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iphone6splus价格美国多少钱 zhihu

iPhone 7 发布后 6s 会降到什么价格?
iphone7一出6s会降到什么价格,会买不到吗?
官方售价可以参考现在iPhone6的售价。市场可能售价略低于直营售价。在再下一代发售前数个月一般会停产。停产后一般会容易断货。
如果7是32G起步,那16g的6S估计会降价1600
新机发布,官网直降800。
苹果将iPhone的入门版存储从16GB升级至32GB,引来众多果粉的欢呼,但现在的问题是,苹果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真的这么良心?要知道之前iPhone 6S调整存储让其轻松多赚几十亿美元,现在升级入门版存储,这事情一定有蹊跷。iPhone 7存储空间选择,重新调整后是32GB/128GB/256GB,看到你会觉得买个32GB就够了?恰恰相反,因为苹果为新机增加了一个新功能,那就是支持@60fps的4K视频拍摄,之前6S上只是支持30fps的4K视频,这样一来就说明了为何起步是32GB版本了吧。毫无疑问,这个@60fps的4K视频拍将会是苹果着重描述新iPhone的功能(第一款提供此功能的智能手机),而想要完美的体验它,32GB是远远不够的,128GB版本才是起步,所以大家还是要注意为妙,不要买了才后悔。—(来自看荐)
某猫苏宁八月开始就降了,6s-16g/88。
苹果官方一直用的的定价策略是,新一代机发布,旧款机型依次往下降800,比如现在苹果官网 iPhone6 16G价格是4488,而6S的16G价格为5288,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定价的,当然,其他网站或者线下的价格可能要比官网低,但是新机发布后,基本也是在原有基础上差不多降这个幅度左右。
朋友在直营店上班,说会降价800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iPhone 是怎样从初代一步步进化成 iPhone 6s (Plus) 的?
从性能、外观、设计理念、背景文化等方面来看,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看到有人问为什么不去百度,回答是:让愿意回答的朋友分析该问题,并不是草草百度知道一下客观的东西就算满意答案。提问的目的也是在于让想关注问题的朋友了解问题。至于认为这个问题百度就可以的朋友,忽略就好,没必要把某些观点加到别人身上。
谢邀。声明:本文所述均为个人观点,可能有不够严谨的地方,欢迎交流拍砖指导。谢绝除「知乎日报」以外的媒体在没通知我的情况下的转载行为。禁止「今日头条」任何形式任何理由的转载行为,请自重。正文开始前,请允许我放一张照片。这位偏执狂,独裁家,完美主义者,是当之无愧的IT产业先驱。这位偏执狂,独裁家,完美主义者,是当之无愧的IT产业先驱。从没有哪个手机能像iPhone一样,产生这么多关注和话题。一.iPhone 2G,Apple reinvents the phone。初代iPhone是一个搅局者。当时全世界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手机应该是这样这样这样以及这样以及这样而特立独行的苹果,却在日的发布会上专门介绍了这款“足以改变世界”的手机。而特立独行的苹果,却在日的发布会上专门介绍了这款“足以改变世界”的手机。金属机身,电容屏幕,多点触控,全新的交互方式,初代iPhone上承载的许多特点在当时都能技惊四座,其搭载的苹果第一代移动操作系统iPhone OS 1.0拥有和市面上的手机完全不一样的华丽界面。精致,是当时初代iPhone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金属机身,电容屏幕,多点触控,全新的交互方式,初代iPhone上承载的许多特点在当时都能技惊四座,其搭载的苹果第一代移动操作系统iPhone OS 1.0拥有和市面上的手机完全不一样的华丽界面。精致,是当时初代iPhone留给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但是仅仅有华丽还是不够的。当时其它的几个移动操作系统都已经相对成熟,也有了一定的特性积累。而初出茅庐的iPhone OS 1.0,不支持多任务操作,更不支持第三方应用。不仅如此,就连最基本的复制粘贴,在初代iPhone上也是压根就没有的功能。你甚至没办法更换黑色背景,没办法添加电子邮件附件,没办法使用彩信……硬件上,iPhone只有一个电源键和Home键,其它的操作全部要靠触摸来执行,电池也无法拆卸。虽然首发周的销量是70万台,但却引起了更多人的质疑,这样一部怪异的产品,能算得上是智能手机吗?现在看来,上面的疑问自然有了答案。初代iPhone虽然不能算得上是一部成熟的产品,但是作为一个搅局者,iPhone 2G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称赞。全新的交互设计iPhone之前,按键手机大行其道,就连被认为很有发展前景的电阻屏幕,也只是在为数不多的高端手机上尝试。虽然曾经有手机尝试过电容屏,但最终都以精准度和稳定性问题而失败告终。iPhone的出现,让电容屏在消费数码产品上的大面积应用变成了现实,为日后的屏幕技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iPhone OS 1.0上几乎没有门槛的超简单触控和滑动所带来的速度感,也改变了消费者对操作体验的认知。Safari浏览器记得《乔布斯传》里有提到,乔布斯当时的初衷是希望打造一台可以放进衣兜里的移动电脑,而Safari就是这个移动电脑和衣兜的连接载体。百分百的网页内容还原,给了用户正在使用移动电脑的错觉,而Safari对双指缩放手势的收录,也第一次让用户对网络产生了“触碰”的冲动。超大屏幕不要笑,3.5寸的iPhone 2G在那个年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超大屏幕,搭配Springboard主屏幕,只需按Home键就可以回到满是图标的桌面,给了用户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二.iPhone 3G,The iPhone you've been waiting for。与其说这是新一代的产品,不如说是对iPhone 2G的升级版来的更准确。与其说这是新一代的产品,不如说是对iPhone 2G的升级版来的更准确。iPhone 3G在硬件上与iPhone 2G没有太大区别,只增加了对GPS和3G的支持。机身造型上,iPhone 3G舍弃了初代iPhone的背部金属,采用了塑胶背壳,重量上也轻了很多。搭载iPhone OS 2.0的iPhone 3G,支持了App Store,这对于苹果来说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毫不夸张的说,iPhone 3G的发布是苹果生态系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相对于其它系统比较分散的移动应用,苹果可以控制自家的应用质量与风格走向。伴随着iPhone OS 2.0的发布,苹果为开发者提供了相当出色的开发套件。稳定的开发平台让开发者可以开发出具有更好视觉效果更多产品功能的应用程序,苹果的软件帝国初见端倪。在iPhone 3G上,苹果第一次推出了iCloud的雏形产品:MobileMe。MobileMe整合了邮件和联系人的同步功能,不过由于每年要交99刀的年费,让不少用户望而却步。回头看iPhone 3G的发布,是苹果对过往产品的升级补充和对后续产品的铺垫整合。一个强大的苹果帝国即将形成。国内黄牛的苹果之路,也自此开始。三.iPhone 3GS,The fastest,most powerful iPhone yet。2009年六月,代表Speed的iPhone 3GS如期而至。虽然外表延续了上一代的DNA,但是正如宣传的那样,iPhone 3GS的内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六月,代表Speed的iPhone 3GS如期而至。虽然外表延续了上一代的DNA,但是正如宣传的那样,iPhone 3GS的内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三代iPhone在配置上可谓是做足了功夫,CPU性能翻了两番,摄像头也升级到了320万,并且支持视频拍摄,容量方面,也第一次出现了吊炸天的32GB。得益于新加入的电子罗盘,3GS也有了指南针的功能。硬件上的进步只是为软件的优化打好基础。与3GS一起发布的iPhone OS 3.0依靠着强大的硬件平台,弥补了2.0版本大量的不足。支持了复制粘贴现在这个功能看起来真的是挺不起眼的,但是真正要用到的时候,却是暖暖的,很贴心。Spotlight全局搜索这个系统级别的全局搜索,对于处理手机上的琐事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对于健忘症患者,简直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必备利器。健全的第三方应用推送机制苹果在3GS上弥补了推送机制的不足,并且支持了大量第三方应用,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质的提升。支持彩信支持远程锁定和擦写支持网络共享支持多国语言到这里为止,iPhone完成了从一个行业搅局者到一个行业参与者的角色的转换。彼时的iPhone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得到了一大批消费者的认同,虽然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但是iPhone 3GS仍是市场上独树一帜的产品。四.iPhone4,再一次改变世界。毫无疑问,iPhone 4是苹果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款手机,也是手机历史上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款产品。忘了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毫无疑问,iPhone 4是苹果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款手机,也是手机历史上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款产品。忘了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iPhone 4重新定义了iPhone。如果说前三代iPhone的推出意味着iPhone诠释的参与者角色的成功,那第四代iPhone角色的定位就属于行业的颠覆者。iPhone 4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苹果这家伟大的科技公司,也助力苹果更快的享誉全球。无数人给了这一代iPhone太多的赞誉,我没有办法一一重复,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iPhone 4,再一次改变世界”。第四代iPhone采用前后双玻璃设计,金属边框,并且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薄的手机。极具设计美感的造型,在发布会亮相的时候甚至引起了众人的尖叫。iPhone 4第一次在iPhone上采用了前置摄像头和闪光灯,后置摄像头升级为背照式500万,陀螺仪的加入也让手机有了更高的可玩性。苹果并没有止步于此,第一次在手机上引入了Retina屏幕的概念,屏幕像素密度达到了人眼难以识别的326PPI。你问我iPhone 4到底有多经典?我只能说时至今日,依然能在众多主流机型中找到iPhone 4的影子。随着硬件的更新带来的是更多更大的系统层级更新。在这一代iPhone上,操作系统终于被简称为iOS,因此随着新手机一起发布的自然是iOS 4。iOS 4的发布彰显出了苹果帝国的扩张速度。截止到2010年10月,App Store的应用程序已经超过了30万款,这仅仅在数量上已经是完全压制对手的级别。另一方面,iPhone 4在功能上相对于前代也有更新。多任务后台FacetimeWIFI热点拼写检查新增文件夹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在iOS 4中,苹果第一次整合了Game Center,包含了游戏积分榜和游戏成就系统。苹果连接开发者与用户的社区已经基本成型。如果说App Store是长尾理论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完美典范,那么Game Center就是该理论变现的第二个平台。在Game Center中,开发者的分工更加明确,使得移动游戏开发形成了分工更为明晰的生态系统。有了这两个平台的保驾护航,iOS开发者才能在苹果的生态圈中健康成长,开心赚钱。五.iPhone 4S,The most amazing yet。这一代iPhone发布之后,外观被众人吐槽了相当久。各种苹果完蛋论不绝于耳。其实,4S实际的改变,远比我们看到的这点多的多。这一代iPhone发布之后,外观被众人吐槽了相当久。各种苹果完蛋论不绝于耳。其实,4S实际的改变,远比我们看到的这点多的多。首先硬件上,正如我们看到的这样,4S改良了天线的位置,从根本上杜绝了“天线门”的再次发生。其次,处理器从A4升级到A5,理论数据处理性能提升整整一倍,图形处理性能提升7倍。摄像头升级到800万像素,采用了全新的影像处理引擎,相比iPhone 4拥有更大的进光量以及高达1080P的视频拍摄。有了强大的硬件做基础,iOS 5也呼之欲出。大大减轻了对数据线的依赖在iOS 5之前,iPhone的激活必须依靠数据线连接电脑来完成,而且系统升级也要依靠电脑上的iTunes线刷进去。在iPhone 4S上,苹果第一次实现了利用Wifi激活设备的可能性,并且加入了OTA推送升级功能,减少了对数据线的依赖。语音助手Siri我记得iPhone 4S上市之后,网上到处都是用户调戏Siri的对话。那个时候的Siri承载更多的是娱乐的功能,只能安静的做一个被调戏的小受。对于用户来说,Siri的实用价值要远低于娱乐价值。更加遗憾的是,iOS 5的Siri不支持中文。iCloud云服务这个功能是被库克在发布会上反复提及的,在4S的包装盒上,iCloud的标记也被在了显眼的位置。这个功能的完善,对苹果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万众期待的通知中心这个在安卓上已经被用烂了的通知栏,终于被加入到iOS中来了。我们终于能看到一个脱离于主屏幕和应用界面以外的全新世界。iMessage从iPhone 4S开始,苹果推出了类似于黑莓BBM的全新功能iMessage,允许用户在不同的IOS设备之间利用网络免费的发送文本信息。从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iPhone 4S的进步是巨大的,在功能上的完善也是空前的。在这个版本的更新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于自身饱受诟病的缺点虚心改进的苹果和开始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系统布局的庞大帝国。也是从这一代开始,苹果超越了诺基亚成为了这个星球最赚钱的手机厂商,也完成了从行业搅局者到行业领跑者的完美蜕变。六.iPhone 5,This time, everything is possible。这一次,苹果终于打破了屏幕万年3.5寸的魔咒,将iPhone尺寸破天荒的增大到4.0寸。这可能也算是这一次硬件最大的一个更新了吧。除此之外,处理器芯片也从A5升级到A6,性能又是恐怖的升级了整整一倍。这一次,苹果终于打破了屏幕万年3.5寸的魔咒,将iPhone尺寸破天荒的增大到4.0寸。这可能也算是这一次硬件最大的一个更新了吧。除此之外,处理器芯片也从A5升级到A6,性能又是恐怖的升级了整整一倍。显示效果上,屏幕在保证宽度不变的情况下,长度增加了不少,色彩饱和度也较之前提升了40%。拍照方面,苹果一如既往的800W镜头,采用了全新影像引擎,相对前代依然增加了进光量,并且加入了全景拍摄功能。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苹果为了保护镜头片,第一次在手机上采用了蓝宝石材料。前置摄像头也由30万升级到120万。机身材料也从双面玻璃换成了背部的航空铝材,值得注意的是,苹果首次采用了支持正反通用的8pin的Lightning接口,相比30pin接口新的Lightning缩小了80%的体积。毫不意外,全新的iOS 6也伴随着iPhone 5的发布一起被推到了公众面前。这次iOS的升级较前一代,保守了很多。地图上的较量地图的更换恐怕是这一代iPhone功能改变最大的地方了吧。苹果用自己的地图替代了谷歌地图。初次上线的苹果地图显得有些仓促,很多地方标注的正确率明显没有谷歌的高。曾经看过一个新闻,一位大妈因为用苹果的自带地图导航,结果把汽车开到了海里面。新闻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苹果地图的大量错误的确遭到了用户的吐槽。也许是因祸得福,中国大陆地区由于使用的是高德地图,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好在没过多久,苹果就完善了自己的地图功能,改掉了大量的错误。Siri的增强这个版本的Siri终于支持中文了。除此之外,从iOS 6开始,Siri已经可以打开应用程序和发微博了。Passbook苹果官方定义的Passbook是电子消费券的卡片中心,我觉得更像是对移动支付领域的一种提前布局和尝试。共享照片流苹果在这个版本中加强了分享功能,也加强了不同iOS设备之间的联系。iPhone 5虽然屏幕增大了,但是实质上相对于前者并没有改变太多,更多的是试探。这一代的iPhone更像是苹果为了应付市场而交出的一份不得已的答卷。消费者高兴,投资者满意,却不知苹果正在酝酿着一场激变。七.iPhone 5S,超前,空前。人们仿佛习惯了带S的产品外观和前代相同的惯例,面对5S的外观,吐槽明显少于当初的4S。相对于前代产品,5S大胆的加入了“香槟金”的颜色,被我大天朝的人民冠以“土豪金”的称号。除此之外,5S外观还有两处明显的改动,加入了双色温闪光灯和Touch ID。人们仿佛习惯了带S的产品外观和前代相同的惯例,面对5S的外观,吐槽明显少于当初的4S。相对于前代产品,5S大胆的加入了“香槟金”的颜色,被我大天朝的人民冠以“土豪金”的称号。除此之外,5S外观还有两处明显的改动,加入了双色温闪光灯和Touch ID。苹果不是第一个使用Touch ID的厂商,却是第一个成功将Touch ID推到公众视野中的厂商。借助5S的Touch ID,苹果成功的将指纹识别这个难啃的骨头普及到大众群体之中。无论是从使用体验还是应用前景,外媒对于Touch ID是一篇赞誉之声,偶尔的质疑也只是在安全性上有所顾虑。除了Touch ID,硬件上最大的一个改动就是处理器升级为带有协处理器的苹果A7处理器。这不是一次常规的升级,而是开创性的在移动端上使用64位处理器。A7发布之后,业界一片哗然,有质疑也有不屑,64位处理器存在的必要性也成了众多媒体和业界人士讨论的重点。一年多后的今天,我们有了明确的答案,众多芯片厂商纷纷追随苹果推出了自己的64位处理芯片。在硬件之外,这次软件的更新也是相当彻底的。在这个被苹果拍扁的系统中,发生了很多让人一时间难以适应的变化。拟物化过渡到扁平化这个逻辑贯彻了整个iOS 7,各种仿实物纹理被去除,圆角图标也被改变。系统的整体色调更加鲜明,图形设计也趋向于本质。对于习惯了之前iOS设备的人来说,适应起来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对我来说,直到今天,我对之前的拟物化设计还念念不忘。可以“掌控一切”的控制中心iOS 在操作逻辑上新增了一个全新模块,控制中心。对于一些常用的操作,控制中心都进行了整合,从屏幕底端上滑即可呼出。增加对指纹识别的支持在解锁和App Store购物时,均可使用指纹识别。强化了连拍模式得益于苹果强大的64位A7芯片,5S的连拍可以达到每秒10张的出片率,最高支持999张连拍。更让人感觉恐怖的是,5S可以在连拍的同时进行测光,根据光线的不同实时改变曝光值,而且每张连拍照片都未经过压缩。这么大的数据吞吐量,在强大的苹果A7芯片面前,根本就不叫事。用过5S连拍的人,很多都跟我说那拍照“突突突”的声音听起来就像冲锋枪一样畅快。引入Notification Sync概念在iOS 7,苹果进一步加强了不同iOS设备之间的协调能力。一条信息在其中一个设备上处理之后,另一个设备会自动标记已读。更多的手势操作 iOS 7中苹果加入了更多的手势操作,利用了屏幕更多的空余空间,为后续大屏的iPhone的推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iPhone 5S的推出革了自己的命,消费者厌倦于一成不变的iOS,苹果急需推出一款革新性的产品来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Touch ID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革了整个手机格局的命,消费者意识到密码不仅仅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iPhone 5S在稳扎稳打的扩展苹果版图的同时,也在有条不紊的为后续产品布局。协处理器,64位,Touch ID,这几个关键词成了苹果后续产品的重要筹码。iPhone 5C,生来多彩。把5C同样放在第七块来说,是因为它和5S一样同属iPhone的第七代产品。把5C同样放在第七块来说,是因为它和5S一样同属iPhone的第七代产品。如同宣传的那样,5C生来多彩。配置上几乎和iPhone 5完全相同,而多彩的外壳赋予了5C更多的青春和活力。单从产品本身,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款可以打分到70的手机。聚碳酸酯的外壳带来还算不错的手感,相对较低的价格还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iOS。个人的使用体验就是,除了续航,其它都很满意。但是放下了身段的5C,缺失了苹果一贯的高贵血统,却难以支撑与之不是很匹配的售价,让众多果粉纷纷望而却步。无论如何,从销量上来说,这不是苹果的风格,对苹果来说也注定是一款算不上成功的产品。5C相对其它iPhone销量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这款产品还算优秀,但是扛着苹果的Logo,仅仅是还算优秀是远远不够的。不够突出的产品,加上不够诱惑的价格,5C变成现在这个局面,也在情理之中了。八.iPhone 6&iPhone 6 Plus,Bigger than bigger。无论是“比大哥大更大”还是“比逼格更有逼格”,iPhone 6系列一定是充满争议和使命的一代。无论是“比大哥大更大”还是“比逼格更有逼格”,iPhone 6系列一定是充满争议和使命的一代。更大的屏幕,更快的处理器,更好的800万摄像头,这些统统被淹没在了声讨“更丑的外形”的口水之中。相对于上一代,这一代的硬件升级更趋近于常规化,真正的重头戏依然在系统升级之中。正如苹果在发布iOS 8的文案中说的那样,iOS 8的发布是“开发者的大事,大快所有人心的大好事”。苹果文风是好是坏暂且按下不表,重要的是iOS 8,系统的显著改变不多,但是意义重大。苹果更进一步的设备整合该来的早晚要来,在这次的升级之中,苹果联通了桌面平台和移动平台的操作,推出了新的Continuity功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连接个人苹果设备。对我来说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在用Mac的时候,接电话不用再起身拿手机,而是在电脑上轻轻一点,就能将通话转移到电脑上进行。健康这不仅仅是一个应用,背后更多的是苹果对于智能穿戴设备的布局和尝试。开放,前所未有的开放这个是整个iOS 8的重头戏。开放的苹果用开放的姿态开放了大量权限给开发者。输入法的开放,HealthKit的开放,HomeKit的开放,Touch ID API的开放,相机API的开放,苹果的开放姿态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巨大的智能平台生态链,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苹果将拥有世界上最无缝最顺畅最实用的智能生态系统。在开放的条件下,苹果之前埋下的伏笔开始一一浮出水面,展现在世人面前,智能家居,Touch ID,智能穿戴,指纹支付,这些功能开始真正的发挥应有的威力。而且,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大胆的猜测一下,这一代的iPhone承载的更多的使命是对智能生态的推进和巩固,下一代才是真正在体验上实现无缝对接的产品。九.尾巴,What’s the next?在别家还在为单个产品的营销大费周折的时候,苹果已经完成了对整个智能平台的布局,依靠在产业链和消费市场强劲的影响力,苹果俨然已经成为了整个IT产业的风向标。苹果的野心,在iPhone前几代就已经初见端倪,不得不承认,乔布斯拥有对整个产业极其敏锐的嗅觉(姑且让我崇拜一下)。iPhone重新定义的不仅仅是手机,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习惯。在我看来,iPhone的意义早就已经超越了手机产品本身,承担的更多的是一个智能载体的使命。回到产品本身,iPhone并不是完美的产品,自发布到现在,每一代都有缺陷,iOS也在一代一代改进。但是不完美并不代表不突出,更不会影响产品的优良属性,iPhone依然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手机。iPhone从一开始面对“能不能算智能手机”的质疑,到现在成为手机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完成了一个华丽完美的蜕变转身。也许是对iPhone期望值太高,我们一直都在期待更好更强大的iPhone,却又在埋怨iPhone不够完美。一次又一次,iPhone总是在我们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在努力。借用iPad air 2的宣传文案,iPhone一直在“轻轻地,改变一切”。对于iPhone,我们理应有更高的期待,事实证明它值得我们如此。So,what’s the next?
这种东西到处都有吧,简单回顾一下吧1)iphone2)3g,设计更改,主要系统2.03)3gs,大致设计同3g,主要系统3.0,硬件性能大幅提升4)4,设计更改,主要系统4.0,iphone系统正式更名为ios 最大变更点:视网膜屏幕5)4s,大致设计同4,主要系统5.0,硬件性能较大提升(cpu*2,gpu*7)6)5,设计变更,主要系统6.0 最大变更点:屏幕尺寸变化7)5s&5c,5s大致设计同5,主要系统7.0 最大变更点:指纹识别;5c机身完全重新设计,理论最适系统6.0,初始系统ios7(具体版本视批次而定) 最大变更点:自4以来首次回归塑料8)6&6p,设计变更,主要系统8.0 最大变更点 屏幕尺寸。硬件升级可说是历次最小,无论cpu还是gpu提升均未达到100%
上面赞同数第一的答案已经全面的对iPhone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我就主要从设计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iPhone从初代产品发展到6/6 Plus时代,个人将其分为三个阶段:iPhone 2G —— iPhone 3GS
热血时代iPhone 4—— iPhone 5S
花样时代iPhone 6/6 Plus ——
睿智时代热血时代iPhone初代产品的发布将手机产品划分为前iPhone时代和iPhone时代,这款产品深刻的影响了手机行业和用户,一直到iPhone 3GS,作为搅局者的iPhone热血沸腾的展现着自己的生命力。而在设计上,苹果在这个时代采用了相当聪明的处理方式。对任何一个新鲜事物的开发来说,如何寻找到产品的原点,解决产品从何而来,为何而来的问题,才能确立产品的基础,进而确定产品的形态,而这是最难的,这一步走的是否准确,也决定了用户对这一新产品是否认可。要寻找到以上的答案,较为有效的方法有两种:1、移情设计;2、功能主义(即形式追随功能)。让我们来看看初代的iPhone是如何解决的:第一次拿到iPhone时,你会直观的看出,这一个典型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包豪斯式设计:在确定“屏幕为王”的前提下,硕大的屏幕、一整块黑色玻璃面板、金属边框包裹,所有的造型与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屏幕显示与操作的最终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可是,当你点亮屏幕的那一刹那,拟物化的UI却在撩拨着你的“乡愁”:相机、时钟、便签、计算器,各种各样的工具都似曾相识,似乎苹果真的把我们的世界搬进了手机。你完全可以像以往使用实物一样使用它们,完全的下意识操作,几乎不用学习,这不就是典型的移情设计吗?
以功能主义为表,确立产品外观,建立手机识别性;以移情设计为里,降低手机系统学习成本,扩大适用人群,苹果就是利用这样漂亮的组合拳让用户对以功能主义为表,确立产品外观,建立手机识别性;以移情设计为里,降低手机系统学习成本,扩大适用人群,苹果就这样让用户接受了iPhone。花样时代前面三代产品让iPhone从新生儿逐渐站稳了脚跟,大屏幕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圆润造型带来的手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但是,也带来了问题。在近几年发布的苹果各类产品中,一直有一个词贯串设计始终:unibody。这个工艺词汇被苹果固执的发展成自身产品的造型特点,努力的向世界传递着所坚持的价值。而最为苹果未来之星的iPhone,却在设计上与苹果家族的其他产品有着不同的造型语言。于是,利用三代产品完成新品类的拓荒、稳固后,苹果策略性的放弃了最初圆润的曲面形态,着手进行产品家族设计特征的建设,进入了暂时由设计的视觉效果占主要地位的花样时代。(图片为两个时代苹果产品线对比)(图片为两个时代苹果产品线对比)通过极为成功的iPhone
4和iPhone 4S两代产品的演进,配合其他品类产品的更新换代,在4S时代,苹果成功的统一了全产品线的设计特征:对称、精密、以银色金属本色勾勒出直线轮廓、边贴边,以小切角的金属高光而非过渡的曲面连接不同的型面(具体产品形态见上图第二行)。通过这些近乎炫技的手法的运用,苹果使其全品类产品在产品形象上达到了巅峰。睿智时代当然,有得必有失,在收获设计成果时,苹果也在工业设计上逐渐偏离了最初的纯粹功能主义的指导,丧失了前三代产品原本包含的一些优势,比如,手感。如果没有后面大屏化的发展,苹果也许继续会在之前精密、精致的设计语言上继续演化,可是,当苹果开始做大屏手机时,原有三明治形态的的设计带来的手感上的劣势变得愈加的明显,这对一个以设计见长的公司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于是,苹果又回到了功能主义。手机作为目前苹果最为耀眼的主打产品,其设计风格的转变让其他产品的设计变得尴尬,再面对老问题(不同产品线设计风格的割裂)时,苹果的策略也很简单而睿智: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在iPhone6/6 Plus身上的圆润角度的转向,也看到了Mac Pro和Apple Watch的曲线,另外,个人推测苹果也许会在Mac Book等产品上也引入曲面元素。(上图为iPhone6/6 Plus同时期苹果产品线)(上图为iPhone6/6 Plus同时期苹果产品线)以上是个人对iPhone设计发展的一点看法,研究的越多,越会发现,其实对任何一个有追求的公司来说,其设计的演变都并不是心血来潮,背后都有着设计理念、产品定位、甚至设计哲学的考虑,这也是一个公司产品设计的根,当然,抄袭为生的公司除外。=====================================================================2月3日更新一天的时间收到这么多赞,非常感谢大家。昨天的回答中其实缺少了一个特别的产品:iPhone 5C,我个人对5C的评价是:叛逆者。说实话,5C的出现让很多人大跌眼镜,根本无法理解苹果为什么会推出这款产品,从整个产品线形象来说,5C也不像是应该在2013年出现的产品,但是,苹果恰恰这么做了。现在回过头来看,似乎苹果这样的举动是出于商业上的考量。经历了最初的高歌猛进之后,尽管在销售额和利润率的占比上苹果依然具有优势,但是在市场占比上面受到了各个安卓厂商的蚕食,于是5C的推出可以看做是苹果试图向下收割稍微低一级的市场,而对于更低一级的第三世界,苹果还将库存的iPhone 4S甚至iPhone 4低价售出,尽一切力量扩大用户群体,这我们可以看作是供应链大师库克的一次非乔布斯式的尝试。对于这样的试水性质的产品,在设计上也与主力产品进行了区分,塑料机身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和工艺难度,甚至我都怀疑这款产品的设计与同时期的5S都是不同的设计团队负责。那么,它是属于苹果水准的设计吗?当然,5C的设计也并不是凭空而来,它传承自当初的那款小白。同样的塑料材质,同样的Unibody机身,同样的珠圆玉润的造型和温润的触感。当然,最后的结果我们也已经知晓,苹果的这次尝试其实可以说是以失败告终,大众对廉价的iPhone并没有预期那样的接受度,但是,作为近期苹果产品体系中的设计叛逆者,在它身上我们并没有看到设计要求被降低,它依然是一款设计精良的产品,同时,也是手感最好的iPhone。不过,也许我们以后不会再看到类似的iPhone产品出现了。====================================================================2月11日更新对于iPhone来说,在从初代到6/6 Plus的发展历程中,除了产品工业设计的变化之外,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iOS的风格演变。我本人并没有做过UI或交互的设计,在这里仅从设计风格发展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的浅见。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而任何一个有着传播属性的事物的发展都是按照从模仿演化到概括,从复杂到简练的路径进行的,而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文字。一个新的事物出现并传播时,人们总是试图以已有的事物进行类比并尽可能全面的进行描述记录,以寻求情感上的归属和理性上的辨识。以文字的发展为例,所有的文字最初都是象形形式,这种形式因其对世界的直接模仿,大众不需要专门培训就可以识别,这在早期大大降低了文字传播的门槛,促进了文明的传播。
不过,事物总是有两面性,这样的文字过于复杂,在传播的效率上较低,而且对文字的书写者要求也较高,在进行更大范围传播时,这些缺点愈发明显。于是,聪明的人类开始对文字进行的去除表象,保留本质的变革,一步步的发展成了今天的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会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会删)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在于经过不断的关联刺激,等到大众将两者在心理上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后,就可以对事物的本身指代进行精简而不会影响信息的传播。说到这我想到了毕加索画的牛:从开始到最后,元素越来越精简,但是识别性却完全没有收到影响。回到手机系统本身,并不局限于iOS,包括其他系统,其实也是遵从着由繁到简的进化过程,这里讨论的是苹果,我们就以iOS为例分析。上面我们说到,在定义iPhone之初,乔布斯在iOS上采用的设计策略是移情设计,将现实的世界装进了手机,这让人们在使用这个叫iPhone的新玩意儿时,几乎不用学习,完全可以从生活的经验中知道应该如何操作,这样的体验在当时是空前的。当然,也极大的扩大了iPhone的适用人群跨度。可是,这种拟物化的设计真的是最适合的风格吗?未必。在我看来,拟物化设计只能看作是智能手机系统时代的婴儿学步车,待大众熟悉了智能手机系统之后,就应该继续探索更适合于手机产品的设计。适合手机本身特点的系统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信息传达高效、准确;适合小屏幕显示;适合触摸操作;系统设计整体性好;内容主体突出。当然,拟物化设计其实本身是满足其中的一些条件的,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设计冗余。手机这种小尺寸屏幕产品对过于细小的设计展示是力不从心的,添加上过多的光影、纹理,并不能得到完全的展示,还会对主体信息造成干扰,这其实也是对“内容为王”的违背。另外,额外的设计效果还带来设计工作量的提升,进而影响系统的开发。扁平化设计其实是各个厂商对手机操作系统应该有的形态的一种探索,它并不是由苹果而起,也不会因苹果而收,但是苹果的扁平化受到的关注最大。从信息识别性上来说,扁平化之后的各个手机操作系统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影响,从设计角度来说,这也许可以看作是“less is more”的有一个证明。当然,扁平化并不是手机系统设计的终点,后续肯定还会在设计精简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也许会有符号化甚至去UI化出现,让我们拭目以待。从受众角度来看,目前为止,扁平化整体来说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当然也不排除仍然有一些拟物化至上的群体存在,譬如某位英语老师。并不是说拟物化不好,但是感觉在一些小的地方炫技或者耍小聪明是幼稚的,终归还只是小术。逆潮流而动注定要更加艰难,即使有大牛人物在。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信息传播的系统一直都是沿着精简与归纳的道路在走,最终的目的都是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从甲骨文发展到现代文字,用了几千年,而在信息化的今天,也许仅仅只要几年,这才让我们可以在这里讨论iPhone到底如何发展。
我们应该庆幸生于这个时代。
乔布斯说:市场调查没有用,因为用户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摆在他们面前。
乔帮主,是为了idea;库克,是为了market
表象总结:逼格than逼格。背后本质:… …改变世界… …再改变世界… …又一次改变世界… …抱歉还是改变世界… …不出意外的改变世界… …无数次的改变世界
这个不应该被折叠:自己去百度。知乎是分享你对这个世界的见解的平台。而不是偷懒者的温床。只需要简单百度一下就有很详细的资料。并且答案具有很强客观性。为什么要跑到知乎上让别人给你回答?
从小到大再到弯的过程
喜欢拟物的请点赞。。。。。。。。。。。。。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iphone6s中国能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