呢,要用客观的标准,不要用主观的标准,来界定它。我认为比较合理的方法就是,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讲,“民间”是相对于“官方”来讲的,所以所谓“民间医生”,就不是官方医生,这个界定应该是非常清晰,没有争议。关键是两个:第一,他必须真的是中医。因为现在很多人一讲民间中医,就觉得是江湖郎中,是骗子,这个是不对的。我们讲民间中医,必须首先是真正具有合格专业知识技能的中医,他这个知识技能,是专业技能,也是合格的,可以(用这个技能)给人看好病的。第二呢,他和公立机构人员不同,有一些不同的地方,这样的中医,才是民间中医。那么现实当中,我们调研以后认为,现实中存在的民间中医类别,从两个方面来区分,首先是从个人的情况来区分。个人的情况,个人的身份来区分,那么我认为有五种民间中医:一种是所谓的“三无中医”,无校、无照、无庙。无校,没有正规毕业的院校,没有母校;无照,没有政府法规正式审查合格颁发的证照;第三个叫无庙,他没有一座庙堂、庙宇,他在里头可以行医。这个庙,指的是公立机构的庙,不是个人的野庙。这一类叫“草根中医”。第二类呢,游走边缘的民间中医。他也许有乡村医师资格,但是他没有在公立机构干,他是个人经营的,或许他有个别的资质证书,他还是在民间,他还是独立体。第三种呢,叫先官后民的民间中医。他从公立机构下了海了,退了休了,自己开了一个诊所,这时候他的医药活动跟政府应该没有直接关系了,他是纯粹地民间活动,民营的性质,这是先官后民的民间中医。第四类是半官半民的民间中医。一身二任,公立机构的中医业余时间或者私下里在民间出诊,在民间从事这些活动的时候,他的身份不能作为官方的身份认定。他那个时候出的问题,也不会由医院承担责任,而是个人承担责任,所以这是民间活动,在那个场合,在那个时间,他是民间的行为。第五类,叫远赴海外的民间中医。有很多的中医药人才,在国外行医用药,他在那里没有官方身份,他是中国的民间中医人员到了海外,所以大概有这么五类。我们今天所做的分析,主要针对是前两类。数量上讲,后边三类,人数比较少,不是主要情况。后三类情况,你从统计数据看,你也没法把握他们。那么第二方面呢,首先,我们从与公立机构的关系来区别,他不是公立机构的编制内人员,这是个基本前提。当然有些退休的,我们为什么说比较复杂呢,因为退休的,有讨论余地,但是多数,绝大多数,是非编制内人员。其次,不以行政组织资金为基本业务收入。他去行医用药,拿来的钱,不是国家财政的钱,也不是村镇集体的钱,因为有的乡镇,是从乡镇经济拿钱来补的医生,这个不是财政的钱,而是行政组织的钱。所以我说,从与机构的关系来讲,这两条是必须坚持的,这两条符合了,你的民间身份才比较确定,如果还有什么标准,咱们再来讨论。7. 中国到底还剩多少“民间中医”那么,民间中医到底有多少?这个问题,大家从网上搜,可能大家会发现一些数据,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讲,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数据是绝对准确的。我做了五个方法地推算,我也不认为它是准确的,但是这可能符合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追求过分的精确,结果可能背离事实更远——所以我们用统计学的一些推算方法,确定一个大概的值,就可以了,准确数据没有。我们讲总量,民间中医总数到底有多少?第一,政府从来没有对民间中医单独做过调查,所以也没有准确数字。第二,我们从官方中医统计地变化趋势来看:这里是两个数据,一个是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第二个是卫生部和中医药局他们行业的统计年鉴,可能离得远了大家看不太清楚,就是这条线,就是原始的数据线,是全国的卫生技术人员总数,是这么一条线,这当中有断裂,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断裂了,这个趋势。第二条线是全国不分中西的医生的总数,是官方统计的总数,从这两条线,大家可以看到,有个喇叭口,说明什么呢?说明医生以外的医药服务人员数量增加的速度,要快于医生的增加速度,那么下边两条线是什么呢?红的,是中医的官方统计数据,绿的,是中药人员的统计数据,大家看,这个喇叭口就更大了。另外,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差距,也是在不断扩大,那么对上表做一个文字说明:从1949 ~ 2001 年,50 余年间,中医占医生总数的比率,从75% 以上,下降到15% 左右,特别是1999 年颁发执业医师法以后——这个就是所谓的两法,一个是医师法,一个是药品管理法——中医人数一下被压缩了近25%。2002 年的数据为什么中医数量急剧下降?因为2000 ~ 2002 年,正式把执业医师这个标准纳入到统计范围去了,因打击过重,所以十七大以后,中医药出现明显转机,但相对的颓势尚未得到明显改观。2009 年官方统计的中医人数,才恢复到1949 年的规模。这就是说,60 年过去了,又回到原点了,2009 年国家统计的中医人数,和1949 年基本上是一样的,没有发展。至于从比率关系呢,大家可以从统计上看,1949 年,是100 个中医比31 个西医;2010 年是12.7 个中医比100 个西医,这是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那么中医药局的统计数据呢,更不乐观,建国初期是100 个中医比6.7 个西医,到2006 年是14.3 个中医比100 个西医。以下我们按照有关数据,对全国民间中医总数进行一个推算,这个我简单讲:第一,按照建国初期的数据,等比例推断。因为我们中医这几十年没有大的发展,假设我们现在的比率和解放初的比率是一样的,那么1949 年的时候,全国人口是5.4 亿,50 万中医,这个50 万中医是贾谦老师经常讲的一个说法,我没有找到出处,贾谦老师做了很多研究,我们姑且把这个数作为一个参考。那么官方统计是27 万,就是说建国初大概有27万左右的中医,如果按照这个比例算,那么2005 年全国人口突破13 亿的时候,13.08 亿人,应该有55.6 万民间中医,这是第一种方法,按等比率。第二,以典型地区为参照来推算。山西运城地区是我国中医药历史渊源相当深、中医药文化积淀相当厚的,按照当地卫生局在国情调研中提供的数据,全市总人口500 万,区域有中医药行医能力的民间中医3000 人,这是运城,运城卫生局做的,他们的地方调查。那么我用一个什么统计学的方法呢?就是把运城作为一个高比率的极限值,然后分别以依次降15% 和20% 的比率,把全国人口分成五个等份,这是按总人口,我们如果把全国人口分成五个等份,一种办法就是说,每下一个等份,民间中医的人口就减少15%,这是一个,第二是20%,那么按这样推算地话,等比下降15%的话,全国大概是56 万民间中医,那么下降20% 的推算方法,全国大概是48 万民间中医,这是第二套推算方法。第三个方法呢,就是用赤脚医生的数据作为一个推算。为什么以赤脚医生来推算?因为我们有一个假设,就是在那个时期,对于中医药,对于民间,是管理最松弛、最真实的一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无政府状态。所以我们假设那时候所有有能力行医的,都可以有合法行医的机会,没有谁说你是非法行医的,那么在这样的状况下,当时全国的赤脚医生146 万人,以传统中医药为主,这个是肯定的,没有问题。行医几十年,遭遇执业医师法,几十万人失去了行医资格,据称这个也是有来源的,我所有数据都是有来源的。据称,2007 年,还有86 万赤脚医生,这个86 万人,就是没有转变成其他身份,或者说没有取得其他合法身份,大概还有86 万人,那么假设其中有60% 是会运用中医药知识技能行医的人员,那么这样推算下来,大概是52 万以下,这是第三种推算方法。第四种呢,按行医政区化单位数量推算。现在全国大概有2 万个城市社区,60 万个行政村,这是我们的基层行政单位。在总计62 万个单位中,城市的比重小,而且城市当中,有本地民间中医存在的可能性也很小,民间中医一般都是在乡村。而且农村也并非村村都有民间中医,多的地方你像运城,一个村里有三个,少的可能一个都没有,我想在座的可能都了解这个情况,而且这个说法不为过。那么如果我们以62 万个行政村或社区中,80% 有一个民间中医计算的话,那么在50 万人以下,这是第四种计算方法。第五种,就是贾谦老师做的一个推算。四川省政府在本世纪初,有一个副省长指派调查民间中医,是9228 人,人口8212 万,这是四川,当时调查时候的数据,按这个标准推算,有15 万无证民间中医,山西运城呢,有3000 名无证中医,这无证中医仅仅是讲没有行医证,不讲其他资格,运城是500 万人。按照运城的标准推算,全国有80 万民间中医,这两个数据差距很大,那么贾老师把这个数据简单算术平均下来,是17 万民间中医,四川省无证民间中医占总人口的比重是0.01,运城是0.06。那么这么看来有一个什么问题?四川的民间中医的比重,跟第五等份相近,这就有一个问题,从常识判断它出问题了。因为云贵川那一片,是中医药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药材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你说四川省才万分之一民间中医,那么其他基础差的地方不是更少了吗?我就分析这个问题,有一个情况是应该考虑的,因为四川的那次调查是省长派的活,派的医政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去调查的,这个就有问题了,民间中医是怕你查他的,所以只要你去查他,他就要躲起来,或者他要想办法否认他的身份,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四川的这个比率,有可能是低估了,我们这样来解释四川的这个结果。那么第六方面,就是有一些情况是需要特殊考虑的。2010 年以前,村卫生室大多没有财政经费,甚至没有乡村集体支付的固定工薪,或者是经常性的补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把那个时期那部分人,纳入民间考虑,也是合理的,因为他没有从政府得到任何东西。那么2009 年国家中医药局进行的一次普查,专门针对所有有合法登记的机构和人员,做了一次全国性的普查,在近60 万个村卫生室当中,有乡村医生91 万人,其中以中医药知识为主的,只有10 万人,10.75 万,“能中会西”的是33 万人,其中能开中药饮片处方的,18.5 万人,具有一技之长的和实际本领的中医药人员2.56 万人,如果我们把能开饮片的算中医人员,这三个数加一块,合计31.8 万人。这就是说在农村,经过政府登记,会用中医药办法的人的总数,是31 万人,占乡村医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但这部分人,这些人的境遇有所改观,有些省份开始财政给钱了,至少是乡镇集体,你得给卫生室的人,给他补助钱,否则他就黑了心来做事,他就拼命地让你打吊针。我们去调查村卫生室,他说是中医,也摆了中药柜,但是你一看,是假的,因为中药柜里没有药,你再看那个病人,全躺在那打吊针了。那叫什么中医中药呢?所以即便是国家主管部门,按照合法登记调查的结果,乡村医生当中的,真正算半拉中医药人员,也不过三分之一,但是这部分人,近年来,开始给他们发钱了,所以从法定身份来讲,他们似乎不应该再纳入民间中医来考虑了。我们调研组,就是要向政府呼吁,要求使用政府的资源来扶持帮助基层这些应该算是公立性质的中医药机构和人员,所以我们以下谈民间中医问题,原则上就不再涉及这部分人。上面的表述中有一个可笑的说法,叫什么“能中会西”。大家可以细细想一下,他应该是既能中医又会西医,但是能开中药饮片处方的,只占56%,那么,他如果不会开中药饮片处方,你怎么还叫他“能中会西”呢?他的“中”是怎么个能法的啊,他饮片方都不会开了,拿点成药给老百姓吃,这叫“能中会西”吗?成药很多是非处方药,是在药店里就可以买的啊。所以“能中会西”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说大发了。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结,考虑到建国后中医药事业的整体停滞,甚至是下行趋势,特别是文革以后,受两个条例和西化的医药管理制度地压制,还有医药卫生领域不当市场化后中医药所处的不利地位。这个把医药工作扔给市场的做法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谁不赚钱,谁就跑偏,谁不赚钱,谁就走样!因为中医药“简便验廉”嘛,你不是有一个“廉”字嘛,你廉你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你就不安心,所以现在进了中医的门,也是一堆物理、化学检查,甚至于我们北京最有名的中医骨科,现在你要是骨科有什么问题,哪怕小拇指断了,也给你打钢针,他绝对不用小夹板,因为小夹板的收费标准是一百多、两百块钱,他给你一打钢针、一上石膏,你就得冲着八九百、一千去了,所以不当市场化这个事情影响相当大,相当严重。还有中老年民间中医后继乏人。那么把这四个情况都考虑到一起的话,估计实际存在,比较纯粹意义上的,也就是说草根中医和边缘游走的民间中医算起来,我认为这个数字在50 万以下,40 万或40 万偏上一点,大概是这么一个数字。我认为这是到目前为止,社会各界对民间中医所作数量估算的最全面的结果,我希望以后有人能超过我,更准确。8.“民间中医”里究竟有多少算得上“中医人才”我们刚才讲的是人数问题,那么在这个民间中医当中,技能方法中有高下之分的,有专业、不专业之分,那么我们第二步,我们来测算一下,中医药知识技能和临床实践经验,达到可以专业行医程度的民间中医药人才数量,大概有多少?因为有的民间中医,可能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他给你治一下没问题,但是真要给他一个诊所,让他坐在那,别的活你不干了,你就靠这个吃饭,他可能还不行。我们仍然推算地是,能够自己独立地行医,而且能够以行医作为自己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来生存的,这部分人的数量,推算的参考依据是什么呢?山西运城试行通过严格考核,特别是对年龄在45 岁以上,实际临床行医15年以上的民间中医考试,考试合格的人,发给“地方粮票”,就是地方性的行医资格,你只能在我管辖的范围内行医,你出了这个圈行医,人家要抓你,我管不了。是采用这个变通的办法为民间中医发挥作用松绑。那么前后举办两次考核,参加考核2181 人,颁证人数是535 人,颁证比率占多少呢?占24.53%。也就是四个人去考,给一个人照,我认为这个标准还是比较严格的,不算太冒进,这个做法还比较谨慎,因为它突出照顾的是45 岁以上的,行医15 年以上的,这些人应该讲实战经验比较丰富,所以按照这个比率,因为他的考试方法是这样的,书面考试只占40%,60% 是面试,就是找一些老中医,来问你,这个中药,什么性的,组方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它的主治功效是什么,口头考试占60%,这个方法。我们就以这个比率作为一个参考的话,那么本文所定义的草根和边缘两类民间中医类,可以专业行医,以此为生的人员的数量,按照运城的比率,应该有12.3 万人。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说这些人是熟练的、比较全面的中医药医疗人员,大概是12.3 万人左右吧。如果按照西医师的执业助理医师标准考虑的话,那么这12.3 万人,加上在村卫生室工作,而且以中医药为主,和有一技之长、有实际本领两项合起来的,13.3 万人,不考虑所谓“能中会西”的那部分人,“能中会西”讲不清楚。如果这两个数加起来,是25.6 万人,我认为这个人群,虽然未能按照现行执业医师法得到考试机会,他有的人连考试机会都没有,为什么?他考试是有条件的,你要有文凭,你要有学历,不是谁都能考的,这些人呢,他可能连考试机会也没有,第二呢,他考了也不一定通得过,但是实际上,他具有较为扎实的传统知识技能和较多的临床实践经验,我估算这部分人大约25.6 万人,是这样的。我们再来作一个小结。作为背景来考虑的是什么呢? 2009 年,全国执业,含助理医师里面中医和民族医两类,咱们不算中西医结合的,27.6 万,占执业医师总数的26.4%,那么一个是27.6 万人,一个是25.6 万人,这个之间的差距就不大了,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现行执业医师法,至少把一半左右的中医药人才关在了大门外,真正的中医药人员,大概是五十几万人,就是能达到独立行医,专业行医的程度,大概五十几万,一半被我们现在的法规关在了门外头。虽然他们中间的一部分人,可以用乡村医生的名义从事医疗工作,但是乡村医生有几个严格规定,一,只能在村一级卫生机构工作;二,只能当下手,当配角;三,你不能评技术职称,乡村医生不能说,给我评个副教授吧,那不行;四,甚至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就我刚才讲的,村卫生室,很多穷的地方,经济落后的地区,他是没钱给你的,你自己挣钱自己花,养活自己甚至家庭。这还是拿到乡村医生资格的这一部分,那么其他人呢,连这个都没有,你只能非法行医。这就是所谓的非法行医的民间中医。9. 民间中医的国情调研,对国家、对人民的意义何在那么民间中医药的比较优势和价值在什么地方?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因为你不研究这个问题,你就不明白,民间中医药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他有什么用?为什么要让他存在?为什么要解决他的问题?你必须去研究。其次呢,你研究清楚以后,你才可以向国家提出制定政策的建议,往什么方向制定政策,怎么做。所以我们研究民间中医药的比较优势和价值,有两个对比对象,一个是西医药,典型的现代医药,把民间中医药跟他比,有什么特点和优势;第二,和我们国家所谓的现代中医药比,到底有什么优势可比,这是两个参照系。我在去年召开的运城中医药交流会上,包括首届民间中医药科技大会上,讲了民间中医药的几个优点,我们国家民间中医药协会的沈会长说,陈老师讲的优点,比他自己想的和讲的要多。第一,生命力强。因为我们的民间中医,是广大民众日常需要的,他是适应这个需要产生的,他有这个需要,他扎根民间,简便验廉,他不容易被摧毁。运城卫生局的田康立局长讲得很清楚,他是学西医的,原来搞医政管理,专门查处非法行医,老抓、老抓,可是老是“死灰复燃”,他就反思这个问题,为什么民间中医,我这么抓他还抓不干净?最后他意识到了,民间中医有他存在的理由和价值。第二呢,崇本守道。这是多数民间中医的优势,现在有的民间中医也有问题,不是没有问题,这个我就不解释了。第三,全科特色,因为乡村城郊的,尤其是一些比较偏僻地方的,你不可能说我就看这个病,其他病我就不看。乡里乡亲病了,大灾小病,他都会找你,所以,你必然要具备一些全科知识,全科技能。第四,被逼出来的优点,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现在大的医疗机构,他的硬件、软件都有优势,我说的软件主要是人员资历地配备,多少个主任医师,多少个副主任医师,另外就是一些医院的管理程序的软件。当然大医疗机构最主要的优点,还是硬件突出,你看,进口的设备,要什么有什么,给你查个底透,这是大医院的优势。现在为什么经济收入很低的患者要往大医院跑?因为我们这个所谓“科学”的概念,深入人心,老是觉得机器检查可靠,他们没有意识到什么问题呢?机器检查有机器检查的问题,机器检查多了,对人的健康是有损害的,因为那是有辐射的。但是大医院就靠这个赚钱了,因为现在病人想了,我到哪都要检查,小医院检查,说不定你看不懂检查结果或者你骗我,我索性多花钱,我这个钱给谁也是给,我给大医院,我放心,所以都往大医院跑。在这样情况下,民间中医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但是在慢性病、老年病、疑难杂症、绝症等方面,现代西医甚至现代中医受到地挑战,反而成为民间中医药坚守基本原理,展示特色优势的机遇。大量的秘方、专药存在民间,对民间中医来说,你不这么干你就死了,没了你的活路,把你逼到这个份上。包括我们中医在国外,也是逼出来的。人家管理很严格的,你中医不能用听诊器,你中医不能开西药,中医不能打针,你违反了,我就吊销你执照。逼到那了,所以他就好好学了,他就琢磨了,他就长进了。我们民间中医也是逼到那了。第五,在药物创新方面,我们就不讲了。第六,治疗领域和方法。开拓治疗领域,民间中医看艾滋病,SARS,甲流,民间中医用一些传统地道的中医药方法去治,领域拓宽了,方法创新了,而且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探索与创新。第七个,民间中医的优势就是人才的培养。民间中医没有办法办院校的,他只能师徒传承,只能自学,家学自学,而且他是以临床为主课堂,这种学习方式,这是民间中医的第七个优势。咱们从以上优势看,它的价值在哪?仅登记在册的各级民间中医的医疗机构,就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量的15% 以上,这个是合法登记的医疗机构数量当中,民间的,民营的,占15% 以上,在运城这样的地方,民间中医药的实际人员数量,超过公立中医院的从业人员,咱们看运城的数据。运城地区,有证的民间中医,每年门诊量达到100 多万人次,是全市所有公立中医院年门诊量的4 倍以上,这是运城。我今天申明在先,不讲具体案例,不讲太多数据,但是关键地方点一下就行。那么他的比较价值在哪呢?看出来了,三个方面:第一,部分西医药治不了,治不好的患者,你还有康复的希望。不是说西医都不能治,中医都能治,也不是说西医都能治,中医都不能治,互相之间是有交叉,有补充的。第二,贫困群众面对看病贵,看病难,有了规避腾挪的余地,“我惹不起,我躲得起”。那么运城地区调查的结果呢,就是民间、民营中医机构的患者,每天的医药费用,平均是20 块钱左右,县中医院是40 块钱左右,市中医院是55块钱左右,这就把优势表现出来了。第三个优势,民间中医药对用大量高新设备武装起来的大医疗机构,虽然不构成直接的竞争关系,但或多或少地增加了医药市场的竞争活力,弥补了现有医药卫生体系的不足,牵制了全面西化地步伐。我相信,要没有民间中医在那拽着,咱们中医药西化地步伐会更快,西化的范围会更广。10.“进门难、开张难、生存难、传承难”是摆在民间中医面前的四座大山民间中医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看。外部的第一个困难,是进门难,你拿不到行医资格。现在的机构和资质类别的要求是什么呢?现在根据国家统计,中医药的机构,有15个细类。15个细类当中,这里的中医讲的都是大中医概念,既包括中医,也包括中西医结合医和民族医,有15 种机构是中医药人员可以就业的,但是你进不去。那么资质类别,个人的资质类别要求是什么呢?现在合法的,政府认可的,可以做中医药工作的有三种人:第一种,是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这个是路路通,你拿到了这个,你就上哪都行,这是国家所谓的法定执业医师资格。第二类呢,乡村医生。乡村医生在卫生部的脑子里呢,不过是个过渡阶段,为什么呢?卫生部是规定2003 年以后,不再发展乡村医生了,然后所有的乡村医生,你都要考执业医师。第三类呢,是十七大以后出现的。为什么我们说中医药工作有进展,有改观?因为十七大以后,强调了师承或一技之长,确有专长的中医、民族医,这个也是作为一个过渡措施提出来的,因为你考执业医师要有学历什么的,他做不到,那么开一个口子,叫这个。但是卫生部当初同意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他在文件里头已经明确讲了,我们要解决的是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问题,就是说有的人没有医学学历啊,那你考不了执业医师,我给你开一个口子,只解决你的学历问题,其他问题我不管,这是卫生部的意思,所以我说卫生部是扶老树不栽新苗,你新的我不发展了。但是国家中医药局在2008 年政策解答当中,表明要试点通过考核培训及农民评议的方式,使农村区有一技之长或确有本领的中医人员,成为乡村医生。这个就看出来的。为什么我还说明确了应该肯定这一届中医药领导班子的工作呢?卫生部把以前的问题解决了,就拉倒了,以后就没有乡村医生了。但中医药局说,不是这样,这个一技之长,确有专长,这些人通过考核培训,农民评议,不是谁评议,而是农民评议,让这些人转化成乡村医生,为什么又要做这个安排呢?因为你只有成为乡村医生,你才获得进入公立医疗机构大门的许可,最低的许可,你要连乡村医生也不是,对不起,公立机构跟你无关,你进不去。那么在资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又是什么呢?第一个,他还是重视理论更胜于实践,而医疗、医药首先不是理论问题,是实践问题,是应用知识和技能啊!第二个,学历要求不切实际。1997 年的时候,国家卫生部和教委发了一个文件,就是办中等卫生专业学校,或者职业学校,必须要报到卫生部和教育部批准,这样一来,等于把这条路断了,地方上,比如你一个城市,要办一个中等卫生学校,中医职业学校什么的,不行,你没有这个权力,这个是一个原因;第二呢,改革开放以后,学校有一个升级潮,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都升了,就把原来中级卫生教育,初级卫生教育给弄没了,这是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是城市化,城市化,年轻人都往城里跑,那么你想,我要有高中文凭,让我呆在农村种地,这个我不甘心,我不甘心我就往城里跑,所以农村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基本上就不存在了,都是初中以下的,那个这个学历要求,他就做不到了。第三个呢,就是我们“中西汇通”的考试内容和方式,名义上是中医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但是呢,他在技能考核方面,中医操作和西医操作都是10 分,你就算中医拿了10 分,你西医一点不会,那你只有10 分,你必须还得占点西医的,你才能超过10 分。你如果只有10 分,就等于(100 分里的)50 分啊,你50 分能拿执照吗?不给你啊,你怎么着也要60 分,60 分怎么办?你西医地操作你至少得拿2 分。笔试,对中医的考试包括西医诊断学,传染病学,内科学,我看搞西医的人,未必这几科都能学得好,但是他就叫你考中医的得考这个。第二难,是开张难。你要办医,很困难,各地标准不一样,我们以北京为重点来看,这是北京的要求:第一,本地户口。第二,证照条件。这个证照很多,包括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药品经营许可,还有其他一般商业场所的证照,工商税务、物价、公安,你都得去应付。第三,执业资质。多数规定为5 年以上专业工作的执业医师,初级职称助理都不行,你必须是执业医师,或者中级职称,就是说你是助教不行,讲师、助理研究员这一级的才行。如果你是公立机构的人,你不在职了,或者要下海了,你要经原单位同意。第四,用药的规定,如果你要设置饮片和成药柜,你就要搭配一个中药师,中药师是有职称的,你才能用中药。第五,房屋面积,国家发改委普遍要求是建筑面积不小于40 平米,北京呢,放宽了,你有一间建筑面积15 平米或以上的独立诊室。北京是强调你15 平米的诊室,发改委不管怎么说,你得有40 平米。第六点,这一点是治理民间中医最有效的一点,叫什么呢?“区域卫生规划”。地方政府制定了区域卫生规划,比如我这个区或县,人口多少,要有多少医院,多少门诊部,多少诊所,我一旦达到这个数量了,你再申请,对不起,我区域卫生规划的容量已经饱和了。现在有的地方的社保机构也是拿这一条卡民营机构进入社保领域,为什么呢?我区域规划满了,我没空额,没名额了,你怎么进来?你进不来。第七,是对中医机构的治疗率要求,各地不一样,有的是60%,有的是70%。就是你诊所的病人,采用什么方法治,他有个比率规定,这个是合理的,应该这么规定。但是问题是,在现在的情况下,他按你这个规定,他就赚不着钱了。第三,是生存难。就是你进了门,你也开张了,你要活下去不容易。为什么不容易?第一,我们这些医保,都是定点的,定点优先考虑的是公立系统。所以公立机构为什么不打广告?因为公立机构不用打广告,因为定点的那些人,你就得上我这看,你不上我这看你报销不了,对不对?所以公立机构占极为有利的,甚至带有垄断性的地位,就是患者的来源,公立机构占走了大多数。那你民营的,你找不到患者,你怎么生存?就开始打广告,一打广告,就开始出假广告,就开始骗人了。第二呢,部分主管部门存在“放水养鱼”的行为,寻租的行为。第四呢,是传后难。进门难,开张难,生存难,最后要传后你也难。为什么传后难呢?传后是有要求的,规定为师者,至少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你要有执业医师资格;第二,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或者从事临床工作15 年以上。就是说你得有两个必备条件,你两个都是必要充分条件。这第二条,为什么最后执行不下去呢,因为各地的中医医院,公立机构,都是卫生局的亲儿子,民间医生,你不是他的亲儿子,他把你搞活了,你就把他亲儿子挤垮了。所以卫生部门,首先是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政策很明确,要考,要给发这个本,一技之长,确有专长,让他们行医,但是到了地方以后,这个执行就不一样了,有的地方执行,有的地方不执行;有的地方坚决执行,有的地方勉强执行,或者假装执行。他就拿什么说事呢,你执业医师资格,首先你民间中医就没有了吧?就算你有了,你有没有技术职务?你说虽然我没有技术职务,但我干了15 年了,有些地方就在这15 年的解释权上作文章,15 年要求连续,而且你提供证明,如果你其中断了1 年,你生病,中间断了1 年,你看孩子去了,不连续了,还得拿这说事。所以这15 年呢,成为执行中的障碍。而且呢,中医师傅带徒弟,只能带两名,我们高等院校的教授,是成班成排地带。有没有成连带的我不知道,但成排肯定有,带个30 几个的,有,还有带50个研究生的。中医师承,你只能带两个,否则你就是非法带徒。非法带徒,徒弟不能参加执业资格考试。所以一些民间中医,行医50 年左右的民间中医,六七十岁了,七八十岁了,多数都是带自家子孙为徒的,而按现行师带徒规定,徒弟没学历,或徒弟人数超过两个人的,都不能考,这样就几乎把民间中医传承的路给断了。那么传承问题除了对机构的要求,个人资质的要求以外,还有第二方面的问题,是行业生存状况带来的问题:第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民间中医机构,规模有限,经费困难,他顾不了传承的事,带几个学徒,他得发工资啊。你现在劳动法,不能说跟你说了,光干活不拿钱,白给我干,不行嘛!但他发不了钱或者发不了多少钱,心思首先是放在维持生存上。资金方面呢,政府用于传承工作的支持资金主要给了公立机构。第二,社会环境压力影响从业者。中医药学的人才成长过程,中医比西医学的路要长,而且要求悟性高。西医西药,是标准化的,什么都有标准,你照这个标准对上了,就行了,你把这个标准背下来,然后你到医院往门诊室一坐,化验单一开,化验单出来了,一对标准,你就知道很多问题了,你就可以开药了。中医不是这样的,中医要求悟性高,成才以后收入却相对较低,但是现在社会浮躁,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这个就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呢,民间中医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他不愿意传,有的甚至宁可失传,他也不外传,这个问题,确实是我们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座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医药专业人员,这个问题,我们自身要重视。第四呢,外部的中青年,他不是这个家传的,他没有这些个社会关系,他要保障自己就业,他也不敢拜体制外的师傅,因为拜了他,你考不了证,就进不了医院。11. 民间中医自身存在问题我们内部呢也有一些问题。因为我参加过一些会,咱们民间中医热情很高,但总是感觉到自己很压抑,所以一说就是民间中医怎么好,能治什么绝症,但是我们给国家做工作的人,你对国家讲话要实事求是,而且你不看到存在的问题,你就不能扭转他的思想,因为他看负面的东西看了很多,你不承认他看到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那他就跟你没有交流沟通的意愿,所以我们做调研必须实事求是。那么,民间中医有哪几方面问题呢?一,鱼龙混杂。这个鱼龙混杂,不仅是咱们自身的原因,这个也是制度的原因,因为以前对民间中医一刀切下去,都切在合法行医的大门外了,所以你不管有本事、没本事,真本事、假本事,我都给你切在外头,只要你不符合我法定的考试资格,考试通不过,没有证,你就是非法行医。这样呢,民间中医就变成了鱼龙混杂的局面了。实事求是讲,黑诊所里头,比如牙医黑诊所还有西医的黑诊所,特别是治性病的黑诊所,那里头问题也许更严重,但是那个群体相对较小,社会影响也小,不容易被政府和媒体关注,所以媒体和政府更多关注民间中医地非法行医。二,文化素养参差不齐,特别是经典理论掌握的程度相差很大。我们不是说做中医就要有多少经典理论,滔滔不绝地能背出来,你有实践技能,也可以,也很重要,但是再提高一个要求的话,你没有中医的基础理论,没学好中医经典,你看病,你就是个技术,你就是门手艺,你不成体系,你也看不成大病、复杂病,除非你是家传,有一个秘方,专门治这个病的,那么很多都是靠祖传,“一招鲜,吃遍天”。这种情况呢,就带来问题了,你如果在当地行医,你就会那一招,我就没那么多病患来源,你就活不好;但如果你出去,或者你面向全国,我就看这个病,我就开始打广告,这个时候你很容易犯法,你的广告违法。另外有些民间医生,给外地病人寄药,这个也是违法的,按照药品管理法,你是不能这么干的,尤其是饮片,或者丸、散、膏、丹,你自制的,没有药证的,没有制剂许可的,那属于违法的。所以这个呢,就对民间中医的生存条件和长远发展条件有不利影响。社会和民众也容易产生不良印象。三,话说得比较满,或者太满的情况比较多。我讲过,公立医疗机构,它统揽各类医保患者,垄断。民间中医就用说大话,拍胸脯来营销了,我拿不到病人怎么办,我见一个病人就给你拍胸脯,我肯定能治好,没问题,你放心,绝对没问题,这个就出问题了。另外一个因素呢,咱们被压制的时间太长了,在社会底层,就老受气,所以呢,找着机会,我就为我自己证明啊,所以在一些公众场合,有些民间中医容易表现出争强好胜的性格,不服输。但是这个呢,客观地讲,有时候反而带来不利的影响。人家认为你吹牛,说大话,你还不谦虚,这不就起反面作用了嘛。四,传承问题的保守态度,不讲了。第五个问题,是窝里斗。中医是有流派的,所有的学问都有流派。物理学有没有流派?也有。西医有没有流派?可能少一点,因为西医标准化了。但是中国人窝里斗,是出了名的。我们最近给领导机关写文件,就是讲中医药海外发展问题的决策建议,我就找有关部门沟通。最近我们在海外的发展情况不是很好,大家不要以为中医药到了海外就一定火,哎呀,你看,我们能解决很多问题,我们到海外就发展好了,不是这样的。因为我讲,这个有文化的问题,有科学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还有利益的问题,咱们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世纪医学的方向,七个转变:第一个转变,就是从疾病医学转变成健康医学。医学不是为了一天到晚盯着病,医学是为了人类健康,这个根本目的要改。然后从对抗医学改变成那种协调和谐的医学。等等。讲了很多转变,但是到现在为止,发达国家的医院没有太大的转变,为什么?因为背后它有个利益在这。我讲海外为什么最近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第一,欧盟,这个事比较大,大家都知道,欧盟规定了,你以后中成药没有在欧盟国家注册,没有在市场销售许可的,不能按药销售,饮片必须是在欧盟取得合法行医资格的医生,才可以开,这个中成药的困难一下就凸显出来;第二,最近的一个消息,巴西联邦法院裁定,不是巴西官方注册的医生,不能用针灸手段给患者看病。所以就是说,中医药你是有特点、优势,但是你要让国外去接受你,它有文化障碍要克服,包括对科学、不科学界定的认识,也要克服。而且,你还要突破一些医药企业地阻拦,对不对?咱们国内都有这样的情况,中医、西医之间都有利益地竞争了,你到国外怎么可能没有竞争?那是人家的大本营,人家的根据地啊!是不是?结果我们的一些中医药人员到了国外以后,生存很困难,然后又互相贬低对方,他那个是假中医,我这个是真中医,他那个药不行,我这个药行。最后,国外的群众分不清到底你们谁是真中医,谁是假中医,国外的政府也分不清,你们谁是真中医,谁是假中医,都互相攻击。这个相比日本、韩国,人家是抱团的,韩国人抱团尤其厉害。所以最近几年,韩国在国外的传统医发展情况,比我们中医要好。12. 民间中医药,政府怎么管这是最后一步,决策建议。今天贾老师没来,我们跟贾老师讨论的也是这个问题,还是观点不太一致。对于民间中医药,政府要不要管?我的倾向是要管,管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管,这是我的观点。有很多中医界的朋友说,政府不要管,几千年了,政府没管过,都没出大问题,现在政府为什么要管?一管就死。我说不对,我讲了四个理由,咱们来思考一下:首先,历史上中国人是安土重迁的,守着我的家,守着我的祖宗,守着我的子孙,我不要满世界乱跑。现在呢,是四海为家,人口流动性很强。邻里之间都互不相识、不通音讯。第二,封建社会有传统道德礼教的约束,三纲五常,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等等。你得考虑这个做人的问题对你个人、对你家庭甚至对你宗族地影响。我们现在的商业化、市场化,走偏了、走过了以后,就变成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至上,就是不讲道德了。比如最近的明胶,大家看看,那就是做药用的,给你包药的,你就这么吃你的皮鞋底,你想想,这还有道德吗?第三呢,过去是因为他安土重迁,所以民间中医跟患者之间是乡里乡亲的关系,十里、八里、二十里,一百里,不可能五千里外有人来找他看病,这个可能性不存在。所以互相之间,世世代代在一个小环境里生存,互相是知根知底的,口碑很重要。那时候没广告,谁给你打广告?就靠你看好病,然后越传越远,你的影响力是这种圆圈、波浪式地往外扩散。而且古代还有一句话,叫“医不三世,不食其药”,你们家的行医要没超过三代,你开出来的药我都不吃,对吧?现在找中医靠什么啊?靠牌子,一看,北京市中医院,一看,好,国家中医科学院下属的医院,现在是看牌子了,他没法判断这个中医个人的医理掌握得怎么样,医技如何,医德又如何了。原来都讲中医看神,西医看庙,西医才看你这个庙是什么庙,中医主要是针对这个神仙去的,不是针对庙去的。现在呢,中医、西医都看这个庙。人互相之间不了解,流动性太强了,比方说咱们今天坐一屋,5 年前认识的有吗? 5 年前谁都不认识,我怎么知道你这个中医,你的本事好坏啊?我不知道啊。第四,封建社会,他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易同源”,做医的人和做官的人是一个道上的人,或者和做学问的人是一个类别的人。我们现在搞医药,市场化搞过头了,没有社会福利方面的、公益方面的医药服务概念了,实际上搞“以药养医”,拿回扣、收红包是医商一体了,中国人讲的“无商不奸”啊,现在医生就是个商人,你能不奸么?你说你不是奸商了,我怎么相信你啊?所以,政府要管。这是我的观点,关键是怎么管,不管不行。所以我们给上面提了一些建议,其中有些话今天这个场合恐怕不适合那么直接讲。从大的方针方面,强调两点:第一,强调国家所谓扶持和促进的是什么呢?扶持就是扶持特色,促进就是促进优势,不是扶持别的,不是扶持你西化,不是扶持你那种含义上的“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那样扶持就错了,越扶越歪了,国家扶持就是扶持中医药的特点,促进就是促进你的优势。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的根本基点,是中医药核心竞争力所在。第二,强调扶持的目的首先是要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医疗和生命安全事业服务,在这个前提下,兼顾国外民众需要,要坚持周恩来同志讲的,先国内、后国外的原则。我们中医药会不会走向世界?会走向世界,但是要慢慢地走,得人家让你走,人家让你进去,你再进去,咱们要和平共处,要互相理解才能促进。不是说你想进去就打进去的,你不是侵略者,不是部队啊,短时期内不可能在国外有重大突破。而且,现在我们好的中医人才,地道优质的中药都是稀缺资源了!所以我是老给浇凉水,包括国家管理部门,包括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因为有的同志成天就琢磨往外走的问题。二是体制问题:一,撤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和计生委,成立国家人口卫生保健委员会,就把中医药和西医药放在完全平等管理的地位,中医能和西医一样平行、独立地运作,真正从体制上实现“中西医并重”。有一个朋友讲要成立中医药部,我说这个不现实,国家机关强调的是大部委制,精简机构,优化资源配置,你非要再搞出来个中医药部,那不现实。现在计划生育的形势也面临着改变,因为现在不是子女多了,现在是子女少了,是老龄化问题了,所以呢,应该把人口、卫生和保健组合到一起成立一个委员会,下面分成几个总局。中医药是中医药总局,西医是西医总局,但中药归中医药局管,西药跟食品还归食药监局管。第二,是体制方面要实行管办分离。这样使医药卫生管理部门没有亲生、非亲生的区别,在医管事务中引入公开听证会和专家委员会、消费者患者协会的作用,这个要政府政务公开。在机制方面,要严格分业运行,除分别考核通过,同时获得中医类和西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者外,不得跨界开展医疗服务,禁止中医、西医自由混业经营。咱们现在执业医师法是规定的,你是什么医就只能用什么医看病,但是现在执法不力,没人管,所以出现什么现象呢?中医开西药,西医开成药,背后是什么啊,因为成药的回扣最高,下来是西药,回扣最低是中药,所以呢,中医就开西药,西医就开中成药。人家韩国啊什么的,都是严格禁止,包括欧洲、美洲国家都分得很清楚,现代医是现代医,传统医就是传统医,不能乱来的,咱们是乱来的。第三,改变传统中医药的收费结构,建立三阶段式的付费制度,体现传统中医药知识技能。这个三阶段就是什么呢?我们到医院看病是几个过程?是三个过程,不是两个过程。有的人说是诊、治,一个诊和一个治,我说不对,是诊、断、治,是三阶段论,诊,就是了解情况;断,就是判定情况,判明情况;治,就是治疗病况。西医的诊,是物理、化学手段,不是医学手段,所以他有理由问你收钱,因为他耗了电了,买了设备了,你得给我诊的钱,对不对?中医呢,望、闻、问、切,你这个诊没钱,为什么呢?你这个钱就在挂号费里呢,那西医也没少收挂号费,中医也没多收挂号费,这样就是把中医诊的过程的技术部分的费用给抹杀了、取消了,所以我是建议要按诊、断、治三个阶段,国家定政策,诊费怎么定,断费怎么定,治费怎么定,这样中医诊的这部分劳动报偿就有了。现在陈竺同志讲了要试点按病种收费,按疗效、按人头收费,其实这些做法的可行性都不大。你一说按病种收费,完了,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一模一样的,你说都是按一个标准对待?他说他年纪大,他年纪轻;他身体不好,他身体好。这两个不是一个病,那你怎么按病种收费?没法收。第四,是要把政府支出的补贴医疗的钱更多地补给患者,而不要都给医院补,让医保患者有更多、更大的选择权,创造条件,鼓励自主选择就医。然后,有几个综合性地建议:第一,加快中医药独立立法。第二,增设传统中医师、传统中药师作为执业资格,同时也是专业技术职称,就是说传统中医师可以分初级、中级、高级,不要搞成两个系列,职业资格一个系列,技术职称一个系列,复杂化了,就传统中医师,有初级的,有中级的,有高级的,关键是要分级考核授证,分级登记注册,分级监督管理。初级的,你就在地市,甚至于县级审查通过就行了,中级的是到省里来组织,如果是高级传统中医师那就肯定要国家中医药局来组织考核、批准了。分级,不要一股脑地都放在一个地方。同时呢,允许传统中医师、传统中药师按照高、中、初等级的不同,核定机构管辖地域范围流动性,就是说初级你只能比如在地市级流动,中级可以到省的范围流动,高级才能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一定要有差别化对待,不能一刀切,咱们国家太大,一刀切就出问题。同时呢要保留乡村医生,千万别像卫生部讲的,把乡村医生以后给取缔了,没了,不存在了。乡村医生还要存在,作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初级保健力量。第五,强化中医药三进制度保障,本地或者传统中医中药师,执证者有优先录用权,这很重要。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民间中医通过取得传统中医师、传统中药师的资格以后,你可以进入公立机构了。不能再把他拦在门外了,因为毕竟自己办个医院不是很容易。第六,放宽师带徒的人数。第七,建立院内制剂合同授权使用制度,逐步扩大院内制剂使用范围,因为很多民间中医,他是用自己家传的丸、散、膏、丹来治病,现在限得很死,他没办法给更多的人用,用了就违法。第八,要规定各类医保定点机构内民间、民营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所占比例,比如北京,如果说整个医疗服务能力是百分之一百的话,其中百分之三十规定要给民间、民营机构,用这种办法来作为它的强化措施。第九,民间中医还是要自律,所以建议成立民间中医药社团组织,加强自律。感谢各位对中医药国情调研工作的支持,敬请各位畅所欲言,开展讨论,一定要讨论,千万别大家听完了就走了。特别是要提出,迫切需要切实可行的有关民间中医药问题的对策、建议。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呢?我们下去调研,一问民间中医你希望政府给你做什么,他不考虑全面问题,他就考虑他自己的问题,你给我办个照吧?或者说我这个药怎么解决?很具体的问题,但是在国家层面上不能这样解决问题,这样解决不了问题,是吧?最后,感谢各位参加本周地讨论。谢谢大家!(编者注:本文根据陈其广教授在“天地生人”学术论坛上的讲话录音整理。已经本人审阅。)
本站照片及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原创(少数为受访者提供),未经“田原对话原创中医”或受访者本人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一经发现,自行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如转载,摘编,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C)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
扫一扫添加
田原对话原创中医
微信号:tyxf_yczy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间中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